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谢地,纵然这是一部为政府洗地的电影,我依然感谢它对于真实性的把握。
是的,就是被救援,被全世界救援,被媒体救援,被社会呼声救援,不是依靠他们自己,不是依靠英雄主义。
进入节奏很快,没开始多久就蹋了。
食物不够、矿井没有梯子,谢天谢地这部电影不是:他们在地下想办法弄出了吃的,爬上矿井用智慧补齐了剩下的梯子,最终如有神助般凿开了大石,最终实现了自救。
近乎四分之三的时间,他们在死等、忍受,只把希望寄托于外界不放弃。
最后的四分之一,才出现了他们自救的契机和必要——他们那样做了,也成功了。
我很庆幸这部片子没有在歌颂英雄主义,它在诉说人性的无助,以及精神的力量。
被困井下的33人,他们没有做出什么如有神助的壮举,他们只是没有放弃——尽管那经历了不少艰辛——但这不放弃本身,也就是壮举了。
最后一餐。
得知是最后一罐罐头时,达里奥在道歉之后拿出了之前从大家手里偷来的饼干。
谢天谢地,没有更多的人一个接一接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拿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藏起来的饼干牛奶或者其他。
这不是童话,没有神助。
没有更多食物了,就是没有了。
一句“现在给我你姐姐做的肉卷饼,我什么都愿意做”的玩笑,引得大家开始遐想食物的美好——达里奥的姐姐真的递上肉卷饼,美人儿递上大份铺满了肉酱的意面,怀孕的爱妻递上像一张脸那么大的汉堡,美丽的妻子端来一大盘新鲜的水果,让尤尼无奈的妈妈说他瘦并端上他最爱吃的牛肉乱炖,波利维亚人牵来一头牛问大家要不要牛奶惹得满堂哄笑。
桌上堆着数不清的美好食物,大家吃啊笑啊。
然而回到现实,仍是兑了几十倍水的金枪鱼罐头,并且只有一个杯底那么点。
吃完最后的金枪鱼罐头,马里奥说,“我能和你们,和你们所有人一起吃最后一餐,真的很荣幸。
”干了46年马上就要退休的老矿工从衣兜里掏出辞职申请——本来应该在一周之后提交——拍在桌子上,郑重地说,“如果这就是我们最后的晚餐,那我正式递交辞呈我不干了!
”最后的那句“I quit!”声音扬了起来,在片刻的惊诧过后,所有人都笑了,从听到笑话的笑,笑到心酸,笑到无奈,笑到苦涩。
达里奥的姐姐一直不放弃,那份倔强近乎凶狠。
她逼迫着年轻的矿业部长,她逼他许下一个承诺。
他在践行这份承诺,她也看在眼里。
他已尽他所能,操劳和疲惫都写在脸上,她递上肉卷饼,温柔说他需要休息,他们相视。
谢天谢地,相视之后没有相拥相吻。
这不是童话,不必一定要有爱情的缝隙;就算有,也不用挑得那么明。
果然内部起了纷争,果然嫉妒、索取、自负、暴躁,在温饱得以解决时悄悄攫取人心。
这不是童话,马里奥不是百毒不侵,33人纵然已经在一条战壕里与死神搏斗过,也不会一片详和。
这一波折,在意识到只有家人最重要之后,轻松化解。
也是有趣。
在甚至不知道能否活着见到太阳时,就去想钱要怎么赚、名利要怎么分,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
全世界都来救援,各国新闻都在吹嘘自己用了什么样厉害的钻头为营救做了什么贡献(最后真正成功的钻头和方案还得是美帝);我的心在揪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已经不想再看真正的营救还要经历怎样的艰险,但是第一个人出来时波折仍不可避免。
我起了好几次鸡皮疙瘩:在马里奥看到钻头出现时,在达里奥到达地面后寻找姐姐时,在姐弟俩在帐篷间相遇相拥时,在最后一个矿工站在“33名矿工曾在于此。
上帝与我们同在”的字前微笑时。
最后想说,这个世界需要傻劲,需要执拗,需要不放弃。
在这一点上,年轻人可能做得更好。
如果没有姐姐,任人宰割的亲属们就散了,就只会默默心伤,那样哪里还有那份营救的逼迫力呢。
如果没有部长,也许营救早在10多天时就停止了,因为经验丰富的营救人说,希望甚微。
总结,活下来的奇迹,离不开撼动地球的大腿(此片指政府),离不开给大腿的不竭的压力(也就是舆论啦),离不开主人公精神上的不放弃——承认吧,单是做到不放弃,已经耗尽了心力;除了不放弃,也真心没什么能做的了。
看片全程无走神,并且压抑不住地想写字,所以给5星。
P.S. 16天得知希望渺茫时,妻子的歌让人动容。
