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情人节,希望你爱自己,每天都是情人节。
影片一直传达一种气息,不要忘记爱自己,因为有人会爱你。
晓琪总是快半拍,急性子的她,遗失过不少生活的细节,也遇到过不少骗子。
父亲在他生命中走失,但是记得她自己都忘记的,她喜欢吃绿豆花。
男主总是慢半拍,所以从小到大都很孤独,但是他慢着慢着,攒出了生命中静止的24小时,和她喜欢的女生,过了最美的一天。
这部电影名字就很有哲学气息,乍一看是晓琪最希望的情人节消失了,醒来发现情人节过去了。
但是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其实,已经错过了很多,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
她不知道,老家的母亲一直有关注她的脸书,给她默默点赞;暗恋她的男主一直给她寄信,还替他手撕渣男;最后的她,慢下来等到了男主,也知道她会等来爱情。
才知道热带雨也是这个导演拍的,好擅长把生活拍成带有哲学思考的电影。
看完让我静静躺在床上思考那些错过的一切,然后嘴角微微一笑,这,可能才是,美好的周六吧!
影片的标签算是爱情喜剧,而对我来说,它是寂寞的人相遇。
在人生的春天,你觉得选择的孤独是自由,是愿意忍受且完全享受的孤独,可是人生四季,不只是暖春,寒冬凛冽怎么办呢?
可以不要子女,不要婚姻,可是不能不要链接,要为自己储备关系和温暖 。
我在改变,不再消极被动,有时候也试着,主动追求与维持与所喜之人的链接。
节奏不一样的人当然是寂寞的,毫无疑问,小淇是很好很好的人,阿泰也是。
看起来呢,小淇的妈妈很爱小淇的爸爸,并且是主动追求他的,可是后来小淇的爸爸依旧作为一个寂寞的节奏不一样的人被忽视,那天他走出家门,遇到小淇时还拿着锅铲,面对小淇的问题,他回答说是要去买豆花,小淇立马接上,说也给我带一杯绿豆豆花喔。
他哪里是要去买豆花,他是要,去坠楼,去与世界说再见。
不过慢半拍的他恰巧在要坠楼时发现世界静止了,他第一次经历了自己多出来的一天,这天结束后,他放弃了坠楼,索性到处走,到处打工,再也不回家。
他第二次经历多出来的一天时,遇上了回程的阿泰,慢半拍的阿泰,外号是乌龟的阿泰啊,其他人都跑出一大段了才反应过来起跑的阿泰,石头剪刀布总是慢出的阿泰,蚊子都打不到的阿泰,调手表也比别人慢的阿泰,照相只能拍到静态的阿泰,上课迟到被老师说“如果有一天地球爆炸了,吴桂泰一定会赶不上太空船”的阿泰,他后来选择去开公车,也只是因为公交限速四十,慢慢开就好了,就算如此,也还是会因为拖而被投诉,他与世界的时间不一样。
他寂寞地生活在自己的节奏里,他关注着小淇。
小淇是快半拍的小淇,唱歌抢拍被老师罚跑六圈的小淇,跳大绳甩得太快的小淇,照相卡不到点全是闭眼照的小淇,看电影在笑点出现之前就笑了的小淇,就连睡觉都比闹钟早一步醒来的小淇。
有次小淇在公车上往前摔,阿泰紧张地想要接住她,可是慢半拍碰不到快半拍,错过是必然。
那场电影,笑点之前,小淇哈哈大笑,笑点过去,阿泰痴痴地笑,你看啊,都是那么不合时宜,可两人也并不合拍。
对于小淇来说,阿泰是每天都来寄信的怪人。
对阿泰来说,小淇是美好的女神。
可怎么能说两人不合拍呢,慢半拍的阿泰恰好能拍出小淇睁眼的照片,重逢后阿泰每天都跟着小淇,一两个月过去了,阿泰想再这样下去会变成变态,于是准备离开小淇的生活,他想起答应小淇爸爸给小淇带杯绿豆豆花,转身要买,结果被车撞到。
阿泰暂时不再出现。
而小淇通过那张睁眼的照片察觉到阿泰的存在,于是她开始寻找,她找到了阿泰寄信的邮局,申请调了过去,等待着阿泰的再次出现。
