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场足见功底:舒缓的音乐,镜头随着舒缓行进车辆向前移动。
到达目的地,一个平常的雨天。
镜头先跟随车中的科长,本以为入住新房在即,却因门前停车无法搬家。
车主中年大叔顺势以这种麻烦邻居出场,科长第一次电话竟然被挂断,直到第二次电话。
这里镜头很有小心机:未闻其声,先闻其声。
大叔性格到这里就显而易见了,不屑于规矩、礼仪,有事直接上。
破旧的衣服显示他的境遇明显不好,一个中年loser形象,连教育儿子的自信都没有。
(也或许他想表达的是一个拙于感情的形象)
总之,一次搬家事件,住户全部自然出境。
忙于外卖的单亲妈妈和内向的孩子、中年大叔和青春期男孩、照顾老人的男子以及逃脱责任的姐姐、光沫和女演员则是因科长温居宴留在房里。
但是,本片在习惯性展示人性丑陋的灾难片里无疑是一股清流。
父亲在儿子面前展露最好的形像,老太太自己帮科长承担背负骂名和指责的选择。
但是,和原版相比,本片最大不同是对批判力度的削弱。
因为担心房价下跌、在下属前丢了面子,两次避免危险的可能被无视了。
此外,本片的主题也出人意料的奇怪。
主要是通过科长的境遇表现出来,结尾又通过光沫夫妇传达自己的“正确”想法。
为什么要辛辛苦苦攒钱买房呢,享受当下不好吗?
这大概是电影想表达的但是,非常奇怪啊!
有一个房子难道不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追求吗?
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如此艰难的事情?
资本将我们变得如此卑微,大叔儿子的愿望竟然是“攒够一亿韩元”,可是,他竟然不知道之后要用这笔钱做什么。
同时,房子被破坏了,人际隔阂也被打破。
似乎只有在死亡的威胁下,人类才学会团结友爱。
黄色潜水艇冲出深坑,虽然有些不合理,节奏有些过快,但是很酷啊。
刚刚看完了“天坑”这部电影,据说是2021年韩国票房第二。
触动我的几点:(1) 后半段车胜元牺牲自我拯救大家,这里cue到了我,险些让我潸然泪下。
没想到最后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不是车大叔留在了外面,桶里的人恐怕也出不去了。
(2) 遇难家属(两位妈妈)在说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的时候,也有点小cue到我。
总体来说,觉得巧合太多了,导演想让大家活下来真的是什么道具都用上了,真可爱。
看完觉得还不错,但不会看第二遍了的那种,嘻嘻。
【电影🎬:地陷/天坑/水洞/싱크홀/Sinkhole/危机深渊】
怎么说呢,就还是有让人感觉的到那份危机、紧张和感动!
但是每次危急关头,总会来一些小小的幽默片段,有时候还有点尴尬😅
但是,这部影片还是有几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点:1-人人都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间家,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打工人,更渴望可以在城市立足!
而证明自己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存钱在大城市买房子。
2-是否买了房子,就真的是完成了人生的标准?
没车、没房、没存款都不敢娶老婆生孩子了?
每个人的人生是否都一定要买房子?
3-物价不停上涨的年代,你买房子时,会以长期投资的眼光来期待着房子涨价的心态?
还是有便宜的土地就改趁早买的心态?
4-别因为省小钱而亏大钱(为了省代驾费,差点赔上性命代价;为了省房子的钱,最后差点赔上全家性命)5-你辛苦打工十多年,每天开车几个小时提早出门,深夜回家,为的是什么?
你娶妻生子有了安稳的家庭以后,下一步要的是什么?
6-小孩子的童言无忌有时候更像上帝之眼,像一个局外人看事情。
而大人们又能否静下心,给予同样的尊重、聆听和相信孩子的话?
7-有时候大人的过度保护,也会间接害死了孩子。
(妈妈叫成勋不要开门给陌生人,所以邻居连有孩子在家也不懂)8-人性的自私是难免的,但真正的自私与善良,一场危机就能看出来。
9-有礼貌的孩子,总是不吃亏!
10-现代年轻人最好的老师,就是“网络”!
