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蒸汽电影”,欢迎关注。
喜剧很简单,不必介绍太多,所有目的都是为了让看电影的人哈哈大笑,笑得越开心越好。
虽然是这么说,但有的喜剧谁看了都会笑,有的则不然,今天要说的这部《岳父岳母真难当》应该是一部通杀的电影。
算上这一遍,我已经看了4遍,每次都笑的合不拢嘴,希望你们会喜欢。
克劳德是一个传统的法国男人,他与妻子玛利亚育有四个女儿。
大女儿嫁给了阿拉伯人,二女儿嫁给了犹太人,三女儿嫁给了中国人,老四会嫁给谁呢?
电影的开场正是三个女儿不同的婚礼。
每个现场,克劳德都是一副头大的表情,玛利亚相对包容一些,但也不太自然。
半年后,老二奥迪尔和大卫的儿子本杰明准备举行“割礼”(犹太人传统习俗,男婴儿出生第八天割包皮)仪式,一大家人都被邀请来参加。
仪式开始前,克劳德跟玛利亚在电梯里碰到怀孕的大女儿跟老公拉希德,讨论到给孩子取名的问题,拉希德说他比较喜欢穆罕默德。
克劳德脸都绿了,但嘴上还是说喜欢,玛利亚则说这个名字不太好驾驭,听起来有点像猛犸象(法语发音相近)。
从电梯出来,奥迪尔正在疯狂地跟克劳德解释自己的小孩只是割包皮而已,并不会信仰犹太教,而且割包皮可以防止传染病。
克劳德则表示自己就没割,不也健健康康的吗?
玛利亚赶紧打断他,在女儿面前怎么说这些。
好在三女儿塞格利亚跟中国老公凌超及时赶到,老三说难得家里人都在,仪式结束后我们弄个聚会吧,凌超说我正好可以给你们弄点中国特色菜蒸狗肉!
场面瞬间安静,凌超赶紧道歉说自己开玩笑的。
这时候大卫冲过来说仪式开始了,大家一起去到现场。
一群犹太人呜哩哇啦的唱了一大堆之后,大卫拿着本杰明的包皮过来找到克劳德,大卫说这个是一个巨大的荣耀,按照习俗应当埋在自己花园里,但是大卫家没有花园,所以希望克劳德帮忙埋一下。
克劳德呛道,既然你这么珍视它,为何要把它割掉呢?
玛利亚赶紧接过包皮打个圆场才作罢。
仪式结束,一大家人来到三女儿家,凌超做了一顿中餐,玛利亚说口感还行,就是太干了,克劳德问道,这是什么肉?
凌超说是鸵鸟肉,本来准备用猪肉的,但是。。
拉希德第一个跳出来说自己并不是原教旨主义者,他还喝酒呢。
大卫也表示不吃猪肉只是千年传统而已,父亲则半开玩笑地问,我的女儿们你们还吃猪肉吗?
女儿们表示,放心,我们还吃,我们仍然是正宗的法国小女人。
这时本杰明醒了,闹腾起来,克劳德认为一定是割了包皮痛的,并且说他觉得割礼太野蛮了。
大卫解释道,孩子还小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本杰明并不会感到痛,穆斯林6岁才割,他们才不合理。
作为穆斯林的拉希德当然感到被冒犯,两人在饭桌上剑拔弩张。
凌超跳出来说你们有什么架不能一次吵完吗?
(犹太人跟阿拉伯人有上千年的恩怨)结果两人立刻调转矛头开始嘲讽中国人喜欢闷声干坏事,从不主动与人交流。
奥迪尔看情况不对立刻开始转移话题,结果没转移好,父亲一下把三个女婿跟女儿都得罪了,只得悻悻走了。
剩下的三个女婿自然也没有好收尾,因为琐事互相嘲讽,拉希德说中国人JJ小,凌超则说阿拉伯人都是小偷。
大卫认为都是凌超饭桌上说了什么狗屁猪肉才弄的大家不欢而散,接着大打出手,可惜大卫被凌超一招击溃,躺在地上抽搐。
此事过后,妈妈的心情逐渐糟糕,不幸罹患抑郁症。
她认为病因就是一家子人不和睦,决定在圣诞节前再来一次聚会。
去的路上三对夫妇都在讨论如果被冒犯了应该如何应对,他们也不想妈妈的病情加重了。
玛利亚也在家里跟克劳德说要尽量避开敏感话题。
果然,这顿饭异常和谐,大家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过了个节。
眼看着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更大的问题还在酝酿。
老四劳拉谈了个黑人男朋友,而且是非洲黑人。
三姐妹跟三个女婿这次统一了战线,都表示反对,而且各种使坏想拆散她俩。
妹妹当然不同意了,你们几个跟少数族裔结婚就可以,到我了就各种不行,凭什么呢?
