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L

填詞L,填词撚,The Lyricist Wannabe,A Cantopop Lyricist To-be,我很想成为文盲填词人

主演:钟雪莹,陈毅燊,吴冰,邓丽英,陈书昕,周汉宁,葛民辉,邵美君,潘宗孝,胡子彤,戴玉麒,谢雅儿,王颐,何求,朱栢康,何洛瑶,谢俊霆,李雨珊,马念先,邱志宇,杨伟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填词L》剧照

填词L 剧照 NO.1填词L 剧照 NO.2填词L 剧照 NO.3填词L 剧照 NO.4填词L 剧照 NO.5填词L 剧照 NO.6填词L 剧照 NO.13填词L 剧照 NO.14填词L 剧照 NO.15填词L 剧照 NO.16填词L 剧照 NO.17填词L 剧照 NO.18填词L 剧照 NO.19填词L 剧照 NO.20

《填词L》剧情介绍

填词L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天生我才必有用」羅穎詩誤信師長的讒言,認定寫歌詞是她這輩子的使命,立志要當填詞人!好事多磨,儘管阿詩扭盡六壬、奇招百出,一邊增進填詞功力、一邊廣結善緣,仍未能成功入行,做不成填詞人,反淪為填詞L。「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填詞L揹著夢想的包袱在填滿遺憾的道上狂奔!電影史上首部關於粵語歌詞的作品,由新世代填詞人兼金像獎新演員鍾雪瑩主演、新晉導演黃綺琳編導,繼《金都》後又一清新細膩之作,不容錯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第二次约会性指南独角兽敦刻尔克火星的孩子狱前教育不要让我抓到你!内线藏地生死恋行尸走肉:外面的世界第二季CrossMyMind七日复仇拜托了老师姻缘驾到孤舟反抗军我是复仇者底特律许愿神龙魔法奇缘冠军的心99亿的女人所以我和黑粉结婚了阴阳师老大不小之都会好的爱情钥匙毒窃之徒世界奇妙物语2016年秋之特别篇布莱恩·波塞恩:有罪迎春的故事图兰朵:魔咒缘起

《填词L》长篇影评

 1 ) 看《金都》時覺得編導黃綺琳是個真正聰明的創作者,《填詞L》則是繼承了金都的聰明,再加上無法忽視的真誠。

看《金都》時覺得編導黃綺琳是個真正聰明的創作者,《填詞L》則是繼承了金都的聰明,再加上無法忽視的真誠,從戲裡戲外都一再體現她如何透過回首自己的愛,去同理過去並珍惜身邊的一切人事物。

我會認為這是一部比近年很多香港電影都更貼近電影的作品,乍看是類型的混合——喜劇、追夢、音樂,但實質都不是為了向任何類型靠攏,只是剛好是香港發生的故事,剛好元素、氣質上就有著這些類型特質。

電影主線很單純想要敘述女主角為了夢想而發展的成長之路,包含在裡面的輕鬆愉快不是因為作者故意要類型地搞笑,而是在真實中存在的幽默,追夢也非類型的追夢而是真實的執著、在意、不甘與明白,造就了電影既讓人有歡笑、感動與共鳴又不至於做作,這是我最欣賞電影的地方,整個觀影非常舒服,或許說娛樂這件事本身就滲透在香港人的骨子裡,從不必要刻意為之。

電影的厲害之處除了聰明的遊走在真實與類型的邊界外,還有巧妙起用了年輕一輩演員(更多是以網路起家的年輕表演者),讓他們真正有機會發光,也同時讓這個其實已算是上世代(MSN時代)的故事化為當代。