在此期间,她的生活仍是寂寞的,但小淇是乐天的,小淇还会给电台分享自己的生活,只是偶尔,她会哭。
有一天小淇等到了寄信的阿泰,前一秒还是小淇往柜台放上了暂停服务,后一秒阿泰到来,我的心揪着,不希望看到他们错过,幸好,确实没有,他们刚刚好遇见。
阿泰意外又惊喜,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绿豆豆花,他完成了承诺。
阿泰是开心的,他笑着,可是怎么能不难受呢,这么多兜兜转转,这难得的相遇,他的笑立马变成了无声的哭,小淇亦然,当看到小淇带泪的笑时,阿泰又扬起了笑,我也跟着一起快乐,这是结尾。
虽然是双视角叙事,但真的很顺很顺,单从一方视角切进去就很完整,但是看到另一方视角还是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看的是导评版,很棒,是有人聊天的感觉。
就像是跟朋友们在看电影,他们交代了一些东西,也有讲自己的感受,讲拍摄的思路,讲拍摄中的幸运,很多场景是老天的安排。
对导演来说杀青是又回到了寂寞的世界,对寂寞的观众来说也是,重新回到只有自己的世界,回味过后是悲伤,也是平静。
最近看了很多部电影,或者说好看的电影,比如MAD MAX,比如九龙城寨,还有一部消失的情人节。
MAD MAX的废土美学烟花直接炸在我脸上,那些荒谬又合理的硬核装置无不硬控住了我。
城寨四少拳拳到肉的被打和挨揍看得我也跟着身疼(心疼只心疼信一)。
但是最终赚走我的眼泪,又直抵内心的电影是这部消失的情人节。
(我是从女主时隔一年多再次见到男主咧嘴哭开始跟着哭的。
) 不剧透电影情节,就说台湾电影真的太会拿捏人的心了,去年看了本日公休,讲的也是平凡到在生活中你甚至都不会发现的小人物的故事。
消失的情人节是在短视频电影推荐里最先刷到的,看了梗概就知道我一定会爱上这个故事。
在看过全部完整版的电影之后,也的确可以盖章认证了。
平凡又奇幻,普通却治愈。
台湾电影的选题好像也常常都是小人物+平凡的生活故事+一些合理的冲突事件=无数个生动鲜活、细腻真实、美好或破碎的……产出?
但就是这些普通的排列组合里的小人物们,彷佛他就生活在我身边,即便我知道,现实中我的身边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在那个当下,他就生活在我身边,或者说他完完全全把我带入了他的世界里。
这真的太可怕了,好的可怕,也强的吓人。
可怕到观影人都信了,强到后坐力震的人心颤。
也赶上这几天某影节,BJ去半公半玩,他说后悔去那边了,我问为什么?
他说某某某拿了影帝,毫无艺术价值。
我答,亚洲除了某马,其他都是自己玩开心就好。
最后想说回这部消失的情人节,疗愈效果百分百,看完之后各种器官都通畅的感觉。
“你要学会爱自己,因为没有人爱你。
你要学会爱自己,因为有人爱着你。
”是这部电影里的台词,却也是蛮鸡汤的俗话,但放在这,它就是俗的合理,俗的感人,就好像台湾电影一样。
《消失的情人节》 回看2020年一定是一个压抑的一年,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是充满压抑与恐惧的。
但就在这样的一年里中国台湾居然还有一部这么奇怪的电影,陈玉勋执导的《消失的情人节》打破了压抑的情绪,虽然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但是这种巧合温暖着人心,可能很多人不满意这部电影的原因就是纳闷,为什么这样的一部《消失的情人节》会成为那一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电影?
