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春梦
Vatel,烈爱灼身(台),欲望巴黎,瓦泰尔
导演:罗兰·约菲
主演:热拉尔·德帕迪约,乌玛·瑟曼,蒂姆·罗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英国,比利时语言:英语年份:2000
简介:故事发生在1671年的法国,王公贵族们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让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和民不聊生的糟糕境地中,愤怒和反抗的情绪日益增加。可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库德王子(朱利安·格洛弗 Julian Glover 饰)满脑子里想着的,依旧是如何讨好自己的父亲路易十四(朱利安·山德斯 Julian Sands 饰)。为..详细 >
这故事。表达的是一个艺术家对自由的追求。我只是觉得要是那女的知道正是她的话把他送上了牛角尖,不知道她是会继续哭还是如我一般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
电影的饕餮盛宴,让人沉醉,但奢华之下,是轻如草芥一样的底层人命,最后在历史上也留不下丝毫痕迹。看着男主失去心爱的鹦鹉,失去自己自傲的能力,失去心爱的女人,最终一无所有,很难过
能看出阶级控诉,但……不理解。
画面很美 巴黎一如既往奢华。只是乌玛瑟曼实在没有法国贵妇气质。
高中无意看到的片子,印象极深,乌玛瑟曼很美。
这一切都是巴黎的一场春天的梦吧
画面很美,法式骚气,见识了高跟鞋丝袜的路易十四。名字翻译地不好,叫瓦泰尔就好。
貌似有117分钟的版本。。。
标题翻译的不好。实际是多层次讽刺了浮华盛世背后,波旁王朝的荒谬与袍子下的虱子。布景极为精美,Vatel真乃艺术家。还有为啥我看的版本是110分钟。。
2007.09.08
Nay you escape by a better road.
中央六台看的 找了好久 终于找到了
奢靡的宫廷盛宴“三天”对应劳苦大众奔忙的“三天”,有何意义?只不过,依旧而已。
宫廷永远的纸醉金迷 平民永远的贫苦破旧 哪里分大鱼小鱼的 大鱼永远可以把小鱼吃掉
路易十四的法国。
怎么用了个这么艳情的译名!本来以为只是铺满美食的,最后发现是歌颂自由的!
07.7.17<1900>中的钢琴师tim roth我还知道本来哈里波特是找的他演斯内普,<哈利波特>中的姨夫演医生
看了一半,也就觉得一般般,很华丽,很奢侈,法国宫廷的大戏
乌玛瑟曼真漂亮,不过这里造型没有另一部好。片子本身意思不大,就是专制君主造成的腐败堕落。画面当历史素材看看也算长见识。
波旁姐妹花字幕组,大鼻子瓦特儿。为什么这里面的人物说的是英文?明明标题和演员介绍都是法语,这个有点让我出戏,还以为看错版本了呢。自由?为尽职责?有人否认第一点(瓦特儿自杀的理由),从史实角度来讲,可以这么任务。但影片毕竟不是刻板反映现实,如果不是为了第一点:自由!电影为什么要刻意表现亲王卖了瓦特儿,太阳王对生命的漠不关心,仆从告诉瓦特儿他将被带去凡尔赛宫时他的万念俱灰?等等之类。为什么要刻意让瓦特儿在写给安妮的纸条中突出自己的不自由?无法完美交代好安排的晚宴确实是原因之一,瓦特儿因此而沮丧失落,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难道不是国王的调命吗?或许历史上的瓦特儿因不能完好完成工作而殉职,但这是现代人拍的电影,在文艺复兴、王权衰落的今天,影片要表现的不再是那个时代的观念。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