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琪的钟无艳单曲循环永远不会腻,灵感来源是自然就是歌名。
钟无艳,与其说是历史中的女人,不如言之传说。
杜琪峰,梅艳芳,郑秀文,张柏芝,还有林夕的一首首填词。
哪怕有人说这是导演的商业圈钱玩票之作,但不得不承认,功底在这里,时代在那里。
像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只拿出一星半点儿,就好叫平常人家仰慕。
那真是一个极好的时代。
张柏芝从来都是美得不带一丝折扣。
从喜剧之王,星语星愿,到无极,危险关系。
这个女人就是哪怕没有灵魂,都是众星之中的最美。
饰演狐狸精不够到位,但是夏迎春就可以是这个样子。
郑秀文的个性模样,放在哪里都是可以一眼被看见的。
为了新婚洞房的一夜漂亮,喝下了来世变肥婆的药水,然后呼应了瘦身男女,不知道是否也是杜琪峰的一个玩笑。
钟无艳,一往情深的傻气。
也蛮像SAMMI的。
当然,她们两个一旦遇见的梅姑,立刻变作了十足的陪衬。
东宫娘娘也好,西宫娘娘也好。
比不上北宫娘娘半点风华。
这应该是叫作气场或者风华的东西吧,更深入的言之,应该称之为演技。
并且那么自然而然。
齐宣王的角色被演绎的那么接地气。
用现在的话而言,这就是一个十足十的渣男。
但是若他唤起梓桐时,总有人愿意做他的钟无艳。
当然这里无意讨论三观。
只是觉得唯独那时的故事,再恶搞都是自然而然的。
再渣的角色,也不会让人觉得倒胃口。
郑秀文的钟无艳自然是好的。
吃馒头和抢花椰菜的齐宣王,也不见得不叫人动人。
而夏迎春。
当看见她用手去熄灭那个名字很长的炸弹火线,抬起眼睛又低垂眼角的时刻,仿佛就再也恨不起来。
然而后狐狸精谈及爱情时,更是连所有的过往都能够被原谅了。
这本来就不是一个讨论三观的电影。
并无三观,唯有动容。
1、我要休了王上有什么手续?没有没有,没这回事啊!
我知道有,你说啊!
有三种,第一种怒冲冲,第二种恨绵绵,第三种就是淡淡然。
有什么分别?
怒冲冲呢,只是一时之气,并不是真的想要离婚,恨绵绵呢就是爱意全消只剩悔恨,机会渺茫了。
淡淡然就是毫无感觉心灰意冷,覆水难收。
我选第三种。
2、到底爱是什么?
爱就是为心上人无条件的付出牺牲,一心只想让她得到幸福与快乐。
错,爱是霸占摧毁还有破坏,为了要得到对方不择手段,不惜让对方伤心。
必要的时候一拍两散玉石俱焚。
影评却一篇比一篇的悲催。
关于爱。
关于男人女人。
关于女人的实用性与观赏性。
关于男人根据女人的功能性选择哪款女人。
哪来那么关于,哪来那么多分析,总有人要做钟无艳,总有人要做夏迎春,反正齐宣王一定要有这两个女人,你爱上他,就要选择做一个,还必须做一个,因为齐桓公他实习结束做了月老,赐你们一段“姻缘”。
事儿就是这么回事儿。
钟无艳你专注,一个手下告诉你“你和他有宿世姻缘”你就可以冲锋陷阵拼死沙场,求得一个名分却也求来了冷宫凄凉,只有外敌入侵你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你还不能求外敌入侵,万一没来找你呢?
他去装逼御驾亲征了结果挂了怎么办?
肯定要挂的嘛!
他挂了,你的宿世姻缘不就挂了吗?
矛盾去吧!
你拼沙场,他混赌场,输掉了国库和城池还输掉了你,好吧,心痛了是么?
离婚!
