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一个叫李曼·法兰克·鲍姆的美国人45岁时写成《绿野仙踪》(即《奥茨国的魔术师》)。
它的第一版是由邓斯洛绘制插图,印刷精致无比的第一部作品出版后,立即受到小读者的热烈欢迎。
鲍姆于是一鼓作气地写出了十三部续集。
在写完第三部后,他曾表示要搁笔或写些其他题材的作品,但是美国各地的孩子们纷纷写信给出版社和他本人,恳求他继续写下去。
在孩子们的鼓励下,他决定像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个侦探形象的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一样,放弃写一些“严肃”作品的念头,“为了让孩子们高兴 ”,让多萝西的OZ国历险继续下去,终于完成了十四部一套的《绿野仙踪》系列童话。
此后他又写了几十部其他童话,总数达到六十部之多,并因此获得了美国“童话之父”的美誉。
作为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一部受到赞赏的童话,《绿野仙踪》的影响力是超乎想象的,完全可以堪称“美国西游记”,早在《绿野仙踪》第一部问世的第二年,就被搬上了音乐剧舞台,在芝加哥上演。
一九三九年,美国好莱坞将它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想不到竟然像书一样获得了成功,于是在这之后的一百多年以来,《绿野仙踪》的图书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根据《绿野仙踪》故事改编的动画片、电影、舞台剧等更是不计其数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以及由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一起成为了家喻户晓热度经久不衰的超级明星,“绿野仙踪”系列也成为了美国最最著名的童话故事,被美国儿童文学协会(CLA)评选为“十部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也也是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推荐的“最佳童书”之一。
被大家广泛传送奉为经典的是1939年好莱坞出品的电影,在上映之后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大奖的六项提名,并拿下两座奖杯。
而在这部故事诞生100多年后,再一次由多位著名配音演员协作完成配音,以全新动画形象诠释经典的动画电影《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在遵从原著模式的基础上,生动赋予这个“美国西游记”在百年之后依然活力无限的魅力。
影片人物的设计与分配虽然简单地将人物设计为正反两方,却不单调,无论是寻找到聪明头脑的稻草人,拥有健康心脏的铁皮人,还是充满勇气与胆量的狮子,可爱的小狗托托,天真的小女孩多萝西,这些人物设计不仅充满童真乐趣,而且能带给观众不同以往的独特体验,不论老少都会期待一团稻草组成圆滚滚的稻草人;长着长长鬃毛的狮子;强壮无比的铁皮人,甜美可爱的小女孩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会历经怎样的奇妙旅程,面对危险和困难,用怎样的方式化险为夷一起成长,在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经典故事里,这些熟悉的形象身上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也都有很多的缺点以及不足,但是这个故事也许最终会让我们明白,我们身上尚有很多的优点可以发掘,爱、智慧和智慧可以战胜困难,我们能够获得信心与希望。
这是我家小朋友看完之后写的,也是她的暑假作文,她很满意《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影评 文/桐桐七月份,我和妈妈和姐姐一起去看了电影《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
电影讲了一个小姑娘多萝西带着她的狗去奥兹国,和朋友们跟奥芬的木偶军队战斗,打败了他们,回家的故事。
一开始木偶人不让铃铛发出声音,只要有声音,就把大家关进监狱。
多萝西帮助了大家,大家很感谢她。
我最喜欢电影里的多萝西了。
稻草人宫殿里的叛徒抓了稻草人,太坏了。
木偶们不应该抓稻草人,稻草人又没有发出声音,凭什么抓他。
奥芬当了国王,别人都不喜欢他,都不去看他。
这就对了,他不应该抢别人的王宫,他好坏。
奥芬逼着稻草人把魔法书的钥匙交出来,他要找到魔法书打败所有人。
稻草人不得不给他。
