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导演米歇尔·弗兰克在参加马拉喀什电影节时确认他执导的第六部影片[少数人的梦想](The Dreams of a Few,暂译)将于明年4月开机拍摄。
弗兰克的上一部影片[艾普尔的女儿]于去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并荣获评审团奖。
弗兰克表示新片将是一部大制作影片,影片风格有别于他以往作品,将采用全墨西哥演员阵容,墨西哥取景拍摄。
据悉新片故事将设定在一个不远未来的反乌托邦世界,影片主题涉及墨西哥城的贫富鸿沟。
陀螺电影×威尼斯特别报道09.2-09.12/2020撰文/ Campari排版/ 小浣熊配图来自网络,侵删这届威尼斯电影节,看起来片单好像没有往年高潮迭起,实际上也暗暗地出现好几部爆款。
《女人的碎片》剧照马丁·斯科塞斯制片,凯内尔·穆德卢佐执导《女人的碎片》
《亲爱的同志》剧照俄罗斯老将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亲爱的同志》
《不止不休》剧照贾樟柯御用执行导演王晶的处女作《不止不休》
《无依之地》剧照赵婷和“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联合制作的金狮奖《无依之地》这些都是口碑和质量上乘的作品。
但现在要聊的并不是这些。
一部电影横空出世,几乎夺走了全部片单的光彩,这部电影在《无依之地》展映之前的时候,一度冲到了场刊最高分,看过的豆瓣友邻,也给出了8.8的高分。
《新秩序》获得本届威尼斯评委会大奖这部电影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墨西哥导演米歇尔·弗兰克的新片《新秩序》。
《新秩序》的观感,其实很难形容,因为几乎没有看到过类似的作品。
这部电影,没有一丝废笔,剧情里的每一个转折,都出乎你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部电影,没有过度渲染任何一种情绪,导演也毫无操纵观众的企图,却将成为你观影生涯里最大的噩梦。
《DAU.娜塔莎》剧照它的争议性程度,近似于同年柏林电影节的《DAU.娜塔莎》;它呈现的社会议题,似乎又可以对标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小丑》和戛纳电影节的《悲惨世界》;
《不可撤销》剧照上一次看电影受到这么大冲击,还是加斯帕·诺的《不可撤销》。
⚠️剧透警告分界线⚠️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墨西哥,那时正值社会动乱,暴民所到之处,街上都是硝烟。
故事紧接着切到了富人区,当地政要在家举办婚礼,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即使打砸抢烧已经在这座城比比皆是了,上层社会的社区也有军队镇守,安逸如生活在泡泡里,这不仅是一对俊男美女的婚礼,也是两个社会名流家族的结合,派对上的人几乎能决定当地的方方面面。
这时候,一个年迈老者的出现,打破了婚礼的气氛,他着装朴实,在华服美酒之间显得异常扎眼。
因为动乱的缘故,他久病在床的妻子不得不从公立医院转去私立医院,由于私立医院费用昂贵,妻子又继续二十万比索来做心脏瓣膜手术。
他曾经是政要家的佣人,八年之前已经离职,但由于走投无路,只好向旧主寻求帮助。
政要的妻子由于不想破坏排队的气氛,随便给了他几万比索就准备把他打发走,而婚礼的主角,政要的女儿Marianne心地单纯,在得知旧佣人的病情之后,立马拉着司机(同时也是旧佣人的亲戚)驱车前往病床,准备用自己的信用卡先把私人诊所的手术费垫上。
Marianne离开之后,婚礼被一帮身上涂满油漆,手持武器的暴民闯入,而政要豪宅的管家和司机并没有上前阻止暴民行凶,反而也掏出枪来对准了一屋子权贵,让他们交出所有之前的东西——原来管家和司机是内鬼,联合暴民一起洗劫这场婚礼,有几个人质因为不服从命令而挨了枪子儿,顿时豪宅里哀嚎遍野。
