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的剧本 再看的电影 所以从剧本的呈现以及最终电影对比来讲 有好有坏 电影加分的地方是摄影非常优秀 用胶片拍也是正确的选择 大部分amy和charlie的对手戏都不错 减分项是 一些细节的改动以及删减 使前两幕节奏偏快 剧本用近80页讲的故事60分钟差不多就过完了 导致1)Charlie和Amy的关系显得还不够亲近 2)没有足够的篇幅对od致死的病人建立同情 3)Charlie的形象还是偏于抽象 不够立体 但最大的遗憾是两个detective的选角上 以及剧本最后对amy的处理 前者是使观影体验很抽离 总是会介意究竟是dp收钱了一直给老白男设计镜头 还是选角导演收钱了让年轻黑哥混进来了 后者的问题在于前面铺垫了那么久的心脏病 医疗保险的事情 最后只字不提给混过去了 原来内部告密的成本这么低吗 这直接导致amy这个角色沦为工具人 没有任何内心的斗争 也没有任何需要牺牲的挣扎 总结 如果这个电影真的想表达些什么 就不会只是提一嘴 像其中一个小细节 amy的女儿alex在排练剧本 准备竞争演一个市长的角色 但是学校老师建议她戴胡子 因为没有女市长… 这点跟剧情有半毛钱关系吗请问 除了不真诚想混点当下政治好感度我没有感觉到任何为女性发声的意图 而这也是这个电影弱点的一个缩影 铺垫了所有的热点要素:真实事件 人为医疗事故 健康保险 单身母亲 但到最后以字幕的方式直接收尾 试图以创作止于现实来美化以及掩饰剧本创作上的懒惰 空有一个对抗、揭露医疗系统弊端的姿态 却沦为言之无物的安慰剂
这是一部静物都拍得毛骨悚然的电影,生理盐水皱皱巴巴一点点跌落的那一刻,宛如一个生命无法言说等待死亡时的恐惧。
小雀斑和劳模姐的演技好像给空气都注入了胰岛素,一点点令人窒息。
喜欢强剧情的朋友可能会略感失望,从始至终我们都对卡伦的杀人动机不得而知,但这就是故事的魅力所在,并不是每件事我们都知道原因,而这个谜一样的未知正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导演把已知的情感都讲清楚,剩下的放在那里就好了。
导演不紧不慢地一点点的压迫,就像影片里的几处长镜头一样,看似平淡却真的被压得喘不过气。
他把一部波澜不惊的耸人听闻事件拍得极好。
《良心护士》不算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
只是我看完后想到一个命题:如果你获得了杀人无罪的权利,你是否会杀人?
真实故事改编。
查理可以轻而易举在生理盐水注入胰岛素与地高辛,无差别地杀死ICU里的病人。
而且医院之后知道他的行为后处于自保心理并没有举报他,也就是说没有阻止他。
他处在一个可以任意杀人并没有被追究的环境中。
小时候大家都有碾死过蚂蚁吧。
大概没有人对你说,不能杀死蚂蚁啊。
我对蚂蚁的怜悯开始于童话故事,它们都会出现并会说话。
我意识到它是生命。
但偶尔杀死它对于我来说也就是一瞬间的不安,但并不会带来任何的罪恶感。
因为蚂蚁最多只能进我的梦控诉一下我。
对他来说死去的病人或者就如一只蚂蚁,所以他会死死地盯着死去的人,面无表情,带着漠然的研究或者怜爱电影一开始就是长镜头,是他看着大家在抢救死去的病人。
我很喜欢这段,重看了两次。
小雀斑的表演太细腻了,忐忑、不安、担忧、安心及最后的漠然。
他隐在阴影中,光影随着他眼睛的微微睁大而亮起来,但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垂着眼睛,把自己藏起来。
他在听到任何一位病人死的时候都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在生理盐水中注入可以致命的药物更像一种与生俱来的破坏欲,也像是在玩游戏。
这样的人是反社会人格吗?
实际他不是,他会照顾别人,他会爱别人,他有爱人的能力,他有善良的一面,他有感受力,所以最后他被女主艾米感化从而认罪的。
他具有爱的能力。
也就是如此我才想到这个命题。
前两天与朋友聊起她的老板,如果我们是她那样的经历我们是否会变成她那样。
但我也在想,我们现在所具有的反省是否只是来自一种生存的能力。
我们的思考是否是来自社会的压力。
hongweibing的出现是否让大家发现神不能在位太久?