铁皮人被他们抓了,还被假稻草人骗了,被水浇了生锈了,奥芬太坏了。
乌鸦特别棒,帮他们拿来了润滑油。
稻草人也很棒,把木偶都画成了笑脸,让他们变成了开心的小木偶,帮助大家而不是伤害别人。
之后把铁皮人扶起来,滴了润滑油,铁皮人又动了起来。
多萝西和狮子、木偶人、铁皮人、稻草人一起打败了奥芬,稻草人又当上了国王。
我觉得奥芬凭什么抢别人的位子,他太坏了,还要造木偶发动战争。
还有帽子上挂铃铛,是人家的爱好,你不喜欢,你可以搬走,去别的地方住,不应该抢别人的家,还把人关起来。
这是非常让人讨厌的做法。
多萝西最后回家,也没有演她回家干什么了,还是像小狗说的是她离开的时刻,我很想知道是她回家之后时间有没有变化。
这个电影很好看,我想让它继续拍下去,把结尾拍完。
动画片画面不错,剧情内容存在大量的逻辑问题,也许是偏向于幼儿话,但是作为一个动画电影太低龄话真的不好,毕竟大人小孩都要看,原本几个可以深挖的亮点基本被编剧遗忘了,比如缺爱啦,没有心的稻草人啦,最后甚至连原本要女主复活的稻草人最后也被遗忘,这实在是大大的不该,结局太过于假大空,甚至连击败boss都显得太过于简单
我的锅。
从一进电影院,发现好多小孩子开始,我就后悔了。
后来我果然看不下去……坚持了最多五分钟……_三颗星给的不走心,但不敢给高,也不敢给低。
我理解的三颗星就是及格……从动画制作上来看,七八分赶上《疯狂动物城》了。
个人感觉的精细程度。
具体我当然不懂啦,我不是专业学动画的……_大概真的就是适合小孩子看?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等会出去了吃啥……或者等我把手里这杯一点点里面的波霸吃完了就出去……挨不住……_推荐父母带孩子去看,感觉场内的小朋友们看的蛮开心……_实在是不知道写什么了,晒个票根凑数……难过……
其实特别想告诉现在的小朋友,叔叔小时候看过一部特别棒的动画片,叫《OZ国历险记》,岛国人拍的,比你们现在的狼啊、羊啊、熊啊,好看不知多少倍,有友情、想象力、团队协作,以及不可预知的险境……真的很遗憾你们没看过,更遗憾你们只能看浮躁时代里的浮躁动画。
先说小时候让我着迷的《OZ国历险记》。
其实长大了才知道,动画片《OZ国历险记》来自于莱曼•弗兰克•鲍姆的儿童读物《奇妙的奥兹男巫》(1900年),一本超级冒险奇幻的童话书。
这本童话书是“绿野仙踪IP”的雏形,时至今日已经近120年了。
但真正让“绿野仙踪”成为传世IP的却是上世纪好莱坞电影匠人维克多•弗莱明。
1939年,弗莱明拍了两部世纪经典影片,一部叫《乱世佳人》,一部叫《绿野仙踪》,后者正是根据《奇妙的奥兹男巫》一书改编而成。
而从1939年开始,“绿野仙踪IP”逐渐成为了超级IP,后来的电影、动画片、舞台剧、音乐剧、漫画,甚至是游戏,都在使用这个具有魔力的IP。
全世界的大人、孩子对“绿野仙踪IP”疯狂而着迷。
为什么会这样?
仅仅是因为团队精神、公路冒险或是奇幻旅程?
内核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绿野仙踪》最让人放不下的有两个词,一个是成长,一个是平衡。
孩子需要成长,大人同样需要成长,看看《绿野仙踪》里,几乎每个正面角色都需要成长。
比如寻找聪明头脑的稻草人,要拥有健康心脏的铁皮人,缺乏勇气与胆量的狮子,可爱的小狗托托,天真的小女孩桃乐茜,大家都是缺失的状态,都需要在历险中成长。
平衡又是什么?
《绿野仙踪》的起点是失衡的,没有了家和亲人,于是开始在不可预知的冒险中寻找平衡,但绝对不会“东风压倒西风”。
而最终找回应有的平衡后,要尽量保持平衡的状态,这与做人是一个道理,这也是“绿野仙踪IP”最独特的地方。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心的家长真的有必要把《绿野仙踪》的内核用观影的形式让自己的孩子感同身受,这才是成长、做人的最佳体验。
话说“绿野仙踪IP”又有新作。
动画大电影《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将于7月21日引进中国,与全国“OZ迷”见面。
据在戛纳电影节看过此片的朋友讲,这部“绿野仙踪新作”原著味道浓厚,故事主线不变,但冒险旅程更加惊险刺激,关键词依然是“成长与平衡”。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梦幻一般的奥兹国,导演以舒缓的节奏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
大反派厄尔芬为了满足野心,想方设法成为了可怕的魔法师,并用可以赋予任何物体生命的魔法粉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木头人军队,意图控制美丽的奥兹国。
如此正义与邪恶之争,听着就想到现场感同身受一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新作还加入有趣的中国元素,身板不大的小狗托托竟然会中国功夫!
