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总认为自己神力超群,即使从楼上摔下来也不会有所损伤。
”前些天一个朋友形容幼时的神勇让我印象深刻,而自己小时候未尝不幻想自己是被遗落在地球上的外星人,有拯救全宇宙的使命。
这只名叫宝的熊猫和许多年前的我们一样,日复一日从事面条世家家族生意的职责(以免因麻将丧志落入他人之手),却每天做着身怀绝技的白日梦。
它的功夫梦从来也就只在梦里,又何曾想过有一天上天真给了它这样一个机会。
它逃避过、拒绝过,最后却欣然听从命运的安排,接过他的使命,在自己还糊里糊涂的情况下,摸索到了功夫的真谛,成了名副其实的功夫之王。
它的成功看起来那么幸运和偶然,但大哲乌龟师傅却说:“There are not accidents. ”另一只曾几何时也天真无邪的豹太郎,比所有人都要努力,从小深得浣熊师傅的心,练得一身好武功,却与功夫最高秘诀的“龙轴”擦肩而过,恼羞成怒成了阶下囚,为了复仇和证明自己,卧薪尝胆20年。
一边是傻里傻气,肥胖懒惰的熊猫阿宝,一边是从小立志,刻苦努力的豹子太郎,命运却选择了前者,无情地将后者粉碎,似乎要郑重告诉我们,强扭的瓜不甜,成功是1%的努力+99%的幸运。
好莱坞的电影无数次用类似地故事讲述这样类似的道理,而这次套用的是中国式哲理,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乌龟师傅很强调万事万物的规律,对所有事态变化都淡然处之,也许当年看到豹太郎内心的黑暗只是一时兴起,又或者它就是不喜欢有野心还那么轴的豹子。
真正的龙战士需要全无杀气,全无私欲。
其实熊猫胖宝也非不努力,它的天赋和努力全被它糊里糊涂的劲头遮盖掉了,并且它从未放弃,它的梦想没有写在脸上,它满足于每一次超越自己的一点点小进步。
至于豹太郎,整个就是一咒怨集中体,想它最后不是被胖宝打败,是被自己的狂妄自大打败。
熊猫胖宝从来不会去问为什么,甚至它和它的鸭爸爸一看就不是同种,也没有上演什么熊猫寻亲记,有一万个不情愿也乖乖当它的面条公子。
它的鸭爸爸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实实在在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做着小本生意,平凡却着实可爱,能说出We all have our places in the world的爸爸能指引出龙轴的秘诀又有何奇?
豹太郎终其一生都在追问为什么龙战士不是它,为什么它那么努力那么优秀也不是它?
欲望冲昏了它的头脑,失败注定。
每个人都可以当熊猫阿宝,可以当豹子太郎,《功夫熊猫》像是完成了一次RPG旅行,满足了我们当大英雄的梦。
当我们埋怨生活或妒忌他人比自己幸运时,事实上不过是我们仰望自己太高,看别人太矮的缘故?
看完电影别忘了,熊猫总是比豹子幸运。
首先,不知道这个条目是谁在豆瓣添加的。
我们来看看极其雷人的简介:“首度以人见人爱的大熊猫和中国功夫作为故事主线,《功夫熊猫》定于6月全球上映。
届时配合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加上武术首度被列为奥运特设项目,相信定必在全世界掀起势不可挡的中国功夫热潮,电影有望打破纪录,勇夺全球动画票房金牌!
