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吉岭

The Darjeeling Limited,大吉利是有限公司(港),大吉岭有限公司(台),大吉岭特快车,大吉利公司

主演:欧文·威尔逊,阿德里安·布罗迪,詹森·舒瓦兹曼,阿玛拉·卡兰,华莱士·沃洛达斯基,瓦里丝·阿卢瓦利亚,伊尔凡·可汗,巴贝特·施罗德,卡米拉·拉瑟福德,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印地语,法语,旁遮普语年份:2007

《穿越大吉岭》剧照

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2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3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4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5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6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3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4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5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6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7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8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9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20

《穿越大吉岭》剧情介绍

穿越大吉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自父亲葬礼后,三兄弟已有一年互不往来。老大弗朗西斯(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饰)计划了一次周密的印度旅行,并告诉弟弟们这是为了找回自我和彼此间的亲情。虽然不热衷这次旅行,试图摆脱各自糟糕生活的老二彼得(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和老三杰克(詹森·舒瓦兹曼 Jason Schwartzman 饰)还是同意了弗朗西斯的计划。兄弟三人搭乘豪华列车展开了笑料百出的穿越印度之旅,并从沿途各地收集奇怪的纪念品。终于在勾搭完女列车员、放跑作为纪念品买回的眼镜蛇和在列车上大打出手后,他们被忍无可忍的列车长连同所有行李一起扔下了车。虽然一切脱离了弗朗西斯的控制,但这计划外的变故却令兄弟三人更为接近这次旅行的真正目的…… 本片曾入围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江大河2帮我看看伏魔罗汉奇怪的儿媳鬼来电新SOS大东京探险队诺妞的奢华喜剧第一季火影忍者-博人传-次世代继承者铁臂双雄上帝的考验超萌时空宝贝陷入我们的热恋生死迷情误入军统的女人金门新娘内疚生活大爆炸第十二季独角兽战争黄金屋我爱你,老爸迷失非洲犯罪现场调查第三季林肯律师盛宴她不是我的妻子我的邻居是EXO鬼三惊2家庭秘密燃烧苏莱曼的故事

《穿越大吉岭》长篇影评

 1 ) 一场印度朝圣寻母之旅

影片的开始是追火车的场景,一个大鼻子男人提着一个行李箱跑过了一个大叔,边跑边拉着火车尾的杆子,终身一跃跳上来了,舒服的点了一颗华子,吐了一口烟,还顺带瞟了一眼没赶上火车大叔,太好笑了吧哈哈,果然全是人挂在火车外面的印度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是我喜欢的喜剧调调哈哈。

直到三兄弟在印度火车高等包厢上聚齐,才知道这是一个老大车祸余生后组织的心灵之旅,为的是找回兄弟间那份亲情,三兄弟性格不一样,老大带着6000美金的腰带是个事业有成土豪,性格强势有点自我,老是习惯性的帮别人点早餐还不忘问一下别人吃什么,不等别人回答就和服务员下单哈哈哈;老二老是用着过世老爸的东西,经济条件应该不好,还有一个怀孕的女朋友却准备离婚;老三有点文艺青年的颓废感,老是等着前女友的电话留意等待复合,却上了乘务员。

三兄弟各怀鬼胎,老大偷偷瞒着兄弟安排见母亲这个事情;老二瞒着老大自己妻子怀孕;老三已经偷偷定了票随时准备溜走。

三兄弟中性格最好的应该是老二,老大老三都喜欢把秘密告诉老二,老二从来都不保密哈哈哈旅游的惊喜总是在一些意外,打破你的计划却让你遇到别样的风景。

三兄弟被赶下火车便是这个转折点,齐心合力救一群溺水儿童却还是死了一个,受邀参加葬礼,这才是真正的对生命敬畏的朝圣仪式,送别溺水儿童之后,三兄弟摒弃前嫌,真正的开始接纳彼此。

三兄弟在遇到母亲之后,开始一直质问母亲为什么不参加父亲的葬礼,母亲并不解释,而是告诉他们要是一直争吵就得不偿失了,母亲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会一直陪着你,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或许这里就是母亲最好的选择,直到三兄弟在桌子面前和母亲手对手不说话感受彼此,或许这一刻便是这趟旅途的意义。