逃出去的Marianne也不太平,开车途中也遇到了暴民,但所幸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当Marianne来到旧佣人家里之后,整个城市开始宵禁,Marianne不得不在老仆人家留一晚。
第二天一早,司机打算开车送Marianne回家,却在门口撞上来巡游街道的一个军队的小分队,领头的女军官在询问过Marianne的情况之后,准备亲自送她回家。
在回家的车上,女军官和Marianne聊了起来,但是没聊三两句,女军官就让Marianne摘下她的耳环和手表,Marianne一脸惊诧,却也服从了女军官的命令。
他们很快到达了目的地,然而却不是Marianne的家,而是军队的集中营。
Marianne被军队掳来做了人质,目的是勒索政要。
奈安·诺温德 饰 女主Marianne Marianne进入集中营才发现,军队已经绑架了几十个人质,这些人质有男有女,被关在同一间牢房里,不时有人被拉出询问家庭情况,并拍摄勒索视频,到了晚上,女人质们又被饥渴的兵哥哥们拉到旁边的房间集体泄欲,Marianne也没能幸免。
军队的人并不把人质当人看,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打算让他们活着出去,人质的家庭收到勒索视频,并按照要求把赎金打了过去之后,人质就迅速被枪决了。
这个集中营里的每个军人都能分得赎金,然而掳来Marianne的两个军官觉得自己分得那份太少了,于是决定绕开上司,私下联系为政要工作的司机,对政要进行双重勒索。
《新秩序》剧照此时政要家已经收到了军队发给他们的勒索信息,司机担心Marianne,于是决定跟政要家里人联系,把第二次勒索的信息转达过去。
Marianne的哥哥Daniel代替父亲支付了赎金,司机将赎金转交到了军官手里,军官贪得无厌,又向司机敲了第二笔赎金。
第二天,Daniel从司机口中得知第二笔赎金的事,当下认为是司机才是真的绑匪,于是联系了军队高层的朋友,将司机捉拿归案。
《新秩序》剧照一直在声援政要家庭的军方高层带着自己的部队前往了军营,把Marianne从监狱里救了出来,然而正当观众都以为Marianne得救了之后,Marianne却被带回了司机家,军方高层在这里把Marianne和司机都杀了,伪造成司机绑架成Marianne的样子,并通知了Daniel前来领走尸体。
《新秩序》剧照结尾,军方高层和带着氧气罩的政要一起参加了暴民的公开处决,彷佛彼此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
⚠️剧透结束分界线⚠️电影聚焦呈现了动乱期间的三个阶层,分别是:受够了剥削压迫而奋起反抗的民众阶层,拥有政治资源并能将至转化成财富的上层社会政要阶层,以及掌握了武力的军队。
政要能利用权力从民众手里榨取钱财;民众受到了太多的压迫和剥削,奋起反抗,通过暴力的方式洗劫政要;
而军方,明面上排出军队保护政要,制止暴乱,背地里却纵容暴民犯罪,并通过绑架的方式向政要勒索。
这部“反乌托邦”的电影,近乎癫狂地呈现了一个政府腐败,阶层不平等,国家分裂严重的墨西哥,然而导演却说,这和现实中的墨西哥仅仅是“稍有不同”而已。
这部电影是导演的一个警告,如果政府持续不听取民众的声音,这样末日一般的混乱就会随之而来,没有任何人能全身而退,保全自己。
它的惊悚之处,并不是因为它营造了恐怖的氛围,而是缘于它完全颠覆了我们的道德标准和认知能力,或者我们揣测人性之恶的想象力。
当你以为女主角因为心地善良,从而能躲过暴民的屠杀之时,谁承想另一个深渊就在不远处;当你以为军队在得到赎金之后,终于肯放人质一条生路的时候,谁承想等待他们的却是黑洞洞的枪管。
人类社会所建构出的秩序,公理,道德,在这部电影里全部荡然无存,每一个剧情的拐点,都毫不犹豫地指向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并将至放到最大。
