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思考什么样才是正确的爱情观。
ED与AMY的关系显然是不被常人所接受的。
他们爱的极致又浪漫,在电影中除了ED的儿女,似乎所有人都理解支持他们的爱情,能够被ED的深情所打动。
电影没有讲述他们相恋的过程,而是主要描述ED去世后两人生死相隔的极致缠绵。
他们唯一出错的只有年龄身份,但这又是不可或缺的,这注定了ED对AMY的包容宠爱。
爱应该是两人扶级而上,教授帮助了艾米变成了更优秀的自己,他矛盾的希望能够永远陪伴在艾米身边,或是清风,或是秋叶,或是一只狗狗,或是飞翔的鸟儿,他嫉妒未来陪伴在艾米身边的人,又希望带给艾米一切积极美好的事物。
我认为ED的儿女能够接受AMY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换位思考,谁能接受父亲的情人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呢?
这是爱情,他们会做恋人间最亲密的事情。
这是亲情,AMY因为童年创伤依恋着ED,而ED也永远包容着他的女孩。
这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无关身份,无关年龄,无关世俗。
只是苍茫宇宙中,两个弱小灵魂的相遇相知。
我为什么看这个电影?
因为两年前王二狗在我成年日给我表白的时候引用了这里面的台词。
他引用的是“人生来就有永生的权利,但是总会犯一次错误,因为这一个错误,就没有永生的权利了”。
但是我看完全片以后就不局限于这几句台词了。
刷新我爱情观的是Ed的努力,就好像我的那个傻傻的男孩异地之后总是努力地尽心地联系我Spot也好微信也好借手机也好偷拿手机也好,Ed即使是不在同一个地方甚至不在同一个时空都努力让Amy感受到他,就好像Ed从未离开过,Amy还是时不时可以收到Ed的短讯,可以从Ed的视频了解到Ed最近的心境Ed的观点,Ed总能估摸这一刻Amy在干什么,毕业论文也少不了Ed的帮助,虽然Ed走了,但是依然在Amy的生活里,那么真,那么近。
不只是Amy,就连Ed的好友Ed的家人也深知他爱她的样子,一生只为一个人动心,不惜负了妻儿为相见恨晚的爱情买单,在最后的日子里不想别的只是费尽脑汁给她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Amy和Ed相处六年,也明白Ed的习性为人,就像他知道她不爱回忆过去的事她也同样知道他的决心他的坚持,因为她爱Ed她可以不卑不吭地当他影子爱人六年甚至更久;就算是他辞世这么大的事也还是会为他的家人保留体面;他在,就好好爱他;他不在,就好好爱自己。
永远让他见到更好的自己。
愿大家都可以拥有使自己拼命的人。
以后你才会知道你不负你这一生。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这是一个关于天文学老教授与其他年轻情人的纯爱故事,故事带着意大利创作者无可救药浪漫和深沉。
影片中英俊的老教授不仅仅是痴心爱人,还是学术和人生的导师,最完美的情人莫过如此。
作为电影它的几个缺点是显而易见:情感推进上较为生造(倚重音乐推进太多),剧本不够出彩(部分设定并不合理),女主角的表演也只是勉强应付。
不过以五星作为满分标准的话,这至少还是一部三星以上的作品,另外考虑到这几年似乎很难看到深沉向讨论爱情的电影,情感上仍然会给它加分。
但是考虑到这样一部作品出自曾经名扬影坛的奇才朱塞佩·托纳多雷之手就多少有些尴尬了,自星光三部曲以来,这位世界著名导演的退步也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星光三部曲以后,从2009年的《巴阿里亚》到2013年的《最佳出价》到今年的《对应》,可以明显的看到朱塞佩·托纳多雷的创作力在大幅下降,内容创作上越来陷于奇巧淫技,却丢了星光三部曲动人的最大特质:写实和质朴。
