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命中注定」的时候,我的心里一直想起朋友圈之前流传的一个段子,说是这些年女人堆里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在外面玩累了,被伤到了,就回家找个好男人嫁了吧。
所以,好男人上辈子都遭了什么罪,活该接盘?
活该备胎?
「命中注定」这部电影里,好男人倒不是直接的接盘侠,也不是备胎,而是直接弱化成了一个喝闷酒的背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绿毛龟。
坏女人们的普世价值是玩累了就找个好男人嫁了,而这部电影的出发点是,还没开始玩就嫁给好男人的女人的婚姻是不完整的。
电影就讲述的是汤唯扮演的温柔女主和廖凡扮演的坏痞男的爱情故事,价值观这种事情没什么好评论的,但电影本身这个故事讲的就让人浑身难受。
电影一开画,我们的傻白甜女主汤唯就用一大段独白介绍故事背景,自己在十五岁之后算过两次命,两次的算命先生都与她讲她命中注定的爱人是一个叫做「宋昆明」的男人。
而自己这么些年根本没有遇到过叫这个名字的男人,日子平平淡淡过下来,这个元旦自己就要与一个叫“谢伟”的男人步入婚姻的殿堂,生活虽美满,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然而这个生活缺少了点什么的女人就像是一只火柴,一点即着。
于是我们看到,汤唯一听到未婚夫高中同学在电话中说出自己的名字叫“宋昆明”时,当即就换好衣服,准备去异国他乡找这个「宋昆明」。
于是我们又看到,汤唯一听到廖凡说自己就是「宋昆明」,当即就温柔的像个小女孩儿,两人情话连篇,满地鸡皮疙瘩。
当晚就滚到了床上,准备献出身体。
于是我们还看到,汤唯一见到第二个「宋昆明」,当即换上最靓丽的晚礼服,赴繁华舞会。
你说汤唯看着又不傻,算命先生的两句话就弄的汤唯跟个追爱小公举一样,为了个名字满世界跑。
天下「宋昆明」何其多?
这未免太牵强。
二者选其一,这部电影要么是在宣扬迷信的力量,这力量蛊惑着我们的女神汤唯鬼使神差的乱寻真爱。
要么就是在告诉我们,好男人还是去接盘比较好,至少是有结局的,反正没有经历过尘世繁华的女人也会在婚前跑掉的,即使你们都订婚了。
也许我有失偏颇,对于这部电影隐约走偏了的价值观。
但即使是面对这部电影正常进行下的剧情,作为一部爱情片,也没什么多大意思。
因为冯小刚监制的原因,整部「命中注定」,特别像是一部升级了的「非诚勿扰」,廖凡扮演的角色就是葛优2.0升级版。
满口京味的蹩脚笑话,与汤唯搭戏毫无化学反应。
作为一部爱情片,价值观什么的都可以无所谓,毕竟所有的爱情片所在信奉着一个道理,「爱是最伟大的,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其让步」。
但抱歉的是,廖凡不是吴秀波,「命中注定」不是「北京遇上西雅图」,我给了你们两个小时,看你们卿卿我我、你追我躲,我也没能看到你们之间的爱情。
于是我只好去做挑刺的卫道夫了,对不起。
订阅号:movie-s
我对国产电影一向比较宽容,但这次的《命中注定》终于我忍无可忍,差点中途离场。
汤女神和廖影帝的强强联合,就折腾出了这么个鬼东西,亏我还急匆匆地买了点映票,只当是当了一回烂片验收机。
连《栀子花开》我都没看得这么如坐针毡,至少还笑了两声。
而《命中注定》呢?
