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看了两部女主从内勤到外勤,一路开挂所向披靡的电影,一部是《幸存者》,一部是《女间谍》。
巧的是两部电影的男主都是男神级的,前者是经典的007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后者则有裘德洛和杰森斯坦森两大型男作为颜值担当,实在是让人大饱眼福。
不同之处在于,《女间谍》因了女主的角色设定更为搞笑,喜剧色彩更浓,很多画面都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观赏性更高。
要不是因为搭档的“意外身亡”,女主大概永远不会有勇气和魄力从地下室走出来 ,和危险分子面对面的斗争吧,可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感情的力量是大大的。
很佩服女主的一点是不管在怎么样紧张的情境里,她总是可以镇定自若,爆发出强大的小宇宙,哪怕心里害怕到无以复加,紧张的抖成筛子,外在气场却丝毫不减,强势hold住全局。
那些从小被压抑的,作为女性的自卑终于在顺利完成任务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电影里,女主对于自己十年前特训的优秀表现满是不自信时,女上司说了句women,这个细节印象很深。
在社会大环境下,作为女性,好像总会被冠以某种特定的眼光,设下一种限定,很多时候甚至我们自己也会拿性别作为理由来安慰和说服自己。
一方面,女性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感情上,投身于那些小情小爱小快乐小忧伤,所以才会有了诗经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另一方面,现代女性又在自我实现和社会期待两者中进退维谷,矛盾着挣扎着胶着。
有的时候,我们真应该学学男性,少一点情绪化的东西,开阔一些,世界很大,生命很长,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少给自己设限,也不自怨自艾,像女主一样,从自己的小空间里走出来,去发现更广阔的天空和更美丽的景色。
想起昨天看到刘瑜的一篇小文《不要只是因为你是女人》,里面写道:女性这个性别之所以成为一个负担,就是因为女性都太沉溺于爱情这档子事了。
女人跟男人根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女人背着感情的包袱跟男人事业竞争,好比一个人戴着脚铐跟另一个人比赛跑步,没法比。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里另外几个女配也是很有亮点的。
女上司其实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在职场的决断力丝毫不输男性,也不因为性别而看低下属,同时还带着几分冷幽默,让这个 人物变得可爱。
女主的闺蜜更是集各种笑点于一身,紧张到穿着乐福鞋还蹲下来系鞋带,却又在关键时候将大反派一枪毙命,搞笑有时机智有时。
至于蕾娜其实也只是个外强中干的角色,美貌自然不用说,没什么心机,也没什么脑子,每次都被女主虚张声势的样子给镇住,大概只是因为从小没有人敢于忤逆变成了个被宠坏的小孩,最后被警察带走的那一刻,女主还击的那一刻,她淡淡的那一笑也让人对这个反派并不大恨得起来。
影片的结尾,当裘德洛饰演的男主再次暧昧地向女主邀约的时候,她望向不远处的闺蜜,笑了笑,终于还是拒绝了,看到这里我表示相当欣慰。
世界大、生命长,不只与你分享。
经此一役,她的世界变大,而他也不再是唯一,以前纠结的那些林林总总,终于可以放下。
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真好。
任何时候,做任何决定,都不要只是因为你是女人,自己开心,便好。
2015年,电影《女间谍》,其实这样的喜剧特工电影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说,但是特工电影中的犀利道具还是少了一些呢整体感觉不如《特工学院》犀利,各个方面都差一些,不过也不失是一部好电影大牌也很多,虽然白痴了一些,粗口也不少(现在世界都流行粗口毒舌了?
)推荐指数:★★★★(8/10分),值得一看的电影!
起码很欢乐!
最后女主还是顺利地拯救了世界,肥肥和胖胖的茉莉在甩掉麦客之后终于成功滴追到了男神【并没有】,从头哈哈哈到结尾,我就想说裘德洛你在海报上不觉得亏心吗?
你丫明明就是打了个酱油啊?
最后茉莉还是被郭达睡 到了……希望茉莉越来越红,以及肥肥和胖胖的剧情靠谱点,别一会结婚一会丧偶,一会怀孕一会没有的了。
最后女主还是顺利地拯救了世界,肥肥和胖胖的茉莉在甩掉麦客之后终于成功滴追到了男神【并没有】,从头哈哈哈到结尾,我就想说裘德洛你在海报上不觉得亏心吗?
你丫明明就是打了个酱油啊?
