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基调就比较轻松。
看看那个医生的样子,就知道这个诊断肯定不准确。
所以也就不必为Georgia担心。
其实片中的喜剧成分并不多,但还是很乐见一群势利眼围着一个貌似成功人士的小人物团团转,也算是满足了如我般酸葡萄心理的人群吧。
所谓上流社会看上去不过是一群虚伪的人互相利用的组织形式。
当突然出现一个花钱如流水的陌生人时,整个社交重心就完全转向了她,因为对于这些目的性极强的社交家来说,她意味着的是一个随时有利可图却尚未开采的金矿。
自诩为书生意气,所以自然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抱持着无商不奸的想法的我,对有钱人有本能的抵触情绪。
那些开着敞篷法拉利招摇过市的人一定没什么文化。
朋友笑笑对我说,会有这种想法的人兜里一定没什么钱。
回来说电影,片子的发展过于理想化,自从Georgia到了Karlovy Vary后,一切的一切都过于顺利,把自己的老板耍的团团转不说,还几乎完全凭借个人魅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虽说有钱的因素,但这样的自信满满、落落大方,让人很难相信这只是一个得了绝症的销售员。
最后还是大团圆结局,爱情事业双丰收。
告诉了我们胖女孩也有春天。
“我愿意和你一起生活,无论是5秒钟,还是50年……”就这一句,足以值得去观看这部近2个小时的影片。
极力推荐的一部电影👍特别棒。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星期的时间,你会去做些什么事呢?
片中女主是一个生活在底层不起眼的销售员,一个意外医生告诉她她得了严重的病,只剩下三个星期时间活命了。
她觉得完全不可置信,因为她的身体明明好得很,没有任何毛病。
于是,她决定辞职,花光所有的积蓄去做一直想做的事。
她有一个叫“可能之事”的册子,上面贴满了她梦想的画面,想去吃的主厨的菜,想去住的酒店,想要恋爱结婚的对象......知道了生命所剩不多,她没有接受医生建议去高昂费用的手术,而是反而自在地活出了自我。
体验了飞机的头等舱待遇,为了省时间乘坐直升机到酒店,住酒店仅剩的高价总统套房,享受最高级的服务与待遇。
原来土土的她,经过一番设计打扮,完全大变活人,自信的状态瞬间就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她点了主厨的一整个套餐,并且没有任何额外要求,因而跟主厨还有了亲密接触。
当你不在乎价钱的问题,所有的资源就都蜂拥而至了。
她成了最受关注的那个人。
滑雪也无师自通,还因此上了杂志封面。
她整个人活在了丰盛、喜悦的状态中,这样的状态,所有她梦想的事都奇迹般地发生在了她的生命里。
最后知道她其实并没有得病,是医生误诊了,她简直太开心了,不仅没有因为花光积蓄而恐慌,反而赢回了更多的钱,还因此活出了她真正想过的人生,也因此影响了很多的人,也去过她们真正想过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生命的奇迹,就藏在你的生命热情里。
去活出自我,没有什么不可能。
王颖(wayne wang)是最早进入好莱坞做导演的华裔导演,他拍过许多著名的影片,但他本人似乎并没有那么有名。
我甚至以为他是她。
Wayne Wang是last holiday的导演,他真的是一个好莱坞导演,last holiday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喜剧片,故事简单到侮辱观众的智商,但那句老话“看戏的是傻子”不是没有道理的——你就尽情的侮辱我吧……女主在一次无意跌倒之后被发现有脑部疾病,专家说她只有三个礼拜的生命了……这一个多么普通的女人,在超市做售货员,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做做饭,单单恋,有自己的朋友。
这三个礼拜要怎么过呢?
她一想,算了,豁出去了,去梦想之地花光所有的钱。
所谓置之死地大概就是这样的,反正没有未来了……经济舱太挤,前面的那位老兄都快坐到她腿上了,空乘说,“我们也提供头等舱服务。
”“多少钱?
”于是她就去头等舱了。
下了飞机发现出租车很难等,算了,反正是最后一次,咱打直升飞机飞的去。
酒店的人都很惊讶,这谁啊?
上一次打飞的直落房顶的是“Elton John ,Sir Elton John”今天这谁啊……好不容易从楼顶下到lobby check in,那姑娘说,“夫人,您来早了,房间还没有为您准备好。
”女主刚有点失望,姑娘又说,“不过我们现在有总统套房可以为您服务,一晚4000刀。
”“你看我眨眼了吗?
”于是,女主住进了酒店的总统套房。
反正是最后一次了,就好好打扮,好好吃,好好玩吧。
进了餐厅,恨不得说一句,“把你们这儿最贵的都给老娘上一份。
”就这样,大厨出场了,你猜那是谁?
哈哈,最著名的法国男人,大鼻子情圣!
