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底上映的歌舞片。
翻拍自1961年的同名电影。
一般来说,翻拍的影片总是不如原创片,可这部不一样。
虽然情节和原来那部基本一样,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思考,人们的认知有了许多的不同,加上电影技术的进步以及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的执导,不知道奥斯卡会不会出现两部同名影片获奖的奇迹。
电影讲的是一场斗殴。
故事发生在一个纽约即将拆除的贫民窟的街区中。
在此生活的自然都是些穷人。
这里面,原装的美国人和外来的波多黎各人一向不对付,年轻人之间闹的更厉害,美国人成立了喷射机帮,波多黎各人成立了鲨鱼帮,两帮人马经常互相找茬斗殴,警察见了也头疼。
在一场舞会上,美国人东尼结识了波多黎各女子马丽娅,很快就成为恋人。
可马丽娅的哥哥贝纳多当然是坚决反对,并因此和喷射机帮的小头目里夫约架。
一场混战之后,酿成了悲剧。
影片所描述的看起来是美国和其它少数族群的矛盾,实际上这种矛盾在年轻人中仅仅是个由头。
即便没有这两个帮派,也会有其它的埃及王帮波兰帮或意大利帮。
而喷射机帮和鲨鱼帮之间的纠纷,固然有族群的因素,也有帮派特色的影响,也有争地盘的考虑,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年轻人心理骚动的特性。
要说咱们这些老年人,已是“万事云烟忽过”的年纪,惯看世事百态,即便和谁有过节,也只是埋在心里渐渐淡忘。
比如说吧,街区中的药店老板娘华伦天娜也是一位波多黎各人,她雇了白人东尼当店员,还善待所有来店里消磨的各色人等。
年轻人则不同,尚不知愁滋味,看什么都新鲜,什么事情都想尝试。
正是“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之时。
喜欢街头的放荡,也喜欢舞会上的张扬;喜欢初恋的心醉,也喜欢血腥的厮杀。
缺少信念,也没有目标,更不去考虑后果。
只要有机会,就要尽情的展示自己。
如片中所说:“贝纳多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街区。
”再想想咱们这里的年轻人,其实也是一样的。
遥想丙午年间,出头闹事的不都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吗?
其中有几个人是为了反修防修的伟大战略目标?
只有盲目的去破四旧游行武斗大串联下乡,闹的个不亦乐乎。
豪气泄完了才踏实。
影片中所描述的“帮派”和美国真正的黑帮相比,只是个小儿科,并没有利益的追求和长远的计划,但是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壮胆互相鼓励,更加豪情万丈,也更加肆无忌惮。
而美国社会恰恰也给了这些年轻人胡闹的空间和机会。
影片中的东尼和其它小混混们不同。
他曾经是喷射机帮的组织者之一,因为打伤对手入狱一年。
出狱后他对自己的过往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老老实实的做店员,脱离了原来的帮派,也很自然的喜欢上了波多黎各美女马丽娅。
他说:“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反省自己,好事就要来临,或许就是今宵?
”他明白自己以前的作为是瞎闹,他在寻找新的生活目标,尽管这目标还很朦胧很虚幻,但他毕竟在努力寻找着。
华伦天娜老太太也在鼓励着他。
可惜他并没有与过去彻底切割,经不住里夫的劝告去参加了舞会,找到了自己的心爱,也埋下了祸端。
为了劝说两方的帮派止战,他又去了决斗现场。
血气方刚的他几拳挨下来,没能控制住自己,又恢复了当年的本色,什么前途的追求啊恋人的等待啊都统统扔在脑后。
成了踏踏实实的悲剧人物。
可见,在底层社会中的人们,要想用自己贫乏的知识和视野,看到街区外的世界,选择一条正确向上的生活道路,是有多么的艰难!
