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至尾你看不到这个青年有任何质的改变,一群loser组成的“无常索命”似乎只是为了凸出他的卑微与无能。
在这个只有舞台大小的便利店里有视财如命的老板,妄想成瘾的警察,好色成性的大佬,外强中干的医生,内心脆弱的姑娘,郁郁寡欢的老者等形形色色的人。
这些香港社会极为典型的职业形象恰如其分的出现在每个环节中,也就此在杀人权的置换中爆发应有的情绪。
很多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的行径极为诡异,甚至不可理喻,当知道他们只是阴间的厉鬼之后,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情感为什么在这样一个不恰当的时间迸发。
而那个青年似乎就是每个人沮丧情绪的集合体,当每个人在他面前一一倒下的时候,也就宣告他对这个社会的憎恶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以至于最后他宁愿用死亡换取仅存的尊严。
一声巨响,灰飞烟灭,炸掉的却只有他对这个社会最后的情绪。
当一群鬼魂看着这个躯体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接受它,因为这个时候再也看不到这个人对于社会的希望或者抱怨了。
即使青年最后回到了自己的躯壳,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再也看不到希望的未来!
这部电影带给我一种几乎嘲笑一切的悲凉,哪有什么最后的重燃希望,只不过是无人问津的自我毁灭······
《老笠》,略略有那么点《Kill Bill》的影子,我以为我会报复,是的,我真的在花样报复。
The city is stuck, 生活就像一座牢笼,我就像那头一脸错愕的“红彼得”,半蹲着蜷缩在笼子里,站不能站,坐不能坐,钢筋铁条卡进了皮肉,除了呼吸,动弹不得,唯一需要的,就是一条出路!
卡夫卡说,唔,你有;老笠说,超,你没有。
一个囊空如洗的废青,一个唯利是图的店主,一个老无所依的劫匪,一个错嫁基佬的女工,一个精神爆裂的黑警,一个不甘凌辱的雪梨,一个吃软惧内的大亨,一个穷不离衰的卢瑟,一个癖好龙阳的渣少,所有人的人生,都被一个莫名的错误扭转,于是怒从心头起,于是恶向胆边生,at尼度moment,要爆了。
一如当年那句流行,你有压力,我有压力,未解决!
这里没什么隐喻,这里都是明喻,做人的时候往往没得选,做鬼的时候何妨过把瘾呢?
现在就开始reset,群魔乱舞,拿捏一下那副六神无主的躯壳,将鬼不理的风味戏谑到癫狂,让密不透风的活死人墓里也能间或传出几度笑声。
可惜怨懑犹如跗骨之疽,爆头爆衫也挥之不去,终究还是人鬼殊途,各行各路。
因为人,甭管有没有用吧,总得要有个人样儿,check一下。
许多年了,香港电影弥漫着一股挥之不散的沉沉暮气。
谁都不是那个谁了,曾经的天马行空与英雄血气皆垂垂老矣,只能怀旧,怀旧。
眼看着当年的韩国徒弟一骑绝尘,自己却靠着满脸赔笑地往大陆送盒饭糊口。
幸好大陆人嘴不刁,送盒饭也能送成暴发户。
可是过不了多久大陆人就会发现一个事实,香港的外卖和自家的快餐味道越来越一致,原来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指定了配方。
没去过香港,却从港片中深刻体会到香港人活得很纠结。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的文化可能真的存在一个神秘的黑洞,它能把我们的一切智慧和创造性都吸纳进去,把我们变成一群无知无明的困兽。
