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巴基斯坦只呆过一个月,而且一直在伊斯兰堡。
但是看到电影里卡拉奇的街景,感觉还是非常熟悉。
一直以为茱莉只演动作片,没想到这种纪实片她演的也如此之好。
由于工作原因,自己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来回奔波。
身边同事有不少危险的经历。
最危险的一次,一个同事在卡拉奇差点被几个东突分子绑架。
幸亏当时一个本地员工非常机警,偷听到他们的讲话,才及时逃到了安全的地方。
伊斯兰世界不少恐怖分子,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绑架了。
全部电影看似以凌乱的镜头穿插着,就像一曲小调一样,在巴基斯坦的记者夫妇俩约好,等丈夫结束完最后一个采访任务他们就去迪拜休假,然后回国,然后丈夫出门采访,女主人去超市买菜。
在超市中,他们还互通了电话,一切就像我们日常的生活。
可事情就这么发生,身为美国人的丈夫被巴基斯坦某组织绑架,影片在零散的镜头中,展现了一位妻子的担心、坚忍、强撑,一直到最后得知真相后的撕心裂肺。
最打动我的一个镜头就是流言说丈夫已被杀害后,女主角一个人跑到花园里哭,可哭了没有几秒钟,她就用手抹干了泪水说,对自己笑着说:太傻了,太傻了的确,哭一点用都没有,最要紧的是找到自己的丈夫,这种冷静与理性真令人敬佩。
影片穿插着官方寻找丈夫的画面、穿插着妻子在床上整夜守着电话的画面、还穿插着他们俩过去的点滴甜蜜,真的是点滴,很快的快闪闪过。
但作为观众,很自然的就陷了进去,感觉他们与我们休戚相关。
最终官方收到了一卷录像带,当他们把丈夫被杀的消息告诉妻子时,妻子仍然不能相信,说不定不是他,说不定没有杀死,总会有那么多说不定。
可人们告诉她“他们用的是刀,最致命的方式——他们把他斩首了”……妻子的表现去看电影吧,她表演的太真实。
事后,她独自产下了孩子,带着孩子独自在法国生活像一位豆油所说:这部电影里“没有美国人的不可一世,也没有刻意妖魔化穆斯林国家,不纠缠于政治,不宣扬理念,只有真实。
”但我要补充一句,这真实会引导你同情在中东国家的美国人,会让你感觉什么基地组织、恐怖组织的确令人反感。
这种同情是每个人出于人性都会产生的,却把关注点放在了美国人身上,却让人忽略了美国这个世界警察的种种不应该不人道的恶之面。
为什么中国人就拍不出如此感人的电影?!
为什么中国人拍不出内心如此强大的电影?!
为什么中国人拍不出从人性上感召国际的电影?!
我们缺乏素材吗?
从船长被扣押到南京大屠杀,每一件事实都留下一片惨痛的记忆,却没有人能将残酷的真实呈现出来,每一部片子都是被弱化、被曲解,就是不肯正视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不能一针见血的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为之恻隐。
想到看完《南京!
南京!
》后,很多人陷入了思考。
可一部好电影,尤其是为了反映战争给人带来创伤的电影不是用来让人思考的!
人们的第一观感应该心痛!
再也不想这种事情发生!
并会在潜意识中反感类似的事情。
像《坚强的心》一样,里面没有太多对基地组织的仇恨、更没有什么对美国政府反思,人们只会诚挚的希望,希望战争和仇杀远离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去打动别人?