在大家的群舞中一起唱了一首戏谑的歌:“我喜欢美国,美国经济蓬勃发展,但是需要十二个人合租过活;众多新建房子更宽敞,却把我们拒之门外;我要买间公寓加露台,你的口音最好改改;美国生活可以很美好,如果你会打架;美国生活很安逸,如果你是白人;在这里有自由有尊严,只要你呆在同乡那边;能自由的选择工作,只管去做侍应或擦鞋子;…….”句句是讽刺诙谐,正是美国现状的真实写照。
正应了那句话:“那里是天堂,也是地狱。
”影片中用了很多的镜头,描述了东尼和马丽娅之间的爱情。
东尼和马丽娅相爱,却杀死了马丽娅的哥哥。
这种样式显得有点老套。
而编导却力图拍出新意。
舞会边的轻轻起舞,夜色中的凉台幽会,博物馆里的互诉衷肠,满脸血污的流泪告别,非常引人入胜。
此外,在其他人物的刻画上也很细腻。
贝纳多死后,安妮坦和马丽娅开始的争辩以及后来的互相安慰,用女声二重唱来表现,显得十分动人。
那一场舞会的拍摄非常精彩,白人和波多黎各人各自围成圈,在爵士乐的伴奏下,有现代舞的欢快,也有西班牙舞的豪放。
舞会的策划人文质彬彬的向参加者们介绍舞会的方式,力图使舞蹈打破族群界限,结果无果而终。
几个膀大腰圆的警察在一边叉手而立,虎视眈眈的监视着舞会场面,显得那么不协调。
细想起来,又是非常必要。
编导运用的光线非常独到。
一道和煦的晨光照耀下,清晨的大街,一边是拆迁留下的废墟,一边是闪着懒洋洋的霓虹灯的药店。
街边上垃圾车在收集昨夜的垃圾,睡眼惺忪的儿童出门玩耍。
又一天开始了。
决斗的场面,两个帮派的人马从盐场的两个门进入,室外强烈的光照出这两拨人长长的身影,身影逐渐接近,交叉在一起。
预示着惨烈的决斗即将开始。
舞蹈场面同样非常吸引人。
所有演员的舞技都很精湛。
那几段街头舞蹈很像现在流行的“快闪”。
不顾来往的人流车流,只专注于自己的舞蹈。
在人们惊愕的神色中展开。
看似不经意其实早有安排。
甚至路面踏出的尘土,也在渲染着欢快的场面,真不愧是大师级的导演!
本人评分:7.5。
斯皮尔伯格继2018年《头号玩家》之后再次担任导演《西区故事》改编自1957年的百老汇音乐剧,本片亦有不少百老汇歌剧演员加持。
歌舞虽多,但不乱,而且歌曲很好听,两个多小时里一点儿不会厌倦。
本片主角虽是新人,但整体演技尚可,女主角拿到金球奖亦是证明。
剧情层面,无论是黑帮犯罪还是爱情悲剧,都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即“种族问题”。
所以,这也造就了这部电影更加偏文艺的风格。
斯皮尔伯格的导演能力深厚,如此多的歌舞片段,加上要通过顺畅和有感染力的剧情将核心主题展现出来,以及爱情、犯罪、歌舞等多种元素交织在一起,整部片子却很有序,两个多小时也不会让观众厌倦,真的很不错。
西区故事,我最早是买了卡雷拉斯唱的那版唱片,后面看过音乐剧现场,再后面看了奥斯卡那版电影,再是在网易云听了这版soundtrack,太好听了,超过之前所有版本,最后看了电影,也很满意。
不必纠结剧情,谁都知道是个老套的故事,又是音乐剧改编的,剧情有些无脑很正常,所有的音乐剧,歌剧都这个德性。
西区故事音乐的伟大,在于脱离剧情,表演,画面也完全可惜撑起整个故事。
至于其他的,就当是免费送的吧,当mv看。
然后再评价里面的表演,唱段,画面,你会觉得是杰作。
《西区故事》是一部经典的歌舞片,通过讲述两个不同族群的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种族矛盾和年轻人的成长与追求。
影片以现代歌舞的形式展现了年轻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通过优美的舞蹈和动人的音乐,让观众感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情和活力。
同时,影片也通过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种族矛盾和年轻人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他们都是充满个性和追求的人。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展现了现代年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追求。
他们的经历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年轻人的成长与追求。
影片的叙事手法也非常出色,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世界。