好吧,那就淡淡然,离开他,不爱他,回到你的夜叉山,复原了美貌,获得了一颗冷冰冰的心,脑子里每天回荡着“爱是霸占,摧毁,还有破坏。
为了要得到对方不择手段,不惜让对方伤心,必要时一拍两散,玉石俱焚!
”这句你教狐狸精的话。
话说狐狸精多单纯,单纯到只是为了让你看清那个男人,让他早点死,然后他再化身成男人来娶你为妻,你是他的美人,你喜欢什么类型,他就是什么类型,浪子型、成熟型、青春活力型,哪怕一天一个型,这个人啊不,这个狐狸精,他都会满足你,因为你和那个男人是一起解了他封印,他不得不爱上你们两个,但是他清楚地知道,“我更喜欢你嘛!
”想必这个狐狸精是双子座,当梓潼问她究竟懂不懂人间的爱情的时候,他坦白到让人听了生气,他不懂,但是他想过,只是觉得好烦,于是单纯的喜欢你就够了。
哪怕后来七国来拔招夫旗,你对那个踩碎你心的男人旧情复燃,爱情咒再次让你变成丑女,你心里又有了他(或者说离婚只是把他从心里拉到大肠变成一坨宿便想拉拉不出去罢了。
)狐狸精还是不在乎。
插播一句,郑秀文的唱的插曲神马的,歌词直接都可以当影评使,那是这部电影对情爱神马的最蛋疼乳酸的诠释,说多了都没用,不信您瞧:《三个人一个约会》(居然是陈珊妮作曲!
居然是林夕的词!
):请不要给我一脸灰/我就能像野花娇媚/宁愿三个人一个约会/别让彩虹嫉妒天黑黑/假如没有一段情完美/六只手就十全十美《如果一个女人》(又他妈是林夕的词!
要死吗?!
):难道一个女人/学会怎么亲吻/才能拥有一个亲密的名份/如果一个女人/该装得很单纯/我也不会输给任何人闹,你看,这两首主题歌放一起绝对有意思,一首是一派和谐景象,另一首就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也不知道是制作方的有心,还是林夕的无意。
结果就是非常符合剧情的推进。
再插播一下,第一次看这个片子貌似是初三,当时毛都不懂,就知道,张柏芝真他妈好看!
第二次看是梅艳芳去世第二天,其实到现在我都接受不了她不在人世这回事儿,第三次看,上周六,很悲痛,这三位女艺人,一个不在人间,一个经历了人生的几次离合悲欢,一个现在貌似很低调了。
这就是银僧!
蛋疼乳酸的银僧!
突然想睡觉,不写了。
从看这部片喜欢上sammi姐的。
之前对她,老是有复杂暧昧的抵触情绪。
片子本身也非常好,造型靓,音乐赞,台词精彩。
“比珍珠还要真”“你永远也不会明白俊男和美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淡淡然的那种”......但要说起来,最动人是sammi姐演活的钟无艳一段如诉如慕的恋爱心情。
她爱她(鉴于梅姐的反串,忽略我模糊性别),无关她是好是坏,无关她是不是爱自己,无关她那些甜言蜜语是真情或假意,无关她是当朝皇帝还是落魄君主。
就是那么一心一意地,爱上这个人。
为了她偶尔的温柔而无比幸福欣喜,静静地守候在一旁,总在需要时才被记起,等她从另一个女人身边转来,分一点似是而非的爱情。
这份痴情,被sammi姐演的哀而不伤,淡淡然,却莫能释怀。
我是你的钟无艳,你是我的夏迎春;我是她的齐宣王,她又是她的钟无艳。
谁在痴痴恋着谁,谁在一心诱惑谁。
有人迷惑而不舍,有人一再受伤失望。
无奈情无独钟。
也许在听多了《钟无艳》之后再看这部戏,喜剧就变成了彻底的表象,然后消失不见。
