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片子最有感觉的就是设想把自己放到那环境中去,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高空跳下,眼看着自己的骨头穿出来、人最怕就是本来就已经很倒霉了,可偏偏那个时候还遇到一群狼的围攻,霉上加霉!
而上面的人却无能为力,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去“聆听”那死亡前的嘶吼,内心矛盾+恐惧!
最后换来自责和伤感。
中间还有些内心挣扎戏还是很写实的,多少还是营造了不少恐惧。
从惊慌道绝望,再从绝望到死亡,最后再到希望,这部片子应该还是算2010年众恐怖片众值得一看的影片,多少代来了不少惊喜。
看烦了美式的老套血浆、公路杀人、犯罪杀人,再看看这部,弥补了一些少有的新鲜感。
中午无聊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看豆瓣的影评,发现这部电影被很多人说成烂片,不至于吧。
有剧透!!!!!
慎看!!!!!
很多人觉得剧情很烂,bug很多,不过我觉得这还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影片,我的分析如下:首先,请不要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单纯意义上的恐怖惊悚电影,其实看电影之前我是觉得这部电影可能是会像《黑暗侵袭》之类的电影一样,主角们野外被困,于是心理上有了变化,相互猜忌,最后互相残杀的电影,还好不是,但这也不是靠大场面,大特效营造的灾难电影(虽说也够灾难了),我喜欢看的人把这部电影简单的当作一部野外遇险后的生存电影。
然后说说很多人说过的bug,既然是一部电影,那bug是不可能没有的,无论什么样的电影,就算是神作也一样会有不周到,不合理或者相对于我们这些看官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在挑bug的同时,还是希望能多理解吧,毕竟导演编剧也都不想有bug嘛1,为什么不把衣服栓在一起下去: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请明确,当你遇到一件重大的灾难事件的时候,很少会有人会很冷静,镇定的思考,请不要把身处险境的主角和躲在温暖被窝的自己放在同一个位置思考。
就这个问题,很多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脱了衣服之后就会很冷,在这个温度下走到能联系到人的地方也许会冻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个人觉得当时主角没有选择绑衣服的原因是这样的,首先,主角们身处险境,不能按常规的想法去行事,无法把事情考虑的周全,其实,男一也许是这样考虑的,他不想三个人一起冒险,他只是想有一个人先下去,然后去求救,这是他脑袋里的唯一想法,当一个人在特定时候坚定了一个想法事,很难被动摇,所以他忽略了跳下去的危险和不可行性,其次,人都有侥幸心理,简单点就是说,万一他安然无恙的跳下去了,一切不就好解决了吗?
当然编剧是不会让他安然无恙的,要不电影还怎么发展。
有人又要说了,这么高跳下去怎么会安然无恙,还是那句话,人在身处险境时候的想法和思维是不合乎常规的。
2,为什么扔滑雪板会直插进雪中,为什么男一跳下去双脚着地没有陷进去。
其实我觉得这都不能算bug,谁规定滑雪板不能插进雪中吗?
谁规定跳下去非要陷进去吗?
说了半天还是概率和运气问题,有人说,从那么高的地方扔滑雪板插进雪中的概率几乎为0,你也说“几乎”了,那就是还有概率插进雪中嘛,也许就那么凑巧,不行吗?
另外,也许男一就是那么倒霉,跳到了雪面坚硬的地方(滑雪场除了一小层浮雪外,其实确实是很坚硬的,这是合理的),毕竟双脚要比滑雪板侧面的压强小的多,当然这是确实是编剧为之,不过我觉得也还算合理。
3,为什么会有狼出没,白天为什么还有狼。
也许这bug是争论的焦点吧,一个比较有名的滑雪场为什么会有狼出没,首先,我不排除这确实是一个bug,按照我们天朝给我们灌输的思想,在嬉戏游玩的地方应该是不允许出现危险的野生动物的(在天朝就算有的话也都进了肚子了……),不过谁也不知道国外的相应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况且还是这个这么大的森林滑雪场,长春的净月潭森林公园滑雪场也不拍出有些许野生动物吧,有几只狼出没我觉得不足为其。
另外我觉得第一次的狼是被男一的血吸引来的(不知道是否是这样),一个朋友说,当狼吃完猎物之后会再次到发现猎物的地方守候一段时间,我觉得这也是第二天白天有狼出没的原因。
其次,狼是很聪明的动物,当然不会在人多的时候出现,像人一样,你会在一堆交警的路口闯红灯吗(除非你爸是李刚!
