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西其实一直都没有变,因为他一直都心里只有自己,他为追求清秋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清秋,得到他喜欢的东西,得到之后便把清秋当成一个美丽的摆设放在屋子里。
是!
金燕西只爱冷清秋没错,可他的爱毫无耐心,他的爱只感动了他自己却把清秋伤的透透的。
当初他的承诺和清秋一起出国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说过的话却忘得一干二净;当初他写的诗他为清秋拍的照片,都被他遗忘。
想想燕西曾经拿欧阳的诗去说是自己写的,又因为嫉妒一直找欧阳的麻烦,曾答应清秋婚后让她继续读大学却没有做到,以清秋的性子,能和他结婚我都觉得诧异,结局两人一个北上一个南下,以前我真的很讨厌作者写出这样的结局,现在想想两个这样性格的人,注定不会长久下去,后来又读了清秋写给燕西的信,清秋真是倔强。
后悔,这种书不看就算了,看了心心念念舍不下,没有你死我活,后半段他俩没什么太多的对话但还是把人虐成渣,一个画面,好多年后,清秋领着孩子去看燕西拍的电影,看了一半,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觉得金燕西和《飘》里的郝思嘉一样,都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一个人,只想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伤透了爱他们的人的心,明白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了
一作为一个37岁的老阿姨,看《金粉世家》前十集时,我已经看出冷清秋和金燕西婚后肯定会出大问题;而欧阳于坚,才是更适合冷清秋的那个人。
但是细想起来,不管是冷清秋,还是别的少女,大概都很难抵挡金燕西的魅力。
金燕西的魅力,就是爱情的魅力,就是像冷清秋那样理性的姑娘,也会向往的非理性的光芒。
欧阳于坚对冷清秋,当然也是爱的。
但他和冷清秋一样,都是理性、谨慎的人,遇到心仪的女孩,追求步伐不疾不徐。
如果没有金燕西,欧阳也能抱得美人归;但金燕西的出现,打乱了所有的节奏。
在故事的开始,欧阳远比金燕西有胜算:满腹诗才、性格沉稳,虽然冷清秋还没有喜欢他,但如果欧阳展开攻势,清秋一定不会拒绝。
反观金燕西,冒昧地搭讪、摆阔式地送礼,给冷小姐的印象反感都不足以形容。
转折发生在金燕西去学校当老师、在冷家隔壁开诗社之后,不得不说,金家的权势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真心作底,这一切就像是惹人生厌的富家公子的巧使手段。
但是,金燕西的深情,把这两场戏化作了一个初陷情网的年轻人荒腔走板却又真挚委婉的爱的表达。
去学校当老师这段戏其实挺难演,既显露出金燕西的不学无术,又要强装老师的气势;既有几分不自信的腼腆,又反应敏捷,几次化解窘境;更有对冷清秋的深情凝视,浑然忘我。
几堂课下来,清秋同学还没被感动,隔着屏幕的观众已经被金少爷真诚又笨拙的表现打动,一解此前少爷摆阔给人带来的不适。
更让人赞赏的,是小梅婚礼上的表现。
这天早上,欧阳罕见地扳回一局,提前带走了本来和金燕西相约同行的清秋。
两人在婚礼上单独相处时,欧阳说:“冷小姐,我有句话要跟你说。
”我都以为他要表白了(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金燕西眼珠子都瞪直了,眼神里既有惊恐,又有难以置信,还有几分心事重重,陈坤的眼神戏太赞!
),可被清秋驳了一句后,欧阳似乎瞬间失去了勇气,不咸不淡地说了句“喝酒太多伤身体”,让人哭笑不得,他也就此失去了最后一个好机会。
接下来金燕西的表现正好是欧阳的反面。
此前送点心被冷清秋扔回来不计较,送布料被清秋故意挂在围墙缺口上也不计较,明明约好同行却和别人先走了还是不计较,在众人面前邀她跳舞却被回复“我不会”也没放弃(此时金燕西应该已经看出冷清秋眼里的不拒绝),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成功牵起她的手出去约会。
大多数人在爱情中都会有各种盘算,试探对方的口风,猜测对方每个眼神、每句话背后的含义:她是不是在拒绝我?