一直以来面对郑秀文的歌和戏都全无代入感,和杜琪峰的合作,确实是交给她话事的效果,但到头来我喜欢的还是韦家辉的故事,杜琪峰的表达。
郑秀文的角色,重叠成差不多的符号,点缀其中不具存在感。
直到大炮的电影看到最后看到这部钟无艳。
我看了下标记,是去年十一月才看的这电影,但《钟无艳》这首歌却是听了好多年,前几天微博首页有人转发了一条微博写着《钟无艳》什么的,我一下子就去列表里挑出来开始听,听到的竟然都是电影里郑秀文的表情和眼神。
不是说郑秀文演的钟无艳诠释出了谢安琪声音里的感情,而更像是谢安琪唱出了郑秀文这个钟无艳心里的柔软。
郑秀文一贯对女性身于爱情当中身份角色的诠释都是故作漫不经心,大大咧咧,那些伤感,放弃,悲哀全部只在镜头一瞬间留下,然后急匆匆带过。
钟无艳是比较放大这层效果的一个角色,这个有才但丑的女人,最惨是不会以女性方式展露自己,当喜剧化的抛弃,辜负,一次次抱着希望又再失望出现在她身上,从三米身上返照出来的表情和情绪甚至是呆滞得不加以回应的,所以全片唯一沉淀下喜剧后无比悲伤的催化剂也只是林雪的那一段总结性的话语。
然而看了电影,再偶然听回谢安琪的这首歌,三米表演之中所有被瞬间带过的情绪,都在歌里的词和曲调间无限放大了出来,就好像那些来不及反应的悲伤和无奈一下子定格在了脑海里,再翻山倒海冲到眼前,好震撼。
不配爱下去。
快乐着唏嘘。
无人问我何处去养伤。
谁情愿照耀着别人就如月亮。
甘于当副车却没法撞入堡垒。
……皇帝一次次冲到牢房假惺惺,钟无艳不回绝,偷偷趴在他背上笑。
这是印象最深刻的镜头,完好对照歌词那种卑微。
谁能给做个MV?
她出汗,流血,杀敌,拼死拼活,像个男人一样的保护爱人与爱情,但没人想过,或者说她自己也都已经忘了,她是不是也有女人的身份,以及被爱的权利。
……郑秀文演得好,因为是喜剧,来不及让你体会这些,就是哈哈哈大笑,笑她傻得可爱,笑她反应蠢笨,痴心实意,萌萌的。
真是,如果没有再带着电影画面回头去听这首歌,我都不会想着写这样一堆写完了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的东西。
但好在我写出来了,这几天一直听一直听,一直觉得不写出来就要炸裂了。
刚刚有人问我听一晚上是不是疯了,我说不会,能从里面听出东西来,那些东西大概就是这部电影里郑秀文所有的演绎了吧,也许借助一首歌去肯定一个不搭嘎的表演很荒谬,但世事人情不被了解却也总是因为少了这样那样的一些,一瞬间的机会,都一样。
希望你们都没有了解我在说什么。
这是一部赞美女性的片子。
我认为。
男性的角色都很贬。
娘兮兮的丞相;永远在拉肚子的武将;耿直地发傻的叛军武状元;还有一帮庸俗势利的六国皇帝。
作为一个皇帝来说,齐宣王真的是很后进。
但作为男人来说,他比他们都要好些。
他坦荡荡只是个被宠坏的小男孩。
他喜新忘旧,以貌取人,对诱惑的抗拒能力及其低下,一张嘴尤其擅长随风倒,仿佛编造谎话是种娱乐一样。
这样的男人,遇上了狐狸精,就好像化学反应加了催化剂。
不轰轰烈烈都不行了。
恩,催化剂。
这个形容很恰当。
有了她,无艳变丑了;有了她,齐宣王移心了;有了她,天下大乱了——无艳做不了文成武德的宿世皇后了,齐宣王也再不能继续当个安逸幼稚的孩子气皇帝了。
想想,这也不坏。
反正刀光剑影的沙场情节都是皮影戏,似乎在袒护狐狸精勾来天下战乱的血腥罪过。
反正也只是贺岁喜剧,我们就当作打仗只是比比剑,倒倒旗,末了沾点灰土重新出现在镜头前就算完了。
多喜兴。
接着说狐狸精。