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毕竟这是那位在三十年前就创造出《天堂电影院》的人呐…回到《对应》这部影片本身,延续《最佳出价》的爱情模式,这仍然是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年轻女孩的故事(托纳多雷真是越活越年轻..),只不过这次爱情的主题更加纯粹一些,不考虑该片伪天文学的烟雾弹,这部电影本质上算是一部纯爱系的电影,讲述一个人在离去之后,怎样在另外一个维度上努力的让自己深爱的女人仍然感觉到自己的存在,陪伴她渡过爱人已逝的几个月低落时光。
人生命的延展性是有限的,片中的生命将尽的深情老男人竭尽全力通过另一种维度的短暂延续生命,将自己深沉的爱毫无保留的献给了自己最深爱的人。
很多人只觉得这种维度的生命延续只是近乎于一个程序员开发的普通系统程序,但是却忘了深情老教授对女孩竭尽全力的了解,这个辅助短暂延展生命的程序本质上是建立在教授对女孩的极度了解之上,每一个回应、每一个设置都是设身处地为女孩考虑过的。
考虑到老教授最后几个月的濒死状态下的种种努力,所以这近乎是用阳间时间在换阴间生命的行为,老教授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光给自己心爱的人争取到了温和过渡的几个月,而女孩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掘,挖掘出教授背后的用心良苦,逐渐走出阴霾,顺带与困扰自己已久的人生过往达成和解,最终学会直面自己的人生。
天文学的外衣给电影带来了更加浪漫的氛围,“星星的生命终结之后,因为光速和恒星系距离之间的原因,在地球上的我们仍然能够看见很多其实早已不存在的星星,在与这些死亡的星星对话中,我们仍然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这段天文学的解释就像是这整个爱情故事一样,一个人通过点亮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光,为自己深爱的人照亮人生路途前方的一小段路,即使爱人已逝,但是生者仍然可以和爱人留下的最后光芒进行对话。
这是天文学家无可救药的浪漫,爱一个人能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当整个浮躁的现实世界都在怀疑爱情存在与否的时候,这样无可救药的爱情故事无疑是现实的一剂强力麻醉剂。
虽说创作力已大不如前,但是托纳多雷扎实的电影语言和一向强大的情绪煽动力足够赚取不少人的泪水,遗憾的是这个托纳多雷并不是一部分影迷们所期待的那个托纳多雷。
好像写一篇充满浪漫色调又温柔如江南水乡女子的缠绵爱情,而因自身的理性和二十多年的矜持压抑教育,许多情感语言只能被压制,用正统的思想和语调来包裹自己内心对这些美好情愫的渴望。
其实对于不论是《洛丽塔》式的忘年恋还是如《朗读者》式的恋母情节,亦或是《教室别恋》中的师生恋、《断背山》式的同性之恋还有《情书》式的纯美暗恋,以及《罗马帝国艳情史》中的乱伦之恋,这些都是充满人性的内在情感的诉求,在这些看似不同的爱情中,他们的悸动和付出都是美好而动人,都是爱情啊!
《爱情天文学》这部浪漫的爱情影片,讲述的就是一段忘年恋。
学识渊博的天文学教授和喜欢自我挑战的内心带有伤痕记忆的学生,他们彼此被各自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爱情不是那么的惊天动力,但是他们的柔情表现在教授在离开人世时的精心安排,他给予了所爱的女人耐心的等待,还有无限的温柔,既有长者式的谆谆教导也有情人般的热烈呼唤,即使是即将离开人世也对于所爱的人深情地顾忌着,这样浪漫的爱情,是多少人所期待的温柔对待啊。
他们虽然不是长相厮守,但却可以心意相通,虽然年龄差异巨大但思想火花亦可点燃。
曾经看过一个类似的情人组合《挽歌》,但是那部影片情感悲观人生意义哲学性更加浓厚,与这部宣扬真挚爱情相比,缺少了浪漫和柔情。
当然这部影片有些过于主观化,场面的色调布置都充满浪漫化的修饰,过于人工的装饰使得这部影片缺少了更深的可读性,而且主题表达过于单一,没有什么创意,只能透过艺术化的外在手笔来进行内容添加,难以成为经典,不过休闲消遣还是算是中上品的!
