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杀光了影片里除他以外的所有的人,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好人,坏人,他甚至连他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杀死了,当他杀死了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他自己其实也已经死了,当他用他的刀将所有挡在他面前的人杀死的同时,他也杀死了他自己。
小日本又一次的让我无语了,从深作欣二的《大逃杀》、北野武的《座头市》,到北野龙平的《百人斩少女》,再到昨天下午看的这部三池崇史的《以藏》,我一直沉浸在小日本几近BT的让人作呕的血腥中不能自拔。
好在前几部还有些许剧情作为支撑,至少自己还不至于糊涂。
而这部被编剧武知镇典喻为“超越《黑客帝国》,挑战未来”的有些超现实主义的毫无剧情可言,除了杀戮还是杀戮的影片真的把我给弄糊涂了。
看来我只配看剧情简单的商业影片了。
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我还没有沉沦到不懂装深沉的地步。
说实话,王家卫的《2046》我虽然没看太明白,但至少产生了些许感慨,而这部《以藏》能够带给我的唯一感受就是恶心,那种深入骨髓的血腥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影片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是一种感官上的刺激,把暴力所带来的恐怖和快感,还有那种深沉的悲哀如此契合的融为一体,而这也正是电影《以藏》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以藏》的故事发生在1865年(日本庆广纪年元年),而影片却时空交错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仿佛不属于人类的世界,拥有最高权力的组织贵族院,不仅培养杀人如麻的杀人机器,甚至还可以控制时空。
武士冈田以藏(中山一也饰)就是一个杀人机器,他被土佐勤皇党首领武市半平太所操纵,以“替天行道”的名义暗杀了不少幕府的要人,从而被世人赠送了一个恐怖的绰号——“刽子手以藏”。
虽然说现在的社会国泰民安,但是仍然不乏强权的支配,这部电影就是向着这些腐败拔出了替天行道的剑!
不论遇到什么阻碍,以藏都能够用极度残忍的手法将其斩杀,毫不留情。
包括他最亲的人——妈妈。
起初我还打算用数字来记录这个由信念支配着的以藏能够杀死多少人,最后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我实在是不忍心记录下去了。
但是我并没有就此关掉电视,我只能在内心煎熬中任由以藏一次次的挥舞着手中的屠刀剥夺别人生的权利。
还好,没有吐。
由安德鲁·尼科尔执导,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这部《战争之王》是我昨天观看的第二部影片。
这部其实比《以藏》血腥100倍的影片在美国佬艺术华的处理下显的是那么的漫不经心,人们在不经意间死去,而我们却如同主人公一般的毫无知觉。
可见,美国佬对血腥的诠释要比小日本艺术许多。
在战争中,人是那么的脆弱。
战争能够带给我们的只有痛苦,而影片主人公尤瑞·奥洛夫的却从战争中尝到了快乐。
当尤瑞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随着自己的家庭从乌克兰移居美国,在这个充满冒险和机遇的国家里,他开始逐渐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谎言来获得生存和壮大的机会。
在一次以外中,尤瑞目睹了两个俄罗斯黑帮之间的街头枪战,这让他认识到人类在吃饭的本能之外还有着仇恨和屠杀的欲望,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因为从这天起他离开了父母的餐馆,带着自己的弟弟维特利开始了武器买卖生意,从此他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战争之王》这个名字其实本身就带有浓重的讽刺意味,它揭示了国际军火走私的内幕,将那些不为人知的屠杀、战争、侵略、阴谋种种黑幕呈现于观众面前,让人们从一个处于这个军火旋涡中的军火商的角度,去了解国际版图中的政治角力和个人命运。
