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至少能感动一下,哪知看到一半就没劲了。
1、很俗的剧情。
一个遭到家暴的女人奋力反抗逃出了家,来到了一个小镇,看到一个男店主动心了,而男店主对这个外来的女人居然也很有感觉。
算是一见钟情。
2、故弄玄虚。
电影一开始极力营造一个谋杀的场景,然后警察追凶没追到。
然而还没进行到一半,又迫不及待地交待那实际只是个家暴场景。
而那女人的老公是个酗酒的警察,以权谋私偷偷发了个通辑令,狗血有是这个通辑令挂到小镇警察局里好几天,居然没有注意。
3、奇怪的送车时间。
男店主算是对外来女有好感,自己做辆自行车送好她,本没有什么,但搞不懂非要半夜三更送,难道是不想让那女人知道?
却要弄出很大的动静,然后刻意营造以为是那酗酒警察找来的紧张气氛,简直有点神经质了。
4、欲望第一。
男店主与外来女在店里聊天聊到客人跑完关门不算,连老板也走了,都没人来提醒一声,还继续放着音乐让他俩跳舞,感觉太假了,没感觉到一点浪漫气氛。
舞一直跳到要亲亲摸摸抱抱,小镇上的警察来了,警察不是来抓人而是来送他们回家的,又狗血的是警察居然不认得眼前这个通辑犯,要知道那张通辑令在警察局挂了多少天了!
送到女人家后,不是马上进门,非要躲到大树后亲热一通再走,还让那警察一直看着等着,不如干脆让警察回去,他们进屋去OOXX好。
5、男人女人脑子都进水。
男店主看到通辑令后冲到外来女面前一通大吼说骗他,回家后翻了一夜,又跑去拦住要走的外来女说我爱你。
绝对是非常理的举动,短短的几天交往,男店主对外来女能有多少了解,通辑令虽然是假的但男店主是不知情的,他如何就能判断眼前这个被通辑谋杀犯是无辜的!
说说我爱你么也就算了,还真把外来女又带回家,而且还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外来女看护。
真是莫名其妙。
那外来女思路绝对是有问题的,当他的警察老公真的找上门来要烧屋子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报警,打了两次电话都没找到人,甚至第二次拨号前还是要翻书找出来的号码,然后出门去假装和老公好不让烧屋子,可笑的是这个女人居然想出来把他的老公警察推下水以为没事了。
最后屋子还是被烧了,滑稽的是点火的不是她的老公警察,而是男店主放的烟花,最后外来女在跟她老公警察的缠斗中,觉得奇怪的是外来女的力气居然比她老公还大,能把她老公警察打死。
6、没头没脑的灵异情节。
电影到最后,突然交待了没头没脑的灵异情节,原来一直和外来女交往的人居然是个鬼魂,且是男店主已去逝的前妻,甚至是很有大爱的留了封信给外来女,关照外来女要好好爱男店主和他的孩子。
让我觉得整个电影最伟大的竟然是个对故事情节无关紧要的一个鬼魂。
想学人鬼情未了吗,差太远了吧,真是笑话。
总结下来,是部烂片,浪费了好景致。
突然喜欢了这部安静的电影,没有惊险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惊叹的画面特效,但电影从头到尾,都安静的很美好。
从女主人公来到小岛,看着海面映衬着夕阳的余光,吹着海风时候,或许就知道了这就是自己属于的地方,从而就决定待下来了。
冥冥之中即是归宿。
或许故事弱化了很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琐事和烦心事,但故事所表达的态度是乐观的,偶尔的不信任偶尔的矛盾,都只是一时的,终将化作一缕青丝随风而去,就如男主人公的房子被烧掉之后,表现的不是心疼而是对家人的关心,对他来讲,家人的安全和快乐,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他唯一在意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努力的去追求什么,不管是金钱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又或者是名誉上的,但却很少去追寻精神上的。
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辛苦的活着,受约束不自由的活着?
