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套的不能早老套。
但是看了以后觉得没白看。
非常温馨,拍摄很美丽。
干净洁白。
可能再过一段,回想这个电影就会和其他看过的许许多多女主角死掉的电影混淆了,不过许多场景和细节却仍会浮现。
有爱情,真好啊
一开始 是抱着不纯的目的 看这部片子因为名字好听 因为金来沅好看之前有两个人都说好姐姐35妹妹23 因为这个年龄跨度 我相信 它 众口可调果真 我也入戏了韩国人的电影一向非常唯美 无论 情节 还是 画面《恋爱ing》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 更多一份精致从头到尾 充满了一切悬念 但是丝毫不显做作到最后 真相大白 你明白了一切 更加唏嘘和感叹所以 再次 回味无穷。。。
归根结底 只说两句话如果你没有看过这部片子 记得要看一看如果你没有谈过恋爱 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更加要试一试
作为一个30多岁的男人,很遗憾最近才看到本片,反复看了很多遍片中很多场景温情细腻有趣,男女主的感情戏是我这把年纪没有切实经历却一直向往拥有的,片中的女主纯净美好,最难忘就是公交车上女主被暖到后又被逗笑的表情,我也会跟着笑结局想象中两人最美好的样子在沙滩亲吻透着极大的悲,明知这样的温情却不是真实的结局,老子好难过啊!
林秀晶的美,大概有别于其他大部分的韩国女星。
她清秀,干净,笑起来,有极强的感染力。
金来沅的帅,也完全不同于其他的韩国男星。
他的五官一般,身材尚可,发型每次都是最不随潮流的乱成一气。
但他的一颦一笑,却有着男人与男孩综合着的性感,很man,也很纯洁。
于是,在剧情这么韩国味十足的情况下,我仍然视它为最特别最美丽的爱情故事。
它真的只是个故事。
有开头,有结尾。
不悲伤,不煽情。
故事完了,各自的生活仍然继续。
只是,少了一个人。
整部片子的阳光都很充裕。
大概是要让这苍白美丽的女孩多承受一些阳光的沐浴与洗礼。
幸好他是个摄影师。
才有足够的能力将这一切的美好都记录下来。
相片里的每一个她,都是充满阳光撒满笑意,只有这里的她,看起来才足够幸福,足够健康。
她的生命,停留在了最快乐美好的时刻。
于是,他们的爱情,永远都是...ing...“海龟们在等待敏雅的到来。
”可惜,即使是夏威夷的海龟,也永远等不到这一天了。
时光过去了许多年以后我们偶尔来了兴致想回忆青春看一看纯爱的电影听一听那时候陪伴某些人听过的歌本以为就此别过感动的都是他们的故事却还是没有抵挡住深藏在心底的怀念泪水在笑声中流了出来无声无息就像这些年的时间一样好像并没有发生我们只是在等明天起床接着上课、聊天、吃饭、自习、见想见的人—《恋爱进行时》-洛漫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回家的长途班车上,当时对于电影情节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然而,林秀晶在窗台边抽烟时的那首插曲却让我很难忘。
当时我还没有用电驴,在百度上完全搜不到电影原声碟。
于是去买了电影的dvd又看了一遍,发现这部电影的原声很对胃口。
后来的一年多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电影原声碟,最后终于驴到。
清清淡淡,很闲适的音乐,那首林秀晶抽烟时听的bird是我的最爱。
不要错过这部电影的原声。
快乐ing 伤心ing 流泪ing 嬉笑ing至少一切都是在进行中恋爱ing韩国典型的影片,绝症+爱情。
很早以前买的一部影片,收藏在储物箱里,今天整理箱子翻出来看。
少女心中的爱情故事:一个大男生,在喜欢的女孩学校门口等待她的出现,女孩看到他高兴的向他跑来,却发生了意外.自此以后男生便在学校门口当上了义务交通员,每到下雨天他都会指挥交通的同时失声大哭,只因为女孩离开的时候是下雨天.这是少女幻想出来的爱情,她也期待自己轰轰列列爱一场,也羡慕同学手上戴着男友送的“百日戒指”.甚至对她可爱的妈妈说:“我爱的人即使妈妈你很喜欢那个人,你也要反对。
因为这样才够壮烈!
