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演绎

The Act of Killing,杀戮行为,杀人一举(台),杀人凶戏(港)

主演:安瓦尔·冈戈,Herman Koto,Syamsul Arifin,Ibrahim Sinik,Yapto Soerjosoemarno,Safit Pardede,Jusuf Kalla,Adi Zulkadry,Soaduon Siregar,Suryono,Haji Marzuki,Haji Anif,Rahmat Shah,Sakhyan Asmara,Sunardi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丹麦,挪威语言:印度尼西亚语,英语年份:2012

《杀戮演绎》剧照

杀戮演绎 剧照 NO.1杀戮演绎 剧照 NO.2杀戮演绎 剧照 NO.3杀戮演绎 剧照 NO.4杀戮演绎 剧照 NO.5杀戮演绎 剧照 NO.6杀戮演绎 剧照 NO.13杀戮演绎 剧照 NO.14杀戮演绎 剧照 NO.15杀戮演绎 剧照 NO.16杀戮演绎 剧照 NO.17杀戮演绎 剧照 NO.18杀戮演绎 剧照 NO.19杀戮演绎 剧照 NO.20

《杀戮演绎》剧情介绍

杀戮演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5年,印尼政府被军政府推翻,那些反对军事独裁的人都被认定为“共产党人”,并遭遇了血腥屠杀,一年之内,就有超过100万“共产党人”丧命,其中就包括农民还有一些当地的华人。本片的主角Anwar Congo和他的朋友们就参与了当年的屠杀活动,他如今是印尼最大的准军事组织Pemuda Pancasila的元老人物。Anwar和他的朋友接受导演的邀请,在镜头前重新演绎当年他们是如何处死那些“共产党人”的,他们通过拍摄电影的方式,重现了当年的场景,再次拿起了那些沾满鲜血的用来勒死人的铁丝。Anwar讲述了他的故事,其中就包含着他年轻时候对美国黑帮电影的喜爱,而他所属的准军事组织Pemuda Pancasila虽然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力量,恰恰也被人视为印尼最大的黑帮......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极速搏杀横风之中百武装战记黑松镇第一季美梦成真搏击太空凶宅幽灵心术负债甜心1965伏妖白鱼镇追击者绝命空间站我们的十八岁东城寿司面具背后西河恋歌亲爱的,我要和别人结婚了识骨寻踪第八季恰似你的阳光罗丹重生大小姐正在攻略龙帝殿下黑执事:豪华客船篇花开时想月米老鼠的捕鼠夹王冠第五季凤归四时歌夜空中最闪亮的星铁马豪情的日子

《杀戮演绎》长篇影评

 1 ) 铁丝串起的人头是他的假牙

平实与激进的镜头给予这部电影一种内在的矛盾感,从头到尾就像是游走在热带雨林与高楼大厦之间,时而天堂时而地狱,上一秒还在教导孙子温柔对待动物的老人,在下一刻就开始回忆自己曾经的杀戮往事。

杀人,勒索,强奸,放火,都伴随着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而当这些事情再一次用电影重演时,又能把人吓的说不出话来。

 2 ) 无论天国还是人间,邪恶始终是制约正义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段快要被遗忘的历史,30万华人在异国他乡遭到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部反映印尼苏哈托时期930事件的纪录片《杀戮演绎》入围奥斯卡金像奖。

尽管这30万华人都已入籍印尼,但仍旧是与我们骨肉相连的同胞……这是奥斯卡对中国的贡献,美籍导演的作品。

无论是在天国还是人间,邪恶始终都是制约正义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假如这股力量不复存在,正义便无立锥之地,或者正义也将沦为邪恶。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3 ) 杀戮 道德 演绎

