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一众过气明星争相辉映, 诉述一个清末革命党在村民的支持下反抗斗争的故事。
反复灌输一个概念就是“身处乱世, 保护不了自己的家。
”于是, 为了下一代, 众人团结起来打倒官府了。
像是很过瘾很解恨的一部戏, 可有想过这些话语却贻害子孙?
清末民初, 国军败走, 一百多年过去了, 中国虽说强大了不少, 但底子其实还很虚。
中国强大与否其实只是内斗外斗的区别。
强大了就外斗, 否则就内斗, 或者说内斗导致国弱, 也就免除了外斗的风险。
这也是发达国家希望的。
现在政局就是一个转折点, 国家安稳就能强大, 不安稳就国弱。
这个时候“光辉岁月” 的上演有如添油加醋, 正合苦民的口味。
上述所言固然抬举了此戏的功效, 但国人此时更应该做的是反思中国百年的发展历史, 自然就能得出答案。
如历朝历代一般继续轮回下去的话, 中国人永远抬不起头。
---推荐同期正能量大戏“中国合伙人”
自是年少时。
关于安乐,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个是黄金峡被袭击之前,第二个是去瓦石城之前,第三个是高潮部分,也就是到了瓦石城以后。
第一部分的安乐就是一个从小在黄金峡长大的懵懂少年,有干爹,有疼他爱他的长辈,也有他喜爱的女孩。
懵懵懂懂的安乐就生活在这世外桃源中,没有烦恼,更没有料到以后的那些风风雨雨。
无论是对干爹善意的调侃,是面对喜爱的女孩时憨厚羞涩,还是面对柳爷时的胆怯,这样的少年,足以让人忍俊不禁,心生欢喜。
如果说第一部分的安乐更多的是稚气,那么第二部分的安乐似乎总有点淡淡的忧伤。
自己从小的世外桃源被一次又一次地摧毁,是自己亲眼看着那么多亲人丧命,更是自己把一坛一坛的酒往下扔。
熊熊烈火中,扬起的浓烟模糊了视线,却遮不住少年那双慢慢染上坚定和成熟的双眼。
第二部分中的安乐正在成长。
从稚嫩无知,到坚定无畏,这样的变化从他的眼眸中透出,一样的清澈,却不复幼稚。
第二部分中,安乐和柳絮的感情被加大了描写。
比起细帘和猫老板那似有若无的感情,安乐和柳絮的感情充满着年轻的单纯美好,还有那种青春特有的无知无畏和义无反顾。
山间,瀑布,河水静淌,当少年少女背靠背而坐时,空气里流动的除了暧昧,还染上了一层悲伤。
少年虽稚嫩,但面对家园被毁,时局动荡,他也有男人的责任,他也有属于他的执着。
前方是一条不知生死的道路,而后背却靠着自己心心恋恋却一直没开口的女孩。
女孩的俏皮打破了两人间的沉默,面对不停变换着角色的女孩,少年却是一如既往的朴实与真诚。
不能给你荣华富贵,但我会对你很好,一生一世。
那双眼眸里,透漏的有对女孩深深的爱恋,有对女孩生生世世的承诺,也有对前路的不安和对女孩的愧疚。
他没有办法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明天开始,他的世界将会改变。
可是他是少年,他有着恐惧迷茫,还有着满腔热血,那样无畏,那样坚定地相信着——他会回来。
在黑夜中,面对着柳父,还是有着一丝胆怯和卑微,但这时的少年,再也不会惧怕,因为他已经坚定了信念,无论是对女孩的承诺,还是对前路的无畏。
还是那样的憨厚淳朴,语气中是从未改变过的青涩,但眼中,却是从未有过的坚定和勇敢。
少年,安乐,已经成长。
第三部分的安乐经历着更加令他悲伤的事情。
青涩少年,终究不是江湖中人,面对四面的敌人,终究招架不住。
一次次被踢倒,一次次的滚打摸爬,又在柳爷的提醒下一次次挥剑,本以为生命就此结束,眼前却突然出现那一抹深受重伤却毫不犹豫挡着原本应该落在他身上的剑。
慢慢倒下的高大身影,是一如既往地挺直,伴随着的是那一声撕心裂肺的“柳爷”。
那一刻的安乐,究竟是怎样的心境,我猜不透。
只是那双眼睛里透出的巨大的悲伤与不可置信,让人不禁鼻头酸涩,喉咙哽咽。
那个明明温柔却一副严肃严谨的人,那个让少年跟紧他的人,那个,他爱的人,的父亲,就那样,为了保护他,倒在少年眼前。