我们其实需要的真的不多,过多的去追求不需要的东西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
只是被海报吸引,被朋友一拖就进了影院。
我是一个看电影超级胆小的人。
因此本电影华丽丽的从悬疑片转到温情浪漫片时着实高兴死了。
结果看着看着看到结尾变发现原来这是一部鬼片。
不过由于很爱看“老爸老妈罗曼史”,由robin饰演的前妻也便亲近了很多。
故事不错。
Katie只是用了99cents买了个空咖啡杯,趴在栏杆上看海鸟吵闹的飞来飞去,我就知道她决定留下来了。
租了间略显恐怖的房子,遇到十分热情的远邻居,活泼可爱的小女生,善良的想做红娘的中年餐厅老板。
怎么发展都会十分温馨。
以至后来和Alex一家人去沙滩玩到疯,再和Alex单独去canoe,遭遇暴雨,喝杯热饮吃点东西,聊到深夜。
末了,店里飘来一首浪漫的曲子,两人开心甜蜜的跳起舞来。
其间虽然夹杂着变态前夫的一路追踪,丝毫不影响我对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一见倾心。
电影里笑点十足,两个人小心翼翼的认识对方,Katie不知道怎么处理alex送来的自行车,到后来alex用同样的方式逗Katie,all you need is just say "Thank you". 两个超萌的小孩子,一个天真浪漫,一个小腹黑。
Alex对下雨夜来接他们的警察朋友说的那句“shut up”,都让整个影院的人笑得很开心。
看完电影后想想爱情还是得勇敢一点。
获得邻居好心奶奶的帮助,勇敢的逃离过去的阴影,勇敢的在一片陌生的地方驻留下来,勇敢的用新的姓名做着新的工作,而到最后勇敢的留在爱人身边一起面对困难。
这一路上也多亏有Alex的前妻一直encourage Katie才让两人终成眷属。
Robin的那句“everyone deserves a second chance” 一下击中我心,不管背负着怎样的曾经,或痛苦如Katie,或甜蜜如Alex,当恰当的时机来临,各自总要move on。
逝者如斯,怜取眼前人。
其实这并不是遗忘过去,其实这样才是更好的结局,其实这样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第一次看到喜欢的电影只有寥寥几篇影评,斗胆加上自己的观后感,也算对safe haven尽心了。
严重剧透,慎入!
或许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地方能带来宁静,或许总有一个地方能带来改变,对于凯蒂来说南港可能就是她人生的归属地。
一座美丽冷清的小镇,一个漂亮寂寞的女人,你在想什么,推到她么?
不管怎么说,抛开开头的凶杀案不说,朱莉安·浩夫确实让我有些想入非非。
当一个人,想背弃所有,重新开始的时候,那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一切都重来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对未知未来的恐惧,怎么融入新生活,如何寻找新的社交圈,更不用说一个背负所谓“凶杀”罪名的女人。
而当女人碰上一个为爱而伤,急迫的想逃离原先生活的男人,这一切发生在好莱坞的剧本那还能怎么写,两个希望重获新生活的人最好的解脱当然就是啪啪啦,至少对于好莱坞的编剧来说。
但是总结下来,该片还是失败的,剧本写到这,也就如此了,后面铺陈直叙,后续发展都在意料之中,知道她的丈夫怒火中烧的找到了她,最后阐明的主题也很明显,强扭的瓜是不甜的,唯有爱才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
我只能说该片唯有剧本毁了好风景,和好演员,如果只是想打发时间,该片还是算不错的选择,其中蕴含的含义如果细细品味还是很有感觉的。
新浪微博:@薯条社长最后再来谈几个个人觉得BUG的地方:1.那些警察,过去再美国大片中各种牛逼,各种高级侦查手段,怎么碰上个漂亮妹纸就怂了2.海边的孩子掉到水里,竟然不会游泳,编剧你确定住在海边的孩子是不会游泳的?
