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西格内·包马内
主演:达格玛拉·多敏齐克,米歇尔·波克,马修·莫迪恩,卡梅隆·莫纳汉,史蒂芬·朗,埃里卡·施罗德,艾玛·肯尼,安娜·奥多诺霍,塔尼娅·弗兰克斯,克莱德·巴尔多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拉脱维亚,卢森堡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从小泽尔玛就坚信,如果她表现得像个正派、受人尊敬的年轻女孩,她会找到一个大块头的爱。然而,她第一次与异性的胆怯交往证明,现实与现实相去甚远....详细 >
像是对一生情事和婚姻的流水帐。也算是爱得轰轰烈烈的了。
“新阴阳主义”
自爱才是人生的答案 感性的画面展现生物学的理性 表现的形式挺好玩的
TRIGGER WARNING ⚠️
不动的背景是用3d实物做的,和维斯安德森的《犬之岛》一样。而为了配合科普表达的流畅性,所以动的部分是采用2d动画。女性主义宣传片,对于表达女性处境的部分,比如女性被教育日常应该是什么样,工作时应该是什么样,在婚姻里应该是什么样。但是人由激素控制的唯激素论的表达很难让人认同,人最终还是由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塑造,激素只是中间的传递物质。将性与爱以及爱情婚姻完全混淆则是另一种难以接受的表述。婚姻很多是糟糕的,毕竟要两个人是相爱的比起自己爱自己要难得多。选择爱自己,不结婚是一条ok的道路,但是这并不应该给批判婚姻道路曲折任何心理优势。给出新时代下婚姻道路怎么走才是好的范本也很有意义。
非常推荐女生们看(另外,虽然但是,女演员的配音真的好好听
很特别,感觉很棒,爱自己,让内心野兽成长
颇为诡异啊~
这绝对是邪教的价值观
挺有意思的女性题材动画片,讲一个出生在苏共传统男权社会的女孩成长、恋爱、结婚、离婚,去到西方自由社会后再婚、再离婚,勇敢摆脱婚恋和某种意识形态的规训、控制、精神pua的故事,适合每个年轻女孩观看。生动的文学性独白、富有想象力的内心动画化表现都很有观赏性,还尝试加入了不少音乐剧元素和生理科普小动画,理性分析人在情感生活中种种生理和心理冲动的产生机制。每次在电影节看到各种题材和表现形式都丰富多彩的成人动画就很感慨,我们的国产动画还停留在追求技术和合家欢市场的阶段,还没有真正把动画视为电影的表现手法之一。
这特么拍的啥啊?黑苏联的女权电影兼生理课教材?确定是女权?不是为了给男性拉仇恨?
生物课+音乐剧
豆瓣被女人占领了。女导演把女主的每一次感情表现都归咎于生理行为,不是女主想上床,是体内激素逼她的,是社会压力逼她的,最后只有逃离她陷入的每一个坏男人的纠缠才算是最伟大的结局。
非常充分地发挥了动画的优势,夸张的画风来呈现女主的内心想法,穿插着歌舞片段,还带点科普知识,视觉元素非常丰富,以一位女性的成长与爱情观与婚姻观为主线,加入了导演的哲思与细腻的情感,探讨了女性主义,世俗观念的影响,并最终觉醒,完成人物的成长,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意识形态意味很浓,少不免有一种刻意感。7.3
一样是非常直白的,集合了不少很典的元素,这部至少比Barbie强多了。第一段婚姻内的pua太真实了,现实生活中就近距离见到过。
三星半。同样讲女性意识女性独立,就没有隔壁的“芭比”那么生动有趣。很多台词是画蛇添足的生理卫生课,毕竟那么多专业术语对普通观众来说,真的多余。而特意不断强调女孩的前苏联背景和经历,显然又是暗沙射影在抨击创作者眼里的政治压迫对于女性意识的打压和抑制。
女性切割掉愤怒,力量,勇敢的锋芒,将自己塞进社会打造的玻璃球中。用童贞换取承诺,用示弱换取接纳,用奉献与原谅换取伴侣的陪伴。这过程中的痛苦与困惑皆以爱之名被压制,而爱不过是身体在激素与神经递质的作用下产生的反应。腺体和细胞不会永远分泌,但我们却被“爱”长久地绑架着,去付出去原谅去无视自己的感受,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好伴侣”,打造一个看起来的“好关系”。泽尔玛提出离婚是让我最惊喜的时刻,她终于可以离开一段关系,而不是将婚姻视为“好女孩”的佐证。她不再是关系中的供给者,照顾者,不再是哑巴公主,她抱住变装后的波,就像抱住“不像女孩”的自己。