我觉得张柏芝演得真是可爱。
扮相好看不说,亦男亦女却不知人情的个性着实的天真。
只懂要诱惑男人时,用粉妆玉琢的面孔直直说道:人家只有十六岁,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这半真不假的告白,只怕是个男人都抗不住。
虽然不是狐狸精的最终奥义,却已经是非常实用的手段啦。
到了要追求女子,却换了另一幅诚然模样,客观种种,他看得清清楚楚;自身种种,他说的坦坦荡荡。
因为明白无艳与齐王全然不同,显然爱的地位也更高些。
说到底,化作美人去诱惑齐王,放纵挑唆他种种祸乱,也不过是希望无艳看清楚男人真面目;只是他实在也是不懂人性——沾染了情爱发作了独占欲望,是不可能再清清白白全身而退的了。
作男又作女,不动心才可以享到人世两种截然不同的欢爱;稍不清醒,就要承受人世两倍相同的煎熬。
这便是三千年的道行也修不来的,红尘。
可我还是喜欢她。
或者说他。
他比里头所有的男人更通透;又比里头所有的女人(统共两个半= =||)更灵慧。
他若爱我,我一定选他。
我喜欢他对规则的不羁,喜欢他直接发作的小性情,喜欢他赤裸裸的爱慕和直白的诉述;喜欢她理论老到经验青涩的妩媚;喜欢她清清楚楚又混混沌沌在人世间寻爱的眼神。
宣王始终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即使最后醒悟无艳的好,去求她回来,可相比起钟无艳为他的做的那些事都微不足道,想想,这是什么,舔狗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步,别人稍微回你一步就感激涕零。
没有刻骨铭心,同甘共苦的遭遇,他不可能真正把钟无艳放在心里,放到一个妻子的位上,他日再出现一个貌美无双的女子,又是利用无艳的忍耐和付出去包容他罢了。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选择宣王,就凭借这所谓的上天姻缘注定和一心一意的念想,或许就要忍受三宫六院,强颜欢笑。
小狐狸不懂爱情,要等一个人成长起来和明白爱也耗费心血,他是否爱钟无艳呢,还是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去报恩。
他是不是良人根本毫无定数。
一个幼稚不懂爱的小男孩和一个甜言蜜语的小渣男。
都需要历练和成长。
钟无艳和小狐狸或许都说错了,爱不是无条件的付出,希望对方幸福停在原地默默祝福,也不是摧毁霸占。
爱需要给双方尺度去成长,爱是有来有往,你向前一步我退后一步,反之亦然,爱是以大树的姿态站在对方身边。
爱是互相尊重才方得始终,一味退让和一味占有都是不健康的
【荒诞和反讽】影片是港式喜剧,随意拿历史人物开涮,加上无厘头的情节设定,正史和现代解读掺杂,在荒诞、自嘲、反讽中又体现一片真情。
很多情节好玩有趣,又有讽刺意义。
比如齐国国弱被人欺,使者送一盆金桔却要100万两的回礼,一把生锈的破剑要用两座城池来换,简直是明抢。
明明是酸橘子,大家却都装出吃美味的样子,不敢质疑。
比如讽刺齐宣王好色,有事时,“奸妃”的来信被一个个扔到墙角。
无事时就一个个捡起来视若珍宝,嘴里大骂淫诗秽句,身体却诚实地走向天牢并让牢头放人。
还有古代与现代语汇交织出现的无厘头的喜剧效果你看,有浓雾出来了。
——浓雾是自然现象。
会有狐狸精被放出来的!