这种震撼,无疑在少年的心上划下了重重一刀,力道丝毫不亚于身上受的伤。
于是,当安乐大喊着“我要为柳爷报仇”,毅然抱着炸药冲上教堂的时候,显得意料之中。
就是那样的少年,有点冲动,更多的是满腔的无畏与冲劲。
在最后的对战中,少年终究是敌不过,被甩出窗外,再一次以为他的命将如此。
最后的最后,却在回程的车子边,看到他一如既往的清澈眼眸。
那双眼眸,始终贯穿着少年安乐至今为止的所有经历。
从最初的稚嫩无知,到后来的坚定无畏,再到最后的成熟。
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是清澈见底,在他黝黑的脸庞上仿佛就是钻石,只是这颗钻石不断地被打磨,也不断地显示出更加美丽的形状,越来越耀眼。
正如少年安乐。
关于李炜,首先不得不说,安乐这个角色真的很适合他。
从形象到气质,感觉李炜就是安乐,安乐就是李炜。
整部电影中,有几个场景让我记忆非常深刻。
第一个是李炜第一次出现,和干爹在车上。
我特别喜欢他在调侃干爹时那个斜视他的眼神。
感觉就是他和干爹之间那种特别自然又特别舒服的气氛。
第二个是安乐第一次去找柳絮的时候。
被柳絮用玉米砸中,回头的那种憨憨傻傻的神态,真心让人忍俊不禁。
但第一次面对柳爷时,从最初以为是柳絮的那种兴奋神态,到看清楚之后的那一瞬间的愣神,再是羞涩胆怯,最后是柳爷被淋是的落荒而逃。
整个过程,尽显安乐的单纯美好和憨厚淳朴,与之后成长的安乐有着鲜明的对比。
我很喜欢李炜这一段的表演。
也许他的性格里本身就有着那样的羞涩和稚嫩,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自然,感觉他就应该这样做一样。
让我最深印象的还是安乐和柳絮还有柳父的几个片段。
在去瓦石城之前,安乐与柳絮在山间的那段对戏,我是打从心里地喜欢,也是在那一段看到李炜不同往日的演技。
彼时的安乐,是怀着对未来的惴惴不安,对柳絮的情深意切,这些情绪,都透过李炜的眼睛表现出来了。
在说“我不希望你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时,低垂着眼,语气落寞,无奈满溢。
在说“我会一辈子对她好”时在说“等我回来就办喜酒”时,满眼的欢喜与自信,是那样坚定地相信着自己会回来。
在说“那你会答应吗”时,满脸的急切,不安又期待的神情,让人不觉莞尔。
从不安迷茫悲伤,到坚定无畏,再到被捉弄时的无奈又宠溺,这一切,都能在李炜的眼神里感受到,赤裸裸地,表露无遗。
除此之外,还有安乐面对柳父时的场景。
黑夜里,面对柳父的质问,那双眼眸却是闪耀着清明。
眼中是对柳絮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无畏无悔。
这样坚定的眼神,真心被震撼到了。
平时就被李炜那双清澈的眼睛吸引着,现下再加上电影中的情节,心中涌上的是一份坚信,对安乐的坚信,也是对李炜的坚信。
最后是安乐和柳爷打斗的场景。
在柳爷的提醒下,不断挥剑的那抹身影,动作生涩地让人不禁为他捏把汗。
也许是李炜第一次拍打戏,也许是为了配合安乐的角色设置,看上去毫无章法的武打,却无比自然。
因为安乐就应该是这样,这样的青涩。
而柳爷倒下的时候,我再一次被李炜的眼神震撼。
从中流露的震惊与悲痛,还有那一刻的呆愣,让观者也为之动容,身同感受。
就像上文说的,关于安乐,他的眼神是贯穿了他的所有经历。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李炜的眼神。
在这点上,我觉得他表现得很棒。
也许是第一次拍电影,李炜在有些时候表现得稍显不自然,但幸运的是,他的生涩正正符合了安乐的设置。
同样青涩的少年,在各自的经历中慢慢成长,逐渐强大。
《光辉岁月》太好看了!!
这才是真正的致青春!!
真真正宗的传统港片!!
看得我头皮麻麻的!!
好像回到小时候的感觉!!
