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久,似乎是今夏吧...只记得没有一丝沉重,没有崇高的命题,不怎么需要思考,看完也根本不记得看了什么——《冲浪企鹅》(英文名:Surf's Up),差点被我遗忘的一部动画片,近期被偶尔提及,那就翻出来回味下,我想写什么呢?!不清楚诶...反正很轻松,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细节依然存在于脑海之中,如果非要揪点出来,那可以说说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必然经历一段时间的叛逆.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时期,讨厌大人的世界,视墨守陈规的生活如敌人...的确,成人世界中的一些事情是那个年纪的我们所无法理解的,就像片中主角的哥哥很负责任的孵蛋ing;一位企鹅爸爸在追自己的蛋;一直在切鱼的企鹅妈妈... 这些在小企鹅看来完全没有新鲜感的事情,就在它身边一遍遍的发生和重复,人类尚且接受不了,更何况一只疯狂的小企鹅?!...所以年轻人往往会舍弃家庭的支持而选择独立寻找梦想,实现梦想,而主角则选择了参加冲浪比赛.失败也好,成功也罢,任何寻找梦的经历都在帮助年轻人迅速成长,到头来,迎接他们的仍旧是那个曾经极度厌烦的成人世界,只是一切都成为自然而然罢了^^ 观看的过程无疑是愉悦与快乐的,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习惯了用大脑去尽量思考,倒不如在夜间卸除这些负担,给身心放一个大假,看一部冲浪企鹅这样的动画片,热奶茶和乐事薯片陪伴着度过这一个半钟头的时间应该是惬意异常的事情,Enjoy.于2007年夏 任我为所欲为滴影音城堡
一直喜欢看卡通片,不仅因为卡通给人带来的轻松愉悦,更因为它会用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来讲述它想要表现的主题。
《冲浪企鹅》并不是最精彩最吸引我的卡通,然而,却是对我意义最重大的一部。
因为这群冲浪的小企鹅告诉我,该如何卸下包袱,轻松前行,勇敢的追求,享受过程。
惟有如此,才是强者。
小企鹅Cody崇拜冲浪冠军大Z,希望效仿这位辉煌早逝的前辈,在冲浪比赛中夺得冠军。
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隐匿在岛上假装死亡的大Z,向他学习冲浪的技艺。
大Z试图让他从做冲浪板中体会那种悠长的感觉,浮躁的Cody无法体会大Z的良苦用心,忿忿地离去。
在Lany的劝说下,Cody开始渐渐了解,终于重新回到大Z身边,并且明白了如何在浪中享受那种快乐。
大Z说:在浪尖上的快乐,远胜过赢得任何比赛。
同时,Cody也发现大Z假装死亡的原因:他害怕失败,害怕一朝失去冠军的地位。
所以,他宁愿把自己的生活,留在那最辉煌最灿烂的巅峰。
对偶像失望的Cody伤心离去。
在第二日的比赛中,顺利闯进决赛后,他为了救小鸡乔,放弃了夺得冠军的机会。
这样的选择,是他真正了解了冲浪的魅力。
也从而掌握了生活的真谛。
说完了小企鹅,该说说我自己了。
那么久以来,我都无法克服自己心里的焦躁、不安,恐惧。
一方面,深觉工作上力不从心,一方面又整日被经济重担所累。
不甘服输,却又觉得无能为力。
内心的矛盾痛苦长期纠缠,更觉得辛苦而无法言说。
我又何曾不想轻松一点,却一直找不到排解的渠道,找不到那个灵光乍现的契机。
(英国文学里的专有名词epiphany,这是导师教给我唯一没忘的东西)小企鹅的经历让我明白,生命是那么漫长的旅程,如同一场马拉松,如果始终担心自己的位置,担心落后于人,那会是多么疲惫,又能坚持多久?
所以,放心心头的大石吧,学会享受生活给予的一切,比如压力,比如竞争,甚至是旁人的闲言碎语甚至恶意中伤,都当成一场鲜花绽放的盛宴,学会放下,懂得欣赏,建立强大的内心力量。
就如同那首很久没听的老歌,Travelling Light。
Through the darkest alleys and loneliest valleys, I was dragging those heavy chains of doubt and fear, Then with the one word spoken the locks were broken, Now He‘s leading me to places where there are no tears..."
因为只是表达一些个人看法,没有中心思想,所以请见谅~《冲浪企鹅》:用最热门的动物形象——企鹅,来恶搞纪录片,有点新奇;用极限运动来讲人生大道理,抒发生活感悟,有点刺激。
纪录片都可以恶搞?