——没事儿啊,多个人多双筷子而已啊古人云,关关雎鸠.....——念什么诗啊,开门见山就好啦。
最喜欢的是电影中插入的“皮影和黄梅戏”。
故事背景叙述、两次各国交战场面的地方用了皮影戏,这简直有偷工减料之嫌。
不过,皮影戏配上黄梅乐意外有种古色古香的历史感,听起来看起来都有种经典感。
而且电影本来就是拿历史人物开涮的戏说,用这样一段与现代声光格格不入的皮影,反而更有一种荒诞感。
关键是,黄梅戏很好听。
【演员】张柏芝演得男装狐狸精,俨然风流浪子,英气勃勃。
为了爱,不顾一切付出,宠她爱她,让她快乐。
一路追着她,变成各种样子讨她开心。
看他被臭男人伤的那么重,心疼又生气,“这样没自尊的爱情你也要?
”本以为拆散了她和齐宣王,就能得到了她,希望和她双宿双飞。
但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伤了她,自己的不择手段,自己的“霸占,摧毁,还有破坏”伤害了她。
郑秀文的钟无艳,秀丽而坚韧。
一见钟情后就执着地相信着命定的姻缘。
在爱情里太傻,所以才会心心念念记着誓言。
“我要做皇后”、“你说过要娶我”。
郑秀文在荒诞的剧情下,依旧把钟无艳的情感变化表达得很细腻又真实——从钟情、痴情、伤痛、到黯然忘却,从怒冲冲、情绵绵、到淡淡然。
ps:瘦削的郑秀文真的很美啊,让人很有保护欲。
梅艳芳演了一个懦弱又龌龊的昏君。
他自己承认5岁就开始逃学,8疏于练武,10岁上战场当逃兵,是一个“一窍不通、不学无术”的昏君。
不过当一个人主动自嘲时倒也有了1分可爱。
这部剧演员的设定让我想到了另外两部电影。
男装狐狸精的设定像极了《青蛇》里的小青,一样的生机勃勃,青春无敌。
认为男人靠不住,最爱的是姐妹。
而齐宣王则像懦弱又贪婪的许仙,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愿努力争取。
钟无艳则像《大话西游》里的紫霞。
因为命中注定的缘分,于是义无反顾追求爱情,却反复被伤害。
可惜,这部电影的人物性格远远没有深入挖掘。
男装夏迎春和钟无艳之间的感情戏太少,让夏迎春的形象主要留在“奸妃”的印象。
钟无艳被爱伤得极深,可那样决绝离开的人却因为身孕又选择回到那个男人身边。
这种仿佛来自上个世纪的解释我完全不能理解。
自认为是大男子主义视角带来的败笔吧。
此外,她对帅狐狸一直是拒绝拒绝拒绝,可拒绝得毫无理由。
究竟为什么呢?
帅狐狸和钟无艳两个角色的性格本来可以再挖掘的,可惜没有。
至于齐宣王,他仓促承诺后又反悔,是无信;落井下石杀发妻,是无情;赌局落败割地赔款,是无能;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是无耻。
影片没有呈现他正义光明的一面,为他洗白的情节也太少。
最后为逃命扮女人钻狗洞。
这样一个贪生怕死无能无耻的小人,怎么就突然良心发现,浪子回头了呢?
前一秒还在跪地求饶,后一秒就挺身而出大喊着“不要伤害我的朋友和女人”。
这转变从何说起呢?
【立意】夏迎春在二人大婚时被傻乎乎的老神仙堵在路上。
最后没能去闹洞房时,那种不得不放弃的痛心与无奈,让我误以为电影要往深刻方向发展了。
然而没想到后面居然加上了一段全是水分的运动会。
而且,战争的设定用了两次,最后拖拖拉拉2个小时才演完。
部分剧情也挺有深度,可被冗长又无聊的情节给冲淡了。
把钟无艳脸上的印记说成“爱情咒”,本来是个很有意思的设定,有潜力成为大话西游中紧箍咒一般意义深刻的隐喻。
也像《哈尔》里面苏菲脸上的时有时无的皱纹一样。
可惜没能继续下去挖掘下去。
还有为了大婚夜变美,钟无艳曾经喝过土地公公取来的药,这种药可以变美却有后遗症。
这个隐喻在结尾也没有给出回应。
最后电影的落脚点居然是二女侍一夫,可用2个小时难道只是来表现“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吗?