幽默,没有;温馨,没有;漂亮的异国风光,没有;刻骨铭心、缠绵悱恻或是细水长流的爱情,更没有;要我找出什么可取之处,对不起,还是没有。
《命中注定》,一部为了相爱而相爱的矫揉造作、生硬牵强到了极点的爱情电影。
剧透分割线方圆为了寻找命中注定的恋人宋昆明,瞒着即将结婚的未婚夫和闺蜜晓彤前往意大利米兰,不料爱上了假冒宋昆明的冯大理。
为了补偿,冯大理陪着方圆去佛罗伦萨找宋昆明,没想到遇上的是在冯大理指使之下假冒宋昆明的王小树。
知道真相的方圆,一怒之下回了北京,明确自己心意之后,与谢伟解除了婚约,和冯大理走到了一起。
电影翻拍自1994年的美国电影,原版怎么样我没有看过,不好评价。
但这部《命中注定》,充满了各种烂俗的桥段。
男主英雄救美,对视几眼,莫名其妙地爱上之后,两个人就天雷勾地火地到了宾馆开房。
女主本来觉得男主是个骗子,但看到男主给老人的墓地送了一束花,瞬间觉得这人就真诚、可靠了,就不世俗了。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星期内。
感情进展快得像坐火箭,而剧情进展却慢得跟乌龟爬。
六七十分钟就可以完成的故事硬生生拉到了将近两个小时。
台词各种别扭、僵硬,明明没有笑点两个人也能笑得花枝乱颤,真是尴尬溢出屏幕。
廖影帝虽然演技高超,但真心不适合这类小情小爱的电影。
明明是个硬汉,偏偏要谈情说爱。
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偏偏要刷脸。
尽管电影里一再强调长得小众、特别,可是,这种爱情电影本身自带刷脸技能。
影帝您不过关哪!
与汤唯在酒吧相遇的一段,那邪魅的一笑,看得我不禁扶额。
那深厚的法令纹,那两撇小胡子,竟生出几分猥琐之感。
我知道你是个好演员,所以,还是回到你擅长的领域里去吧。
汤唯这次的发挥,只能算无功无过,穿衣有道,但这类傻白甜的少女心人设似乎也不太适合,一看就是理智的熟女类型,没有演出那种单纯、痴狂、爱情至上的感觉来。
演闺蜜的苏岩不大认识,显老,虽然一开始就是已婚妇女,但也不用穿得也这么大妈吧!
还有发型怎么回事,剧组是没给你请造型师吗?
开始演员那一栏里看到了刘韬的名字,心想着这是刘大腕儿刘韬吗?
没想到还真是。
你说你至于吗,好好的华谊领导不当,来演这么一娘了吧唧的角色,都不知道是角色要求还是本身就是如此。
白瞎了你那一米九的好身材。
但是,这个角色还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这平淡得像白开水的故事有了一个小高潮。
导演张皓是何许人也我从未听过。
百度了一下,也没发现此80后新锐导演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从这部《命中注定》来看,功力是不合格的。
剧情槽点一大堆也就不讲了,音乐的出现也是莫名其妙的。
快结束时放的那首不知道是泰勒还是谁唱的英文歌,实在不够应景。
还有,作为一部在异国为主要拍摄场地的电影,能把风景拍得这么毫无亮点也是够了。
徐静蕾的《有一个地方》虽然情节也很糟,可是布拉格的异国风情美啊,就算是个MV看起来也赏心悦目多了。
同样是拍意大利,《命中注定》跟芒果台的《花儿与少年》比都要差一大截。
整个画面的色调呈一种奇怪的砖红色,毫无美感可言。
除去导演不讲,《命中注定》的配置还是不错的。
华谊兄弟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女神与影帝的合作,冯小刚的监制(监制的作用如果只是在上映前炒新闻的话那也没什么用,天知道汤女神的封杀是不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好戏)。
定的档期也不错,7月24日,同期上的都是一些很奇怪的片子,没有竞争力,应该会在排片上占尽优秀。
想去观影的朋友们,还是省点心吧!
2015/7/19
乍一看,可能会以为这是北京遇上西雅图2.0,但是看了才知道,这是国际版的不见不散。
在连续拍了几部浪漫爱情片后,汤唯大有要和白百何PK,争夺小妞电影女皇的意味。
但小妞电影之所以为小妞电影,在于女性视角的建立。
换一句话说,是如何揣摩女性观众的心思,服务到位。
女导演、女编剧的介入,往往要比男性电影工作者们来得更成功。
然而《命中注定》则有所不同。
作为一部1994年好莱坞电影《我心属于你》的翻拍,除却原版编剧,制作班底从导演、编剧到监制都是男的。
所以,你看着电影觉着是托斯卡纳艳阳下,汤唯的美颜盛世。
但其实,还是冯小刚借着命中注定还了非诚勿扰的魂。
不仅是廖凡葛优附体,重要的是,怎么能借着电影发一个中产阶级的梦。
谈恋爱得B格高吧,长城三亚北海道去腻了怎么办?
那就欧洲啊!
