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清水一样的爱情浸泡在过分生长蔓延的繁华以及伴随而来的喧哗里后总是会滋生出非自身的味道,很像用喝咖啡的被子喝了一杯清水。
电影刚开始我就是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尽管有那么多细腻的爱的情节,尽管有那么多语言上的感情流露,尽管刘烨和李心洁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但还是没能阻止我在观看时的冷漠甚至最后看着他们的分离和孤独时所产生的类似于“我早知道了”那样的幸灾乐祸,好像重新拥有了看穿了成人不高明的谎言后不顾他的窘迫一定要将他揭发的孩子所拥有的那种残忍的童言无忌。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打定了这种念头,无论怎样,这份感情任凭再年轻无极限再为爱痴狂它都不会是这个物质性以占据了人性的绝大部分的城市和时代的对手。
也恰恰是这个城市和时代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这样的想法已经不但让人怀疑起自己的感情,甚至也怀疑起曾经作为爱情范本的电影里的爱情。
当我们在喧嚣中逐渐连浪漫的想法也不再存在,所有关于爱情的想象力都只指向于想象它如何溃败,不知道是爱情的穷途,还是爱情电影的末路。
观影的冷漠首先因为对电影选角的不理解。
当刘烨一身相当嘻哈的打扮出场时我的思维就开始在他的年龄问题上打转转,并且条件反射般的想起某台剧里一个打扮的像个小痞子的高龄青年在某高中门口被那些年青的不知道怎么照顾别人情绪的高中生抢白道:“请问这位老兄你到底在试图掩盖什么呀?
”这就是装嫩的尴尬越掩饰越暴露。
刘烨这种造型就是典型的装嫩,当然这是出于饰演角色的需要,但是效果实在惨不忍睹,从没有想象过眼神忧郁阴沉的刘烨打N个耳洞戴数条项链帽子护腕一应俱全的样子,这个造型的失败让人觉得想象力完全不是事实真相的对手,因为有些东西你根本想象不来。
要是说造型上的失败只能让人俗气又实在的感叹到底是年纪不饶人,那么与角色在气质上的不协调是这个电影的另一大硬伤。
刘烨的气质阴沉,看上去是那种年青(在他比现在要年青一些的时候)但也不会气盛的人,内敛,不声不响,但是对原则绝不退让。
片中的青年阿康显然属于“飘”一些的男人,冲动,感情用事(这种感情用事往往是个人情绪上的不能自制,而并非是对于爱人的感情刺激作用)。
尤其是影片后半部分正式的混混身份以及很配合混混身份的打扮(相对前面的嘻哈装扮这时的装扮明显成人化,毕竟之前的混混是混青春,现在的混混是混生活)让你觉得完全的不合时宜,刘烨不动声色的气质上的高贵(这种高贵不含有道德标准,只是就气质和威严上来讲)使的他即使混也是《天堂口》里枭雄式的混。
另外李心洁,她属于长相上比较特别(只是特别,不是特别美丽)的那种女子,大眼睛有着大眼睛难得的不空洞,有一种极端的,略带神经质的气息(难道是因此常演鬼片?
那些鬼片的内容记得七零八落了,这双眼睛却总是印象深刻)。
但是问题还是她是否适合这个角色,米尼性格纯真,为爱痴狂,但这种痴狂包含的良家妇女因素和传统痕迹比较重,她的气质显然更擅长也更适合演绎《爱你爱我》里爆裂甚至于毁灭的爱情,而不是一个现代都市里作为一个难得信守清贫爱情的样板并成为聚会上的某种谈资的人物。
关于最后的沉浮。
原著小说与其是说一段爱情不如是说两个人的沉浮,爱情不过是这种沉浮中的一种过场,但电影基本本末倒置,将两人爱情的不如意作为他们生活上种种障碍的原因,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生活上的不如意导致了爱情上的不如意。
电影中两人的堕落发生在阿康出狱后(这是主动堕落的开始,因为之前他们只是在被动的接受所有的快乐和难过),从他们坐在床上开始谈论找工作那一刻起,我想,好了,终于到了,到了他们直面生活赤身肉搏的时候了,到了他们头破血流的时候了。
果不其然其后的事情顺理成章,阿康混社会,米尼到底勾搭上那个香港人。
这种堕落乍看突兀,特别是当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小时之后,当阿康已经出狱二人重逢仿佛一切都朝大团圆结局发展的时候,两人经过种种磨难的感情突然土崩瓦解。
和原著里面滴水穿石(这个词仿佛是用来形容一些正面的事物的?