人生总要有点不期而遇的惊喜

 2 ) 捉迷藏

三兄弟的精神之旅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能相互谅解和包容心结解开了,包袱也丢掉了真是开心啊不过,这样的片子要表现的东西太明显了,所以观众是在一上来就明了导演目的的情况下看片,看这部电影就成了观众与导演间的一场捉迷藏游戏,导演迟早要现身的,但是他要尽量久的把自己藏起来,要不游戏就没有意思了,而观众虽然想找到思路,但又害怕太早找到,找到就没有意思了。

还好,导演躲得不错,大部分时候都能躲出新意来。

此外,片子的画面设计也不错,最喜欢的几个场景是:1、从印度村子里出来时,摄像机在中间,环顾四边,每次移动镜头都有不同的画面,一个长镜头,没有对白,却讲了很多故事。

2、母子四人闭目进行心灵沟通时,不同文化、种族的人的世界都被连接在一起,在一列飞驰的火车上,也是没有对白,靠镜头就把思想表达清楚了。

3、片头和片尾追火车的镜头,片头是带着包袱踏上精神之旅,片尾是丢掉包袱结束了精神之旅。

本片适合于有耐心玩捉迷藏的观众欣赏。

 3 ) 喜欢音乐多过喜欢情节!

感受是:喜欢音乐多过喜欢情节!

(我不是资深电影爱好者,没有看过导演其他电影,无法对其一贯的风格啥的作为评论,只是借个地方,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美国逗比+印度背景+法国歌!

挺喜欢这样闷骚的情节,不是第一眼就看出笑点,也没有直戳泪点的悲伤。

影片中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gps,没有攻略,没有导游,可能这才是很多文艺青年挂在嘴边的那种“能够遇到自己灵魂的旅行”。

中途被赶下火车,若即脱离的艳遇,惊心动魄又充满了悲伤和遗憾的见义勇,还有那个不情愿却充满惊喜和感动的目的地……哪一个不像我们的生活呢?

尤其是,影片中迷路的火车——虽然我们都在各自的人生的轨道上,但是谁也难保不会遇到那个迷失方向的岔口……路上,遇到了谁谁,然后再见了继续上路,发生了什么,然后解决了继续出发……嗯!

总之,就是这种感觉!

PS:分享影片中的法语歌Les Champs-Élysées:http://music.163.com/#/song?id=27710937(文盲只能听出香榭丽舍(*^__^*) )

 4 ) 穿越大吉岭:寻获心灵的洗礼

每每一到节假日,各种人满为患的新闻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各种拥挤、喧闹、纠纷和事故层出不穷,似乎人生只有在这几天随大流出趟远门才会圆满,这样的场面无需多谈,多年来早已沦为一种啼笑皆非的社会现象,让人无力吐槽。

重要的是出行的理由,当然,对于大多人而言,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想乘着这黄金版的时间,暂时摆脱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束缚,好好的放松开心一下,或多或少旅行的目的都体现在心理价值的完善上,而天生爱宅的我,还是更愿意窝在家里,独自享受着电影的精彩,通过影像美妙丰富的表达,似乎也更能轻松自在的体会到旅行的乐趣和价值,首选的就是Wes Anderson的《穿越大吉岭》。

性格形象各异的美国三兄弟,相聚到印度展开一段朝圣兼寻亲之旅,但过程却远没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怀着对于彼此的偏见,冲突和矛盾在旅途中也就自然而然的随之而来,为了一些不关紧要鸡毛蒜皮的琐事斤斤计较,斗嘴,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相互猜测、顾忌和质疑,全都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出来,闹得不可开交被赶下车后,又遭遇母亲冷漠的打击,就在哥三心灰意冷灰头土脸之时,随即而来的遭遇,让他们开始重新思考生死,就像是获得了一把打开视野和生活真谛的钥匙,虽在寻亲之路上未能如愿,却难得收获了心灵的洗礼,“洗心革面”后的哥三怀着轻松、自在、知足的心态,继而踏上了未完待续的旅程。