黄日华那些演员虽然成了大叔,但依旧好迷人!!
景色和画面构图太赞了,大漠荒原与桃花源境的对比和色彩很震撼!
里面的很多人物都是过客,虽然短暂但却如光辉一般灿烂!!
短暂和灿烂,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忘记的“侠”与“义”!
确如小时候所看到的,那是我熟悉的成长观念,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逃避不是长久之计,“虽万千人而吾往矣”,人生就是要无悔地去做很多事!
每一个人物多可以写一个专门的故事和专门的评论,电影这么短的时间可以展现出来让观众产生联想和感叹真得不容易。
虽然有的地方故事跳跃性比较大,但这正是传统港片的感觉。
尤其是里面磅礴震撼的武打画面,好棒!!!
这才是真正的致青春,最后的时候我居然头皮麻麻的,心跳加速,好激动。
真没有想到这个片子会有这样的观影效果,超出预期!
另外说下里面的演员们!
是呀,我们心里隐隐的说他们老了,过气了,但是看到他们的表演,不得不表示震撼和钦佩!
实在是太赞了!
赞叹夹着钦佩,就是我的感觉!
电影里他们是对国家和狭义的热爱,电影外是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和投入!
向他们致敬!
里面有长辈也有小辈,小辈的加入让这个武打影片松弛有度,充满梦境和希望!
真棒!!
杂七杂八写这些,思路跳跃无暇梳理。
等我再去看几遍,再好好整理吧!!
大漠深处,宁静峡谷,马车碾过山路的声音,在小小的谷内连绵不绝的回响。
人们在黄金峡安详宁静的生活着,没有战争的纷扰,没有尘世的喧闹,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完美。
也许正因为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完美,所有总要有些什么事情让它破灭、消失。
峡谷的另一端,一行人马正在荒漠风暴中艰难地行进着,这狂妄的风暴着实庞大,笼罩了所有的车马部队,也开始慢慢地向黄金峡谷那边前进着。
从此,黄金峡的生活不再安静。
风暴的到来让这里的人们意识到:他们其实从未离开过那些刀光剑影的日子,于是,一场更大的风暴开始酝酿和实施。
在经历了惨痛的杀戮后,人们开始反抗、开始争夺、开始保护自己的家园。
这就是【光辉岁月】故事的梗概。
从一开始的漫天黄沙席卷而来,到最后的诛杀亲王,每一幕打斗的场景都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当刀枪摩擦的声音以及人们的怒吼在耳边响动时,瞬时觉得身上的细胞都打开了,血液都在倒流。
【光辉岁月】是一部武打片,片中几乎都是男演员,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前在港片中看过的前辈。
也许是因为对于他们之前在港片饰演过的角色有很深的印象,所以这部片子显得亲切许多,烈和猛也更深了一层。
英雄必有美人作伴。
片中为数不多的女演员以及其中的部分感情戏给整部片子添了些柔情。
柳絮和安乐的纯恋,带些稚气和青涩;猫老板和细帘的爱,带些隐约和深刻。
这些爱中有细腻,有阻碍,有豪情,也有英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虽然这是一部武打片,其中的很多台词却很精致和耐人寻味:“一个人只要下定决心,就没有什么难的。
”“爱她,就不要用你的想法做事。
”影片也有着丰厚的历史韵味,除了故事背景建立在清朝太平天国运动后这一段特殊时期,片中慕白吟诵的【破阵子】一词,猫老板的台词中广泛引用的历史典故,减少了武打片的粗糙和野性,添了些文学色彩,让人在激动振奋时,又可以从这些历史片段中感受人物的内心的想法。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是陶潜的名句。
从古到今,多少厌倦了世事纷扰的文人墨客、政家官宦,渴望着有这样一方宝地,能满足自己脱离尘世的愿望,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抛下前尘往事,清心寡欲的过着恬静的乡村生活。
尽管黄金峡的人们决心不问世事,可正如铁云说的那样:“没有国,哪有家?
”他们最终还是要为他们梦想的生活去杀敌拼搏。
世外桃源不是只有娴静的细水长流,在你“采菊东西下,悠然过南山”之前,你需要为你想要的生活付出轰轰烈烈、金戈铁马的代价,才能在浮浮沉沉后,更用心的去体味田园生活的潇洒和内心的淡定,更好的去守卫你心中的世外桃源。
你去看《光辉岁月》了吗?