去Casino,连中三把,又赢了一万多刀……这个没有背景的贵妇震了全场。
贴身服务员受人之托来查贵妇的底,却发现了贵妇写好的遗书,“你看到这封信时,……这里是我葬礼所需的花费,我希望是火化……”我靠,我就在这儿崩溃的。
因为是最后的假期,她做了许多梦想的事儿。
死线给了她勇气。
死线当然是假的,勇气才是真的,勇气改变了一切。
为了活下去,她拼命忍耐拼命挣扎,纵使有千般美梦,也只能悄悄收在一本不敢示人的小本子里。
可是当她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的时候,她就放手享受,痛快冒险,为所欲为,言无不尽了。
然后她发现,昔日的可能如今都成为现实。
很好莱坞。
好莱坞得有些独白我都没有耐心听清楚。
但是也颇犀利。
比如说分明看见参议员脑门上贴着“for sale”二字。
中国人讲人之将死其言亦善,美国人却是,人之将死其言益真。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很幸福。
最喜欢那段byrd滑雪的情景,很high,很自由,沉浸在雪的世界,像飞起来一样。
Byrd说:我浪费了太多时间不敢说想说的,也许是因为害怕,你们知道那种顾虑,你低着头,不停地后退,然后突然有一天你抬头看天,然后想:我怎么就到这地步了?
怎么会呢?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担心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我们担心。
确实是捏,放不开自己,学不会洒脱,似乎就会担忧很多,其实不值得把时间花在这上面。
有时候,遵循直觉,去做一件想做的事情,心无杂念地沉浸其中,不在乎得失,不计较名利,就是这样。
我有一个朋友A,长得挺好的,身体健康,整天无忧无虑嘻嘻哈哈像个小朋友,偶尔会抱怨工作牢骚家里,但从她的语气也感受得到那不过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有次和她不知道聊到什么,她就跟我说,她小时候家里很有钱,小学初中都是好的学校,升高中时买了去市里前三的,成绩自然也不差,上了个普通二本。
临毕业的时候怀了孕,毕业后顺理成章结婚生子。
现在找了个机关部门的工作,收入不高但稳定,且工作简单清闲,周六日整天带着儿子和我们出去玩。
最近在镇内最好的小区贷款买了套房子,两夫妻共同还房贷。
因为物资追求并没那么高,于是生活每天都能开开心心。
她说,我的生活都像是被安排好了的,一眼望到头的那种。
我问她,你觉得这样的生活好吗?
她回我,不知道怎么说,毕竟一切都是一帆风顺,肯定是满足的,就是没有影视剧那么刺激,但也算是人生无憾吧。
当乔吉娅坐在窗台被问到人生还有什么遗憾时,想到了我朋友A那番话,我于是开始思考,到底人生无憾,是好事还是坏事?
乔吉娅喜欢戴迪尔,在最后的时光飞去他的餐厅尝尝他的手艺,还有她人生第一次滑雪,第一次去做美容SPA,甚至第一次赌钱,乔吉娅几乎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这些事的那一份新奇都让她惊喜不已,她沉浸在实现目标的喜悦中,把清单的事情都一一划掉后也算是人生无憾了吧——我以前总觉得“人生无憾太无趣”这样的话语太过于矫情,会纠结啊会不甘心啊会坐立不安甚至死不瞑目,像我朋友A,没有为高考熬过几次夜没有为失恋痛苦过几次没有为自己想要的某个目标艰苦奋斗过,这一份波澜不惊细水长流的满足人生轨迹,和乔吉娅的风风火火的大起大落快乐相比,哪个才是我想要的?
哪个又才是大家普遍想要的呢?
朋友A发微信给我说去了上海迪士尼,和儿子抢着和米奇老鼠做第一个打招呼的人。
哈哈哈,是我太过度思考了,开心哪有什么优劣之分,大家喜欢就好。
裡面有一幕是這樣的:A 小姐:公司不會支付你這筆醫療費用。
B 主角:為什麼?
A 小姐:這些是上訴的表格&申請書,我是絕對認為你有上訴的權力的。
說完拿出數本磚頭書砸在桌上。
這罷明的以大(公司)欺小(個人,無法律基礎知識)的橋段,讓人好笑又心痛。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总是我?
"常言道,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找苦命人。
一个人身上的苦难受的已经够多了,可上天好像还觉得不够,总是要让他,受尽折磨,并且还不是苦尽甘来。
在开始女主有着美好的愿望,美好的生活,为了喜欢的人,想减个肥,想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一直都乐观积极的生活着。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被查出来得了绝症,她不可置信,可现实又让她不得不信。
夜晚中,她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报告,那一刻她又在想些什么?