《老笠》无疑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令人振奋的港片,把港人的困兽之境酣畅淋漓地呈现无疑。
深深的颓丧、迷茫、绝望,深深的愤怒、呐喊、反抗。
漫长而广袤的个体人生和众生相被急剧缩小,地理和政治上的香港都浓缩成深夜小小一家便利店。
题材颇似《夜店》,内容和意义却超过《夜店》很多。
我们不是香港人,我们体会不到香港人的绝望,我们的思维长期以来被一种奇怪的逻辑占据:人与人之间从来不是平等的契约关系,而一定是主从关系。
我养你,你就一定要卑躬屈膝;你养我,我就一定要感恩戴德。
人与人始终不能处在平等的位置上,以卑贱为荣并齐心合力把高贵拉下马,在比自己卑贱的人面前又盛气凌人。
理解了这一点,或许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中”。
这事改变不了什么,本质上就是绝望。
《老笠》的结局是一次超现实主义的重生,却不是新生,唯一的改变是死加固了对生的信仰,尽管这个生仍旧是死前的生。
如同过年,除夕对旧年期期艾艾,初一对新年喜笑颜开,浑然不觉新年就是旧年的反复。
不管怎样,你只能活下去。
故事呢其实是这样:一群鬼串通合作,想要弄死年轻人阿平,(阿平,全名叫刘建平,是个“废柴”),然后上他的身(鬼想投胎转世),或者说“夺舍”(《有线怪谈之夺舍》 李修贤 吴倩莲 饰),以重新获得生命,但是最后嫌弃阿平这个年轻人什么都没有(要身材没身材,要能力没能力,要地位没地位,完全就是穷屌丝一个),结局呢还是阿平重新做回了自己。
首先呢,我先对故事出场人物作以概括分析:真可谓是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
1.阿平(男主 曾国祥 饰):废柴,市井游民,失业,租劏房,冷漠,麻木,自卑2.胖子(林雪 饰):便利店经理,老板,尖酸刻薄,小气精明,势利眼3.美图:便利店女店员,未婚妻,相貌平平,被男友欺骗4.美图男友:未婚夫,Gay5.H警阿仁(姜皓文 饰):黑J,精神分裂,卧底,见财起意,心狠手辣6.老鬼(冯淬帆 饰):笠叔,有犯罪前科,打劫便利店7.聪明女(崔碧珈 饰):医生,大亨的女伴,身材火辣,魅惑8.大亨:黑社会大佬,灰色地带的人9.警察PTU:T制内群体,被H警所杀10.小男孩:城市的未来11.炸弹狂徒(卢惠光 饰):小士多店老板,市井小民,店铺倒闭,自杀12.血女:便利店经理的老婆,被他所杀 《老笠》改编自同名话剧,如同一出小品劇,黑色幽默,戏谑犀利,诡谲又含蓄,在港式无厘头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神反转的抢劫。
“老笠”,粤语意思即“打劫”,电影里不仅指超市里的打劫案,隐含的更深的是人生的打劫,被劫去时间,被劫去生命··· 结尾,笠叔和阿平的一番对白发人深省!
笠叔:自从你有记忆以来,谁最有名?
哪一个最有名?
是谁?
阿平:刘华啊!
笠叔:现在呢?
阿平:也是刘华啊!
笠叔:在你是小孩的时候,大家是怎么称呼刘华的?
阿平:华仔啊!
笠叔:人家是怎么称呼你的?
阿平:小孩笠叔:现在的小孩又是怎么称呼华仔的?
阿平:也是华仔笠叔:那刚刚进来的小孩又怎么称呼你的?
阿平:叔叔笠叔:答对了!
华仔仍然是华仔,直到现在的电影里面,他仍然是一位帅气的男主角,而你,已经由小孩变成了大叔!
笠叔:这个社会就好像是娱乐圈,第一线的人,几十年还是在第一线,而在第三四线的特约演员,何时才能上位?