)?
你会在pol.ice局附近开红灯区吗(除非pol.ice局也是你开的)?
另外有人问为什么第二天的狼不吃女主,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但是不知道是否合理,我觉得首先女主出血不多(呃),另外,可能狼觅食是有原则的,当一个猎物没吃完,是不会在觅食的(不会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个人分析不知道是否恰当。
4,女主的手。
这确实是个bug,不过也不排除不可能,从电影中看,男女主角应该是在不知不觉中睡着的,不会是像平时,两个人商量下,哦,挺晚了,该睡觉了,然后晚安,各睡各的。
电影中可以看到,睡之前的女主的裸手是放在口袋的,所以她是知道保暖的,可是睡着之后就不一定了,谁睡觉也不会像个死尸一样保持睡姿不变吧,也许睡梦中无意把手握在保险上,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所以也算是心力交瘁,所以睡的很深很沉,没有察觉到也是合理的吧。
另外有人说为什么女主发现冻手时不呵气,而是硬把手拿下来。
首先,先要声明,在那个温度下,冻上那么久,呵气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最好的方法是用温水,在当时情况没有办法弄到温水,除非是尿,还得是男主的,另外,这里体现了女主的一种好强心,从影片一开始导演就在处处表现,女主是被男主,尤其是男二忽略的对象,在他们眼里带女主来多多少少是一种负担,当然后来男二对女主几乎没了这种感觉,不过女人的心思就像海底的针,琢磨不透的,所以女主有一种不想被忽视和看不起的想法,所以这样的事他是不愿意让男二帮忙的,这也是他把手拿下之后,男二问怎么了,她说没事,还有后来她失禁没有告诉男二的原因。
5,诸如没有哈气,感觉并不是很冷等bug。
有人说电影中很多场景中主角说话没有呵气,说明拍电影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很冷,这个应该算是bug,但不是剧情bug,毕竟资金有限,另外让演员真的在零下30多度的温度下一直坐在10多米高的地方,受风吹雪刮的拍电影也确实是很难也很难熬的事,所以适当的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让演员少受点苦,并达到相应的效果,虽然不算算完美,但这还是值得理解的吧,就是这样,我还是觉得拍这部电影的演员,尤其是他们三个一定受了不少的苦,辛苦了!
所以请那些到处挑刺,说这是烂片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就少吐点口水吧!
以上是我对一些bug的个人理解和分析,都是自己的想法,非专业,如果哪里有不恰当不合理的地方,希望看官指出更正。
另外提两个我觉得是bug的地方,男二爬缆绳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双脚也搭上去,我觉得那样能容易些,也许也可以用刚说的来解释,就是人在身处险境事的想法做法是不太合理的,但是第二天他爬的时候,曾经尝试过把脚搭上去,说明他想到了这个想法,但是没有成功,是没有力气了吗?
不过看他最后爬的距离觉得,把脚搭上去的力气还是有的,或许是剧情需要吧,让他多流点血。
呵呵还有一处,我一直以为,电影中那个女的给男二留的电话会有很大的用处,不过到最后也没用到,可能仅仅是为了给主角的在上面的心理争扎的描写多一些素材吧。
个人觉得这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很多细节还算到位,至少表现的很现实,其实人在面临困境和危险的时候,确实会想些做些在别人看来不合理的事情,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想给我们展示的,针对主角心理的描写也还算到位,不过并不是十分充实,另外结尾确实有点不给力,不是不好,是有点草草,有人说以为女主会被车撞死,呃,我想说,不用这么狠吧,留一个活口吧人家都那么可怜了,不用为了给电影按一个意外结局就把人弄死吧。
很多时候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或者类似的电影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在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一定要镇定,冷静,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着急,要认真全面的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可是当事情真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一切远比说的困难多了,真正能冷静思考的人能有几个呢,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关头。
