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然过了小甜蜜小牵挂的年纪。
多好的电影名字。
爱你依旧还是那个状态。
但分手已经成为一种结果。
记得看完Revolutionary Road的凌晨,心中想的都是:如果我是他,我会带她离开,如果我是她,我会陪他留下。
分手说爱你与之比较,显然是一个背景简单得多,状态也简单得多的故事。
只是同样这样的凌晨,看完这部电影,很惊讶于黄真真最后安排阿花回头的桥段。
兴许导演心中尚存真爱的无价,兴许导演以为观众心中尚存回忆的无价。
我亦是带着自己的回忆看完的电影。
虽然我一直笃定的认为回忆是没有力量的。
我们都早早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疯狂变迁,并且宽宏大量的接受一个事实:感情的幻灭只因为感情本身不再让人快乐,与外界无由。
正如阿花在机场说的分手只是两个人的问题。
谁不认识到这个现实?
电影中的男女主和电影外的你我。
剥开那些不舍的眼泪和回望小幸福的外壳。
这是一个多简单的故事。
花和JOE已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了,我依然爱你只因我们都活在爱你的回忆里。
回忆是一种比时间还残酷的东西。
时间无选择的让你臣服,久而久之我们都习惯了这把利刃。
而回忆狡猾的给你选择,征服它或者臣服于它。
真的很喜欢Break Up Club这个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多妙的设计。
找回旧爱,拆散别人。
当那些收到诅咒的情侣真的分手时,折射出多少爱情中脆弱。
于是他们都分手了,于是他们可能也都上演着自己的分手还爱你,如此这般,孱弱而纠结。
我想JOE最后之所以没有写下阿花的名字并不是象很多人说的不忍心随便写下爱人的名字。
他不过也认识到了再给他们的感情一个契机,并不意味着也能给他们感情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分手说爱你?
呵,这毕竟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阿花的再回头,这毕竟也只是一个硬生生,教坏人的桥段。
你我已然认清现实,而沉溺回忆,彼此爱着回忆中的那个人,爱着回忆中那份快乐,是真正对不起这份感情的状态。
阿花的回心转意是假,最真的其实是心中那句对不起。
让电影戛然而止在此处吧。
她把那个DV留在了机场的入闸口,你离开,我离开,我们都不要带着不再有力量的回忆,把它留在该留在的地方。
坦白说,对于这种纪录片风格,本人并不感冒,而且,对于拍一部DV我也觉得只是噱头而已,并无实际意义,而分手网站,仅仅是那个给想分手或想爱的人的理由也许派发了10部DV的导演是想要一个好故事,而我看到的动人之处都是小细节,真实,感同身受。
喜欢港片,就在这些小细节上,在“我今天有什么不同”的娇嗔上,在为了起床早晚,找不到黑沙滩的口角上,在日复一日生活工作床头吵床尾和中。
这样一对,多真实。
能说不爱么,他们的DV啊,日记啊记录了那么多美好的日子。
能说一直爱么,爱禁不起日日争执的消磨,而争执并不是因为那个会画画有着好看笑容体贴的男人,阿花泪眼朦胧,你知道,问题在我们两个人之中,与他人无关。
他们分分合合不止一次,他们在分开的时候都是泪如雨下心如刀割。
很多分手并不是因为不爱。
阿花有着我喜欢的港女精神,春娇也是,她们独立现实,渴望爱又不着意勉强,有着女孩子的小可爱,也有着女人的小清醒。
但我并不喜欢这个结尾。
阿花从机场回去,她放不下。
她放不下什么呢,也许是放不下他对她的感情,也许是放不下她对他付出过的那么多年的感情,也许,就是放不下生命中的这一段记忆。
我们都是背着记忆过活的人。
而问题在于当我们努力回想起好的记忆而忘记坏的时,那些曾经的问题,是否还存在?
那些以爱之名的感情,是否还能够坚不可摧呢?
答案是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太多头也不回的阿花。
而电影作为造梦的工具,是不需要展示的。
但这个世界永远有美好值得期待,爱情就是其中之一。
就这样回头的阿花,是否能在这番经历过后,在渐渐成熟的两人间找到更合适的关系与情感,值得她的这份回头?