”楼下搬来一个帅气的男孩,是个摄影师。
爱情就这样在这个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漫漫滋生。
在这个夏末绽放。
男孩把少女的每个生动的表情都拍了下来,放满了墙。
当他知道少女不久将别于人世,伤心、痛苦、大醉在马路上。
这时候的电影背景响起了一个男中音哀伤的歌声,有如在唱这个男孩的心声。
少女最后的美梦是和男孩一起在夏威夷湛蓝的海水里自由徜徉,在海边落日的映照下相拥而吻。
临死前男孩终于为少女终于戴上了百日戒指,但是她还知道吗?会知道吧!
会高兴吧...韩国电影总是如此,用一些温暖的镜头、一些平淡的语言一些细枝末节感染观众。
韩式悲情...让你知道即使是庸俗的也要随着剧情恸哭!
生命中总有许多纪念日,比如某个人的生日,某些事的发生,某个突如其来的结局……在周而复始的时光流转中,总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念念不忘,回忆、重温、纪念。
午后,发现大簇的黄色雏菊几乎完全绽放,久违的阳光穿过每个人的身体,让人真切感受到春天的霎时涌动,我知道,是时候了。
在潜意识的角落中,一直知道有一种电影,是应该在春天回味的,一个人看,一个人纪念。
温故知新,其实在这个时候,求“新”不是什么重点,但是温“故”,尤为重要。
就像你我对于春天的印象、感观不同,留一部自己的、春天味道的电影,当然也会有不同选择。
而我知道,是时候看自己的《…ing》了。
很执拗地直觉,要在阳光洋溢于灵魂中,身心都有着蓬勃之力时,看它,最合适。
我的原因,居然无法解释。
或者因为初见它,是在一个罕见如火的春天?
还是只是“或者”而已?
韩国影视的一个不离不弃的主题,就是绝症+死亡。
悲情是韩国人最喜欢的情绪表达。
个性激烈、脾气火暴的他们,却喜欢用泪水来抒情。
透过一张张沾满泪水的潮湿面孔,你是看不清他们的脸的。
所以当这样的主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循环使用,时间地点更替,俊男靓女变换,有名、无名绝症作怪,有理、无理死亡终结——有点腻。
《…ing》是例外,它也算悲剧。
但是,友情提示,我情愿用“算”,而不用“是”。
如果有人硬要说它也是这个路数的俗套,那么这样偏执的人绝对不是观看过这部电影,而是完全背叛了这部电影。
按照一本正经的论文模式,要给它添上些许关键词的话,如下:芭蕾、手套、交通协管员、打火机、新邻居、小乌龟、照片、雨伞、夏威夷、手绘图……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一定觉得我语无伦次、不可理喻;可是看过的同道中人,一定会嘴角上扬,心领神会,比如,你肯定知道我所说的那把雨伞。
若你看过它,却仍然觉得它不值一提,我有九成的把握猜——你是男性。
第一次知道《…ing》的导演是年轻的女导演,不感意外,反而有彻悟的清醒:只有女人知道那种少女情怀的复杂与细腻,只有女人知道那种女人间体贴而透彻的友谊,只有女人才会这样对于苦难命运忍耐和争取。
不愿意把《…ing》称为单纯的爱情戏,是因为母女情深的分量重于爱情。
不寻常的女儿,不普通的母亲,不一样的亲情。
就像大智若愚般否认奇迹存在的母亲,知道自己终究会失去女儿敏雅。
母亲能够熟练地掩藏自己的恐惧和忧虑,却依然心有不甘。
让时日无多的女儿,多一刻快乐,那是无奈落寞的母亲,最大的心愿。
幼年丧父、体弱多病、有着一个隐晦的手套的秘密,敏雅始终适应变化的环境,一如既往地独来独往,按时地吞咽大量的药片,不可抑制地憧憬芭蕾舞者。
她从容而安静,却始终不快乐。
她没有自己的朋友,却有自己的世界,在她的画里,在她的烟里,在她的凝思中,她总是透出少见的古灵精怪,敏感得出人意料,聪明地让人叫绝。
新邻居英在的出现,逐渐打乱了她的生活。
英在活泼开朗,更是一贯不按拍理出牌的主儿,结识敏雅,就靠着些小小的泼皮无赖,之后的相处,可是可爱地死缠烂打。
然后,他们相爱了,一起经历了很多的快乐,然后接受真相,然后放弃理由,直到没有然后……有许多的细节和感动,都舍不得用文字来描绘,害怕一不小心,背离当初的感受。
哀痛却可以微笑,绝望却感觉快乐,用温存的方式来表现绝症,却扭转了长久以来神经质或洒狗血的噱头。
所以,当然还是遗憾,却已经能在每个春天,提醒自己,总有敏雅这样的女孩:勇敢地爱,接受善意的谎言,却给生者更大的安慰;再很坚定地让敏雅的那些笑颜如花的照片,一一在脑海浮现,那些永远不会被忘记的笑脸;最后庆幸自己不必在电影院里看完《…ing》,不会被不耐烦而赶着离开的人群遮住视线而忽略了那些美丽的手绘图画。
给朋友播通了电话,请她给我4分钟,然后轻轻把话筒靠近音箱,那是《…ing》的OST的某一首,她沉默片刻,问:这是什么歌?