谈恋爱的对象也不能是老土的职业了,古董修复师够高冷的吧,长成廖凡这样的大概是独一无二了吧。
全程下来,即使演员换了人,也依旧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明星。
更何况,这次还换了个不会演戏的汤唯。
所以说到底,把汤唯找来当主角,其实是电影的一大败笔。
可能有人反对,汤唯竟然没有演技?!
你真当观众没有看过《色,戒》吗?
但除了这部,好像汤唯演洗发水广告的时候都要比在电影里自然。
有人是拿鼻孔演戏,大概汤唯就是拿头发演戏。
在表达愤怒、烦躁、无奈等等情绪的时候,你都会看到汤唯的手将垂在额头的秀发往后捋。
至于为什么《色,戒》会那么成功,我有这样一个理论:色戒女主角王佳芝其实是一个演员,一直在用力扮演“麦太太”这样一个她根本不符合的角色。
而汤唯压根没有演技,所以演戏的时候很用力,就产生了这种“扮演感”,顺其自然地和王佳芝合体了。
所以《色,戒》之后,也没有再看到汤唯有什么特别精彩的角色出演。
除了汤唯,电影对原版的改编其实也有不小的缺憾。
尤其是减少了片头算命的两场戏。
原作里,女主角与哥哥玩碟仙和去吉普赛女人那算命得到的都是同一个名字,这也充分解释了后来她为什么那么作。
《命中注定》对这一部分的剔除其实是去掉了整部影片的驱动力,反而让女主角的行为显得没有那么大动力的支持。
总之,《命中注定》像是一本糖水片影集,风景漂亮人好看,但是翻完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感觉。
甚至都不会让你产生想去意大利看看的情怀。
我的诤友Freeze老师对这种问题总结的很好:为什么一个作品不吸引人?
归根结底,是作者都没有对它的爱。
这部电影几乎就是翻版的only you,只不过Tomei换成了汤唯,Downey换成了廖凡..冯小刚虽然不是导演,但是影片处处透露着非诚勿扰的感觉,廖凡饰演的角色性格和葛优的秦奋如出一辙,可能只因为葛大爷老了..汤唯的女神范彰显得淋漓尽致,从开场的一袭复古旗袍就艳压全场,从头美到尾..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随着汤唯的感情越来越深,她身上的红色元素越来越多,高潮部分的大红连衣裙真是美不胜收..影片整体故事线交代得很清晰,只是老太太送钟,闺蜜接电话等几个情节似乎有些生硬且没什么用,一细想又容易想多了..总之,这是一部挺文艺的电影,我们走进电影院,与现实脱离120分钟,好好谈一场异国情调的恋爱,想想还是挺好的..
少女时代的一次算命让方圆相信她的命中人,她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觉得巧合,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情保持好奇心,何况是青春期的少女。
所以在她婚礼前,而未婚夫却是所谓两家人都看好的相亲对象,对于女孩来说,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现实社会的压力迫使很多人选择没有爱情的婚姻,方圆是勇敢的,她敢于对所有人说不,来到陌生的意大利,来看看她的命中人。
汤唯饰演少女,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她的脸很适合大屏幕的放大,表演不僵硬,有灵性,而廖凡的脸确实不能演爱情片啊,虽然电影的核心是男主一般,所以女主一开始没有动心,而是命运让他们相遇,但是,导演你也不能真找一个小痞子的脸来演男主啊,你可以选一个一般般的,化妆沧桑一点啊,廖凡的脸实在接受不了,出戏啊,啊啊啊啊啊!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大概是在我上高二的一个夜晚。
我梦里出现了一个人,梦里的情节很曲折但足够有意思,醒来后那个梦境已经模糊,所以隔了这么多年,我已无法再描述那个梦的任何碎片。
但是我却依旧记得,梦里出现那个人的名字。
他叫蔡荡。
一个从没出现在我生活中,也没出现在我看过的小说里的名字,就这么铿锵有力的出现在我的梦里。
醒来后我始终觉得好玩,然后上网搜索蔡荡,发现他是一个地名。
再后来,我搜索到一个叫蔡荡的QQ,我忍不住给他留言说做梦梦见这个名字,没想到真的有这个名字啊。
那时候我还是个少女,脑洞很大的少女。
故事还没开始,我便已各种脑补故事的后续。
或者我和蔡荡从此认识,梦里的故事并不只在梦里。
然而那个蔡荡始终没有回我的留言。
现实世界总是这么刻板无聊,什么都不会发生。
打算看《命中注定》的时候,我有点小犹豫。
毕竟对于我这个还没从坑里爬出来对世界充满怨念的人来说,这种一听就知道男女主肯会遇见肯定会相爱肯定会有误会但最后肯定发现彼此才是真爱然后肯定在一起的电影,过度密集的幸福会让我黯然伤神。
但我还是充满勇气的去看了,而且是选了第一排的第一个座位,旁边没有任何人。
《命中注定》的开始让我觉得太扯太做作,方圆仅仅是因为算命的说她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叫宋昆明,在结婚前一怒之下追到米兰,找宋昆明。
一定是遇见爱情的过程太吃力,编剧才偷懒给人物制造这么省力的遇见方式。
可是当廖凡以宋昆明的名字骗得方圆的片刻甜蜜,最后摊牌说自己不叫宋昆明而是叫冯大理的时候,我终于在大理离昆明不远的包袱里笑着安心的看着这个故事。
命运是什么?