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现代感,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
《西区故事》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它通过深入探讨现代社会中的种族矛盾和年轻人的成长与追求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对现代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
当一出经典反复呈现的时候,心理总是期待不大高,但是去还是要去的,毕竟有斯皮尔伯格的大名。
旧版电影不喜欢,但是音乐剧非常非常喜欢,19年巡到我屯的时候一场看完马上买了第二天的二刷。
几处不喜欢的:PrologueJet的出场舞被弱化了,本来非常经典非常意气风发的年轻潇洒帅小伙,变成一群只会在街坊搞破坏的小混混。
(好吧设定确实也就是小混混,但是音乐剧的群舞呈现更多在于帅。
)Jet方的女性舞蹈被全盘删除一个镜头都没剩下,本身在音乐剧有非常帅气的小姐姐,这里除了两句台词,啥也没有。
有点过分了啊。
主角初遇的双人舞,被放在了角落,没有背景群舞,这倒不是重点。
重点是镜头一共才两个八拍的片段,第二个八拍居然只拍了上半身,腿部的流动直接就没有了……这是导演不懂舞蹈还是说俩主演不会跳舞啊……男主非常普通啊……颜值唱功演技……Cool,Tony VS Riff打斗戏想做成动作片又舍不得放弃舞蹈感,结果变成慢速跑酷+尬舞……没有字幕,大段西班牙语对话/Hispanic口音的英语我真的听不懂……几处喜欢的:America非常喜欢!
拉丁风情真的热情极了!
说出“我付房租的地方就是家,我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在这里开自家的店,才不要和你生6个孩子回波多黎各”的Anita太帅了!
Mambo非常剑拔弩张的斗舞,跟原版及音乐剧一样激情四射。
Bernardo和Riff的选角都非常好,眼神凌厉,尤其Riff被枪怼的那个镜头,是动心的感觉Rachel Zegler 且不说她演白雪公主合不合适,在这里是真的非常合适了。
姑娘业务了得,造型也非常美。
高音驾轻就熟,唯一一点点缺憾可能是Rumble前的那一支Tonight需要多一点气势,孩子还小,未来可期。
至于故事,没啥好说的,所谓经典就是故事走向早就了然。
但是悲剧的力量在那,结束的时候,还是在电影院里多哭了五分钟才止出来。
那么晚还不睡,是的,说明我今晚high 爆了[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本着不看评分和“影评”,作品好不好,自己撸片自己说的算的觉悟,今晚撸了《西区故事》。
为啥不先撸1961,要先撸2021,是因为我知道杰罗姆·罗宾斯会更贴近原作,毕竟他百老汇出生,舞蹈本行对于我来说,很容易理解,最好的状态一定要留给最难的(虽然2021评分最低[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1961:确实最“尊重原作”,更舞台化。
2021:更电影化,空间调度很赞,行云流水,过瘾的很,(电影化的优势)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强项。
这次斯皮尔伯格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结构,顺序,方法,立场,对原作的解读,都做了“很多”的改动。
(很冒险,毕竟西区太经典,原著党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对于想看到新东西的老观众,要提供什么样的细节,和角度),说实话,斯皮尔伯格做的很好,并且更好,解读更丰富了。
其实,都是西区,同一个故事,但是,说的确实是一个60年故事的“延续”,从前的他们,“教会”了我们?
还是从前的他们,教会了我们!
1.最直观的,从舞蹈语汇上来说,1961和2021表达的意思是不完全一样的,2021融入了更多的舞种元素来表现美国多样化,和更多的现代舞来做内心表达。
2.配乐更丰富了,途中我还在思考斯皮尔伯格把配乐改的那么“复杂”,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接受信息,和感知的能力更快更丰富吗?
