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冲着吴彦祖和陈冠希看的,他们俩长得的确也很像兄弟,但是整部电影下来,真的无聊得我要打瞌睡,完全不知所云,也许是我当时太小,看不懂他们想表达的吧,文艺片之所以小众大概也是这个原因,但是它又用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两大男明星,真可谓是既想要流量又想要文艺,幸好,这两个男明星的演技还是可以的,所以看的时候没有太出戏。
《想飞》说的是一个多么简单常见的故事,从标题就见出平淡与中庸。
但从张艾嘉的手中折出却舒缓明净,一如她其他的片子那般能化开人心口上的血块,缓解那些难堪的疼痛。
张艾嘉做导演是用心在说话,该删的删该减的减。
这个片子的后期做的一点都不累赘,还借用了跳接和平行蒙太奇的高超技巧来洗练人物行为,故事丝毫不滥情,不浮夸。
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想飞的理想主义而恣意抒发脚不沾地只顾形而上的装腔作势。
吴彦祖饰演的Joker最终给了李心洁饰演的Ling一双翅膀,让她完成了该去飞翔的梦想。
Ling扑扇翅膀的那一幕导演没有给我们展现出来,故事直接拉到Ling走以后,Joker和弟弟Kid站在人去楼空的房子里,透过窗户观望。
Joker面对Kid的质疑隐忍地摇头说不知道……我觉得这个叙事上的裁夺非常有手腕,女孩的翅膀被隐去了身形,给了受众一个推敲和想象的富余空间,她飞走时的模样和心情任我们想象,我们可以把完成飞的梦想的她当成任何一个自己,想飞终于实现了,导演没有给我们框定飞的对象,我们自己能够让自己也插上翅膀飞起来。
赏心悦目来形容这部影片足矣,原因仅列出上面这一例。
其他的,每每看过的人,心知肚明好了。
我们都要飞起来,新年重温这部电影的目的也在于此。
我们都要飞,无论谁给我插上翅膀。
不过说到那双能让梦想起飞的翅膀,不得不悲哀地扳起指头数数,理想是否等于十万块钱?
确实,整个影片有梦想有追求有温情有成长,唯一缺的就是钱,而主人公们一直在寻找的不过是一对翅膀,最后Joker跟爸爸借了十万块钱,女孩终于有了翅膀飞走了。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知道,尽管悲伤逆流成河,翅膀跟金钱始终有等号来嫁接,不管是约等于还是其他的度量,我们保持梦想保持追求抓住温情接受成长的同时,如果缺少那十万块,我们真的飞不起来。
好在我们愿意继续保持这个保持那个,抓住这个接受那个,我们狠狠地打磨自己,等待有一天翅膀长出来,我们飞得高高的,远远的。
借助外力也好自力更生也好,钱是梦想的翅膀,我们翘首以盼着……李心洁一直给我的感觉是她的五官长的很用力。
她闭住呼吸的时候看着都像在喘气,她垂下眼幕的时候都像是在盯着你看。
她演愤怒奔走的Ling,感觉Ling是专门为她设计的。
被家境拖累,被家人扼住了喉咙,李心洁那张精细的脸蛋儿本身就有这种紧绷感,能展现Ling的处境。
作为演员本身李心洁受到众人追捧,很快拿下几个影后。
那种紧绷感用在鬼片里头更是如鱼得水,影后是迟早的事。
李心洁的内外结合本身就是个演技上的定数,适合需要用点力的角色。
另外专门说说Edison陈冠希。
他饰演的Kid还有他特警新人类时期的新新嬉皮感,我一直蛮爱看他的戏,前前后后无论他私人出了什么风波,戏还是好的,尤其无间道之后整个人开了窍一样戏都愈发有味道了。
Kid是个很有亲和力的角色,关键在于和吴彦祖演哥俩总觉得有化学效应在里面,很有意思,不知道大家品到没有,还是单纯属于我个别体验。