因为在那一届中国台湾本土的电影实在是太耐打,有着《同学麦娜丝》、《孤味》、《亲爱的房客》、《无声》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质量都是非常高的,虽然我也不是特别理解“最佳影片”的标准但是既然已经获奖并且质量还行的情况下,我就来聊聊这部电影。
(消失的“人”与“情节”) 《消失的情人节》算的上一部非常小清新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感觉就像很久以前看完萧雅全的《第36个故事》一样,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爱电影的原因吧,电影可以看作成一座孤岛也可以是残酷现实中的避风港,至少你可以在90分钟、120分钟或140分钟躲在另一个世界里,看着另一段故事、另一段人生。
《消失的情人节》有着爱情、奇幻、悬疑,可以说这种手法还是比较耐看的,毕竟这样的电影是少数。
电影一开场导演就抛出“快与慢”的设定,这个设定就已经把我牢牢锁在电影屏幕前面,导演通过黑色幽默、温暖的方式讲述着永远比别人快一点的李晓琪和永远比别人慢一点的阿泰,他们两人之间的故事。
虽然观众看见这个快与慢就知道这个爱情故事的大纲,但是还是会被黑色幽默与悬疑的情节牵着鼻子走,这也就是展现出导演功力的时候。
故事情节可以说非常的简单,线性愉悦的方式会让观众放松大脑去体验这次的浪漫之旅,我们也由于这样的电影设定,会主动去屏蔽某些“浮夸的表演”、“浮夸的台词”、“莫名其妙的设定”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这个可爱世界的设定,我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该如何去点评技法上的问题,总之我就不管了。
刚开始看电影的时候,我其实也是摸不着头脑的,但是随着导演的引入,我也慢慢接受了,这个故事里感觉就连骗子刘老师也是可爱的,说实话这部电影成功的地方就是风格上吧,其实真的与技法、构图、拍摄、灯光等这些能展现出平时电影优点的元素无关。
也可以说很难去客观的评价这部电影,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就是不喜欢。
刘冠廷从《阳光普照》中认识再到《同学麦娜丝》、《无声》默默的看着这位演员的表演,说实话真的还是挺喜欢的。
可以说这位演员塑造能力是非常的强,以后的他应该是前途无量。
童话故事再美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中,也许这个故事在现实中那可能真的就是一位尾随的变态故事吧,那这些我们就不去深挖了,毕竟残酷的现实是无法与美丽的童话去做比较的。
讲完电影中好的地方,那我就来讲一讲个人不是特别喜欢的地方,《消失的情人节》首先前期的设定还是挺不错的但是后期时间禁止的设定引出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虽然我前面也说了电影的基调会让我们去屏蔽某些设定,但是结尾的时间停止的奇幻加入也让我们观众们不得不去思考很多解释不通bug。
另外就是电影的节奏,电影中有着“快”或“慢”,但似乎这部电影中段也陷入的快与慢的困境,对于李晓琪那一段的讲述,说实话有些过于拖沓,导致我也下意识看了两次进度条,可能电影节奏也算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个死穴吧。
happy ending的设定,对于这种影像风格来说是必要,但是可能去掉这个happy ending的设定可能会好一点,会给观众一种猜到开头到猜不到结尾的一个过程。
可是导演还是让你猜到了开始的同时也猜到了结尾,其实电影前半段已经后happy了,结尾可以换一种套路,我有这种想法可能真的还喜欢悲情收尾的电影了吧。
总之《消失的情人节》不会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是也不会是想象中那么差,这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或是观影过程之中绝对会给你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
条目下看到一篇评论,作者一通掏心,讲了《消失的情人节》哪里不好,以及这部电影注定无法获得观众缘。
文章不无诚实地说,现实生活中,女性就是会被阳光热情、形象健康的马路骗子忽悠,对于不苟言谈的暗恋观察者,她只能感觉到,自己遇见了一个变态。
更何况,电影里的女主角也被设置为相貌平平无奇,不无古怪。
至于男主角,行为就更诡奇了。