还是最后证明这只是浪费时间的再次犯错的尝试?只能静静等待人生的剧场慢慢揭开这个谜底了。
我永远相信人生的故事远比电影来得丰富得多,不然,电影里的导演想要一个好故事怎么会寻求拍真人DV
结束一段感情的方式无非也就两种。
一种是经历无数次撕心裂肺的纠结之后,累了,于是放下,这种心领神会,无需赘言。
另一种方式则方便快捷的狠,把憋在心里很久的那三个字一股脑的说出来,“分手吧”,简单彻底,温柔却也决绝。
电影里边始终没有出现这三个字,我开始怀疑第一种方式的有效性,又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分手,这部电影的题目只不过是个幌子。
因为人们对禁忌总是抱有极大地兴趣,从人类被创造开始,人们就没有变过,与异变的爱丝毫不同。
似乎每一对情侣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台Joe手里摄像机,或者阿花的日记本。
他们每天记录在一起的生活,从牵手一起走过的路,到不经意间口中的一句话,其实大部分是流水账或是芝麻蒜皮的小事,他们也许知道又或者不知道,这些东西总有一天要么是他们的救命草,要么就是一杯鹤顶红。
他们只是简简单单记录着,生怕落下这其中某一个细枝末节,至少对这一秒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我始终觉得每一个人在恋爱中的发愿都是简单而真诚的。
不论是回过头来看单纯的“我爱你”,或者很可笑的“一生一世”,亦或是脱口而出的“不离不弃”。
那一刻,谁都没有如此认真过。
生活是美好的,却总是带点儿遗憾。
旅行时他们受不了辛苦,谁都不妥协;生活中,不是钱不够花,就是工作不顺心,而你却总玩消失。
时间总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它不但可以成就爱情,更多时候他是在毁灭爱情,我们更愿意戏谑的说这是“检验”。
我们都曾经是Joe和阿花,不然为什么我们嘴里边说出的话身体上做过的事,都会一丝不苟一模一样的在他们身上重现。
其实爱情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深陷其中的人的自已为是,而且这种自已为是的防线极弱,一个不小心就被攻占了。
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个巴塞罗那的梦,她不仅仅存在手机里,更是深深的扎根在了心里。
天水围与中环的距离很远,努力一下就到了。
但香港到巴塞罗那的距离却很近,只不过是一念之差,把那三个字咽,于是我们就到了。
Joe和阿花始终没有说,我能想象到他们在巴萨开心快活的样子。
豆瓣里边有个活动很有趣,叫“给你喜欢却不能在一起的人说一句话”。
有一个人上传了一句话很应景,非常适合在分手的时候用,我觉得比Break up Club好很多。
Te amo.Ciao.
戏中戏的设定,一部伪装的纪录片,场景变得意外的真实,不像在看电影倒像站在某个角落透过镜头偷看了一个随时发生着的故事。
镜头内有镜头的摆位,觉得自己像个无聊经过的路人在香港的街边,不小心通过车窗看见清瘦的女孩抱着木讷的男孩哭泣,泪流满面,说:答应我,以后找份长工做好么?
如果爱情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炽烈有什么用。
他爱你可是他不懂你,那不是爱情。
是她太现实要的太多还是他太不思进取?
我想只是他不是对的那个人吧?
年轻的时候总有人能给你小的惊喜小的快乐,一个蛋糕一个party一个小的旅行,它们美好甜蜜像彩色泡泡纷飞把世界装扮的美丽你以为你遇到真爱,渐渐泡泡破裂真实世界显露,你发现,它不似想象中的美好。
换做另一个同样甘于平凡了无梦想的女孩,我想他们的爱情会毫无悬念的继续吧?
只可惜她是鸿鹄他是燕雀。
爱情这回事,玩玩是很美好的,但深入到内心灵魂这方面就并不是分手再和好那么简单了。
如果一个男生发现你出轨只是担心你有无跟对方上床,我想他的确不值得你再等待。
年轻人的恋爱,总没有很多目的。
他给她惊喜,她给他信任,日子也许平淡,但是开心就好。
总有些小插曲,但是其中的心思,互相都明了。
但是她总有一些不能甘于平淡的苦衷,也许她以前一直扛着,苦苦支撑,你知道吗?