《人类之子》剧照这部电影虽然没有《人类之子》的制作规模,但这部电影感官冲击之强,对于暴乱表现之深刻,却有过之无不及,最邪的是,它的表演,音乐,摄影等等,单独拿出来,没有一项是出挑的,然而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严丝合缝,没有任何不和谐之处,仿佛不是出自人类之手。
在展现陷入人间魔域的墨西哥危城之时,导演却根本不屑着力于任何镜头的雕琢,
米歇尔·弗兰克米歇尔·弗兰克的镜头克制而冷静,似乎还有一点残酷得去审视暴乱,强奸,虐待,谋杀,这些在任何电影里都会成为焦点的场面,在这完成到极致的末日想象里,不过是平铺直叙的一环,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笔墨,配乐和声音设计也做到了极致的减法,只留下片头的配乐和必要的自然环境音,
整体的视听风格达到了滴水不漏,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声音,每一个动作都服务于剧情的推进,没有一丝不和谐的破绽。
《新秩序》剧组在威尼斯可以想象的是,这部电影的国际发行之路会非常艰难,而国内无论是院线还是影展,自然都绝不可能实现;在一些政局不够稳定的国家,它也一定不会通过审查;甚至在自由的欧美,上映之后也一定会受到抵制。
-END-· 感谢关注·陀螺电影豆瓣 |陀螺凡达可、陀螺电影微博 | @torovandarko微信公众号 |陀螺电影B站 |陀螺电影知乎 |陀螺电影大鱼号 | 陀螺电影今日头条 |陀螺电影西瓜视频 |陀螺电影网易新闻 |陀螺电影
简短说下个个人对电影理解。
对比同类目题材电影 【寄生虫】来说,无疑此片叙事的层次直接上升等级从普通的阶层仇富斗争直接上升到了政权更替。
改朝换代 电影名字就是叫做新秩序很明显是一部以发动政治运动为主要从而来洗劫财富和肃清权利更替的政治手段从而实现权力交接的目的。
之间所发生的暴乱和富人被劫掠也只是权力争斗下的牺牲品。
其中一开始看完有点没搞懂后面的仔细想想就大致懂了所以我说这是一部权利交替的政治运动。
和寄生虫比起来这完全就是一部上升到一个宏观局面的政治电影 政治动荡下 无论是 底层 中层的富人也无一幸免。
从主人公一家婚礼场面以及来的宾客一家可以看出主人公一家非富即贵甚至应该也是政客领导,影片出现一名女法官也来参加可以看出,大家注意女法官来的时候一开始就说我是绕道而来的说主要街道被封锁了说她也是绕了才过来的,说明那个时间掠夺的暴民已经在她来的道路上已经被某种信号牵引着聚集过来,
并且大家注意这中间白胡子头发的老头也就是后面和将军一起的在女东家处理借钱的时候已经离开了,而且白胡子老头说了一句话明显的牵引出了他的问题。
取消原计划路线 说明这白胡子老头是知道原先的线路已经是发生变化了从而改道走人。
女主一出门后暴乱瞬间就席卷来了,这中间这个给女主家看家护院的保镖应该也是有问题的,在暴乱人出现在宴会视野的时候其中一名宾客喊保镖开枪 保镖直接把宾客的脚打穿并大喊大家快进来。
这很明显有人提前告诉保镖了。
后面女主被抓起来关起来的部队也是有问题 细心的朋友应该也会发现来带走女主的时候军人只有三个人他们好像是在寻找什么?
后面被将军下令处决时军服的颜色也是不一样,说明这支部队是专门被下命令来负责搜寻富人进行勒索。
而且一般这种部队从国家层面来说将军调部队一般会调离这个城市不相关的地方非本地服役的士兵来执行其中道理大家应该明白,从影片一幕一个士兵踢了踢一个小孩感觉还有生命体征瞬间补枪的行为来说也是存在问题这是真狠啊 小孩也不忘补枪的。
很大程度上我感觉这些施暴镇压的士兵很大可能是将军提前准备培养好的替他专门处理勒索收钱的最后三个军人被处决也验证了这一说,你给我收钱钱全部收到以后这些士兵全部被灭口处理 。
其实所有被勒索的人质应该就算给了钱也是活不了的军方肯定毁灭所有。
女主为什么会被带出来的原因就是想嫁祸给剧中老实人一家,因为老实人一家知道这个勒索的这个事情肯定没办法活干脆借刀杀人最后也是活不的。
其实女主的父亲他儿子在和他父亲说勒索的的时候就应该大概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只问他儿子她和这个事情有什么关系。
后面还要一百万的时候儿子立马打电话给将军将军还特意问他父亲知道吗?
