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跳舞
Dance First,作家不跳舞:等待贝克特(台)
导演:詹姆斯·马什
主演:艾丹·吉伦,加布里埃尔·伯恩,布罗娜·加拉赫,玛克辛·皮克,费昂·奥谢,Barry O'Connor,桑德里娜·博内尔,丽莎·霍姬,卡罗琳·博尔顿,瑞贝卡·约翰斯顿,Gráinne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爱的万物论》导演詹姆士马许新作《作家不跳舞:等待贝克特》再以图像立传,将镜头转向《等待果陀》爱尔兰文学巨匠山缪贝克特的传奇人生,当掌声乍响,却褪尽荣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贝克特的登台彷如一出荒诞戏码,展开一场作家与作家的自我对话。爱尔兰资深男演员盖布瑞拜恩一人分饰两角,极致演绎贝克特的自我诘问,更联手《正常人》..详细 >
#2024SIFF 3.5星就不四舍五入了。有点流水账,有点致敬元素。和我领了老年卡的小阿姨一起看的,感觉爱尔兰人不爱尔兰了,冷静且书面,到老了还要出花头【扶额;法国人不法国了,跟个Accountant一样;还好没娶老师的女儿,不然落入俗套的困境。中途还和小阿姨换了个位子,因为前面看电影的爷叔一直在挠头freaking annoying. 忍住了没出警,sigh……ε=(´ο`*)
工整但平庸
人世间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人际关系
26th SIFF第三部。3.5,没太看过塞缪尔的作品,片子也没咋提到,除了《等待戈多》。结构很巧很顺,演员选得也好,特别是苏珊,年轻演员演出了睿智、从容、美丽、大方,老年演员把握住被时光侵蚀后的愠怒、坚毅、失望、犀利,两相结合从侧面映出塞缪尔命中注定的一生。母亲、乔伊斯、苏珊、阿尔弗、芭芭拉,所有人的痕迹组成了这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最终人生如戏,风筝落地。
和《自杀》意境相同的人生电影
和作品没什么关系的传记(乔伊斯说出“危险的写作”算是沾边),亲密人物的章节形式是还可以
分裂自我的对话。以人物为章节串联一生。童年和老年的场景更偏向于舞台戏剧。台词精炼,几个重要主题不断回旋。摄影和表演都是一流的。对女性角色的塑造过于扁平,似乎她们在剧中的功能就是讲述“辅佐”艺术家的悲喜。
先跳舞,后思考保持在每个时期与自己的观察及对话一个独处的空间它确链接着与重要的人的对话童年时,我们看着高高的风筝坠落伤感但当我们走在人生的尽头时终于理解了无论它曾飞的有多高带给我们多少狂喜它终将会陨落而我无悔曾经对自己的忠诚在反抗中保持自我的一生。丹宁酸20240816
太平庸了 差
艺术化的传记。好看。
戏剧结构,也可以叫“等待贝克特的贝克特”。补白了部分的戈多,结合之前贝克特的晚年。“别让他们赢”是残酷的,对白是对“写作”的恩赐。
他和他一生的女人们
虽然是传记片但人物本身没啥魅力剧情选的点也很淡,Fionn O'Shea还不错
和我一样,乔伊斯的粉。。。
“先跳舞,再思考”。不是对Samuel Beckett生平或是创作历程一板一眼的还原,而更想把聚焦都着重放在“思想”这里;于是会有些很奇怪的安排,比如将他放在并没有出席的诺奖仪式上,比如两个自我有些抽象的对话,还有两个不同时空情景的刻意跳跃。导演之前已经有过《万物理论》,大概也明白他的选择的用意了。虽然想法很出彩,Gabriel Byrne也有不错的表演;但执行上仍然很空洞,并且让人难以捉摸。
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话痨片爱好者来了!年轻时候的sam还是蛮有味道的,喜欢结尾那一节
#SIFF26 对天发誓明年不再受上影传记电影的伤害。结构还不错,黑白的质感处理的怪怪的,没有Roma的感觉,整个人生的划分到最后走向了在两个女人间的斡旋这点就很ridiculous。虽然还是动人的,就是后半段的安排不太能理解。
Dance first, think later.
2024.6.16 于 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 国泰电影院
hmmmm这个结构挺有意思,但,总觉得和文本关系太太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