本片改编自“美国琼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小说新作。
他之前有七部作品《幸运符》、《分手信》、《初恋的回忆》、《恋恋笔记本》、《罗丹岛之恋》、《瓶中信》、《最后一支歌》均被拍摄成了好莱坞浪漫爱情片。
本片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和南港拍摄。
我个人很喜欢《初恋的回忆》和《恋恋笔记本》。
犹记前者曼迪摩尔在舞台上惊艳献唱,至于后者印象深刻的情节就更多了:游乐场单吊求约会被脱裤子,大街上横躺,沼泽中泛舟一只只水禽,等等。
确切不知从何时起,对小镇题材的影视作品产生浓厚兴趣,比如《南国医恋》、《雪山镇》、《情归何处》等。
本片分两次看完。
第一次认真看了前40分钟,后面鼠标拉着看的。
后又把鼠标拉看部分一秒不落认真看过。
说说刻意的、前后相矛盾的剧情。
关于儿子:长就一副拉美裔面孔。
你爸提醒你进到船里,你不听,这下,撞头了吧。
你爸救了你,你甩脸子给谁看呢?
半夜不睡觉怪罪你爸来妈妈的地方,后面又对你爸说:喜欢女主。
这时候,你不想念你妈了。
关于女儿:前后两次一个人在杂货店。
男主安全意识显然不够。
长途汽车停靠站,来往行人多。
面对坏警察,看似机敏,可为何不对爸爸说:有人找女主。
关于女主:你是孤儿么,怎没见你投靠爹妈或亲戚?
作为有黑暗故事的人,该考虑到身为警察的丈夫有可能给你现在身边的人带来伤害。
假如说:小女孩被火烧死,男主会不会怪你,你们还有可能么?
你为何用能暴露你位置的电话报平安呢?
反正,她和男主一家去海滩了,一起去划船了。
然后,男主看到通缉令,没确认,直接就给女主扣上犯罪嫌疑人的帽子。
女主要走了;男主追过来说“我爱你”,女主留下了。
坏人来了,死了。
女主为何不第一时间播打911,第二个电话还在查电话号码,想来还不是报警电话。
假如说,第一个电话男主接了,回来了。
坏人有枪,男主会有潜在生命危险。
男女主感情线也莫名所以。
送礼物,哪能大半夜,这不吓人么?
要不,你就别弄出动静来。
为了让男女主有独处浪漫机会。
避雨的餐馆连老板也没了。
还放着歌,说实话,一点也不好听,二人跳舞。
及至警察来接。
分开时,男主把女主拉到树后。
拜托,非要如此猴急么?
本来,送到屋门口,一个轻吻就行了。
他非要一通热吻,人家警察还在等着呢。
你是在炫耀么?
男主一开始就该征求女儿、儿子意见,是否同意他和女主交往。
影片中,直接就爱爱,然后领回家。
典型的先斩后奏。
从刺伤到坐车逃走,应该是很短时间完成的。
请问:被刺伤的坏警察如何能没事一般跑来车站找人?
让你喝酒打老婆,后面被爆头,就一个字:该。
还奇怪,为何女主不申请离婚呢?
第一次观看感觉神奇的是:结尾,观众才从照片中知道早先树林里的邻居居然不是真实的。
编剧,你走什么灵异路线啊。
第二次认真观看,结尾前有两点线索透露:她没跟女主一起进餐馆;她在梦中警告女主有危险,实则还是为了自己女儿的安全。
灵异现象这个剧情,无厘头得狠。
女主又不像《实习医生格蕾》中患了脑瘤的伊兹。
这又不是《人鬼情未了》式的爱情故事。
划船遇到下雨那场戏,和《恋恋笔记本》中一样。
不愧是同一作者。
坏警察一见女主面就亮枪,尼玛也太不自信了,你是爷们啊,犯的着拿枪威胁人么?
看他一路酒驾从波士顿开导南港,没被拦停算运气好。
个人觉得,他最好开到悬崖下,这样最好。
至于对门邻居老太说“不认识女主”,编剧你怎能如此安排?
对门隔条街住着,说不认识,又不是刚搬来一两天,难怪坏警察不信。
为了让坏警察发现线索,于是在屋子弄出动静,结果,响声到底是什么没交待。
女主通缉令张贴有些日子,当地警察没发现,如果说上一次碰面印象不深,下雨接人还不该么?