最后本来还是谈恋爱,结果劝着劝着反而开始计划结婚了。
劳拉男朋友夏尔的家人都在非洲,他父亲更是个超级种族主义者,认为白人抢走了他们的一切,所以要求婚礼费用全部都要克劳德承担。
克劳德当然不同意,又是把院子里的树砍了,又是要卖房子,天天也不在家里呆,就出去钓鱼。
玛利亚心软,一个人安排婚礼的各种事项。
眼看着到了婚礼前一天,夏尔的父亲安德烈跟克劳德因为意外被关在监狱里。
夏尔跟劳拉以为两人水火不容,最终决定分手。
分别的火车上,早已成为好朋友的两位父亲追回了这对准夫妻,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参加了婚礼。
全片结束。
这几年脱口秀在国内很火,但有诸多限制,说到底也不过是戴着镣铐跳舞罢了。
人种、地域,都是根本不能触碰的话题,政治跟宗教更是沾边即死。
这部电影,可以说把我们的禁忌全部踩了一遍,甚至还在上面打滚。
地域歧视、人种歧视、宗教歧视贯穿全片。
即便是这样,电影仍完美的呈现了爱与包容的主题,作为中国人,看到关于我们的各种刻板印象,不但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我想这就是它成功的地方。
截止到目前,这部电影有8.0分。
对于讲究谦逊跟中庸的中国人来说,这种激进的高昂的文化碰撞盛宴,是一种别样的美味,一定要尝尝。
谢谢读者,下期再见!
说起法国喜剧,最有名应该算是《虎口脱险》了,可今天要说的是2014 年口碑爆棚的法国喜剧《岳父岳母真难当》。
这部当年力压众多好莱坞大片占据法国票房榜首超过20周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法国旧式传统资产阶级家庭中三个女儿已分别找了阿拉伯、犹太、中国丈夫,老夫妻期盼剩下未嫁的小女儿能找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法国白人,可没想到好不容易小女儿找了一个天主教老公,竟然是一位非裔黑人。
这部时长96分钟,轻松搞笑的法国喜剧,没有美式十八禁内容,笑点通俗但不低俗下作,涉及的虽然是宗教问题、种族问题等敏感性十足的话题、矛盾,却被很好地浓缩在了一个家庭里,并与剧情的巧妙融合,用法国人特有的婉转逗趣的方式表达着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请跟随美丽、浪漫的法国人一起尽情欣赏这部温馨、搞笑的合家欢式电影吧。
这是除了法国人之外再也拍不出的喜剧,宗教民族和家庭穿插在一起,也就在法国你可以直面。
剧情很简单,就是一对传统的法国白人天主教夫妇,却在忧心女儿们都找了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女婿的故事。
一波波的笑料中,其实最难得的是这部片里反应出的法国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即使不喜欢还是会尊重女主的决定,即使是异教徒也不会组织女婿信犹太教。
虽然现实不如电影里美好,近几年法国恐袭不断,可是我觉得还是保持一份正常的三观,以包容的态度生活,世界未必不会变的越来越美好。
导演显然有想表达的东西,但都是在拔高西方文化尤其是天主教的包容。
里面的中国人虽然有钱不坏但那么明显的单眼皮一看就像日本和韩国人。
应该说,这四位女婿都很有钱,受过良好教育,家庭背景不俗。
女方也是资产阶级而非简单中超,他们有大房子,庄园,草坪,养得起仆人。
供四个女儿念书,受高等教育,真假。
这分明不普通法国人生活。
值此2020.5.全球新冠疫情嚣张蔓延法国死亡人数超2万的时候(每3000人死一人,法国总人口6000万),看这种片子特别搞笑,就像《遗愿清单》非要去表现纽约汽车修理工有钱有闲大住宅豪华装修高档家具,还有就是吃不完的大餐。
美丽的圣诞树和礼物,都是假的,距离平常普通人真实生活太遥远。