在表演上不得不說鍾雪的表演十分好,而這麼好的表演也來自於作者的選角邏輯與使用:不僅是利用年輕世代,而是真正讓表演者融入劇作去演出(剛好鍾雪真的是填詞人)。

那亮眼程度讓我想起當年狂舞派的顏卓靈,雖然還不一定到影后的程度也足以讓人記住。

而最能證明黃綺琳聰明之處,是片名從「填詞撚」到片尾的填詞「人」(港式中文)再到後來改名的《填詞L》。

如何讓片名完美體現、勾起主題之餘,即使遇上片名的露出困難,只輕鬆一改反而讓整個片名成了更有意思的創作脈絡,絕對是隨手拈來卻又直入核心的高手巧思。

 2 ) 还可以

深刻刺入婚姻肌理的《金都》横空出世之后,金像奖新晋导演黄绮琳总算崭露头角,颇为出人意表的是,她放弃符合商业法则的乘胜追击,而是选择走一条窄路,拍一部偏离所谓正轨的长片《填词L》。

不再是明星主演,也不再是鞭辟入里的文本钻研,她回到青春、励志的显性范畴,讲述一个普通少女追梦的故事。

 3 ) “没有,我没有努力过”

一部很清新很可爱的少女追梦电影。

读教会学校的主角罗颖诗,一开始只是觉得那些填词对不上粤语正音的教会圣诗圣歌很好笑,想填一个对音的版本,逐渐对填词产生了热爱,从大学到毕业,一门心思扑在填词出唱片的事业上,饱经挫折,最后的胜利也只是出了一首歌,便能用不标准的国语自豪地说“我是填词len!

”很真挚真诚的小故事,没有各种阻挠梦想的人,最多只有因为想要的东西不同而分手的前男友。

而对于我来说,我和颖诗最能共情的一点是,我们吸收着,见证着粤语乐坛(影视)最辉煌的那个年代而长大,长大后自己也想投身其中,但它却已经衰落了。

颖诗按照歌手要求填好词,但唱片公司觉得还是唱国语主攻内地市场更好;本地大咖歌手基本半退休,新生代都是词曲唱包揽,没人专门请填词人;好不容易把demo送到了监制面前,别人要曲不要词,哪怕你为此行政,选曲,文案,填词一手包办才求到了这个填词机会……但最难受的不是自己的努力打了水漂,而是前辈真心诚意为你好地劝告着“你努力了那么多年都没红,是不是因为你不适合这个行业呢?

”,你咬着牙红着脸梗着脖子说出“我没有努力过”地那个时刻。

电影总是会有一个好结尾的,听着片尾曲唱“就算伤心也算尽情活过”,我希望自己也能像颖诗一样,能有一个小小的作品播放到观众面前,那也算一个happy ending吧

 4 ) 「青春花光才回赠」

深刻刺入婚姻肌理的《金都》横空出世之后,金像奖新晋导演黄绮琳总算崭露头角,颇为出人意表的是,她放弃符合商业法则的乘胜追击,而是选择走一条窄路,拍一部偏离所谓正轨的长片《填词L》。

不再是明星主演,也不再是鞭辟入里的文本钻研,她回到青春、励志的显性范畴,讲述一个普通少女追梦的故事。

既有趣又可能无趣的地方是,少女罗颖诗自小就想当一名填词人。

广东歌流行数十载,「歌神」许冠杰推动粤语、口语、俗语入词功不可没,且影响深远,不过明星词人终归屈指可数,最负盛名的依然是两个伟文,尽管因为种种原因,均已减产不少。

至于不同时代的黄霑、林振强、周耀辉、潘源良、梁栢坚等等(后两位客串了《填词L》),连同各式填词人乃至唱作人,浮浮沉沉地只能是某段或某些流行历史的注脚。

毕竟,填词人终归身处幕后,而且正如电影所示,相对「作」,「填」显然更内收,更后移,更难被看到,被追捧,并由此奠定填词人在工业体系里的不二位置。

再直白点,就是跟暑期填词班的鲁Sir那样,第一时间笑话罗颖诗想要以此为生,实属天方夜谭,须知绝大多数填词人,没有办法单纯依靠这项工作的收入维持生计。

黄绮琳能够看到这个易被忽视却颇有意趣的人群与职业,可谓独具慧眼,挑战相关题材自然令人兴奋,但正因个体涉足、成功的机会都过分渺茫,加上粤语歌被不再耐心更不再仰视的大众误解过久、放弃过久、唱衰过久,励志很难成为凸显的属性,对于这样的故事,需要更多取舍与拿捏,才能确保观赏性与共鸣度。