她是不是故意躲着我?
现在表白是不是还不太合适?
然后,进退维谷,徘徊不前。
金燕西就不按常理出牌,即使被拒绝时也生气,被放鸽子时也愤怒,过后仍然精神抖擞、笑脸相迎地来追求。
这种不管不顾的劲头,自有一份动人心魄的力量。
比这种不管不顾更动人的,是金燕西唯一一次决定放弃的时刻,也是冷清秋真正被金燕西打动的时刻。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是不能勉强的。
”金燕西对冷清秋说。
这本是个简单的道理,但对金燕西来说,却是他生生勉强了一百次后,得到的无可奈何又刻骨铭心的结论。
非理性的人一旦理性起来,那份理性,就显得弥足珍贵、光芒万丈。
理性之于欧阳于坚,是避免受伤害的保护色;而理性之于金燕西,是狂歌热舞后的骤然沉默,其间的张力要比欧阳的稳稳当当,光彩夺目得多。
许多观众指出,金燕西和冷清秋婚前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但两人从未真正解决过问题。
其实,两人热恋中就显露端倪的问题,是没法解决的。
冷清秋曾经对金燕西说:“我们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人是不会在一起的。
”所谓“不一样”,不仅是家庭背景的不同,更是由此带来的三观的根本差异(独立自强VS开心就好)。
对此,冷清秋只是模糊地感受到,并未有深刻的思考,而金燕西更是想都没想过。
冷清秋的“没深想”也许是不敢、不愿深想,对金燕西来说,非理性是他的本色;而在冷清秋那里,理性和非理性相互较量、此消彼长。
在动心之前,理性牢牢占据上风;在动心之后,非理性渐渐赶超;出现问题后,理性再次冒头,非理性却迟迟不愿退出,嘴里说着理性的判断,心里却怎么也抹不掉那个人的身影,以至于面对欧阳委婉的试探时,几乎是本能地抗拒。
终于,在“葡萄藤结满百合花”的小院中(又是一出“我偏要勉强”的好戏),理性溃不成军。
万千观众被这一幕打动,不仅是因为主角太美、场景太浪漫,更是因为它击中了每个人心中对非理性的渴求。
人生中的每件大事都需要无数考量,而纯粹的爱情之所以动人,正在于它在某一瞬间抛弃了一切权衡,只为拥抱人与生俱来,又被时时降服的非理性。
这种非理性的幸福的顶点,就是两人梦幻般的婚礼。
尽管婚礼的场面略显浮华,还一直穿插着白秀珠独自穿婚纱扮演婚礼场景的悲剧伏笔,但冷清秋确是在婚礼上露出了一生中最灿烂的笑容。
在蒙眼拉手的环节,当两人的手指默契十足地紧紧相扣时,所有人都忍不住相信,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讽刺的是,婚礼是婚姻的序幕,而婚姻就是理性生活的开端,也是非理性幸福的句点。
二在爱情中,金燕西魅力四射;而一旦走入婚姻,他就显得有些黯然无光。
要理解金燕西,得先理解他所处的时代——新旧社会交替的民国时期。
旧社会已经被打碎了,但旧社会的种种还顽固地存在着;新社会已然来临,但远未建立起牢固的观念与秩序。
《金粉世家》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处在时代的夹缝中。
对金燕西来说,他身上有着种种旧社会的习气:成天和狐朋狗友看戏打牌捧角,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还囿于面子观念,经常“打肿脸充胖子”式地出手阔绰。
而唯一使他区别于那些一味沉湎声色的旧式纨绔子弟的,就是他对新风潮的向往。
这向往的对象,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就是冷清秋。