最后茉莉还是被郭达睡 到了……希望茉莉越来越红,以及肥肥和胖胖的剧情靠谱点,别一会结婚一会丧偶,一会怀孕一会没有的了。
Tanya看完电影之后才知道,“郭达·斯坦森”根本就不是主角,甚至连个男二都才勉强够格,但其难得一本正经的逗比能力和R级爆粗口的讲段子能力,几乎可以让你一秒钟对这个肌肉型男要不丧失性幻想要不恨不能马上脱光衣服床上见。
自然是要床上见的,只不过和斯坦森滚床单的是女主角,这个当年在保罗·费格的《伴娘》里异常出彩的胖姑娘梅丽莎,此次被誉为女权主义的代表和反其道而行之的典型,是的,只是被大多数直男癌们“誉为”,在我们这儿,去他的女权主义,这部吸纳了逗比杰森和成功挽回了发际线的裘德洛的喜剧片,致敬和讽刺了一堆经典特工片,在仿效007天幕危机的片头下,简直已经笑断了肋骨。
说女权主义的,大概是因为主角梅丽莎的定位,一个CIA系统里负责和特工对接的办公室助理,因为特工裘德洛的难以置信的消失,于是她上演了一场难以置信的欧洲任务完成之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这个从未出过外勤的胖姑娘,能上天能入地能搞定定时炸弹能收服黑帮之女,还能械斗巷斗兼顾,顺便成功开了一次飞机。
直至最后任务顺利完成,从裘德洛到杰森·斯坦森,甚至女同事米兰达、黑帮那个病娇公主都不无例外的爱上了她,于是他们咆哮着“这不是女权主义是什么!
”好像有一点道理,唯二两个男主角都是蠢萌萌的逗比,所有的上司长官双面间谍都是女的,但这样抽丝剥茧的似乎并不是导演的初衷,本就是一场梦嘛,导演保罗·费格成功地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里让胖姑娘梅丽莎走出了一片天,这不是女权主义的问题,譬如,你敢说,你看着电影就没爱上这个嘴炮功力十足R级段子把瑞典保膘都骂哭了的“超大版MAX”?
对的,也可能是这几年毒舌妹子太遭人爱,女有《破产姐妹》里爆乳的Max,男有《生活大爆炸》里刻薄的谢耳朵,生活已经太沉闷,这群“神经病”嘴炮一开,顿时浑身爽利。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神经病的,否则也不会出现一部爆米花电影在豆瓣口碑榜打到八分的成绩了。
同样被归为神经病的还有难得演喜剧的杰森·斯坦森,在接受了郭达的设定之后,杰森·斯坦森无论是穿着绅士西装背着LV包还是紧身小背心都无法从“郭达老师”的气场中逆转过来,有网友更是过分,看着杰森和梅丽莎的海报,吐槽道,“郭达和方青卓老师演的电影!
”这就有点过分了。
杰森当起逗比来简直无敌,操着一口压低了嗓子的英国口音,亮着肌肉饱满的身形,一本正经地做着所有逗比应该做的事情,影片几乎所有的蠢事和倒忙都是杰森一手帮办,除了片尾的滚床单彩蛋,杰森这次可谓自黑到了最高境界。
很显然,对于一般的小妞儿电影或者特工电影来说,这部影片都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导演大概也是真心爱女主角,全片里个个都是条顺盘靓的超级美女,可全都没有这个会开飞机运气又超好的胖姑娘有魅力。
裘德洛被征服了,杰森被征服了,多少人的男神啊,胖子都是潜力股,这话真心没有错。
最近很火的一个片子《女间谍》,评论里到处在说它代言了女权主义,几乎是“压倒性的声音”。
慕名而看,却不是滋味。
对大龄、肥胖、剩女三点元素着意夸张的强调,且这一设置背后不出意料所对应的变形滑稽的人物形象和行为风格、饱受歧视与忽视的处境——走的依然是大龄+肥胖必=剩女、且必遭排斥、且=loser的逻辑。
不吝笔墨地反复强调女主及其闺蜜(用时下话语说,一个“高大壮的丑逼”)可悲没男人要的“孤寡老处女”身份,突出她们在与男性关系上的失败,也是妖魔化和stereotype的一贯手法。
女主首先像一个小丑,其次才是专业人士。
这让我想起春晚小品里卖力又献身,用自我丑化和贬抑去嘲弄“女汉子”的贾玲。
难道说,这样的女性天生自带娱乐性?