幸好,《填词L》踏实却也鬼马地展现了罗颖诗对填词的憧憬,以及为之付出的无数努力。

十几岁的时候,罗颖诗就察觉自己在填词领域,起码比周遭朋友更有天赋。

圈地意识咬合终身兴趣,她要顺接青春时期一点即着的热忱,执着地在愈发不可能的环境里延续热忱,锤炼自身,只求把爱好转成工作。

但磨练之所以是磨练,实在是因为充斥僵化的社会准则与莫测的命运分派,个体想要抓住机遇,甚至仅仅是要碰个运气,就很可能被撞个鼻青脸肿,遑论制造机会。

罗颖诗在填词路上,契合现实状况与戏剧需求,遭遇无数挫败。

才华在下的人非要挑剔篡改,两面三刀的人想要白嫖,随意退稿、耻笑,工作机会说没就没,署名版本说换就换,更无奈的是,哪怕赢得填词比赛冠军,签下公司合约,以为理想握在手里,结果仍是痴心妄想。

文化圈、娱乐圈放大了机会主义落脚的虚无,哪怕是身在局外的观众,眼见太多规则构筑的铜墙铁壁后,难免同样为之心有戚戚。

黄绮琳在表现这些牵涉大众人生初建的内容时,不断在生活日常里用段子式的诙谐调节气氛,只是彼此笑靥之下,越来越难见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兴奋,幽默所抵抗的残酷不知不觉间就联动了电影内外的沮丧,光辉明亮的青春片成了我们对过往热忱的集体埋葬。

此时此刻,完全可以飙句脏话。

事实上,片名的「L」本来就是「撚」,粗口一个。

在电影的开篇,罗颖诗跟闺蜜就在教会学校的弥撒仪式上,调侃口中歌词。

调子在这个段落已经定下了。

女中学生把「圣爱」有意曲解为在粤语中完全同音的「性爱」,搞笑之余固然牵涉所谓亵渎与冒犯,但魔改歌词这种事,尤其是在年少时代,恐怕不少人参与过,包括改词与传唱。

完全可以认为,就跟说脏话、开黄腔一样,这些显得离经叛道、实则无伤大雅的举动,是少年人想要成为大人、渴望被接纳的某种渠道,或者说信号。

黄绮琳很真诚地拿这些七零八碎的火力,拆解出年轻人本身对陈规的抗衡以及对未来哪怕虚妄的热望。

曾经象征美好与自由的成人世界,是可以通过这些词汇接近的,而接近后方可察觉到的不美好、不自由,才会重新赋予当下跟脏话对等的本质。

奈何我们在善于伪饰的现实里,只能用不明所以的「L」指代「撚」。

如此这般的调性,给罗颖诗,更给黄绮琳更多尽在不言中的表达。

就像《金都》,频出的金句持续给刺猬插上防御的刺,也在同一时间把它扎得遍体鳞伤。

《金都》《填词L》那首画龙点睛的《填词魂》,在「成功太热血 小挫败没人说破」的基调里唱出「难得我耗光一世努力才放弃」,更唱出「就算伤心也算尽情活过」。

某些瞬间,我们会希望罗颖诗替自己赢,但更多时候,我们会原谅,乃至更为喜爱赢不了的罗颖诗。

类型暗示过的热血、励志被赶到这样的死角里抒发,黄绮琳跟开车的女学生一样,是在明知故犯地冒进,而愿意看懂这些曲线救国初衷的观众同样会原谅这部电影的呈现,包括它的粗糙与跳脱,还有一些新演员甚或素人演员在演技上的不足。

哪怕不知道黄绮琳放弃寻求资本,直接投下拍摄《金都》赚到的钱,跟老搭档制片人黄锎对半凑出两百来万,用比《金都》还少三人之一的资金,还短三天的十五日拍摄,捯饬出另一部带有锋芒的作品。