”是很雷人对不对,想必这是中文版本的剧情介绍,我想看看英文版的。
对比一下剧情说明,就不难发现双方对于这片子的态度差异。
功夫。
这两个字让华人又一次站在世界舞台上秀自己。
外国人对于中国功夫,对于中国古文明的极大兴趣,某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的封闭。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语言价值观等等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可能完全与世界接轨的,别听专家乱说。
外国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着一个贫穷的中国每年以十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每天消耗着无数的能源。
贫穷与奢侈并存,愚昧与科技相生。
神话每天都在上演,悲剧从未停止。
外国人是无法理解这个民族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怎么并存的,就如我们无法知道没工作的年轻美女的宝马车从何而来,于是不断主观断测她,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所谓中国威胁论。
话说回来,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不深,只能到处八卦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之处,功夫在这个环境下是最容易被包装成商品卖到西方世界去的。
香港的功夫片就是这样成功的,甚至神打、硬气功等一类在海外都有自己的卖点。
这片子是美国大厂制作,技术上无可非议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个就不评论了,我只是很不解某局禁播境外动画片的动机何在,自己水平那么烂又不虚心学学,乱搞保护主义。
梦工厂的片子一般针对的观众都是青少年小朋友,难免会有说教的部分。
我不知道外国小朋友明不明白其中的中国玄学道理,就如我们读安徒生童话只记得王子和公主永远快乐生活在一起而忘记了化了泡沫的美人鱼。
我们读不懂对方的童话,读不到点子上,也许是我们引导的价值观不一致,我们都发现不了对方的美好。
《功夫熊猫》这片里的熊猫让我想起洪金宝的喜剧体型以及成龙的三脚猫功夫,有着深深的美国认知烙印,传统文化出口转内销居然是这个范儿。
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事情传到外国去引起的反响再传回到中国,是另外一回事了。
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人,需要真正的打开国门,都互联网时代了,别弄得象新娘洞房之夜耍害臊,最后弄个婚内强奸。
其次,不得不说说咱们叫唤着抵制该片的同胞。
我想这片从预谋到策划到制作到发行需要一段时间,中国地震局都无法预测汶川地震,人家电影公司如果真能预测得了就真的给自己添堵。
该片放映期间受到欢迎,某部分原因与中国这半年在国际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中国加油”故事有关,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对汶川的关心。
气候灾难全球化是全球的问题,对灾难的关爱是全球的心愿。
笨手笨脚的熊猫到底有没有侮辱了谁?
我想这是自取其辱的一个暗示。
我们被引导只有孙悟空才是王道,猪八戒就是小丑,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们英雄主义的情结。
你不爱看这个你去看葫芦娃去,老抵制这个那个我厌烦了。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博弈,应该不会有替代性的颠覆,这个某局某部门大可不必担忧。
文化互融才能更清楚认知对方,不然功夫片依然是华丽丽的绣拳花腿,引进到大陆妈妈带小朋友看完叮嘱小朋友学功夫是下三流的玩意,只有好好读书以后才能到美国留学看恐龙。
自由恋爱的时代我们还在考虑拖手会不会怀孕,真杀风景。
PS:豆瓣近来多了不少华丽丽的托,恶心得稀里哗啦的。
一直很佩服梦工厂的技术功底以及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
少有人会发现《冰河世纪》中动物的皮毛在一阵风拂过后会有轻微抖动,制作这种抖动的时间和“哗众取宠”的效果是绝对不成正比的,但他们去做了,做到了,做的很好。
一直不赞成很情色却深度不算大的电影,那是拿演员的贞操去赚取票房。
我不否认《失乐园》那样的佳作,当然也不否认其中的商业色彩。
梦工厂是纯的,无关肉欲,却能赢得票房的奇迹。
觉得kung fu panda中浓重的中国色彩背后也有点日本,恩,浓重的中国色彩——包子,高跷,针灸,虎妞身上穿的衣服,master脑袋后一条小小的辫子,还有“五杰”老是让我联想到五禽戏,但是五禽中似乎没有螳螂和蛇。。。
淡淡的日本色彩,漫天飞舞的“桃花”,混合中日感觉的居民区,日本人对汤面以及ingredient的执着。。。
好喜欢它中间的金庸味道,金庸的作品好多都是小人物的成长史——默默无闻但却心地坦荡——>受万人敬仰。
那个巫师指很搞的,有点段誉那招一阳指的感觉;恩,还有熊猫的体型适合金钟罩嘛蛇又有点碧血剑的味道,近蛇郎君xx刚才看到一篇评论,把这个电影上纲上线说了,政治,儒教,权力之争。。。
没必要的嘛。
既然是娱乐,那尽情享受的就该是它中国好莱坞式的特有幽默吧
《功夫熊猫》反响好,一来是中国元素浓厚,外加“滚滚”的国宝级号召;二来是制作精良,每一根毛发都栩栩如生,让我在大屏幕前赞叹不已;三来是功夫设计与节奏的把握,该紧凑的时候紧凑,激烈的时候激烈,而唯美的时候,花瓣飘落起来也是美轮美奂;四来,是“笑果”的呼应,在阿宝与豹在最后决斗前,豹很不客气地说,熊猫,靠什么赢我?