伤害力虽不大,动作却有模有样,由小见大,《绿野仙踪》的IP魔力的确与众不同。
1900年,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童话作品《绿野仙踪》出版,其实用“奥芝国伟大的魔法师”这个直译名更显直白。
这部作品一问世,便连续多年高居童话书销售排行版首位,被称为“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一部受到赞赏的童话”。
弗兰克·鲍姆一生写了十四本《绿野仙踪》,这是备受读者喜爱,感动和教育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经典童话作品系列,毕竟弗兰克·鲍姆深知“取悦儿童是一件甜蜜而又动人的事,不但温暖了我们的心,它本身也带来了回报”。
不过,该作品却也影响极大,美国《牛津儿童文学百科》里是这样评价的:“毫无疑问,到1900年为止,《绿野仙踪》是美国的最佳原创幻想小说。
”可见,《绿野仙踪》的魅力足够强大。
如今,引进片《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即将在国内上映。
这部童话电影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表达热心相助,不怕危险和困难,勇于追梦的人生追求,还有历史意义——致敬经典,或传承,或发扬经典之精神。
动画电影《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以奥兹国的翡翠城为叙事点,讲述了小女孩多萝西前往奥兹国,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导演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奥兹国,让我们在奇幻的空间中来回穿梭,感受那异域的风情。
于此同时,也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正义与邪恶势力相互交织的世界,并且用欢乐的方式予以呈现,达到了既有趣味,又有戏剧冲突,既有欢乐,又有温暖的效果,成为了一次经典IP改编的成功范例。
在动画电影《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中,重点在于想象力,因为它够天马行空,够矛盾冲突,够淋漓尽致地展现。
片中,老版故事的主人公多萝西有了孙女小多萝茜,小姑娘像当年的奶奶一样,闯入到魔法的世界,在这里,她遇到了奶奶曾经的老朋友,铁皮人、稻草人、狮子,一个都不能少,新伙伴和老朋友集合在一起,再次为魔法世界的和平而展开一场奇异的冒险,这一次,他们最大的困难,或者说敌人就是希望成为伟大而可怕的魔法师的厄尔芬。
在厄多芬的世界里,侵占、掠夺是他的目标,为此他还专门制造了听命于自己的木头人士兵队,企图以武力统治翡翠城。
为了阻止厄多芬的阴谋,多萝西与带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与其已决死战,誓死保卫家园。
有意思的是,因为电影《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中有女巫,有魔法,所以在表现正义与邪恶的战斗时,有了梦幻的感觉。
也就是说,我们能通过导演所够了的奥兹国奇境,感受到如梦如幻的世界,感受到那精彩纷呈的打斗。
当然,包裹在斗争中的,仍旧是爱与智慧,勇气与自信。
这种精神,是该片难能可贵之处。
弗兰克·鲍姆在小说的“致读者”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很渴望它成为一个现代的童话,在这个童话里,惊奇和欢乐蕴其内,悲伤和梦魇拒其外。
”《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是这个“现代童话”的写照,因为“奇幻之旅”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用智慧,用真情,用信心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梦想,看到了平凡人物的成功。
无疑,这是今年不容错过的一部经典IP改编的电影,也是一部大人和小孩必看的童话电影。
当下的影视界都在谈ip,如果要说到动画ip,就不得不提到《绿野仙踪》,无论是70、80、90年底的人都对这部动画片很熟悉,而今《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将于7月21日上映,再次勾起我们对这部经典的ip的回忆。
第一部《绿野仙踪》上映还是上世纪30年代,但无论是故事还是构思,亦或是特效,对比与我们当下的国产动画,都不知道领先我们多少年。
而我们所谓的国产动画ip无非就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虽然影视剧一部一部的拍,但剧情毫无新意,让陪着孩子走进影院的家长昏昏欲睡。
新的一部《绿野仙踪》来了,作为动画片的鼻祖,我们怎么会错过?