这件事本身就很壮丽,很难不去理解与敬重。

最终,观众会在半开放性结局里念想,终于确认自己是「填词人」的罗颖诗到底放弃了没有。

答案是放弃过,但没有完全放弃。

这在愈发难以做梦的现在,已经算是既聪明又清醒,很了不起的了。

青春片的意义,与其说是遍布鸡汤甚或味精的励志,不如说是带领观众与自己,重温为一件事或一个人付出所有的纯粹时光。

《填词L》能有这些指向,就算是有励志色彩,好歹有在劝慰失败者,也有在仰望自己的星空,而且正因如此,电影可以保持尖锐,迎战既得利益者的排他性,及其明喻的社会机制。

让人感佩的微妙尾声,是这部电影之于黄绮琳的价值,并通过这些价值生出更多之于观众乃至大众的意义。

她曾经揶揄自己,《金都》是因为被家人催问婚姻才有的回应,《填词L》则是被人问彼时填写同名主题曲是否首次填词而进行的表达。

换言之,黄绮琳目前导演生涯的两部长片,都具有强烈的自传属性。

若说《金都》关联她从小居住的太子地段,灵感源于三十岁后对婚姻与自我愈发强烈的思考,《填词L》则贯穿她的做梦阶段,对三十岁前的憧憬与败落进行初恋般亲密而疏离的审视,对自己完成内省的交代。

早在2013年,二十六岁的她就出版过《我很想成为文盲填词人》,回望自己的训练与冲击,《填词L》就几乎是贴着这些真实文本创作的。

罗颖诗是尝试用调侃姿态招架心灰意冷的黄绮琳,同时关涉同为不知名填词人的演员钟雪莹,以及我们这些求之不得的梦想家。

但格外有意思的是戏外的进展,又一次为励志本体写下注释。

罗颖诗和闺蜜何鸡在广东歌圣殿红馆外头摆摊售卖演唱会相关商品,「我将来就不穷了,将来我的歌词会在红馆被唱出来」,没想到这句话照进了现实。

去年在金像奖封后的郑秀文,因为对同样被金像奖首肯的黄绮琳青眼有加,邀约她填词,于是有了《盲盒》,吻合歌手也吻合作者地唱出一以贯之的心声,「奖品稀少极诱人 青春花光才回赠 花一世气力步近 比想像吸引」。

《盲盒》MV稍后在《盲盒》MV里,黄绮琳作为真实、主要的视点,跟多位普普通通的市民一起,在不同的位置共同拥抱生活,消化历练,成全纪录片式的升华。

而就在郑秀文本月开启的演唱会里,《盲盒》终于且仍在红馆被唱响,至于《填词魂》演唱者兼《填词L》演员谢雅儿,更是成为第五场嘉宾,唱出这部电影的神髓,而黄绮琳就在台下,见证梦想成真的一切。

番外予以世情的神奇圆满,给《填词L》和黄绮琳,也给旁观者难以言喻的触动。

郑秀文与谢雅儿从这些温柔回到现实,我们会看到从来没在其他城市长居的黄绮琳,早已离开了「一般上班族不靠父母继续很难置业,最少要工作100年才买得起楼」的香港,就像电影所说,「去哪都好,起码去一个不会惩罚梦想的地方吧」。

很多人离开,很多人就地躺平,很多人借梦想错位实现的边角料,心惊肉跳地蹦到下一个梦想,我们从戏里到戏外,看到的当然不是一代人或一座城市的凋敝,而是更普遍的生存环境与做梦成本。

黄绮琳没有办法通过偶遇的幸运,来给出绝对的答案。

就像是《金都》最后,有的人过上自己鄙夷的生活,也有人在终于争取到的自在里享受片刻宁静。

就像是她边写边拍的《玛嘉烈与大卫》系列,生活与情感不到盖棺一刻,都没有办法定论。

《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就像是她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短片《赤鱲角到天水围是我爱你最佳距离》,哪怕时隔多年再回首、再剖析,还是没有人能够得到笃定或正确的回音。

就像是黄绮琳自己,持续在萧瑟中投射萧瑟,就跟大众一样,不断拆开人生盲盒,但求某天不再手震。

 5 ) “〇二四三”和“啱音”

片中坏心眼的老师没有详细讲解“〇二四三”跟“九声六调”的对应关系,看完之后搜了一下才大概搞明白怎么回事:【粤词音韵】粤语填词:四种字音级别-〇二四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F411q7q8/