竟然是烟花点燃了汽油。
时光,是可以通过许多种方式来将它记住的。
语音、文字、照片、回忆,你不能说哪种方式一定比另一种方式好。
这是在思维处于闲逛状态时,欣赏一部电影而体会到的感慨。
《safe haven》是一部以爱情与悬疑为噱头的电影,观后,觉得情节俗气、艺术平平,但是我观影从来是好烂都看,毫不挑食,为的是度过烦闷的下午或者寂寥的夜晚。
有时候会为欣赏到一部美好的电影而感动不已,有时候会为看到一部差劣的电影而懊悔不已,但,无论怎样,我都会尽力寻找影片中能触动我敏感神经的台词、画面、情节,哪怕只是一句话。
一 《safe haven》中正好有触动我的台词与画面,小男孩乔希在其母亲因癌症去世后一直闷闷不乐,其父想让整个家走出阴影,遂组织了一次海边的家庭欢乐游,并带上了近期闯入他们生活的影片女主角。
小男孩钟情于垂钓,如同我小时候一样,沉醉于鱼儿上钩的兴奋。
后来,我才发现垂钓有助于养成耐力与定力,并且是一种静雅的休闲方式,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有机会垂钓。
然而在大海中垂钓应是另一种享受,小男孩正在用力收紧鱼线,其父亲知道乔希钓到鱼了,遂拿着相机跑向其子,兴奋的要给他拍照,以期留下其胜利的影像。
但是小男孩乔希不耐烦地将其钓到的鱼扔向海里,然后质问其父“你为什么总爱拍照?
”,其父答“我想记住这些瞬间”,乔希回道“Try to remember without camera”。
尝试不用相机记录时光,这句话触动了我。
生活中,常常有人喜欢用相机记录时光,美好的、悲伤的都可以定格在相片中。
我得承认,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记忆方式,全家照、证件照、遗照等都能帮助我们最直观的记住一件事、一个人,防止它被遗忘。
但是很少有人会全程将相机带在身边,大多数时刻我们都是靠眼睛与大脑来记住时光。
与容量有限的相机相比,我们的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无限的,从小到大的时光都存储于脑海中,虽说现在不一定能回想起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候的时光。
据说人的年纪越大,就越能清晰的记起小时候的事情。
这也是有人认为,人老了,就喜欢扒出小时候的事情,喋喋不休的与人诉说的原因。
二 电影慢慢的进行着,以悬疑为噱头的谜题也逐渐解开。
对于电影欣赏水平不高的我来说,我还是被导演的手法所迷惑了一阵子。
闯入乔希一家的电影女主角是因家暴而逃离出来的女子,女子一路逃亡,害怕被其警察丈夫找回去。
来到乔希一家居住的海边小镇后,战战兢兢的过活着,防备着每一个人,并始终与乔希的父亲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时候另一个女子,作为女主角的邻居,很突兀的出现在电影画面中,这位女子一直试图促进女主角与乔希父亲的关系,成为女主角进入乔希家庭的引导者。
电影还没完结,我一直奇怪电影中的这位女子为什么只和女主角有交集,导演安插这样一个人物有什么意义呢?
照理说,没有这位女子的存在,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最终肯定会跟乔希的父亲在一起。
然而,谜底最后揭开,这位女子是乔希的患癌症已经死去的妈妈。
导演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我才发现自己很笨,早该想到这位女子的角色。
对我来说,这才是本影片最大的悬疑。
当电影进行到最后,乔希的妈妈在完成其使命后,对女主角说“答应我一些事,你一定要多拍一些照片”,并且“没留影的总是最遗憾的”。
影片放至最后,导演还是难免落入俗套,谆谆教导人们应以照片来纪念过往。
或许是我理解错了,影片中小男孩乔希倔强的抵制拍照是因为他怀念他的妈妈,一拍照就会让他想起与妈妈的美好时光。
随着女主角与乔希家庭的交往,乔希逐渐接受并喜欢上女主角,小男孩思念妈妈的压抑心绪也随之解开。
在这最后,影片强调应该以照片来纪念过往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小男孩乔希已经有了转变。
从抵制拍照到回归拍照,或者这是影片所传达的另一种意义。
三 当然,影片的这段转变,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因为,之前我深深赞同“Try to remember without camera”。
在我看来,常人拍照多半是为了纪念,而非艺术或者炫耀。
而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拍照的人,由其不喜欢拍自己的单人照。
不是因为自己长得丑,也不是如古人般怕被闪光灯摄取灵魂,而是不善于摆出合适的表情与姿势。
所以我在给别人照相时,总是喜欢抓拍或者连拍,这样会捕捉到一些有趣的镜头。
再者就是拍照完后,那些照片总是沉寂在相机或电脑中,我很少有再去翻看的兴趣。
当然这也说明了,我拍过很多的照片,但是我是喜欢用文字来纪念过往时光的。
一张照片,看起来很生动、很直接,但是却很单调。
无法看出,拍照时的心情。
照片中是笑容灿烂或者满面愁容,实际上当时你在想什么或者思考什么,还能体会到吗?
