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和南
Viet and Nam,越与南(港/台),Trong lòng đất
导演:张明归
主演:范清谐,陶维袍丁,Thi Nga Nguyen,Viet Tung Le
类型:电影地区: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法国,荷兰,意大利,德国,美国语言:越南语年份:2024
简介:幽深的矿井下,越和南的爱在黑暗中默默滋长。煤尘染黑了他们的脸庞,也蒙蔽了未来的方向。南渴望逃离这窒息的生活,将偷渡欧洲视为唯一的出路。然而,母亲梦境中父亲的呼唤,将他们引向旧日战场,踏上寻觅南父亲遗骸的旅程。南内心陷入挣扎,一边是爱人与家乡,一边是充满未知的未来。当矿难突如其来,南在黑暗中预见了偷渡的绝望,他开始..详细 >
有时挖矿、有时挖耳朵,你耳朵里散射的烟花、矿洞里星光熠熠的黑,太多场景落在沉重的历史里,我们相拥狂吻,成为钢铁或煤。
2025.1.19不知所云 同性元素是?
电影的核心正是在标题中的“和”,即串联两端的媒介。一类来自灵与梦,借此往前回溯历史的远端,连接起此刻与战场的创伤;另一类从时下去往将来,现代性非常简单奏效地转译为了一种材质:塑料,覆盖在地板,隔绝尘土;吹鼓成气囊,越过边界摆脱故土。越与南本身则只充当串接的两端,相互靠拢又无法融汇。
煤球的爱情,美学效果不错
2.5
有几场很精彩的调度,比如做爱流血的戏、开摩托车进海的戏(在摩托车上跟拍,手持摄像机很好)、在菜市场给巫师打电话的戏、巫师做法的戏、结尾的戏都很不错,这个导演很擅长情绪buildup,但也有过度文学性的缺点,有时候情节显得有些做作,特别是声音很做作,有种蔡明亮的感觉,很怪异不自然。不过我喜欢的一点是拿胶片拍,画面是暗的时候胶片本身的底色(噪点)显露出来黑色和媒介一起具有了表现性
符号堆砌
海报这段很美,两个人躺在矿地上,背景星光点点好像银河。对白形式感太重了,印象深刻的是那段吃耳屎我有被恶到
@CannesBazin 比《金色茧房》更深思熟虑的作品,但又感到这类东南亚影像被深深桎梏在阿彼察邦所提供的语言范式之中,无论是视听的感知方式,还是政治话语的影像编织,都如出一辙,却又没办法达到阿彼察邦的文本张力,也无从在美学上构筑新东西。人物表演上的情感真空,又让电影失却了最重要的一层。
导演要是想拍越南煤矿GV就大大方方好好拍,别再去没事找爹了,爹有什么好找的。
金馬影展第一部
一种由父辈向下一代传递的民族创伤,无论因为战争还是贫穷,不是选择离开就只能被深埋地下。每一个镜头都拍的很好,声音设计也极佳,但有那句“睡白人”和战友的坦白让电影些许破功
越和南是两个人的名字,组合起来是一个国家的名字。矿道里面幽暗狭窄,躺在煤碎上的躯体是生动的,肤色与黑炭交错看起来画面极具性张力。剧情基调没想到是那么忧闷,讲的是两个人的感情,更是讲一个国家和家庭的伤痛。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画面是好看的,其他地方很文艺,像一种悼念。俩人最后在集装箱里漂泊在大海上,像海滩上的贝壳,到底是属于大海的尸体还是让大海成为他们的坟墓呢?!
2/5这也太阿彼察邦了吧。雨林,神婆,大海上漂流的集装箱,黑色煤炭里一对洁白的身体,他们相爱着……但是不好看。
好喜欢两个煤矿少年的爱情故事,没想到煤灰在少年的皮肤上会这么性感,两人躺在煤炭上宛若枕着一片星河。整部电影就像是阿彼察邦模仿秀,但又没有模仿出精髓,元素过多,又没有整合好,所以观感很割裂
有一股沉浸的魔力让你可以一直看下去,历史的幽灵交缠两个黑夜般的躯体在不断回溯和探寻,散文般的叙事让电影充满了文学性
文本还不足以撑起如此抽象的视听。
谢谢,妈妈
心满意足,有很多镜头我都太喜欢了(很吃东南亚潮湿雨林这套,深受阿彼察邦毒害)
野心太大了,叙事有些跨,对阿彼察邦系有些饱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