最后要说,电影就是电影,不可能至善至美,请多些耐心,多些理解。
正直隆冬季节,春节也要到了,希望那些有滑雪准备的人们,注意保暖,注意安全。
时间:2010-10-10 三个好朋友本想趁滑雪场关门前,争取时间登山多玩一次,怎料竟是噩梦的开始;雪场工作人员不察觉仍有人在登山吊椅上,照常关掉总掣下班去了。
于是,一切突然停顿只见漆黑一片,三人被孤立在冰天雪地,离地百尺的严寒高空。
更要命的是,雪场将在下一个周末才会再开门。
于是,他们不得不被迫做出生死抉择,否则就要面临冻死的厄运…… 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耀眼的明星,有的只是那种透入肌肤的凛冽及深入骨髓的恐怖。
这就是这部小成本电影所设置的残酷环境,一切都将围绕这个情节来展开。
应该说,影片前20分钟的铺垫是成功的。
丹尼、林奇、帕克,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无忧无虑、大大咧咧,为省三张门票钱不惜靠耍小聪明,用100元贿赂滑雪场的门卫成功,并暗自窃喜。
同时,为了尽兴,不顾天气变化要求门卫在关门停运前,能够给他们再滑一次的机会。
尽管门卫极不情愿,但无奈拿人手短,只能答应。
而雪场工作人员在交接时的误会和阴差阳错,也导致了这个本就不应该发生的悲剧的发生。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20分钟过于累赘和啰嗦,但恰恰是因为这20分钟,将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一些细枝末节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交待,才让影片的惊悚氛围越发地寒气逼人。
比如,三人将手机放在储物柜中而不是随身携带,是因为并不想在滑雪时受到打扰,而让自己扫兴。
他们之间在对话中就曾讲过“之所以到这里,就是为了放下生活中的琐事”。
并且,谁都知道在运动的时候,身上带着手机也是很不方便的。
而三人在谈话交流的时候,看似天南海北有一搭无一搭,但其中交待的细节却让之后发生的状况越发的真实可信。
比如,三人在缆车上谈论什么样的死法最惨时,提到“9.11事件”的时候,很多人从世贸中心跳下摔死,是因为感到绝望和无助。
这样的暗示可能也是促使三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危急关头失去冷静思考的诱因。
当然,三人也缺少很多基本常识,这从帕克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用裸手握住缆车的金属保险横杠睡去,而在醒后发现整个右手都冻在横杠上就可见一斑。
就如同9.11世贸中心由百米高处自由落体的人们一样,丹尼和林奇的死,大概也是经历了这种由恐惧到绝望至全盘崩溃的过程。
当然,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看,为了保护女友,他们的牺牲显得很崇高,也很值得钦佩。
只是他们的惨死,似乎脱离了“冰冻(Frozen)”这样一个主导概念,而这也恰恰是本片最不合逻辑的地方。
试想,在游人如织的滑雪场怎么会有狼群的出没?
即便在深山里有狼群出没,难道滑雪场就没有采取一些诸如修建隔离网这样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游人受到伤害吗?
这样一个常识问题,却被本片的编导刻意地忽略了。
下面我想说的是,如果你遇到同样的险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自救呢?
带手机当然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但前提是,在你根本就预见不到任何危险的情况下,你还会在滑雪的时候将手机随身携带,而你的手机在如此寒冷的条件下还能保持足够的电能,并且在荒郊野外的山区里还要有充足的手机信号;当然,像丹尼那样从离地十几米的高空往下跳是非常愚蠢的。
因为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体骨骼相对要更为脆弱,如在高空中坠落则更容易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而如林奇那样采取双手抓住缆绳攀延到就近的架杆,然后再顺梯而下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身体的热量消耗极大,并且在已经近20小时都没能进食的情况下,加上身上臃肿的衣物和极为沉重的滑雪靴,如没有强大的体能作为依托就贸然采用此种方式自救,同样会十分危险。
当然,自称缺少运动细胞的林奇最后竟然艰难地取得了成功,但他同时也为这个成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那么,在如此恶劣的险境中,我们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采取自救呢?