也许都没有说。
机会来了,跟着挑战,还有诱惑。
这部戏很明显有着阿蛋的企图在里面,青春是一块方糖,巴塞罗那,breakupclub,都只是考验,和Susie的赌约一般,只要努力过,总会有不可预知的回报。
黄真真出道之后,风格日渐收敛,唯有从那粗略的dv镜头才能找到当年那话儿的感觉,记得她表示过不喜欢和大明星合作拍片(指的是六壮士),也许这就是无奈向商业片妥协的结果,幸好,这里还有郑丹瑞,生活总有苦甜,还是需要有人来提醒下年轻人,他们所拥有的是什么。
每个男人,在当爸爸之前,都还是小男生。
他不是不够爱她,只不过,即使再爱她,在她的眼里,他依旧是个小男生,一个成天只会玩,不晓得要为未来努力奋斗的小男生。
第一次分手,她给他的理由是,他不够长进。
确实,他很不长进,他没有一份长工,他永远都是在打散工,他根本不知道她想要他怎么样的长进。
他去参加应征,他说他看到个breakup club,只要拆散他的一对朋友,他就能和她复合,然后,他真的去拆散他的朋友了,接着,她真的来找回他复合了。
所有的事情,都像是在梦里一样,却又如此的真实。
他第一次和她一次出游,那儿是澳门最高档的酒店,他们的第一天很开心,可是,他们的第二天却开始吵架了。
他的倔强,还有,她的不肯忍让,结果,两人气巴巴的回来了。
现实里,谁不曾和自己的男/女友经常是这样的吵闹,因为彼此的不肯退让,最后,变成尴尬的场面。
她,不是不想陪他玩,只是,她没办法,她还有一个家,照顾她爸妈,还有个不生性的弟弟,经常要她去警察局保释。
如果,她不努力工作,那她的家人怎么办?
他说,我今天把兼职的老板炒了,他打电话来哀我回去,我和他说我不干,我型不型。
她只是回答,小笼包真的很好吃。
他看不到她眼底所有的失望,他让她彻底的失望了。
第三者,带给她希望,看到外面世界的希望。
她知道,中环很小,她开始奢望出去外面看看,她想跟第三者去巴塞罗那,她发自内心地想出去看看。
他却自以为,她是想和他一起去,所以他又开始努力的打工赚钱。
最后,在机场里,两个人都哭到泪流满面,她不是不爱他,他亦是不够长进。
在一起过的感情,不是白过的,当她看着他给她写的每一天的日记的时候,她知道,外面的世界再大再美,也不会有一个像他这么爱他的人在等她。
这是,戏里的戏,戏的最后,他和死党说,其实有一幕,你们没有拍到,那就是他离开机场后,去了那家咖啡店,上了breakup club的网站,他想拆散她和lies,可是他始终狠不下心打下她的名字,即使痛,他也希望她能幸福,他不想用这么不光彩的手段,再一次赢回她的心。
所以,最后DEEP和FANNY合好如初的一幕,疑似大团圆的结局,让所有人都深深的看到了现实。
我们曾几何时,不是因为这么的吵闹,分手,劈腿,然后再复合,到底,爱还是不爱,只有,我们自己一清二楚。
一般来说,我只会去写书评,很少写影评。
个人的意识里,还是觉得文字所能品味的思想较之电影多得多,为电影写影评,有点浪费时间的感觉。
后来在Youku看完电影,往下拉留言板的时候,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被感动到流泪,一派在抨击其中的人物。
于是改变了想法。
复制粘贴几条评论如下:1. “从不发表影评,看了这部戏,感触很大,讲的就是一个万恶的社会,一个很贱的女人(或者用现实表达合适点),还有一个懦弱的男人,整部戏的故事”,“在怎么失望,至少等到分手之后再跟人家上床,一个贱女人,一个懦弱的男人,整部戏最大的赢家是LIES。。。
”2. “和Joe在一起,花的世界永远是中环但是一定有爱。。
和lies在一起起码有机会见识不同的世界但是不一定有爱。
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有的人需要更大的世界,有的人需要爱。
无论花最后原则什么,这是她的选择。
”3. “实话。。。
这女的很讨厌。。
要是我女朋友这样。。
我就休了她。。。。
还好结局比较完美。。
可是我依旧很讨厌这种搞外遇的女的。。
男的虽然不长进可是他起码努力了。。
他为她改变了很多很多。
大家都懂的改掉习惯是有多么难。。。。
男的已经做到最好。
最努力了”4. “真的 干嘛要去追她啊 要是我 我就重新找一个比她好的 过的比她好 让她到头来后悔吧 不喜欢这个女的 最讨厌有男朋友还搞外遇的女的”5. “十分讨厌啊花这种女人!