将意识形态的东西抛开,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用纪录片的笔触刻画了很多的人物,大量的“空”镜头充满了人性的同情与关怀。
我喜欢这样的色调和剪辑方式。
导演拒绝将这个故事煽情成一部“大片”,而选择冷静客观地叙述和还原,让观者仿若看现场直播般随事态发展而心情起伏。
手持的拍摄,强调了纪录片的效果,更营造了现场的紧张;快速蒙太奇有意识地挤掉了几乎所有抒情的空间,将那么多复杂的线索和场景编织起来,让人感觉紧凑却不生硬。
“现场直播”的同时,没有任何背景音乐;而当镜头像眼睛一般从当地人与他们生活场景上掠过,当回忆中温暖的画面悄然融入事件的发展之中,音乐不着痕迹地烘托出你我内心的柔软与温情。
时间、空间,此时、彼时,交揉一处,似混乱,然有序。
镜头下素颜的茱莉用内敛的表演让人感受到强大的情感张力,反而要比歇斯底里更加使人震撼。
镜头同样也留给了巴基斯坦的平民、孩子,他们生活的城市和角落,他们的信仰与漠然。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死亡,却没有恨。
我还以为会有奇迹出现,结果那记者竟然死的这么惨。
这电影没有大片那样的气势,却是在写实般的晃动镜头中一点点展示出一个承受丈夫被绑架的准妈妈坚强的心。
这样的方式,我喜欢。
看完的感觉:真实,混乱,揪心,第二遍看完的感觉:真实,一个美国人,记者,被绑架,被杀害,他的怀孕的妻子在不停的寻找恐怖主义和一个政治大国的博弈巴基斯坦 , 塔利班 , 恐怖主义 ,,,,,,表扬一下主演:安吉利那朱莉,用演技证明一切的时候到了
分两天看掉这只片子纪录片的语调朱莉不施粉黛 挺着一只近乎真实的大肚子美军进攻阿富汗后 在临国巴基斯坦采访着实是危险 某天丈夫离去后 就只能在恐怖分子发来的勒索邮件上看见照片之后几天绕来绕去地寻找后被告知被斩首 大卸十块没有讲政治 没有讲恐怖 只是朴素地讲了一个妻子的感受她一直坚强微笑 不想一点坏的可能 回忆和丈夫的点点滴滴最后的坏消息来临时最终也只有讲"NO,NO,NO^"最后她离开巴基斯坦临走前 感谢每个人 "虽然DANNY死了 我们没有失败恐怖分子并没有恐吓到我们" 走时再看这座城市追忆起婚礼场景 丈夫在吻她前踩碎玻璃杯司仪说 玻璃杯的破碎象征着人类快乐的脆弱然后生下孩子 收起伤痛 露出笑容恐怕只有朱莉才能演绎这样的女子吧?看完心里有点东西沉下去 不知道是什么PS:昨晚开部门会 领导让我去追查渣土车 貌似有点小艰险领导说 想当年我做舆论监督的时候^^^^^^^^哎 现在想起来 也就在中国做只小记者最为安全虽然什么自由什么理想难以实现
茱莉原来也能如此坚强,那撕心裂肺的“No...No...No...”真喊出了失去丹尼后对未来幸福的绝望,然而当她“保持微笑”后,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这个迷一样的女人...所有的汽车来自日本,所有的手机来自诺基亚,只有网络上才看到美国的标志:yahoo...hotmail...google...然而它仿佛是罪恶和恐怖的根源。
这个迷一样的国家...巴基斯坦人面对美国人自命不凡,面对自家人心狠手辣,却能在混沌杂乱的环境中连战连捷,甚至抓获重犯都不需手铐脚镣加身,菲律宾特警该好好学学人家是怎么干活的!
这个迷一样的民族......