如此肺腑之言,我都相信了,许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而陈医生所唱的,“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其实,也只能是歌词而已。
但反过来,人家导演陈玉勋一直就是拍这类台味浓,怪腔怪调的趣味电影,讲的都是形色小人物。
较近的《健忘村》、《总铺师》,以前的《热带鱼》、《爱情来了》。
有时候讲很大的洗脑话题,有时候只是贪恋人间烟火。
如果你时间有限,那么,找《10+10》里的一则《海马洗头》就够了。
《消失的情人节》也不例外,它讲普通人中的失败者,女主人公不起眼,男主人公几乎是消失的隐形人。
经过带有幻想的曝光与电影手法的发酵,为一段稍嫌车祸太多的纯情恋正名。
这些年批量出产的道德警察观众,他们油生的刻板印象中,失败笨拙的纯情,已然等同于万劫不复的猥亵,但时间暂停这种设定不专属于日系厂牌SOD,只需看15年前,风靡过豆瓣网站的《超市夜未眠》长片+短片版,就知道导演的偷天换日,哪怕有一些用情色打反差的内心纯情概念,早不是独此一家。
况且,陈玉勋过于积极主动地在爱情喜剧中,放置了咸猪手、杀猪盘之类的桥段,姿态已经足够亲民低调。
他似乎意料到许多观众会思维逆行,不惜加上一堆喜剧佐料,放得太多,反而稀释了主题。
对于两个渴望爱情而不可得的年轻人,邮局平信所代表的慢节奏、公交车所代表的脱离按部就班生活轨道,那些快门定格住的爱情照片,都是失败者可望而不可得的心灵风景。
它当然不是什么高妙的料理大餐,就是一碗加绿豆的豆花。
开头说的那位作者,也讲到这个豆花啦加什么绿豆啦,又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看着就不稀奇。
显然,原因出在《消失的情人节》完全只注重台湾市场,脱离了大陆语境,就好比拿了七夕,当本土情人节。
至于绿豆豆花,只要在台湾夜市出没,有过一段时间的生活,那么,就能知道这种小吃只是简简单单的日常味道。
再不然,哪怕是《新不了情》那么共情诉求明确的电影,支开男女主人公的,也不过是红豆糕,一个意思。
《消失的情人节》大致脱胎于摄影的一个概念,即1/100秒的曝光时间下(也可以更少的快门速度),世间景象、周围人物都在那一瞬间死去了,但又随着显影在上面活了过来。
这个死去又活来的过程,只在那1/100秒的快门速度,反复擦写,重复,如同永恒了一般。
观看过黑泽清的《暗房秘密》便可以得知,早期摄影的银板摄影术,把被摄者强制锁定在了一块钢板上,生与死都被模糊了。
至于永远比别人快和比别人慢的机巧设定,多出来的永恒一天,依然只能通过事后证物照片来呈现。
快与慢,无非是在说,现实中的有些人,他们始终无法与周围社会协调同步,导致了过敏反应。
出走的父亲,人间蒸发,若在道德剧里,他是等待口诛笔伐的不负责任形象。
或者变成泰国电影《时光机》中,那台废弃在家的钢琴。
但成年人世界的真相,是有可得的给予,也就有不可得的缺憾。
《消失的情人节》似乎在讲接受、理解和原谅,当周围都忽视了一个人的情感需求,那么,他就处于原地消失,看不见的状态。
余下的差别,只是真的失踪与选择性无视失明。
电影采用聚沙成塔的方式,让永远比别人慢一点的角色,积攒到了老天赏饭我最大的一天。
说到底,女主父亲,或者男主角,他们也不过是想在属于别人的365天之外,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天。
你或许看到过这类故事,一辆不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的公交车,它径直按照司机想走的目的地去了。
正如有些人可能还记得西雅图机场,那个29岁地勤工作人员理查德·罗素的故事。
有一天,他开动一架客机,飞上了天空。
他想去大海上,寻找那只逆戟鲸母亲——她背着死去的幼崽在海里游了1600多公里17天后才放开。
最后时刻,他跟塔台道歉说:我希望这不会毁了你的一天……因为我的缘故,把大家的日子都搞砸了。
他被全世界知道的那一天,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说说这部金马最佳
公车司机阿泰(刘冠廷/饰),是一个动作慢吞吞、连手表的时间、地震的感应都比别人慢的奇葩。
他每天都会去邮局,找柜员杨晓淇(李霈瑜/饰)寄一封不知道给谁的平信。
柜员杨晓淇和阿泰完全相反,是个凡事抢拍的超级急性子,唯独感情生活毫无进展,年近三十还是母胎单身。
情人节前夕,杨晓淇被天菜阳光男刘老师(周群达Duncan/饰)搭讪,终于情窦初开的晓淇和刘老师天雷勾动地火;想不到一觉醒来,刘老师再无音讯、而且情人节居然已经过了?!
每天来寄信的阿泰也再也没出现过...毫无记忆的杨晓淇,开始了一趟寻找真相的奇幻旅程...