冷清秋出身清寒,暗合了金燕西对平等观念的认同;冷清秋洁净清纯,没有旧式女性成天家长里短的俗气(比如金燕西的大嫂、三嫂、三姨娘);冷清秋追求独立,这虽然是她和金燕西最大的不同,金燕西却欣赏她这一点。
(即使在婚后两人感情日渐淡薄的时候,金燕西也没有反对冷清秋自谋生计)
一个终日吃喝玩乐的寄生虫,却欣赏一个追求独立的女性。
这放在当下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20世纪的工业社会,基本上已经铲除了寄生虫阶层,即使所谓特权阶层,那特权主要也只体现在捞钱的方便上。
而在封建帝国时期,大批地主阶层的子弟在人生中相当一段时期都靠着祖辈的田产生活,他们或是用十几载的光阴在科举考试中屡败屡战,或是官场失意后回乡享受寄情诗酒的悠闲,自谋生计不是一种必须的生活方式。
到了民国时期,这样的生活惯性依然存在。
一个富家少爷经济不独立,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此,金燕西的人格并不萎缩,他不仅没有在冷清秋和欧阳于坚面前自惭形秽,反而处处表现出主动。
但是,欣赏归欣赏,金燕西却没有被冷清秋追求独立的价值观真正触动过。
他在旧式的染缸里浸淫得太深,那一点对新风潮的向往不足以驱使他跳出“舒适圈”。
在热恋时期,为了向冷清秋靠拢,他去结交喜欢新诗的欧阳于坚、浩然;为了小怜,他结交了留洋医生柳春江;为了八妹的恋情,他与爱读书的同学修好;但是这些“新人物”从来没走进他的内心,事成之后就抛诸脑后。
在金燕西心里,刘宝善、王幼春这对花天酒地铁搭档才是“自己人”。
冷清秋也许是唯一可以影响金燕西的人,但她自己却在婚后成了被困笼中的金丝雀。
新旧社会的夹击,体现在冷清秋身上,是同时受到新旧价值观影响后的进退两难。
一方面,她不惜违背金家家规也要出去自谋生计;另一方面,她多少仍怀有“嫁夫从夫”的思想,面对金燕西的花天酒地,很少有真正的干预,也没有质问金燕西曾经空许的承诺。
于是,婚后的两人,渐渐成了两条平行线,金燕西仍继续着自己的享乐生活,冷清秋则在想独立—尝试独立—尝试失败的过程中反复煎熬。
婚后初期,冷清秋还时不时敲打一下金燕西的大手大脚、不思进取,后来干脆保持沉默,也许她觉得说了也没用。
但是,即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丈夫死了心,冷清秋却没有想过放弃家庭。
在旁人再次提到欧阳于坚时,她表现得斩钉截铁,不想和这个也许她已经发现是更适合的人有任何瓜葛。
这除了因为她仍对金燕西怀有感情以外,也有旧式女子从一而终的“道德洁癖”,她们不敢像新女性那样不合适就扔掉、再去找好的,因为她们既受不了坊间的流言,也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坎。
然而,即使冷清秋一退再退,最后却是退无可退。
当金燕西踩了她的底线,当她寄身的阁楼也起了火,冷清秋终于做了一次彻底的新女性。
很多观众说,《金粉世家》前20集很好看,后20集有些没意思。
那是因为,在前20集中,金燕西被冷清秋影响,在追求冷清秋的过程中焕发出了最迷人的光彩;而在后20集中,金燕西不再被冷清秋影响,冷清秋却被金家禁锢,两人都渐渐黯淡无光。
在民国时期,自由恋爱还是新鲜玩意,人们对自由恋爱的婚姻既抱着对新事物的怀疑态度,又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此剧中好几个人都质问过金燕西:“你们不是自由恋爱的吗,怎么会成这样?