《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虽然在动画形象上进行了全新的改编,故事也在做出了改编,老版多萝茜的孙女小多萝西无意之中得到奶奶的一双魔法鞋,穿双这双鞋闯入到童话世界,展开了一场新历险。
在新的故事里,大反派厄尔芬•加斯可谓是邪恶与欲望的象征。
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魔法粉,这种魔法粉可以赋予任何事物以生命。
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厄尔芬•加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木头人军队,意图统治美丽的奥兹国。
而多萝西和她的小伙伴们就要凭借自己的勇气与智慧战胜邪恶,拯救这个国度!电影中,观众可以再次见到我们熟悉的朋友们,铁皮人、稻草人、狮子,他们一路上陪伴着小多萝茜,在冒险的旅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战胜了对手。
翡翠城中的大对决是正义与邪恶的对峙,更是内心的纯白与阴暗之间的抗衡。
一部好的动画,在吸引孩子的同时,也有兼顾到家长,《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通过和厄尔芬的对抗、对角色象征性的塑造,深入浅出的传递出小朋友成长过程中应该懂得的做人道理。
在对抗厄尔芬、解救翡翠城的过程中,让多萝西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与勇气,不但让孩子能明白要善用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欲望,也会让成年家长留下感悟。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电影才是一部超级合家欢动画片。
与许多国产动画片相比,本片给出来童话与童真最好的注解,它也是一部极具想象力之作,所有的故事前后呼应,不是只为了奇而奇,而是在奇趣的基础上呈现出真实有逻辑性,给想像力拴上智慧,不是任由其天马行空,一群人寻找勇气、爱、智慧的回归之旅。
相信在观影时,小朋友享受了天真,大朋友回归了单纯。
电影教会孩子和成年家长,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智慧,它与时俱进的增添了许多现代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笑料,无论是主角还是反派每一个角色都喜气洋洋,让所有的人都乐在其中,这是一部动画最难能可贵之处。
还记得著名华人导演吴宇森曾经不止一次在接受访问中提到过,最初影响他走上电影这条道路,成为一个导演的初心,就是因为小时候看到的一部彩色电影《绿野仙踪》。
按照时间来推算,他提到的应该是1939年美国米高梅拍摄的彩色童话冒险电影。
也是根据著名的童话《奇妙的奥兹国男巫》改编而成,作者莱曼·弗兰克·鲍姆创作过六十多部童话作品,其中以《绿野仙踪》最为知名,几乎可以媲美中国的郑渊洁和创造哈利·波特的J.K.罗琳。
并且,从《奇妙的奥兹国男巫》1900年出版,一直到1939年被搬上银幕,以及最新版动画奇幻冒险电影《绿野仙踪》2017年即将上映,跨越两个世纪的经典传世大IP,其精神内涵,至今仍然毫不过时。
对于儿童来说,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至关重要,但是另一方面,太过世俗、现实的事物,又很难长期吸引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
所以通过童话的奇思妙想,一方面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可以通过童话来启迪他们的想象力。
除了上面提到的吴宇森导演之外,另一位国际大导演蒂姆·伯顿在创作著名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系列时,大胆的配色,光怪陆离的想象空间,也或多或少受到了《绿野仙踪》的影响。
说到蒂姆·伯顿和他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到,在当下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前提之下,现在的孩子已经早熟得太多,也有太多选择。
象《绿野仙踪》这样的传世童话IP,要想重新走近当下的孩子们,就必须有全新的包装,甚至是重塑。
而最新版在继承原作精神之外,还根据当下的社会环境做了更有想象力,也更贴近当下生活的改编。
所以在最新版《绿野仙踪》里,我们看到小多罗茜一头金色短发,穿着更轻便精干的现代服装,而不是如传统版那样穿着甜美的蓬蓬裙。
除了形象上的变化之外,多罗茜的性格也变得更象当下的孩子们,更加勇敢,有主见,也古灵精怪。
一出场的台词就是问哪有给自己魔法鞋充电的电源,即便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
与之相对应的,铁皮人、狮子还有稻草人也都不同的改编,故事主线也从原来松散的游历、历险过程,变成更强对抗性的拯救奥兹国的战斗。
所有的改编都只是为了让《绿野仙踪》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能够在新环境之下焕发全新的生机。
其故事内核,寻找智慧(脑子)、情感(心)和勇气、胆量的终极目标仍然保留着。
因为经过一百多年的检验证实,对于孩子来说,要想建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部分都是最不可或缺,而且简单有效的。
只是变换一下表现形式,让他们能够容易从自己熟悉,而且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塑造自我人格,这就是一部优秀的童话,优秀的电影,最重要的社会价值!