当一个人获得了无上的权力太久时他就不会反省了。
看阿城聊文与武,我记得大意是,文(文明)的存在就是为了约束人类的武(暴力)。
或者我那位朋友的老板当她意识到她与员工之间是合作关系—雇佣关系(文),大概会约束到她的暴戾与自大(武);当他可以无差别地杀人而不被追究时,约束他的文也就消失只剩下武了。
冲奥含量极高,扎实的剧本、表演,针砭现实、人文关怀,甚至有些工整得不像话:一条线是追问什么是真正的“good nurse”,从女主第一次见警察为查理打包票的那句“good nurse”,到片尾字幕交代的真正的“good nurse”,不就是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吗。
翻译成良心护士是不错的,女主就是个大写的良心哇,半部片子一直刻画的是她的困境、倒计时,但遇上事了基本的犹豫都没有(其实我对此稍持怀疑态度)。
另一条线是揭露医院的自私虚伪,很少看到医院能把警察逼成这样的情节,但调查七八周拿出来几页纸确实挺离谱。
#一片一句#—why did you do this?
—they don't stop me.逻辑不通(缺乏自发性原因),但放在这确实震撼,观众看到后就会:芜湖,又点题了~ 夸一波劳模姐和小雀斑,没有他们的演技撑起来,片子会难看很多。
近几年劳模姐输出一直平稳,走在奥斯卡系的脚步坚实有力。
几段发病,还有日常工作戏,都不错的。
女主发现男主有问题之后回家看到男主跟自己小孩玩那段,一直应对到男主出门,加上气氛营造确实做出了惊悚感,印象深刻。
至于男主,对其一直是侧面描写,加上真实案件没有挖出作案动机,让人物扁平了很多。
但小雀斑是有钻研人物的,事发后展现出的偏执症状(自言自语、敲击打断、逃避等)能看出做功课的痕迹,想偷过来他做的人物小传看男主到底是发生过啥。
男女主最后对谈让人看进去了,虽然是面对一个罪恶滔天的杀人犯,但还是被女主的情绪带着走,情感上是温柔和遗憾的。
甚至从这段能看出女主身上颇有力量的,甚至是女性独具的水一样的东西(说女性力量又显得怪),是共情,是坦诚(我明白你对我的帮助多么可贵,我为背叛了你也感到难过),是母性,是自己境遇不佳也不忘尽力帮助别人。
能让一个需要温暖的人说出:你需要什么?
我都可以说出来。
这个人物如果能被人记住,就在于这种温柔坚韧的力量。
一部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关于一位名叫Charlie Cullen的护士谋杀了上百名病人的电影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但这里,来自丹麦的导演Tobias Lindholm,巧妙的选取了一个更人道主义的视角:护士Amy Loughren,探讨了护士Amy如何完成了制度无法做的事情,如何利用她的人性、怜悯和友谊感化了Charlie Cullen,结束了这一切的疯狂的杀戮。
电影全程并无血腥镜头,更偏向于文艺剧情,侦破过程也比较纪实,如果你是想看一部传统的连环杀手电影,这部电影可能并不是你的首选。
而不同于传统的犯罪题材,正是这部电影所具备独特的地方。
观众对于为什么charlie这么做,以及作案的过程有强烈的好奇心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charlie本人,至今为止,也没有完全交代过他这么做的理由。
原著《the good nurse》(纪实小说)也只是对他做的理由和背景做出分析,所以电影里是无法明着展现他为什么这么做的,但是导演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设定和对话,暗示了他这么做的动机:如提到自己的母亲、自己失败的婚姻等。
这些戏没有喧宾夺主,导演利用自己的理解给予charlie动作的一些解释。
导演和编剧在这里更想表达的是真正的good nurse amy。
导演Tobias在采访中提到amy让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也是一位默默无闻英雄。
而做为电影的讲述者,讲述这样一件真实发生的犯罪故事,感觉自己有责任要考虑到受害者家属、事件中的英雄的感受。
对于导演最大的挑战是,和以往的犯罪故事不同,导演试图在黑暗的故事中找到的“光”,而amy正是这个“光”。
于是将重心转向amy,歌颂普通英雄,amy做到了system没有做到事,结束了犯罪,用自己的怜悯、爱和友谊对抗暴力,这正是现在所缺少的。
这里电影对制度和体系为什么没有阻止charlie也进行了探讨,Kim Dickens所饰演的医院公关人员其实早就知道了charlie的所作所为,但是在事情发生后7周才联系警方,此时尸体已经火化,并试图掩盖charlie值班时的用药记录,都是为了避免法律责任和金钱损失。