这是部台湾的爱情电影,是一部男女主从头到尾都没有互动、一开始互动就结束的爱情奇幻电影,说到底,是一个人的单恋,最后终于变成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男主角的饰演者是刘冠廷应该算是台湾新起之秀吧,虽然在内地知名度不高,但是他饰演的青春题材《阳光普照》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去年饰演的《无声》关注聋哑儿童性侵议题的电影堪称台湾版的《熔炉》在内地文艺的小圈子里掀起了小波热浪,无奈剧红、人不红,但我相信他以后会成为继张震之后又一能当顶梁柱的文艺男神。
回到《消失的情人节》,情节就相较浪漫而富有趣味,女主李霈瑜饰演的角色叫杨晓琪,年近30了,还没有过过情人节,是个邮局的柜员,一个人住在台北拥挤的出租屋,下班后,去买饭堂的鱼,只要一点点肉,却舀很多的汤,回去煮新鲜的鱼汤泡面,然后听电台《马赛克》的爱情档收音节目。
杨晓琪长得不好看,很平常,很普通,但是她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都比别人快半拍,看电影最先笑,跳舞节奏最快。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子,翘首等待属于自己的爱情。
而男主角刘冠廷饰yan演的公车司机阿泰,却是个做什么事都慢半拍的男孩子,听笑话是最后一个笑的人,地震过后也是最后一个才躲起来的人,上学迟到,连恋爱也总是慢半拍,他有个爱好,就是拍照片,走到哪里,拍到哪里。
对于人人都用微信电邮的年代,他却坚持每天去杨晓琪的柜面寄一封平邮的信,被杨晓琪和同事笑称怪胎。
在杨晓琪眼中,阿泰只不过是生命中的旁观者、过客、怪胎,她有自己的困扰,年少时,父亲丢下一句话“我去买豆浆”就离家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过;父亲走后,一把神秘的钥匙总是时不时地出现,提醒她,有未解的信息在等着她。
最神奇的是,在她30岁的时候,爱情如一辆面包车向她驶来,冲击着她,一个又帅、又多金、又有同情心的阳光男孩刘老师向她搭讪,她终于要拥有自己第一个情人节了,可是奇怪的是,情人节那天她明明很早按时出发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像做了一个梦,梦醒了,情人节已经过去了,问周围所有人,大家都说,情人节是昨天的事,你要找的男孩没来,消失了,那肯定是把你给甩了……
杨晓琪只好不断地寻找,直到,她在一家照相馆,看见了自己的照片,自己是那么美,穿着情人节的那身衣服,这时候,杨晓琪才想到那个每天背着照相机的怪嘎,她才想起怪嘎每天寄的信,寄给谁,寄去哪里,还有,那把神秘的308钥匙……所有的一连串线索、拼图,让杨晓琪不断追寻,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关于守护、陪伴的温情的爱情故事。
大巴,是这部电影的奇幻象征,它是阿泰默默守护杨晓琪的坐骑。
同时,这个奇幻的故事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定,时间就像银行的钱,你存进去,会有利息,那些利息就是多出来的时间。
阿泰动作慢,他比别人拥有多一天的时间,而杨晓琪动作快,她反而比别人少了一天的时间。
就在情人节那天,全世界停止了,所有人都不动了,只有阿泰能走能动,他追寻着,用浪漫的大巴,与杨晓琪渡过了浪漫的一天,在回家的那个夜晚,却有一个人和他一样能动,那个人就是杨晓琪的父亲,在夜色中,时光琉璃,划过大巴,父亲讲述着隐秘的过往,把神奇世界的秘密告诉阿泰,他还摆脱阿泰,给杨晓琪买一份绿豆浆……
就在杨晓琪把所有的拼图拼好,她找到了信箱的地址,她终于知道一直以来有一位叫阿泰的男孩,一直守护着她,她记住了这个名字,她搬去信箱所在的城市,然而,一辆车却开向了阿泰……故事的结局就留给读者们自己去看吧,这是个带着温情、欢笑、奇幻的电影
关注公众号
如果不是金马奖的光环,我应该不会看这部片子。
导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有能力将无数个熟悉的套路组合出新招数。
就在我对第一幕女主经历的杀猪盘不耐烦的时候,笔锋一转,女主成了丢失了人生中一天的红焖大虾。
纳尼?
观众当然不能弃剧,悬疑感钩着呢。
第二幕从男主视角讲故事,手法并不新鲜。
一个故事从男女不同视角开讲,各有出入,互相补足——这个叙事手法早在《the affair》(婚外情事)就开宗立派了。
所以狡猾的导演在这一趴嵌套进《超市夜未眠》时间暂停的老梗,用男主回忆杀再次吊起观众胃口,那是一种是人都懂的叫做“错过”的痛,顺带手解决掉女主与父亲的情感羁绊。
进入第三幕大结局,这时观众的移情已然完成,观众是怎么都不会离开了,被暗恋20多年的女主也明戏了,嗯,这就是虐一下的时机了!
男主该离开了,怎么离开?