粤语分为九个声调(九声),其中第7、8、9声(入声)的音高和第1、3、6声一样,所以实际上可以合并成六个声调(六调)。

填词的时候,还可以进一步合并成四个音高,从低到高恰好是“〇”(ling4)、“二”(ji6)、“四”(sei3)、“三”(saam1)几个字的声调。

“三”:第1、2(、7)声“四”:第3、5(、8)声“二”:第6(、9)声“〇”:第4声歌词的声调高低变化要和旋律一致,这样唱起来才会跟读起来是一样的,即是“啱音”。

(具体怎么根据旋律填入0243还没搞懂……)就拿片中老师举的例子来说:

也就是“有只雀仔跌落水”按0243的方法来看,“有只雀仔跌落水”这首儿歌的歌词其实大部分都不“啱音”。

这段旋律在电影开头还出现过一次:

忽略没有声调的英文, 确实是“晒”字不“啱音”

 6 ) 这个世界上还有不惩罚梦想的地方吗?

没想到看了快一周后,今天才有空写这个影评,没办法出去旅行就是这样,会少一点时间。

现在是在几万英尺的高空里,版纳到丽江。

先说结论,这部戏我能给到一个高分,不止7.5,我可以给到7.8分。

一,先说优点:1,真诚!

我无比喜欢这部戏的前半部分。

我太喜欢女主为了梦想一次一次拼搏的样子。

最喜欢那一段是刚从朱康那里学到了“0423”以后,女主在树下跟朋友对话满脑子都是数字,女主脸上浮现出的那阵笑容。

不夸张的说,全片就是这里我看出了泪眼。

一个人如果有梦想,并且尽全力追梦的样子,就是这么容易打动人。

我好怀念从前那个自己。

一时脑塞,我为了梦想拼尽全力并且在持续进步,是在哪一次?

励志片,不就应该这么拍吗!

2,女主的境遇颇为现实后半段加入了不少现实环节,让这部戏更加贴地,没那么理想化。

虽然我有不止一次以为,女主真的会有一次一炮而红,出一首爆火的街歌。

但创作人员忍住了,女主依然有梦,但是最终也决定停一停,想一想。

梦想到底能不能当饭吃?

从古至今,这一直都是一个问题。

3,钟雪莹这次演的实在不错。

之前听文隽点评金像奖女主五大候选人,谈到钟雪,只说她演的几乎是她自己,一个有梦想的女孩子,不算大热。

但全片看完,我是能感受到女主三次的性格变化的。

一次是十几岁的时候,天真无邪能量饱满,鬼马少女。

一次是刚毕业那阵,留起长发后,多了一些温婉和乖巧,但还保留了那份倔强。

by the way,我很喜欢这个时期钟雪的造型,非常甜美。

第三次是现实一次次让她受挫以后,女主再次去到台湾,亲近大自然,整个人给人的状态也很不一样,洗尽铅华可能算不上,但能看到成熟了许多。

这三处变化,我认为钟雪完成得很好。

上一次一个角色让我对演员本人这么加分的是吴千语的王家欣。

二,转个频道,说一下缺点。

缺点主要有两个:第一,作为也那么喜欢粤语歌词的我而言,这部戏关于怎么填词,讲的太少了。

除了“0423”,好像没有再找到任何关于填词的技巧。

既然都请到了潘sir客串,何不让潘sir指点几招,让我等粤语爱好者,感受下填词这份工作的专业和奇妙。

题材选的很好,但是没有深挖,实在可惜!