从儿子承泰遇到危险的反应和意识(还好他平时爱看YouTube ,还默默赚了一亿韩元。
)
😭最感动的几幕:1-天使成勋救了小孩修灿,有点类似回光返照,按道理说那时候的成勋应该已经死了,但是修灿却看到了他,才在危难发生前一秒走出车子。
2-爸爸对儿子的爱3-万能邻居郑先生看着儿子睡在沙发,说了一句“我终于有机会看见儿子睡觉的模样”,长大后我们就习惯了有自己的空间,生活模式,父母想要多看我们两眼,多关心我们都很难。
要不是这个灾难,爸爸也无法知道儿子承泰真的在抽烟、儿子已经不去网吧了、儿子已经赚了一亿韩元、儿子目前处于人生迷惘阶段等等。
4-一开始有一个画面,儿子照顾并耐心的喂食失智妈妈。
意外发生,儿子死了,妈妈(奶奶)也不愿意离开他。
另外,是奶奶发现了成勋的死,并且把成勋的一缕头发包裹好,交给朴科长带上去给成勋妈,奶奶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她其实什么都知道,她也能自己做决而不造成任何人的麻烦。
灾难面前就靠运气了。
很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得或者,可是并没有。
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只手也太好笑了,以为能抓住结果也并没有。
在桶里好压抑好窒息,头皮都发麻了,好在最后都幸存了。
笑点和泪点并存的一部片子,不至于那么差,光洙演啥都像他自己也是一种风格了,哈哈哈。
这还差多少个字才是140啊,忧伤。
若论分类,我觉得还是作为一部社会隐喻片比较合适。
沉重的灾难电影常常与生离死别,英雄主义相连,加入喜剧成分,完全不伦不类,变得怪模怪样,让笑不尽兴,感动又感动不起来。
不过将灾难元素与喜剧元素混合在一起,也的确是一种新鲜的尝试,虽然效果不佳,但是勇气可嘉。
男主一家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买了一套房,非常得意。
他的一个邻居很是古怪,这栋楼里的健身馆、照相馆都是他开的,而且他还是一个代驾。
一天男主的单位同事到男主家吃饭,大家喝的酩酊大醉。
第二天男主的老婆和孩子外出,他还是醉倒在家里。
他的同事打车去公司,发现包没拿,回去拿了包再下楼上车时,楼突然陷入了地面。
一栋楼整体下陷了几百米,卡在了那里。
但是楼上的几家人通过相互救助,聚在了楼顶,但是手机没有信号,他们没有办法和地面取得联系。
地面上的消防队员已经全部集结,但是他们放人下去救人,却遭遇坍塌的巨石和泥块的袭击,无功而返。
放无人机下去,又因为太深,没有信号,控制不了无人机,无人机跌落了下来。
好不容易无人机走了信号,飞回了地面。
这时地面上的人们才知道还有幸存的人在下面。
但是让人下去,旁边的楼宇也要塌陷,太危险,其他方法又不见效,还遭遇下雨,眼看就要淹没陷下的洞穴。
男主通过降落伞放下的卫星电话,知道了自己的儿子还在楼房里,通过寻找,终于救回了儿子。
最后大家找来一个大的黄色塑料桶,可以让人们都钻进去,然后盖上盖子,趁大水淹没这个坑洞,可以浮到地面上去。
男主的邻居牺牲自己,没有钻进塑料罐,盖上盖子,然后利用放下的呼吸装置,一路护送大家浮起,然后打开了盖子,救出了所有人。
最后幸存的独居者买了一辆房车生活,因为房子,你要么贵到买不起,要么买到不好的,真是没有办法承受。
棒子国的房价看来和我们的境遇差不多,一辈子也许只能买一套房,还不是最好的。
还不如租房,潇洒过人生。
不过棒子国的房子框架真是牢靠,一栋房子坍塌了,就好像一个升降机一样,不变形,不散架,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还有这么深的空洞,竟然没有探测,造房子是平地起高楼嘛,好歹也要打个地基吧!
下面能空出这么深的坑洞,这楼不塌才怪呢!
还有就是这个黄色塑料罐出处在哪里?