笠叔的话,简直是一针见血,令人醍醐灌顶啊。
废青阿平在士多店经历的这么多场不断变换主角的打劫事件,隐喻着对HongKong社会问题的鞭挞和思考。
片中各行各业的人物及他们所处的生活状态,正是揭露香港这样光鲜亮丽繁华大都市背后不为人知的阴暗一面:香港贫富差距明显,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诸如社会阶级固化,年轻人看不到出路,看不到未来(可以参考《智齿》、《命案》,郑保瑞【《九龙城寨之围城》的導演】也是在深刻表达这一主题)。
市井小人物在生活中的边缘感、游离感、躺平感和许多无力的挣扎正是这样的原因所引起的,包括很多犯罪行为也是由此引起(在这里,你也可以参考Fruit Chan Kuo《香港制造》)。
小品剧——《老笠》
男主对目前的生活和自己基本上就是很不满,无聊的他在一个神秘的街道上遇到了一家神秘便利店,被录用后,男主在进入便利店的一刹那就上了一群鬼的圈套,这群鬼就是找替身的,男主被这些鬼引导后魂魄出身,生死就在一瞬间,但男主在这一系列的圈套中,展示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这些鬼嫌弃他,不愿上他身,他最后自己上身复活,重新开始人生。
看树大招风评论时被安利了一下,果然没有上当,虽然开始后的半小时一直以为是夜店那型的,然而反转之多之快让人猝不及防,被惊吓之余又大呼过瘾,这才是港片应有的水准,一如大家都拿来归类的打擂台、僵尸,这个港片最差的时代,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闪光的绝不会是主流的大片,反而类型片还有个角落喘口气,给踏踏实实拍戏和演戏的那些人一个机会。
香港电影这几年可谓是烂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但是每年总有几部片还会让人觉得香港电影有救的,这部片甚至让人觉得香港电影不需要别人救了。
其实香港本身就经历了比现在环境可怕的多的事情 香港却一直挺了下来 也一直不断的有人坚持着 发出声音 做出前进的步伐 英国 日本的轮番操弄 97回归 98金融风暴 03非典(ps 还有梅艳芳 张国荣逝世) 包括最近的一些事件 香港都在这样的好像妥协着 却也坚持着 又在妥协中永远有泛生出各种色彩的美丽浪花 这部电影无论构思 拍摄手法 和 流程衔接上 又新奇又保持了当年盛世的认真 仿佛这部电影不是在香港电影是这样的状态下产出的 而是一直是黄金时代所进化来的作品 让人看完后无限的欣喜 顽皮的调光 饕餮的色彩 各种经典构图 简直完美到爆表 加油香港 加油香港电影 ~things get better~
《老笠》由火力执导,曾国祥、林雪、冯淬帆、姜皓文等主演的惊悚喜剧片。
讲述了一个在众人眼中和他自己眼中都是一个废柴青年的男主刘建平生活在一个蜗居的家里,这一天晚上本想和朋友一起去酒吧,结果没钱被抛弃,捡到了了一个打火机之后去一家便利店打工,遇到了刻薄的老板、智商堪忧的女同事、看上去不好惹但是卧底的警察、刚出狱的老头、黑社会老大以及性感美女医生,这几个人在便利店荒诞的一夜。
看上去刘建平的这一夜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一夜,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发生在他周围。
这些人的故事随着电影时长逐步展开,你能看到每个人死亡的伏笔。
有的人是自身致死;有的人是自身问题;有的人是生活所迫,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因为出生和成长轨迹问题而过得不如人意,只有一小部分人生活安逸。
可我们没办法自主决定自己是那一波人,所以只能好好活着,不断奋斗,等待好运来临。
很认同老者在电影中说得,普通人终究是普通人,你即使能在人生中做出一些正确的决定,可人生轨迹既定,做不了什么大亨和明星,只能继续浑浑噩噩。
但我更认同刘建平的理论和做法。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或多或少会因为这个无法对抗这个世界而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
但你如果率先向这个世界那些不合理的规则妥协,和价值观不同的老者同流合污,那你只会被这些老者拉下水。
所以又觉得觉得主角重生是必然的,有着故事本身逻辑。
男主看上去是一个废青,其实他心底还算善良,能够为男孩换得想要的礼物;想要对抗卧底警察以及到最后也不放弃自己,想为自己拼搏。
即使自己的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被一群想要复活的鬼筹划,即使计谋成功之后这群鬼依旧讨厌自己这个屌丝,但他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放弃自己,依旧在鬼群中争取重新活一次的机会。
存在的价值必须先好好活着,才能不浪费即使你只有着万分之一分的机会,这样才能逆袭。
因此但从结局来看,刘建平这个废青赢了一大帮贪心的人或鬼!火力这部电影处处充斥着暴力美学、无厘头的故事情节和黑色幽默的镜头设计。
故事一直在平静中起伏,在意想不到中让故事一步步走到最高潮。
一鼓作气看下来很抓住人心,处处反转看点不断,笑点也不断。
演员演技高超,看上去眼熟但不会串戏,让人沉浸其中。
这部电影看上去是个喜剧电影,深入挖掘发现是个惊悚恐怖电影,结果实际上是一个带着启迪教育的荒诞电影。
用荒诞喜剧去讲述了一个人生的悲剧,一开始就解释了主旨“李小龙三十二岁死去是个传奇,而他三十二岁还有很长时间去活着,仍然是个笑话。
”里面的种种人物隐含着各种人物缩影,可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你可以反抗,但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没办法成为超级英雄,只能活下去并期待明天也许更好!