第二,最近几年看了不少现实题材电影,结果都不是大团圆结局,比如《金都》,又比如《马祖莲娜》,还有《窄路微尘》。

实话讲,现在对这种不完美结局,已经不觉得再是一种惊喜。

反而觉得创作者是另一种偷懒。

也许有人跳出来觉得我在杠(自己喷自己,让别人没得喷),大团圆不满意,不圆满也不满意,那你想要看什么?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的内心告诉我,这样的故事结尾确实没办法打动我,我选择跟着我的心,创作者也需要听到这个声音。

实打实的说,我每年最期待的港片反而是这些评分过7的小制作,拍的都很有风格,有味道。

如果是我喜欢的类型,过6分我也会很有兴趣,比如我等大半年的《不日成婚2》港版。

这部导演的新作,集合了子华神和冠文神的《破.地狱》,直接进入到了我的年度最期待港片,超过溜了粉丝六七年的《风林火山》。

大制作几乎是来一部扑一部,今年只有《九龙》止血了,但可惜只有这一部《九龙》。

国庆的《危机航线》,卖相很一般。

创作者还是需要回归本心,永远记得一条金科玉律,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

 7 ) 就算伤心也算尽情活过

在参加下午《怪物》的映后交流前,在同一个6号厅,看了之前很感兴趣的电影《填词L》。

导演和编剧是我熟悉的黄绮琳,她参与的作品《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叹息桥》《金都》都很对我胃口,有相似的构图和节奏。

这次的作品题材看起来很冷门,讲填词,但是熟悉粤语歌的观众会感到很亲切。

那些耳熟能详的音乐在脑海里反复涌现。

当影片结束还在放音乐的时候,全场观众都没有离场,很安静地听完了所有的曲子,早场还有些老年人。

原来导演包揽了电影里的大部分歌曲的歌词,从某个层面来说,这部电影也是献给自己的(改编自她以前写的一本书)。

她潜藏的技能被更多人“发现”了。

和电影里的主角阿诗一样,导演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写歌词,励志做一个专业的填词人。

开始以为自己可以把填词作为终身职业,但过于天真。

后来切换赛道,去写剧本了。

就像《四重奏》所说,“梦想不一定非要实现。

但怀抱梦想并不是一种损失。

”阿诗的身边也有很多的好友,她们或多或少都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只有她还在默默坚持。

“填词赚不到钱的。

”“香港是个会惩罚梦想的地方。

”电影里阿诗求职的经历应该让很多人有共鸣吧。

尤其是因为自己的失误丢掉工作、在车上哭泣的那段,我们也经历过多少次类似的崩溃。

她也会自我怀疑,说“原来我不够努力啊”。

但是谁能一直顺风顺水呢。

片尾阿诗在便利店里听到熟悉的旋律,又想起自己曾经热血的追梦青春,再次潸然泪下。

老板娘问她,怎么了,想家了吗。

银幕一黑,她补了一句:“我是填词人。

”《杀手废J》有一句台词:“公司就不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情的地方。

”片尾曲是mla的《边一个发明了返工》,看到电影里也出现了mla很惊喜。

pe的早场是我发现的“小天地”,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就逃离去这里吧。

 8 ) 總要同滿懷夢想的少年和解

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 《填詞L》,很感人的一個故事。

情節很簡單。

女主在香港,從中學時代就夢想成為一名「填詞人」,但屢遭碰壁。

最後她不得不放棄夢想,在台北成為一名普通的便利店員工。

最平常的一天,她忽然聽到自己曾填過詞但發行失敗的歌曲,終於與曾經的自己和解。

最後歌曲響起的那刻,女主回頭,眼前記憶浮現,令觀眾也濕潤了眼眶。

女主大學在CU聯合書院,影片前半段偏喜劇的情節都在UC拍攝,十分有代入感,觀眾爆笑連連。

氛圍的轉折發生在女主步入社會,大學「象牙塔」式的快樂生活和被現實冷水潑醒形成了強烈反差,女主一度懷疑自我。

但影片並未走「失敗-堅持-成功」的傳統正能量路線落入俗套,反而像敘述著一段我們普通人最常見的故事:在一次次打擊中放棄夢想,找了份與夢想不搭邊的工作,度過餘生。

影片最難能可貴的是正視了夢想與現實的距離,並給出了和解的方法論:追逐夢想就像一段旅程,結果固然重要,但我們更要享受過程的風景。

這部片全程粵語台詞,對瞭解香港的文化和社會問題也有很大幫助。

影片除女主「與夢想和解」的主線外,還隱藏一個副主題。

女主歷經失敗,但仍對填詞抱有希望時,曾在一家打車公司找了工作。

老闆同樣是一位有夢想的青年,似女主的映照。

然而現實卻是,公司剛步入正軌,香港警察卻逮捕了所有的司機,因為他們沒有相關牌照,不能做的士司機。

眾人將散,女主推門望見默默流淚的老闆,門外兩位同事正竊竊私語:「接下來working holidays玩一段時間,你要去哪?