”其实,美好的爱情并不必然导向稳定的婚姻,而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说,美好的爱情和稳定的婚姻都已越来越少。
在这个更加现实的社会里,留给纯真爱情的空间日渐逼仄;在这个欲望膨胀、竞争残酷的社会里,婚姻中布满了更多明石暗礁。
而对稳定的婚姻而言,美好的爱情甚至都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金粉世家》讲述的是在新旧社会转型期,因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年轻人,在婚姻中的发现、矛盾、痛苦;而我们面对的课题,是在越来越现实的社会中,是否还能摈弃杂念地投入爱情。
金燕西说:“花开花谢,都是自然的事情。
就像我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是自然的。
既然花已经开过,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却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还会像曾经的金燕西那样奋不顾身,只为经历一次花开的美好。
其他评论评93版《倚天屠龙记》: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925114/评《秋日奏鸣曲》: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51780/评《闻香识女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51777/评《詹姆斯迪恩》: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948566/评《追风筝的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71644/评《居里夫人传》: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129210/评《偷穿高跟鞋》: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57128/评《社交网络》: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570920/评《因父之名》: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562051/
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对于冷清秋小姐的种种,从一开始的盲目崇拜,到后来的不敢苟同,到后来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到后来有点同情又有点觉得活该,到现在,觉得冥冥之中,都是天意吧。
我实在是觉得董洁演的这个清秋,演的真心是不错。
首先,董洁长的就很水灵,很小家碧玉的气质。
看上去就是小门小户的闺女,却又对有钱公子哥有种致命的吸引力。
可不是吗,平日里都是大鱼大肉的纨绔子弟们,看见这样的一份清粥小菜,当然是觉得爽口无比了。
而且,董洁一出场那两条大辫子,说实话,在我脑海里晃荡了不知道多少年。
我是在2003年第一次看的这片,直到09年,大一快上完了,开始再一次看,这么漫长的6年里,冷清秋的青春就连同着这两条大辫子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我是一个盲目崇拜者,一直看到第三遍,我说的是从09年开始,我密集的看这部电视剧。
连续看了3遍之后,我开始觉得,清秋这个姑娘,是不是有点毛病?
哦,是毛病有点太多。
由最初对她的喜爱以及作为女主角事事完美的心态淡下去之后,觉得,这真是一个很矫情的姑娘。
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真心很烦这个方枘圆凿的小姑娘。
一入豪门深似海,她貌似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参与姨太太少奶奶之间的麻将外交互动;明明感觉到和三嫂关系不好,却不采取积极的行动来维护这段关系;讨得上房的喜爱的时候,不够低调;面对情敌的时候态度消极;更加要命的是,对自己的丈夫,永远一副清清冷冷的样子。
你是个女人,女人在很多时候都要放低自己的姿态。
不是让你活在尘埃里,只是有的时候,你要有退步,你要有容忍之心,你要有媚俗之气,你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完美的立足。
何况,你嫁入的是金府。
金府是什么地方?
金府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
三个少奶奶,四个大小姐,两个姨太太,夫人丫头,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你要的不仅仅是谨小慎微,更多的是一份机灵,以及,能够融入那样的家庭的心意。
什么叫做心意,就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带着这样对清秋小姐的鄙夷,又看了两遍。
这两遍,看的细致了。
因为很多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所以很多地方,我更加注意的是细节。
我观察到嫁入金府之后的清秋,活的其实很艰难。
内忧外患。
没有可靠的娘家做靠山。
富贵的婆家,姐妹们一心相助,公婆莫名疼爱。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把各类嫂嫂得罪了。
丈夫开始不着家,两人不同的三观开始起冲突。
她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给自己寻找一点安慰。
只是这个时候,我默默的问,那你当时为什么要嫁给他?
不要说被感动了。
爱情是可以因为感动而来,婚姻绝对不是。
婚姻里不是只要爱情就可以,婚姻意味着两个家庭的结合,意味着以前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要同步的开始他们的人生。
爱多还是爱少在这个时候,没有那么的重要,更多的是,要有共同的志趣。
金燕西是什么人?
自己都不愿意出去工作赚钱,觉得动不动就有辱金家七少爷的名声的纨绔子弟,他能忍受的了自己家境清贫的媳妇出门工作?
他觉得你现在吃穿用度比起你在娘家已经强了十倍都不止了,有什么必要出去工作?
他不认为工作的意义在于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他认为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可以说,他从心底就看不起努力上进的人。
因为从小,他什么都有了。
可是清秋她不是。
这就是两个家庭的冲突,或者是两个阶层的冲突。
所以我觉得所有的悲伤都源于,清秋不该一时冲动嫁给了燕西少爷。
可是很多时候,婚姻就是这样一时冲动的产物,不是吗?