这也表明了 影片最后我还想说下 最后的赢家应该是将军和白胡子老头双方应该是一个在政权上更上一层楼 一个通过政治在军权上应该也是获利。
谁大谁小应该也是利益相切。。
老实人和富人被勒索的以及平民都是牺牲品。
那些暴乱的也都是高层的棋子罢了。。。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影后感。。。
太震撼了!!!
暴乱的幕后黑手是将军,他通过抓人质向有钱勒索收敛钱财。
最后为了防止事情败露,把所有人质与参与的军人全杀了。
人质被抓进来的那一刻其实命运已经注定:家里没钱的当场就枪毙了;家里有钱的虽然可以付赎金,但不会放你回去的,收到赎金后照样得死。
最倒霉的是那个女仆一家,费尽心思想把女主赎出来,最后不但被灭口,还背上“绑票勒索”的黑锅。。。。。。
看完本片对剧中各人的悲惨命运深感同情。
但是,乱世人生如草芥,历史上这种情况太多了。
有个影评说的好: 本片中的乱像,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常见了,以天津为例…………这些只是大的兵灾,水灾、旱灾,不提小规模的动乱闹饷,与租界殖民地的冲突。
这些兵灾过后,所谓的“军爷”大部分没啥追责措施,都是匪兵,都有枪,抢了就抢了,杀了就杀了—— 最后一句尤其深刻:抢了就抢了,杀了就杀了!
乱世之中,死一个人和死一只狗没什么区别。
几个写的很好的影评:剧情详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289005/《新秩序》炸响威尼斯: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861180/中国近代史很常见的一幕: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648847/
就我为我影评所定的的题目而言,一定不会被多数人所接受,但我想有一部分会明白我所要表达的内容。
1. 这个局面到底是谁促成的?
穷人:我已经很努力工作了,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穷,而且还越来越穷。
所以凭什么他们这么有钱?
而且当我放下尊严去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们都那么有钱了都不愿意借我一点,真是一点良心都没有,他们也不配拥有这么多钱。
富人:我们已经组建了政府,政策是跟你们穷人一起协商制定的,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我还让利了。
所以,制度这么好,你过得还这么差。
不怪你自己,难道还能怪我吗?
赶紧滚蛋,你这垃圾!
政府:那些富人都为富不仁,利欲熏心!!
那些穷人都是刁民,目无法纪!!
我认为,这些就是这个社会整体崩坏的因素,每个位置的人都无控制住内心的恶,每个位置的人都不觉得自己有错(富人的见死不救、穷人的抢劫、政府的失职及推卸责任),每个位置的人都无法体会其他位置上的人的不容易。
而不是有人故意设计了这种局面。
2. 这一次,政府成为最大的阴谋家。
显然,在这次冲突中,政府不是选择从中调停,而是选择从中牟利,成为最大赢家,穷富通杀。
2.1. 政府的不作为(影片未演),富人的为富不仁,导致了穷人暴乱。
2.2. 暴乱之后,政府“机智的”使用军队,划定了安全区,只维护安全区内的治安,安全区外随便乱。
穷人很“机智的”不去冲安全区硬刚军队,劫后余生的富人也很“机智的”搬入安全区。
我猜他们这时候还会心里互骂:“你们平时不是很牛吗,看你们现在的怂样,有种你们出来啊!
”,“穷鬼就是穷鬼,我这边还有家,有种你再来啊“2.3 政府选择趁火打劫,两头通杀:利用暴民事件,绑架富豪的人,让富豪们拿出赎金。
实际上,仔细想想,这是个特别细致,让人毛骨悚然,基本毫无破绽的设计。
2.3.1 虽然平民知道是军队带走了那位姑娘,但在一个动乱的年代,谁又能证明那不是别人伪装的,那不是叛军,那就是真的政府的人呢?