」「無所謂咯,總之要去一個不會懲罰夢想的地方。

」 在法例嚴格,創業困難的香港,普通人想要實現夢想,是不是真的如此遙不可及?

影片在台北和香港各自取景,也暗暗對這兩座城市做了數次對比:女主的第一首填詞作在台北發行,雖然最後發現是場烏龍,但確實給了女主希望;女主最後找到工作,與曾經的夢想和解,也是在台北,這是否應和了那句「去一個不會懲罰夢想的地方」?

無論如何,《填詞L》或許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它節奏緩慢、受眾較小,注定無法獲得票房的豐收。

但是,在一幅幅對香港普通人家日常生活的特寫下,確實流露出創作者滿心溫情與人文關懷,值得一看。

 9 ) 很好看 哭了几次

初中的时候填词也曾是梦想最近翻出以前打印好的歌词有点尴尬不敢看 觉得很傻所以明白为什么叫填词L可能有梦想的人睇落正L样但那实在是内心很热血的事情但是哪里没有惩罚梦想的地方呢现实世界的事情还是要先做总有一天能做到以前想做的事情念念不忘 终有回响不然为什么偶尔看到一些故事还是会感动呢不然为什么看这出戏的时候会心潮澎湃呢主题曲很好听 词也太好了

 10 ) 奖券

其实看完这个电影,有两个场景对我来说很会心一击。

第一个是在业余填词班上,那个老师面色复杂地说,这个行业是最不赚钱,你还要继续吗?

女主没有犹豫,很小声但坚定地说“要”。

第二个是快结束时,女主在一家超市里搬蔬菜,隐约听到广播里传来自己曾经填过词的歌,那一瞬间,现在与过往无数光阴重叠,时光流转,在最意想不到的时间地方,她终于听到了念念不忘的回响。

现在想来,我是什么时候放弃我的梦想的呢?

哦,可能说梦想太悬浮了,或者说,是放弃那些我明明想做或许也可以做到的事。

是高中思考未来要读什么专业的时候,听说了就业不好/未来必须要出国念书,不再考虑之前憧憬了很久的心理学专业。

是大学时期,在想未来要做什么工作的时候,找了一百个理由来说服自己,新闻行业不景气了,天天追热点好累啊。

是毕业后,明明想写小说,但心里总觉得不行,写出来的东西很幼稚,自己都看不下去。

如果说梦想是一张有巨额奖金的奖券,我就是那个买都不买,却天天期待中奖的人。

《填词L》短评

很失望

6分钟前
  • Konec
  • 较差

@嘉禾黃埔,「唱片公司不會公開招聘填詞人,到底怎樣才能入行」,相信這是每一個想入娛樂圈工作而在外圍張望的人的最大迷思。看回那些名成利就的業內人士,不得不承認出身和關係其實是最重要的因素,普通人單就入門已經走得相當不易。「迷信我有天賦被看見」的天才波故事還是太少了,但就算夢想無法實現,至少盡力實現過自我價值,「努力成就我最暖一天」,也不算白費。

11分钟前
  • 小锤
  • 推荐

? 哈

16分钟前
  • Horseteeth
  • 较差

女主其实就是很自私啊,但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自私又有什么错呢?那个04230243真的把我笑喷了...