)式的像慢慢被腐蚀的铁一样的缓慢堕落相比,后者显然有只注重质变忽视量变的嫌疑。
不过静下心来想一下,一个人一旦狠了心要堕落,像一个女人狠了心跟定了一个男人那样的狠了心的要堕落,那么这种堕落必然以铅球下坠的趋势不可阻挡。
给这种堕落作背景的是米尼的职业,一个很特殊的可以“飞”的职业,但这种貌似可以飞的职业事实上只是在加深她生活的沉重感。
影片的海报上写着“我感觉我是属于天空的”,但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最后米尼一人在空旷的演播厅在空中旋转的时候,是睁着眼睛的,目光里有着凄凉,怨恨,化不开的忧郁,我讨厌这种睁着眼睛悬在空中的状态,假如在空中还要负荷这载不动的许多愁,那么我又怎能了解飞行以及天空的意义。
另外说一下我特别在意的一个场景(也许这种在意是因为伤心)是,阿康说,你不要管我好不好,我认识你之后倒霉事还少吗?
然后米尼说,我为了你我不能飞了,我不能飞了,你知道吗?
追根究底,人和人的关系到底是个亏欠与否的关系,到底是个要计算付出和回报的关系。
流行过这样一种说法,“每个人都是一个天使,他为了所爱的人放弃了整个天堂,所以被爱的人请一定不能够辜负他”,既然连天使都清楚的记得自己的放弃,何况于自私的我们呢?
曾经我们很高尚很庆幸的认为自己是不在乎的,是只在乎爱情的,却原来,我们一直都在乎。
人的一生,与世间种种的缘分始终有限,一份痴迷,一次际遇,一段时光,一场旅行,结果即使落空,敛入内心化做一场独白也是好的。
看电影,看每一个故事的承起转折,光影挥毫洒落,落幕旦夕,便是醉笑陪公三万场,不诉离殇。
今天看了《米尼》,是根据王安忆小说改编的电影,很多人抱怨改编的不好,我没有看过原著,但这样独白式的电影,我一向招架不住。
由衷的偏心于独白,那些浮游于空气中的饱含着倾诉欲的影像与文字交织交融为意识流缓缓潜入你的内心,这时候,天地沉静,喧嚣淡出。
文字,语言,画面,观影的人,互为合一,成大美而不能言。
米尼是一个从小寄人篱下缺乏家庭温暖的女孩,她是杂技团的优秀演员,空中飞人是她广受好评的拿手项目。
阿康是个音像店的打工者,内心丰富,生性不羁,业余爱好偷人钱包,只是为了研究那些发迹者的人生。
米尼和阿康在音像店相遇,他诚挚的向米尼推荐一部叫《樱花雪》的动画片,说,里面的女孩小雪很像你。
米尼动容,特别是在那晚,她独自看了《樱花雪》看到泪流满面之后,她发现这个阿康竟已直抵她的内心。
只是,配乐一直十分不安的追随着,如危险的暗流在两人之间涌动,即使在爱情最甜美的时候,教旁人看着也有了些宿命的凄哀。
米尼请阿康看了她在舞台上的飞人表演,阿康望着红绸翻腾中米尼翩然飞舞,像孔雀,像凤凰,他是充满羡慕和渴望的。
但他不知道,米尼希冀的却是停下来,找一个温暖的怀抱,永远的停驻其中。
宵夜的时候,米尼说,你怎么不来后台给我送花呢?