而且,夏迎春和钟无艳与齐宣王三人的矛盾消解的原因,居然是两人怀孕了。
怀孕了,所以只能跟着齐宣王。
这简直是最缺乏说服力的理由了。
也许我有直女癌吧,我完全不能接受“雨露均沾”式的爱情。
更不能接受因为孩子就牺牲爱情的“母爱伟大”理论。
所以,个人认为,结尾是大败笔,拉低了片子的思想水准。
看《钟无艳》,郑秀文演的钟无艳,美丽,伶俐,知书达理,文武兼俱。
只是爱上那个一无是处的男人齐宣王时,脸上便永远都有一块疤。
那个男人厌恶地唤她:丑女。
那个齐宣王有什么好?不学无术,欺软怕硬,见利忘义,沉迷美色。
可是钟无艳的师祖告诉她,齐宣王跟你有宿世姻缘呵,她便头也不回地为他一次又一次出生入死,冲锋陷阵。
她凭一身本事换了那个昏君的性命,齐宣王问她,你要什么?
她幸福地仰着头说,我要做皇后。
她做了皇后,但她还是齐宣王厌恶的丑女,于是一次又一次被打入冷宫。
齐宣王爱的是美女夏迎春。
永远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然而只要这个男人制造了麻烦来求她,她便连命都可以不要地帮他摆平。
最甜蜜的笑容,只是齐宣王放弃自尊来求她,背着她走出天牢去救自己的江山的一瞬。
钟无艳撒娇地说,你背我啊。
在他背上,一刻关怀,似一世宠爱。
好奇怪的一场爱情。
认定一个人的时候,他是猫是狗都认了。
“值得”这两个字,到底是怎么写的?
当钟无艳终于说她要离婚的时候,太监问她,娘娘,离婚有三种,怒冲冲,恨绵绵,淡淡然。
您选哪种?
她绝然地说,第三种。
而脸上那块代表着爱情的疤也消失无踪。
而故事里的惯性结局还是在发生,齐宣王经历了许多变数,失去所有的时候,终于也爱上了为他搏了一次又一次命的钟无艳。
齐宣王重新做人,与钟无艳宿命里定下的姻缘修成正果。
皆大欢喜的结局。
挺有趣的一部电影。
爱情被刻划得又简单又复杂。
简单,钟无艳爱齐宣王什么?
这个男人什么都不是,也不爱她。
复杂,它毫无理由地抵得上性命。
呵呵。
我只是想,如果伤尽之后的淡淡然,真的还能换来爱情回头,那到底是圆满还是不圆满?
好像是绿妖的句子,说我爱你,如此卑微。
我想是,当我爱你,如此卑微。
雨渐渐大起来了,起身几次去窗前查看是否潲雨。
然后回到沙发上,抱着电脑,听谢安琪唱《钟无艳》。
其实我怕你总夸奖高估我坚忍其实更怕你只懂得欣赏我品行无人及我用字绝重拾了你信心无人问我可甘心演这伟大化身其实我想间中崩溃脆弱如恋人谁在你两臂中低得不需要身份无奈被你识穿这个念头得到好处的你明示不想失去绝世好友这是周末的晚上。
没有完成的工作,终于降下来的温度,忽然很想看《钟无艳》。
除却《天下无双》,最喜欢的喜剧就是《钟无艳》了。
2001年01月18日香港上映,导演赫然是杜琪峰与韦家辉,主演是郑秀文、梅艳芳和张柏芝。
这样一部电影,嬉笑怒骂浪荡不羁。
这样一部电影,就如夕爷写的那样动情,“我甘于当副车,也是快乐着唏嘘”。
唏嘘。
戏里戏外不过十年,三个我爱的女人翻云覆雨,遍寻不着昔日笑颜。
时年,梅艳芳38岁,魅力无须掩饰;彼时她事业如日中天却情路波折,笑着说怕自己难嫁出去;彼时一场姐弟恋惧怕曝光,异常低调;梅艳芳40岁香消玉殒,空留一世传奇。
时年,郑秀文29岁,美貌与智慧共生;彼时她音乐、电影拿奖拿到手软,桃花盛开情事纷乱;彼时她风华正茂却萌生退意;此时,十年将近,演艺生涯依旧风生水起,只是,岁月催人老,情字当头,谁想身边人纠纠缠缠再回首已经20余年。
时年,张柏芝21岁,回眸一笑百媚生;彼时,美貌惊人星途辉煌,一段感情结束,一段感情酝酿;彼时,敢爱敢恨真性情已出露端倪,上节目亦可以坦言错爱人;此时,昔日玉女欲女已不是话题,星辉怎比为人母笑容灿烂?