如果不是燕西少爷这样的穷追猛打,摆出一副志在必得、非你不可的气势出来,清秋小姐这辈子也不会感受到什么是山盟海誓,惊天动地的爱情吧。
比起波澜不惊的读过此生,我想,从小接受教育的清秋小姐,多少是很愿意很期盼这样一种爱情的。
当你的人生里真的出现这样的一个人,即使身边多少力量都在拽着你不让你陷入其中,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不去飞蛾扑火的享受这样的爱情。
也就是这样,一时之间,他们结婚了。
齐大非偶不是一句话而已,是祖上传下来的至尊真理。
清秋的妈妈知道,但是又心疼女儿,想让女儿拥有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不是捉襟见肘到穿一双布鞋都要看人脸色。
舅舅未必也不知道,只是觉得攀上了金家的高枝,能换一份薪水高的工作,能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就连韩妈,我想也是知道的,但是只要姑娘高兴,主人家不反对,她只是一介老妈子,她又有什么立场说不好?
你看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冷家有太多的东西想从金家得到,而金家,却只要一个安安稳稳放在家里养着的少奶奶。
可是,清秋做不到像一朵百合花一样,养在花瓶里供人观赏,却想无偿的得到金家的一切的好 婚后的清秋,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她的性格和习惯。
也只有这样的女生,才能让当年风靡京城的少爷公子为之折腰。
是,她要是会阿谀奉承,交际花邱小姐比她强一百倍;她要是个性傲娇、嘴甜讨喜,秀珠妹妹早已成为七少奶奶;她要是一副贤良淑德,隐忍不争的过日子,丫头小莲早就飞上枝头成凤凰。
怎么样,七少爷看中的就是她不同于身边所有的女人的特点,她的清,她的冷。
由此,他也必然会失去她。
如果当时金燕西娶了门当户对的白秀珠,他们的婚姻一定是牢不可破的。
什么样的关系最牢固?
必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上的。
他们的结合不是两个相爱的人的结合,是两个政客的结合,是两个家族的结合。
而如果清秋嫁给的是意气相投的欧阳老师,也许就是夫唱妇随,一起干革命。
这样的人生,才是清秋这样的女子最是适合的人生,得到别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不是宅院深深锁清秋。
所以,清秋嫁给了燕西,就要接受接下来的一切。
包括委屈、伤心、后悔、分离。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的安排。
这样的燕西少爷,这样的清秋小姐,必然是要在一起的。
这样才有故事。
在董洁最美的年华里,她有幸遇到了冷清秋这个角色。
她如一朵百合,盛开在芬芳四溢的春天。
她纤细的背影,如雕刻般精致的容颜,饱含才情诗意的微笑,都在《金粉世家》里把一个清纯女神演绎到极致。
刘亦菲饰演白秀珠时,才15岁,虽然演技略显青涩,但一个天生就有贵族气质的女神,也把一个富家女演的令人怦然心动,以至于刘亦菲后来所有的角色,我都觉得比起白秀珠还是难以超越。
舒畅饰演的八妹,天真、活泼、清纯可爱,15岁的她,也是演技一点都不逊色于各主角,实在难得。
男主角陈坤,一直是心中的遗憾,虽然演技很棒,但始终觉得帅气不够,要是能再帅一点可能会把一个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哥儿演的更出彩一些吧。
现在回顾起来,还是不免感叹,董洁、刘亦菲、舒畅在他们的颜值颠峰时期,遇到了最美的角色,也算是幸运了。
现在能第一时间想起来的片段,是金燕西在楼下喊“清秋,清秋……”但是后来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的那一段了,冷清秋真是个好名字,感觉喊起来都是带着一种情感的,像幽静山谷中传出淡淡呼唤的感觉吧,不太好形容。
其实电视剧看的太久了,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但那一首歌依然很清晰地在脑海中飘荡啊,沙宝亮唱的《暗香》是真的很好听,也很合这部剧啊贴个歌词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缠绵细雨时用你笑容为我祭奠让心在灿烂中死去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缠绵细雨时用你笑容为我祭奠让心在灿烂中死去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特别好看的一部电视剧。
最近看到了陈坤的近照,他四十岁了?
一点也看不出来!