我去了,冲着演员名单上的那些老熟脸,冲着宣传片中那些只存在于老港片中的真实武打场面去的。
鏖战武打影坛几十年的熊欣欣没有让人失望,整部片子,绝对诚意十足,对老港片的记忆瞬间开启,而此时,七零八零之后的一群人就要忍不住怀旧了,就像我。
那个时候,我们不流行去电影院看电影,整个县城唯一一个挂着电影院牌子的地方,从来没有开过门。
我们的电影来源,除了电视台偶尔的福利播放,就是路边店里的那一排排的碟片了。
而最热门的碟片,从来都是港片,警匪、黑帮、搞笑、武侠,那个时候,我们会把那些会发生打斗的电影,统称武打。
那时候一放学,就会有男孩子吆喝着:“走,去我家看武打去”。
我真的不想对这部电影的内容有过多的解释,其实,整部电影,最不重要的就是情节了。
这部片子起名叫做《光辉岁月》,不是为了应剧情,而是为了这些片中卖力表演了几十年的老演员们: 黄日华、任达华、曾志伟、狄龙、吕良伟、惠英红、梁咏琪、熊欣欣、莫少聪、陈观泰、李子雄、卢惠光、吴启华、梁家仁、冯克安、王敏德、狄威、吴毅将.....这些人的名字构成了那么多年大部分的武打剧情和想象,当电影缓缓继续,他们一个一个的出现,义薄云天,冲锋陷阵,每一次都是一份惊喜和感动,在这样一部片子里,我看到的,是一种聊发少年狂的激情,还有那份可怜白发生的无奈。
那段香港武打片的辉煌岁月到底是过去了的,现代科技那么发达,如今的动作片,早就是特技的天下了,不需要你有什么武术功底,要的是只是吸引眼球,只要观众喜欢,肯花钱买票,林志玲都可以变成武林高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耍给你看,只要你愿意,一飞三千尺,在空中跟蜂鸟儿似的各种踢打然后团身后空翻转体360稳稳落地什么的,这都不叫事儿。
到底是个“假”字。
这些,在《光辉岁月》里没有。
这样一部《光辉岁月》,绝对值得你吆喝一帮哥们儿伙伴说:“走,去电影院看武打去”。
這部戲一開始以為是爲了紀念黃家駒製作的,沒想看完后才知道除了主題曲和《光輝歲月》有關,其實劇情與“光輝歲月”不是特別貼切,以此光輝歲月作為主體略為牽強,但也許是主體在先,故事在後,就像一個命題作文一樣,這個主題和創意都是好的,但是作文不能夠給滿分。
演員陣容可謂強大:曾志偉,黃日華,梁咏琪,任达华,狄龙,莫少聪,郭涛,吕良伟,倪虹洁,惠英红,李子雄,梁家仁,吴启华等等,就連片名也是趙本山題的,這種演員陣容要不就是國家一類的大製作,要不就是礙於某圈內名流的面子,由此可見曾志偉圈內的人緣頗好。
看下來只是感覺這種陣容的演員演這種戲有點可惜了,因為整部片更像一大集電視劇。
本片一開始的錯覺就是那幾聲低沉的貝斯,真以為這是一部記錄黃家駒的音樂片,不料“喬峰”騎著一匹快馬從鏡頭出現,卻帶著禮貌穿著風衣,不能怪我黃日華的那張“喬峰臉”太深入人心了,這就像六小齡童只能演孫悟空,張鐵林只能演皇阿瑪一樣,電視劇的高曝光率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名氣,但同時也毀了他們可以扮演好其他角色的機會,作為一名演員,這樣的事既幸運又悲劇。
影片一開始給出的大漠荒蕪的氛圍讓人以為這是一部西部片,但有點摸不到頭腦這是哪個年代。
大風沙的效果實在不敢恭維,而且那麼大的風禮帽爲何還能安坐于腦袋之上?
繩子為何還能那樣安穩的垂著?