这也许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所谓的文化差异吧,小日本总是竭尽全力的用镜头去传达他们对暴力的理解,而美国佬确实通过血的事实让人得到心灵上的无比震撼。
如果要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山姆大叔,因为不想在吃过饭后浪费粮食,弄脏地板。
或许造成这种差异的最直接缘故与那次原子弹事件有关息息相关吧,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一种没有根据的猜测而已……
这部电影起名叫《以藏》,说的是幕末著名杀手冈田以藏。
历史上的冈田以藏有个特征,就是不问政治、不讲判断,甘愿充当单纯的杀手,以单纯冷酷为主要特征。
以暴力为主的导演选择这个角色作为自己电影人物的基本框架,倒是蛮适合的。
历史上的冈田以藏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以“天诛”为名斩杀众多,最终革命失败被杀。
冈田以藏只将自己看做黑暗中不用思考的工具,但是在被擒杀之前曾经表现出强烈的迷惘,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了怀疑,“我像疯狗一样去杀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因此他的导师兼上级武市半平太曾密令诛杀被羁押的以藏,以免他崩溃进而出卖同志。
历史上不缺宏大叙事,无论是维新、革命、拯救世界,这些宏大叙事都有着自己的阴暗面。
历史上的冈田以藏,为了维新事业不惜充当人斩,双手沾满鲜血而甘愿永堕地狱。
然而,他突然发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嫌弃自己,认为伟大的事业不应当有着他这样毫无人性的底色。
以藏为了事业带来了累累白骨,铸成了维新的必要基石,于是他也应当认命自己的背景地位,在完成了自己历史使命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把自己也浇筑进历史的大厦里。
这往往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所留下的历史庄严伟大,根基之下的累累白骨也就忽略不计了。
在影片的开始,历史上的以藏被极刑处决(历史上是不是采用这种“耶稣式”的死法不知道)。
在圣经中,耶稣就是被钉在十字架上,作为代罪羔羊被长矛刺穿了腹部。
被自己的事业背叛的以藏,是不是也是代罪的羔羊呢?
他本应温顺如羔羊,在屠刀之下顺从地推出历史的舞台,隐去自己的任何印记,将荣耀留给被人,孤独地带走所有的罪恶,哪怕这些罪恶不是自己所决定的。
只有代罪的羔羊,才能让光荣的事业毫无瑕疵、获得圆满。
于是历史上的以藏温顺地死去了,在得知被自己的同志抛弃、报复性地供述所有情报之后复归沉默,温顺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在外人看来,像这样的杀人者,哪怕死后都应当再踩上一脚,以免重新爬出来,抹黑原本圆满的宏大图景。
可是,这样的极端也许才能体现历史的真实,当彻底抹去以藏的存在时,是否历史本身也变得不再真实了呢?
没有了黑暗的底色,那么光辉的前台是否也就不再光辉了呢?
于是,影片中的以藏拒绝消失、拒绝死亡、拒绝成为温顺的代罪羔羊,他化身无生无死的修罗,向歌舞升平的世界发起了进攻。
在这个世界看来,以藏根本就不应当存在,他必须被抹去。
以藏的所有对手都变成了“正义之师”,都义正言辞地拒绝承认他的存在。
此时的以藏,不再像历史中的那样,对于事业的光明抱有希望,渴望自己的杀戮能够有朝一日得到认可,从此沐浴在阳光之下,而是选择成为别人眼中的“兽”,反而能堂堂正正地获得存在,不用再从别人的口中找到自我。
在被历史正义地埋葬的“恶”的眼中,这“善”的世界是何其虚伪?
在影片中,以藏打开了一扇拉门,里面游走着一群群二战时期的日军普通士兵。
这些士兵们面色恍惚,七窍流血,既非死尸,更非生者。
以藏继续前进,拉开了更多的门,发现有着更多的士兵。
这些士兵的亡灵与以藏一样,不甘于永远消失,又无法走在阳光之下,是由于枉死而怨念深重的亡魂。
战争可以定性,可是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呢?
尤其是这些为了应许的“善”而“勇做恶鬼”的恶人们呢?
“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犯下杀戮的罪行呢?
”“我们罪孽深重,可是我们不甘愿独自承受所有的责任!
”“我们不愿永堕黑暗,可又不敢走入光明,我们该往哪里去呢?