3.两个版本对“移民者”和“本地”,“困境”的解读都不太一样,细微之处导致整个影片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
4.1961更直白,斯皮尔伯格把这些矛盾放的更大,有些不好说的话,却又更隐蔽了,希望能让人快速捕捉到,“却又不想被人捕捉到”。
5.斗舞部分,我个人最喜欢1961,毕竟斗舞嘛,罗宾斯解读更专业点,斯皮尔伯格在“舞”这块,从开始第二段舞蹈换成“地盘圈舞”到结束,构思和对“舞”的理解和表达,也是没问题的,我个人是接受和明白的(其实,他这个版本更容易懂。
)6.重唱的电影化,节奏把握也是斯皮尔伯格的最好,重唱对于歌剧,音乐剧,歌舞剧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重唱是每个作品中,我最期待和最重视的段落)7.斯皮尔伯格用心了,60年了,(美国,世界)进步了多少,拥有了多少,这种(更多的)隔膜还在,反而更变本加厉了(相对论?
),哎,用心了。
温馨提示:这片如果真的看太久,不太记得了,我建议两部连着刷,不然斯皮尔伯格有些“弱剧情”处理,真的会解读错误的。
(有时候,剧情弱,可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抠鼻][抠鼻][抠鼻])。
最后,歌舞剧电影化,不得感叹光影的魅力真的太大了[哇][哇][哇]
斯皮尔伯格的这部《西区故事》的情节与同名原作基本相同,一样的火箭帮和鲨鱼帮,一样的意大利裔和波多黎各裔,一样的不同阵营男女的爱情故事,一样的跳舞对决和冲突起因,一样的男主杀死了女主的哥哥而女主对男主不离不弃以身相许还要一起私奔,一样的男主最后被杀酿成悲剧。
说实话,原作的剧情本身就过于浪漫化,爱情元素被过于放大到有点失真感,中国观众可能会有些不认同不适应。
不同的是,歌舞不再有原作的感召力,原因在于作为奥斯卡获奖影片,原作得到认可主要源于片中精彩的歌舞,不少片段已成为荧幕经典。
新作的歌舞其实并不差,但未能超越,事实也很难超越的情况下,不进则退,只是重复而已,很难引起共鸣。
这就意味这部电影是失败的,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失败 ,即使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也难以改变陪跑的结果。
斯皮尔伯格虽是名导,但却不适合导演歌舞片,这部电影成为了他生涯中的波澜不惊的一撇。
2021美国歌舞片《西区故事》,根据1957同名百老汇舞台剧改编,全球累计票房7258万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6.3,时光网评分7.9。
本片是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最新作品,不过娱乐性可远远没有距离本片最近的2018年《头号玩家》那么精彩。
看完本片,我没搞懂为何斯皮尔伯格要翻拍这个百老汇舞台剧,要知道斯皮尔伯格是很少搞翻拍的。
因为有着1961年的同名电影,所以评价本片,肯定要将二者比对来看。
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与1961版相比,2021版强化了歌舞的娱乐性,强化了剧情的真实感,强化了背景布景的真实感。
1961版可以说是大型布景舞台剧,有着浓烈的舞台剧痕迹,而2021版则是带有音乐歌舞元素的剧情片。
2021版是现代意义上的歌舞片,而1961版则是舞台剧以电影形式呈现。
1961版戏剧化,2021版写实化。
1961版和2021版的优劣各不相同,1961版的歌舞戏没亮点,爱情戏有亮点,作为歌舞片,亮点本末倒置了。
2021版则反过来,歌舞戏有亮点,爱情戏没亮点。
2021版的歌舞戏劲爆,热闹,欢快,视觉冲击力强,娱乐性强。
不过爱情戏拍得不如1961版有意思、有味道,结局煽情力道不足,不够悲情。
在剧情上,2021版和1961版一模一样,几乎没有区别,编剧和导演并没有做出剧情上的改动。
在角色设置上,2021版仅仅将男主的恩人由老头改为老太,除此以外的角色都和1961版没有区别。
毕竟2021版也是改编自1957同名舞台剧,只能忠于原作,不能面目全非。