更何况,此时已经军管,穷富之间完全没有信息来玩,富人那边根本就不知道他姑娘去哪儿了。
2.3.2 一个月后跟家人要1000万,也根本不多说任何一个字。
因为说的越多,破绽越多。
总之这个姑娘必死,因为只要她活着她就会指认军队。
所以剩下的就看这个姑娘有多大的利用价值。
如果一要钱就来了,就可以一直要下去。
直要到一分钱再也要不到或这事快要露出破绽为止。
2.3.3 我不知道两个小兵私自要钱,是军队的Plan B(因为家人报警了),还是因为这两个小兵嫌分钱太少决定自己要。
但结局是,姑娘最后还是受尽了虐待,死在了佣人家,佣人成了替罪羊。
政府这次出马,虽然很遗憾的没能救出人质,但还是成功的解决了案件,击毙了一名劫匪,并抓到了一名劫匪。
然后还可以很骄傲的宣传,什么“多难兴邦啊”,什么“我们是伟大光明正确的啊”,什么“受害者家属情绪稳定啊”Plan B的思路是:大钱要不到,我就要小钱,要到多少是多少。
我当然不可能查到政府就是流氓,但是我可以查出来你家佣人是流氓,又或者实际上只是政府里出现了害群之马。
所以找两个小兵,答应给人家点儿钱,然后他们去找富人家佣人,佣人再传话拿钱。
所以最后解决办法是,在佣人面前揭下两个“害群之马”的面具,表明这是他们的个人行为,顺道也把这四个人绑在一起,把他们都弄成合谋。
然后那些军人就来个毁尸灭迹,女孩儿带到佣人家杀掉栽赃给佣人,男佣人直接击毙,女佣人拉回去审判来个死无对证有口难辩,再当众行刑。
私自要钱的解释是:小兵的行动坏了将军的大棋。
所以将军要杀这些军人泄愤顺带立威严,佣人那边属于善后部分。
3. 个人太渺小了,谁能看清整件事,谁能自救,谁能救人呢?
神不出手,有谁能得救呢?
3.1 暴民杀富人,只是因为仇富;富人不救穷人,因为瞧不起,因为眼里只有钱;政府设计,吃人不吐骨。
这些人心里没有别人,神佛不救,说得过去;3.2 姑娘和佣人,他们这些是在这个乱世还愿意尽量去关爱别人的人,然而他们个人的力量太过于渺小,他们也没敢反抗,同样也并没有出现救世主来拯救他们脱离苦难。
也就是好人没好报吧3.3 问题是,好人就要有好报吗?
这可能只是各个宗教“骗人”的噱头吧。
佛家说多行善事可成佛,道家说替天行道可得道,基督说成为义人会得到拯救,听的多了,人们就把好人与好报建立起了逻辑关系。
但佛家也说“无欲无求”,道家说“顺天应命”,基督教说“一切只有神掌权”。
放不下要“善果”在佛家就是修不掉妄念;想着办法要避劫,怎称得上“顺天应命”;一定要个你认为的好结果,到你是你掌权还是神掌权?
所以,为什么要“逆天该命”?
为什么要努力成为人上人,要努力干这干那,你努力了不就意味了不服神佛的安排吗?