<图片1>【老笠】犹如困兽现在是很差,但不要让自己死,无论生命上 还是斗志上。
详细影评点击上面链接👆欢迎关注公共号:EVElab
在所有的电影类型里,我最看不起也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种故弄玄虚,把观众蒙在鼓里当猴耍的那种。
而这只电影做得更过分,他不但这样做了,而且在结尾的反转里赤裸裸地告诉你,这都是意淫的,都是假的,我想表达的其实根本不是这个。
就好像你看完《黄飞鸿》,结尾导演专门出来说:“其实你们看到的不是真的黄飞鸿,是李连杰演给你们看的。
另外我真正想说的是,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建和谐社会。
”……WTF!
我看导演只是在曾志伟的面子上才没被人打死。
这种行为几乎使我心生厌恶,没心再对影片做其他分析了。
我多加的那一星就是因为如果自动截下那个WTF的结尾后,当做一个正常故事来看的话,还是挺有意思的,算是一个还有点萌的cult片吧。
尤其是胖老板的演技着实给影片增色。
算了不想多说了。
总之这是一部欺负人的电影。
全然一副舞台剧的模样,平白的解说,奇情的桥段,吐露内心戏|概念玩的倒是蛮新的,小天地衬大社会(封闭空间)人物轮番做主(章回体)真实or虚构、喷溅的暴力趣味、恶趣味(后现代)|个别镜头可圈可点,无意义长镜头……ps:反复重申…电影百年之后似乎电影人们不用闪回跟变速就不能讲故事了…
萧条就拍B级片
过火了
如今香港片的制作渲染都能赶得上好莱坞的大片了,再加上积淀的港片的一贯的调调,看上去这部片子很不错。不过,好莱坞的精髓是一个好故事。如今的香港虚幻故弄玄虚了。还记得上几部足以撼动世界的好片是什么吗。当然是情节至上的好故事。不是这样的。
愿意给这没有希望的世界多一个机会~
呵
故事没有问题,很流畅几处反转还有点意思,结尾也是情怀,但非常反感的是通篇炫技,炫的有感觉很多余很刻意,说这片有点像《夜店》吧,人家老老实实的讲故事,但本片搞得花里胡哨,导致最终电影感还不如后者。我并不反对炫技,但这里感觉炫的很low,香港电影就是这么完蛋的,不好好拍
看到最后才知道,竟然是部鬼片,最后的结尾厉害,男主自我救赎。影片配乐和色调也很不错~
近年港片最佳之一。各种干净利索,结尾屌爆。
★★★☆
虽然看不出想表达什么但依旧觉得很牛逼
封闭空间,悬疑黑色惊悚低成本,最后温暖有光明,剧本土是土,但胜在有社会观照
懶高深。
29/3/16 @ Metroplex (40th hkiff)。3星半,節奏和拍攝手法太重舞台劇味道,劇本對白偶有佳句。好久不見的馮淬帆簡直老馬有火!
什么鬼:打·家·劫·舍——抢男人,勾·魂·夺·魄——玩女人。 p.s.:1.不能自洽。便利店怎么在现实爆炸的?2.说曾国祥不能勾男的,那前面你是怎么硬的?2.5
都是讲港人危机,这部却比《十年》不知高明多少,《老笠》的好在于它诡谲又含蓄,多个层次的理解也有不同效果:可以是一碗告诉你“即使再废柴的人生也有翻盘可能”的鸡汤;可以是剧本烧脑血浆够量的邪典;或者是披着废青外套的香港与邪恶集权的压抑对抗。这才是高级的叙事型反抗~
被结局惊到了,做人被瞧不起,做鬼也被瞧不起👻
哎,不多说。
傻逼片来的 毫无逻辑 不用浪费时间看了 只有中二装逼男喜欢吧
结尾解释了一切不合理。我会告诉你一开始我就闻到鬼的气息了吗?天井出来就不对劲,隧道的纸人加强了这种气味,等林雪出场,那简直就是鬼气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