在观看的过程中,脑海里总是浮现这样一个问题:在电影的结尾,主角不会因此受到感化,而突然发现自己身负着不可救药的罪恶感吧。

果不其然,这个好莱坞式的结局就这么直白无故的出现了,《杀戮演绎》这部电影,也是好莱坞中意的那块料。

电影里,所谓的诡异感,到底从何而来。

来自历史背景的荒谬,大数据所分析的结果,在印尼剿灭的共党的死亡人数,数不计数。

建立在放在全世界都是属于极为特殊的个例上,在电影里亲身所经历的人们,缓缓诉说的故事,不仅直指历史,还直指传奇,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不再如他们所说的,是还原历史,实际上,更像是一种造神运动。

在意识形态先行的电影里,诡异的是,或者说让人倍感复杂的,在于放在一个虚假的摄制环境中,不管是群众还是主演,切实的在这个本知道虚假的场景中,感受到了恐惧,喜悦,以及麻木,在虚假的场景中,人的真实情感和劣质布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我们在镜头面前,并不把这些可笑的道具当回事,但是,身处于镜头前的人们,却把一切切切实实的当做发生在当下的了,在这种矛盾中,人的情绪经过渲染,脱离了当下的场景,放弃了依附于事件的叙述,直至最为纯粹的情感,像动物般演绎。

但是,这场景有被化解的余地,当行刑人空中的描述告诉我们,这里或者那里所封存的历史时,我们下意识的给所见的一砖一瓦贴上了名为“真实”的符号,也倾向于和主角共同感受彼时所发生的悲剧,拒绝当下的演绎了。

所谓的诡异感,大致上说,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作者在本部片玩了结构的把戏,但是他也有明确地指向的。

在电影中拍摄电影的同时,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CANGO总会去审阅那些已经拍好的桥段,如果放在电影工作流程中,这并不奇怪,但是,当电影的摄影机对准CANGO记录他所观看的反应之时,我们就会明白,作者不仅仅在于记录,而在于一种批判,一种揭露。

当CANGO对自己的行径进行某种解释的时候,或者说,对电影发表某种看法的时候,在这几个片段里,CANGO从浅入深的给每一段进行详细的解释,当然,口中也不能离开对于他所拍摄的电影里,人物的政治符号化解读,以及对应到历史的真实,所展示的意义。

在进行最后一次的解读后,CANGO和两个孙子观看了片段,在进行一段后,CANGO让两个孙子离开,将最终的问题对准自己,进行自我剖析似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起效的仍是“扮演”功能,具体说来就是“换位思考”,CANGO在上述虚假的场景中所面临的恐惧,让他明白自己年轻的时候所对人造成的创伤,在此之前,如同他所解读的,他将他屠杀的人不看做人,而是一种符号,“某种主义”的代表,而他作为行刑人,他所背负的罪恶理应归于国家,归于下命令的领导,这就是他能下意识杀人的重要因素,当然还有人本身的嗜血性。

所以在这段历史下,罪恶是不在于人身上的,而在于某种体制之中,但是,这样的体制现在在印尼还继续实行,不得不说的是,当把体制拨去,将罪恶还给人类自己,所谓的忏悔,会发生,也会迅速消散。

而让这一切得以转变的,是拍电影这件事情,在那里,CANGO才能稍微拨去体制所产生的禁锢,从而在狭小的空间内,让思维充盈自身,思索历史的意义,自我的意义,当面对最纯粹的自己时,他才会明白,自己被异化到如此地步,而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演绎,是在电影里的压抑和释放,是在电影结尾之前每一个片段所造成的积累,量的积累才能引发质的变化,让CANGO跳脱出所有框架,审视自身,人文关怀的回归也许只是素材上的一窥,但是,对于这部片来说,也就够了,结构所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如此明了,而第一层次的(纪录片)的结构,更加预示着,这是个符合好莱坞的故事,而非作为更深层次的解读,从某种意义上,在展示上玩出那么多花样的作者,做的也够多了。