曲儿叫作 Gracias a la vida 。
Gracias a la vida
显然本片基调是一部张扬生命救援与关怀的片子,所以对绝望和无助环境下,矿工们在食物缺少情况下的人性斗争仅仅用了比较少的篇幅来进行描述,这不是我个人喜欢的视角,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127小时》的手法,用大量篇幅描述绝望无助下的心理活动,当然,本片如果是这样,可能就不能很好彰显救援活动的光辉之处了。
本片我觉得最大的败笔就是的,就是这样目标主题,导演并没有很好表现出地面救援的紧张感,反而制造出某些轻松的情节,比如开始营救阶段的欢快的背景音乐,孩子们在营救的地方次序井然的上课,妇女们表情轻松地烹饪着食物。
显然,救援只是刚起了个头,连庇护所在什么样的位置,这样的关键问题都还没有确定,何来的轻松愉快。
或许只有南美洲智利人民善歌善舞、乐观的心态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20160306观影《地心营救》感谢《文艺大家谈》给了我这次观影的机会。
我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竟然把11点半当成了1点半。
当我拼命赶往影院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有些事情争取一下,也许就能成功,放弃了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我虽然晚到了20分钟,却没有错过太多的精彩。
真的要感谢小编,观影中间出来给我送票。
影片真的很棒!
感动得几次落泪!
简单写了个观后感,作为表达歉意的方式吧!
《地心营救》是根据智利2010年8月5日圣何塞铜矿33名矿工遭遇矿难,困于矿井下700米深处,69天被成功营救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33名矿工全部生还,这都依赖于他们中有一个精神世界无比强大的马里奥,他说“我相信我们会成功,因为我选择相信!
”信念成了支撑他们活下来的最大的保障。
当有人精神崩溃的时候,马里奥会带着他念祈祷词,当有人选择轻生的时候,马里奥会告诉他我们需要你,你的家人需要你。
食物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平衡的分配,那么也许大家就会哄抢食物,或者因为食物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
700米深处,真的可以说是地心了。
当钻井的声音传到矿工们耳朵里的时候,那成了他们一生中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
而这也是营救最困难的地方。
钻井偏离了方向,营救队几乎放弃,家属们甚至开始祈祷,但是部长的坚持使得地上和井下终于取得了联系。
接下来的营救更是险象环生,但是正是因为“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让这33位矿工全部成功营救。
当钻井钻透矿工们头顶的巨石的时候,我和矿工们一起喜极而泣;当第一个工人成功升井的时候,影院内响起了掌声。
这掌声献给智利政府对矿工们生命的尊重,也献给人类永不放弃的信念。
最开始听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电影中看到说最快6天可以钻到避难所时,我就知道没那么简单,于是百度了一下,33名旷工在地下待了69天后才得以见天日。
不得不说,他们很幸运,幸运的是在塌方前到达避难所,虽然食物不多,但遇到了一个好的领导者,合理分配、鼓舞士气,同样幸运的是地面上人的不抛弃不放弃,才能共同创造这样一个奇迹。
🙏🏻
这部影片勾起了我那些回忆,我曾经也是一名矿工,一名煤矿工人。
煤矿的危险远不止这些 毒气 低氧 偏梆(塌方) 透水 火灾 爆炸 ,时刻都是提心吊胆。
年轻的新工人有的直接吓哭。
哎 在内蒙准格尔旗荒无人烟 工友们都是丈夫 都是父亲!
背井离乡 物资短缺。
工友告诉我 不是穷的没办法没人愿意下井,有的因为孩子多 ,有的因为给孩子买房结婚…… 我只想说劳动人民不容易,矿工很伟大!