大漠美景固然壯觀,但影片整體的感覺很奇怪,既不完全像西部片,又不完全的清末民初,有點不倫不類,我想如果從整體的風格把握一種西部感覺,包括打鬥不要過於誇張,如各種翻跟頭,武打設計更加真實一些,臺詞更加生活化一些,不要刻意的煽情大道理,這樣的西部武打片反而可以走的更遠。
出現這樣的原因應該是為了貼近“光輝歲月”這幾個主題吧,但《光輝歲月》這首歌本身就沒有西部的氣質。
話說回來因為導演熊欣欣的武指功底,所以全片對於武打設計的可看性還是很強的,佔據比例也夠多,但因對於文戲的把握不足,導致瀑布下求婚那場戲越軸鏡頭過多,剪輯變得混亂,而在武打設計上用火燒死敵人這招未免過於“狠”,會讓觀眾轉而同情那些反面人物。
各大腕的演技當然沒得說,這部戲一是他們可以找到一個聚會的由頭,二是大家可以互相飆一下演技,所以演員表演方面都還不錯。
最為意外的是梁詠琪,哭戲超多,但表現的很自然和適度,印象最深的還是狄龍那雙堅定而又真誠的眼神,真的太喜歡這種眼神了,為何戲那麼少呢。
領銜主演還有郭濤,泡在一堆香港演員里的大陸演員,現在我才看出點門道,為何以前很多內地香港合作的電影,兩地演員的表演都是“兩張皮”,極為不協調,因為香港的演員大多都是在進行“情緒創造”,更多的是“本色出演”,而大陸的演員大多都是在極力進行“角色創造”,更多的是在找人物性格,屬於“角色出演”。
有這種區別應該是因為表演教育制度和方法的問題,內地更加“體驗派”,香港更加“表現派”,不過現在兩地的演員越來越認識到這點了,所以“兩張皮”的問題也越來越淡化了。
其實這部戲是為了紀念香港電影的輝煌年代,致敬華語動作片的黃金時代,由曾志偉發起并監製的致敬性影片,也許這是一種萎靡不振后的自我救贖,但也無濟於事,由於大陸各方面的飛速發展,現在的香港電影的確沒有以前那樣“唬人”了,這是大勢所趨,不能說香港電影落後了,只能說是我們內地電影發展了,尤其是觀眾的目光,所以要想找回香港電影的輝煌光靠紀念和致敬是沒有用的,不如從現實出發繼續研究。
以前的我,对于这种武打电影没有多少兴趣,总觉得这种片子不就是打来打去,然后最终拼个胜负,来个灿烂的结尾。
可是这部片子我有喜欢的少年,于是我便成为影院里的那渺小的一个。
我以为我对这片子其他的部分应该不会有关注的成分。
可是当我真正被某些片段感动到时,我才体会到电影的价值,《光辉岁月》的传奇。
刚开始时,在那片大漠上的厮杀,就给我强烈的刺激感,仿佛就是那样的一个场面,在孤漠中的英雄终将扬剑而起,只因为心中的信仰。
在循序渐进的剧情中,我见识到了李炜的所扮演的安乐的成长,原本该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该在黄金滩中跟自己心爱的姑娘安守一生,可是由于身处乱世中,哪能由自己的心意呢,也或许全身的英雄血也在蓄势待发,而安乐和柳絮之间的爱情就是这部电影里温暖的存在吧。
因为兄弟们的死亡,那一群人也最终踏上了跟那人同样的道路,他们之间的义气和扶持就体现了这部电影的初衷,他们所历经的岁月虽然带着血的洗礼,可是那也该是他们心中最光辉的一段记忆。
而在真正进行打斗的时候,场面宏大,硝烟四起,烽火映出的脸庞上写满了不屈,他们奋发的身影是一片片火光中吹起的烟,一点点地渗进骨血里。
他们眼眸中所散发出的光芒,像是那晚未现的星星,终归闪亮在结局。
最后的惊险时刻,安乐的力量完全被柳爷的死所激发出来,当他抱着炸药冲上教堂的那刻,他便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别人身后被保护的少年,人,终究会成长,尤其是乱世中的少年郎。
当一片都风平浪静之后,那晚的夜幕浓绸的散不开,就像这些萍水相逢人之间的情谊般,江湖人最将义气,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最后有没有像说好喝了那剩下的酒,不过这些事,这些岁月他们也终将不会忘记。
I will never forget these days of glory.
