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去看海青的隐入尘埃,无奈排片太少了,刚刚看到黄渤的新片,想着黄渤也算保障,我就去了,开场三分钟我就觉得画风不动,越看我心越凉,我想冲出去叫人家退我票,上一次有这种冲动还是看的富春山居图,我明明可以选择吃饭,我偏偏要去选择一坨屎,他明明可以去抢,他还要送你一张电影票,两个小时我如坐针毡,我听到旁边小朋友的笑声,我就觉得我像个智障,出来以后我一直骂,男朋友说还好不是我选的,不然现在你骂的该是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把爷气笑了!
男朋友;我觉得这片子要摧毁很多情侣我:为啥男朋友:你想,演了半个小时女生忍不住了,想走,又怕男生觉得自己作,算了,忍忍吧,男生想,这什么玩意儿,好想走啊,她会不会觉得我不陪她啊,算了忍忍吧,然后电影结束了,女生想,我靠这么难看的电影他都能看完,这什么品味啊,算了吧,男生想,这么扯蛋的她都能看完啊,感觉和我不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啊,然后,哦豁,分手了。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特么的是个人才。
男朋友:还是我们俩好,都觉得难看,哈哈哈哈哈哈
这种烂片赶紧下映吧,今天如果还有票房,那就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上映前找了那么多明星站台,给我们呈现的就是这坨屎?之前唐探抄袭融梗缝合赚的盆满钵满,这次抄的不及格,终于暴露自己的能力看了不到半小时就走了,后排小孩都觉得剧情弱智。
猫👀开画9.1分,花了不少钱吧。
豆瓣这里开画如果超过5分,就是大家所有人的责任
上映首日看了这个片,写了篇差评被顶到本片词条首页,结果今天收到豆邮显示“被相关权利人实名投诉”,说我的内容侵犯名誉权。
我也不知道是片方还是演员方面投诉的,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写的差评具体哪里侵犯名誉权了,就是觉得离谱,烂还不让说了吗?
真就全网捂嘴?
我在豆瓣写差评骂烂片也好多年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离谱的事情。
要说以前主旋律什么的关评锁分,这个懂的都懂,没办法。
现在单纯的资本商业电影也要捂嘴?
我看好几条高赞差评都没了,真行啊。
原文我润色后再发一遍: 《外太空的莫扎特》,本以为是喜剧片,没想到是儿童片。
黄渤、姚晨、范伟、贾冰。
梅婷……冲着这个演员阵容看的,预期是一部沈腾式喜剧,没想到看个开头我就绷不住了,忍不住玩了会儿手机。
总的来说,这个片子当做儿童片看还算尚可,当做儿童科幻也还行,毕竟同影厅的小孩子还是看得挺欢乐的(也不能指望小孩有太高的艺术审美吧),对于成年观众来说真的有点如坐针毡。
《外太空的莫扎特》就是一部“公式电影”,经典的离异家庭,经典的屌丝男主暗恋班花女主,经典的电灯泡配角死党,经典的小丑情敌和反派……所有的角色都特别扁平,所有的情节都特别套路,所有的动机都特别牵强,所有的台词都特别片汤话。
皮克斯的动画也是儿童片,但是它能触动观众,能让你久久不能回味;沈腾最经典的那几部喜剧除了贡献笑点,也有不少深刻的讽刺;《外太空的莫扎特》则属于看完就忘,讲的故事特别简单,道理也特别肤浅,没有任何深度可言,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笑点。
表演方面,成年演员的演技自然没有拖后腿,但是几位少年主演的演技是一个大问题。
荣梓杉之前可能饰演悬疑剧比较擅长,像这种青涩阳光少年的角色,表演的痕迹特别重,特别假,充其量是个低配版刘昊然;女主黄杨钿甜的演技更烂,好几个场景就像是在背台词,连低配刘浩存都够不上,相比之下,刘浩存虽然家里面黑点比较多,但是演技和扮清纯绝对完爆这位。
姚晨的角色造型还是挺惊艳的,疯子人设也很让人期待,但是剧本实在太无聊了。
至于范伟?
这位影帝压根就没有几场戏,演员表里居然放那么靠前。
这个片子看到最后我是真没想到还有彩蛋,还要拍续集,看来陈思诚又要构建一个新的宇宙。
但是第一部都拍成这样了,还能拍下去吗?