就算男的有问题,那为什么就不能先跟男的分手再去考虑下一段爱情呢?
为什么一定要出轨!
很反感这种女人!
看到啊花跟LIES上床的时候就不想看下去了。
由头到尾,LIES根本就没有展开什么厉害的攻势,而啊花就........这种女人,不说了。。。
”6. “男的太傻 女的太贱 小三太骚 你妈啊 那女的就是个扫货 男的对她那么好还他妈的出轨”我个人不太喜欢在写的比较长的文字中用些比较贬损人的字眼,不过看见这些以后,破例发泄一句:一帮子穷屌丝,果然一辈子只能当屌丝,只能辜负好姑娘,只会抓不住好姑娘。
说说人物:Joe我想引起了很多男孩子的共鸣吧,尤其是青春期后,婚姻前,16-27岁这个年龄段。
他们在与伴侣相处的时候,会很温柔体贴的照顾她,偶尔任性地幼稚一下,但是过两天,又会恢复温顺体贴的状态。
他们很单纯,像个小孩子一样,觉得谈恋爱最重要的事情,不过是你情我愿,我对你一心一意,对你温柔照顾,换得你在我身边一生一世,未来的事情,太远了,他们考虑不到,也不会想到去做打算。
阿花是个早熟又独立的女孩,也是个坚强而努力的女孩。
生活的压力让她知道需要自强,知道去承担自己对于家人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她相信自己的劳动,相信自己辛苦的付出。
在我眼中,她是年轻姑娘中,我最欣赏的类型。
有梦想的姑娘,真的很迷人。
Lies,一个成熟稳重的大叔型人物。
丰富的人生阅历,磨砺出他们身上那种潇洒、干练的处事风格。
时间给他们了睿智的头脑和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尤其是Lies在事业上已经很有建树,这种男人,基本属于钻石王老五级别,能剩到他这般年龄的,多半是因为更年轻的时候,钟情了其他事物。
阿花与Joe,算是一对很普通的20岁左右的年轻情侣。
刚刚走入社会,生活自由不受拘束,但是已经要去面对社会的压力,对此,两人表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阿花知道生活的不易,知道家庭的压力,所以她一直在努力,她去上夜校,去学外语,去不停的试更好的工作,去忍受BOSS的苛刻的同时用心的工作;Joe选择了逃避,混过去一天是一天,所以他不停的换工作,可以在工作到一半的时候,看见女朋友就跑路带她出去玩,可以跟她撒娇让她不要去上夜校和她一起,可以在她接待重要客户的时候不停的不顾一切去捣乱。
如果说的更恶劣一点,正是因为他太闲了,他没有工作,没有觉得需要去奋斗的东西,所以才有了这部片子的引子,他会帮黄真真导演去拍DV。
无忧无虑的谈恋爱是很美好的,可以两个人早上起来就打打闹闹,可以去度蜜月品味浪漫,还可以互相撒撒娇耍耍脾气。
但是,生活是需要钱来支撑的,不是靠恋爱中的小甜蜜与小浪漫,是靠两个人共同奋斗去支撑。
阿花和Joe之间的恋爱虽然很美好,但是他们内心深层是有矛盾的。
阿花有梦想,她渴望通过努力成功,更希望Joe能够理解她的辛苦,可是Joe只想过他那清闲自在的生活。
只是阿花在包容这个矛盾,而Joe根本就不曾察觉。
影片演出到Lies出场时,这个矛盾被激化到最大了。
阿花因为工作的需要抽不开身,但是Joe偏偏这个时候任性的去在工作时打扰她;阿花在陪Lies完成作品时弟弟遇到了麻烦,她想到让Joe去帮她,但是Joe却怄气推脱自己在忙;阿花疲惫地回家以后发现Joe不仅在玩,而且还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她收拾。
这三次激烈的矛盾冲突,基本就可以预示了他们俩会要分开。
假如把这个故事放进生活中,像阿花这种姑娘,会很受欢迎,追求者甚众,为什么会是Lies?