看Wes Anderson的作品,光从摄影这一角度来看都是非常享受的体验,就像被带入了一个真人版绚烂多彩的童话世界,暖色调间多元丰富的搭配,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有道明亮的阳光摄入了心扉,觉得异常的动人和温暖,甚至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都显得极其讲究,宛若一个美妙绚烂的Wes Anderson式的兔子洞,令人毫不犹豫的跳入其中,跟着主角们一起踏上梦幻般的旅程,而《穿越大吉岭》摄影上的风格依旧典型显著,多姿多彩中透着和谐饱满的文艺范,搭配着贴切悦耳的民谣歌曲,加上忍俊不禁的冷幽默和欢快的情节,以及Wes Anderson对于剧情走向和各个人物匠心独运的刻画,仿佛身临其境般紧随哥三的脚步,一同收获了一段难得而珍贵的经历。

全片下来有两次“死亡后”的对比,其中一次也是本片的重要转折点,第一次是哥三老爸的死,他们并非像大多的亲兄弟那般无所顾忌真心以待的相处,却同时遇到到生活的瓶颈,伤痛、财产、孩子、前女友的烦恼围绕在他们的心头,一路上靠着各种印度精神药物维持身体的激情和兴奋度,为了一丁点儿事就会神经敏感,一切随即开始陷入死胡同,就像是硬着头皮将就应付的一起踏上了磕磕绊绊的旅程,老爸的死像是把哥三连在一起的绳索给隔断了。

在面对第二次死亡的时候,穿插了一段哥三老爸死后三人跑到汽车店无厘头拿车发现老爸遗产的过程,两次死亡间看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是物质和精神需求间的强烈碰撞和反差。

虽然三人各有显著的缺点且性格迥异,不过都有着善良的本质,第二次死亡的到来,是在他们被赶下车,路过河边,从险境中救起遇难的孩子们,不过其中一个还是没能幸免遇难,老二在营救的过程也受了重伤,死亡的轻易、遗憾、悲痛,世事的无常、无奈、无助,通过亲身经历让哥三开始重新审视自我的人生,开始一件件的妥善解决处理,伤痛、孩子、前女友从无所适从的烦恼,慢慢转变成了积极乐观的希望,旅途最美妙的莫过于意义非凡而刻骨铭心的经历,从中所汲取的精神价值,是无数个大大小小鲜艳时尚的名牌包包,所包含的犹如累赘般的物质所无法替代和填补的。

当最后终于重新定位好旅行的意义,哥三开始欢快而毫不在意的扔下一箱箱的行李,继而赶上火车,那一刻他们可以说真正寻获到了心灵的价值。

在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好莱坞,有一个总以单纯的态度带着童真般的情怀,游戏在光影世界中的迷人身影,通过独有的风格和特点刻画着那个犹如梦幻般精致多彩的王国,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动人美妙的惊喜,他就是Wes Anderson,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思想内涵或晦涩艰深的主旨观点,仿若只有一双异常纯净而清澈的双眼,通过一种面对不断趋于负面情境后的正面反弹,传达出真挚、可爱、温暖而亲切的小领悟,以趣味幽默欢快的视角表达出积极乐观的正能量,而这一切都能从《穿越大吉岭》中有所体会,其中的魂就是极其典型的Anderson式价值观和生活观。

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途,会经历无数,最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学会成长和懂得。

 5 ) 聊聊魏斯安德森的序幕方式

聞天祥老師去年辦過一場談魏斯安德森的講座,我有去聽。

席間,他把《大吉嶺有限公司》的序幕單獨拿出來細細地講解,說這一場跟其他作品不同,是魏斯跟影迷開的一場「很棒的惡作劇」。

當時的說法,我覺得分析得非常精闢,想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聞老師說:「魏斯安德森是個很注重電影開頭的導演,他往往要求他作品的開頭不僅要好玩,更要辨識度極高。

他慣用房屋的內景開場,以旁白與對白介紹全片,鏡頭則富有導演一貫的美學特徵:中線對稱與左右滑軌。

《大吉嶺有限公司》卻是一反常態。

電影一開場,馬上出現的就是一輛計程車正在翻過山頭的的激烈飛逐,沒有旁白,沒有內景,更沒有中線與滑軌。

這輛車在亂糟糟的印度市集急馳,載的是想要趕火車的比爾墨瑞。

經過一番折騰,計程車終於趕到車站門口。

比爾墨瑞衝出車外,匆忙跑入月台,想趕上已經發車的「大吉嶺號」火車(The Darjeeling Limited);此時,另一個趕車的旅客安德烈布洛迪突然出現在鏡框內,跟著比爾墨瑞一起奔跑,布洛迪大步一跳,跳上火車的尾廂,成功達陣,比爾墨瑞卻跳不過去,停下了腳步。