中国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奋起直追,拿回舆论主导权,外国不一定满地金子,都是画面和宣传。
营造的假象。
被N多人安利这个电影,现在我也来安利也就法国人敢出这种电影挑战政治正确各种平时生活中对不同民族的人的吐槽段子集中爆发,哈哈太体现法国人爱讽刺的特性了有些笑点太需要文化背景,比如那个犹太人起的产品名字叫做Rebio, 为什么搞笑,因为听起来像Rebeu,然后Rebeu是beur的verlan,beur是Arabe的verlan,所以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是阿拉伯的意思,但是特别特别没品。。。
因为用了双重verlan看新闻在美国这片儿都涉嫌种族歧视了racist是美国人不敢碰的一条线哇还是法国言论自由嘿不过片儿的最后也还是很正确的其乐融融,so sweet
一部轻松愉快的有关文化差异的电影。
全片同一种喜剧的带有吐槽的方式来表达对文化差异的态度。
极其戏剧化的夸张设定,女儿嫁了穆阿拉伯人,嫁了犹太人,嫁了中国人,嫁了黑人…各种文化差异闹出来的笑话让人捧腹大笑。
不过这个片子也看出来法国人对一些人群还说存着一些刻板印象,不过就这部片子来讲,这些刻板印象都还算是中性的,没有到负面,虽然不明白现实里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过就这部片子来讲还算政治正确。
也许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真是头脑聪明个个会功夫吧,不过这种印象真的有很酷就是了2333噢,虽然演中国人的那个人实际上是越南人2333合家观看的家庭喜剧,融入文化差异元素,新鲜特别。
犹太人、中国人、阿拉伯人三位女婿已经比较奇葩了,加上一个法国岳父真的分分钟笑到停不下来的节奏啊,最后还加了个非洲女婿。
完全要疯的节奏。
老外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
非洲亲家也是比较搞笑,但是整个故事还是比较感人。
父母哪有不为自己子女着想的,最后真的很感动。
婚礼的场面真的很感人,想想自己的父母,真的很触动。
我觉得这应该是经典的法国喜剧电影吧?
因为我没怎么看过,之前总误以为这种喜剧的不好看,但是看了以后觉得真不错。
这部电影在法国人心中TOP20,可见它有多合法国人口味。
笑点满满,很滑稽。
种族、宗教各种偏见的冲突集中在一个家庭里,但是他们学着融合,学着接纳,学着和而不同,真好。
四个女婿一起去派出所接岳父时我觉得好好啊,真好,他们又暖心又帅气。
四个女儿也都很好,都那么漂亮,懂事,有想法。
就算一开始他们互不待见,也能看出他们都是很好的人,至少他们各自夫妻之间感情很好。
岳父岳母也很恩爱,还有他们为了家庭和睦而做的努力。
我懂了,我最羡慕的还是他们的爱情!
mad最后我甚至都哭了,婚礼上岳父的发言,旅行的约定,去女婿们的家乡,好好啊,多么美妙啊!
文化大同,是为繁荣。
还有它暖黄色的明亮色调,超级完美的happy ending,我觉得都是法国经典电影的象征。
怪不得之前问外教不知道候麦,可能她更喜欢这种电影吧。
看完这部电影刚好外教课问法国婚礼做些什么。
L'église,la fête,nourir les invités,voyage de nonce…最后那场婚礼是岳父岳母唯一笑的一次。
我对不同宗教信仰一直是持相互尊重的原则,玩笑可以开,但不要讽刺,可以私下说,但不要摆出来。
即使像我这样的普通民众,听到对他人宗教的嘲讽都不舒服,何况那些人。
没有尊重谈何民主,没有尊重谈何自由。
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帜去攻击讽刺不同于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信仰,反过来受到别人的报复又扯出打击恐怖主义的言论。
法兰西宣扬的民主就是攻击其他信仰吗?
自由就要亵渎别人文化吗?