素颜直播简直秒杀啊。
然后就想起了这部剧,小鲜肉时期的陈坤啊,帅得不行。
董洁当年的清秋真的是纯到不行,太漂亮了吧。
发现这两个演员真的是选对了,演技都很好。
然后里面的刘亦菲和乔振宇,也是很不错的。
可惜的是,这么美好的爱情,走进婚姻却成了悲剧,果然,婚姻就是坟墓啊。
暗香 - 沙宝亮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缠绵细语时用你笑容为我祭奠让心在灿烂中死去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难忘缠绵细语时用你笑容为我祭奠让心在灿烂中死去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忽然某时,莫名复古。
这是第二遍看《金粉世家》电视剧,可能是偶尔听到了《暗香》的歌旋律,一阵心动,脑中飞出零星片段。
年幼的观影印象,记起来的仅仅是金燕西和冷清秋相遇的美好时光,以及悲剧的心痛。
一直不明白爱情故事里的分离,记得看《蓝色情人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电影,我也无法释怀,曾经的轰轰烈烈刻骨铭心,在一起后的猜疑背叛,爱是什么?
不爱是什么?
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悲剧总是让人止不住地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自由恋爱的婚姻,这么快就结束?
你们不爱了吗?
即使是作为上帝般全观式的观众如我们,依然不明白,那么身为局中人的主角们,他们明白了么?
一个是如玫瑰般骄傲不羁的总理少爷,一个是如百合花般纯朴雅静的平常小姐,因为如此不同,所以莫名心动。
完美爱情里,一个厚颜无耻,另一个有恃无恐。
他们追求向日葵的爱情,永远向着阳光,美好,温暖。
阳光如爱,阳会落,爱会变吗?
金粉世家里,金燕西和冷清秋,谁是悲剧?
我自己开始思考,或许正是因为自由恋爱的婚姻,所以婚后对对方报以的期望更多,失望来的更猛烈。
婚姻里不再是两个人的世界,不仅多了两个家庭的考虑,还有生儿育女,柴米油盐,自我的追求等。
两个固执的人,如此不同的人,都没有做出改变,因此在爱里陈杂了猜疑、失望,最终走向分手。
从两人爱情故事里某些片段,我慢慢察觉悲剧的端倪。
谁敢说金燕西不爱冷清秋,那样笨拙而真挚的,小心翼翼的付出真心和改变。
是吧,穷苦少女如何抵挡纨绔子弟的攻势,女人怎能不爱坏男人?
但是从始至终,我发觉这段爱情里,金燕西是自恋而自私的。
从以下片段慢慢分析:1、金燕西和二哥讨论结婚的理由,说自己绝对不会结婚,但过后没多久就急着要和清秋结婚,金铨很理解儿子要结婚的理由:“你是怕会失去她吧”。
是的,因为有强情敌出现,不服输的公子哥秉性怕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抢走,所以急于据为己有。
但是他有考虑清秋么?
亏他问过这么多次清秋以后要做什么?
我认为结婚的原因,不是要据为己有,也不是爱到了顶点,而是今后我们一起去做更多更多的事情,去创造更多属于我们两人的回忆。
金燕西虽然一口答应清秋和她去外国留学,但其实从就没想过未来,空许一个美好承诺。
2、婚后一次在外聚会上,四姐夫问燕西为什么新婚不在家陪清秋,燕西的回答是觉得家里无聊,四姐夫追问清秋这么安静比大嫂都不如,不明白燕西这样爱热闹的人怎么受得了,这时燕西皱了皱眉头,回想了一会才说:“我印象中的清秋一直都是这样啊”。
是啊,婚后的两人各自都没有变,对于爱热闹的金燕西来说追求的热度过后,生活的平淡是让他感到无聊的,而对于爱清静的冷清秋来说,婚后与丈夫平淡的生活理所当然,矛盾与冲突由此展开。
其实,或许两人都是自私的吧,没有让步和改变。
3、金燕西没有爱过除了冷清秋外的任何一个女人,作为观众的我们明白,是的,的确呢,那清秋何尝不是呢?
为什么燕西和秀珠见面,收信件清秋就不可以怀疑和生气,而清秋和欧阳的正常交流就被视为罪大恶极?
相比此事,清秋的处理要平和很多,给予燕西的信任更多。
燕西的强烈占据心更多反映出内心的自私自恋。
4、清秋外出工作被发现那一段,我真是恨不能理解,自己的老婆为了生计自食其力出去工作,作为男人的燕西不会觉得羞愧的么?
看着清秋面对各位嫂子和婆婆的质疑,燕西,为什么你不自我反省,不作出保证和改变呢?