并且,《绿野仙踪》虽然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但是却几乎从未登陆过中国影院,此次有这样一个机会,在炎炎夏日里,带着孩子们一道去重温自己儿时的经典IP,也绝对是意见不可错过的合家欢时机!
文/小泡妮“成长”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却复杂得值得用一生来回味,用一生去讲述。
《绿野仙踪》就是第一个让我感受到“成长”意趣的一个童话故事,最早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1900年出版的童话读物《奇妙的奥兹男巫》,因受到热捧所以鲍姆又创作了一系列的续集,1938年这个美妙的童话故事首次被拍成电影在美国上映,至今已跨越百余年,陪伴并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岁月,说其是一本百年成长启示录一点不为过。
《绿野仙踪》的故事很少有人不知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大概是在一九九几年,十几岁的样子,当时《绿野仙踪》满足了我对所有童话里的人物的期望;美丽善良天真的小女孩、戴着草帽穿着破衣的稻草人、铁皮身材行动不利索的金属人、看着威武却很怯懦的狮子,还有恐怖阴险狡黠诡诈的骑着扫把的女巫……天真小女孩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寻找勇气、爱、智慧的冒险过程,以及与女巫斗智斗勇的故事,充满童真的简单人物构成,满是意趣的丰富内容情节,一度成为了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的发现《绿野仙踪》是一个关于追寻与成长的故事,充满了人生意趣与启迪。
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而童话中小女孩寻找回家的路、稻草人寻找智慧、铁皮人寻找一颗心、狮子寻找勇气,于他们结伴在一起在追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邪恶的女巫就是他们成长路上必须面对的阻力与挑战。
这正是一个认实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充实自我完美教程。
所以,我愿意把这个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当作教育范本,时常会给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百年经典童话IP《绿野仙踪(奥兹国奇幻之旅)》2017年再次被搬上荧屏,以童话动画大电影形式呈现,从预告片就可以感受到随着电影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动画特效、色彩协调、音乐搭配等的完美的视觉艺术表现。
这部电影不仅能够满足小朋友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以轻松愉快的寓教于乐方式教育孩子分辨善恶,并激发孩子们团结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部影片是暑期档最适合家长陪孩子一起看合家欢电影,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
每个人成长的路上都会有人结伴而行,有了那些人你才会更加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痛;成长的岁月里,我们通过努力寻找克服困难,越来越清晰的成为了自己;智慧、爱心、勇气、快乐、伙伴、成功从来都不是别人赋予你的,而是你自己本来就拥有的能力。
在个人印象里,从小到大自己看过的各种西方童话故事中,被改编次数最多的就是《绿野仙踪》,尽管这套来自弗兰克·鲍姆的童话故事知名度并不如《白雪公主》《睡美人》等脍炙人口的童话,但根据先入为主的印象,《绿野仙踪》的故事个人是看过版本最多的一部,其故事也是最熟悉的,如今《绿野仙踪》的故事被再次搬上了银幕。
最新这部叫做《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奇幻之旅》,名字很长,如下简称《绿野仙踪》。
之所以《绿野仙踪》版本很多,个人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该童话故事比其他童话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质,其一就是该童话本身就是一部冒险属性很强的作品,龙卷风、OZ国魔法师,大战邪恶女巫,总体上热热闹闹;其二就是角色众多,除了多萝西(我更喜欢称之为桃乐丝)、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之外,还有OZ国国王,东方、西方女巫、飞猴军团等等,角色五花八门,这些原因让《绿野仙踪》的改编属性很强,除了米高梅1939年的经典影片之外,最被观众熟知的就是好莱坞魔幻大片《魔境仙踪》了。