水怎么会进的这么快,一下子淹没了坑道。
还有这个黄色塑料罐子里空气就这么足,五个大活人在里面呼吸都没有问题。
还有就是救援队的办法真是可怜至极,无计可施,真是让人无语。
如果没有这个黄色罐子自救,也许他们只能干瞪眼看着这些人死去,所以靠人不如靠自己,这句话永远是正确的。
还有就是陷入地底的这些人心态真是好,还有心思吃着“叫花鸡”,聊着天,一点都不想着怎么逃出去。
那个死去的小孩怎么死去的,好像被忽略了,那个突然出现的老太太也很突兀,割断绳索的那一瞬真是让人动容,不拖累人,让生者好好活着,这是一种胸怀和坦然,但是这样的温情是不够的,最起码在这部电影里是不够的。
还有父亲不顾一切,背着自己的孩子蹒跚前行,就算再危险也绝不放弃,也诠释了父爱的伟大,但是所有的情感在搞笑中被淡化,在很多不合情理的情节中被遗忘,这是很可惜的,以煽情为特色的棒子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完全的失败。
韩国的类型片体系越来越完善,灾难片作为一个分支,大小预算都能信手拈来,本片虽然没有末日逃生的各种大场面,但在场景设计及故事创意上下足功夫,金志勋作为韩国的灾难片大拿,经历《深海之战》及《摩天楼》的资本洗礼之后,这次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业化经验以小博大,加入更多的喜剧元素,应该汲取了《极限逃生》的成功经验,节奏流畅,人物形象鲜活,但如果以科学的眼光较真的话,电影的逻辑性不免浑身bug,比如500米天坑的排水量,坠入天坑房屋的结构完整性,还有适时出现的大黄鸭水桶(完全有更合理的政府救援措施,显得严重低能的应急救援)… 可作为一部爆米花商业电影,娱乐性足够就ok了,可以让你没心没肺地度过一个半钟头也算是时间价值最大化了…更何况影片还额外附赠了关于房价的社会隐喻,普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只为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可现实终究残酷,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让所有努力灰飞烟灭…
(为什么不能给零分……)中秋假期的第一天,已经是我休息的第五天啦(七天假期过半的忧伤)。
并没有如想象中那般开启阅读模式,除了上午看了会儿阅读器,中午摆弄新到的阅读器,吃了个外卖就沉浸在篮球综艺里了,下午爸妈来了后,聊了会儿天就去商场吃晚饭,回家后依然不想动弹,猫猫问,不如看部电影?
拒绝,看了又要写影评,多累啊(虽然没人逼我,但这是我和自己的约定)。
问,什么电影,答,李光洙主演的。
哦,没兴趣。
再多问了一句,什么片,答,灾难片。
韩国灾难片?
一下子想到了《流感(致命感冒)》《极限逃生》《隧道》《摩天楼》《铁线虫入侵》……太经典了,必须安排啊。
看完后,emmmm……不要盲目相信某个国家的某种类型片,没必要,真的。
【剧透开始】金代理(李光洙扮演)的X科长(忘了姓啥)用尽洪荒之力在首尔贷款买了套5层楼高的顶楼,入住第一天其儿子就发现楼面倾斜,后科长在邀请同事到新家温居(类似我们说的暖房)时,发生塌陷,整栋楼掉入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坑。
911救援过程中,洞内开始渗水,旁边的楼也塌陷掉入,给主角团带来新的挑战,最终主角团们乘坐一个大型橙黄色容器浮出水面,已接近洞口,遂救援成功。
【剧透结束】看完我真的是……说不出的怪味。
一方面,是毫不尊重观众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常识。
作为一个理科生,虽然高中时学的物理知识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但是也会在整栋楼塌陷到地下250米还保持主结构完好时觉得不对劲,更别提到了地下500米也基本没变形了(那些个边边角角和部分楼板塌陷不算事儿);会在靠几根柱子承重的地下室在下落过程中卡住受力后没塌陷时感到不对劲(对,主角团们的房子之所以暂缓在巨坑中继续下落,全靠摩擦力……);会在水下500米居然靠个塑料桶能毫发无损还全速上升时感到不对劲;会在主角团在巨坑中居然不缺光源感到不对劲(猫猫解释说,那是汽车大灯和手电筒的光源……汽车能有这种渲染效果,那可是和房子没断电时一样亮堂哪)……诸如此类,感觉智商被侮辱。
另一方面,是影片风格与所选题材的格格不入。
有李光洙,我大约可以想象这部剧会有喜剧元素,甚至可以接受完全拍成一部喜剧片。
可……导演的总基调依然是灾难片,至少是灾难片的背景,而所谓的“搞笑”,不过是在正片剧情中,通过一些言语和行为去刻意制造笑点,比如在怪异男陷入泥潭、众人抛绳营救时,其儿子直接跳入泥潭——这搞笑吗?