那永不泯灭的,熠熠地散发着光芒的,是光辉;那饱经沧海桑田变换,却历久弥香的,是岁月。
当岁月在刀光剑影的腥风血雨中已铸成诗,在飞沙走砾的大漠中,便铸就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光辉岁月。
宁静祥和的黄金峡,镜头里的画面俨然就是一幅安详和谐的田园画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忘却前尘往事,蒙着眼睛,捂着耳朵,不愿也不想去听外面的苦难。
虎儿的满月,大家聚在一起为他庆贺,祈福虎儿能顺顺当当,无灾无难。
烟花升起的瞬间,每个人脸上的笑意,那样的场景幸福美好得让人沉醉。
一生忙碌只为一个家,可身处乱世,没有国哪有家。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烟花再盛,风景再好,亦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匆匆点缀,终究还是要骑上战马驰骋沙场,保家卫国。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人为义死,千古垂青。
千军万马踏上漫漫征程,卷起黄沙漠漠,广袤无垠的塞外,马蹄声远去,空留马行处。
有些事就算死也要做,这是我们的使命。
硝烟弥漫,金戈铁马,战场上挥刀杀敌的你们心中都有着一个深深的执念,为了心中最深最沉重的挂念,宁愿倾尽所有,势如破竹。
这份铮铮铁骨中的侠情柔骨,最令我动容。
猫老板,忘记刀光剑影的生活来到黄金峡,“黄金我无力帮你抢回,而且,我对黄金峡以外的事不感兴趣。
”大概是想彻底抛弃从前的生活吧,却仍存着一颗豪情壮志的心,拍着铁云的肩膀便是最直接的誓言,不是你去,而是我们一起去。
铁云,为了抢回救国钱的黄金来到黄金峡,“而今天的铁云,就是十年前的你们。
”铁云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一身革命大义只为捍卫国土,宁愿为了国家而决然离开黄金峡,远离安宁祥和的生活。
是铁云的出现,让大家选择了轰轰烈烈的反抗。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将来,拼了吧。
无仇,太平天国的后代,“自我懂事起,梦里就是血,刀和追杀我的人。
”这样的生活却造就了英勇无畏、有血有肉的他,无仇的形象无疑是最鲜活的,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敌人搏斗。
因为我知道自己将要去做的是什么事,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就不会感到害怕。
慕白,意为崇尚清高,孤傲,“空有赤子之心,却无报国之门。
”慕白的性格恰如其名。
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在临战的前一天晚上题下辛弃疾的词,一句“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痛苦和愤怒。
门是靠人打开的,世道不会自己变好,慕白,明天我们一起去把这扇门打开,让阳光透进来。
柳杉,既是八国联军侵华时带着弟兄们与洋人拼命的侠客,“我一生只有柳絮这个命根子。
”其实也是充满侠骨柔情的父亲吧。
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女儿的幸福,在最为难的时刻把女儿的心上人推向安全的地方,虽然嘴上强硬却是那么沉重的一份父爱啊。
刀枪无眼,你跟在我身后,别跑丢了。
安乐,不谙战争乱世的男孩子,“柳爷,我会一辈子照顾好柳絮,但瓦石城,我也一定要去。
”安乐和柳絮之间的爱情是最纯粹干净的一笔,带着少年无知的莽撞和冲动,却在战争的硝烟中渐渐成长,学会责任,学会担当。
那个脸上有着最美好的笑意和最动人的誓言的少年终于成长了,抱起炸药一路无惧地冲向敌人,有着炽烈而冲动的热血。
这样的他,眼中最坚定决然的神情该是影片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柳爷,我为你报仇了。
最后,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大批的黄金从空中落下的那一刻,带着些许胜利的悲壮。
当铁云目送着马队的远去,沉寂的天幕中,浮现的是每个人依稀的面孔。
蹄声远去,英雄已逝,沉淀的,却是那一段璀璨的光辉岁月。
影片最后挥动马鞭迎接光辉的镜头令人心生无限感怀,Eason的光辉岁月的响起,也恰如其分。
感谢,这段光辉岁月。
我很庆幸的发现,说它是致敬港片的光辉岁月,它做到了。
致敬,电影光辉岁月。
特意去电影院看完了电影才到这里来评论的,想反馈给大家最真实的观影感。
影片是在甘肃和云南拍的,场景来说很真实很震撼,尤其在甘肃的大漠里,很苍凉很寂寥,突然给我一种悲悯的感觉。
其实在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就大概猜测到了剧情,说实话剧情并无太多惊喜之处,所以当我在观影的时候,更多的,注意的是演员在拍摄的时候的小细节。
比如莫少聪饰演的慕白从山上摔下来的时候,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是一个镜头的,演员是摔了个实实在在,没有镜头的切换。
所以在剧情一般的条件下,我愿意给这部电影打满分,因为这是一部诚意之作,而这样用诚意去拍摄一部电影的剧组,已经越来越少了。
实实在在的武打片,或许会让你觉得枯燥和乏味,可我当时坐在电影院想到的,却是演员拍摄时候的艰辛。
我没有说假话,当时坐在电影院,很多镜头都会让我不自觉的想,这拍摄的时候,怎么拍啊,得摔多少次呀。
所以我敬佩这群演员。
这部电影,或许没有所谓的小爱情小清新,没有搞笑的情节和华丽的片段,没有酷炫的特效,但是,它是一部实在的、诚挚的电影。
一群老演员,老戏骨,当年红透半边天的演员们,现在,你们说他们过了气,嘲讽之,可他们曾在中国电视史上留下来的经典,却是无人可以超越的。
看完电影之后,去搜索了相关的信息,发现那场火烧清兵的戏,竟是真的用汽油浇在演员身上烧。
看完这条消息很心酸吧。
我们曾最喜爱的演员,都老了。
而他们用汗水泪水伤疤带来的电影,也这样不被理解着。
第一次在豆瓣发影评,我支持光辉岁月。
支持这群老演员!