吴彦祖中规中矩,他饰演过的这类角色太多了,偶尔像三岔口一样玩世不恭亦正亦邪我倒觉得才是他的突破。
昨天去租碟的时候,很偶然在一张叫想飞的碟上看到张艾嘉的名字,虽然她只是编剧,仍是毫不犹豫的把它带回了家。
不知道为什么会特别喜欢张艾嘉,,看过的碟不多,听过的歌也不多,只是从她唱爱的代价开始便从心里认知了这样一个人,明白她可以替你说出心里的许多许多。
就好象以前看《心动》一样,是自己初恋的味道。
这个由近来名胜很大的陈冠希、吴彦祖和李心滐主演的片子,讲述了一个并不特别的故事。
计算机游戏设计师Joker(吴彦祖饰)在酒吧里认识了生活窘迫的女酒保阿玲(李心洁饰),并因误食摇头丸目睹了阿玲打架的样子,从而产生创作灵感,开始以阿玲为原型设计princessD的游戏。
游戏者和PrincessD 一起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而princess D的未来也由游戏者自己决定。
影片里面充满了帅哥美女的镜头,但是这绝对不是一部偶像剧。
在充满了张艾嘉式独白和快速转换镜头运用的片子里,他在传递着一个主题,就是:Everybody has a dream,a dream to keep you carry on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在支撑自己前行)。
虽然整个的色调不是很明快,但是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很清新向上的朝气。
其实人人都希望象princess D 一样有一双翅膀,可以自由地飞翔,但是仍是羁绊在生活的笼子里碌碌无为。
想飞一种梦想,而这种梦想是需要信心和努力去支持的,想自己现在就是缺少这种信心和努力:)飞吧,我想我可以:)
其实最先知道这部电影还是因为迷恋DANIEL的缘故,DANIEL早期的电影都是很青涩的那种,让人感觉年轻和冲动。
我承认那张脸可以迷倒很多男男女女,但他的表演却拉不开观众和他的心理距离,感觉身边有很多像DANIEL的人。
冠希兄亦是如此。
PRINCESS D 是一种感觉,当你放下一切压力,你就可以真正的飞翔。
故事一点也不香港,是属于年轻人的,虽然困境总是能引起很多的故事,台湾导演和编剧也总喜欢在困境中的年轻人身上找到故事,不过,张艾嘉是有爱的人,对人物的个性铺陈是绝对成功的,有纯朴的气息,虽然主人公是时髦的现代人,不需要用奇异的故事,怪诞的人物,离奇的情节来标新立异,在大城市里普通得在不能普通的故事,每天在新闻里听到的故事,一样可以描述得情深意重。
吴彦祖和陈帅哥真是很有兄弟像的,吴彦祖的部分更成功点,十分入戏,记得在看到这部电影之前看到一位留着Ling 同样发型,穿淑女屋连衣裙的女生,觉得很无法接受,后来看到影片中的李心洁,觉得这个造型真是很好看,李心洁的演技真是不错,穿着背心和七分裤的样子真是可爱的邻家女孩啊。
我忘记了LING 带着毒品过海关是不是最终成功了,但是那个镜头真像《LEON》里娜塔莉从大楼里告别里昂出来时的画面,走过去,就是一片天,生活在最后一刻拥抱了马蒂尔德,使她活了下来,虽然LING 好像最后也没有事,生活也有点吝啬地拥抱了她,不过导演还是用浪漫的手法婉转地结束了故事,LING 最后还是像好多个浪漫的故事一样,继续漂泊四海为家。
不知道还有没有续集啊。
豆瓣6.7的分太低了。
有深度不煽情,也有港片特有的生活化的幽默。
每个角色都选的很好,除了吴彦祖的角色有点无聊。
陈冠希的角色尤其出彩,当一无所成的他在唱卡拉OK的时候突然问到:我们是不是在浪费青春?