难倒是压死我?
当时听来讽刺味十足,可故事发展下去,导演还硬是给了一个“压死”的屁股大特写,一下子,反讽的效果让人开怀大笑。
全片最让我感动的是熊猫和师傅比武抢包子吃的一段,当整个桥段结束后,熊猫把包子仍给师傅,和师傅拱手相礼的时候,中华武侠片的精髓出来了。
点到为止,在切磋中的顿悟,让武学的目的得到升华,不是为了最后的结果,而是自我的诠释。
与师傅的拱手相礼也很有中国武侠的风范。
《功夫熊猫》主要讲述了一只憨厚的普通熊猫梦想成为神龙大侠,当意外被选为神龙大侠时,大家都表现出非常的惊讶,包括大师、盖世五侠在内的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但龟大仙却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他相信这只普通的熊猫能担当起神龙大侠的职责。
当大家都瞧不起功夫熊猫的时候,他感到十分伤心,他渴望向大家学习武功,可是没人理他。
直到有一天,大师以前最心爱的大徒弟——残豹从重兵把守的牢房里逃出来,大家都意识到危险性,盖世五侠竭尽全力也未能打败残豹,这时大师决定只能由功夫熊猫PK残豹,于是利用功夫熊猫贪吃的特点教给他功夫,当面对凶猛的强大的残豹时,功夫熊猫始终心如止水,最终打败了残豹,大家化险为夷了。
神龙大侠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真正受拥护的神龙大侠。
《功夫熊猫》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慌张,要稳定情绪,心如止水,正如功夫熊猫一样,当他被选为神龙大侠时,只是一只普通的熊猫,可他面对凶猛的残豹时,表现出异常的淡定,最终战胜了残豹;正如龟大仙所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功夫熊猫最终担当起神龙大侠的重要职责,维护好和平,只要我们用心学习,勤学好问,勇于付出,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实现梦想;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大师利用功夫熊猫贪吃的特点授予他功夫,最终打败残豹,我们学习时也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这样就会事半功倍,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当面对凶猛强大的残豹时,盖世五侠和功夫熊猫一起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并肩作战
神龙大侠:半狄老人太可怜了终其一生的念想就是视猫熊为己出饿死鬼投胎似地一辈子没吃过包子偌大和平谷容不下他的自尊心心眼儿比针鼻儿还小自尊心的覆膜还不如处女膜结实呐您把他包子抢走了就好比在他自尊心最薄的地方扎了一根刺他心里在滴血他都疼哭了咱们把这当成过瘾他把这当成受罪了他爱这只包子就算他不饿也得占着就算没馅是个馒头也得占着就算不是馒头是块石头也得占着谁让他是饿死鬼投胎呢咱们把包子还给他叭反正这砣玩意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他需要这包子安慰他屈辱的魂儿神龙大侠您是见过大场面的清汤挂面也能欢喜一世半狄老人还指着这包子寻死觅活呢咱就给他个脸让他有尊严的存活叭半狄老人为小心眼儿的好心人带了个好头让咱们知道谁玩得起谁玩不起玩不起咱就不跟他玩了免得输急了跟咱玩命不过话说回来谁要是倚老卖老倚着自尊卖自尊自尊卖不出去改行卖自私的咱就把那根刺拔出来扎他屁眼里让他这辈子都坐卧不宁咱还就不怕这起子抡着搅屎棍起哄架秧子的坏东西衷心期待您功夫更进一层天学武不成改学写作的小张二零零八六月二十八
赵半狄这个号称艺术家的人不想想自己怎么弘扬中国熊猫文化,却积极参与到政治中,抵制外来熊猫的形象使用不乏炒作动机。
熊猫是中国产的,但再创作产生的视觉卡通形象就不一定是中国人来垄断了。
比如日本游戏厂商光荣公司制作的三国游戏,一系列人物形象影响了中国的百家讲坛、电影大片,漫画就更别说了。
如果一个艺术家出于商业上潜在的利益垄断而跳出来抵制别人,那他算不上艺术家,甚至还是在毁坏自己的形象,在别国面前丢人。