其实很简单,Lies和阿花在车里的那次谈话,他也是出生贫寒之人,而且他知道If you want, you can. 两个都是那种追逐梦想的人,产生共鸣,情理之中。
更别说Lies的种种条件都是一个钻石王老五了。
当一个钻石王老五在一个女孩子面前出现,尤其是这个女孩子因为自己的男友的幼稚而身心疲惫的时候,她的出轨如果还不被允许,那么这个社会到底有没有一种东西叫做女权,有没有一个思想叫做自由主义。
大部分屌丝的脑海中,都会把自己得不到,而又选择了条件优于自己的女人归咎于拜金、花心等等。
他们会痛呼女孩的堕落、不忠,却并没有走进内心地理解她们,而又往往会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多么的伟大。
事实上,他们只是处在自己YY的世界中。
所以他们也无法面对自己其实对于好女孩来说毫无竞争力这件事实。
不是她花心,不是她拜金,而是你没那么好,而是你配不上她。
推荐篇简短的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632130/ 比我用更凝练的话,说出了所有的道理
“你要她怎么告诉你,我同我们初识得时候已经大不一样,我对你的不满由曾经微不足道的沙粒如今聚成了一座摇摇欲坠的砂塔,我们曾经的爱情在那塔的最顶端已经被举得很高很高,那个巴塞隆那,他不过是路过的一阵狂风,就算没有,也阻止不了我们最后的坍塌。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区分成好的人和不太好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会选择一个好的人还是一个不太好的人?
那个好的人,帮你承担一切,给你保护让你依赖,他理解你所有的痛楚因为他见过太多,然后把所有的想法都藏在那抹成熟的微笑背后。
他不需要太有钱,因为你知道他一定会有钱。
所以就有了那么多的离开,有了那么多的不舍和重逢,有了这部电影,有了我丢下你去寻找更适合我的人因为我不想过的太苦因为我想要幸福因为我要对自己好一点。
爱情?
爱情有什么用?
她在你身上看不到希望,即使她看得到,她等不了那么久。
所以这个世界在发展,因为那个好的人带你离开不太好的人,然后帮助你前进,让你也成了一个不错的人。
有时候我们总希望这个世界停一停,让我们休息休息,让那些不太好的人能来得及追上世界的脚步,哪怕一点点都好。
哪怕世界你和我谈谈都好。
但是它连谈都不想和你谈,她也是。
再见我所有的爱人,因为我是个不太好的人。
这种烂剧情的片子。。
拍出来就是个失败。。
不就是一女的甩了无用的bf。。
跟了更加吸引人的bf的故事么。。
说得像很深奥样的。。
果简单烂俗的剧情。。
还拍出来,港片没落了。。
像片中房祖名这种bf。。
就该被甩,就该戴green hat。。
粪一般的存在,屎一般的人。。
像这种连lp都无力养活的人。。
就是废物。
就该永远一个人。。
现在生活中,凡是凭一已之力养不活lp的男的,都该找不到lp。。
找到了lp也应该红杏出墙。。
gf交一个跟别人跑一个。。
赚钱只够自己用的,都应该自觉不谈朋友,你谈朋友是害人还害己。。
没有能力没有经济实力的,你就只该配一个人。。
别跑出去害人,生理欲望来了你就去自宫。。
省的像雄性动物样的到处做不是人的事情。。
不要说你以后以后有如何如何的光辉前途。。
等前途来了,一切实现了,再去找人。。
每个人感动的G点都有所不同。
Kick哥曾经狂煲《东邪西毒》以致人神共愤,而我看《春光乍泄》已经看到走火入魔,只因我对藏在粗口下不断原谅不断回归的爱情迷恋得忘乎所以。
就算同一部电影,热爱的原因也会有所不同——谁又会知道,我喜欢《500 Days With Summer》是因为Summer最后和男主说的那段话:不。
你知道吗,有一天我坐在咖啡厅里看着书,一个男生走过来问我关于作者的事情。
现在他成了我丈夫。
只因在我要放弃自己的坚持时,她提醒我要相信爱,相信命运,相信有那个人。
假如说《春光乍泄》让我看见那个任性挥霍爱的自己,那么《分手说爱你》让我看见自己身上阿花的另一面。