火車漸行漸遠,布洛迪遠遠看著比爾墨瑞愣在月台氣喘吁吁,看了好一會兒,他才轉身走入車廂。

音樂響起,布洛迪的步伐與整節車廂的遊客呈現出中線對稱的構圖,觀眾才終於意會到這是魏斯安德森的電影,此時已過了四分鐘。

熟悉魏斯作品的觀眾都知道,比爾墨瑞是魏斯最愛用的演員之一。

觀眾看到他的領先出場,自然就會視他為本片的要角,殊不知這是一個大大的誤導,因為當火車離開月台後,比爾墨瑞這個角色在餘下的九十分鐘都不會再度出場,第二順位登場的那個布洛迪與他的兄弟們才是本片的主人翁。

換言之,這段四分鐘的開場不僅風格與全片相異,連劇情都不必要,整場全刪也不會對整則故事有任何的影響。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

這正是魏斯玩的一個把戲。

這幕開場不為別的,就為致敬名導薩雅吉雷而來。

雷與寶來鎢是印度電影最響亮的兩個名號,魏斯想得很簡單:《大吉嶺有限公司》是發生在印度的故事,一部拍印度的電影,怎麼能不提到雷這個人?

於是他借鏡了雷的寫實主義基調,模仿了一段穿梭於印度市集的飛車戲碼,放在電影的開頭,直接用影像表示了對雷的致敬。

比爾墨瑞在這場戲裡扮演的人也不再是魏斯電影裡長不大的長輩,而是薩雅吉雷電影裡慣常的那些市井小民,為了趕輛火車而窘態百出。

然而,魏斯又不想亦步亦趨當薩雅吉雷的影子。

比爾墨瑞急著想趕上的那班車叫「大吉嶺號」(The Darjeeling Limited),同時也是本片的片名。

來自薩雅吉雷世界的旅客趕著火車,就代表了魏斯不待自己對雷的敬意跟上,自我的電影風格就已經準備啟程。

奔得越遠就越響的火車笛聲,就是魏斯的心聲:我終究要拍的是自己的東西!

最後,旅客跑不過火車,眼睜睜看著半路攔截卻更有活力的布洛迪與大吉嶺號告別月台,也就像在說:「抱歉啦,比爾莫瑞還有薩雅吉雷,接下來就沒有你們登場的份了,這是我魏斯安德森的電影。

」這時候,魏斯才玩起自己的那一套,開始了屬於魏斯安德森的《大吉嶺有限公司》。

這種致敬方式很幽默也很惡質,就像大孩子的惡作劇,而這正是魏斯的劇本向來慣使的調性,他總能對自己的偶像(電影人,小說家,冒險家)做出真心卻又帶有幾分玩笑的致意。

所以,這段四分鐘的開頭不僅不該視為冗贅,反而是再匠心獨具不過,一舉就致敬了戲內戲外的厲害序場,有著不輸任何一部魏斯作品的水平......」(憑印象記下,非逐字稿。

)在今年的金馬奇幻影展重溫本片,愈發喜歡聞老師的這個解釋,真是深得導演匠心的真義啊。

 6 ) 美国西游记

印度风光旖旎。

这竟然是一部喜剧片。

我到结束楞没有看出来。

可见观影中观者素质多吗重要。

我素质低,心绪恶劣。

由此可见一斑。

在线观看声画不同步,不理解原文的味道也是理由。

我还以为影片中三兄弟从猜疑到胸中块垒冰释。

有些什么隐喻呢。

从救溺水的孩子开始变得温情脉脉。

他们的妈妈真是个高人,可惜不是入了本地的宗教而是一个传福音的修女。

谁说印度火车老晚点?

——人家总是提前开。

——或者说西方乘客总是迟到。

三兄弟最后扔掉死去的爹的包厢,追车一段很爽……这就是所谓高潮。

音乐动听。

不是一部西部片吧?