这个片子的视角一下远了很多。
叼着奶嘴糖蹦迪的陈冠希也是相当可爱自然。
父子三个人争着跟李心洁跳舞那段也是特别生活化特别温暖。
片子的高潮在李心洁过关的时候,真的有种母爱济苍生的感觉。
那时候的港片造型时尚,绚丽,有创意,秒杀现在的浮夸都市剧。
就是最后的动画效果有点拉垮。
这不是一部没静下心前能看的电影。
这不是一部给太年轻的人看的电影。
张艾嘉的电影印象深刻的有两部,一是《心动》,再就是这部《想飞》。
电影最美的镜头在最后打开全是麻将的那一瞬,之前积累起来的张力于此刻得到释放——身为电影,用上了电影的叙事转折手法,却最终让结果看起来更远离电影的刻意精巧,转而平淡并真实。
想飞是梦想,在这梦想中总有张开翅膀那一刹的轰烈。
而现实中,一切就确只能如此平淡——憧憬的完美爱情还是只在憧憬中,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财富并非如想象中那样能一蹴而至。
一切都还远。
好在,一切都在更近。
1.张艾嘉的电影很多是围绕着青年人的情爱展开,《美少年之恋》《心动》《想飞》主题方面个人认为都是“未完成的爱”,这些故事看起来不费力甚至可能有人觉得无聊,但总是能不经意间戳中我。
2.少女阿玲(李心洁)给Joker(吴彦祖)的第一印象是叛逆、带有某种吸引力,因为他作为家中长子应该是从小就被寄予厚望重点培养才能在长大后成为IT精英,这位有点书呆子的学霸似乎很容易就被不同世界的阿玲“俘获”。
剧情有点小趣味但展开的还是不太够,他俩的爱情也成为了一种悬浮的景观。
3.陈冠希演的弟弟一看就是从小没有哥哥那么大的压力所以自由生长,顽皮随性极了,上班的状态仿佛在演我(bushi)4.黄秋生和李宗盛两位父亲的形象都颠覆了我对他俩固有的认知,黄因为某些片子所以给我一种阴森森的感觉,这里演舞蹈老师倒是可爱了许多,李宗盛嘛往常总是乐坛知心大哥的样子,这里居然演了一个犯人,不过看起来跟家人倒是关系和睦,除了这些,基本上就是起到一个衬托男女主的作用,两人家庭背景可以说是“悬殊”。
5.阿玲妈妈我一开始以为是张艾嘉演的,还奇怪她怎么清瘦成这样,看了演员表才发现原来是夏文汐,别说俩人还真有点相像。
夏文汐演的妈妈因为受了刺激所以精神上有点问题,她也基本演出来了,不过也跟其他两位父亲一样没有更深入的展开。
其实也是偶然,是看到别人的推荐冲着冠希哥和彦祖哥(不分先后啊)的合作来看的(两个人的神颜啊啊啊啊啊啊)
神颜同框剧情方面看起来有点像文艺片,整个影片的色调也体现出来了,灰灰暗暗的。
彦祖演的男主是一个特效游戏公司里的员工,着急着想要研究出一个特效游戏。
而作为彦祖的弟弟冠希就游手好闲不断被公司fry,黄秋生作为他们的爸爸(读第一声)在他们老妈不在后,在家里开了个练舞班,教人跳舞💃。
李心洁演的女主则是在她老爸坐牢后,在夜店卖“违禁药”,直到凌晨五点下班回家照顾“疯”的老妈。
当然还有一个不断在外面惹祸欠债的弟弟,一家人都在等着移民证下发后离开香港。
录DVD搞特效
相爱
开着冠希的小车车出来兜风
呐呐呐来个正面照“小摩托”人物+人设很可爱,男主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女主尽管生活困难也从不放弃(不像她弟弟没有责任感)。
冲着冠希哥去不会失望的,里面的人设太可爱了!
演的是一个有着成长的角色!
好帅!
啊啊啊啊啊他俩对视!
特效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很原始。
特效画面最后女主移民了,听说还事业学业有成。
男主做的特效游戏也大卖,创立了一个公司。
女主跟男主说过,她想拥有一双翅膀,想飞去哪里就去哪里,很憧憬海报里的地方,最后男主找到了,并很期待重新遇见女主。
男主心声
成长了摩托装饰拆掉了冠希哥演的弟弟也成长了起来,拆掉了单车上的摩托装饰,一开始我觉得是他们老爸不肯给冠希哥买,所以他自己搞了一个摩托的装饰在上面,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很可爱的说,冲着这一点去看这部电影也是不错的。
冲着李心洁去看的,没想到里面演员都是大咖,从前不喜欢吴彦祖的,这里的他,老实,执着,为了梦想努力,不顾一切对自己爱的人好,这样很讨人喜欢。
因摇头丸的作用,让吴把心洁看成是自己想制造的游戏女主角的原形,非她不可,渐渐地爱上了她,而心洁的身世很复杂,表面是个坏女孩,纹身、卖摇头丸、打碟,背后她顾家,照顾家里精神上有问题的妈妈,不学无术的弟弟,还有一个终身监禁的老爸,与留下的一大堆债,她很坚强,瘦小的身驱总是扛住所有的事情。
遇到吴后,她慢慢感受了快乐,他的一切似乎带动着他,他想把她带出来,她有想飞的心,他想帮她飞起来,她的梦想就是骑在吴的单车后,在安静的香港夜晚的街头,感受微风带来的轻松,能呼吸没有被捆绑的空气,有那么一顺间她感觉肩上的包袱放下来了,可那只是一瞬。
吴要帮她还钱,最后心洁消失了...看了有点忧伤,人有时总是逃不出命运的束缚,即使梦想再好,游戏中的女主角飞得再高,始终是游戏,始终是梦想。
我可以悄悄地来,也不得不默默地离开...很喜欢李心洁,她有着单纯的眼睛,好像能看透世间的悲凉,自己却也深陷其中...