没错,现在是恶搞文化泛滥的年代,但千万不能让恶搞当道。
我觉得亚文化就是亚文化,一旦成为主流,其颠覆能力不仅仅是让人瞠目结舌那么简单而已,或许,带来的可能是整个文化根基的动摇~~因此,偶尔消遣偶尔享受偶尔批判,带一丝调侃和玩味的情绪,我们会发现,说不定,恶搞的本质就在于此。
回到该片上来。
朋友说,这个片子有点像《冰河世纪》。
我只能说,在语言上,似乎有那么一点类似的味道。
但,那估计可能是美国式的幽默。
本片让我捧腹的地方在于,1,TANK抱着他所谓的那些女人所摆的pose,以及当时的背景音乐。
2,一个黄头发高耸的黑脸企鹅(有点隐喻黑人),和光头白脸企鹅(有点隐喻白人),在海边做比赛现场连线报道的场景。
3,主角cody面对镜头的自述,分段形式,嘲讽和娱乐的意味让你心满意足。
还有许多。
嗯,也许没看过该片,就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所以,推荐看看,尤其是对于传媒有些兴趣或者看法的人。
P.S.适合成人看的动画片,为什么唯独我们中国不行呢?
这个“不行”打击面很广,如创作如发行如管理如体制…再P.S.不要误解了成人动画的意思。
我个人觉得这一部若是16岁以下的观众看起来可能会有点吃力。
没有鄙视青少年的意思…http://zlyng.cn/?p=111
一句话点评:你可以随时发笑,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走人,只要你还是在看这部电影。
美国的动画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谐”,有奖有罚,有好有坏,力图满足所有的欣赏层次。
所以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任何角落中任何人的态度和状态——即我们所说的众生相,本部影片也不例外,片中的人物性格典型得简直拈手即来,毫无特色。
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逆流而上,坚持不懈地青春有为的少年,他必须有一位脑子缺根线儿的soulmate冲浪鸡,遇到吃苦耐劳有伯乐情怀的长腿鸟经纪人,接触市侩低俗唯利是图的矮熊老板,挑战目中无人自大可恶的卫冕冠军,仰慕急流勇退但宝刀未老的归隐高手,自然需要邂逅那位夺人心魄一见倾城的麻辣俏佳人...相信我,把燕尾服脱掉换成铠甲,就是《机器人历险记》;穿上汉服就是《花木兰》;加上轮胎就是《赛车总动员》;飞到法国就是《小鼠大厨》...所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不是无聊透顶,最好不要重复看看过的电影。
每部美国出产的动画片,导演总会想出一些布莱希特式的点子,让你对影片若即若离。
这次是真人秀的拍摄方式。
讽刺现实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新鲜的是你会选择怎么讽刺,或者讽刺什么。
因此,当采访、纪录、真人秀结合在一起时,就有了本片的表现方式。
制片方会庆幸这是一部动画片,因为现实的投资去拍一部这样的真人秀节目,并制作播放,恐怕一百台摄像机同步摄制都未必能达到影片所表现出来的效果。
当然,也可能是导演向美国版《办公室》的一种致敬(或者是讽刺?
)。
当然,动画片不必太深究原委。
本片最为突出的美,在于对冲浪动态时的全角度捕捉。
在卷浪中,在浪尖上...这是在真实的冲浪运动中所不能见到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画面,本片很可能入围今年的金酸梅。
这可以作为吸引小朋友进电影院吃爆米花的一个由头。
这是一部说不上如何如何的动画,立意也脱离不了励志的路子。
但是表现的手法可圈可点,采访贯穿了整个环节,个个角色都是很有个性,还记得那个什么鸟细细的脚走着,真有趣!
bingo又是企鹅了,这部电影确实让喜欢企鹅的人们过了瘾。
大块头企鹅,小不点企鹅,男企鹅,女企鹅,聪明企鹅,笨蛋企鹅,哈哈,原来企鹅的世界也可以这么热闹。
其实,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因为我已经厌倦了恐怖和惊悚的世界。
不过,这部片子真的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不是因为那些企鹅,而是因为那只鸡。
麻吉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可在我所看到的台湾配音里,这只鸡拥有了一个很傻蛋的名字,还有一个很傻蛋的声音。
真的很怀疑这个声音是不是潘玮柏配的,听到这只鸡的声音,我脑子里出现的竟然一直是潘帅的样子。
(上帝作证,我不是在丑化潘帅啊)至少,这只鸡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傻人有傻福!