后者在导演山姆雷米大刀阔斧的改编之下,从奥兹国魔法师的角度,去描述一段奇妙的冒险,大可看做是《绿野仙踪》的前传。
不过从个人的角度,影响最深的当属80年代那套动画片,殿河内胜与斋藤弘导演的《奥兹国历险记》,是我童年最爱的一部。
这款动画就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原创性的故事,比如加入了希腊童话中点石成金的典故,变成一部妙趣横生的冒险动画。
这款动画当年在电视银幕上的霸屏,给很多80后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此对这套进口动画《绿野仙踪》也抱着很高的期待值,毕竟原著的被改编属性很强,个人看过的各版《绿野仙踪》,每部作品都不一样。
果然不出所料,从故事的角度来说,新版《绿野仙踪》几大主角仍然,却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当年多萝西的孙女闯入奶奶曾经前来历险的童话世界,再一次遇到了当年的伙伴们,已经拥有了智慧的稻草人,已经拥有爱心的铁皮人,还有获得勇气的狮子,小多萝西帮助奶奶的老朋友们再一次战胜了邪恶的反派,让童话世界回复了安宁。
原著极富改编属性的故事在本片中再度被粉饰一新,从观感的角度,这部《绿野仙踪》有点像好莱坞照明娱乐出品的作品,就是《小黄人》那个公司,他们家的动画都是非常简单,但很能抓住一个核心的卖点,比如《小黄人》的傻萌,《爱宠大机密》中的秀逗宠物,还有《欢乐好声音》中动听的音乐,这种简单而欢乐的动画,带给我们的就是老少咸宜的观感,从而让这些作品全球大卖。
“老少咸宜”说起来简单,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就拿《绿野仙踪》来说,许多童话故事不乏有童真意趣,想像力丰富的作品,但我看过的作品里,只有《绿野仙踪》能在此基础上写得前后照应,不是只为了奇而奇,而是在奇趣的基础上呈现出真实有逻辑性,给想象力拴上智慧,不是任由其天马行空。
而新版动画片虽然故事发生了变化,但 编导敏锐的发现了原著这个特质,并在电影中呈现出来。
其实该故事就是一群人寻找勇气、爱、智慧的回归之旅。
观影时,自己真得就像个孩子一样,感受着这份天真与单纯。
这也是这部《绿野仙踪》为什么像照明娱乐动画的原因,故事简单吗?
很简单!
但简单轻松的故事体系下,容纳的是非常有趣的情节和角色,看完之后在轻松愉快的大团圆结局中,能够回味故事,体验角色的成长之路,这就叫做“老少咸宜”,是西方动画最擅长的手法,也是华语动画最缺少的一环。
不要总想着“寓教于乐”,谁也不想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接受教育,首先你得“娱乐”,有着鲜明的娱乐属性,轻松的观影氛围,那么老少观众就会有感于这个故事,自然会get到其中传达的意义。
要知道,“开心”是打通各个年龄层最好的杀手锏。
可以说是小时候最爱的童话,看到有电影版,预售第一天就去买票,但看完却很失望。一部好的动画片应该老少皆宜,但这部在我看来人物刻画太过智障,我印象中的铁皮人、稻草人、多罗茜都不是如此,看时停不下要吐槽“怎么那么蠢!!”动画效果做的还是不错的,场景画面都还算精美,不过也就适合小孩子看吧
应该没有这么大的人来看吧,全是小朋友,真的是小 盆友 并不怎么好看 全场叽叽喳喳的声音 非常想睡
绿野仙踪小时候看过小人书,只记得稻草人、铁皮人这些元素,现在陪儿子看动画片,儿子很开心,我是强打精神,打了片刻瞌睡,比旁边睡着了的家长好点,童话故事还是小孩子看合适~~
一般般,不如老版
当时在影院看的,感觉很无聊
好看,喜欢绿野仙踪系列,非常童话了。
陪四岁多的孩子看的,随便笑笑而已!
低龄儿童动画片
从小就喜欢绿野仙踪,这一部不负童年
尽管《绿野仙踪》的故事早已铭记于心,看到这些久违的朋友们出现在大银幕上,伴随着它们一起旅行,依靠伙伴力量完成考验、这种感觉仍然很奇妙。多萝西为找到回家的路、狮子为寻找勇气、铁皮人为找到爱心、稻草人为得到智慧,勇气、爱心、智慧和伙伴,这四点不光是它们苦苦追寻的,也是当下孩子缺乏的。
儿时看过《绿野仙踪》的小说,电影再现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唤起了童年的回忆。
和小盆友一起看的
绿野仙踪这个片子真的不错,很适合小孩子
绿野仙踪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部童话,稻草人,铁皮人还有狮子都是小时候的回忆。可能年纪大了感受也不一样了,这部剧情稍显薄弱,但是依旧充满正能量。
挺好看的,适合带小孩一起看
适合低龄儿童的动画片
还是记忆中的童话故事么?
适合带娃去看,挺好玩的故事,画面色彩斑斓。
和小妹妹小弟弟一起看的
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