医院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将charlie开除,但是什么也没做,这样他仍然可以继续在其它医院工作。
通过两位警探对charlie之前的医院电话联系,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和现在的医院完全一样的,并且对他闭口不谈。
kim dickens在这里将charlie开除这场戏表演很棒,将医院的所作所为以及她内心的知情,完全写在了脸上。
同时两位警探的上司、包括检察官对事件不闻不问,也是导致他能继续工作的原因之一。
导演Tobias对故事完全追求真实性,医院的群众演员护士和医生,都是真实的护士和医生来演出,而我们的主演劳模姐和雀斑更是在电影开拍前进护士学校学习了两周,电影里两人展现的护士技能非常的真实。
两位主演的表演不需要多说,这里几位配角的演出也很棒,包括两位警探Noah Emmerich、Nnamdi Asomugha以及医院官员kim dickens。
电影叙述看上去很平,但是节奏很抓人,有着很强的视听语言,吸引人看下去,这样一种slow burn的节奏在最后将主题破茧而出。
电影全程冰冷、光很暗,加重了电影的压抑的感觉。
电影全程唯二两场光比较强烈的戏,一场来自amy和charlie前同事交谈的戏,光全程打在劳模姐脸上,配着劳模姐语言性极强的面庞,就是这里amy对charlie的所作所为恍然大悟,决定帮助警探们;第二场是电影最后amy和女儿们躺在床上,一切得到了重生。
普通人中的英雄是导演的切入点,这部犯罪题材没有任何血腥的镜头,但从头到尾依旧抓人。
amy和两位警探都是导演试图歌颂的,amy在生活中的难处和两位警探办案受到的重重阻挠,但如果不是他们,杀戮也许还在继续。
劳模姐几场心脏病的戏展现的恰到好处,这几场戏是展现amy普通人真实状况,以及她和charlie友谊发展的重要的戏,我们跟随导演的镜头和劳模姐的表演屏住了呼吸,同时amy的心脏问题也展现出了charlie好的一面,让我们对charlie这个人物有更多的思考,这么一个nice的朋友是怎么发展成连环杀人的呢,同时charlie的好的一面也和电影标题形成了对应,标题the good nurse显然是展现真实的英雄amy,之外也是对charlie好与恶的探讨。
All star cast之前没看过预告片,不过从简介里猜出大概。
劳模姐+小雀斑,两位获得过影帝的演员可谓展现出淋漓尽致的表演,不论是Amy内心在友情与正义间徘徊时的茅盾和挽救病人不得时的悲痛与压抑,亦或是小雀斑最后狂轰滥炸式的输出都可圈可点。
小雀斑之前没演过杀人凶手一类的角色,但觉得他的确适合演这种外表看起来唯唯诺诺、神神叨叨,实则是敢下狠手的角色。
美中不足的是小雀斑人物形象基于情节上的塑造不是特别丰满,最后独白略显突兀,作案动机似乎没表达明白,芝士一笔带过。
但确实不失为一部佳作。
护士这个职业,如同莲花一般圣洁,可当电影用上良心二字,就表明世俗浪潮下,某些精神意志的消散,因为服务本就是善念萌发、爱意涌动着的,绝非形式上的奉献亦或照本宣科……不仅如此,在对黑暗利益的探讨上,影片呈现得并不激烈,反倒有点悄然润物的感觉,而医院代表、警察还有罪犯三者,内里都表现出复杂的形态,将其串联并温柔以待的,正是女主……所以,冷漠和自私才是罪魁祸首。
其实全片我最想问的也是一个why,去查了一下才发现没想到真的是“They didn't stop”,虽然他心理肯定是有问题,不管是从事迹还是Eddie的演绎,但什么问题就完全不得而知了,但这样看完确实是感觉很憋屈。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些🏥也真的很恐怖,其实从女主做了个心电图和问诊要980🔪的时候我就感觉天塌了,这也太尼玛贵了。。
意识到就开除去嚯嚯下家更是(,我甚至想过是不是医院pay money让他减少医疗资源消耗或者收保险钱之类的,没想到完全真的就是逃避责任(。
不过整个电影关于这方面感觉也拍的隐隐约约的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再雕琢一下。
tbh剧中很多次我的心情其实是Eddie Redmayne禁止再留这个发型,忒吓人了有点,完全暗黑杀手,角色演绎加成下哪怕是温柔的时候我都怕你突然来一刀()话叕说回来了,也就只有此男能在这种砂仁犯造型下还能哭的无敌脆弱感让人只想抱抱不想枪毙了。。。
《The Good Nurse》良心护士,死亡天使再亮的灯也有照不到的角落,再安全的地方也有恶人出没,又怎能保证尽职尽责的一定是人畜无害的人间天使,又怎能保证温柔贴心的一定是以诚相待的生活密友。
《良心护士》一语双关的中文译名,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算是“良心”、谁才配称作“护士”?