3.4 想的明白3.3,我觉得就可以释然了。
就像我们小时候跟老的时候想的会不一样一样,在这个世上,每个人的人生境界也不一样,这么多人组成了这张大网,促成了这么多事发生。
有的人会明白,有的人就是不懂。
时间到了,你自然就明白了(想起电视里佛家的话:你尘缘未了,或者你尘缘已尽)。
4. 这是个反乌托邦的故事,当然是个黑暗的结局。
死后的世界我不知道,所以影片里这些人的结局到底是好是坏,我无法定论。
另外,到目前为止,我也仍在用好坏这种字眼,也许在更高的境界中,并不是以好坏来评价事物。
5. 对于此电影而言,唯一没有演的就是”救世“。
在富人压榨穷人的时候,在穷人杀富人的时候,在别人遭遇霸凌的时候,人人都选择屈服于暴力,没有人能选择站出来维护自己心中的正义。
这可能也就是影片中的世界不值得神佛出手拯救的原因,所以,可能在神佛拯救我们之前,我们必须要先自救。
对女主人痛下杀手的保安,满脸喜悦抢夺主人家财物的女佣,杀死孕妇,杀死新娘(将军和幕后黑手都熟悉这个女孩),杀死无辜的女佣及其儿子。
相比较稍显飘渺的新秩序,混乱释放的人性更加可怕,不必感叹坏人变老了。
善良的人,根本活不长。
本以为在看完三部华语片后的威尼斯电影节就这样准备划上句号了。
但事实证明,我再次低估电影节的魅力所在了,不到最后一刻,随时会有爆点出现。
我们只需安心等待,总会出现,或早或晚,就像今天。
上午,就像这几天每天的往常,坐船从主岛去电影宫,路上一边处理前一天发布的许鞍华导演访谈信息一边整理下午王晶导演的访谈提纲。
然后走进电影宫准备观看倒数第三场主竞赛影片,这是一部墨西哥影片,叫做《新秩序》
对该片完全没有期待,因为导演米歇尔·弗兰克的上一部作品《艾普尔的女儿》虽然在戛纳获得一种关注奖项,但是影片本身没有什么意思。
然而却被这部突如其来的电影炸到半空,久久无法落地。
甚至都没注意到首场结束时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众媒体人的大喊声。
这部影片描述的是在墨西哥一个上流社会家庭在举行婚礼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意外事件并由此事件所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
后来被朋友问及为何感觉这部电影带给你这么大震撼,比去年的金棕榈《寄生虫》,金狮《小丑》以及今年柏林的爆点《DAU》呢。
虽然这些类型电影是无法放到一起刻意对比的,我依然会觉得这部影片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了那几部。
这部影片时长88分钟,很紧凑的把《寄生虫》的穷富阶层对立,《小丑》中的反社会暴乱,以及《DAU》中的性虐羞辱场面凑齐了。
除此之外,导演通过一次次的情节反转不停让观众感受智商被碾压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跟看诺兰的《信条》还不同,因为《信条》里的各种概念是超出人类现有认知范围,而这部电影里面所发生的一切都看似合理,在可控范围内,却一而再,再而三失控。
前一秒钟你刚觉得可以把悬着的心放下了,紧接着的下一秒会吓得你目瞪口呆。
这种接连失控会诱发观众内心的恐惧,所以很多人看完都说吓出了一身冷汗。
其次,这部电影打破了以往对于跨越阶层,力争上流的固有观念,如《寄生虫》里穷人对富人的艳羡,借用豆瓣评论里的一句话,看完这部电影,你会觉得不管身处何种阶层,都是不安全的,因为里面除了底层和中产之外,还包含了高层统治阶级,而正是发生在统治阶级身上的意外事件将一切不安全感无限放大。
再次,导演将这个故事放到一个架空的时代,这样就可以更加肆意的展示阶级斗争和暴力政变,也可以让剧情的走向更加富有戏剧化。
而其高明之处在于他所营造出的真实感让这些内心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虚幻场景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还是会沉浸其中,无时无刻不会觉得里面的一切都会发生在自己生活的当下。
看完上午场,我立即又订了下午两点的第二场,后来发现如此操作的不止我一人。
在二刷的时候,我发现影片开始的前十分钟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描述婚礼的群演场面,这里面其实交代了很多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而这些关系都是和后续情节相关联的。