阿康转身去烧烤摊上买了20根烤大虾,油光红艳,捧成花束般送给米尼,米尼欢欣的要阿康给她拍照,拍了之后米尼说,哎呀,嘴拍的太油了。
阿康说,我来给你擦,嘴唇相触,便吻了起来,他们就此热恋。
直到阿康因为偷了一直追求米尼的一个大老板的钱包被捕入狱,闻讯的米尼在表演时从高空摔下被马戏团解聘,他们被迫离散,米尼来监狱探望阿康,阿康在深夜越狱翻墙来找米尼,只为给她送来自己亲手做的一只红色孔雀。
米尼决定搬去阿康的小屋,悉心布置,每日清扫,安静的等待阿康回家。
一年以后,他们终于可以重新在一起了,但阿康却又深陷赌博,债务缠身,最后铤而走险的去贩毒。
始终渴望安定平静生活的米尼用尽全力还是无法挽救这场义无反顾地错爱,于是绝望的选择了和《樱花雪》中那个小雪同样的命运,她在空中“飞翔”时松开了手中的红绸,她说,情到深处人孤独,当你漂泊在半空中的心底没有了一丝支撑,那已不再仅仅是孤独,而是一种悲凉。
得知爱人再次被捕,相见无期,内心唯一的支撑坍塌,米尼纵身而落,随着悲凉抽离世间,去寻找永恒的温暖。
渴望安定的米尼将安全感的缺失全交付于渴望自由的阿康来填补,这是命运的悲剧还是性格的悲剧呢?
饰演阿康的刘烨的确有着让人难以捉摸的扑朔迷离的气质,而当他注视着对方说话的时候,那一种极诚挚极认真又略带忧郁的神情是让人着迷的。
而人生若只如初见啊。
片中邻居老伯劝米尼,说,人生其实没什么意义,只要平安度过就好。
米尼问,那开心呢?
老伯说,开心就像搭配米饭的小菜,人活着得靠米饭,小菜有没有是无所谓的。
米尼说,那我不行。
米尼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乔北,因为恋人北的离世,乔决定每天写下一篇他们的爱情往昔,她把故事发表在博客上,说写完之后就随北辞世。
这举动一时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许多人劝解挽留,许多人质疑炒作乃至留言谩骂。
人们相信,是因为他们愿意去相信。
质疑同样亦是如此,一个人的心脏了,他就开始怀疑一切,其实事情的真伪对旁人来并不重要,但在你对此乍一做出判断时便可以清楚的审视到自己的内心,看它是依旧纯净还是污浊不堪了。
我相信乔,并且每天都会去读她的故事,生死别离会让人只想潜下去,潜入记忆深处,在那些最好的时光里孤独的流连不去,唯有速速的写,写完它们对乔来说是一篇幽长而深省的独白,一个严肃而坚定的仪式,她将生命中残存的热情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因为这时北仿佛就在身边吧。
我希望她能写好他们的故事,慢一点再慢一点的写,然后遵照她内心的嘱咐去选择,选择好起来或者像米尼那样离开。
爱别离,求不得,这是人生七苦中最难熬的苦,乔和米尼一样,不能开心便无以为继,为情感而活着的人注定瞬如烟花,单纯的美,脆弱的执念,为了意义,可以拼尽全力绽放或者毁灭。
开始看时就考虑片子看完要不要删除,硬盘没有多少空间了。
看完了在豆瓣一搜,零五年的片子——我对此一无所知。
某天睡眠缺失依旧的午后心血来潮下了下来,那完全是看在刘烨的份上。
这是个没安全感的男人,但不矫情。
米尼在第一个镜头里眩晕的轻扬看起来很美,那种破败颓废的美,像个妖精。
她说她想飞。
她每一个手臂张扬的样子都仿若时光倒流,那是跟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诀别的远久年代,这让她看起来安静而忧伤。
假若定格的话就是一个戏子。
她觉得人在飞翔时心却是踩在地平线上的,阿康仰望的表情痴痴傻傻,那个人就是她心挂念的地方,她的地平线。
所以当阿康背身入狱,她就跌了下来。
我因为你而不能再飞了。
后来她还记得自己说过这句话,那时已经对阿康放逐。
她知道勉强不了但还是想挣扎一下以为能让他回心转意。
她选择阿康是以为自己选对了一种坚强,“在男人坚强的背后你能体会为之付出的全部意义”,后来意义失却,凤凰身碎。
“时光或许不能停驻在留有余香的爱情城堡,可驻足在心里的甜香却是每一个女孩最为私密的春天”,她死的时候脸上的妆容不那么浓重,死得甚是如愿。
那是她最美的时候,她曾拥有过一个私密的春天。
阿康不认为拿人家的钱包叫偷,他只是觉得一切充满不确定,希望有个来路去路。
他入狱是因为拿了那个钱很多时间很少但总是请米尼吃饭喝酒的男人的钱包。
这真是讽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明目张胆,也许他只是个赌徒,他急于想知道米尼为什么选择的人是他。
狼吞虎咽的爱情来得太迅猛,他以为自己没资格认真。
这么自卑的男人。
米尼说,你怕了么?