我特么真的是担心本来能好好救上来的,因为这小崽子跳进去直接把他爸踩入泥底了。
还有楼面倾斜李光洙要掉落时,女职员抛绳营救(对,又是绳子),中间一段大概是看对眼的粉色泡泡?
拜托,那种生死时刻,不要加入所谓“搞笑”好吗,比起男女情感变化,我更关心下一秒角色会不会挂掉(当然,后来就没这种顾虑了,因为我发现导演给予了主角团们无视任何规律的无敌光环)。
更别提,不到2小时的影片,前面半个小时不知所云了,完全看不下去。
猫猫和我解释,说这是为了将人物们联系起来,因为后面他们将被困在一处——但这不是完全可以通过主角团们自我介绍、剧情回忆串联起来吗,何必非要不顾逻辑硬凑呢,前半小时那个怪异男真的要给我看出心理阴影来了。
而边上即将倒入巨坑的房子是否处理,居然还要征求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通用的标准难道不是生命优先吗?
回头该政府理赔就理赔,该是保险公司、房产开发商的责任就追究,哪有在明知存在导致当前救援人员死亡的情况下,还征求意见,为了展示“民主”吗?
不好意思get不到,以及再次为祖国的制度优势感到了自豪。
而在人性方面,也毫无亮点。
最后披着光环的主角团们全部回归,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得知孩子死亡痛哭流涕,另一名死亡的老奶奶的家人甚至都没露面,猫猫问“所以,对于死亡的孩子还有老奶奶,就没后续的安排了?
嗯,没有。
写这篇观看记录前,意外发现导演竟然是《摩天楼》的导演,真的是,只能说一部影片的好坏,影响因素太多。
我并不是因为灾难片中加入喜剧而排斥这部影片,灾难片不是完全不能与喜剧兼容,但不是硬融,隔壁《极限挑战》就是个好例子。
这是一部既不好笑也不感人,甚至算不上平淡的影片,我个人的观感是生气(大概孕期火气大),真是白瞎了时间。
不建议观看。
就算是跑男铁粉也不建议看(李光洙居然为了这样的“影视”退出了跑男?
以及跑男团拍摄的影片都不咋的,之前看了懵智的一部电影也很一般,比不上看过的韩国影片的平均水平,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之前引进的影片质量都还不错)。
以上。
观看日期:20210919
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它要140字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同标题
故事节奏太慢,叙事抓不住重点,是灾难片却拍摄诸多喜剧桥段、严重冲淡故事紧张刺激感,情节发展更是不符合情理。
李光洙这个“幽默体”,也可能是电影里有几个剧情有点扯,比如明明“爸爸”陷进淤泥“儿子”还要跳下去,以及电影最后突然出现了个巨型黄色塑料桶,明知道塌陷还把救援车停在靠塌陷的边缘......总之这些幽默又毫无逻辑的出现在电影里,好笑的同时又不让整个片子的氛围过于沉重和压抑。
今天带来一部豆瓣烂片,「地陷」!