彻底离开!
结构上call back了,叙事视角回到女主。
真的是,不谈恋爱逼事没有,单身30年也不见它掉眼泪,这20年的情书就把女主扭转成秦香莲,她等啊等,等了一年也等不来男主。
就在观众也灰心丧气的时候,男主突然出现!
撒花,大团圆!
全片符合爱情片经典套路:互不感冒的男女+共同的冒险,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重要+必须的分别+重逢 看完电影,我查了一下导演,60后老江湖,一招还未用老就出新拳,虽然套路全都见过,放在一起还就work!
《消失的情人节》是一部2020上映的台湾爱情喜剧电影,由陈玉勳执导,演员刘冠廷、李霈瑜、黑嘉嘉、周群达主演,剧情讲述在情人节前夕,在邮局担任柜员的急性子杨晓淇被阳光天菜刘老师搭讪,年近三十还母胎单身的她马上坠入爱河。
没想到在两人相约情人节约会之后,杨晓淇一觉醒来不仅情人节凭空消失、刘老师音讯全无,连原本天天都固定来寄信的神秘男子阿泰也从未再出现,对任何事情都毫无记忆的杨晓淇,便开始展开一段寻找真爱的奇幻旅程。
我喜欢《消失的情人节》整体所呈现出来的风格样貌,无论是人们紧凑生活步调的台北都会地区、业务繁忙的邮局、在道路上穿梭的车辆,或者后段杨晓淇骑着机车和阿泰在周遭时间静止时开著公车来到悠闲的海边乡镇,我都能从场景的转换清楚感受到他们两人的心境变化。
虽然受到疫情重创,但2020无疑是台湾电影精彩的一年,不仅整体表现都有一定程度水准,类型也相当多元丰富。
以后看电影还是不要看预告片了,这部电影大部分情节我都能想到,所以电影少了些韵味。
不过还是被 陈玉勋 的功力震惊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后面部分也能拍出偶像女主的气质,而且虽然普通,对女主的表演也没出戏。
男主的行为在我看来并不是变态,猥琐。
现实中,如果一个人有一天的暂停时间,相信很多人都会干出很多违法乱纪的事,去金店抢劫,强奸,杀人可能性很大。
但是男主心中的想法就是和晓淇去秘密基地,在一片海滩拍拍照。
男主真挚的喜欢女主,长大后遇到女主就默默地守护在她身边,帮她打走杀猪盘,心事好的,方式是错误的,这个时候论心不论迹。
所以男生们,遇到自己的喜爱的女生,就真诚阳光大胆地去追吧,不要躲起来。
但是有的男生就是不懂怎么追求女孩,所以显得猥琐,但男主的真诚还是让人觉得浪漫。
看电影嘛,图的就是开心,主角做了很多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开公车驶入海边的公路,那一幕让我想起千与千寻。
再说晓淇,也太可爱了吧,什么都要比别人快,面对办公室的“卖萌妹”,也会调侃,生活也很认真,是个乐观积极的女孩。
只是节奏快了点,所以单身到30岁,快到情人节她也显得尴尬窘迫,特别是对比办公室里的嗲妹。
但是哪个少女不怀春?
所以她也陷入杀猪盘,渣男的套路对于一些女生来说,总确实无法招架,被人骗了60万的女孩,看到渣男被打,还会维护一下他,这就让人欲哭无泪了,多少男生看到这一幕,估计心里都会骂,我哪一点不如渣男?
居然还有女生这样为他死心踏地。
事实上,很多男的就是比不上电影中的渣男,不会关心女生,不阳光积极,更不会哄女孩开心,在女孩子放不开,很拘束,所以就显得猥琐。
但还好,导演最后没有让女主受到伤害,晓淇在找回失去的一天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男主对她的喜爱。
真爱面前,男生是害羞的,自卑的,拘束的,所以男主在背后默默地关心晓淇,而晓淇呢,也大胆的调换工作站,只为再次遇到男主,导演最后还是温柔地让两人相遇了,结局比较温馨。
看台湾电影,其实很多也是为了治愈自己,那些搞笑喜剧片段,至少也抚慰我们烦闷的心情。
所以,也别太纠结,电影嘛,无非就是笑笑看看哭哭,太深的也别想太多。
这部电影我是七夕看的,后面休假有空了再来写影评。
也希望大家往后的每一天都有爱的人,好好过生活,也好好地被爱!