男主是《星云里的错》《极盗车神》的安塞尔·艾尔高特,他天生一副娃娃脸,虽然已28岁,不过在本片中出演二十岁痴情小伙子,毫无违和感。
女主是新人,豆瓣中显示本片是她的第一部作品,怪不得我看着如此眼生。
她是波兰/爱尔兰/德国/意大利混血(真够杂的了),大眼睛,大嘴巴,宽眼距,棕皮肤,看着不是很舒服。
两位主演都不是专业歌舞演员,所以歌舞戏都没有亮点。
女主只唱不跳,男主有唱有跳,歌舞这种才艺非短时之功,两位主演没能为观众献上令人眼前一亮的歌舞表演(我此时想到了歌舞片《芝加哥》的主演凯瑟琳·泽塔-琼斯虽然也不是歌舞演员,但是却奉献了极为惊艳的歌舞表演)。
影片在台词上有一大败笔——非英语台词过多,角色语言在英语和非英语间不断穿插变换,观众一会明白,一会不明白,一边看一边还要猜测没有字幕翻译的非英语台词是什么意思,严重干扰了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了观众的投入度。
导演为了刻画非美国角色,可以适当地加入非英语台词,但是非英语台词过多就是过分了。
莎士比亚确实厉害,《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戏剧冲突极为强烈的故事六十多年来被各种改编,赋予各种时代背景,每个作品都非常精彩。
从本片有多款中文海报来看,有可能要引进国内上映。
《西区故事》触及种族矛盾问题,音乐的处理颇有独到之处,充满美国式的活力,并且迎合了时代潮流与大众所好。
该片的音乐突破了传统歌舞片的风格,灌注入现代年轻人热情狂放的时代特色,与舞蹈场面的结合尤其丝丝入扣;片中的多首插曲如《今夜》、《玛丽亚》等都很优美动听,而《晚上再见》则让人们领略了年轻人活力四射、粗野奔放的情绪。
独占1961年十一项奥斯卡大奖的歌舞片,奔放明快的舞蹈充满活力,富有时代跃动感的色彩和摄影,尖锐探讨底层混混和移民社会问题的主题让影片广获赞誉,成为影史经典。
值得一提的是,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 It》(从歌词寓意到MV舞蹈)都是直接从本片偷师,MJ的歌迷绝不会对片中演员打响指和在街头斗殴的场景感到陌生。
这正应了那句话:伟大的艺术不存在抄袭,只有致敬和再创造。
6.5分。
首先声明,我没有看过原版电影,所以其中一些梗和隐喻无法读懂。
看完全片,我脑袋里冒出了两个词,荒诞。
但如果说这部电影改编自60年前的电影,剧本和故事线差不多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故事其实是说的下去的,至少在60年前的美国电影。
非常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
斯皮尔伯格已经75岁了,以他的履历和成就,我想他愿意在这个年龄还去翻拍一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圆梦。
这部电影已传统百老汇歌舞塑造了一场视觉奇观,其中最好的一部分应该是去打群架路上的一点歌舞,蒙太奇和歌舞将不同时空的人物的故事和心情串联在一起,应该是全片最佳小片段。
还有参杂在电影中的一些西班牙语,因为没有翻译所以没听懂,对观影有些影响。
这是个极其简单又极其经典的剧本和叙事。
即使放到如今来看依旧不腻,只是其中人物的情感和叙事跳过了缓冲期,似乎一直保持在一个状态,没有爱恨纠缠的感觉让整部电影黯然失色,透过银幕我只看到了为爱痴狂的恋人和为兄弟不惜插别人一刀的好兄弟,所以我认为整部电影在情感线上的塑造是失败的,我几乎没有看到男主女主的情感变化,似乎一切都是提前设定好的。
这点不好,至少是有违常理的。
同样是奥斯卡提名电影,我想说,这部电影比之前的《爱乐之城》还是有些差距的,同样是一个爱情故事,但爱乐之城通过四季和歌舞的表达,传达出角色们不同的情感起伏,以情感和歌舞推动叙事,这点真的是完胜。
所以我想《西区故事》应该是无缘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部电影更多程度上是圆老爷子一个年轻时的梦。
莎士比亚至少还有城邦大公主持公道没有看明白这个故事到底是要制造分裂还是谴责对立女主可以不要这么恋爱脑吗?嫂嫂你可以教一教女主什么叫下一个更乖吗?