答:不知道。
不知道歌者,不知道内容,可是如泣如诉的沧桑歌声,闻者皆懂。
好象《…ing》,回味的是电影,懂得的是知己,纪念的也许是真正的此时此刻……
在《恋爱进行时》里,又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内容。
偶然望见邻居女孩倚窗抽烟,摄影师英在借了她的烟和打火机,却不还她,他送她小乌龟,送她相片,就是不还打火机,即使在他家里了,他找来找去,就说找不到。
终于有一天,敏雅生气地责怪他,英在却嬉皮笑脸地说,有了烦恼你才会记得我啊,你有没有抽烟?
抽烟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我?
他还说,有些坏男孩天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总是会对喜欢的女孩恶作剧,就是为了引起她们注意。
英在还说,自己的这个是“压力产生吸引力”理论。
阿飞用一句很无赖的话赢得了苏丽珍的心,却并没有打算为她停留,这么做只是天性使然。
英在用一种无赖的做法接近了敏雅,却开始爱上了她。
敏雅患有绝症,并且左手畸形,只有三个指头,所以一直带着厚厚的手套。
一次被英在看到,他没有嫌弃。
两人坐公车,英在的冰淇淋不小心沾到了一位妇女身上,敏雅用带手套的手帮忙去擦。
坐到座位上,英在说,手会很粘的,要帮她摘手套,敏雅不肯,英在就掀起自己的T恤,盖住她的手,在衣服下面摘下她的手套,用衣服帮她擦干,人们都怪异的看着他的举动,调皮的英在就握着敏雅的手,举起来做射击状,对看他们的人反击,两个人大笑……敏雅从来没有笑的那么开心,从此,她决定了,她信任英在,爱他。
敏雅很向往爱情,在她心里,校门口那个指挥交通的男人就是爱的化身,读高中时,他的女友雨天奔过马路见他,被车撞死,从此,他成了这里的协管员,每当下雨,他边指挥,就会边号啕大哭。
一次敏雅无意中看到了妈妈的日记,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不想英在像那个男人一样承受失去恋人的痛苦,决定疏远英在。
又是个雨天,她哭着对英在说,失去了真爱的人,孤孤单单,太可怜了。
英在却对她说,没有多少人真正得到过爱,只要心里还有爱,他就是幸福的。
结局自然是英在独自品味孤独。
他留下的,是敏雅病床上的手的特写照片,腕上的手链上挂着一枚戒指,那是他戴上去的,诉说着一个爱的故事。
当然电影可说是十分老套,患有绝症的恋人,不能两全的爱情。
韩片常常如此,故事司空见惯,情节不经推敲,胜在细节匠心独具。
有些爱情是因为不能成全才凄美吧。
英在给敏雅的压力的确打动了她,而敏雅的病带给英在的呢,是两个人的生离死别。
从压力开始,也在压力里结束。
就像阿飞对苏丽珍,出于天性他调戏了她一下。
没想到这个女的那么认真,想到要忍辱负重,跟着他。
但是他除了压力什么也不能给她。
终有一天,苏丽珍明白一个道理,压力永远是压力,可能会产生一时的吸引力,但是,最终她无力承受。
于是小苏撤退了。
因为阿飞根本没把她放眼里,所以她付出多少都不过是零,那么,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女人会为一时的情话迷乱,以为找到了救命稻草,但是当明白自己的能量不过如此,既撼不动对方,也打动不了自己,也就不会留恋了。
其实对压力,大家的理解都不大一样,就好像你爱我吗、爱我哪里这样的平常问题,对有的男人来说就是压力,以至于无法承受。