在动画制作方面,中国目前与美国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动画电影或纯粹的电影这种手段来推广中国文化恐怕我们在技术层面上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孔子学院宣扬和谐世界思想,但思想是抽象的,元素是具体的,技术操作经验是积累出来的。
我们自己拿不出手一个符合西方大众口味的产品来增进交流,改变他们脑中中国的长辫子小鞋子刻板印象,光去谈东西方哲学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有用吗?
人是有理性思维,但通过感性来获得对外界的感知,不断修正过去的印象达到相对精确的认知。
我们自己在崇拜外国的物质名牌,却宣称自己的信仰高于对方,这种不在一个层面的输入输出能够达到交流的效果吗?
广电总局如果真的从了赵,抵制了熊猫,那不是很2B的一件事吗?
自己做不出好的瓷器活,别人在宣传你的品牌,这个牌子在外界广受好评,而你却不让自家人去琢磨学习。
同志们,你们觉得外国人听了会怎么想呢?
这不是中国文化吗?
难道电影的宣传语写错了,为什么中国人一方面说中国风浓厚一方面却在抵制自己的东西?
他们在想什么呢?
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怎么那么矛盾和复杂呢?
器物层面的都拿不出来,还奢谈什么精神导向?
我们自己都在日益丢失中国精神还在怪罪别人拿中国的玩意说外国的事,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
当我看到阿宝拿着两个碗放在头上学师傅的耳朵时,我真的感受到了中国风,呼呼的吹,像异国情调一样。
因为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碗,碗口里侧有土黄色,曾经在博物馆里看到过却不知道它的名字,连描绘它都觉得困难,我所处的城市文化里已经没有一些日常词汇来概括这个器物了。
磁、釉、青花等等,这些都已经和古代中国埋葬一起了,再挖出来就是古董,和占绝大多数曾经是创造者的人民没有关系了,倒是很多怀有发财梦的人和忽悠发财的人搞出种种概念在电视上鉴宝。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文化已经死了。
现在家里谁还用图中那种温润如玉的碗呢?
(http://smallsmile1984.blogbus.com/logs/24157152.html)碗的身体日益充斥着Hello Kitty等西方元素,要么就是没有任何创意的白板,中国人多无趣啊。
自己丢了还不让人捡来再利用。
自家人死了还不让认尸,器物没了空谈什么文化精神?!
很早前有个新闻颇为震撼。
说是一个业务员,因为自己手机的彩铃是“我就不接电话”结果惹毛了顾客,引得自己也被FIRE掉。
记得当时那篇报道的主笔记者给予的评价是:不懂幽默的中国人。
我们都说,自己是巍巍中华,人多地广度量大。
可偏偏碰见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总有那么几个“揭竿而起”之人,吵吵嚷嚷,喋喋不休,好像这个世界就他们正经,就他们NB,好像这个世界到处是污垢,而他们就是大义凛然的救世主,或者说,清洁工。
有时候我真想说一句,您自个儿爱不爽回家不爽去,到外面折腾个什么劲哪~发了这么一通牢骚,主要还是针对那些莫名其妙抵制《功夫熊猫》的人。
说真的你们真的是莫名其妙。
又或者,在我看来,纯粹是吃不了葡萄说葡萄酸,更是基于嫉妒的小肚鸡肠上爆发出的鸡蛋里挑骨头。
说真的,特没劲。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是好得不能行的。
最妙的就是,影片把中国文化与美国式的幽默糅合起来,而且居然糅合得那么好。
音乐场景什么的全是中国风这个我就不说了,谁都看得出来。
但影片里有那么几个中国得不能再中国的地方,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1、"the great Wugui" "Master Shifu",更有影片中的汉字符号,特别是其中有个镜头,禅灵鹤在练习毛笔字,禅。
2、Po家的那个面条店,是怎么来的?