毕竟充满了小资情调,很受小资群体的青睐
过去一直以为,如果看过宇宙银河,浩瀚星海,山川河流,就不会再拘泥于人间情爱,但答案却恰恰相反。
爱情是永恒伟大的主题,它也是永远无解的谜底,它可以催生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它时常囿于道法人伦,所以有时会被冠上“对或错”的标签。
但是没关系,如果我们终将明白“爱”是什么,那不如就从明白为什么而“爱”开始。
【喜欢的台词】“艾德曾经跟我说过,如果你整天想着星星,那么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的脑海里安寨扎营。
”“将痛苦和害怕归结为是虚无感的缘故是不公平的。
人类永远无法理解无穷的概念,甚至无法真正理解爱。
”
本来我没想写影评 看到很多影评说什么半夜看到哭了 什么最美的爱情 还有人拿这个和廊桥遗梦对比 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好么 那个人说出了老教授的做法 就是棋子阿 不是么 他把其他人当棋子 来证明他对爱米的爱 这叫做爱么 我不这么认为 他不是向爱米表达对爱米的爱 而是证明自己是在爱 我没有一点点的感动 真的 这种把一切控制在自己手里的爱 我不觉得是多么高尚的爱 你可以爱一个人 但不能伤害另一个人对你的爱 不能有意的伤害另一个人对你的爱 这样太残忍 真的 他不应该在最后的日子和一个爱他的女人说另一个女人 还说的如此动情动心 没觉得这个电影有多么深刻的表达了爱情是什么
看完这个电影之后给我留下一个后遗症,就是我喜欢上听按键的声音,其实现在连按键的声音都是电子化的了,智能手机出来以前的手机才有真正的按键音。
临终前男主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桥段为女主留下一封封信件和礼物,现实生活中几乎没人能做到这个份上。
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改变生活啊,只要你用心,死后依然可以谈恋爱。
第二是我强烈地感受到自我与爱情的融合和分离。
这个融入了我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因为以往受到的冷暴力,我非常没有安全感,谈恋爱时我的世界都是对方,不谈恋爱时我非常孤僻,自我意识占满我整个世界。
直到我遇到现在的恋人,我才真正感受到即使对方不在身边,我也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充满安全感。
电影中,男主和女主是忘年恋、师生恋,还是婚外情,但是男主对女主的爱深沉真挚,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为她考虑,女主在他的引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成为优秀毕业生,还与隔阂多年的母亲解开心结,所以好的爱情是能够升华自我,成就自我的。
爱情是永恒,人生导师和挚爱一生,也许很多女孩子都会幻想有一份这样的爱,就像男主的女儿说她羡慕女主,觉得自己不可能得到如此的爱,男主的律师也说,从没见过像男主爱那么深的,可是现实生活却是残酷的,一地鸡毛,都是琐碎的油盐酱醋,有谁会爱另一个人那么热烈,至死不渝呢,终究是电影!
不专业的影评,只能从个人感受来写了,没有那么技术性的剖析
我可以感受到教授对AMY的爱,不可否认的,Ed对AMY的爱是善良的,不管生前还是死后,都竭力想帮助AMY,取得学业上的成绩,生活中和妈妈的和解。
但是全文的色调是深沉的 压抑的,像极了AMY 的房间的的蓝色,在AMY 丢失钥匙同时第一次收到Ed的视频邮件的桥段 ,Ed说谁知道故事会怎样继续呢,细思极恐。
这是什么意思?