”也许生死边界的阴霾之地,才是这些枉死者的归宿。
他们将永远游荡在这阴霾之地,既无前路,又无归途,永远活在痛苦的挣扎之中。
于是,在影片中,以藏带领着那些同样被历史抛弃的日军普通士兵们,冲向了建立在他们尸骨之上的历史大厦。
以藏一往无前地挥舞着屠刀,奋力摧毁着拒绝黑暗的虚伪的“光明”,讨伐着拒绝罪恶的虚伪的“善”。
当遭到背叛的恶鬼挥舞着屠刀出现在光辉的历史大厦面前,发现他们是如此地脆弱不堪。
那所许诺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变得如此滑稽与可笑。
原来活在美好幻梦之中的你们,这么惧怕来自现实的记忆!
我们这些被历史所抛弃的人们,将如同恶鬼一般,成为你们永远盘亘的梦魇!
当一切都结束之时,以藏与那些恶鬼们,重新回到了幽冥之中,开始了自己新的游荡。
而活在阳光下的人们,将把历史看做一条不会走错的单行道,不会颠簸、不会翻车,道路的两旁遍布着盛开的鲜花,没有人会顾及鲜花之下埋藏的丑恶的尸骨。
直到尸骨重新爬出地面,宣誓存在之时,人们才能感受到一点点,历史的真实。
那个不断出现的吉他手,带着帽子,坐在黑暗里。
他用发自深处的灵魂一般的声音吟唱着,叫喊着,癫狂的涌动着。
他是以藏的内心么?
在以藏不断游走穿梭杀戮的五十三年中断断续续的出现。
那些音乐和诗,很美,却充满悲伤。
似乎与全盘的杀戮对立,又似乎有一个吻合的点,你觉得那是什么?
我是你灵魂的一部分,注定要和你相遇。
【第一次出现】00:09:27飘飞的树叶之上一只蜗牛正缓缓爬行蜗牛如茶花般突然落下他将绽放的花朵作为佳肴人们载歌载舞,朝向天空朝向天空,伸向黑暗【第二次出现】00:55:47在蓝色光芒中放纵自我一切就此结束你无法回头你无法回头樱花纷飞的夜晚天空万里无云月亮升起,如钩神秘的月亮奇妙的月亮快乐是只蜘蛛一旦落入网中你就无法逃走你被神灵遗弃你被神灵遗弃【第三次出现】01:12:37人们说,春天会再次来临但我依然悲伤春天来了有什么好处?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我记得今年五月我还抱着你去动物园你对着大象喵喵叫你也对着鸟儿喵喵叫最后你看到了鹿你盯着他们,一言不发可能他们的角吸引了你他们的角吸引了你那一刻,你沐浴在尘世的阳光中穿过尘世的阳光你凝视着人们说,春天会再次来临但我依然悲伤春天来了有什么好处?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第四次出现】01:26:39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我像一只飞向远方的鸟儿我应该高歌吗?
我应该鸣叫吗?
一群孩子在樱花下玩耍红队赢,白队赢蓝队赢,黄队赢,大家都赢!
我悲伤吗?
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阳光照在我身上,很暖恶鬼也会在这样的夜晚畅饮第五十三年到来我挥舞着大棒第五十三年到来我挥舞着大棒【第五次出现】01:49:51桌上有把手枪我心乱如麻我不相信天空不相信我的手指有什么绿色明亮的东西在我身旁我不顾一切去拥抱风在呼号,我已不在我还站着手枪的子弹上膛了吗?
时间到了没有?
反对战争是没错可为什么不反对人类?
桌上有把手枪那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那是背叛的沉重吗?
枪口随时随地都在我眼前不管我说什么我都不能相信天空或我的手指只要我追寻,就会找到答案【剧终,最后的诗】“听好,亲爱的,你如何生存?
你看到了什么?
你和别人都不同夜晚还在前头很远的地方满月正照耀大地从这里你可以去任何地方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你在吃东西,张大了眼睛你在享受食物你在吃东西,睁大了眼睛每个人都会这样你会变成一只鸟儿在被你抛弃的家乡你会拥有一片崭新的天空”我被这些音乐和诗感动了。
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
全然实验映画。
武知镇典的脚本如映画本身一般混沌。
三池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导演作用微乎其微。
即便妙语连珠,也不过是一部大杂烩而已,世界观也含糊不清,过于极端的人物性格和场面又有折衷主义之嫌,连“极端”这一支撑作品的利器都未能贯彻始终。
中山一也的表现实在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甚至连一小时后才出场的桃井都比中山抢眼。
原田出场时间过短,寺岛只能算恰如其分,反倒是树木希林的出场令人震惊,表演驾轻就熟,极富异色。
Beat的表演则令人感动愉悦。
松田大如非造型抢眼,几乎令人忘记。
音乐与作品本身正相契合,除此也难有两点。
三池反权利反政府反战争的诉求旗帜倒是举得很鲜明,算是尚未变质的宽慰之举吧。
不过作品本身的暧昧世界观?