糟蹋俊男美女么这不是
the 17th in CDUT, 5th June 2004, @club
不知所云
a dream to keep you carry on
挺老套的故事。陷于泥沼仰望天空。配乐和黄秋生的角色不错,其他都很一般。
吴彦祖+陈冠希颠覆了做游戏的宅男形象||李心洁气场还是很古怪的大,不愧是1月23日生人的。。。||整部片子就像李心洁片子里的衣服,猛一看特俗气,但是不然||在片子里,冠希就一直拿着DV。。。我有一些不好的联想
睡着了。。。。一星edison,一星daniel
如果换批演员,估计分更低了。
无论是电影的颜色还是感觉,都让人想到“心动”。
如果先看了开头没准儿不会觉得那么Lost。。。
我喜欢李心洁。。
在央6看过一次,被脸蛋尚处在美好巅峰的吴彦祖陈冠希逼得死命往下看,但坚持到二十分钟就实在没法继续了。第二遍完整看完以后远没有想象中的难忍受。(也许第一遍放弃是因为没有坚持看到黄秋生出场。)其实是很简单的爱情故事,倒了很多生活的颜料进去却又赛博味儿满满,想象力丰富,但是街头火拼中女主带男主逃跑那里那样粗糙又超前的特效还是太creepy了。黄秋生又演个头发有点白胡子有点白的眼镜老豆,真的特别活生生的,把角色“演活”是一个用滥的老套形容,但总是每看他一部旧片子就不得不感慨他怎么又把这么个小配角给演得这么的活、这么的有人类真实温度,很多人夸的边带学员练舞边催儿子那场戏就不提了,本片他每场戏都好,不愧是跟无间道、一碌蔗同时提了那年最佳男配。(基本上)(永恒的)一星归老豆。
1.张艾嘉的电影很多是围绕着青年人的情爱展开,《美少年之恋》《心动》《想飞》主题方面个人认为都是“未完成的爱”,这些故事看起来不费力甚至可能有人觉得无聊,但总是能不经意间戳中我。2.少女阿玲(李心洁)给Joker(吴彦祖)的第一印象是叛逆、带有某种吸引力,因为他作为家中长子应该是从小就被寄予厚望重点培养才能在长大后成为IT精英,这位有点书呆子的学霸似乎很容易就被不同世界的阿玲“俘获”。剧情有点小趣味但展开的还是不太够,他俩的爱情也成为了一种悬浮的景观。3.陈冠希演的弟弟一看就是从小没有哥哥那么大的压力所以自由生长,顽皮随性极了,上班的状态仿佛在演我(bushi)4.黄秋生和李宗盛两位父亲的形象都颠覆了我对他俩固有的认知,黄这里倒是可爱了许多,李宗盛居然演了一个犯人
冲着黄秋生吴彦祖陈冠希去看的 没想到片子远远超出期待 太多惊喜 李心洁太灵了 绝对是我的港片十佳
初中的时候,去租碟店租的.
吴彦祖和陈冠希的外表屎一般的口感
edc和阿祖真的好有CP感惹,张艾嘉的镜头语言和墨镜的好像,李心洁和阿祖总让我想到重庆森林,edc和阿祖有点像英雄本色里哥哥和狄龙的兄弟情,都很棒!
张艾嘉的片子适合15~23岁的群体看,30+的我已经成长了。
看好李心洁
很有Feel的一个文艺片~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