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梅尔
Saint Omer,圣奥梅尔杀婴案(台),母罪假定(港)
导演:爱丽丝·迪欧普
主演:凯伊洁·卡戈梅,古斯拉姬·马兰达,瓦莱丽·德维尔,奥拉利亚·佩蒂特,泽维尔·玛利,罗伯特·坎塔雷拉,萨丽马特·卡马特,托马斯·德·普奎里,Adama Diallo Tamb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2
简介:圣奥马尔法院,年轻的小说家拉玛出席了对劳伦斯·科利的审判。劳伦斯被指控谋杀自己15个月大的女儿,把她遗弃在法国北部海滩上任由潮水上涨而死亡。随着审判的进行,被告的自白和证人的证词动摇了拉玛最初的判断,与此同时,屏幕前的观者们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评断。详细 >
女性主义电影,结构和细节都非常精彩,两个女主身份的互相投射,庭外女主焦虑的状态和情绪波动,到最后自我和解拍的都非常漂亮。
做可怕的是 有观众会认为自己在审判当代的苏格拉底 她只是个 Monster 你审判的是一个 Monster 一部 Monster 电影 导演是不是自以为自己是比利怀尔德 是洪常秀啊?恶心
(补标4.3)#HKIFF# 仿佛一种刻意的摒弃技法沉淀文本的拍法。可能因为从没有过 想成为一个母亲 的想法,前面一直看得相对抽离(其实我对Medea也是好奇更多),但有被这个一点点剥开不同层面的故事吸引住。辩方律师的总结陈词太好了,突然作为奇美拉的一部分被连结起来
8.5/10。①小说家黑人女A参加对黑人女B的多场庭审(B的罪名是把15个月大的女儿丢在海滩任由潮水将女儿杀死),过程中不仅让A重新审视B这起案件,也由于A与B的相似处让A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境况。②种族与移民问题。③具有厚重/凝重质感的高水平摄影(正如故事主题的严肃性)。④运用缓慢克制的表演/剪辑/叙事节奏、去戏剧化的叙事、固定或缓慢(大量固定)的运镜等构筑「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从而增强③的氛围。⑤影像力量不够强。
究竟是母亲谋杀自己的女儿奇怪,还是非洲女人对奥地利哲学家感兴趣更奇怪。任由婴孩被潮水吞噬的母亲是怪物,还是无时无刻充满歧视的社会体系更可怖。第一次宫缩驱散了人生的孤独,留不住的孩子却永久留在了生命中。我们与母亲牵连不断的嵌合细胞供人类繁衍永久存续,原来每个女性都是人类怪物奇美拉。
片头带领观众看lecture的画中画很妙,结尾视听语言玩的很妙,从理性的进入到感性的离开,好开头好结尾这个片子分低不了。部分对镜说话和演员状态有种老电影庭审片的感觉(讲究的给观众留几个气口,切镜头的点抓的都很准)自然光线(墙上会有演员运动留下但影子),语言惊悚(描述弑子时让我捂住眼睛不敢看字幕)。“我也想知道为什么”,让我一直在看电影的时候无端联想到幻之光里的那句“他为什么要去死呢?” 一部五六年前在资料馆看的片子,在异国的资料馆中再次想起来,还挺有趣的
一部昏昏欲睡的电影,不知所云
#4th HIIFF# 金椰奖竞赛-最佳导演。前获2022威尼斯评审团大奖+最佳首作。7分,虽然其实还真挺不错的但是略过誉了。跟Alice Diop前作《我们》一样用到了家庭录像。用庭审案件来解决女作家和母亲之间关系的扭结,同时放置进了大量关于移民问题的讨论,这个结构构思是相当好的,写出了结构上的不平等之外同时也写出了极为深刻的甚至无法解决的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层面(本片表现为法律思想和学院系统)对非洲移民的歧视,最妙的就是那个对文化背景的调查和学校老师认为应该选个“跟她有文化关联的题目”(要求被告“不带文化自卑地说明”,而被告又声称自己是“信仰笛卡尔”并且在做“维特根斯坦”的论文)。庭审拍得不错,律师那段“女性都是奇美拉”的发言很亮。女作家那部分实在拍得不算特别吸引人,而且有些两张皮了……