他看起来是这样善良美好,总能找到幽默风趣的方式缓解他人苦恼,总愿意竭心尽力救人于生活水火,却对那么多无辜的卧床病人痛下死手……或许是家庭的悲剧,或许是婚姻的失败、抑或是个人的扭曲,Charlie的作案动机从未明晰,也无从得知。
而Amy的出现,打破了所有人不作为的寂静。
很难想象她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是多么恐惧,又是经历了多少挣扎。
选择背叛好友做一个“良心护士”结果被万人歌颂,过程的痛苦却鲜为人知,幸好电影成功塑造了一个平凡英雄、良心护士。
Good Nurse是对Amy的感激表扬,如果不是Amy,ICU里的杀戮怕是还要继续;也是对Charlie的深刻审视,如果不看杀人凶手,Charlie的友善是否真实?
结尾的一句“They didn’t stop me. ”,恶魔不受邪物召唤如何来到人间,医院正是这个故事中的邪物,杀人凶手辗转九家医院畅通无阻,行凶十六余年毫发无损,只留无数家庭破碎无整,资本体制视人命如无物的漠然,比恶魔杀人不眨眼的凶残更让人寒颤。
既然患有心脏病的Amy也能排除万难,用Charlie当初同样的真诚和关爱感化Charlie,人性的复杂难以参透,生活的仓促更舔混乱,我们依旧有理由相信,无光照到的角落也能被善良点亮,恶人徘徊的街头也能用勇敢驱逐,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偏爱乐观。
再谈谈劳模姐和小雀斑吧~影后影帝精彩至极的演绎赋予了这部片丰沛的感染力,尤其是几段心脏病发作戏与“I can’t”怒吼戏,Amy作为普通人的窘迫无力被愈发艰难的呼吸衬得窒息又无解,Charlie从冷静到偏执疯狂,一句句刺耳的“I can’t”也象征着心理防线逐步崩溃,恶魔的伪装终究是被揭得一干二净。
他们都值得第二座奥斯卡。
《良心护士》从剧作的角度来说并不算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电影,里面的冲突有限。
但是《良心护士》却是改编自美国社会的真人真事。
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甚至非常热心肠的男护士,却在16年间通过往葡萄糖袋里注射胰岛素等单独拿出来看可以救人的药物间接杀死了300多人。
这个数字是他亲口承认的死亡人数,真实的死亡人数可能数以千计,乃至万计。
而《良心护士》的原型从未松口自己的动机是什么,我们可能永远都无从得知他的动机,但在他的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性。
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社会极大的弊端,为什么这个男护士能够在16年间杀人而没有任何人惩戒他?
如果不是遇到了两个一根筋的警察,可能他永远都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实男护士的行径,他16年间待过的每一家医院都有所察觉,为什么在他来之前医院几乎没有非正常死亡的情况发生,而在他走后,医院同样没有再出现非正常死亡的情况?
所以解雇他的每一家医院都隐约地感觉到,医院里非正常死亡的病人可能是他害死的,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医院高层,连医院跟他朝夕相处的其他护士也隐隐有感觉,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制止他。
可能正是因为从来都没有人制止他,才让这个心理有一定缺口的男护士悄然杀人的快感越来越大,甚至到了上瘾的地步。
在影片的结尾,在警察和女主一再询问他动机的情况下,他只淡淡说了一句他们没有制止我。
可能真实的情况是这个男护士从头至尾都没有透露一丝他行凶的动机,但是《良心护士》整个制作团队想要从社会的角度来找找恶魔究竟是什么原因被豢养出来的?
毕竟在《良心护士》的整个故事中,即使是这个男护士入狱前所在的最后一家医院,也没想制止他,如果不是负责案件的警官一根筋的一定要逮住这个恶魔,也许他真的永远都不会被绳之以法。
医院为什么在明显感觉问题是出在这个男护士的情况下,仅仅只是辞退这个男护士而不报警呢?
甚至在警察调查的过程中还一再阻挠警察取证呢?