从天水围到中环的阿花大概深爱着阿JOE,否则不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他身边,容忍他的幼稚自私,不负责和不成熟。
一个有生活负担的漂亮女孩,默默地和现实对弈,呵护一份细碎平淡的爱情。
可惜男孩如阿草,只是像城市里无数长不大的大男孩一样,以为有爱就是一切,甚至他们的爱也是单向的、自私的。
女比男成熟,以及女人的巢穴特性,与发达的社会对男人责任越来越宽容相遇,在这个电影所设定的狭小环境中显得冲突更大。
也许因为我也生出过像阿花一样的感叹,所以当阿花问阿草“你有无念过自己要做咩啊”的时候,眼泪不禁落了下来——爱一个人,不但要在他身上找到一份愉悦和快乐,还会凭空生出母性,希望对方过得好,哪怕用他不喜欢的方式去要求他。
然而到某天,你会崩溃,会累,会逃避,因为你会想起:其实寻寻觅觅,你也想找个依靠。
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你知道那个人,不懂得为了给你一个未来而努力;不是因为他没出色,你从来没期待过他有多出色,但你也需要他不断前进的安全感;其实,你可以和这个世界搏斗,可以用瘦小的肩膀撑起所有,但你需要在身后有个温暖的臂弯。
我们都曾经是阿花或者阿草,我们都曾经深爱对方,但在现实面前无力抗争。
想起曾经做签名的那句话:现实这只怪兽太强大,我又不是奥特曼。
这部电影另外一个泪点在机场,阿草赶过去,没有挽留阿花,只是跟她说,电话要24小时开着,找不到她,他很害怕。
没有怨恨,没有问她能不能不离开,于我,是这部电影触动我的又一个点。
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出轨也好,离你而去也好,在关键时刻捅你一刀也好,你都会知道,这就是ta的性格。
不是不会怨恨,阿草在病床上也有歇斯底里地问为什么,但是真正到关键时刻,你也会无视自己的痛楚,仅仅是为了走过去告诉她,未来没有我,也请一路你走得稳稳妥妥的。
想起有人跟我说某人的坏时,心里一沉,但也知道,那就是他,没有太多意外和愤怒,虽然有负于我。
甚至还为他辩解:这是他的生存方式,支撑着他的自尊吧。
其实报复谈何容易,break up club能提供精准服务,而阿草还是无力写下阿花的名字。
当你越了解一个人,越把ta看作生命一部分的时候,的确越容易报复。
但若是真的爱ta,你一定下不了手,因为你会希望她不要受伤害,至少不受来自你的伤害。
爱情有很多张脸。
但出现在热恋和激情里的那一面,只是爱情的前戏。
爱ta,占有ta,得到ta,有时候仅仅是把自己的需要和对爱情的渴求投射到对方身上。
在我年少的时候,会恐惧无法分辨爱和激情,时常问自己,什么是爱情?
直到失去了还依然挂念,直到在艰难的时候依然仅仅握着ta的手时,我才敢轻轻地对自己说,爱情,它真的来过。
有些得到来自失去。
当揭开爱情的面纱时,往往你看清那张脸,却无法再拥有了。
“你知道今天的我有什么不同吗?
”“我还是像以前一样爱你”
喜欢薛凯琪,房祖名演技不咋地。竟然跟看完早熟的感觉一样
那些爱得像电影一样的人
这个好像是中性人拍摄视觉
伪,很伪的纪录风格。薛凯琪居然能够演的真,虽然很装,房公子也还好。黄真真的风格恰好很好的体现转换故事与现实,即使这么伪纪录。
开头的某几个镜头让我感觉像是香港版的《和莎莫的500天》,而之后各种不知所谓的镜头和拖沓的剧情让我看了30分钟便决定放弃。。我以为30分钟全剧终其实也差不多。。
前半部很cute很彭浩翔,以为后半部落入俗套了,结果结尾还算蛮搞,港式爱情小品里算不错了。
我很好奇,于是上了http://www.breakupclub.asia/……结局真是有意思……
伪纪录片风格最令人反感
黄真真当真不适合做导演,又一部大学生毕业作品的dv水平。
有点松,有点散,有点扯,有点乱,有点多余,有点叽歪。
不好看
我年纪大了
也许我太现实,这种明显就是典型渣男。对你再好平时吊儿郎当实在看不惯,决不会回头
薛凯琪很耐看。
伪纪录片,不过太假了。ps:薛凯琪很像松岛枫。
“阿花”,这名字就让我心里一颤了
分手说爱你。。。。
就中间有点无聊,但很喜欢结局!
她是想说自己是个牛逼的导演么
分手真的可以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