本人想到了两点,欢迎各位街坊补充: 一、片中交待了女主人公帕克喜欢吸烟,并且由此还曾遭到同伴林奇的嘲笑。
众所周知,一个吸烟的人身上必然不会缺少火柴或打火机,如果将身上的衣物绑在钢索上点燃,那么在漆黑的夜空里这点点火光将会是十分醒目的,这多少也能起到预警的作用。
当然,有人会认为此时滑雪场已经空无一人,所以如此星星之火根本就毫无用处可言,可这毕竟要比坐在高空缆车上等死要多一些生还的希望。
至少,在风雪交加之中,火光会比声嘶力竭的高呼救命来得要更为直接,也更易被人发现。
二、可以将三人的衣物、围巾等尽可能用上的随身物件打结连接,一端绑在缆车上,另外一端从空中坠下,然后一人顺此自制绳索滑到地面,下山报警。
即便长度不够也不至于摔得断手断脚。
当然,这里面存在由于缆车的构造并不是固定的,人由空中顺下的危险性会比较高。
同时,可能有人也会认为此种方法过于冒险,因为即使这种自制绳索承得住一人重量而不至断裂,但如果下到地面也还是会遭遇狼群的攻击。
那我只能说,听天由命吧,毕竟片中交待,狼群是在闻到血腥味才被吸引来的。
总之,这部电影教育我们:第一,小便宜占不得,小聪明使不得;第二,绝对不要贪婪,而要知道满足;第三,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第四,面对危险和困难,头脑必须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冷静;第五,当你真正感到绝望的时候,有可能恰恰是希望的开始……
看了大家的评论还真发现不少漏洞。
片子拍的确实一般,和<隔离>比较像,有点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的意思。
感觉老外是不是都不太靠谱,,人家都说关门了还非要滑最后一次,,人家不让吧,,还拿之前的贿赂要挟人家,,太TM没品了,,活该被整。
发现缆车没电了之后还嚣张,,一点办法都不想就TMD坐在那儿扯淡,,扯淡也扯点儿有用的呀。
最后实在没招了就往下跳,,尼玛,,还能更直接点不??
脑子一点不带转弯的。
这一点和<隔离>就像了,,TMD一群大难不死的家伙被关在一起,,没二小时就开始内哄,,一点不带想招的,,之前经历的生死考验给狗吃了?
假设吧,,自己和朋友在登山时被困在缆车上,,会怎么办:1、缆车高度50米,悬空在山上,用衣服接绳子是肯定不行了,,跳下更是傻X行为直接摔死。
2、只有自己这一辆车,,其他车皆在在视线范围之外,或呼喊听不到。
3、白天(晚上太彪了,,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4、手机倒是带了,,但没信号。
5、不知什么原因,,电力一直没恢复。
6、天气较凉<不过这样的话缆车就不会很长了>这种情况下,俺和朋友一定不会慌乱,如果等了一小时都没来电,情况未知,第一选择肯定是出一个人爬缆绳,像<人狼大战>里那样,用腰带做保险绳,手脚并用的爬,估计半小时就能在另一辆缆车找到人或搜到手机信号。
一股寒意升起狼大概是嗅到血腥味来的,我觉得一只狼就够男2受了,没必要来那么多,导演是为了突出那种残酷吧晚上那个铲雪车经过的时候就该直接跳下去,获救的机会会更大,当然这样的话这部电影就不存在了,女主角最惨的是从铁杆子上松开手——看得我手也握紧了,该有多疼不知道。
腿断了又被狼群围着该有多绝望?
男2的嚎叫听得我发麻,完全没有生存的机会,比很多绝处逢生的电影好很多。
男1该早上阳光明媚的时候准备爬下去,估计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会有人来。
为此,还是应该早想办法的好,不管在何种困境,等待是最愚蠢的。
不要说用衣服做绳子的蠢话,肯定救援者没到就冷死,最后缆车螺丝的松落反而救了女主,她的落地高度降低了很多。
幸亏管理不严。
他们的对话都充满了希望,但事实上的绝望让人无言,女主最后肯定心如死灰。
还有的经验是不要试图收买管理员,通过正当途径参加的活动应该更安全些。
总之还算一部比较有诚意的电影,给三星。
哈尔滨生活25年, 给大家解释一下。
1. 最不合理的情节其实就是主角冻了差不都36个小时没有冻死, 当时的温度大概是-10/-25。
一般这种情况, 我在外面超过2h,腿部就差不多僵了, 至少我个人觉得36h是绝对活不下的。
2. 脱衣服求生考虑一下,室外温度是-20°是什么概念呢, 把冰箱的冷冻柜子打开就知道了, 就那种情况把衣服绑在椅子上或者绳子上,然后顺着下来基本就是作死, 衣服没那么大的韧性,至少我个人觉得不可行。