就算是真的照着庭审记录拍也不至于拍成这样吧?法国选这片冲奥除了迎合美国本土热点我也想不到别的原因了。另外如果本片是法国庭审的真实写照,那我只能说英美大法好了
本片完美地展现了一位女性身份消亡的过程。虽然本片在视觉上仅算中规中矩,但片中整个故事的层次丰富且充满细节,叙事角度在被告者与学者(以及学者母亲)间的反复切换十分流畅,显然本片的剧本是顶级的。我认为这部电影一定会成为当代女权电影经典作。
无聊且拖沓版的毒舌大壮式场景,却没有慷慨激昂的雄辩陈辞。女人因精神收到打击而犯下罪行,却靠着自我解剖博得同情,但这种同情的视角是割裂的,脏辫女主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她作为旁观者,似乎又没那么的清,她自己的共情看似与结尾相融合,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平行时空下的镜像割裂。
以一件骇人听闻的“母亲杀婴”案件为背景,揭开黑人种族在法国当今的弱势困境,尤其突出的是黑人女性问题,值得关注。p.s.现在欧美的反对歧视少数群体问题已经演化到尽人皆知的程度,实在看着有点思想疲劳。p.p.s.像杀人这样的问题,不能因为buff叠满就区别对待,我们可以同情类似于女主这样的悲惨遭遇,但有些底线还是要有的。
电影本身节奏实在稀烂,镜头处理生疏,庭审部分我差点连字幕都没跟下去,这个时候就会和自己发牢骚说你为什么几年前不学法语?大片人物独白让我不禁开始思考,这部或许适合改编成戏剧?想給五星只因为它除了探讨母女关系,移民与留学,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两性的观念冲突。Coly是描述中聪明且优秀的姑娘,来到法国学习法律,曾那样热爱哲学…到最后她的手中还剩下什么牌?中途教授那段“我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不选来自她自己文化的哲学家”给我看乐了,可以,我就知道你们不能理解。台词虽被掰稀碎分给观众吃,庭审也可以说是枯燥(电影节时我如果抢到票把这部和基辅审批和阿根廷1985一块看了是什么体验)可律师站起来总结时我还是没忍住落下泪,美狄亚是怪物吗?Laurence是怪物吗?我们女人是怪物吗?我们是奇美拉吗?还是我们只是人?
无法吸引人的无聊故事
看不下去
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拍庭审,用形式的虚构暗示内容的虚构?但又不成功。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收获是长时间注视了一位非裔女子的脸,而且种种讲述后仍不能确认她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但因为导演用力的加入了巫术v法律;外来者v老白男;母性v自我;他述v自述……过多的议题,让这个故事像是很多色彩混成的魔药,不知道它的作用。
3/5,冗长的庭审戏+浓浓的说教味,🆘,另辩方的辩论逻辑非常诡异,明明感觉像是产后抑郁啊~~~
没有印象里法庭戏的反转和辩驳,仅以冷静且客制的旁观者视角,探寻一名女性和她背后的故事。从导师质疑一名黑人选择研究奥地利的哲学家,到被情夫“囚”于工作室内不见天日,移民和女性问题在平静的叙述中缓缓呈现。采用大量的固定长镜头和面部特写,“强迫”观众去面对,情感层层递进,是将心比心的共情。女性都是美狄亚,而无数个“她”在社会之下消亡。唯有节奏不太喜欢,且作家身份的意义不明。
2022,法国。用语言来调度和组织的电影,因此大段大段的对白,表达着性别观点,道德观点,冷淡严肃的庭审,讲述一个妈妈抛弃孩子的社会学和政治学原因,然而。。。有爱吗?
看完就 ???#威尼斯电影节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