感觉Ed已经设计好了接下来的一切,事实上,故事的确按照他计划的上演了。
最后,在奄奄一息之时,Ed再次对AMY深情表白 :My love ,恨没有跟你生于同时,恨没🈶️早一点遇到你 在故事的末尾,AMY 在消失了很久之后又再次出现在了市中心的展览馆,并且遇到了一直以来的挚友。
挚友很疑惑她这段时间换了电话号码而且玩失踪。
但是她回答说一定会找时间再联系这哥们的。
短发的AMY依然美丽。
但是这一别,到底是要开始新的生活,还是不希望打扰她最秘密的情感星球,她是否一直和Ed保持着爱情呼叫?
细思极恐爱的深沉,希望不要让对方感到负担,更深沉的爱,就是洒脱的转身,让对方去更广阔的地方,银河系,银河系外,为什么不呢?
我的烦恼并不是害怕从此消失于人世。
人类的心神无法无限延伸,也无法真正的懂爱。
所以我不希望你哭。
万物自有逻辑,就我所知道的,在出生的那一刻,全部的人类被赐于永生。
你问“那为什么我们还会死亡呢”,因为在我们存在期间中,犯下了一个错误,就一个,让我们失去了永生这个礼物。
我已经听到你问“什么错误”。
答案不是我们能知道的,但就因为这个错误,人类变成有限的生命。
当然,你会提出一个质疑“没有人能活那么久来证明这个理论的真实性啊”。
你是对的,但同时也没人能证明它是错的。
逻辑,逻辑,逻辑。
我已知道我的错误是什么,不是人人都可以知道,但我知道了。
我错在没早点与你相遇,没办法跟你在一起更久。
对我来说这是个充份的理由,处罚我不能永生。
这是电影《对应》里男主对女主最后的话(录像,此时男主已过世一段时间了)。
只要午睡了晚上就铁定睡不着了,断网前在公众号上看到推送了这个电影的介绍,于是下了看。
真的是个纯爱片,看完想到那句话,“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哭哭
欧洲天体物理学背景版本的《北西2》。。。。
可能价值观不一样 这种爱情我挺恶心的
饮泣的你冻吗
忒无聊的一个故事,包裹了一些编剧也一知半解的天文学术语。
已死老头对年轻女友的临终安排。
够了够了够了
本以为豆瓣上了7分的电影应该都不会太差,结果看的我是各种无趣无聊无意义。冗长的剧情加上毫无起伏的情节诠释了一个一点都不会被感动的爱情故事。或许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只是觉得这种烂片豆瓣还能上7分真是见了鬼。后来手欠查了Metacritics,目前三个媒体都给了超差评。恩,不是我品位差。
这一生,我只带你一个人来过这个地方。Mysterious mistress 向。Irons 大叔什么时候才能正常的谈场恋爱啊,先是洛丽塔,然后是儿媳,现在又是自己的学生,畸恋专业户的赶脚了。。。记住了这个地方,Borgoventoso。
真爱……风景美如画……配乐略诡异……跟天文学没半毛钱关系......慢节奏竟然没睡着也是奇迹…鉴定完毕…
看到心碎,我知生命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0915# 〈寂寞拍賣師〉導編。
可怕的男人,谁在玩谁?
ED如同黑洞,只有精神没有物质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大概是琼瑶编的剧吧
都天文学了没能带出一点点科幻太可惜了 十一个平行宇宙都发生了什么 是不是那些女主都因为拍电影死于非命 我觉得拍成恐怖片可以更好
看过
极致计划大师Ed,成为即便死亡也能被观星者持续观测到的恒星,为了在女主的时间里长存,设计了一套精密的邮件流程,试图预判女主的每一步,并且效果似乎还不错,Ed前面一直在提多维宇宙,在死后的一段时间内Amy也真的像收到平行空间的来信一样,整体是个好比喻,不过跑点题,如果基于足够的了解就能成功预测对方的话,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么,吸引力何尝不是持续在发现对方身上新的变化中持续呢。
“我要组织我未来的生活”他笑了“人类的智慧将永远无法把握无穷大”两位天文学者如宇宙星糸般浩瀚美丽的忘年恋谱写出电影史上最隽永深沉荡气回肠的爱情乐章。致敬灵魂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