是Po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从邻居那打麻将赢过来的。
这个片子我下载下来看了两遍,昨天又专门跑去华星看了IMAX版,一共三遍。
第三遍我才明白原来那个词是Ma Jiang。
说真的我特激动。
这是个中国得不能再中国的事。
3、龟仙人悟道、创立武功时的太极八卦图4、用筷子夹饺子(或者该说是包子。。。。
)的方法来练功5、最关键的一点,最高武功秘籍其实什么都没有,就是挖掘你自己的潜力——这是太中国式的哲学了。。。。。。
说真的这些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让我真的觉得看这部片对我是个太好太好的享受。
因为我想要练口语练听力,所以我更喜欢看地道的英文片。
但因为它取材中国,所以我想要看到一部地道地阐释中国文化的片子。
它都达到了。
而且我真觉得,国内制作不出这么好的片子。
所以,那么一些人就嫉妒了。
但永远别忘了,嫉妒就是承认别人比你强!
看到自己的文化被别人给表现了出来,伤心吧,心痛吧,难过吧,郁闷吧——所以就嫉妒了,所以就抵制了。
不觉得很傻很幼稚吗?
说真的我看了这部片子以后真的很佩服那位美国导演,他从没来过中国,却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揉入其中。
而我更开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正被遥远的太平洋彼岸的一些人,那样细致地理解着。
当然其中唯有一处让我有些遗憾——显然的,对美国人来说,包子和饺子都是dumpling,哪个都是莫名其妙地揉进了馅儿,充满着美味和神奇。
对于这一点我依然觉得想笑——这是不是说明,这部电影再怎么说,也还是美国人拍的呢?!
~呵呵,有种天真幼稚的快乐感觉。
是的,快乐。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快乐。
而更让我惊讶的,是制片人的用心。
在华星,我第一次下定决心等影片完全结束才离场。
于是,终于看到了那么长的片尾,和那么巧妙的最后……他们那么精致。
我不得不说,真的,很感动。
——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事情,真的不用想得太复杂。
简单的快乐,或是简单的不喜欢,都是生活方式的一种。
当然,我不敢说,这部影片背后绝对没有什么更隐含的深意。
之前有一篇评论,就把其中的动物形象都与国家进行了对应。
我觉得挺有意思,仔细想想也觉得挺有道理。
而那个黑豹的名字是“太郎”,也让我不禁偷笑。
但是那又怎样呢?
或许这也是美国式的幽默之一呢?
很多时候,对于一些商业大片,或是搞笑剧情,我们就简简单单乐一乐就够了。
想得太复杂,不会觉得累么?
对于一个国家的评价,对于一些事情的想法,又怎么会只因为这一部影片有什么天壤地别的颠覆?
如果,他本身是反华的,如果一些势力本身是不怀好意的,那么再怎么粉饰也没有意义,又怎么会差这一部影片?
