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盛宴
Nocturama,流动的盛宴,Paris est une fête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主演:费尼肯·欧菲尔德,樊尚·罗蒂埃,拉巴·纳伊·乌费拉,Laure Valentinelli,马纳尔·伊萨,Hamza Meziani,Martin Guyot,贾米尔·麦克雷文,阿黛拉·哈内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6
简介:贝特朗·波尼洛取名于海明威名著的新片《流动的盛宴》(Paris est une fête)正在巴黎新桥一端废弃十年之久的商场Samaritaine内部取景拍摄,电影讲述了一群年轻的反抗分子白天在巴黎各大标志性地点放置炸弹,夜晚躲藏于百货商场寻求庇护的故事,导演把自己的这第七部长片形容成是“静止的西部片”。详细 >
之所以这帮人属于恐怖分子而不是革命者主要是因为音乐品味太糟糕了
是在帮助理解恐袭者的不安还是被受袭城市的不安,没看明白。5.1
当代年轻人画像,但也点出来瞎搞不会有好下场,要付出代价
# Venezia 80th 补课【A】导演并没有削减摄制的权力,相反地,放弃对于行动行为的清晰指导与人物动机和逻辑的阐释,恰是把导演的权利放置在了绝对的核心。放置炸弹的过程展示着移动的时间与空间,而商场内部的隔绝用静止模糊时空的流逝,在此基础上只提供最核心的行动方针,人物便呈现出持续的无序行进态,这里没有沙盘操演,只有量子碰撞。
太注重劇本的社會批判性,反倒犧牲邏輯合理性及整體的內容形式,更顯得中間冗長疲態,以兩小時的電影而言,cp值實在不高
8.4前半段是对资本主义空间的标记,像是走路的痕迹。标记完成即是对旧资本主义地质层面的完整规划,之后被爆炸。后半段是对商品(资本主义)直接的标记,新一代的资本主义在父辈的传承中不断标记各式各样的文化,它和丰富的性别、食欲、意识形态有关,但最后都是朝向虚无主义但我们发现标记空间的同时,也同样表示这时间被标记。在这里时间既不是直线的,也不是环形的。它和空间一起零散、无序,如同被标记得像失去了连贯生命力的资本主义。它依靠的不再是视觉效应(它也是资本主义利用电影进行欺骗的技术),而是角色的步调,是暴力在各种时间、空间中忽然出现的步调,它抑制了视觉的发生。这是新型的暴力,它来自于后现代那随处可见的突发事件,是资本主义的骗术技术。安那其来自父辈的失败,后代朝向父辈的失败,资本主义会把自己拖进漩涡深渊
影片花大篇幅以samaritaine百货为背景告诉我们,就像轧朋友一样,不先和资本主义恋爱,然后大闹一场的话,是看不清它的!
很混乱,对这种影像风格审美疲劳了
饥饿游戏和分歧者的女主合体来这了吗
看不太明白到底要表现啥?不在欧洲长期生活不能理解里面年轻人以爆炸体现何种主张,也不理解警察的格杀勿论。
开头长长跟拍以为看点在这里,最后也没发生什么。又以为看点在巨大封闭空间内主角心理变化探索,结果也浅尝辄止。两位流浪者的设计和后半段的剪辑方法是全片的亮点,然而整体依旧乏味不堪。
象征意味太明显 看着生硬or我不懂这个后面的历史背景 阿人?今天(12.07)看到的关于严浩一文 如果仅剩下政治背景与悲天悯人 如同从政治言论里发现习大大的天生浪漫一样困难 这片在跳出政治与明显意象后还有什么 记影评人石琪说严浩‘面对现实 兼有浪漫之情 幽默之趣 技巧上显才气’。
我的天,波尼洛拍得啥,这题材大概真的不适合他,以前那些展示亲密和情欲的电影多么好。看完感觉《大象》拍得不是一般的好,真不是跟着人后脑勺然后从一个时间点发散几条线那么简单的,这个后半段商场密室真的太冗长拖沓了。全片在政治方面也没有什么深入思考,剥除背景并不代表酷吧。。。
许多面孔汇减成一的过程必然带来许多问题,原本整一的题旨让位于许多的视角却见不出一点私人主张。尽管这很艺术感觉。
对“圣罗兰传”有多喜欢,对这片就有多失望。舍本逐末的典型~
散漫奢靡又紧张有序、开始于暴力又诉求于死亡的大型盛宴。
想到了《大象》,政治乱象中青年们的迷茫与反叛,杀戮的盛宴
这是演了一场法国#愤青#炸巴黎啊,是不是觉得IS#恐袭巴黎#还不够恨?全片对故事叙述都是非线性可总体看来并不好,角色也被故事搞得支离玻碎的,外加剪辑和监视器拍摄大量跟拍镜头只能说是一部求创新的#艺术片#观赏性不强
三星半。优点缺点都很明显
7.5/10 去因存果,时段于限制空间的多视角往复,屠杀与“被屠杀”,商场狂欢何尝不是在为死亡下的逃生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