命中注定又是什么?
能吃么?
当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的时候,当爱情发生的时候,他们说这是缘分,这是命中注定。
当一个人告别一个人的时候,当爱情褪去的时候,他们说这是没有缘分,一切只是美丽的错误。
紫霞笃定的认为能拔出她的紫青宝剑的人就是那个命中注定的人,方圆迷信的以为那个一直不出现的宋昆明才是对的那个。
《苏州河》里说——两个不认识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
《卡萨布兰卡》里说——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酒馆,你却偏偏走进了我这一家。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些刚好太让人开心了,像孤独多年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另一个孤独的心灵,它们太过相似,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
就像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终于发现了开普勒-452b,彼此的存在就是最大的慰藉。
爱情开始的时候总是被巧合催化膨胀,开出绚丽的花。
爱情消亡的时候总在挑三拣四里露出端倪。
小到你挤牙膏的方式不对,大到一句我们世界观真的有差异。
所有巧合全线阵亡,所有剧情开始转向。
握在手里的爱情这么易碎,生活的步调这么乏味,听听《命中注定》这样的故事也好。
冯大理是个足够有趣的人,他给他的车起了个名字,叫匹诺曹。
我今天在地铁里刚好看到一个女孩在打电话,联系人上显示的是“暖被子君”,顿时被这个称呼逗乐了。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句话——有趣则是一个人骨子里深藏的趣味。
生活都会用平淡沉沦我们的热情,唯有情趣能让你跟强悍的现实打个平手。
有趣的人,一碗粥也能喝出玫瑰的气息。
电影的最后方圆又来到了冯大理的身边,《不见不散》里李清最后还是没错过刘元,《甜蜜蜜》里李翘和黎小军十年后终于又在街头相遇。
这些happy ending 甜得让人嫉妒。
然而现实版本的经历,更多的像黎耀辉跟何宝荣终于丢了彼此,像小静还是从蚊子生命里溜走,像莉香在人群里最后喊着丸子然后笑着离开,像《almost lover》里唱着——Should've known you'd bring me heartbreak,almost lovers always do。
《命中注定》有句特别能安慰人的话——毋庸置疑,好的事情总会来临,而当它来的时候,不失为一种惊喜。
那,为了这种未知的惊喜,先准备好备胎的心态,甘心认了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都与自己无关并且永远无关,孤独而忘情的活着。
然后,然后再偷偷的、小心翼翼的期待着,期待着有天奇迹会发生,惊喜会来临。
挺温馨的爱情轻喜剧,汤唯廖凡其实还蛮搭的。
全片围绕一条线“宋昆明”,总结一句话:痴情女汤唯为了寻找宋昆明一路追到意大利却偶遇冯大理最终选择了冯大理。
寻爱过程闹剧连连,结局还是很圆满。
《命中注定》就像一首歌,而爱情的发生只是一首歌的时间,一个眼神、一个故事,便是命中注定的一辈子。
汤唯一路从玄彬到吴秀波再到廖凡,每一个都是异国他乡的爱情,浓淡相宜的文艺调调和温婉中的疯狂。
得不到的才是好,浪漫总是在他乡。
汤唯的文艺腔和冯氏喜剧以及廖凡的痞气结合的很好,拍出了当下文青们喜欢的调调。
从米兰到佛罗伦萨,一路美景真把人看醉了。