還好是劉冠廷沒有那麼creepy。不過台北公交車真的有開這麼慢的嗎
感谢豆瓣日历,在这个特殊的日期,不期而遇了一部完全对我胃口的电影。
excuse me?
就….勉强只能算作可爱…..以及充满了男性的自我感动
三星半。各个部件都完美,但看到男主对着女生表白那里,略有点垮了,惊喜感戛然而止。台南实在太美。
不过是一个爱情童话,一觉醒来,一切回归现实。
很酷的爱情故事~
故事小清新,节奏不同,立意一般般
真的不会觉得是恐怖片吗?男主这样的行为说起来是浪漫实际上换种拍法就是跟踪狂和变态啊。这样设定的爱情片虽然拍的有意思,可是怎么看都觉得心里毛毛的。女主被男主摆造型拍照的地方总觉得毛骨悚然。这样的电影获奖也是无话可讲。两星勉强打给电影的创意。
台湾的喜剧爱情电影,比我们好不止一点点
“消失的人”加上“消失的情节”组成了这部《消失的情人节》。设定很有趣,一个总是快一拍的人与总是慢一拍的人,两个听上去就不同频的人的爱情故事;慢一拍的时间攒多了,就会比别人多出只属于自己的24h的时间利息。其实本质上还是一个接纳自己的故事:开始要爱自己的理由是因为没人爱,而结尾变成了“你要好好爱自己,因为有人爱着你”。无论我们是怎样的人,快也好慢也好,美也好丑也好,都是值得被爱的,也会有人爱的。接受自己的一切,火车出轨依然是火车而不是飞机,我哪怕与其他人不同,也一样是人而不是动植物
前半段很抓人,后半段落了俗套
其实细究起来,女主静止的那天约会完全是男主一手操控的吧,全程只有男主的自我感动,女主毫无体验感,然后结尾还能感动成那样?
如果以這橋段套入短片尚可,用在長片就遠遠力有不逮。
啊,这也能拿BP和BD,就也蛮错愕的。
前一半女生视角看完,觉得很一般啊,也没什么特别的。到了后面一段,男生视角,发现还挺好玩的,还可以吧。最后一段揭秘,两个三十岁的人,都还那么天真可爱,一点都不市侩,真的好棒啊!只是这个公交司机,有点不靠谱,哈哈。有的人节奏快,有的人节奏慢,节奏快的人,仿佛每天都比别人少活几分钟,然后日积月累,于是消失缺失一天。节奏慢的人,仿佛每天都比别人多活几分钟,然后慢慢叠加,于是就得到奖赏一天,这个创意还是挺好的,就是逻辑不太顺,那么全世界都节奏太快,都停止了,要砍去一天吗?不过奇幻爱情片嘛,也不用细追逻辑啦。还挺好看的,女主一直保持那个诡异的笑,好诡异啊……哈哈可是结局什么鬼?被车撞……太狗血了,不过幸好没死。要不是被车撞一下,我都想给四星了。7.5分,整体还可以。
前半段还算略有新意,后半段快与慢之间的内容被处理得乏善可陈,陷入老生常谈的口头说教,开一个好头接一个狗尾很可惜。剧情看似两个人,实则是很典型的男性视角下的台湾小剧。不太懂这种自我感动 最后结局也要两个人莫名其妙流泪的自我感动。这种爱 怪离谱的。
总的来说还是个可爱的电影,虽然整个男主的视角都是直男式的意淫,长大之后再遇见就是stalker的既视感,尤其是当时间静止之后所做的一切,阿泰最后的画外音也说了,再这样下去会变成变态,只能说好在阿泰是个单纯正直的好人,如果换成一般男性就不是这样的走向了。当然这是个小清新的奇幻爱情片,所以只有感人的爱情会发生,一个傻傻爱了十几年的男生,和一个默默等了一年的女生。超喜欢刘冠廷,虽然从头到尾都没帅过,整场都是猪头脸,大霈很漂亮,最后看她哭我也哭。
女主角贡献了蜡像级演技。
这种将猥琐的追爱过程包装成糖果的恶劣行为,谁吃谁被毒死。拍摄照片和亲吻额头全都是在杨晓淇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暗恋对象看完信就萌生爱意,这难道不是阿泰在做白日梦?晓淇父亲试图自杀的动机不明所以没有看法,但时隔多年还托付别人买豆花我真想骂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