另一点新发现是导演的镜头语言很绝妙,当他希望让观众看到并记住某个人的时候,在场景中无论有多少人出现,观众的视线都会被那个关键的人物所吸引,这种吸引并不是通过夸张的动作或艳丽的服饰。
导演米歇尔·弗兰克在威尼斯之后会到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做评审团成员,《新秩序》同时会在西班牙展映,此外这部电影也同时入选了TIFF多伦多影展,下周会在北美放映。
如果幸运的你恰好在这两个城市,那很推荐去看一下这部影片。
虽然是虚构的,但又很有真实感。
1. 深肤色的穷人暴动场面很真实,就是打砸抢。
哪有什么推翻压迫获得解放的崇高目的和正义驱动,那都是后人们为了某些政治目的牵强附会硬套上去的。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不打砸抢还不如在家混吃等死。
2. 富人和穷人就是天然对立,社会财富蛋糕就那么大,你切多了别人必然就少了,哪怕两个群体里各有一些少数可以相互理解的,但改变不了大环境。
平时大家可以相安无事互相礼貌性问好,一旦穷人们有机会了,必然会对富人们施以最大的恶意。
3. 拉美特色,军方权力不受限制。
原西班牙语系地区独立以后,基本上都陷入一个看不到头的无限循环:民选政府腐败->人民抗议暴动->军方接管军政府独裁->被民选政府推翻->民选政府腐败->人民抗议暴动->军方接管军政府独裁。。。
在这个无限循环里,军方的权力越来越大,既表面上讨好富人,又暗地里挑唆穷人,自己坐收渔利。
4. 在乱局中,没有善恶之分也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无论穷富,太天真的人都活不长。
5. 影片的结局是最大的亮点,富家女新娘自以为被救了,还擦掉额头上的数字,结果还是被击毙在保姆家,而帮助救她的保姆一家,儿子被嫁祸成枪手击毙,保姆则被当作绑匪处以绞刑。
最后国歌响起,将军和政客们在一起观看行刑并憧憬美好未来。
墨西哥会不会发生这样的暴动不知道,但在东南亚某最大的岛国这样的情节一点也不陌生,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看了一圈影评都没有敢提及当年惨案的,可见是多么的讳莫如深。
1998年5月,该国军方鼓动贫穷的原住民暴动,让原住民把怒火发在无辜的华商身上,奸淫掳掠死伤无数,后来还是美帝媒体揭露暴行,引来国际社会舆论压力,然后国该政客和军方才假模假样出兵“平乱”,同时还借机敲诈了华商们巨额的“保护费”。
本片如果换个肤色和国旗,那就是货真价实的纪录片了。
此片看得我全程紧张,毛骨悚然。
故事设定在不远未来的墨西哥,女主玛丽安正迎来自己的大婚之日,家里宾客盈门,社会名流军政高层,甚至毒枭大佬等都悉数而至,不难看出玛丽安一家非富即贵。
本应是浪漫美好的婚礼也不失为一种上层社会利益勾结的交易场所。
此刻门外的街区已经发生了贫民暴动,玛丽安因为坚持给老仆人送治病的钱侥幸躲过了这场婚礼屠杀。
暴动还在继续,是谁制造了这场屠戮,是以将军为代表的军方?
是受压迫奋起反抗的贫民?
还是政府为了维护绝对权力的洗牌之举?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富人们被洗劫一空,被敲诈勒索,被残忍撕票,穷人们手无寸铁,虽置于暴乱看似反抗,但只是局中的棋子罢了,性命更不值一钱,可参照老仆人的死亡。
迷雾重重,从善良的管家营救玛丽安,女看守借机勒索,被将军毁尸灭迹,玛丽安好不容易脱离魔窟却被护送她的军方一枪毙命,甚至栽赃嫁祸给救她的司机,到底谁才是正义的一方,最后老父亲还感恩戴德的观看了一场对杀害女儿凶手的行刑,混乱、迷惑,却又冥冥之中感知到了什么。
新的秩序真的建立了吗?
骇人的真相曝于观众面前,冲击力巨大,直指人心。
这部电影由墨西哥导演制作,另一种译名叫《少数人的秩序》,极度贴切,作为美国的后花园,其毒品泛滥,社会治安堪忧,生活在其中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也无法选择善良,此处参照《侣行》-墨西哥篇,算是较为真实的现状写照。
也不由的想到美剧《使女的故事》,也是设定未来发生的故事,政府被推翻,国家进入极权统治,阶层极端分化,碾压了平等、正义和自由,一种新的秩序,一种变异倒退的秩序给予了我们毁灭性的打击。
透过此类影片,面对几近真实却又未知的存在,我们怕了吗?
新秩序 (2020)7.42020 / 墨西哥 法国 / 剧情 / 米歇尔·弗兰克 / 娜因·冈泽勒斯·诺威德 埃利希奥·梅兰德斯「新秩序?
老传统?