红杏出墙少妇怀春,人类永恒的主题。
但是出轨是需要理由的。
以我可怜的写作体会而言,禁忌之恋是最好的题材。
读者都是正常人,他们渴望不一样的生活,说走就走的旅行,说换就换的恋人。
但是正因为是普通人,编故事的时候要给读者台阶下,编个合适的出轨理由,让读者原谅自己的恶趣味,甚至觉得分手水到渠成,婚姻才蛮不讲理。
更高明的作者并不会建构完整的台阶,留下许多似是而非的理由,创造善恶交织的主人公,赋予对垒双方同样的正当性。
读者得亲自跳下去,克服自己的羞耻心。
就好像炮是自己打的,绿帽是自家先生戴的。
身体力行,当然动情,虐心。
类型片是诉诸于大众心理,解决受众焦虑的武器,不同的类型片解决不同类型的焦虑。
爱情电影作为最早形成的类型之一,解决的是人们对于阶级差异的恐惧,贫富、政治立场等世间藩篱,对爱情的伤害。
我们目之所及的伟大的爱情电影无一例外,《罗马假日》突破了路人与公主之间的距离,《北非谍影》展现爱情在政治立场面前的两难,《人鬼情未了》解决此生与彼世之间的可能性。
的确,现今的时装爱情电影很难再走那种有着战争、政治、种族、观念等强情节背景推动下的复杂设定,毕竟对于一个和平的繁华世界而言,这些藩篱已然不复存在,时空趋于扁平,时代趋于平庸,《命中注定》面临的问题太少了,颜不是问题、钱不是问题、工作不是问题、订婚身份不是问题、就连名字对不上——这个原版中最重要的问题,在这里也没有被强调,毕竟汤唯是一点点通过细节重新发现了廖凡,是那些“人生况味”。
(腾讯娱乐专稿)除了汤唯的红裙子长围巾、廖凡的匹诺曹复古汽车、意大利日与夜的浮光掠影、甚至清冷街道里飘落的雨滴,《命中注定》并不好看。
是的,《命中注定》注定是个差强人意、不合时宜的故事。
在把90年代好莱坞浪漫爱情电影《我心属于你》(《only you》)的故事进行时空转换和情感转译后,它不仅过于平淡无奇,甚至不足以信。
浪漫是通用的吗?
《我心属于你》的确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电影,讲的是一个女孩一直在寻找那个拥有她命定爱情中名字的男人,等她因为这个名字爱上了她找了许久的这个人,却发现这个名字是假的。
毫无意外的,她最后当然没有选那个名字,而是选了真爱。
本质上来讲,这其实是一个稀松平常的“真爱战胜一切”母题下的故事,如果非要评价,原版电影《我心属于你》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电影,姑且算作好莱坞爱情电影谱系中常见的一部类型片的工匠之作,贵在浪漫动人。
如果回过头来看《命中注定》的故事,你会发现故事主线几乎完全一致,但浪漫还在么?
这要看我们通常情况下对浪漫的理解。
浪漫,这个意指“充满诗意幻想”的词,落在电影中的所指是女孩对完美爱情的渴望(坚持选择那个宿命的名字意味着完美的爱情)、是一见钟情下冲破身份和现实的拥吻和激情(冲破的那些是爱情的藩篱)、是对“命中注定”的一次次展示。
不过这些到了中国版里总归怪怪的,稍一不往回掰,就变成了一个绿茶女蠢蠢欲动的故事,这也难怪,和有宗教情结的西方世界比,中国人大都不怎么信命,这让汤唯因为一个名字逃婚不够有说服力,一个正常的中国姑娘也不大会在跟男人约会的时候拿腔拿调的说“这一切我好像见过,这简直就是命中注定的”,而到了汤唯和廖凡缠绵乃至要滚床单时,画风就更不对了,这不光不是惯常的中国爱情故事,也不符合一个标准“浪漫”段落的基本设定——对方是个不走颜值路线而且还爱讲冷笑话的男人,在这里,浪漫笑了场。
如果说浪漫和浪漫之间有差别,那么传统的中国式浪漫恐怕是“发乎情止乎礼”,所以《小城之春》的故事才感觉那么“合适”,即便眼下世风有变,整个世界的生活方式都往西方看齐,中国爱情也往往还要再加一层伦理,一个架空的、完全因“名字”而起的爱情之旅,实在不够典型,而类型片——没“典型性”就像讲了个假故事,谁信?