记得一句很经典的话,相信大家都听过:难得糊涂。
而现在,我也想加一句:难得一乐。
有些时候,幽默点,傻一点,没什么不好~
桃李满天下,龟仙人桃树下教导熊宝宝,说了句著名的英语谚语: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这句谚语最早我是从一部叫《力克千年虫》的新加坡剧集中知道的,但稍微有些不同: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onl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 Present.听说这句话来源于越南的释一行禅师,原话似乎是:Yesterday was history,Tomorrow will be a mystery,Present is gift.另外,有这么一首英文诗(可能不能称其为诗):Dear friends: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YEAR想知道一整年的价值ask the student who has failed a class就去问被当过的学生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ONTH想知道一个月的价值ask a mother who gave birth to a premature baby就去问曾经早产的母亲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WEEK想知道一个礼拜的价值ask the editor of a weekly newspaper就去问周报的编辑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HOUR想知道一个小时的价值ask the lovers who are waiting to meet就去问等待见面的情侣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INUTE想知道一分钟的价值ask a person who missed the train就去问刚错过火车的人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SECOND想知道一秒钟的价值ask a person who just avoided accident就去问刚闪过一场车祸的人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ILLISECOND想知道百分之一秒的价值ask the person who won a silver medel in the Olympics就去问奥运会银牌的得主Treasure every moment that you have!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个瞬间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昨天已成为历史.明日却依然是谜.Today is a gift.今天是珍贵的礼物.That'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那就是它为什么被称作"当下"的原因.Show your friends how much you care...让你的朋友知道你有多在乎他们...* present, 在英语中除了表示"当下","目前"以外,更有"礼物""礼赠"的意思。
当然,gift除了"礼物"还有"天赋"之意。
总之,大家珍惜每一天吧。
PS.熊猫让人想起乱马他老爸http://www.mtime.com/my/motionfever/blog/1307647/关于《功夫熊猫》的一组数字 ※ 制作周期长达5年,台前幕后多达448人。
※ 动画人员极为国际化,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英国、墨西哥、菲律宾、日本、瑞典、比利时、以色列等。
※ 最大场面“挑选龙战士”一幕,有多达2,306名群众同场出现。
※ 故事背景“太平谷”有多达1,478名不同造型的村民。
※ 单是制作熊猫阿宝乘“火箭椅”冲上半空一幕,便同时动用了“箭火”、“光效”、“爆破”、“烟火轨迹”等多达54个视觉特技效果。
※ 最宏伟的布景“翡翠宫”由多达88,100块组件建成。
※ 角色造型细致,“盖世五侠”中的仙鹤身上便有多达6,019条羽毛。
听说有人抵制《功夫熊猫》,乍一听以为电影玷污了咱们国宝的形象。
去了电影院之后糊涂了:奇怪啊,熊猫蛮可爱的,还成了神龙大侠,不但没有辱没形象,反而让国宝更光彩了。
听说抵制原因是“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发表了对中国地震的谬论,而好莱坞又跑到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不合适;而且《功夫熊猫》‘盗窃’了中国的国宝和功夫;灾区人民情绪不是很稳定”云云。
看到这样的抵制理由,第一反应是这人脑子进水了。
这么可爱正面的熊猫形象,更应该让情绪不稳定的灾区人民(尤其是小朋友)人人观看,尽情释放地震对心理带来的阴影和伤害。
应该建议广电总局让《功夫熊猫》上山下乡,让灾区的群众都能放声大笑。
何况据说该剧首映所得票房也全部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用于大熊猫的灾后生活重建。
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带头抵制者的赵先生是著名的“熊猫人”艺术家,就更让人不明白了。
他的目的难道不是扩大熊猫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进而达到保护的目的吗?
让好莱坞为我们免费宣传,有什么不好?
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们的国宝和功夫,有什么不好?
听说他是位行为艺术家,似乎有点明白了,敢情这场抵制是行为艺术?
比起奥运福娃,这功夫熊猫虽然模样不是很俊,但确实可爱。
我们的国宝其实真的需要这样的形象来包装一下,否则永远一副憨憨的模样,怎么与时俱进啊?
看了电影,跟所有人一样,我也忍不住感叹:为什么我们自己拍不出这样好看的动画片?
蓝猫、福娃我是没看过,不过口碑似乎不是很好。
缺人才么?