怕了就说一声。
他当晚就越狱出逃,把那个亲手做的凤凰布偶带去她入住的招待所,被狱警抓走时他笑得一脸腼腆。
他是在告诉她,他不怕。
故事等到阿康出狱就散了,沙子淅淅沥沥下落,跟所有的爱情命运号一样在生活的锅碗瓢盆面前崩盘。
有点看不下去。
但最后都死了一切也就结束了。
一个半小时渲染那么长的一段人生,从爱情出生到生命死亡,片子有点那么力不从心啊。
音乐是多打一颗星的原因,它抑郁、敏感、缓慢——跟米尼每一个恍惚的神色一样唯美。
米尼拿着DV时你会以为那是某支MV处于进行时,音乐如水,对白喃喃的。
流动的是情感,画面就不能那麽隐晦了,所以多了一些煽情的独白。
独白和音乐让片子变得压抑起来,也更耐看些。
毕竟爱情有时候很矫情的不是麽。
没有看过王安忆的小说。
女性书写文字的先天性缺陷是太过自恋,这不是我喜欢的优点。
她写的时候应该还年轻,写了一个决绝的爱情故事。
我希望她快点老去。
看完后我还是决定给硬盘腾点空间,别人的爱情不能当饭吃,也许该人人自危不能任其顾此失彼才对。
反正现在好像就是这个样子。
这只是某一个别人的爱情,对吧。
每一行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痛苦有的痛在肉体,有的却苦在心里在苦与痛之间画上等号的那一定有着尘封的往事喜欢柔柔的音乐和着淡淡的独白,看了开头就决定看下去.其实爱情真的很简单,第一眼就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你想要的.恋爱的时候单纯,而要是两个人住在一起一切都慢慢的改变了.影片很真实,男人为了女人去贩毒,女人为了男人而出卖身体,怎么感觉好像国外的一部小说呢.两个人的身份早就注定了这结局,我觉得她会选择离开,却没有想到是离开这个世界.米尼是一个很特别的女人,敢爱敢恨,既然选择了这份感情就会努力去坚守,到最后甚至连坚守的理由都找不到了,还是选择了坚守,带着爱情的美好离开了这个世界.影片很不真实,首先两个人真的相爱吗?我觉得他们爱的太轻易,太仓促了.两个人虽然生存在不同的环境里,却同样生活在空虚迷惑的精神世界中,很容易找到共鸣,可是当安康把一切都告诉米尼了,米尼还会选择和他在一起,有点太被爱情冲昏头脑了.其次大康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偷,第一次入狱的时候怎么会犯下那么低级的错误啊,崩溃了,拜托找个更好一点的理由把他弄进去好不好啊.还有他是怎么越狱的呢?好奇怪哦.最后如果你爱一个人会怎么去爱他(她)?可能爱表达的方式不同,男人是会为了女人而努力赚钱,甚至铤而走险,女人为了钱而出卖自己的身体.可是这样的爱还存在吗?如果存在还叫爱吗?整个片子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悲痛是一点一滴的流露出来的,影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李心洁的演出,快乐的时候是张扬的,悲伤的时候是淡淡的.
还以为这应该是一部90年代拍的影片。
因为那时候的李心结和刘烨都那么的年轻。
人是有天赋的,天赋各有不同,特别是演员,特别明显。
李心结和刘烨都是特别有天赋的演员,独特的气质,极富灵性,让人一看就能喜欢上。
这应该不算影评,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妈妈。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如米尼一样的美丽,被很多人喜欢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两点一线在家和农场往返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一样,遇到了一个让她爱的痴狂的男人。
选择不顾一切的去爱,却不曾想到会如此浓烈的把酸甜苦辣都尝遍。
只是生活和戏剧最大的不同,就是剧本可以嘎然而止,但生活不会。
剧本中的角色可以死去,但生活中的人却是不得不持续的承受着种种选择的前因后果。
我不知道妈妈会不会后悔,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她不会选择这一条路,也不会受这么多苦。
所以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怜惜之情爱着我的妈妈。
即便她做了很多不该,做了很多错事,虐我心千万遍,我气过了,伤过了,痛过了,怪过了,却也无法真正的放弃她。
只能不放弃,不执着,或是承认这世间诸多无能为力。
米尼是幸运的。
他们曾那么好,被阿康那样爱着,看着都嫉妒。
我嫉妒米尼,我嫉妒她遇到对的人,能够那么尽兴的爱。
在爱里,两个人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在爱里,做想做的,才不管什么细水长流。
现在觉得细水长流这样的话,都是在骗心里没有火焰,没有激情的人的。
面对对的人,为什么还要有克制,又或者克制这样的话也是骗人的。
他们自制,那么他们的爱还太少,或者爱就不存在。
阿康是纯真的,相信自己,用他的方式质疑怪异的社会。
米尼是美好的,美好的眼睛,美好的心。
我嫉妒他们的纯真和美好。
奇迹就像交通事故一样 不可琢磨 所以称之为奇迹!在这个平庸的社会里,我只卖身不卖艺!