毕竟浪漫和矫情本来离得就不远。
缘分不够,段子补或许是担心这个故事不够中国,《命中注定》里加了不少段子,这些段子让男女主人公变得贫了不少,中间还混杂了若干公路囧事、人生感悟和心灵鸡汤,这让这部电影的整体基调有些摇摆不定。
如果你拿一颗少女心去看,你会觉得废话太多,如果你想带着思辨性去看呢,又会难以忍受那些过重的文艺腔。
事情是这样的,当汤唯带着少女心追到意大利,想也没想便爱上了廖凡,后来得知名字不对便掰了,那电影如何解决后来又爱上的问题呢?
原版以种种细节展示了“命定”这一关键词,男主角拿来的鞋子就是她的尺码、选择的耳环就是她要戴的首饰,没等她开口,那件要穿的裙子就递到她手上,毕竟在一个西方故事中,浪漫就够了,而在中国语境里,他还需要证明他的诚实(至少没有先骗色)、善良(永远怀念一个死去的老人)、不俗气(别总谈钱),此外必须有泪有笑,倾诉心声、互相了解……等等,这不是相亲么?
《命中注定》自带一种这样的尴尬:“命定”不够,靠谱来补。
就这样,从《命中注定》听来很多的道理,却没听来一个足够说得通的爱情故事。
平庸年代的爱情片再扯远一点,类型片是诉诸于大众心理,解决受众焦虑的武器,不同的类型片解决不同类型的焦虑。
爱情电影作为最早形成的类型之一,解决的是人们对于阶级差异的恐惧,贫富、政治立场等世间藩篱,对爱情的伤害。
我们目之所及的伟大的爱情电影无一例外,《罗马假日》突破了路人与公主之间的距离,《北非谍影》展现爱情在政治立场面前的两难,《人鬼情未了》解决此生与彼世之间的可能性。
的确,现今的时装爱情电影很难再走那种有着战争、政治、种族、观念等强情节背景推动下的复杂设定,毕竟对于一个和平的繁华世界而言,这些藩篱已然不复存在,时空趋于扁平,时代趋于平庸,《命中注定》面临的问题太少了,颜不是问题、钱不是问题、工作不是问题、订婚身份不是问题、就连名字对不上——这个原版中最重要的问题,在这里也没有被强调,毕竟汤唯是一点点通过细节重新发现了廖凡,是那些“人生况味”。
而原版《我心属于你》技高一筹之处,恰恰在于不断强调了“名字是问题”,名字代表着宿命,最后那个真正有着这个名字一语点醒梦中人,让女孩终于发现名字不重要、真爱最重要。
因此《我心属于你》仍然解决了“真爱战胜宿命”的难题。
是的,平庸的年代里,爱情的“矛盾”也永恒存在,只不过做了更加细化的处理。
诚然,有养眼的男女主角、有穿的好看的衣服、有一个个大摇臂拍出来的异国风景、有一些不同于俗气现实生活的书面语台词、还有些冷幽默的段子,已然就是一部合格的中国当代爱情电影的自我修养,但我们的确有理由要更好的。
个人感觉不至于评分那么烂,但是主要是前半小时太庸俗,可能打低分的网友都没有熬过这段,看的时候我也差点弃片。
不过影片有两处转变决定了影片的走向,第一处是廖凡说自己不是宋昆明,半个小时的庸俗终于终结,影片由俗转好,然后一系列京味十足的幽默,终于回到了喜剧爱情的步调上。
第二处是揭示出宋昆明的真实身份是王小树的时候,影片又落入了俗套。
我倒是觉得,这一段可以这样拍:当说宋昆明是王小树的时候,同时揭示冯大理的真实身份--他其实就是宋昆明。
之所以都到滚床单的时候了还去隐瞒,并不是他高尚,也不是他闲的蛋疼。
冒着失去女神的风险,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只是为了证明,他们两人确实性格相符,情投意合,是符合对方期望,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而不是希望方圆是因为一个名字才爱上他。
这样既对应影片名字又回应开头一直重复的两次算命。
岂不更好?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结局喜人,但影片的致命硬伤是-谢伟怎么办??