我很认同之前网友对陈思诚的定位:他是一个商人。
“唐探宇宙”如此,《外太空的莫扎特》也是如此,大牌客串(范伟、郎朗),萌物、乐高带货,彩蛋还要拍第二部,很商业,很陈思诚。
公仔设计的丑不丑、萌不萌我不知道,但是如果真拍成系列火了,那一定能卖很多年。
陈思诚就像PDD,摆明了把烂字放在你面前,但是依然不妨碍他收割三四线下沉市场的钞票。
这部影片的目标受众应该就是暑假期间带孩子的家长,而不是一个有着正常审美的成年观众,把我骗进影院我也只能说一句:陈思诚,你赢了,下回我绝不再花钱看你的电影。
防失联,关注公众号/豆瓣/知乎:大海里的针
姚晨 黄渤 郎朗是缺钱吗小孩子演戏真的毫无技巧,全是感情陈思成什么时候可以摆脱下三滥的恶心烂俗是穷成什么样了来这讹我电影票一个拍过那么多电影的人怎么连剧情都没有,逻辑都没有,意义都没有希望豆瓣以后加个选项,影评没法剧透,这电影我都没法跟别人讲明白前因后果李成儒演了个警察荣誉刚要走出阴影又开始浑身难受了电影和外太空,莫扎特不能说是毫无关联,只能说是只有郎朗一个冤种被来回cue
今天看完了这部《外太空的莫扎特》,我实在有太多想说的了
首先,我必须承认这是个儿童片,太幼稚太老套了,电影拍的是真一般啊太一般了。
但是最后,同为青年人的我却不争气的落泪了。
也许每个人被打动点不同,但是陈思诚真的总能找到那个抓你的点。
《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映三天,票房已经突破亿元大关
一部这样的电影,剧情靠所谓的"借鉴",拍摄手法也是老套的不行,几乎没有亮点。
但是为什么,就这也能让陈思诚捞到钱。
有人看过了陈思诚的"唐探"系列,认为他是个编剧鬼才,是所谓的才子。
可我想说的是,他并非才子,而是出色的操盘手。
首先,陈思诚演员出身,业内关系较好,这使他拍的电影还有电视剧都坐拥一线资源。
《唐探2》上映后,有人质疑其抄袭陈国富的《双瞳》。
陈思诚与陈国富的关系还算不错,陈国富格局打开说同行之间互相借鉴没什么大不了。
这次,又有人质疑《外太空的莫扎特》抄袭星爷的《长江七号》。
陈思诚直接在网上和星爷连线,星爷还送给了陈思诚祝福。
陈思诚虽然是"借鉴",但是他总在他的作品里加入一个打动(讨好)观众的点。
就拿去年的《误杀2》举例,改编自电影《迫在眉梢》,改编后逻辑崩的不行,可是就一个"父爱"的主题打动了不少人,观众就肯买单。
《外太空的莫扎特》把主题归到了"家庭"及"孩子教育",好在全程没有说教,全靠真实的生活细节打动观众。
恭喜陈思诚,通过讨好观众,又赚了一笔。
总结起来,陈思诚最开始靠着才华,拍出了《唐人街探案》,一战封神。
接下来,没了创意,开始靠抄、翻拍。
而且还是靠着业内关系明目张胆的抄。
而且陈思诚掌握了"票房密码",那就是讨好观众。
陈思诚你是真牛逼,坐拥一线资源,每一部电影不需费多大力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然后拿着钱去买版权翻拍,继续赚钱。
不说了,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见识见识《消失的她》了
从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炸裂的三观开始,虚伪,自大,又当又立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实不懂为什么要捧,导演编剧不同于演员,其作品多多少少是人品的投射,这种电影能上映实属行业咎由自取。
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在一个部分电影甚至批评不得的时代,不知道还有什么魔幻的作品横空出世。
好在这部还可以被骂,可能哪不到位?
也有可能真的是,太次了。
不知道这个电影想表达什么,不搞笑很尬,男一木木的台词尬,姚晨的方言尬,而且没啥智商的亚子。
朗朗发言尬,台词尬。
剧情前后之前不知道有啥必然联系,前面校园剧情进社团那里的发言,以及上课走神被老师叫起来的发言,让我以为他会为了太空梦作出什么样的努力,或者达成了什么目标,结果???