法国杂志社恐怖袭击事件结束10日后有感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爆发了反法游行,前几日欧洲多位国家高层领导人进行反恐游行,再前几日查理周刊发生恐怖袭击,再往前是查理周刊连续用漫画嘲讽穆斯林的先知。
这部电影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看完的,下面说正题吧剧中各种梗都很容易get到,全程笑的快岔气了,不会想快进,还总是想回去再看一次,每个人的人物塑造富有生气,不僵硬,简单的一个眼神,两句台词,就能把一个角色演活,无论是这两对父母,还是四个女婿,无论是神父,还是那个心理医生。
四个女儿里,只有二女儿感觉不是特别鲜活,有种容易被遗忘的感觉,大女儿漂亮,三女儿感性,四女儿年轻。
大女婿是律师,二女婿傻傻的,有点呆,三女婿会做饭,会功夫,有商业头脑,有钱,对老婆孩子好,妈蛋的,简直完美。
三个人从互相看不顺眼到一起玩,总会让人觉得很有趣。
我们觉得好看的原因是涉及到的梗容易理解,紧扣时代:比如现在中国商人到处收购,中国足球稀烂等等(我觉得这一点是让很多当时名声大噪的喜剧在十几几十年后看起来并不是很好笑的原因,过了那个时代,很多梗我们已经get不到了),宗教上虽然互相嘲弄,却又给足面子,留有余地,让人觉得不是无脑黑,不伤大雅才会产生喜剧效果。
正是2014最佳喜剧电影,希望2015有同样优秀的佳作。
2014法国喜剧片《岳父岳母真难当1》,豆瓣评分8.0,时光网评分7.4,IMDb评分7.0。
非常精彩的一部法式幽默大集成的家庭和爱情题材的喜剧片,4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女婿、4个性格各异的女儿、两对观念传统、种族歧视的父母,一大家子12个人凑在一起上演了一出冲突满满、矛盾重重、相爱相杀的搞笑故事。
本片节奏紧凑,张持有到,笑点密集,从头笑到尾,各种种族冲突,各种文化冲突,各种信仰冲突,各种国家冲突,各种观念冲突,整体感觉有些像《我盛大的希腊婚礼》。
最为精彩的桥段当属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聊天,完全没法聊得下去,别说三言两语,一言一行都会爆发矛盾,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别人的不满,一大家子12个人在各种插科打诨的斗嘴中产生了很多笑料。
本片中的4个女婿涉及到了中国人、阿拉伯人、穆斯林人、非洲黑人,再加上主人公一家是法国人,导演很好地兼顾了这5个截然不同的国家、种族与文化,既没有刻意贬低某一个,也没有去美化某一个,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道出了各个不同种族的思想、文化、传统、观念的巨大差异,非常精良的剧本构思,诠释了一个“天下一家”的故事。
喜剧片的结局当然是大团圆结局,相爱相杀的一大家子12个人终于放下成见、放下矛盾,和谐融洽地为小女儿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影片在欢闹的婚礼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民族之间的文化和传统差异巨大,很遗憾至今没有诞生类似本片这样描写民族差异的国产电影,虽然在中国民族差异是个剧本难写的题材,但我觉得还是在于编剧把控的尺度,本片涉及到了5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和种族,但编剧和导演很好地做了兼顾,将优缺点做了很好的均衡,片中5个国家中的观众都不会因为影片丑化了自己的国家和种族而反感。
2019,第二部上映。
2022年,第三部上映。
平庸
一次也没笑阿 囧 不懂你的法式幽默..
无聊
所有人种混在一起的文化差异就足够构成任何喜剧片了
平庸
笑死了 联合国呦~
共产主义家庭?
3.5
一部喜剧片,我全程没笑。
7分
哪里搞笑了?
家庭地狱,为什么不能以大乱斗结束,无聊
轻松愉快、赏心悦目的喜剧,但是把很多种族矛盾轻描淡写了
法国用喜剧片讨论种族宗教文化融合 很少看到法国其他类型影片就喜剧片比较出名
前部分宗教、种族碰撞出了很多笑料,但黑人女婿出现之后,重点就全偏移到“黑白之争”上了,趣味性、可看性急剧下降,后程明显乏力。
3.5星
四个女婿没有一个法国人,就像法国国家队没有纯法国人
种族梗集大成之作
太刻意了。
2015@Nanking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