不提也罢。
不明白为啥很多人看到这片子第一反应是《杀死比尔》,其实这片子跟08年的那部《定之爱》可以算做是相辅相成的姊妹篇。
同样是武知镇典的编剧,两部片子分别以暴力和色情为切入点,用一个个支离破损却又互相联系的场景来讲述故事。
爱与暴力,代表着人性的两面——同样是时空和场景的穿梭,同样是命运的纠葛,同样有个不动声色推动事件进展的大BOSS,甚至同样都是以男主的重生做为结局——如果说《定之爱》在纷复繁杂的枝叶中始终贯穿着“爱与占有”这条主线的话,《以藏》则更为混乱,想表达的太多,以至于让人颇有些不知所云之感。
私以为,看懂这片子的关键,还是反复出现的吉他手,正如《定之爱》的中心在于那场不停出现的审判一样,可惜始终没有找到歌词的翻译,遗憾!
我觉得,作为一个电影,首先是给人看的,不是给评论家分析的。
什么暴力血腥人类存在的意义什么福柯萨特利比多性本能都给我滚蛋。
简单来说,我认为三池在拍这片子的时候脑子进屎了。
是啊他拍了这么多片,好像是六十多吧。
就算是为了还房贷,作为名声在外的导演,花者投资公司的钱,还让老百姓心甘情愿地付出电影票钱和盗版dvd钱,起码要说的过去。
反正这部片就是狗屎。
我才不管大师不大师呢。
烂就是烂没什么好说的。
情节布景人物演技,还不如英雄和无极呢。
大家都别看,白白浪费两个钟头。
性和杀戮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动力,繁殖与竞争造就了今天璀璨的世界,无论我们如何高等,仍然脱离不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三池的片子里很多都是围绕这两个话题展开。
以藏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他化身一部杀戮机器载着导演探索人类欲望与野心的根源。
影片开宗明义的用二战的镜头交待了导演希望探寻的问题,然后迅速浓缩至以藏被酷刑杀死,他是人类进步的车轮下碾死的一只蝼蚁,然而却极度不甘心的古往今来天上地下的复仇寻找被杀的究极原因。
导演为以藏开了外挂,许以高明的刀法和强健至极的体魄,于是以藏孤身一身游走于庞大的存在了无限长时间的固定体系中,试图一己之力撼动凌驾在人类世界之上的规则。
在以藏的杀路上,各种力量、欲望甚或眷恋和情感被一一展现。
靠发声器说话的老翁。
从下体抽出利刃面目全非的情人。
在寺庙里,圣人站立的蒲团下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黑洞。
吸血鬼一样的商人。
洗脑式的消极教育。
以藏一刀破开所有桎梏,终究功亏一篑。
因为他想要找寻的问题,原本就没有答案。
闪回在杀戮中的野花,如同黑白影像里那些笑脸,似乎浑然忘记身处苦海。
1.三池崇史:我是爱与自由的导演 可惜野心大于才华,想传达的历史哲学和宗教理念,其具体展开并不令人满意。
作为解构历史事件,本应有巨大创作空间的cult片,没五社英雄《人斩》调度强悍、思想深刻、人物饱满,连剑戟厮杀场面的真实感和刺激度都没后者厉害……不得不说,三池太不重视摄影、美指、影像风格,毫无大师的艺术细胞和完美主义…… 2.以藏杀那些看似无辜的平民是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他们安于现状,对当权者卑躬屈膝,没有反抗精神,这些“屁民”自然是他复仇的障碍。
但这又使他与那些他厌恶的发动战争的当权者行径无异,于是以藏又进入了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从被贵族武士利用于进行颠覆政权的以藏,到被军国主义思想利用于进行侵略性战争的以藏,以藏从来没有死,他存在于每个被当权者利用而产生怨愤的愚民的灵魂当中。
他们想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我活得如此悲惨、卑微、无意义?