所以我几乎哭着看完的
14年世界杯的时候偶尔看到一则广告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4NTgwMDY4.html?from=s1.8-1-1.2 一群大叔群情激昂为他们的国家呐喊着“我们不怕死亡之组,因为我们不怕死亡!”“chichichi lelele”,听起来犹如口吃一般的口号却诉说着智利这个国家的骄傲和自豪。
回到14年世界杯,智利同无冕之王荷兰,卫冕冠军西班牙,澳洲袋鼠澳大利亚分为一组,这在外人看起来就是个鱼腩的角色,然而智利做到了,在智利33名矿工和全国人民的鼓舞下,首回合3比1袋鼠,次回合2比0板鸭,最终以小组第二昂首出线,并在与东道主的对抗中90分钟战平,仅仅是站着倒在了12码线上。
他们真的不怕死。
这部片子是根据10年的智利矿难事件改编的,全部33人都成功得以获救,震惊了整个世界。
电影开头飞快的交代了部分工作在阿卡塔马沙漠上矿工们的家庭成员,父子、父女、姐弟、爱人,并介绍了黑心的矿场主超负荷运作和对比明显不安又无可奈何的队长,暗暗埋下伏笔。
他们中有的人带着逃避,有的人带着欣喜,有的人带着茫然,有的人带着懵懂,他们带着各种感情告别了亲人,然后被大卡车带到了地下,随着入口的光线越来越暗,他们渐渐与世隔绝,告别了整个外部世界。
新来的玻利维亚人不安地问马里奥大叔:这是唯一的入口吗?
行家里手马里奥说,yep.the only way in and the only way out. 之后的整个铜矿的倒塌,他们逃到了地下700米的避难室,而他们身边仅仅只有供30人维持3天的口粮... 但是最后他们克服了一切不利的局面,抛弃短暂的私欲,带着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33个兄弟彼此的承诺,齐心协力最终活了下去并从700米深处走回了人间,完成了世界救援史上的神话。
当我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居然是鲁渔荣三个字。
同样的封闭到让人发疯窒息的环境,同样存在的私欲问题和出卖问题,而结局却走向了两个极端,看来一个好的领导人决定着一个队伍的走向。
更让人值得反思的是,我国也是矿难频发的大国,然而大多却都是以悲剧收场,听说有的矿工出事被救后若是在两天之内死去,就不算是工伤赔偿范围...更多让人心寒的,都是当地zf的瞒报和不透明。
反比智利,zf积极配合救援,无论是处于人命可贵的角度还是如电影中所说事成将展现政治手腕会影响智利zf今后的人员发展的角度,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副政府积极援救公开消息透露给世界给媒体给家属的景象。
当钻头钻开700米深处时掉下的泥水打湿马里奥的时候,马里奥欣喜若狂的叫醒同伴们,我跟着同样的激动无比,这可能就是天不绝人路吧,这69天中有的人得到了解脱有的人得到了宽恕,而他们也从未放弃活下去的信念。
“2010年的智利矿难。
8月5日矿难发生,8月23日运往地下的首批救援物品中,就有一个足球。
已经被困700米深的矿井18天,但他们宁可少拿一点食物和水也一定要一个足球。
9月7日被困矿工收到一个小型电视接收器,并接通地下的电视电缆,矿工们在井下收看到一场足球比赛直播,这场比赛是智利与乌克兰的友谊赛,球员出场时全部身穿着"矿工,加油"字样的T恤,33名受困矿工,不少人流下激动的眼泪。
接着几次救援物质发放中,矿工们得到足球视频,装有足球游戏的PSP。
”面对这么一个热爱足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国家,绝对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ChiChiChi!LeLeLe!Chile!
“在这下面,我们被困了近70天!
大地要把我们埋葬在这里,而我们必须要证明自己坚持的意义!
因为我们知道,矿井外,数百万智利人都相信我们!
所有这一切,这片土地可以作证!
死亡也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去年世界杯智利与澳大利亚 西班牙 荷兰分在了死亡之组!
33名矿工再度集结,回到当初被困69天的“死亡之地,把这些沙土带到了巴西,带到了智利国家队出战的赛场上,为他们注入希望和勇气!