和后面内容毫无关联!!
说适合家长带小朋友看吧,也没啥教育意义,用个外星娃娃给一个只会弹小星星的孩子开外挂,让其得到冠军?
不劳而获??
还是通过跟父亲的对话想到自己跟孩子的对话领体会到不要勉强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丝毫没有和孩子沟通过!!!
直到最后,外星娃娃走了,所有人啥也不记得了,两小时我看了个寂寞??
表达了啥???
我的心情跟最后黄渤一样: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电影院)??
我一定是喝多了!!?
只能说是给小学生看的,而且很多东西挺无聊的,至少对于当今社会是这样。
我和我同学看着看着都看不下去了,不约而同玩起了手机。
没笑点,也没什么深刻的故事道理,有的只是不切实际的故事,看结尾还像是有第二部,而且还搞出悬疑剧的感觉,算了吧,差不多得了,拍唐探拍多了吧。
而如果作为科幻片,这部电影没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对科学没有尊重,随意捏造猜想;如果作为喜剧片,这部片子没一点笑点,前程玩尬的;作为悬疑片,该片没有一点可以真得思考分析的点;如果作为家长启示片,小孩子救世的故事未免太不靠谱,而且对于当今社会而言,真的有人是那个不可或缺的人?你的存在或许改变世界,但不会决定世界走向,没有丝毫意义,真的懂什么叫兴趣,什么叫天分?我希望我们的后辈是活着真实的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熟悉这个世界,而不是所谓瞎想,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主角?醒醒吧。
总结一下就是,建议别浪费时间浪费钱去电影院看这么无聊的电影。
首先,看文章之前别给我说什么“爆米花电影就图个开心,要求那么高干嘛“这种鬼话,你对电影质量没要求,你乐意看这种没有任何营养含量的东西是你的事,但是在我看来中国电影市场着实不需要这种东西。
我发誓我本来就对陈导没有很大信心,但是这电影海报风格做的都实在太让我喜欢了,于是我还是花了80块钱来看。
但是吧,陈导,能退钱吗?
我想到了这个片烂,但我没想到它可以烂的这么彻底。
到电影中间部分的时候,我基本已经被尬得抠出了三层地下室了,正好可以用那三个词,“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然后就在不停的跟朋友发微信吐槽。
同时一不小心点开豆瓣,又看到了,《外太空的肖邦》,《外太空的莫奈》。
陈导,求您了,放过中国电影吧好吗?
演员来说黄渤真的真的很好,范伟老师也很好,别的老师们也都好,甚至客串的郎朗老师虽然被迫自黑一波,但也起码本色出演了。
反观各位小演员,陈导,你要是不会指导,就别耽误人家小孩儿了行吗?
演的一个比一个尬,演自己年龄段的东西生生看不出任何小孩儿的天真活泼。
还有,是不是每一部被打上陈思诚导演作品必须要有一次男扮丑女装的低级“笑料”,唐探几乎每一部都有,现在这一部按理来说是给孩子们看的电影也有,抖音有那么多好看的正能量的Cos,为什么要用这种梗污人眼球呢?
同时,作为学习电影的人,如果我对一部好电影理解没有错误,在很多主题的取舍上,一部好电影可以做好一到两个主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追求自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救人水火的英雄大义(我知道这个片跟他们没有可比性,只是个例子)。
但在《外太空的莫扎特》里,父子情,母子情,友情,模糊的爱情,外星人,音乐,喜剧,狗血煽情,正儿八经说四川话的看起来贼聪明实际上二了吧唧的搞传销和诈骗的反派设定(仅吐槽角色设定,无关演员),再加上尬死人的特效和一只二傻子一样的熊猫。
整个故事线,又乱,又没逻辑,又尬,把人都特效抠掉以后,当2008年奥运会《北京欢迎你》的MV都可以。
为什么要这样呢?
好好的讲好一个故事,不好吗?
还有我今年在电影院看过的最尬的梗,“你们是哪个星系的?