文字却并非这么简单,无论多么复杂的心境都可以真诚的记录下来。
这也是学者喜欢从一个人的书信、日记来研究一个人的原因,譬如《蒋介石日记》。
当然,照片的功能是文字所无法取代的。
对不喜欢用文字记录的人来说,照片是一种便捷与实用的记忆方式,无需思考、快速定格,记录瞬间的喜怒哀乐。
一见到照片,有人会摸着照片痛苦不已,有人会拿着照片放生大笑,这是照片的魔力——瞬间地直接地引爆一个人的情绪。
而对于文字,却要耐心的读下去,跳读有时是无法理解全文的。
读到深处才会有揪心、痛苦,或者释然、顿悟的感受。
对照片与文字的选择和解释,只是个人的偏好。
《safe haven》中由抵制拍照到回归拍照的情节转变,是一种人类本能的释放和现代文明的回归。
只是“Try to remember without camera”暗合了我的情绪,所以我才会对这句话如此情有独钟。
以上的这一切,只是因为观影时的一句话触动了我。
2013年5月7日
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亚历克斯的妻子陪伴着丈夫寻找能替自己继续爱丈夫和一双儿女的女人,那是有多么的大度和绝望(妻子得了癌症),她写好给josh和lexie的18、19岁生日的贺卡,写好了josh毕业的信,写了lexie结婚的信……母爱和父爱都让人心暖。
外国的爱情观和中国的是那么的不同,我也多么想随性地恋爱,释放天性,在雨里奔跑,在雨中和爱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快乐的,疯狂地,淋漓尽致地……
在家受虐的女子,袭击了丈夫后,逃到偏远小镇,独自一人开始了藏匿的生活。
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小镇上,女子找到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把林中一处荒废的小木屋重新装饰,并且结识了左邻右舍的友好邻居。
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早年丧妻,独自抚养两名孩子的杂货店男子。
美女遭遇帅哥,不可避免的发生一段爱情故事。
正当两人坠入甜蜜蜜时,身为警察的丈夫,滥用职权在全国张贴通缉妻子的布告,并且已经默默的潜入到小镇之中,准备开始为自己的不幸大开杀戒。
过程是凶险的,结局是温馨的,真爱是不死的。
影片改编自“纯爱天王”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小说新作,尽管演绎了一个甜蜜的爱情故事,瑞典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浑身是劲》和《摇滚年代》中的美女朱莉安·浩夫和变4男乔什·杜哈明联袂,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中的寇碧·史莫德斯以鬼魂身份客串。
尽管这又是一出温馨十足浪漫满屋的爱情故事。
还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与经典《恋恋笔记本》的故事同出一人之手,看过《分手信》《最后一支歌》《幸运符》,记不起太多剧情,只觉得还都是中规中矩的爱情。
此片从一开始就搞的玄玄乎乎,女人失慌落魄的逃亡,后边看似正义的警察男人追踪。
在紧张未了,前缘不清的情况下,突兀的玩起来爱情桥段,总给人心理很不踏实的赶脚。
最终谜底揭开,原来是丈夫追妻子,妻子躲丈夫,整的跟阴谋大案一般。
难道你们感情不合,就不能先离婚吗?
然后逃到一陌生小地,就可以重新过活了?
不愧为“美国琼瑶”作家的作品,各种不靠谱不符合逻辑,为了制造噱头,大搞惊悚悬疑,最终还插播一段鬼剧。
好好谈个恋爱就那么难吗?