我们要告诉世界——对智利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
”热泪盈眶世界杯智利宣传片
33名矿工这部电影讲述了智利一座几百年的矿井发生矿难,里面33名矿工如何获救的故事,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中在危难中的矿工们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他们的家人的坚持换来了政府的重视,一件沙漠里的老矿井因为一次矿难呈现在全世界面前,电影中总统说这些矿工的生命决定着政府的未来,在困难面前当过兵的那个人成了领导者,他要人们不要放弃希望,给充满恐惧者安慰,带领人们团结起来,最终他们的勇气和信念,带领他们逃出生天,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人们需要信念相信自己,在绝望中人们说已经过去几天没有打钻的声音,没有人会来我们,这时候他说我们的亲人不会放弃我们,如果必要,他们甚至会亲自动手来挖我始终坚信,每当兄弟团遭遇危险或是反生食物哄抢亦或是有人失去勇气寻短见当发生危机时,马里奥大哥都凭着信念,及时出现并控制了局面,最终他们都获救真是可喜可贺,电影也反映出了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的,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困难一定不能放弃信念,只有团结一致就能战胜一切,正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10年科皮亚波矿难,又称智利矿灾。
事故地点位于智利阿塔卡马大区科皮亚波以北45公里处之圣何塞矿(Mina San José),于2010年8月5日33位矿工受困在矿坑崩落处更深的地点。
直至事发第70天,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3日0时12分,第一名矿工成功获救。
本次矿灾意外并未有罹难者,所以成为国际新闻,并打破世界纪录。
整个救援计划花费约1000-2000万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为私人企业捐献,其余则由智利国营矿业公司Codelco及智利政府支出。
救援行动中使用的是凤凰号逃生舱(Phoenix) 10月13日,当地时间0时12分,第一名矿工成功获救。
并于同一天晚间9时56分,第33名矿工救出,全部安全。
遭遇本次矿灾之矿工们,均为男性。
分别为智利籍32名与玻利维亚籍1名。
其中一名是法兰克林·罗伯斯,他为智利前国家足球队的国脚。
曾参与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ps.没有找到关于那名智利前国脚的任何资料。
【地心营救 The 33·美国/智利2015】2010 年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 33 名矿工被困在700米的地下长达 69 天。
对于这群处于世界边缘地区衰退行业的男性低薪阶层而言,他们在地心的危难处境无意间触发了一项惊天动地的人类壮举,一时间他们占据了世界媒体的头版头条,从地心掏出矿工的过程被全球直播,不啻于人类首次登月。
这部由墨西哥导演执导、好莱坞(西班牙/巴西/法国)演员出演的好莱坞电影不得不用英语拍摄,表演者与对话脱节,本应情感丰厚,坚韧和温柔的场景却有股莫名的滑稽和俗气,除此之外,它仍是一部扎实的电影,细节丰沛,人物夯实。
矿工原型在片尾悉数登场,来参加海边的聚会,一起拥抱,对镜头微笑。
配发的字幕则是矿业公司未被追究责任,矿工们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这是第三世界资本主义的真实。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00名矿工死于矿难, 找到他们的可能性不足1%。
相形之下,更觉电影的悲壮(190)。
预算:2600万首周末票房:578万北美票房:1222万全球票房:2490万上映日期:15.11.13上映周数:10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2452北美最高排名:5
国外也是形式主义哈
总的来说,只是把这个故事完整讲了一遍,所有感情的梗都有点生硬,但是,一星给真事,一星给智利,一个你觉得不起眼,却因这件事情而伟大的国家。
尽管这部影片存在一些诟病诸如疏于对每个角色性格的刻画。却不得不承认它仍旧值得一看,几乎每个演员都非常卖力。对于采矿公司与媒体的控诉虽不及相似题材《倒扣的王牌》。观毕仍使人感到隐隐作痛。詹姆斯霍纳的爱尔兰风笛配乐将这一沉重题材平添乐观主义色彩,可惜这是他的绝响。RIP。3.5星
不能理解拉美的风格,一矿难片配乐和基调拍的跟宝莱坞似的……
选材挺好,剧情太渣了。
是我看的版本有问题吗 断断续续的 感觉
看到好多美剧里的熟脸
再一次见识了乐观活泼的南美人!
导演拍电影的时候一定戴着红领巾
不喜欢看,喜欢看自救的而不是等着被救的
好生气啊,能把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拍得毫无魅力也是一种本事了,生气啊。
可能由于充分写实 矿工间的友情共患难表现再矛盾写就更好了
中文译名真是煞笔。
很值得一看的冷门电影。预告片很抓眼球,整部影片节奏掌握的也很好。中间很多次迷之感动。演员充分表达出了矿工和家属的情绪。结尾最后直击高潮。黑白的剪辑简直美好。Chichichi,lelele!
这类型的片子依旧很能触动我。This motion picture is based on actual events. I believe we'll make it out of here because I choose to believe it. 然后结尾字幕的In memory of our friend James Horner.😞
简单的故事却拍的引人入胜,不错。
4
节奏太拖沓
现在知道了吧,不只有中国才会卖弄情怀然后专门把灾难片拍成给小学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