玛德琳的玛德琳
Madeline's Madeline
导演:约瑟芬·戴克
主演:海伦娜·霍华德,米兰达·裘丽,莫莉·帕克,奥奎·奥克波克瓦西里,苏妮特·玛尼,费利佩·博尼拉,丽莎·萨尔斯,寇蒂斯·库克,雷纳尔多·皮涅拉,迈拉·卢克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玛德琳的玛德琳》是美国女导演约瑟芬·戴克最新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戏剧导演,在创作她最近的作品时所产生的故事。这也是约瑟芬·戴克的第14部作品。作品中的角色和她本人颇为相似,同样作为导演的她,也是一名演员。戴克以往的作品,总是带着一定程度上的形式化的美感,也显露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在她的作品中,镜头更像是..详细 >
声音是有意思的,但总体是做作的。虽然我也没有那么喜欢林恩拉姆塞,但这部显然比不上她的作品
自己心心念念的在豆瓣标记的第一千部电影 之前本以为会是在广州文化馆看的 后窗 后来看到一半身体不舒服去了急诊 看到在豆瓣显示累记六千个小时的观影时间 感觉如果按照这个时间的话 一千部还是挺花时间的 这也是在云山咖啡馆看的第一部影片 讨论环节 自己有两个问题 一是有人说是女主是抑郁症 我觉得不太像 有可能是别的精神疾病 一个是关于即兴表演所引发的 在剧中和在剧拍摄中的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对于我来说是个关于电影的尤其是关于电影制作与拍摄的有趣的问题 当然在后面与更多人的讨论中 令我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方面实在很多 关于电影也懂得不多 这是关于自己标记第一千部电影后的想法 电影实在是丰富 即使一部普通的电影 所需要努力和做的东西也非常多 更别提那些伟大的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不过这也是电影这个形式相对于别的所具备的丰富性导致
一步进入知觉体验并能不断演进,兼顾了形式趣味和戏剧趣味(没有想到这样的作品剧情可以做得如此丰满而曼妙),从不在一个高度上过久停留,做到了琳恩拉姆塞想做的但永远无法做到的一切。被意识解放的肢体成倍放大常规状态的局促,生命力与情绪喷薄而出。当然immersive theatre/movie就得immersively观看,否则自然无法融入建构中//《出局》影响无疑是重大的
B / 厚重且被缚的肢体感。导演似乎不满足于前七八十分钟恣肆穿行的视听所构筑起的身体性流动状态,非要用一个“隐喻”为躁动乖戾而又不断被刺痛收缩的主角的青春做升华性总结。太喜欢先前具有破坏力的复杂性,就没办法在一个完全真的“沉浸”了的“仪式”中去接受情绪的实境悬括。它用摄影机的展示性观看破坏了“玛德琳的玛德琳”所代表的自反姿态,让这部张扬的青春电影在最后一刻落入了某些不必要的窠臼中。
啥啊
@IFFBoston 有种看Guy Maddin的电影那种what the fuck did I just watch?的感觉
倒是摄影挺有意思 故事情节就没必要了
快进
的确拍得比较厉害,但其实无论是否合题,某些前卫的拍摄手法就是不友好的,所以很难讨大家喜欢。本片用即兴表演以及天花乱坠的拍摄来创设一出戏剧——the one playing itself out.在这出戏剧里,有强有力的情感跌宕,也有忽然的情节突变,一切都十分切合主题。但是这么多“表演”掺合在一起,成就的到底是什么呢?杂烩? 3.6
78/100
creepy/有几个镜头不错耶
有一点点神经质的灵气。
很特别的影片,打开的是五感,并非仅仅视觉。
人生如梦,戏梦人生
一群病人。
天啊!
为导演戴上面具,也就是逼迫她放弃虚构的客观立场,而亲身实地地通过演员(不如说是观众)的角度去体验作品制造的幻象。女性之间的友谊与爱情是这样复杂而充满伤害,结尾一镜却留下了护佑的力量。Josephine Decker了不起。
戏剧表演刻画内心,心理视角又借以主观镜头放射。你是你自己还是你所扮演的生命体,面具背后探索本我与真我的意义。形式感大于故事感,摄影和音效设计出色。
烂
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