百老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竟然出自斯皮尔伯格之手我下巴都掉掉。男女主又拉胯又不讨喜……好在配角拉上去了一点。
英语和西语的台词不只是文化的碰撞而是一场战斗,和对空间、对女人、对骄傲的争夺一般无二。在街上行进、唱歌(包括国歌)跳舞是空间的一种占用形式,而叙事的推进是时间的占用形式,这很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波多黎各的多层的大裙子穿着跳舞特别好看,尤其是如此蓬松累赘,却被女舞者牢牢掌握着它的位置和形状,在舞蹈中未尝不是一种处于力量上风的挑逗。除了男女主角那愚蠢且不令人信服的爱情,这是一部能够一观的片子。
所有配角的演技和舞技都好过两个主角,特别是男主角浮夸的表演和看着不协调的四肢,在这样一部把视听美感当作最大(唯一?)驱动力的作品里显得格外扎眼。
喜欢编舞,是我心目中西区故事的模样。男主啥东西,这里还可以通过唱唱歌掩盖一下拙劣的演技,tokyo vice里面就完全不能看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斯皮尔伯格,真的太神了!尽管老派的帮派对峙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故事放在当代确实有点傻楞,但真的每一场戏都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被列入教科书级别的摄影、场面调度、灯光,每一幕结束都想鼓掌的程度,冲着硬件五星了,这就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制作的天花板吧。有把舞台剧改编成电影形式发挥到极致了,是电影的魔法!好爱嫂子。(唯一不足的可能是演员们的声音素质,一开始还以为男二才是男主..以及能不能照顾一下不会西语的观众朋友们
斯皮尔伯格用调度来教林漫威什么是音乐电影,什么是音乐剧电影
《身在高地》7.2,这部片子6.0?豆瓣用户完整看完一部电影挑战(不可能的任务)。既然是这么忠实的翻拍,那么很难不去和老版对比,新版在角色写实方面有所加强,但少了一些更加风格化的处理。
如果我的印象准确的话,这部新版要比老版稍好些。摄影、剪辑和编舞都略胜了一筹。虽然故事还是稍微有点弱,但整体风格确实更适合当代人的胃口了。
史皮堡老师您好,我来看歌舞片不是来上调度课的谢谢。
3-21、222月底就有片源了,竟然拖拖拉拉到现在才看完。经典故事加成出错的概率不大,这版钱多了,灯光画面舞蹈服饰都太精美好看了。还是掩不住悲剧的内核,在打架那里竟然暗自希望能改故事,但是如果改了其实后半部电影就完全不存在了,也失去了它该有的意义了。因为自己看着看着也意识到,后半段的悲剧才是让这个故事重新升华的地方,所有的恨和爱交织在那几个角色短暂的两天时间里。
tonight tonight
老版歌舞就浮夸过头,新版还在沿用,而且对于拉丁裔的呈现反而更加强化了刻板印象,口音增强实在受不了,好莱坞银幕上的拉丁裔不愧是比亚裔还要更弱势的群体。故事很明显就是白人圣母视角。画面滤镜感显的廉价,老版视觉基本碾压。
民族主义是毒药
把原版的帮派械斗植入城市改造的大环境下,更增添了一堆小情人的悲剧色彩。艾尔高特的舞姿在天台夺枪一场展现的淋漓尽致。讽刺“社会学家”的梗依旧。总体来说有点冗长了。
啊好狗啊 要是罗密欧茱丽叶的结尾可能更好 舞台剧还是做舞台剧就好了 何必多此一举
新白雪公主好美
糟糕的故事,男主也演得好糟糕,唱歌和女主不是一个度,跳舞也和兄弟们相形见绌。希望这世上不会再有这种罗密欧朱丽叶危害人间,救命啊。所有星星都给anita了。
編舞不錯,最喜歡Mike Faist, Ariana DeBose, Brian d'Arcy James,可惜Ansel Elgort是屎詩級的miscast,又是哪個Nepo baby?
斯皮尔伯格竟然也能拍这么难看的片子,还是歌舞片,有种米其林大厨做西红柿炒鸡蛋,做出食堂味儿的感觉。咱就是说,您真喜欢《西区故事》那就重映嘛,搞这么麻烦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