还是如今的世道,真爱已经离我们远去,完全不是《恋恋笔记本》中的那年那月那人。
还好有美女帅哥硬撑,怀疑斯帕克斯这次不会是雇了写手代劳吧!
弗洛姆说过:“爱情是保证个体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与对方合二为一”。
剧中有两个人物存在鲜明的对比,他们不是男女主,而是警察丈夫与男主前妻。
他们同样深深的爱着对方。
一个还以爱人独立与完整,一个则破坏好爱人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Katie和Alex的戏份,在主角光环下,占据更多的镜头,拥有更多的美景映衬。
在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纯爱笔下,唯美的连做爱都能毫无欲望可言。
至于这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我认为腻味和陷入各有所好。
只是作为男女主角和前夫和前妻相比还是少了一些关于爱情上的琢磨。
唯一点出的地方,可能就是治愈了——伤痛过后的相互抚慰,相互疗伤,让彼此完整,共同成长。
我看了导演的介绍,他拍了许多的好电影,尤其是《忠犬八公的故事》,《不一样的天空》和《浓情巧克力》,一个会拍电影的导演,一个很会拍小镇故事的导演,肯定会将小地方普通的人和事拍得让人心驰神往。
这个故事也是发生在一个小镇,原谅我的孤陋寡闻,男女主演,我以前从未见过。
但是不得不承认还是美女帅哥的组合。
尤其是女主角笑起来的时候,真的很迷人。
言归正传,如果不是看到最后,有谁会想到树林中的邻居原来一直是一个鬼魂呢。
竟然就是男主角的亡妻。
这真是神来之笔。
埃琳的前夫,原来是一个精神病患,美国电影里有许多这种心理不正常的角色,居然还当上了警察,呵呵。
剧中的小女孩很可爱,让人情不自禁地由心底里喜爱。
小镇上的居民也很善良,凯蒂毫不费力地找到工作,没有人会追问她的过去。
呵呵,真是一个世外桃源的所在,而且还在海边,简直是罗曼蒂克到了极点。
最后太汗了= =
有点人鬼情未了的意思可是完全没那种心理纠葛感
还不错啊,意外惊喜系列。虽然悬疑不算太高明,但也无可指摘。幽灵前妻的设定挺不错的。看完觉得,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居住地的重要性不亚于一个好的伴侣,不一定有多繁荣的小城,但天气总是很爽快,人们很朴实友善,能活出自己的样子。
活生生的拍出了A片的感觉,编剧也是可以,蓄积了这么久,该激情的地方错过了,改延宕的地方又没有埋包袱,最后多此一举反倒让人觉得困惑,终于知道三流片是什么感觉的了。。
海报好美
是Nicholas Sparks的风格 喜欢南方小镇子~
三部电影拍成一部,还好,我喜欢这一对!
想了你一整夜/再也想不起你的脸/你是一种感觉/写在夏夜晚风里面 作为影评很合适
美丽风光小镇的处理依旧是Lasse的特长,两个主角贯穿全片的羞涩的表演实在让人无语,相比原著,罗宾阿姨这个角色的处理有些惊悚片的节奏了,还是原著的倒叙的情节更吸引人。Colbie Caillat-We Both Know
和恋恋笔记本相比差远了
虽然知道是滥情的狗血剧,还是忍不住留下泪来。
猜这种片的剧情一猜一个准~
还是书好看,不够忠于原著啊。
很喜欢这个海边的小镇子、女猪笑起来有种安妮斯顿的感脚、
UA第三部,爱错了不可怕,碰上死变态就可怕了,结尾很暖
没什么太大的高潮,感情描写也比较薄弱。但胜在人物风景音乐不错,男帅女美。有时候需要这样的阳光爱情片调节心情。
美国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海报比电影好看,断断续续看了三天终于还是坚持看完了。为了我的坚持再给一星吧。。。
这是什么绝世烂片
看第二遍时我觉得挺不错的,两大我喜欢的明星都在:Josh Duhamel, Cobie Smulders,可惜两人没有一场对手戏。剧情讲述的是第二次机会与有爱人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避风港。风光太美,最后有反转。OST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