从片中来看,他并没有什么错,而且应该也是老实本分的,什么气都没撒,成全了方圆,至少片中他是一个“好人”。
所以我相信这样一份建立在一个好人痛苦的基础之上的爱情是不会获得网友们的喝彩的,评分这么低,也算是“对谢伟的一丝安慰吧”。
单考虑影片本身,给个6.5到7分。
女神的飘柔洗发水MV剧场版……
冯导监制的,典型的冯式幽默,段子无处不在。商业片里值得看。
看完〈好東西〉的夜晚去喝精釀,結果酒吧放了這部電影,真是相映成趣。合理嗎,導演你自己看這個故事合理嗎。因為湯唯忍著看完了,但每次抬頭都會被台詞的油膩撞死,全程皺眉不適。想吐。義大利拍得像三線城市仿歐建築,毫無美感。看完馬上給〈好東西〉打了五星。為什麼想要更多女導演,男導演過去拍出這麼意淫的爛片都可以上映,女性現在為什麼不能多拍點呢。數量先配平,管它爛不爛呢。
贫嘴戏加上廖凡一贯猥琐样,怎么会出现爱情荷尔蒙
看了点映,挺有情调的一片子。
求汤唯别再演喜剧了 演的是个屁啊 廖凡你也不是吴秀波 《白日焰火》跳个舞 就一直舞舞舞 真的俩老黄瓜拼命想刷绿漆 想热闹想出喜剧效果 简直就是个多余的冷笑话
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只有五点几分?这部电影虽然有一些“槽点”,但可以算是迄今为止最好看的内地爱情喜剧类型片之一了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版的那个故事)。我爱这部电影。看完后有一种内心被净化的感觉。以往看内地爱情喜剧电影,几乎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廖凡演的这种角色性格还满可爱。但设计别人无论是爱意还是如何,真的愚蠢。讲到正好汤唯撞翻了菜那里“我好高兴呀”那句萌死我了。婚前寻爱真的不浪漫,在我眼里负责任的做法是先分手了再去寻爱,不要留备胎(而且备胎往往是死路,不是后路),即便是女主这么做也难掩这种人性劣根。
勉强三星。免不了跟唐尼的原版做比较。相比原作,内地版在开头的铺垫并不太好,没有给女主去意大利一个足够说服力的理由,非常遗憾。影片更多精力放在了男女的爱情线上(原版其实并没有特别强调这块)。或是冯小刚监制的原因,细节上确实非常冯氏,主要体现在廖凡的贫与坏。因为喜欢廖凡,所以会有加分
所以直男拍小清新极度危险,女性观众群体谁看见廖凡这张变态杀手脸,都不会想扑倒或被扑倒,葛大爷黄渤这样的,虽然也没有偶像的颜值,但有一种亲民的大叔魅力,这是两码事,完全陷害了廖凡这个好演员,连这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搞神马爱喜呢?最后,电灯泡苏岩是带资进组了吗?
挺好的 一直很喜欢汤唯 虽然略有些不现实吧
意大利的景清爽迷人,汤唯的造型也是很舒服。全片给人的感觉悠悠缓缓,不急躁,打三颗星。最后一星是个人情感牵涉,男女主雨中听歌离别一幕有碰到我的点。祝福每个等自己“命中注定”的人,即使会晚,但愿终将成真。
一坨屎。赠票去看的都觉得亏了。
与北京爱上西雅图持平 狗血和扯淡程度在可忍受范围内。那女主画风虽然一致但毫无火花。汤大概是气质太冷了 怎么犯嗲都没有娇俏可人劲儿。廖凡演这种小鸡电影太吃亏了 毕竟帅的小众不是。像我这种尴尬癌晚期还是不要看见面场的好 提问环节如坐针毡。
“说我是妖精?”“又美化自己。”这么俗套的片子,被廖凡演得挺可爱的,张嘴都是葛优的词儿。and,意呆利逛着真舒服。
编剧还是投资人什么的,你们傻逼不代表观众傻逼啊,拍烂片别祸害好演员了行吗。
冯小刚监制,处处体现冯氏幽默。廖凡有葛大爷的当年喜剧范儿,就是颜值差点儿。
分离总在拂晓,而相遇在黎明。看之前就能全部预想到会发生什么,异国恋加汤唯优雅仍接地气的女神范、廖凡痞坏不失高贵的痴情汉,配上米兰佛罗伦萨古典现代艺术交融的人文风光,也不会太难看,不知道卢卡那堵影子墙会不会成为新的国内游客拍照点。最打动是晓彤丈夫的那句我想你了,柴油梗取名梗太老土。
看看廖凡和汤唯就好了……
大妈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