期间,我特别喜欢女主说的一句话:"我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睡不着觉。
"敏感的人会因为别人无足轻重的一句话而辗转反侧,在意别人就意味着要活着别人的标准和期待中,就永远无法拥有自由。
最近我也在看一本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想要自由就要破除害怕被讨厌的勇气,我希望自己拥有这种勇气。
回到电影里,因为得了绝症的原因,女主选择了享受人生,这么多年来她兢兢业业,压抑着自己,反倒是因为病症的原因让她放开了自己。
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吃一直想吃的食物,见到了喜欢的厨师,也做了自己不敢做的事。
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所以她选择了及时行乐,不留一丝遗憾。
回到现实中,我们亦是如此。
为了碎银几两,一丝不敢懈怠。
害怕吃不上饭,交不起房租,攒不到钱,孝顺不了父母,一步步长大,变成自己所不喜欢的样子,大多数人都是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却无能为力,这亦是人生。
多变且复杂,爱着又恨着。
电影频道看到的《最后的假期》,还真的蛮符合现在的情况,最后的假期,后天就要回学校了。
开始以为,这可能讲述的是假期的故事,当看到,乔治亚坐直升机,住总统套房,肆无忌惮的花钱,推测女主是得到一笔横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女主被误诊命不久矣,想在生命尽头来临之际花光自己所有的钱。
影片的基调是充满愉悦的而且具有喜剧色彩,从女主得知自己患病,辞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女主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只是偶尔流露出淡淡的忧愁,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不要这么短暂。
她所表现出来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住最豪华的总统套房,把自己打扮成国际范的女人,真诚的赞美着迪迪埃主厨,用她自己的钱去实现她的愿望,我想即便她真的死去,也不会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懊悔。
当克里根在晚宴上揭露乔治亚的身份,他以为大家的反应都会和他一样,鄙视只是厨具部员工的乔治亚,认为以往她的行为都只不过是哗众取宠,但是让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是,乔治亚不卑不亢的承认自己的身份,她说,我以前的生活都是低着头走着,可是当有一天我抬起头,我发现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我一直不愿意去发表自己的看法,隐藏自己,默默地当着包子,虽然每一次都会心有不甘,但是却没有勇气去表达自己,做我想做的事情,这样的自己不要再做了,从现在开始,不要怕事情,要勇敢的争取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不希望在我临死之时会有懊悔,会有遗憾
很美很天真的大号成人童话,不过里面的生活态度倒是很有指导意义。努力开心的过每一天,物质无需奢侈,但求精神富饶。那时候蒂莫西·赫顿和德帕蒂约的身材还能控制住呢,还有原来Feeling good这首歌06年就被用作电影插曲了~
玛丽苏就算了,玛丽苏还整个又丑又肥的死黑胖子,剧情不行还辣眼睛,打高分的是死坦克把自己代入进去狠狠共情了是吗
轻松搞笑,直接了当。
好莱坞爆米花儿,这种片看多了就没感觉了,老想制造童话来骗我们瞎造,哼。
华裔王颖导演,Queen Latifah主演,LL Cool J和Smokey Robinson出演。在能猜到结局的情节推进中,Latifah的人格魅力让这部电影想传达的精神更加触手可及,we can just turn possibility into reality.另外,这部电影因为预算过高没回本。
虽然这样的剧情在现实当中会被别人误以为是天方夜谭,但看完后想想。开心才是生活的养分
死亡的厚重给予你向上的希望,乐观的心态牵引人们的关注。内心的高傲被炽热的心给融化,小小的销售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截然不同的人生交织出两种态度。越不在乎的便越会向你袭来,唯有热爱与乐观指引人生的方向。
we just don't be so afried.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慨,在某些影片中,确实是有文化输出的。挺讽刺的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一个售货员几年的工作资产居然够支持她直接如此的挥霍,不同国家的收入代差啊。资本还是在其中运作,当两个经济舱的很产生摩擦,他大声斥责时,我以为真的会表达出人们的矛盾不是来自于对方,而是资本更想挣钱。可画面随机就换到了头等舱。我看过不少真实温情令人动容的片子,但这部片子绝对不够,虚伪的面具。最后一看导演,一个香港华裔。
以前的老片子真好看。造型现在看起来也很时尚,而且即使是欧美,当时也能拍出以德服人的故事。
太套路了吧
说教 假
给穷人画的大饼,鼓励消费的陷阱。并不存在什么穷人拿出终身积蓄,可以干这么多事的。很多欧美黑人女的终身积蓄都少到和月光没什么区别
movie kinda like无情讽刺中产 如果说轻松喜剧片也有启示的话 那就是各种条条框框都是人类设定的 正如路也是人走出来的一样 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喜欢这样俗套快乐又美好的东西
两星半
一贯的喜剧套路 检查那一下我就知道根本没病嘛 不过还是挺温馨 Queen Latifah 非常有感染力
这梦做得也太假了
高度近视的我一直纠心于蹦级这破事!!!blablablab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