素材的组合造就了这部电影,也毁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道德价值批判也极重。

作为藏在背后里的作者,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引导CANGO,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历经千辛万苦后,得出的结论却又如此简单,也如此直白,单纯,让人感到诧异,厚重的人文关怀在截取了CANGO的悔过,在曾经行刑场干呕,也就仅仅如此了,CANGO一生的经历,在那个晚上,全部被毁掉了,而第二天呢,他又如何,他是活在肯定自己所做出的行为之上,而得以苟活的人,就在那一晚后,他又如何活下去了,电影里没有给出答案,对于作者而言,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让CANGO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罪恶,然后呢,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正统思想,也为自己泛滥的人文关怀用极为嘲讽的方式抹上重重一笔,可是嘲讽的力量在于伤人,当他们坚定无比的站在高人一等的立场上,带着摄像机,成为大法官,来审视眼前犯人的时候,谁又能成为批判作者的法官呢,我不知道,但我明白,我们,这样的行为也许是拯救,也许是毁灭,而拯救和毁灭,仅仅存于一线之隔。

真正的结局不止于此,而我们能看到的,也只能是这样了。

 4 ) 三重杀戮、四种演绎和反身观看

文/caesarphoenix这是一部梦想中的电影,却可能比最恶的梦还恶。

如果中国有成熟的影评界,这部职业生涯中难以遇到的作品,现在早就应该有数十篇万字长文。

而我竟也年终事多,只能做最潦草的描绘。

《杀人演绎》这部“非虚构电影”具有一种惊人的复杂,这种复杂源于在被观众默认为现代、文明的今天,过去犯下屠杀罪行的杀人者堂而皇之的谈论与炫耀杀人行为,甚至主动提出重演当年的角色、再次示范屠杀,不仅如此,杀人者在当地延续着统治,当年被害者的后裔仍然接受着他们的“屠杀”。

这样的内容让观众陷入了“无法想象其为真实,更无法想象其为虚构”的困境,真实(记录)-虚构(故事)的界限被震惊与难以理解侵蚀,观众对电影的一般经验不足以应对影片的挑战。

而更为致命的是,当年实施屠杀的军政府是在西方政府的直接援助之下,杀人者隶属于冷战两大阵营的胜利方(大部分观众指认自己归属的那个阵营),而这种胜利延续至今。

而影片并没有到此为止,杀人者重演杀人者后又扮演了受害者,并最后成为自己的观众,在反身观看中他体会到了当年杀人时都不曾感受到的可怖。

而观众对他观看的观看,对他观看后产生的干呕反应的观看,所形成的复杂感受(不可置信认为虚伪、同情、正义伸张的痛快、怜悯)也是难以简化的。

影片可以看作三重杀戮和四种类型“片中片”的穿插。

但到底是导演意图还是杀人者的拍片热情对最后“片中片”的呈现样貌起到决定性作用值得探究。

三重杀戮是:1.过去的屠杀(1965年),2.到杀人地示范当年如何杀人——片中片里表演杀人和被杀,3.持续至今的对民众的犯罪。

四种类型/亚类型是:歌舞片、匪谍片(意识形态政宣片)、犯罪片、西部片。

“到杀人地示范当年如何杀人——片中片里表演杀人和被杀”是最奇观也最惊人的一重杀戮,结合犯罪片(Anwar喜欢强调的美国电影、他们作为电影院黑帮的身份)推向了最后的反身观看。

而受害者给杀人者戴上奖牌,感谢杀人者送其上天堂的歌舞片,出现在开头和接近结尾,看似最荒诞,却是最大的真实,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没有被审判的胜利者有权把死者摆放在任何位置。

匪谍片(意识形态政宣片)和西部片则展现了杀人者是如何借助虚构的力量,把自己的行为建构为合理合法、使自己心安的。

影片的复杂还远不止于此,三个最主要表现的杀人者的想法有较大差异,其中一个思虑之深而又无比清醒,几乎代言了整个胜利者的逻辑。

只能述其万一,是为补记。

 5 ) 天谴

这是一部讲述当年印尼的黑帮头子,在反华反共运动中杀人无数,虽然至今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却终究无法摆脱精神折磨的纪录片。