看着封面上的明星阵容,我开始看这部电影。
革命题材,属于弱势群体的扛大刀的革命队伍,对抗拿着尖刀抢的清军,其中还穿插着一群觊觎金钱的土匪。
先不说情节,眼花缭乱的明星脸充当着各种小角色,让我这种港剧迷还是很惊喜的,毕竟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多明星客串的电影了,虽然这些明星脸也是稍纵即逝,但是我还是很满足。
对于情节的设置,我发一下感慨,整个电影二分之一的打戏,四分之一的爱情,四分之一的革命情怀。
面对一个共同的敌人,清军,一个隐于市的小村庄最终出来集结一帮革命人起来对抗,整部戏还是以老一辈香港人为主。
有几个情节让我及其感动:王敏德为了劝说满江红放弃仇恨只身去教堂劝说,最后烧死前的话语,莫少聪临行前的那一首辛弃疾的词,确实也是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尤其当最终电影结束时,黄日华望向曾志伟离去的背影以及一轮红日,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也觉得热血沸腾。
不得不说,革命会牺牲很多人,但是幸亏有那些人,我们才能推翻腐朽的没落的清朝,建立新的政府及秩序,纵使失去妻儿,失去父母,革命党人怀着满腔热血,不仅为了报仇,更为了自己的信念。
白瞎了名字
导演歪歪头,又是一个鬼脚七。
这电影再差也不会差到1星。电影其实还有电影外的故事。
片子还是循着九十年代动作片的印记,曾志伟就是一锅粥里的那颗老鼠屎,不明白黄日华和任达华怎么会来这种烂片里凑热闹,片尾曲和片名其实和电影没什么关联
看看吧,很多可能都是这批老人们最后的亮相了。。
其实看过预告片后,我就隐约猜到这部电影好看不到哪里去了,但是因为音乐我还是去看了。
好废的电影,电视上瞟一眼已经不能忍受
天下英雄聚义,推翻无道朝廷
没什么剧情,打斗也不出彩...但是就冲那么多老一代那些明星就够这票价了...很简单就是看老头去的
片长01:43:37众星云集,太多明星了,很多喜欢的明星,热血报国,片尾曲也好听
无原则五颗星 我真的不是水军...。(尽管开演十分钟我就已经开始打瞌睡=_=
这部片子已经突破了我对烂片的理解了,烂的真彻底
故事是另一个版本的和平饭店。对剧本故事情节就不用太考究了。演员阵容恐怖,类似于香港的明星会。导演让自己死得太惨了。听说遭遇不公,是明摆着,大把影院不安排档期!没想到一班老家伙还拍动作戏,可惜最后的打斗是夜戏,影响观赏,预计用了替身吧。
不想多说,3星是冲着曾志伟给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想拍中国版敢死队,可惜了。。。。
很真实…说实话很好看…但是影院一天就tm两场…为这…5分…
看到这些熟悉的港片面孔汇集在本片,的确有种回到了那段光辉岁月的感觉,而且动作戏很给力。
还算有点诚意,不过这种任何一个桥段都有即视感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啊喂!!!来点创新啦亲。。。结尾变奏版的光辉岁月还满好听。。。
致敬经典~!老一辈的演员都好棒!新人李炜的表现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