应该也不是。
像恶搞的《馒头血案》、《投资状》等等,还有《疯狂的石头》,咱们中国人也不缺幽默感。
忽然想起这一阵在网上很红的“朱坚强”,一条在地震废墟下被困36天顽强生存的猪,一头从300斤瘦到100斤的猪。
建川博物馆的营销策略很不错,马上宣布花13008元(3008元买猪,10000元资助猪的主人)收养这头猪,还赐名“朱坚强”,还说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不是有点闹剧色彩?
)。
馆长樊建川向挽救这头猪生命的空军官兵表示,“朱坚强用生命记录了抗震救灾,我们一定善待这头令人感动的猪。
”呵呵,以前没发现樊建川这么幽默哦。
现在说起建川博物馆,大家都知道了,就是那个收养朱坚强的私人博物馆啊。
据说朱坚强本就是一个从不挑食的猪乖乖,300斤体重也是能够创造生命奇迹的坚强后盾。
这下某些深受减肥之苦的同志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胖点原来也不是一无是处嘛,起码可以在废墟下多坚持个10天8天的。
那个著名的段子《四川人的幽默感》不是也有这么一段吗,“多吃点烧烤,不然遭埋起了咋撑100多个小时哇……”仔细想想,朱坚强真是一条颇具喜剧效果的猪。
不知有没有演艺界人士从中获得灵感,进而创造出一个类似熊猫阿宝那样的可爱形象。
不过要记得是动画片哦,千万不要拍成抗震HERO谱了。
朱坚强在我们这里确实很红,每天都有新消息传来。
刚刚又收到一个关于它的段子:朱坚强答记者问:问:你被困了36天,现在被救出来,你觉得你是幸运的吗?
答:幸运个屁,猪油都涨价了,我却瘦成这样了!
问:你为什么吃木炭呢?
(好有水平的记者)答:你以为我不想吃地瓜啊!
问:你被救出来的时候,你知道你在下面被埋了多少天了吗?
答:你这猪头,明明知道我是猪了还问,我哪里会算啊!
问:你还有亲人吗?
答:几个兄弟姐妹在地震前被卖到屠宰场了,不知道隔壁家的母猪还在不?
问:失去亲人,你有什么感想?
(是你,你有什么感想?!
)答:(猪)心很痛很悲伤。
问:你喜欢博物馆给你起的名字吗?
答:不喜欢,很多网友都是倒过来念!
问:你的猪栏塌了,你有什么感想?
答:没什么感想,猪栏不是我的!
问:你打算到报告团去做演讲吗?
答:猪栏塌的时候,我已经哭一回了 ,我不想天天做报告天天哭,现在猪肉贵着呢——我还要长膘呢!
问:如果给你一个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
答:我希望以后的“生命探测议”没有“种族歧视”!
问:地震前你(动物)不是有前兆的吗,为什么不逃跑?
答:我是知道要地震了,但是我怎么跑得了啊,我只有等地震震坏了猪栏我才能跑啊...
你爸爸是鸭子
另人讨厌。
故事紧凑,比第二部精彩。充满中国元素,也很搞笑。空白的秘籍引人深思。
里面的英语..我..无语了..
挺胖的
还不错,胖子挺可爱。
很一般嘛 不过OST倒是很中国 背景也比较像大闹天宫
就是热闹呗
感觉中国风做的过于浓重了...
虎头蛇尾
中国皮的美国熊猫
怎么可以这样牛逼,全程讲着美语,你却能感受到浓烈的古典中国气质。
一般的说。。。
剧情真烂
你的思想就如同水 我的朋友 当水波摇曳时 很难看清 不过当它平静下来 答案就清澈见底了希望我们也能创作出这么好的大熊猫动漫 我们的文化应该由我们自己来传承和发扬
讨厌,梦工厂的
把我笑得啊!
真正中国风格
美国人以中国熊猫为主角的电影 什么时候我们自己可以拍出这样的片子 一晃十年过去了 我们现在也可以拍出优质的国产动漫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