这世上有太多的好电影,而我看过太少。
故长久以来都是朋友给我推荐这个很好那个不错,还有人总结出一些同类的电影贴,让人看了有兴趣并且会找出一系列。
我不知道是因为所学还是怎样,我对于像north courtry, 费城故事以及新闻媒体类的电影非常感冒。
这部电影便是无人推荐但是我自己发展的独立喜好。
终于,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独立喜好。
对于本片,我觉得有些短暂,后来那段字幕解说能够补充情节,却在感情方面稍显不足。
不过想来也是,牵强的要拍些什么,未免有拖沓之感,想必只是为了突出整个过程。
玛丽安因为丈夫被恐怖组织绑架并作为政治工具与美国谈判这件事而发生的一系列的反应。
她担心他的安危,她想念他们一起的日子,她努力联系所有的线索与大家配合控制自己的情绪拯救他,她愤怒主持人的不逊提问、华尔街日报所谓的协助国家调查而给公众以及恐怖组织造成的华尔街为政府服务的印象、把他的心系泄露出去使其更危险。
她一直没有放弃。
因为这部电影,我去查看了犹太人的历史,去搞清楚为什么异教徒会如此仇恨犹太人。
因为这部电影,我对那块土地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
我仍然一无所知,我会努力去了解。
影片有个细节我最喜欢,玛丽安的哥哥过来看她。
朋友同事都在,丈夫的家人在美国不停打电话,这些都让她坚持下去,可是在她看来她不能在他们面前崩溃。
但是她可以在哥哥的怀抱里哭泣。
最后,我最喜欢玛丽安的那句话放在这里,我没有被吓到,你们也不能够被吓到。
故他虽然死了,我们没有失败。
when she heard about the bad news from the video , she shouted "No,no,no'' , almost 15 times from her heart with all strength , this was so impressed . finding out the truth and hope her husband could go home earlier , but we can't face the truth that her husband was killed finally , mighty heart to face the truth and keep live continue to do the same job of journalist.
2002年2月21日。
我的20周岁生日刚过去两天。
那时,九届人大和政协即将召开,张艺谋正在准备为《英雄》造势,韩日世界杯3个月后就要打响,911事件已经过去了近半年。
那时,我还是某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二年级生。
而《华尔街日报》记者Daniel Pearl已经躺在了冰冷的墓地里。
即使我一再回想一再google,也无法唤起对那一刻的记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名美国记者的名字和关于他罹难的报道时,有没有像现在这样心痛呢?
感谢这部电影,我得以从不那么“新闻”的语境中去重新认识Daniel,当然还有他的妻子Mariane。
911之后,3000多名世界各国的记者涌入临近阿富汗的巴基斯坦。
Daniel所做的,是他的职业要求他做的。
而在Daniel被绑架之后,Mariane则是作为妻子、准母亲以及同样具有专业精神的新闻记者,去应对那噩梦般的20多天。
5年前结局就已经写好,5年后我们仍是“局外人”,不同的是在坚硬的政治冲突与阴谋背后,一些柔软的细节通过影像浮出水面。
除了影片中不断闪回Mariane与Daniel在一起的亲密时光,最令人动容的,是Mariane用女性特有的方式描绘出一颗“坚强的心”的具象,首当其冲的便是“相信”。
相信丈夫是诚实的新闻从业者,相信对话能提供解救的希望,更相信丈夫和自己都不会被恐怖主义吓倒,而她将有勇气面对未来发生的一切。
所以,Mariane会给已遭绑架的Daniel发短信说I love you,这也是她祈求丈夫平安的唯一祷词。
在等待消息的紧张日夜里,她仍不时微笑。
因为Daniel说过:不要失去你的微笑。
卡拉奇的天空下着雨,Mariane抱臂站在廊檐下。
她的巴基斯坦朋友相信,真主是同雨水一道降临的,Mariane凝神地看,如同平静的力量降在她心里。
值得一提的是Angelina Jolie的演出,表现Mariane徘徊在不安与克制间的心态相当到位,深情得也恰到好处,戏剧化部分则交由情节自身的发展来完成。
撇开性感路线,Jolie一样走得昂首挺胸,甚至让人觉得比起曾经的离经叛道,这个成熟坚毅的形象更适合现在的她。
Mariane回到法国后继续记者事业。
儿子Adam出生、长大,在一个完全不同于卡拉奇的城市。
我在网上看见他们母子的照片,笑容恬静,如任何一个幸福家庭里的成员。
尤其是那个小男孩,有着一半犹太血统,也许尚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却流露出与父亲相似的神情。
网上Daniel的照片大多是绅士模样,睿智而和煦。
即使被囚期间那几幅也不显得惊惶,只是有些疲惫。
不知道那个时刻的他想要对Mariane说什么呢?