3. 有狼我觉得不合理, 但可能人家是美帝吧。
4. 什么时候该跳下来大晚上的跳下来就是作死, 当时雪才刚下, 地面是实心的, 跟柏油路差不多, 差不多三层跳下来就是作死。
我认为就是那么直挺挺的跳下来, 也要等第二天早上, 学下的差不多了, 至少有个缓冲。
5. 为什么不把滑雪鞋脱了脱不下来, 而且不敢脱,因为冷。
ps. 我个人感觉正确跳下来的姿势, 是手抱着膝盖, 然后让胳膊着地, 腿先着地这样很正常。
考虑到男主是都不正常了, 像傻逼一样也有可能。
6. 带羽绒服帽子带不带都差不多, 到那个时候, 膝盖、脚和后备都比较冷,脸和脑袋是比较抗冻也不知道冷不冷的部位, 所以不带没问题。
7. 围巾遮脸看6, 不过带上围巾好一些, 可能他们没那么整过, 我老娘就老这么穿。
8. 手粘到杆子上假, 那地方特别冷, 手伸不出来9. 过夜, 各睡各的没毛病, 互相抱着温度也上不来。
10. 爬绳索如果是贝爷那样的, 可以趴在绳索上, 徒手就能过去。
咱们是凡人, 主角智力明显有问题的情况下, 这也是正常的。
=====================================我觉得主角做的几个事, 都是常人的选择, 也就是, 你遇到这种情况, 基本选择也都是这样的。
也没有人是贝爷, 如果是贝爷, 就是跳下来, 也能徒手杀狼, 扬长而去。
所以电影基本真实, 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的假
电影给出的一些错误的示范,* 贪小便宜, 逃票走后门, 如果管理员没收那100刀, 晚上兴许就不给通融了, 也就...* 贪玩, 大晚上也不消停...* 夜游, 如非必要还是宅点好, 尤其是荒郊野外, 不管自然环境保护的好与不好, 难免有四脚或两脚禽兽出没...* 不带手机...* 遇事激动, 乱喊乱叫, 想到跳就跳, 决定前欠考虑...不解的是, 为啥钢绳能划破手套, 按说钢绳是非常光滑的, 还适当涂一些润滑脂...
先说说怎么知道这片子的。
不是在网上找的,而是今年11月去崇礼滑雪听同行的一个MM说了一个简短的开头。
MM拒绝剧透,只说是个恐怖片,三个人困在雪场的缆车上一片漆黑就停止继续叙述了。
听完我心痒难搔决定一定要找来看看。
在崇礼滑雪坐在缆车上无聊的时候,看着周围有点类似林海雪原的风景也审美疲劳了,这期间想起过万一缆车故障了怎么办,也抬头仔细看了缆绳,觉得很粗,应该容易抓住,看来我潜意识里的第一反应是爬缆绳。
在雪场的时候低头往下看,发现树林间有雪后清晰的动物足迹,有的杂乱无章,也有的呈现一条清晰的轨迹。
当时脑子里浮现的是一只只梅花鹿跑来跑去的画面,汗。
这些足迹都在雪场的护网外面。
看来护网的作用不仅是保护滑雪者,还有防止动物跑进滑雪场的作用……滑了两天雪回来一个多月把这电影忘了。
这几天某次滑雪后偶然看到一个户外论坛有这部电影的讨论,马上去下载来看。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自己该怎么办。
总体感觉上这电影还是不错的,适合一些看惯欧美式恐怖电影的人换换感觉。
虽是部低成本的小制作电影(有很长时间镜头就在一个缆车上),但导演诚意十足,有些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一些电影(电锯惊魂之类)带给我的恐怖感。
如果你是一个人在冬夜里自己在房间看的话,这种代入感应该会比几个人凑在一块唧唧歪歪地看强烈的多。
晚上看完电影就直接睡了,半夜梦见几只狼站在雪地里,直接惊醒。
关于剧情的合理性和几个主角的处理紧急情况的选择,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了。
其实影片也就是营造一种恐怖的气氛,很多选择可能是为了情节需要而设定的。
不然电影没法拍了,直接就没有这部电影。
但还是要说几处实在太明显的硬伤,这么冷的天气主角们说话没有产生气雾实在是欠考虑。
女主角根本不可能把手裸露着放在冰冻的护栏上睡着,滑雪服或者裤子总有口袋吧,本能反应会把手插在口袋里。
然后简短说说我认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第一种,手脚并用爬缆绳,这个应该趁紧急情况后体力最佳的时间进行。
一定要把脚勾上去。
一定要戴手套。