至少证明这个理论在鸡的世界里也是奏效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希望大家都去看看。
至少,在我所收藏的4部电影中,这是其中的一部。
文/狐狸梦见乌鸦用“生不逢时”来形容《冲浪企鹅》再合适不过,狐狸之前对影片的前景预测完全中标。
不要说我乌鸦嘴,狐狸认为,《冲浪企鹅》之所以没有在火爆的07年暑期电影市场打出一片天地,80%的原因还要归咎于可爱的小企鹅身上,基本上没有人想在两年内第三次看到由企鹅主演的电影(另外两部是《帝企鹅日记》《快乐的大脚》)。
可能是当初的主创者们还想借着这些穿礼服的小家伙们的东风再火一把,可是没想到如意算盘伴在一个又一个的浪头中石沉大海。
中国有句古话: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前两次的风光之后,第三次仍然将其当作救命稻草,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些自以为是的小日本(索尼老板们)的脑袋一定被驴踢过,而且不止一次。
不过,从IMDB本片7.1的高分中看出,对于一部去年的“老片”来说,还是受到影迷的喜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其实,本片不像前两部企鹅电影那样,把企鹅的故事放在了台面上,从头到尾一本正经的在拿企鹅说事。
在片中,企鹅不仅离开了寒冷的南极,来到了酷热的海滩,而且还想人一样大玩冲浪板、没事就拍电视、泡妞、晚上围坐在篝火前唱歌。
企鹅在本片中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形式,其实《冲浪企鹅》的骨子里面要表现的还是夏威夷那些自由自在、乘风破浪的“沙滩男孩”,主人公科迪争强好胜,大Z重返荣耀,“坦克”气焰嚣张,就连那个海獭富翁活脱脱一副投机商的嘴脸。
说本片是一部励志的电影也不为过,“沙滩男孩”们所追求的勇敢、坚韧、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精神,在本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本片中所要表达一切,要讲的故事都用企鹅拟人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一点上与《马达加斯加》类似,只是后者就把各种各样的动物召集在一起来讲一个故事,本片大可依样画葫芦,没有必要死抓着企鹅这棵树不放,这一点梦工厂做的比较不错。
否则,看多了黑白相间企鹅,单调暂且不说,到最后没准还要以为家里电视出了毛病。
本片的故事很简单,但用平常看剧情片那样的眼光来衡量一部动画片的剧情似乎有点神经过敏。
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励志故事在这部动画片中焕发了青春。
首先本片的拍摄方式很独特,片中通过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甚至偷拍的方式来把这个故事呈现给大家,给人一种“伪记录片”的感觉,又可以说这是“重返现场”似的风格,虽说这种拍摄方式不算新鲜,但是将其发挥到动画片中,也算独此一家。
而这种第三人称视角的拍摄方式,就是把观众当作了现场的旁观者、摄影者、狗仔队,给我们一种身历其境的新鲜感,似乎让我们进入到影片中。
其次,本片的拟人化相当成功,造型、动作一点也不夸张,片中企鹅们没有平时大摇大摆的行动方式,一板一眼的神态活脱冲浪高手附体,在这里,企鹅不像企鹅,我们倒是可是称之为“企鹅人”。
再加上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活泼搞笑,本片是一部适合全家观赏的娱乐佳作。
还要简单提一下本片的音乐,企鹅们代表着阳光的“沙滩男孩”,而且题材励志,所以片中的歌曲哪个欢快、哪个流行哪个来。
比如依靠在Billboard上风光无限的专辑Don't Tread on Me,而重新返回人们视线的311;流行朋克乐队Incubus的成名曲Drive也收录于此;被老牌车库乐队Pearl Jam的经典之作Big Wave ;制作人Ken Andrews也参与其中;夏日炎炎的沙滩上,不能少了巴西的桑巴,来自巴西的Forro In the Dark也强力加盟;此外来自加拿大的reggae乐队Dirty Heads的Stand Tall相信也会为你带来想舞动的感觉。
IMDB评分:7.1/10狐狸评分: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8bwm.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虽然故事情节很老套但是“拍摄”的视角很独特。
整部片子像是一个运动员的纪录片,只不过主教不是人而是一个可爱的小企鹅。
我一直惊叹西方的动画片中描述的“女性”动物,总能够通过特定的装饰及动作将“女性”描述的惟妙惟肖。
本片也是一样。
都是企鹅,但男的和女的泾渭分明,可爱之极。
<<冲浪企鹅>>是自己看到的第一部伪纪录片(mockumentary), 虽然剧情有些老套, 但影片镜头的真实感(典型纪录片式的晃动镜头), 纹理贴图以及角色动作流畅度甚至赶超了梦工厂和皮克斯的作品, 可能是因为剧情有些平淡的原因, 只是获得了某项大奖的提名. <<变形金刚>>男一号的声音给Cody这个角色增加了不少的特色. 很喜欢Joe的那种迷糊状态.
偶然从网上看到,很喜欢,企鹅摇摇摆摆的样子,在海浪里奋力前行的科迪,特别是大浪从头上翻滚,驾着冲浪板寻找出口,伸手在浪壁上轻触,真实得像是在澳大利亚美丽的海边实拍。
对于一件事,坚持并不足够,还要有朋友的帮助、师长的指导、坚定的信心和一定的运气。
独特视角。完美视觉和配乐。
完全记不得剧情的儿时看过的动画。回看了一下发现美术风格还不错
紧接着Mr.Brooks后看的,调节得很好,打四分,晚上睡好觉功不可没
索尼 呵呵
there&#39;re a lot of american elements in it
形式新颖 ost很赞
好像。。。。。。看过。。。。。。。。(我认为是看过的,只是因为“太烂”被我选择性遗忘了)
那几个小企鹅仔的造型和对话是亮点. 其他部分就当休闲休闲吧.
跳舞那段很帅
完全不知所云。一点笑料都没有,傻乎乎的。
除了音乐不错,简直乏善可陈,浪费一个奥斯卡提名
不大喜欢。。
i&#39;m gonna watch it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典型美国鸡血电影……
很酷很爆笑+伪纪录片
还行
励志片 ,真好玩。
有应该有的搞笑元素,很轻松
企鹅不生活在南极,真厉害
企鹅的 都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