我相信,每次公婆对清秋说,要好好管教燕西,清秋是有做过劝说和努力的,但徒然无用。
对于冷清秋,她具备很多优点,内外兼修。
但正如婆婆所说,这孩子就这点不好,有点悲观、太固执。
爱一个人,维持一个婚姻,女人不可避免,要使些手段,要做出改变,当然把控恶意还是善良这个度。
就比如《斗鱼》里小燕子的转变,比如《失恋33天》那一对金婚的老夫妇的背叛故事(海清在里面扮演的那个孕妇实在太厉害了)。
特别是最后一集最能反映清秋的固执和悲观,燕西叫醒清秋,清秋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你是故意找茬的”,她开门见山对燕西说她明白他的选择,愿意离婚。
但是燕西开没开口啊,有些事情一旦说出口会造成多大伤害?
燕西感到自己的爱被质疑,两人的赌气一发不可收拾。
清秋啊,你为什么要先开口分手呢,如果你能更积极乐观些,提出和燕西一起出去寻找新生活,那么,结局会不会就不同了呢?
不是不爱了,而是不懂,如何爱得长久。
怎么说呢,记得是四五年级看的剧,还是在中央一台,那时候的剧真好看,对金燕西和冷清秋印象很深,也因为这部剧很长一段时间,别人问起来我喜欢什么花,我说百合,然后想象自己是冷清秋那样的女孩子,现在十几年过去,无意间看了个剪辑的视频,我就想起来,在两人新婚之夜,金燕西为了讨冷清秋喜欢,在地上床上铺满了百合,二人甜蜜亲热,当时只觉浪漫,但现在细想起来,不知是作者故意为之还是剧本bug,金燕西初见冷清秋,是冷清秋在花店里带走一盆百合,那时冷清秋为了护住百合不被风雨打淋,本是穷苦人家却坐了黄包车,还用手遮挡风雨,宁愿自己淋湿也不愿百合被风雨侵染,可见是真的爱花之人,爱花之人怎么会舍得把花折下践踏,如果身边有人这么做,爱花之人定当是厌嫌此人的,但是金燕西不仅折了百合,还铺了一地,新婚之夜的冷清秋是笑着的,她跟金燕西一起踩过地上百合,双双倒在百合铺就的花床上,这是爱花之人的表现??
如果金燕西真爱冷清秋,就知道冷清秋极爱百合,舍不得百合受到一点折损,那他便不该折下这么多百合,只为了一夜欢好,就算非要讨好,为什么不能在新房内摆满一室百合花盆呢??
如果是作者有意为之,那这个情节其实能不能说明金燕西虽然喜欢冷清秋,但其实他一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妻子冷清秋,冷清秋当时确是爱花之人,但跟金燕西相处下来,心绪已变,她不是当年那么纯洁的爱花之人,她更愿意享受金燕西带给她的花花世界纸醉金迷,虚荣女子当不得那百合了
晚上在酒店的房间看数字电视的时候,竟然从央视12套发现了这部很多年前的老戏。
故事只是刚刚开始,才演到燕西死命追清秋的那几场。
诗社、送信、照片、别人的婚礼,期间冷冷的冷清秋欲拒还迎,羞涩的女儿姿态活灵活现。
当她在同学婚礼前的一天,在冷宅门口遇到燕西后,关门的那一刹那说出那句:“我明天七点出门“。
——很多事情便在此之后命中注定了。
我想起2002年——彼时我还是初三的光景——这部戏刚刚出来的时候,每晚和爸爸妈妈守在央视八套前等这部戏的那股劲儿,便觉得异常的生动。
高中之后我特地从贝塔斯曼邮购了张恨水的小说原著,读来读去,这位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这本被誉为民国版《红楼梦》的故事真是让我不怎么喜欢。
书的描述显然没有故事的改编那样充满现代气息:尤其是求婚那段,浪漫是不少,可让我感觉更多的却是突兀。
我很喜欢董洁,怕就是从这部戏开始的。
后来是与豪哥一起迷恋上这位主儿,就像后来的徐静蕾、江一燕一样,天知道我们今后还要一起迷恋上怎么的女明星呢?