电影里的人物,都是当年亲手屠杀共产分子和迫害华人的人。

现在他们老了。

挖掘一下,这更是一部讲述罪孽深重之后寻求灵魂救赎的片子。

电影里透露他试图通过装神弄鬼,通过宗教活动,通过吸毒麻痹神经,通过跳舞社交, 通过上电视教育年轻人,通过把共产分子和华人妖魔化等等手段来寻求解脱。

说到底答应拍电影给年轻人一个交代恐怕也是其中之一。

只可惜,只能有暂时的快乐,这所有的努力到最后,每当深夜来临,他噩梦连连。

到最后,他在摄像头前也无法掩饰自己心灵上的折磨。

幸好有电影最后他不能自已的那一幕。

即使如此,也只能觉得他罪有应得。

等待他的不会是天堂。

若说这电影结构凌乱,似乎也不影响观看,何况一个患上如此精神绝症的人,有病乱投医也顾不上什么章法了。

看完这电影,隐约觉得有更深层的意思。

到底说的是这些黑帮的自我反省啊,还是说的他们不过是更大政治背景的产物啊?

电影里多次提到美国电影暴力和冷战意识形态,对当时印尼青少年的恶劣影响。

当年黑帮决定对共产分子加以迫害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可以从美国电影票房中得到收入,而共产分子反对引进美国电影。

其中一个黑帮分子的女友就是华人,但是他太狠华人了,所以见到一个华人砍一个,最后连女友的爸爸也没放过。

电影里一再追问,当年为了给自己的杀戮找借口,他们找各种理由,据说共产分子很残忍,把这想成是一场战争,而不是简单的黑帮杀人。

但是,他们有我们残忍吗?

几个人反腐琢磨,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共产分子肯定没有自己残忍,他们当年想要做的是:把美国电影里面的黑帮变成自己的现实生活,他们学了电影里的杀人手段,穿着模仿美国黑帮的衣服,只会做得比电影里更残忍。

怎么看来看去觉得这电影是在审视美国啊。

这些不断地号称自己追求自由、反对共产主义的人到头来却让人说成是:印尼是民主过度,还不如军政府时期社会安定。

怎么看来看去又觉得这电影说的不光是美国啊?

把异己视为仇敌,凭着青春热血挥刀砍人毫不留情的故事这世界上还少吗?

看看电影里讲述的事件发生时间:1966年......又是世界性的发烧啊。

这片子什么人拍的?

一查出品国,毫无悬念:欧洲。

再查导演,居然是美国人,不过现居丹麦,哈佛大学毕业。

电影在欧洲获多项奖,却没在美国获奖。

 6 ) 谎言编织的超现实梦境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mv是说被杀的人感谢anwar把自己送上天堂而得到解脱,还给他送了一个奖章,anwar对此也是觉得十分满意。

看来,那些刽子手都已经基本相信数十年编织下来的谎言,用以保护自己免受良心的谴责。

毕竟,手刃1000无辜的人也是需要强大的内心的。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刽子手吹嘘自我形成的影片,受害者永远无法发声,家属也将会在忍气吞声中度过这一辈子,无数冤魂也不会被轮回,诅咒着印尼这个把流氓等同于自由的国家。

 7 ) 《杀戮演绎》

关乎政治的纪录片一般很能“绝对正确”,影片并非简单的叙事,也非简单的通过演绎转嫁,她超越了一般纪录片的范畴,同时她的真实扮演也甩开重现历史的故事片好几条街。

人类的统治历史一直都伴随着这样血腥故事,只是用今天的记录形式展示出来,不单单是屠杀本身,还有施暴者的心态及转变,确实令人震撼。

悲剧的工具,即便当下政权交替、或者各种形式的伏法,我想他们都理解不了除政治之外的更深层的不幸。

像主人公那样最后出现的忏悔怜悯之心,也有年龄以及后代的多重原因。

另一方面没有鲜血难道就不是荼毒吗?