或者是好莱坞的新类型——东部片。

充满对东方印度的的想象。

或者对中国特色来说,这是一部美国《西游记》。

 7 ) 从知乎搬来的回答

记得之前偶尔看到《中国诗词大会》,里边的选手说,自己有一次在森林里躲雨,脑子里就冒出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时我还朦朦胧胧,心里想着这得是种多浪漫的体验,甚至有点点怀疑。

今下午翻到朋友圈里大四的学姐毕业清东西,下课就去了。

找了一圈看中了一条手链,带着一个小太阳。

学姐说这是她淘了好久挑了好久才买到的。

我不喜欢三毛,她太浪漫了,浪漫得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我和她一样喜欢旧东西,一想起它们之前都得经历过多少事情,现在才安安静静地躺在我手里,就有满满的满足感。

下午阳光很足,空气都是泛着金光。

然后就突然想起来上学期,第一次去学校里的影协看的电影了,《穿越大吉岭》说实话当时里边的蕴涵啊,结构啊,映射啊,感情内核啊,我都没看懂,后来压根也就没再想起来过也没想出来过,只单纯地电影结尾曲出来,满脑子都是里边的大田野,大长路,就差闻着了。

翻出电影的背景乐听,走路的时候我觉得我都要化在阳光里;我觉得我就走在大吉岭金黄色的黄土里,走在大长道上。

一下子明白那个选手说的话了。

慢慢地觉得,看电影抱着一种挑刺找框架想内涵的心态,是能看出很多刺来,但好像就失去了看电影本来的目的。

要说看电影有什么用,其实用处不大,你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坐着看一场电影学到的知识,肯定不比你埋头学俩小时习,或者到人前吃苦耐劳收获得大。

但这种不经意冒出来的感动啊,是真的超级让人感动。

(还有能连我都能挑出刺来的电影,可能本身也不太好)附一张太阳神🌞

和好听的歌。

 8 ) 又见韦氏风格

仍然以一个破碎的家庭为故事焦点,照例用一个慢镜头收尾,还是有关精神救赎的话题。

每一帧胶片都有着油画般的色彩,天马行空的想象,杂糅着各类毫无关联的元素,比如一条毒蛇,两行老虎脚印,三片孔雀羽毛、看似童话般五彩斑斓,却是独属于韦斯•安德森悲喜参半的电影中,区分喜剧和悲剧的标志物。

片尾处有一段神来之笔,在幻想中,影片里所有出现过和未出现过的人和物分别在行进的列车车厢中被如同幻灯片一样的展示,他们都在各自的旅途中前进,去不停地寻找和失去,不停地离散和重逢。

于是这一刻,突然明白了韦斯•安德森要传达给我们的是:无论是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还是现在试图寻找的,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就离我们寸步之遥,就在隔壁的车厢。

因为我们都在同一列“The Darjeeling Limited”之上,我们永远在路上。

 9 ) 其实我们一直在路上

这是一部探讨人类精神救赎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算是一部公路片,因为主人公一直在路上,在追寻灵魂自救、情感归宿的路上。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为了所谓的生存,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奔波着,以至于像影片《穿越大吉岭》一样,同胞的兄弟却能做到长达一年不见面不联系。

然而,沉静的水流下隐藏的一种激烈踊跃的气势,充实忙碌的生活掩盖的却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寂寞和隐痛,已是暮霭沉沉的时光,附加上情感的冷漠,心灵的空虚,精神的孤独,他们终究有一天会在追逐中感受到一种叫做失重的感觉,甚至可能会逐渐地丧失自我,沦为物质的奴隶,只是幸运的话,这一天会提早到来,否则,你只有像《野草莓》中的伊萨克教授一样在悔恨忏悔中渡过晚年。

惠得曼三兄弟还是比较幸运的,由于哥哥弗尔西斯在一次车祸中侥幸逃生后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他们就计划了这一次心灵之旅。

可是,经过一次所谓的心灵之旅就能真的寻回失落已久的亲情吗?