2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没啥好说。几乎属于香港最无聊的一类。

22分钟前
  • miasumeng
  • 较差

好土啊操 hk是不发展了吗

24分钟前
  • 叼你咁撚厚面皮
  • 较差

如果抱着看《金都》的预期去看这部电影,会十分失望~

29分钟前
  • 炎冬
  • 较差

6.5/10 说是填词,最后又沦为自我感动的那些套路,无法跳脱出既定轨道

30分钟前
  • shierly
  • 较差

成长故事搬上银幕

33分钟前
  • 超人叔叔
  • 还行

虚头巴脑;不着地的创作,对于黄绮琳自己来说可能是拍爽了。但对于香港来讲,仍旧下沉的。

38分钟前
  • 木皆
  • 很差

三星+:不硬煽,也不戏虐,比较写实的追梦故事。理想伊甸与现实落差,都是青春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位主演的演绎很生活化,很自然...

41分钟前
  • 罗西基
  • 还行

宜家d香港电影就好似香港,仲以为自己好9巴必,其实捞到7头咁。

46分钟前
  • 衔蝉
  • 较差

很不錯,真正關於「香港」的香港電影。黃綺琳很厲害。

49分钟前
  • Rosemary
  • 推荐

最動人的一句台詞竟是「英國沒有廣東歌詞可以填呀」,和這些年的大多數港片一樣,關於離散,關於遷徙,總能勾到最脆弱敏感的神經。和電影中心二層廳外牆上那些便利貼的留言一起,交相呼應。

53分钟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还行

失望

57分钟前
  • Spreewald
  • 较差

好几个月前看的。宇宙里有什么不是暂时。

59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比起大陆青年导演们一副怀才不遇强装淡然的做作,黄绮琳的表达显得那样真挚又坦诚:有一些梦想或许没有如约兑现,但这份炽热在回忆里永不过期,填词人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执着。虽然听不懂粤语,也不懂个中填词的妙趣,但仍能从各种超现实的漫画语境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飞扬。不管啱音还是0243,不管Demo还是出街歌单,当你满怀期许走入憧憬的舞台,却发现台上星光璀璨,小小的自己是如此暗淡,破碎的梦想刺穿了整个心脏,那份莫名的痛几人能懂?黄绮琳用轻松幽默的少女语气,一字一句的追溯着少年时的冲动,被人赏识的激动,偶遇知音的感动,即便在旁人眼里这些都是华而不实的美梦,偏偏就是会乐在其中。时间跨度的处理有些模糊,有几处不经意间的长大让人觉得很突兀,最后的结尾也像是无疾而终的自我安慰,但真挚的表达弥补了一切。

60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GH60中二少女故事就是会令人感到由衷得开心,这是不同于《年少日记》的另一种调动观众情绪的有效策略。钟雪莹饰演的罗颖诗就是导演黄绮琳本人,这里“完全”无关于某个具体的情节是否曾经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即使有部分的原创剧情都无碍于这部影片是全然属于黄绮琳的第一人称电影。而且,这种第一人称电影和实质上仍是在想象、模拟和杜撰的《年少日记》是有本质区别的。抛开一切玩一场的黄绮琳在本作释放了巨大的能量,越是没有企图心的东西越是能轻易地打动更多人。来台湾种高丽菜的罗颖诗最后还是没有成为填词人,就像本届金马还是没有入围最佳原创音乐和原创歌曲的《填词撚》,人生总不顺意,但绝对没有关系。

1小时前
  • 陈好康
  • 推荐

直到最后一场戏才感受到填词的魅力,导致整个观影过程完全入不了戏,很多形式上搞耍的部分也觉得很尴尬,虽然故事年代古早,但是表现方式过于杀马特还是让人无法认可。最薄弱的当属女主角的人物塑造,貌似是一个对自己天赋十分自信的脱离于实际生活的人,但是从表演有完全不能说服我。对女主角自我看法部分描述的缺失导致我看到她说“应该是缺了我的努力吧”时很惊讶,电影里呈现的努力相关部分可比天赋多多了。最推荐给rapper看,走不起来赶紧回家种地。

1小时前
  • Aki
  • 较差

明快轻盈甚至蛮喜剧,一点都不哭不闹,算是近期看到极少没什么阴霾感的HK片,也算是个反励志片。不过对于粤语文化的隔阂还是让前面进入稍微多了层纱。额外感觉影视脱钩最为迅速,HKTW及泛东南亚,反正没了内资内景的包袱,逐渐焕然一新了。

1小时前
  • 水怪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