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丑化东方优化西方,这一点是低分原因。另外强行用这么多神经科学和旁白来解释行为让我觉得很说教。
适合初高中生观看
看过之后确实有共鸣一些,但是还是很无聊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像是对一生情事和婚姻的流水帐。也算是爱得轰轰烈烈的了。
“新阴阳主义”
自爱才是人生的答案 感性的画面展现生物学的理性 表现的形式挺好玩的
TRIGGER WARNING ⚠️
不动的背景是用3d实物做的,和维斯安德森的《犬之岛》一样。而为了配合科普表达的流畅性,所以动的部分是采用2d动画。女性主义宣传片,对于表达女性处境的部分,比如女性被教育日常应该是什么样,工作时应该是什么样,在婚姻里应该是什么样。但是人由激素控制的唯激素论的表达很难让人认同,人最终还是由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塑造,激素只是中间的传递物质。将性与爱以及爱情婚姻完全混淆则是另一种难以接受的表述。婚姻很多是糟糕的,毕竟要两个人是相爱的比起自己爱自己要难得多。选择爱自己,不结婚是一条ok的道路,但是这并不应该给批判婚姻道路曲折任何心理优势。给出新时代下婚姻道路怎么走才是好的范本也很有意义。
非常推荐女生们看(另外,虽然但是,女演员的配音真的好好听
很特别,感觉很棒,爱自己,让内心野兽成长
颇为诡异啊~
这绝对是邪教的价值观
挺有意思的女性题材动画片,讲一个出生在苏共传统男权社会的女孩成长、恋爱、结婚、离婚,去到西方自由社会后再婚、再离婚,勇敢摆脱婚恋和某种意识形态的规训、控制、精神pua的故事,适合每个年轻女孩观看。生动的文学性独白、富有想象力的内心动画化表现都很有观赏性,还尝试加入了不少音乐剧元素和生理科普小动画,理性分析人在情感生活中种种生理和心理冲动的产生机制。每次在电影节看到各种题材和表现形式都丰富多彩的成人动画就很感慨,我们的国产动画还停留在追求技术和合家欢市场的阶段,还没有真正把动画视为电影的表现手法之一。
这特么拍的啥啊?黑苏联的女权电影兼生理课教材?确定是女权?不是为了给男性拉仇恨?
生物课+音乐剧
豆瓣被女人占领了。女导演把女主的每一次感情表现都归咎于生理行为,不是女主想上床,是体内激素逼她的,是社会压力逼她的,最后只有逃离她陷入的每一个坏男人的纠缠才算是最伟大的结局。
非常充分地发挥了动画的优势,夸张的画风来呈现女主的内心想法,穿插着歌舞片段,还带点科普知识,视觉元素非常丰富,以一位女性的成长与爱情观与婚姻观为主线,加入了导演的哲思与细腻的情感,探讨了女性主义,世俗观念的影响,并最终觉醒,完成人物的成长,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意识形态意味很浓,少不免有一种刻意感。7.3
一样是非常直白的,集合了不少很典的元素,这部至少比Barbie强多了。第一段婚姻内的pua太真实了,现实生活中就近距离见到过。
三星半。同样讲女性意识女性独立,就没有隔壁的“芭比”那么生动有趣。很多台词是画蛇添足的生理卫生课,毕竟那么多专业术语对普通观众来说,真的多余。而特意不断强调女孩的前苏联背景和经历,显然又是暗沙射影在抨击创作者眼里的政治压迫对于女性意识的打压和抑制。
女性切割掉愤怒,力量,勇敢的锋芒,将自己塞进社会打造的玻璃球中。用童贞换取承诺,用示弱换取接纳,用奉献与原谅换取伴侣的陪伴。这过程中的痛苦与困惑皆以爱之名被压制,而爱不过是身体在激素与神经递质的作用下产生的反应。腺体和细胞不会永远分泌,但我们却被“爱”长久地绑架着,去付出去原谅去无视自己的感受,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好伴侣”,打造一个看起来的“好关系”。泽尔玛提出离婚是让我最惊喜的时刻,她终于可以离开一段关系,而不是将婚姻视为“好女孩”的佐证。她不再是关系中的供给者,照顾者,不再是哑巴公主,她抱住变装后的波,就像抱住“不像女孩”的自己。
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丑化东方优化西方,这一点是低分原因。另外强行用这么多神经科学和旁白来解释行为让我觉得很说教。
适合初高中生观看
看过之后确实有共鸣一些,但是还是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