嫁给想嫁的男人,受伤时窝在他臂弯。
尘世纷扰又奈这小女子何?
身为万众瞩目的大明星,事业上人人赞叹人人忘她们背脊,可是真心的评价,却局限于情事无法挣脱。
你无法替她们感慨为她们扼腕心心念觉得她们应该得到最好的感情和最好的人生。
梅艳芳香消玉损,关锦鹏和唐季礼回忆起这位传奇女子,也只能提起那一句“珍惜身边人”。
得不到的再美好,又与你何干?
唏嘘。
因为爱你才甘心被低估,如若不爱便是金刚不坏之身,万箭穿心也不能伤身分毫。
可是,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得不到?
还是不甘心?
夏迎春爱上钟无艳,钟无艳却认定齐宣王,为他生为他死。
齐宣王迷恋夏迎春美貌,不舍钟无艳才华。
于是才有那般讽刺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始终的,都在讲一个故事:夏迎春得不到钟无艳,钟无艳得不到齐宣王,齐宣王只能拥抱夏迎春的身体。
我们总不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地点遇见理想的爱人。
如果初涉人世的狐狸精爱上的是伤尽后淡淡然的钟无艳,或许也是一段天地佳话。
如果钟无艳爱上的是识破美人计的齐宣王,或许也能明媒正娶白头偕老谱写一段恩爱传奇。
有时候是相见恨晚,有时候是相见恨早。
我们总是不能安心的爱上那些为我们赤诚奉上的滚烫的灵魂。
我们总是剖出跳动的心去献给不愿正眼瞧我们一眼的高傲的人。
我们有时低到泥土里,有时高高在上,有时卑微到无以复加,有时自信膨胀……如果用“错过”来掩饰真相,我们还可以自欺欺人说一声“缘分未到”。
唏嘘。
生活怎比电影,一厢情愿就可以大团圆结局。
终归是喜剧啊,终归是贺岁啊,戏里大团圆结局看的人心欢喜,仿佛生活总是柳暗花明百转千回。
可是啊,戏里无从选择的人戏外已不再;可是啊,戏里执着的人情路始终不是坦途;唯有张柏芝褪去光辉收起羽翼甘心嫁做他人夫,却无法摆脱前尘往事熙攘。
就这样,你追随你的心,你一切都做对了,但你仍不可避免的沮丧,你十分不想承认,无关挣扎,你就是失败了。
“娘娘,离婚有三种,怒冲冲,恨绵绵,淡淡然。
您选哪种?
”“第三种”。
怒冲冲因为爱不尽,不甘;恨绵绵因为残温未散,不愿;淡淡然因为心死,不留恋。
人生不过百年,情爱一瞬间,执着未必开花结果,又何必?