我近来看过一篇文字:十多年前,这个哥们和女友在校园散步,女友问他,爱我哪里,这个问题他已经回答了上百次,每次都被要求不一样,这一次这个哥们说,让我透透气吧,别爱了。
莞尔。
是啊,别爱了。
压力要是大到透不过气,还是先自保算。
说到底,爱虽有点犯贱,但还是自私的。
真是清新,林秀晶依然延续了,《蔷花红莲》,《弹钢琴总统》中酷酷的味道,可是感情把握的层次很清楚,蕴藏了一股能量。
那种孤寂良久却渴望自由的感觉。
面对喜欢的人,面对渴慕已久的梦想,隐隐的激动;濒临绝望,隐忍的伤感,难以排解的痛苦。
小小的叛逆,隐藏中的快乐,小心翼翼的珍惜。
李美淑不愧为高水准的演员,面对女儿,一定要显现出的幸福感,时刻准备要把能奉献的都奉献给女儿,小心的不漏声色呵护。
而处于没有女儿的空间中,疲态尽显,身心疲惫,能量的透支,却完全靠精神支撑。
细细的展现了拳拳的母爱。
Sad, but beautiful and moving
比较傻···是真的很傻···
韩国的广末凉子?漫画改编的电影?一起在海里游泳看海龟的镜头拍的不错。
没什么意思,虽然林秀晶的样子我看不腻,可是一成不变的人物造型及性格,再加上韩国电影的可怕套路,令人厌了。
好像是让我爱上林秀晶的片子。
如此的虐恋,分时间看,假如是20年前,肯定毫不犹豫的高分。林秀晶长的太小了,演初中生都可以,比金来沅还大两岁呢。
很喜欢金来沅,而林秀晶就是悲剧专业户,电影时间很长,但是情节不拖沓,值得一看~
三星半,感觉像散文诗。和《第一次》相比,现实的味道更浓,更简单凄美。
原来一种类型的剧看多了,也会麻木的
是的,又是一個絕症美女故事... 但,除了末段發展真的太過老套、手法俗氣到令人生厭外(還模仿《綠光》,殺小...),林秀晶、金來沅、李美淑都很稱職,角色深刻,性格分明,彼此間的鬥嘴情話,無論親情、愛情,都拍得清新自然,不算做作,還算可取。
俗套的剧情,无聊的叙事,做作的结尾。烂片
虽然很喜欢林秀晶,可是韩国人真的只会这一套,这样的破剧情用脚趾头都想得出来。
有点老套的剧情,没有太多的情节起伏,不过里面浪漫的小动作却让人觉得温暖,延续了韩剧里惯有的特点~
男女接女主下雨天放学那一段 开头那个因为自己心爱的女孩在雨天出车祸死了 而一直在校门口指挥交通的男人 在雨天坚守岗位 为大家指挥人行道 所有人撑着伞 往左走 男女主撑着伞 往右走 俯拍 画面真的给我感动哭了;男主带女主去芭蕾舞蹈室 女主换芭蕾舞鞋的时候 男主拍她 通过镜子的反射 两个人都在一个画面里 这个镜头好看 !
除了剧情,一切都好。
男主不够纯情啊,女主不够个性,离纯爱的标准比较远。。。这就是个简单的恋爱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看过的片子。。。好几个情节直插内心。。。淡淡的。也说不上有多好。但是还是觉得,嗯。
自看完秀晶对不起我爱你之后第一次看秀晶其它的片子。一星给秀晶,一星给片中比较喜欢的小情节。男主到底是个什么设定,是金来沅演技的局限性吗。。母亲的角色也可以演的更好。整个很简单没新意的故事。若不是为了看秀晶也不会在网速极渣的情况下坚持看到夜里一点。。
计划中的恋爱时光
24岁的林秀晶演高中生,22岁的金来沅却有点大叔的感觉了,岁月啊你真的是不公平[笑cry]温柔小清新,不过背景铺设得太虚。为什么会死,什么病因,英宰什么时候收的钱,这些都没有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