你把各个国家地区统治阶级、既得利益者、刽子手们放到一起,本质都差不多的,只是看谁文明的包装更精致罢了。

前者还可说“无知者无畏”,而佯装的道德、粉饰的太平具有同样的嘴脸,且更可憎。

 8 ) ?

悲剧发生后的这么多年后,主角想通过拍摄电影来逃避自己的罪过,首先,比起主角的朋友,他还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他的朋友还在自己认为的正义中过着自己安稳的生活。

但是这样的罪过怎么可能会通过拍电影就能轻易获得救赎呢。

给我映像深刻的是他在完成电影后对约书亚说,我在戏中被恐怖笼罩,我感受到被我行刑人的感受,约书亚说你没有,你只是在等待导演喊cut,被你剥夺生命的人在等待生命的终结。

就像电影的名字杀戮演绎,在这个我看上去不太发达的国家,这样的恶才能演绎出,而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太多的恶被粉饰以至于我们根本分辨不出恶,而这都是恶不是么?

 9 ) 历史就在那儿,不悲不喜

由当年的刽子手自编自导自演一场发生在50年前、涉及250W人生命的大屠杀,这该不会是哪个邪典导演整出来的好莱坞大片吧?!

NoNoNo,它真实的发生了,印度尼西亚这一神奇的国度为这部大片献上最鼎力的赞助——多位领导人慷慨露脸激昂发声、五原则青年团橘花花乌泱泱的人肉背景,就这样,当扭曲的权贵资本主义政治、贫富悬殊的经济与从上至下未开化的思想与文明世界间垒起四方厚重的城墙,一场现实世界的超现实荒诞剧在城内上演了。

本片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选择以纪录片而非剧情片的形式展现,先来看看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

既然不能用演员扮演,那我就用当事人演绎吧狡猾的导演打了一记绝美的擦边球,当印尼举国陷入极端激进的反共产主义橙色风暴中,当踩踏百万共产主义者躯体的Free Man登上印尼权力的最高峰,当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眉飞色舞讲述杀戮过程时,奥本海默隐去了自己的情感,不加评论,只是静静任由摄像机记录下安瓦尔•冈戈和他的Gangsters将一场反人类屠杀拍成好莱坞大片的全过程。

大概导演已深谙历史的本质,它允许每个人拥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和逻辑,分歧面前谁也强迫不了谁接受彼此的观点,谁也没有能力让谁彻底闭嘴,暴力屠杀或握手言和,历史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沉静的可怕,但是最终真相总会如抓不住的细沙渗漏渗漏直到彻底直白的展现于世人,娓娓道出历史的洪流——真善美终将战胜假恶丑。

《杀戮演绎》便是借安瓦尔的电影在已破陋不堪的谎言上撕开一个真相的小口。

片中片导演安瓦尔•冈戈曾是1965年印尼反共大屠杀刽子手之一,亲自手刃1000余人,与剧情片中杀人狂一贯穷凶极恶狰狞的外表不同,现实中的刽子手竟是位面目慈祥、富有爱心、天真烂漫、痴迷电影的老顽童,不过想来如果没有他的这些特质,约书亚•奥本海默也撕不开真相的小口,成就不了《杀戮演绎》。