”“物理系,化学系,表演系,没关系。
”好家伙,电影院空调已经很冷了,听完这几句话我更冷了。
最后故事要结束了,要么非得安排一段初二小孩儿和成人打斗的动作戏。。。
不能跑吗!!!
不能躲吗!!!
不着急救熊猫吗!!!
要么就是必定出现的狗血和解,熊猫不救了,同伴不见了,当着反派的面来一段父子情深煽情一波。
不由给编剧点个赞,也为导演能拍出来这么把观众当二傻子一样的故事点个赞。
最后的最后,熊猫玩具扔进火里没烧着,着实像个浴火重生的熊猫。
给下一部铺垫还要融入一些恐怖片元素,陈导着实是将各种风格玩的融会贯通啊。
希望后面两部可以被扼杀在摇篮里,谢谢。
写在前面: 豆瓣标记了下《外太空的莫扎特》,给出一星差评。
我的朋友问我这片属于烂得有特色还是单纯的烂。
我回他,烂的奇特,烂的歇斯底里。
陈思成说这部片子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会觉得丢脸吧,毕竟外星滚滚出场,吓哭了电影院的小孩子。
我一直觉得我生晚了,错过了很多好片子。
但在看完《外太空的莫扎特》之后,我感到了庆幸。
同系列的片子我们有《长江七号》,我们有《捉妖记》,我们有胡巴,有七仔。
而现在的小孩呢,一个猥琐贼笑和陈思诚长得挺像的拼装熊猫,肚子上有着难看的缝合线。
电影院送的同款毛绒公仔无人想要,大眼珠子透着诡异的光。
抛开其他的不说,我实在想不通这个片子想要表达什么。
开头的一组镜头让我以为要开始抨击鸡娃,提倡双减。
没想到只是蜻蜓点水吓唬一下,后面的铺开面更加广了。
家庭教育,人类文明。
之前听到陈思诚说想要塑造唐探宇宙,难道我们外星滚滚也要来掺和一下吗?
同样的,荣梓杉的变声期听起来让人心疼。
他似乎还停留在朱朝阳时期,又或者是这个剧本设定找的小孩太大了。
说起来,本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但我想不到那么多小孩子会被吓哭。
这样看来,片子最纯粹的目的都没有达到。
就好比吃了一碗饭,没进食道,呛到了鼻腔。
回想15年,有幸采访了捉妖记的导演许诚毅。
那时,我对于电影的见解并不深刻,只是觉得这部片子好看。
提出来的问题大多是关于故事情节,关于人物设定。
采访结束后,和我同行的小伙伴拿着毛绒公仔兴奋的样子,和他现在买了新电脑的样子一模一样。
毋庸置疑,这部片子是很合格的合家欢片。
我觉得,这才是送给孩子们的片子,这才是孩子们会喜欢的片子。
同样的,《长江七号》永远是我反复看还会热泪盈眶的片子。
里面包裹的大核心是痛苦的,是让人心酸的。
贫富差距,命运多舛。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每一个年龄段的人将收获不同的感受。
现在,我的娃娃柜里仍旧有着一只被我盘包浆的七仔。
在幽静的夜晚,它是否也能醒来,帮我弥补我的遗憾。
谁来救救孩子们,给予他们好看的,好玩的片子。
好不容易国漫有了新突破,又被一些自卑的人打上了辱华的标签。
我从来不觉得眯眯眼有罪,这本就是国外强加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又为什么将其作为标准去衡量呢。
中国人有好看的杏仁眼,桃花眼,丹凤眼,但有些人有着大大的眼睛却还是装瞎。
下一代能看到什么呢?
翻出07年的老片,还是继续低幼的熊出没。
最后讲个恐怖故事,这个鬼东西还有2,还有3。
分别是外太空的肖邦和外太空的莫奈。
人都是感性动物,父母只有看到孩子身上自己曾经的压力,才会知道孩子的难受,其实闹矛盾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或许会柳暗花明呢~
荣梓杉怎么能台词这么差呢😅 说话的时候我都震惊了🤯 以及 剧情一开始好尴尬😅 我的星星都给那些还算有点点童趣的场景吧😮💨
大陆拍这种儿童奇幻片还是很尬的,长江七号尚且平庸更何况陈思诚这个只会翻拍的家伙。虽说儿童片反派不会太邪恶,但也搞笑的离谱了,从头到尾莫名其妙,自我煽情,要奇幻没奇幻,要教育只有说教,从头到尾都很不适应的电影。还有这个外星娃娃,好丑啊,配音也是,不要侮辱莫扎特谢谢。
谁小的时候没幻想过自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能拥有一只无所不能的玩偶呢,这电影也算是帮我圆梦了啊..