林夕参的透这种种,却始终爱绵绵恨绵绵,莫不如同听谢安琪唱《喜帖街》,黄伟文识破这淡淡然真相:其实没有一种安稳快乐,永远也不差。
典型的港式闹剧,闲来无事作解闷之用尚且可以,真若说什么艺术价值之类有些勉为其难。化妆、布景上颇为粗糙,剧情上比较潦草,不如郭德钢的段子精彩,但主角都是响当当的,郑秀文的眼神和梅艳芳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
说来奇怪,静态看张柏芝剧照张张无敌,可电影里一动起来却太过甜腻,倒不及郑秀文一脸的锋利棱角耐看(大概是本人上了年纪的审美变化吧
有事钟无艳、没事夏迎春~好像我们的爱情都是苍白而迂回的~早期古装港片喜剧就是很恶搞的、不伤脑的~已算是梅艳芳的遗作中值得我很叹息的。因为看的是粤语版的~所以觉得她们三个的声音、都很喜感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本不是一家,曾曾曾曾曾祖父之说又从何说起呢?恶搞之前还需搞搞清楚,莫要成人笑柄。PS:再次感叹,那时候的柏芝怎么会那么漂亮!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最后不过落的共享,何用
现在的眼光,算cult片儿吧?
杜琪峰的商业爱情片还真是让人提不起兴致啊。这片里有38岁的梅艳芳、29岁的郑秀文和21岁的张柏芝,张柏芝那时还有点婴儿肥的意思,如果那时就跟陈冠希拍照了就更好了。另外郑秀文不管演什么角色都不卸掉左耳的耳钉啊,好歹这是古装戏啊大姐
银河中下游娱乐片一枚,杜韦合作弄的喜剧,太闹腾了,发现只要有韦家辉参与导演的银河作品必然“尽皆过火”,不过片中三位女主角都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尤其梅姑真是胡闹得够肆无忌惮,张柏芝也很靓有冇?!
几年前当喜剧看,现在再看,虽然是烂片,但是看着感觉居然有点难过,"你始终都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这就是个凡事看长相的世界,又想起盲探里连瞎子都是颜控,这尼玛叫人怎么活。。
我要洞房!!!!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觉得还是他们两在一起的好!钟无艳给齐宣王多少次机会什么浪子回头根本就不值钱了吧。我觉得根本就不是喜剧啊看的心拔凉拔凉的啊!
为了这句台词而看:爱是霸占、摧毁和破坏,为得到对方不择手段,不惜令对方伤心,必要时一拍两散玉石俱焚。
喜剧片笑过就好 还是有几段经典台词."你总是有事无艳无事夏迎春"爱是什么?” “爱,就是为心上人无条件付出、牺牲,一心只想让她得到幸福、快乐!” “错!爱是霸占,摧毁,还有破坏。为了要得到对方不择手段,不惜让对方伤心,必要时一拍两散,玉石俱焚!”
2024张国荣梅艳芳回顾展@上海影城杜比剧场,这片跟我情缘深厚,我很早第一次看完我左眼见到鬼初识郑秀文的时候就打定了要看这片,更早还能追溯到初中听谢安琪的钟无艳,让我牢牢记住夏迎春和钟无艳的名字。但这都不能代表什么,还是很失望,我终于确定这种无厘头喜剧确确实实是对不上我的电波的,从赌神系列到大话。为了皮影戏多加一星。
这部电影讲述了为什么当今社会那么多整容的。
当年这种搞笑的港片都拍得比现在粗制滥造的所谓国产大片有深度
忘了以前看过没了,总之今天在江苏卫视又看了…齐宣王吃馒头吃的好感动啊
服装道具布景都算不上优良,但就是喜欢看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这种电影也是看到笑中带泪了,唉。皮影戏好评。怒冲冲,恨绵绵,淡淡然。淡淡然,心灰意冷覆水难收,然后离开王宫,再配上那首歌,真是难受。也只有梅姐演这种角色会觉得怂怂渣渣又可可爱爱了。三个女子一场戏,三个人一个约会,最深情的是那两个女仔。唉,你始终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