第二种,三个人都把滑雪服和长裤脱下来,打死结连成一条绳子挂在缆车最底部。
大部分雪场的缆绳都只比树略高或者略低,大概离地都在10到20米之间。
缆车本身向下有一定长度,大概3米,3个人的6件外衣裤可以连出一条10米的绳子。
在绳子最下端可以用围巾延长一下。
这样大概绳子有12米。
即使是20米的缆车高度,也可以顺着下降到离地5~6米的高度,跳下去,可能最多崴只脚。
然后就快乐的找人救援去吧,这电影也可以改成《高山滑雪缆车自救实用教程》,再配上赵忠祥老师的磁性画外音就可以在各个滑雪场的咖啡厅反复播放了……
典型的美国青春恐怖电影,但是这一次在困境中没有互相指责和漫骂,没有争吵和逼迫,有的是两个男人承担起的责任和保护弱者的勇气。
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Dan要被狼吃掉的时候对着上面的Joe喊Don't you F let her look,也许是因为太多太多这样类型的困境求生片里的情侣或者朋友到最后都彼此埋怨和不满,我越发觉得不论是Dan还是拼命抓住Parker不让她往下看的Joe都在无形中传达出了他们做为一个男人所能展现出的积极和胆量。
相比起类似的青春恐怖片,比如颤栗汪洋2和高空飞行,我认为它很有内涵,也许这并不是编剧或者导演的意愿,但我从中读出的这些东西已经远远大于了他们是如何逃生的。
最后只有Parker活了下来,那是因为他身边的两个人已经不在了,不能给予她之前的那些精神支持和鼓励,即使最后她遇到了那群狼,仍旧是因为Joe的尸体还在,Parker才有幸逃过一劫。
或许这又是我自己的想象罢了,可我认为如果没有那两个男人所做的全部努力,她最终是无法逃离的。
Parker就像是坐了一辆顺风车,前面路途上的危险被Dan和Joe先后阻挡了下来,他们保护她,求生的欲望也令他们更加无畏。
最后留下Parker一个人,可是她已经拥有了他们赋予她的能力和勇气,Parker活下来不再是为了她自己,也许Dan和Joe不得已的离开是因为他们相信Parker已经可以一个人克服这样的险境。
谁也不责怪谁,当然在这部片子里我理所应当地把女性角色定义为弱者留下了很大可以争论的空间,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困境中男人们那些正面的能力,他们尊重生命,更尊重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
个人觉得,本片最大的争议在于狼。
但是却不是想讨论滑雪场会不会有狼的问题。
纠结的是,不管是摔到地面还是下到地面,都是死于狼,那缆车的高度和冰冻的意义何在?
死是因为狼,和生也是由于狼没有对女主发出攻击。
既然死生狼都是关键因素,那干脆直接拍3个人被狼群攻击逃生的故事算了。。。
另外,看到关于该如何逃生的讨论很多,但是好像都没有特别共识或者有效的办法,有知道的路过,请告之。。。
導演,謝謝你讓我在未來幾天變成一個素食主義者,謝謝你一家門!謝謝!> <旅遊要么一個人去,要麼就和好兄弟去,要么就和女朋友去,幹嘛三人行,你以為他們是孔子的學生啊?那個人骨頭太真實了,女友看著他被大灰狼次掉,叫得撕心裂肺,看著想跟著叫…= =話題組你們是人才,連盜夢空間都串!
为什么那女的没被狼吃啊?
其实还行,不费脑
啊看完以后觉得一辈子也不要去冰雪里探什么险啊的了。。。最讨厌冬天了,最讨厌冷得要死的那种感觉了。。。
那是得多强的心理素质和求生意识 看得我手脚冒汗!
神经承受不了人成了狼的食物
忽略BUG的话 启示真心挺好看 剧情紧凑 不拖拉~~~
(剧透小心)结局我真的以为她会被车撞死。。。
2010.生命是脆弱的,尤其是人的生命。
粗制滥造 漏洞百出 甚至n多的常识性错误
气氛还不错的,就是很多细节不能让人信服,BUG就是BUG
小清新文艺惊悚片...=v=
遵守规矩是重要的、随时把手机带在身上是重要的、把握机会是重要的、锻炼身体是重要的、随身携带防身用具是重要的PS:演员也太弱了,还是导演智障,攀缆绳一看就是吊威亚,一点重力作用的幅度都没有
这类片子真是没法说,小成本倒是小成本,故事几乎无任何波澜,配乐也是,和很多小成本相比差太多。说那三个人SB如果自己落到那种情况下未必就表现得更好。
漏洞确实不少~
我決定去下載野外生存手冊了
没逻辑的电影。
看着可真疼
nice try~
罗哩叭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