为什么世界如此不公平?
当局一桌子的人,学者,军人,僧侣,商人,政客,etc,他们同谋起来一套完美的统治体系,以藏是这个完美体系中的异数、悖论、不完美,于是要被驱逐出去,却导致他自行衍生出了一套“不完美”的系统。
人是从不完美与非理性发展而来的,不完美与非理性从来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武士道精神却要剥离这天然的人性,使人成为“完美”的统治机制的附庸。
莫比乌斯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哪怕在所有系统中,以藏找得到他想要的那个答案吗?
重生之后,他是否又会再次遇到相同的问题?
三池崇史真是大师,他能将繁复的信息表达得如此异彩纷呈,如此精彩。
以藏像一个与“共产主义的幽灵”同序列的幽灵,对法律、政治、宗教、血缘、历史、婚姻、教育、国家、全面消解。
他甚至不限于社会结构层次的革命,而是在整个世界“永恒的演化”之中,对生命的存在发起挑战。
这并非是消极的虚无主义,更是另一种极端,一种过度夸张的“实在主义”(Realism),这似乎也呼应了本片的“反战”主题。
全片的台词都处于一种高度抽象化的讨论之中,三池崇史刻意而为,使这种文本层面上的内容具象化铺陈到无尽的屠杀影像中。
到影片后半程,当以藏与自己产生了关联(就像园子温《自杀俱乐部》(2002)所讲),他的兽性占据上风,进化到第二形态——恶魔的形态。
此后,愤怒转化为原动力,杀戮也就超越世俗了。
战争到了后面,没有正义,没有理由,只有权力全都被打破,才有结局。
所有的所有,都收束成一首对世界的挽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最终,恶魔堕下地狱,“我”在没有暴力的纯洁中新生。
而人类社会永远逃不出历史周期律,怎么杀戮,再怎么以暴力反抗权威,真正实质支配社会的东西其实一直没变,主角打败种种表象看似无限接近胜利不过是西绪弗斯式的悲剧,人性之恶自会塑造另一套表象。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民谣歌手由音乐家友川和树扮演,他演唱的几首插曲是片中极其精华的所在,基本上可以算作最好的电影插曲之一。
沉睡不甘的帝国,将继承慈父,小胡子,吴廷琰等的遗志,伴着悲愤的吉他和歌声,带着不毁的肉体屠戮一切血浆,动作都不算一流,像个闯关游戏,看的没那么爽
是杀爽了,是先锋了,但从头看下来的确折磨
没有剧情,打戏无聊到难看
忍到了最后,还是看不懂,NND!
看不懂。。。痛苦是你存在的证明。
毫无亮点。
哪会只有杀杀砍砍啊,分明是部政治哲学片(。友川存在感太高了,可惜大岛渚8.90s很少拍片,不然真该找友川合作点什么东西。蛇神平老师,我给他跪了。
R。不是很懂,也没想搞太懂,也许有很多道理在里面,但不是我想要的深刻
看了此片的人伤不起
极端的复仇,要是说某些情节(或者说全部情节)让人搞不清头绪吧,看着看着还理清了一些线路。主要是片中的隐喻过于频繁且具匠气了,也可说是装B
只有日本人能拍出这种东西,izo怎么莫名其妙的像步惊云啊
男主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砍啊咔咔咔一通乱砍把自己砍回娘胎了………………(服装道具组是怎么给松田龙平搞来这么杀马特非主流的衣服的╮( ̄▽ ̄"")╭太奇怪了看着,不过倒是显得腰身好看
宇宙超级无敌殺!殺!殺!
杀戮届的阿甘,十世轮回的复仇,虽不明但觉厉
奥尼尔我笑场了
什么倒头东西
莫名其妙
三年前被青岛人忽悠来看的 痛苦的观影体验
放弃思考的一部片你可以大概感受到导演想表达什么,但是经不起琢磨可能导演想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其实在cult片里算是还不错的了
三池的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