奥本海默在印尼的北苏门答腊采访拍摄了能找到的每一个当年的杀人者,安瓦尔是第41个,他成了影片的主角。

奥本海默让安瓦尔以自己的方式拍摄讲述这场屠杀,安瓦尔则像是叙述了一个自己重复做了50年的迷梦。

多年来他一直被噩梦缠绕黑夜,其他Gangsters说:“你感觉被鬼魂侵扰是因为意志太薄弱。

”一旦负罪感从生,防线崩溃非疯既死,杀人者只能继续以“坚强”的意志抵制潜意识对暴行的忏悔,找到不让自己感到罪恶的方法。

有的人挑眉炫耀“我使个眼神,他们就死了”,有的人双目圆睁“只有胜利者才能定义战争罪行”,安瓦尔选择了将梦魇如实的拍摄出来,并且渴望得到他人对其所作所为肯定的评价,正如片中关于女妖割下安瓦尔头颅变态虐待的情节应该放在电影之前还是之后的讨论以及圣洁的瀑布下被安瓦尔勒死的受害者拿出金灿灿的奖牌挂在他的脖上动情说道“因为把我处死把我送上了天堂,我要千百次的感谢你”,将这幕荒诞剧推向极致高潮,不禁感叹安瓦尔们真真是愚昧到无药可救,紧握真相砂砾的谎言之手真真是攥的紧,历史的公正性距离这个国度大概还有一个世纪之远吧。

转机意外出现,安瓦尔饰演一名将被处死的共产主义者,在经历了摧毁尊严的殴打拷问之后,当熟悉的铁丝套上安瓦尔的脖颈,突然他颤抖不止,无力瘫软,仿佛那个做了50年的噩梦成为现实,他询问导演、询问他人、询问自己:“曾被我拷打的人,是否和我当时感受到的一样?

难道,我犯了罪?

”无须别人作答,再回50年前的行刑之地,安瓦尔曾在此绿衣白裤嬉笑着舞一曲ChaCha,如今却抑制不住的干呕,用尽纸醉金迷掩埋的真相终究还是破口而出,历史公正性在个体身上的洗礼完成了,不禁期待谎言密布的黑暗中能有更多的人完成这样的洗礼与反思。

历史仍在那里不悲不喜,在它面前人性太是复杂,人力太过渺小,好与坏、对与错、白与黑都是太绝对的辞藻,不过历史终究会曲折的走向真善美。

最后,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政府否认历史的态度,是流淌着的血液带来的思考。

感谢《杀戮演绎》的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给予我一种更加平和但又充满坚信的力量,因为我知道历史的洪流会冲刷掉一切费尽心思的谎言,真相经历时间的冲洗会愈加闪闪发亮不容避视。

我们会继续为历史的大白于世而奔走努力,而安瓦尔们终会完成历史的洗礼。

 10 ) 壓迫者劇場: 創傷才是普世的

The political extremists: the paramilitary youth: gangsters slaughtered the "Communist" and ethnic Chinese.Theatre of the oppressors: role reverse in the victims' roles.All about trauma: the need of taking the places of the others.How about the survivor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想起來自己的創傷…. Then, to survive!All about politics: 政治運動害人啊!

當66年拆那搞極左共產運動的時候,印尼開始了反共產反華的paramilitary運動,大批青年被組織成民兵,大肆殺人…這類青年民兵受到鼓動,宣揚他們所謂的親美“自由”意識形態。

他們不反感外人對它們的評價:gangster, 還說道這詞來自“free man" (而他們收保護費已經是事實)。

極右反極左是多麼荒謬和可笑!

如今印尼政府仍沒認罪,任何左派的觀點都是當地社會的禁忌。

青年軍的任何活動都是"正確"的。

就連這個影片和片中劇場本身仍不時被理解成正面宣揚官方的立場的。

排練時有小孩和女人受到驚嚇,軍團領袖卻用"正確,勇氣"來安慰她們。

片中主角Anwar述說,大部分兒童都在血腥的官方醜化共產黨的影片中長大,是traumatized的。

然官方縱容下的青年軍的暴行卻視而不見。

情景的再現沒有使Anwar有一點輕鬆,他在劇場中反复地體驗倖存者受到的折磨 (即戲劇治療的role reversal),並講解處死他們的方法 (如當年他用鐵絲勒死"共黨人")。