董洁最终得归根到冷清秋吧,而冷清秋、最终可得归结到那个”冷“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燕西这句特意的断章截句,想要表达的,孰人不知呢?
怕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冷冷的清秋便在心中播下了一颗难以察觉的种子——并且,终于在那个寒冷而悲伤的晚上之后,在燕西一段感人肺腑的告白之后开花、发芽。
我看到的这一段剧情,高潮部分出现在清秋同学的婚礼之上。
之前冷清秋在门口等燕西的时候,却被特意赶来的欧阳接走。
燕西赶到婚礼现场,见到二人在一起:妒火中烧。
在冲动的横在马路中间,冷静半晌之后,他毅然决定折回去。
欧阳与燕西二人请清秋跳舞的两段对话分别折射出二人的不同性格与清秋对二人的态度。
与欧阳的对话是这样的:”我能请你跳支舞吗?
“”我有点头晕...所以...“”哦,我明白,那你好好休息下...“与燕西的对话是这样的:”我能请你跳支舞吗?
“”我不会……!
“(这句半嗔半是腼腆,耐人寻味)”那我可以和你一起出去走走吗?
“”……去哪儿?
“”去哪里都可以。
“当燕西横在马路中间许久之后,决定折回的那一刻:他决定了坚持一些事情。
很多时候:两个人并非心不合,亦非缘分未到——恰只是缺乏那临门一脚的激情迸发。
不论燕西此人,亦不论他对于这段爱情的态度,但只论这段婚礼之上的波折的前前后后,他着实表现出一位勇猛者超人般的激情特质:在这一点上,至少是值得让人称赞的。
《仙四》中云天青留下了一句话:我命在我,不在于天。
——未必没有道理。
什么剧情已经记不住了,不过只记得暗香了
金家的那个房子就是外院的主楼哦!!!
这个片子开始记住陈坤的。。。。另外,片尾曲太好听
无聊
这部里的陈坤比泰坦尼克里的小李也不怵;看得我直掐人中,太气人了。制作粗糙得很,好几处大话筒都露出来了,很多剧情线没头没尾,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男女主的爱情兰因絮果,真是气人。白秀珠也没什么可爱的,最后完全反派角色了,再也不想看这种苦情烂剧了。两星给陈坤颜值。
白秀珠自作多情没演技,冷清秋自视清高烂裤裆 还别说,我整的这句诗还挺通顺
这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结果……清秋和燕西曾有的爱情也在现实中慢慢消磨了……本质上他们的价值观相差太大,一时的爱情并不能帮他们走到最后。重温此剧,让我再一次发现,真的从未get过刘亦菲,可怕的是,时过境迁,一些当初被吐槽的人竟然成了某些人的白月光,时光滤镜真的可怕。
金燕西这种不学无术的草包跑去给小有才情的冷清秋当老师,不觉得可笑吗?
你们。演技太差。没有贵族范儿。
经典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记得的是那首歌《暗香》
剧中大部分人演技幼稚,但是整个剧气质挺好的,民国剧范本>< 喜欢大哥惹,帅cry
恨水要知道给拍成这样准气活,要看张恨水就找阮玲玉的片吧
不是很喜欢这种题材和时代的电视剧..
喜欢陈坤,真的太帅了,也是从这个剧认识刘亦菲的,当时觉得这个小姑娘长的真好看!
刘亦菲~董洁~
白秀珠是一个流泪猪猪头🐷
讲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价值观,和恋爱观,又矛盾不说,拉偏架,和稀泥,不解决根本问题,根小少三一点关系没有,都是自己做的,政治剧不想政治剧恋爱句不想恋爱剧的,四不像的恶心电视剧
我真心不喜欢董洁,只能对不住陈坤了。。
因为有人说《金粉世家》反映民国生活的,一看作者也是民国的,就来追这部22年前我就知道的网红剧,没想到看了几集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这样剧情,感觉10集的事情拍成现在短剧30分钟就够了。陈坤在婚前的表情总是让我想到文松。要不是董洁女神和 14岁的刘亦菲,实在撑不完40集。另外,我觉得企鹅版本的《金粉世家》肯定有和谐部分,剧情很跳。同是大家族剧,《战长沙》剧情拍的真的让人动情
董洁的清纯民国装,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