这部影片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很俗套的,尤其是与《野草莓》这种大家大师大作相比,就显得更加幼稚了。

三兄弟之间开始是发生了种种不愉快之举,他们习惯了自私,习惯了怀疑一切,直至旅途中经历了那场直面生死的救人事件,印度独有的仪式化宗教色彩浓厚的葬礼,印度中那浩瀚苍茫的大自然风景,他们终于被润化了,尤其是在了解了母亲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态度之后,他们更是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所在:人生如旅行,我们是一群在路上的旅客,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车厢里,在寻找生活意义的同时,也在播种爱,播种自己心灵的种子,并且,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随性而行!

无所谓磨难,无所谓形式。

故事是俗套之极,影片的最大亮点当属影片的摄影格调,明朗诗意、富有异国情调的风景是信手拈来,土黄色的色彩主调,感觉到的是印度深沉醇厚的文化内涵与悠远的意境,让繁忙的都市人在喧哗的世俗社会中体会这一份冷静与浓厚;毫无张力的流水账式情节机构与收缩自如的长镜头、慢镜头组成的张力十足的细节蕴含交织成了一套貌似韵味十足的风光大餐。

 10 ) 狂想的锋芒黯淡了些。

金黄色的滤镜,长镜头内急速却规则的摇移,随着《青春年少》《天才一族》《水中生活》的成就,已成为韦斯.安德森电影中一以贯之的风格了,在《穿越大吉岭》里,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筵席了这种属于他的独特属性。

然而可惜的是,本片并不如他前三部收入标准版的作品那么自然,他试图通过一次异域之旅展示家族兄弟之间情谊的失而复得,可旅途这样富有形式感的载体在这泛黄色的镜头里被演绎得有些做作,美式幽默的台词本是他的拿手好戏,在本片中成为了刻意为之的不好笑的冷笑话,故事相比之下稍显想象力匮乏,也许是《青春年少》中的师生情愫、《水中生活》中的家庭伦理被安德森充斥大脑的那种主宰一切的导演力量包装得过于惊心动魄了,于是被威尼斯冷落的《穿越大吉岭》,一旦收敛了那种肆无忌惮的狂想锋芒,就只能沦为一场豪门盛筵的鸡肋了。

即便如此,这部影片仍以异域风情的绝妙摄影和灵光一闪的镜头捕捉能力抓住了观者的心。

《穿越大吉岭》短评

在旅行中寻找自己。歌曲很好听

6分钟前
  • 小葡萄
  • 还行

即使我说不出究竟哪里好,那种无渲染的镜头情节,就是平淡,缺乏起程转折、波澜起伏,但这才是生活。

7分钟前
  • 江河海
  • 力荐

30分鐘棄...

10分钟前
  • Baby醬
  • 很差

完美的火车旅行

13分钟前
  • 夏鲤
  • 推荐

可能是我太以貌取人了。比起这个更喜欢前面的短片,娜塔莉波特曼。

18分钟前
  • 虎。
  • 较差

创作激情远大于创作才能之作

22分钟前
  • 糊涂羊倌
  • 较差

Wes Anderson你真闷骚!

23分钟前
  • Hao
  • 还行

还是闷了点

27分钟前
  • 日光倾城
  • 还行

好喜欢Adrien Brody的样子啊!!!

29分钟前
  • 百慕大扣扣
  • 还行

美工不错

33分钟前
  • 云间照
  • 还行

旅行的快乐。

37分钟前
  • 小克
  • 还行

soul searching with family values

40分钟前
  • sabretooth
  • 推荐

以为会是一个风格清新的轻松喜剧,谁知是个大闷片。搭救落水儿童简直跟Jeff Who Lives At Home一模一样,救了人主角就可以升华,影片就可以结束,真无聊

44分钟前
  • 水脉
  • 较差

欧文威尔逊太有喜感

49分钟前
  • 暗黑4出了吗
  • 推荐

一群闷蛋

50分钟前
  • 张熊熊
  • 推荐

喜歡裏面的配樂,喜歡裏面的亮黃色調~喜歡印度風情~喜歡這樣的旅途

51分钟前
  • AshEly
  • 还行

静心之旅

54分钟前
  • Crazy Wen
  • 推荐

就是爱无厘头

58分钟前
  • So Magic
  • 还行

4.5...只是这也算是导演的一种Orientalism吧

60分钟前
  • verrückt
  • 推荐

维斯安德森这时候感觉恰到好处,之后的片就是一部比一部刹不住车的放私货

1小时前
  • 黄青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