该电影是一部灾难片,讲述了闹市中心突然发生地面塌陷事故,一整栋楼坠入深达五百米的地底坑洞而发生的故事。
《地陷》豆瓣5.9
小男孩把玻璃球放在地上,他就开着自己滚动,爸爸发现大楼严重倾斜,而这一家昨天才刚刚搬来。
上班时,老金在网上查起了这所公寓,看到有别的住户发现了这个问题,还吐槽道:这是豆腐渣工程。
夜里首尔下起了暴雨,公寓外侧出现了严重的开裂,还有轻微的下沉,导致大门的玻璃被挤碎。
第二天,住在这里的大个率先发现了玻璃碎裂,他轻轻一碰,玻璃瞬间粉碎。
老金准备上班时,在停车场也发现了新的裂缝。
老金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立即上报了相关部门,希望他们能来检查和修缮。
但这需要所有业主的同意。
于是老金召集了所有的住户,但多数人觉得如果被人知道公寓有质量的问题,很影响房价的,而且倾斜、倒着窗户南开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事儿便不了了之了。
这天老金同事来家里串门,晚上在。
他喝得不省人事,便在老金家住下了。
第二天一早,老金的妻子出去买东西,却发现忘带钱包了,于是便让儿子回去取。
而在老金家宿醉醒来的小李突然想到今天还有一场婚礼要参加,匆匆下楼坐上出租车,突然大楼跟着剧烈摇晃,地面也出现了裂缝。
紧接着大楼开着塌陷,惊醒的老金被这一幕吓坏了,在楼顶的大个赶紧让对楼教坏了大爷拨打九幺幺,说完大楼就陷入了地下,而小李乘坐的出租车也被卷入其中。
没一会儿,整座大楼从地面消失了,一路来到地下几百米的深处,地面也出现了一个天坑,而大楼坠到一半卡住了。
老金以为地震结束了,走出来一看,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
突然大楼又开始往下坠,小李乘坐的出租车也从一楼被卡到楼顶,然后又从楼顶掉到了老金家的五楼。
这部片子和国庆节上映的《峰暴》有些相似,需要资源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公众号:二筒放映室
这剧情、演技、特效,甚至不如《峰爆》
最后放礼花那里那不就是典型的ptsd吗 有人去世了他们怎么那么开心
喜剧灾难,充满童话。
光洙可爱☺️ 黄色潜水艇哈哈哈哈
把灾难片拍成喜剧
这个男人真牛逼,身兼多职好邻居。招牌美食叫花鸡,还能自制潜水艇。至今租房买不起,天灾人祸靠自己。
有李光洙,那一定是搞笑片啊
挺好看的,很精彩
灾难片能拍得这么喜剧也就长颈鹿了。
韩国的119也太垃圾了吧
主角经常演坏人看到他的样子就想到变态的感觉,前期家长里短的铺垫太多了要是不通过电影名字或者简介还真让人以为是个生活片的错觉。这部剧我觉着主要还是喜剧片,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在搞笑,灾难片拍出了喜感,只有少部分的紧张恐慌,少部分的煽情,最后所有人被困在漏水的黄色桶的确有点吓人,那个盖盖子的人差点就淹死,居然脚被绳子缠住了给拖上来了,反正全员幸存还是得靠点运气吧,感觉救援队效率很差完全不知道在干嘛,桶子上来的时候他们正坐在那聊天呢吧,估计都已经放弃营救了吧
当喜剧看,图个乐
……整体是一部喜剧片……可那个单亲妈妈的小孩,没得让我很懵……奶奶的儿子为了我保护麻麻牺牲了说得过去,可是二楼那个小孩……一起带出来不行么……这部电影还是看看解说就可以了……不过修灿真的很可爱,每次见面都认认真真的打招呼
天坑,地陷,活在当下
片尾曲好好听
乏善可陈。强行煽情,剧情想当然,拯救小组业余到不行。我期待什么时候能在中国电影上看到「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矿难」。
住房焦虑外化成地陷灾难的点子挺贴合房价飞涨的韩国时下,但所有关乎房子的问题全都依靠台词输出而无关主题的灾难类型元素则都以视觉呈现,可真算是一种分不清主次的叙事策略。
工业水平不错,回归家庭,设定有点扯,其他套路化。现实中,美国直接把楼炸了就完了,压根没想救…再找只流浪猫上头条。完美。
期待挺高,因为有李光洙和车婶。
论自救的重要性及n种可能性,只出现在影视作品里的那种。光洙离开rm,那影视作品里也请离开pabo角色。以前看这类题材的亲情部分,会热泪盈眶,现在是恸哭。以前是寻找及渴望,现在是追忆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