」
「新秩序✘」没有理论指导的纯粹暴力是无法解决压迫和剥削的。
它所改变的只不过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对象。
由此,能够感受到甘地的部分伟大之处。
同时,更能感受到马列思想的划时代意义。
但显然,一味的非暴力不合作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
仅仅依靠着先进思想纲领进行的改革更是脆弱如沙之堡垒。
因为无论如何,无论何时何地,大国的意志都始终笼罩在天空之上。
除非你也是大国,或者超级大国。
「墨西哥」混乱的墨西哥就如同是混乱的非洲大地的缩影。
没有人在乎新秩序是什么样子的。
被压迫者不满,于是抽刀向压迫者,不过如此。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不过是人员的轮换罢了。
大国不在乎一个政府的垮台,不在乎旧秩序的崩塌。
对于他们而言,不过又是换了一波傀儡而已。
什么?
新认的儿子不听话?
看来这个新政府还是不够民主啊!
当地人民肯定已经翘首以盼着我们去散播福音、教化民众、传递民主的光辉啦。
快快快,CIA,启动!
这个国家现在急需一套「新秩序」。
以及,一个「民主的」新政府。
「民主」人民在求索,但大多数在迷茫,然后逐渐疯狂。
最后决定用永无休止的暴力,撕碎旧秩序和旧政府,然后用废墟堆砌出他们想要的新秩序。
可到头来,不过还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国的暗影,始终拿捏着命运的天秤。
你说你是人民的选择?
这可由不得你。
「天佑XXX」
这就是没有核心思想理念指导的结果,只能是暴动,只能是无知的狂欢。没有社会彻底的革命。无论是阶级上的还是思想上的,无产阶级老百姓始终还是被奴役的韭菜而已。
[C+]
平民阶级:相互争夺权贵阶级:尔虞我诈军权统治:集权控制这些不同既得利益者除了内部的撕裂,还外延到对其他既得利益者的掠夺;不管是权贵阶级还是平民百姓,都是集权暴力统治下的棋子和受害者;但我们也看到了,只有平民阶级一直在被伤害和伤害「自己」而已。最深刻的不是尸横遍野、不是集中营管教、不是裸体画面,而是在集权暴力统治下,没生命去发声,没有真相,没有回溯,你看到的是只是别人让你看到的。
前半部分婚礼还有点意思,后面是啥玩意??
Indian Life Matter! 很难说清楚这部片和《小丑》哪个更让我讨厌些。
虽惊悚,题材有点飘,镜头差点,难入戏!,。
一场游行示威很快演变成暴力屠杀,即使是歌舞升平的富人区也不能幸免。在穷人把富人洗劫一空之后,军方迅速镇压并化身绑匪趁火打劫,所谓富人穷人全部都成为蝼蚁,一种豺狼当道的新秩序正式建立。
非常反乌托邦,一点都不荒诞。因为现实只会更残酷罢了。军方最后屁事没有,就像墨西哥国旗一样,红绿永远无法融合,杀害的与被杀害的根本没捍卫到所谓的正义,不过是为军方做嫁衣。可悲啊。
寓意基本能懂,但未免过于单薄了
没有道德、没有正义、没有真相。
只有85分钟(除掉片头片尾的花絮不到80分钟!),非常紧凑。
开头洗手间的绿水本带着无尽的压抑,爆发之后却只有荒唐与可笑。所谓新秩序无非就是末法时代的兵权当道,阶级沦为庞大秩序的玩物,本该由经济带来的社会对立到了这里空有其表,遗憾过后留下的只有空洞毫无深思。
3.7分。
好吓人 演员演技全部在线 出了一身汗
简单粗暴的政治小寓言,奇观展示环节很绝,也没野心抠细节立人物,新秩序才是主角,还挺喜欢这股压抑的愤怒的
凌厉、冷酷、有深度。甩《寄生虫》十条街都不止
过于虎头蛇尾了,开头以为导演要造一个大局,结果视野却逐渐狭窄缩小,这真的只是个给人看杀人爆头的爽片吧。
米歇尔·弗兰克的剧本一直是这样的思路,这次猎奇和剥削的元素多了点,在这些元素之外还是写到了权力的本质。
此时的我们不就在一场“新秩序”下。
有如神助一般,全方位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