感觉他是有什么奇怪的性癖
陈思诚在圈内人缘确实很好,好到大家愿意陪他玩尬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幼稚,但是对于成年人真是弱智 看到生理心理都难受的电影
马元和他爸俩演员确定不是真父子吗…长得就像一个模子里导出来的,除了型号大小不同哈哈哈
深喑国内院线卖座之道的陈思诚这次显然翻了车,以为春节档玩欢乐喜庆合家欢卖了钱,暑期档就如法炮制青春成长大和解,整部电影节奏混乱,本来创意就不新鲜,结果成长烦恼、父子和解、现实梦想一个个元素都浮皮潦草,父子的情感隔阂、任小天和莫扎特的情感都没描述深刻,反而用大量恶趣味包袱段子填充故事,大量特效制造的视觉奇观也变得食之无味,特别是反派的强行加入,越看到后面越来低幼和无趣。荣梓杉未来可期,但现阶段演喜剧还是不行。拜托姚晨别再特出一些搞笑反派了,腻了也厌了。
两星给我爱豆范伟 两星给黄渤
长江七号:你们没有自己的剧本吗???我一度觉得那个丑娃娃长的像csc本人,娃娃都油腻
这个阵容拍出来,成片能烂成这样,我是没想到的。
乘着一艘船在北京的夜空里飞行,多么奇妙又浪漫的一件事啊,再次感受到了电影造梦的意义
我没有觉得很烂,中规中矩的一部片子,没想到豆瓣那么多一星陈思诚的确不算是导演,更像是个IP商人,这部还没怎么样,就已经打算连拍3部打造“外太空”宇宙,这第一部就直接滑铁卢,是不是后面也告吹了?真的很像《长江7号》,但是这一题材在国内真的很少见,至少是在努力开创新类型:科幻、真人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黄渤和范伟加持,笑点还是有的荣梓杉的个头和形象演初中生,多少有些违和。而且哪个学校8年级有社团?都不用读9年义务教育吗?不过很多梗真的很低俗,让初中生男扮女装、初中生秃顶,就emmm,蛮低俗的那个熊猫真的丑,一点也不萌,还是按导演做的,这个真没必要老师课堂上说的那些话真的一模一样,家庭教育部分其实也很真实,但就没什么营养
外太空的莫扎特就是说一个喜欢天文的小孩被老爸逼着学钢琴,最后在外星人的鼓励下拿了全国冠军,又去和坏人斗智斗勇救下外星人的故事。丝毫没有故事主核心,所有的剧情也无法形成逻辑关系,甚至有些剧情莫名其妙,前后不挨着。整个电影除了编剧,其他人都非常用心,所有的好演员确实是给这个不怎么好的剧本增添了不少色彩。只是个人很喜欢莫扎特用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去练琴的理论,也很喜欢黄渤的那段回忆往事的拍法。
虽然这片剧情节奏割裂,人物也刻板,但莫扎特实在是太对我们家的口味了,很难不支持。
有点弱智,这结尾是要拍第二部?
从女装刘昊然到女装荣梓衫,恶趣味大概就是陈思诚能守住的唯一初心(现在大概理解他为什么曾为自己取名“朵朵”且把这个名字另给了自己的儿子)。女性要么是势利眼另嫁他人,要么成为婆婆妈妈的典型,或者干脆缺位,单身爸爸层出不穷。拍烂片这事先放在一边,我现在合理怀疑陈思诚对自己的性别认知肯定是有问题的。
其实没有那么差吧?豆瓣对亲子向电影容忍度这么低吗?至少弹钢琴鸡娃的情节还挺真实的……多一星给新类型尝试和万国城MoMA取景
在电影院里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如坐针毡。小演员的演技尬得我用脚趾扣出三室一厅,黄渤和姚晨是欠了陈思成的钱么?怎么会接这么烂的剧本,我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