因为杀死病人的罪名实在是太大了,医院的管理层要权衡多方利弊,最主要的是要维护自身医院的形象,特别是美国的医院又基本都是私立医院的情况下。
可以说医院已经早就摆脱了治病救人挽回病人生命的最初初衷,维护医院的形象才是他们考虑在首位的事情。
毕竟医院里出现了一个随意杀人的“白衣屠夫”,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那明天也许医院就倒闭了。
正是每个医院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所以这个男护士才能在16年间不断的被医院辞退,又不断的在新的医院找到新的工作。
这样循环反复,至少300多个病人就这样惨死在他手中。
身患重症的他们本就活得那般没有尊严,而最后他们还死的那般“狼狈”。
正是医院忘记了治病救人的初衷,才豢养了一只16年无法无天的恶魔。
这是护士的不幸,这是医院的不幸,这是社会的不幸。
演员大于故事。
剧本烂摄影烂表演做作好无聊的一部电影
死亡天使
特写给到爆 就是那么自信 其实小雀斑可以演更bt的角色 海报眼神就很可怕了 是故事原型限制了发挥吧 只有疯狂输出icant那段让我战术后仰 不过为什么自杀伤痕是竖向的
剧作比较平庸,为了立住双主角加了很多互动戏份,但又对解释人物动机或者营造悬疑氛围毫无帮助。表演加半颗星。真实事件的时间线太长,无法全部展开。反社会人格能在医疗体系内作案16年谋杀400+人,9家医院都是律师护体集体沉默的态度,这很美利坚…
劳模姐表演不错。
因为这件事,我都忘了你的善良。
They didn't stop me no one
真实事件加一星cc
7.4/10
很反套路的传记电影,暗流涌动,并没有过多解释作案动机,可能全片只有他在开始凝视死去老人时的那漫长几秒,能展现这个角色背后的偏执和疯狂。自始至终我们也不得知他口中的女儿和前妻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说出来为了取得她的信任。
“他们可真会演,但就是怎么看都不信。”看似无倾向的叙说视角,同导演编剧前作《狩猎》一样直指平庸之恶,只可惜在演员层面的加戏之外,始终缺少那“林中的一枪”。
再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要是在我们国家,体制内搞个劳务派遣合同都得翻八代祖坟,被这么多家医院劝退还能找到正经工作?结尾真的特别泄气,他没说犯罪动机你们就不可以去挖掘下么,那拍的意义在哪呢,友谊万岁?
承認殺害29人,實際可能殺害400多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因為這個驚人的數字變成了現實更為恐怖的存在。期待已久的奧斯卡影帝影后組合的表現果然不負眾望,比起商業片這樣的類型分類,更像是勞模姐和小雀斑的演技炫技之作。但是影片的缺陷也就在這裡,前期鋪墊略長稍顯乏味,後續真相出現得太快反而減少了影片的懸疑和驚悚感。小雀斑一臉純善被帶鐐銬的崩潰甚至產生了「這孩子真可憐」的憐惜。
平淡甚至平庸,因为找不到动机所以不能追究犯罪根源,结尾的那行字幕又没有支撑,因为影片同样缺少对制度的深究与诘问,罪恶深埋这么久,但本作对此的表现简直就像那些不负责任的医院一样浮皮潦草;导演可能试图营造一种平静下的惊悚与压抑,而观众能感受到的大概只有略微压抑的平静吧。只剩下两位演员的表演可看,虽然飚戏的确精彩,但放在这样清汤寡水的语境下,能凸显的也有限,比如小雀斑的情绪失控真的没有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吗?不是一次成功的改编,两位主演的粉丝可以看一下。2.5.
#TIFF22# 光影和构图真的极度舒适。结束之后采访除了cast还惊喜见到了Amy本人。唯一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说是真实故事,但是只是Amy角度出发的故事,好奇更多Charlie的角度。
故事本身没什么惊喜,大量内心戏尤其最后对峙那幕对演员来说难度很大,两位主演都做到了收得住放得开。
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我以为整个电影就是很密集的劳模雀斑对话中雀斑吐露了犯罪的事实,结果从一开始就有警察介入了……优点是suspense建立的不错,但感觉整个电影既没有面对杀人犯的紧张,也没有破案的快感,对抗体制也没有那种无力或者无奈感。雀斑这个角色很难演,电影为了不脱离事实,对这个人物的挖掘也不是很深入,总体还是围绕劳模姐来的。但因为雀斑的角色不好立,劳模姐的角色也没有着力点吧。
……演员值得更好的本子
演得真好 導演可以拍得再冷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