在迅雷上乱下的,看到刘烨的名字肯定不会多想,唉我真是博爱啊。
不过才知道两年前拍的了,怪不得看的时候始终有一种怪异的气氛,一霎以为是70年代片一下又出来一部手机。
菁确实和李心洁有点像,至少和米尼是有那么一点的,嘿嘿,不把自己往角色里套,开始套别人了刘烨的扮相竟然是刻意的,我一直觉得是他本色选择的服装还有耳环呢,嘿嘿,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演技好就是不着痕迹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觉得他是gay呢,蓝宇和无极的影子甩不掉了,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明明演的都是冲动执着并且狂暴的,比如龙小羽刘思嘉钟跃民等等等等,唉……王安忆简直了,上海的气息女人的无谓,耐着性子看下去,总比长恨歌要好看那么一点点,展现场景多过交代情节的就应该划入文艺片了吧,一句话说的清楚的事情用镜头语言还能说上一个半小时,得多大功底啊!
很多自恋的情节,李心洁画的妆真是丑。
不过那些探监的情形,那些不顾一切的拥抱,那些彼此相恋但却不知所措的走向绝途的爱情,脑海里不断回想起的是我最喜欢的台剧之一斗鱼飞鸟和鱼的痴恋,始终铭记这句话,小燕子哭着求于浩不要推开她,钟情这两个字,无比喜欢飞鱼与鱼的痴恋,曾让彼此痛苦不已,但那种痛苦,却是幸福的一部分。
他们确实拥有过幸福,而春去春回,流传在众人心中的,只剩下美好的回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鸟相爱了。
但是上帝告诉它们,它们永远不会是恋人,甚至做朋友也是奢求,即使它们彼此相爱,这一辈子也是可望不可及。
鱼儿讨厌海水的束缚,渴望在蓝天中自由自在和高高在上的感觉;鸟儿讨厌空旷的蓝天,渴望得到海水的沐浴,在水中漫步。
鱼儿努力地跳出水面,跳向它梦想的蓝天;鸟儿不断地冲向海面,去感受水的亲近。
鱼儿一次次地跳,却总在尾巴还没离开海面时,就重重地落下,有一次落到岸边,是涨潮的海水救了它;鸟儿一次次地接近海面,却总在刚刚拥抱海水时,就被湿了的羽毛拖住,是它的朋友一次次帮它逃离险境。
鱼儿不愿放弃,因为它感到蓝天在召唤它;鸟儿不愿放弃,因为它觉得大海才是它真正的家。
这样,鱼儿和鸟儿不停地尝试接近,但都在它们接近梦想的过程中,接近死亡。
鱼儿的后代们依旧努力地去实现鱼儿的梦想;鸟儿的后代们仍然在不断地去完成鸟儿的理想。
鱼儿们死了一批又一批,鸟儿们走了一代又一代,可它们从没有想过放弃,依然执著的坚守著自己的信念。
大家认识可以借助海风飞行的鱼儿吗?
它就是飞鱼,那条执著的鱼儿的后代;大家认识可以在海水中游泳的鸟儿吗?