Anwar嘗試著“贖罪” (導演稱之為"壓迫者劇場)。

然而,其他人卻沒有在片和劇場中懺悔,有時甚至認為這是在記錄他們“反共產主義是多麼正確”的證據,以及自己過去的"當年勇"。

這個影片會遭到印尼政府的抗議。

華人能在這種社會生存真是難以想像。

《杀戮演绎》短评

这部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堪称非凡卓绝!导演通过邀请1965年印尼屠共事件的侩子手们在镜头前扮演杀人者和被杀者以重现当年的屠杀场景,让观众窥视到了屠杀者们极端扭曲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现状,骇人听闻并震颤人心。个人认为导演意图传达的主题比影片本身的质量更高得多!★★★★

2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看到有人评价这片真实的有些超现实,我认为没有任何超现实的,给我们一个机会,给点鼓励,我们一样可以重演。给一个合适的理由,别说非我族类,就算自己的同胞也一样下的去手。而且若干年以后,这些人也能像他们一样说的理直气壮。五戒青年团和红卫兵的区别在哪?不过只是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而已。

5分钟前
  • Nicholas
  • 还行

我觉得每个人都该看...

10分钟前
  • Methy
  • 力荐

一段历史

12分钟前
  • 在路上
  • 还行

超赞的选题和视角;老流氓的电影梦;

13分钟前
  • 大刚
  • 力荐

搞不懂,为什么要拍一群杀戮成性的人的内心救赎,哭了就真正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啦?记录片拍的表演成分真的太强了,穿插着一种超现实的人物演绎色彩。现实生活里地方政府控制一切不畏舆论,民众一群草包。

17分钟前
  • 我和我的小毛衣
  • 较差

什么样的环境滋生什么样的事物,一帮精神分裂者的孤芳自赏。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太一般了,不明白为啥有这么高的评分,拖沓冗长。

21分钟前
  • Coupe
  • 较差

选题不错,原以为会是个有难度的片子,实则不然,印尼佬不以为耻,就算Congo再卖力干呕(做作恶心),换哪个欧洲面孔去拍,他们还是反以为荣的,所以拍摄能力上无法体现水准。看的是导演剪辑版,可看性极低,啰嗦而杂乱的流水账,想要揭示的问题也仍然浮于表面,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24分钟前
  • SK
  • 较差

有人执迷不悟有人若有所思。。很特别的题材

26分钟前
  • Yiku
  • 还行

题材很惊悚,“演绎”这个介入手法很新颖,但这部纪录片本身却很无能。把主角从片头到片尾的态度对比起来一看,导演这是自以为是地把这部电影的拍摄当成了杀人狂魔的忏悔之旅了。那些无辜死去的共产党和华人,真的能原谅吗?这片子在中国微博公知界几乎没能引起一点反响,太能证明他们的选择性失明了。

28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好素材,差影片

33分钟前
  • 单眼远视
  • 较差

待重看。

34分钟前
  • 三价拿铁
  • 还行

《“他们对谎言上瘾”》http://www.infzm.com/content/88278 - 电影最诗意的场景是杀戮者安瓦尔的歌舞片:曼妙舞女从鱼嘴中吐出。导演奥本海默认为四层楼高的大鱼代表了人类的幻想:“有的幻想引导我们去杀戮,并在杀戮之上建立起恐怖政权。”

3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A

41分钟前
  • 弓长忄享
  • 力荐

看不懂~

44分钟前
  • mobscene
  • 较差

沉闷

45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较差

很好的题材,可是拍得太太太无聊了!

49分钟前
  • 大帆茄
  • 较差

看完此片就像吃了一块从粪坑里捞出来的人血馒头。

54分钟前
  • SleepyPino
  • 力荐

节奏比较慢,可能看美剧看多了,耐心不足

59分钟前
  • audivv
  • 还行

160min Dont n what 2 say...Long and tedious, totally below expectation.

1小时前
  • 镜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