随文附上影片结尾曲的歌词In a Manner of speakingI just want to sayThat I could never forget the wayYou told me everythingBy saying nothingIn a manner of speakingI don't understandHow love in silence becomes reprimandBut the way that i feel about youIs beyond wordsOh give me the wordsGive me the wordsThat tell me nothingOhohohoh give me the wordsGive me the wordsThat tell me everythingIn a manner of speakingSemantics won't doIn this life that we live we only make doAnd the way that we feelMight have to be sacrificedSo in a manner of speakingI just want to sayThat just like you I should find a wayTo tell you everythingBy saying nothing.Oh give me the wordsGive me the wordsThat tell me nothingOhohohoh give me the wordsGive me the wordsThat tell me everythingOh give me the wordsGive me the wordsThat tell me nothingOhohohoh give me the wordsGive me the wordsThat tell me everything
面对这样一个真实而残忍的故事,混乱的纪实风格也许是最为贴切的表达,喜欢其中对于复杂人物关系的表现。在这令人无奈、使人迷惑又无从改变的世界上,为了得到、付出更重要的是相信爱,人们不得不坚强。
朱莉演的可以,脱离了以往的冷艳,回归到如水的朴素和坚韧。剧情不是很喜欢
安吉丽娜只是在那干吼,没有很大表演的发挥啊.
因为AngelinaJolie ,看了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比起朱莉演的换子疑云,这部……。本可以拍得更好的,可惜了原著
坚强的女人,勇敢的心
不建议看,很闷,很无聊,无寓意,没悬念,就是纪实,
AngelinaJolie 被这么多人不是没有理由的,把一个坚强的女性演绎的完美无比,这部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框架实在是很紧凑,无法想象当时剧中女主角是有多坚强才能面对自己丈夫被残忍杀害的情节,伟大的战地记者,有勇气去战地的记者都是真的真的让人无法不敬佩和崇敬的
2013.11.5 凌晨 片尾曲好动听 最后一个长镜头好美 突然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 那股来自你爱的人的力量 即使他已离开 ...nouvelle vague翻唱的in a manner of speaking
美国人卖瓜,自卖自夸。做这样一个题材,创作者的角度很关键,一家之词只会失去公信力,客观写实的镜头,反应的却是主观意愿,真诚在哪。不过,朱莉的演技很棒,赞一句。
我在想像这样的电影到底会有多少部分是完完全全真实的,到底他们带来的是希望多一点还是无奈多一点。世界太大,人太渺小,很多我们今生无法体会。
不喜欢安,但喜欢电影里的她.
有点纪实的意思。美国人再坏也是人,和所有人一样,失去至亲的一刻是痛不欲生的,坚强的妻子,坚强的美国人。这就是这部片的意思吧。
她很堅強...可是我對這種題材普普通通
前面的过程节奏过于缓慢,可能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缓慢来体现妻子的煎熬,一个torture的过程,告诉我们要如何坚强,不过我觉得妻子的内心过程不够丰满。
还是不错的。。。素颜的茱莉也不是不能看的~~
从希望到失望到绝望到重新站起来。也是拖着大肚子,让我想起了永不妥协
Only family matters.
不是我的菜 于是我选择了快进 于是我发现竟然这样都不影响我理解剧情
既然选择了去战场,就必须有个战地记者的样子,这类事件只当稀松平常,意料之中,换作任何一个有新闻正义的记者都会赴这个未知的采访。
乱七八糟的流水账,你知道这个故事女主应该是个很坚强的人,应该是很动人的,但是看完就没啥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