它就是企鹅,那只鸟儿的后代。
它们一个上天,一个下海,用同样的执著完成了自己不变的梦想……最终,它们成为了一对最幸福的恋人。
就像李然独白中说,我第一次看到这双眼睛,就希望自己可以一生被她注视着,一双清澈而明媚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清澈的只容的下一个人,唯一一个人,我听不见自己的心跳,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只觉得自己漂浮在半空中,这世界里只有这注视着我的这双眼睛,我知道,我等待的色彩,期待的唯一,终于到来了。
就像夏琳陆涛第一次见面……你知道就是那个人,你不可抑制的被吸引着,逃不过的命运。
就像美人草里那一路追逐后的深深凝视,下一步你就可以为她付出所有可是越是爱的深就越不知道如何去爱,于是原本残缺的两个人就互相伤害,即使付出自己的一切,也换不来一个平衡点,找不到来时的路,只好一步步走向灭亡人们都是喜欢这种情节的吧,小燕子说我不要做你的包袱,于皓背小燕子,告诉她,你是我最重要的包袱,几年后再看这些话的时候,我依然心中酸楚。
孔庆东讲金庸的时候曾经说过,悲剧的爱情不是外力不许两人在一起,而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可调和。
我们为爱奋不顾身,却往往又为爱而走错路她不能离开他,他只想见到她,纵使这样的爱会将他们带入最黑暗的深渊,他们也情愿米尼的结尾,她已然毫无留恋,阿康刚入狱那一段的空虚,无疑宣布了没有她她的生活将毫无色彩。
她不愿意毫无色彩的活,所以要一直追寻,所以要死的美丽。
最后一眼看刘烨,竟然是在电视画面上。
还记得么,小雪从富士山顶跳了下来,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还以为这应该是一部90年代拍的影片。
因为那时候的李心结和刘烨都那么的年轻。
人是有天赋的,天赋各有不同,特别是演员,特别明显。
李心结和刘烨都是特别有天赋的演员,独特的气质,极富灵性,让人一看就能喜欢上。
这应该不算影评,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妈妈。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如米尼一样的美丽,被很多人喜欢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两点一线在家和农场往返着。
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一样,遇到了一个让她爱的痴狂的男人。
选择不顾一切的去爱,却不曾想到会如此浓烈的把酸甜苦辣都尝遍。
只是生活和戏剧最大的不同,就是剧本可以嘎然而止,但生活不会。
剧本中的角色可以死去,但生活中的人却是不得不持续的承受着种种选择的前因后果。
我不知道妈妈会不会后悔,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她不会选择这一条路,也不会受这么多苦。
所以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怜惜之情爱着我的妈妈。
即便她做了很多不该,做了很多错事,虐我心千万遍,我气过了,伤过了,痛过了,怪过了,却也无法真正的放弃她。
只能不放弃,不执着,或是承认这世间诸多无能为力。
你是否也曾经因为爱上一个人而变得不想回家?
把他当成唯一的寄托和依靠。
他曾说我在他心里一直是个小女人,然而现在我却变成了另一个他口中的女强人。
他还是他,只是个中角色变了,而我的爱始终没变。
当看到米尼坐在阿康自行车前面对他说她今晚不想回家的时候,这一幕一定会勾起很多人年少青春时的记忆吧。
那时我们青春,那时我们为爱轰轰烈烈不怕牺牲,那时我们是多么的敢爱敢恨对现实不畏,以为只要有爱就能战胜一切。
然而现实总是突然杀出来提醒我们:爱情是无法与现实抗争的。。。
只是为了张耀扬看的。动不动就说乱七八糟的好似很有深度的旁白,其实感觉有些非主流,结局也莫名其妙。
屎泥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
想不通
绝配
把王安忆的这部小说给毁了
看一半足够,不需要结局剩下的让它们在想象中凄惨和美好
怎么说呢……都挺不错的……还是因为都太淡定了么?一点起伏也没
太文艺了。。。
一切都好,就是刘烨同学的口音。。。
为了男女主角。
最近刚看过原著,才知道有这么个电影,竟然7年前了。电影确实不好看,跟原著比也是相形见绌啊。
抓人的感情线疼到心坎里了,执着的爱明明没有他你会过得更好,有时候爱一个人爱了就放不下,表白刘烨,李心洁,今天晚上看了这部没有好结局的爱情
残酷生活
喜欢李心洁不标准的普通话.爱情,经不起生活的考验.
这部片评价为什么这么低?我倒是喜欢上了刘烨。
记得大一的时候在鸿基广场围观刘烨李心洁拍吻戏~
就痴迷于刘烨最帅时期花花公子混子样
编剧一定是和王安忆有仇
李心洁终于不拍鬼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