否则怎么总是抓起她们树典型,在她们身上挖掘笑料?
与此相应,作为对照组,剧中也另外设置了一个反例:部门里美丽性感、能力过人的明星女间谍,却是个颇受同性唾弃的“绿茶婊”,心计歹毒,还喜欢对剩女们皮里阳秋地冷嘲热讽,或矫情卖弄——这也真像春晚小品里的瞿颖,扮演的“女神”角色,作为男权社会里的合格物品、既得利益者,她们总是有些得意地俾睨着脚下没有赢面的芸芸丑女。
女主用句大俗话形容是“品学兼优、业务一流”,但她的才华在看脸社会里遭受的似乎总是特别合理、见怪不怪的冷遇——不止被男同事轻蔑,还多次被女上司嫌弃和羞辱,非得靠额外本领才赢得了她渴望的、也本该拥有的基本尊重。
前提她得是名“超人”,而非简单是一个“人”。
一切只怪她丑。
尽管最终她“光荣地”睡到了男人(or终于有男人愿意睡她),这也是“赢尽天下,即可赢尽美女”“你爬上顶峰,女人自会爬上你的床”这一传统直男癌逻辑的微妙复刻和翻版。
再者,片中那个随时随地发春,抓住一切时机与便利对女主进行性骚扰的男同事,又该算怎么回事?
从强吻、抓奶、摸臀、六九式到言语挑逗(动辄发愿总有一天操到你),口胡之外还要上下其手,十八般武艺都齐活了。
女主一再明确say no,对之表示抗拒和厌恶,但对方并无停止的迹象,甚至还挺有点自诩风流的意思。
最甚,有一段情节更隐晦暗示他在骚扰之后射了精。
并且几段骚扰戏,还被巧妙变装,设置了一个迫不得已的理由——为解救女主才出于无奈的举措(为你好咯)。
“把你的手从我咪咪上拿开!
”“我这是在救你啊!
”——则是被当成关键的笑点来处理。
最终,女主不是愤而踢爆猥琐男的丁丁,而是像一贯忍受其他屈辱一样,隐忍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片中各种或露骨、或暧昧的黄段子跟脏话,例如“裤裆里的真枪”和“插入”的隐喻,发生在原本属于工作商谈情境里的这段所谓的玩笑,是哪门子的女权主义?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总结得很好:“所谓‘下流话’,就是男人共同把女人作为性的客体将之贬低,用语言加以凌辱的一种仪式性交谈。
不要以为以下半身为话题就等于下流话。
下流话自有一套规则和程序,是男人作为性的主体进行相互确认的仪式,亦即‘男人话语’”——下流话是男性集体身份认同的道具,话者与听者之间有一种默契的共犯(共享)关系。
还有那些刻意设置的性骚扰情节,不要告诉我它们配合的是女性观众的心理需求。
剧作者们其实很知道如此安排最触动谁的快感阀门——能以这些下流话为乐子的,“才是真男人”。
也不要告诉我这是对现实诸种怪状的描摹,是对女性所面临的不公处境的揭示。
至少我没看出半分批判意味:欢脱的情节里,一而再、再而三行使性骚扰的男同事,被塑造得几乎“可爱”,唯有一点小毛病,就是爱吃吃女人豆腐而已,仿佛这是个无伤大雅的小特色,别说人格了,连性格问题都算不上。
而当女主通过耳机跟后方技术支援的闺蜜诉苦时,闺蜜给予她的不是同情竟然是劝导:别抱怨了,我都好几天、好几个月、好几年没被人这样摸过了……被骚扰俨然成了被临幸,是值得感恩的福利,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好好享受之,潜台词是这个意思吧?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部具有无厘头色彩的喜剧。
喜剧就是选取生活中的某种典型,施以极端夸张变形的处理。
喜剧追求“笑果”,重视戏剧性,角色没有高大上,哈哈镜里每个人物都是滑稽扭曲的。
故事只有这样讲,观众才会开怀、会满意。
去掉了这些哏,故事就会乏味无趣不好看……Fine,我接受这个辩解。
但喜剧最深刻的动机是愤怒。
它以渲染、讥诮的手法揭露和批判丑恶。
而我没看到这部影片对现实的不公有多少嘲讽意图。
你愿意格调低,没有关系;你愿意格调低,还管它叫艺术处理,没有关系;观众爱买账、看热闹,没有关系;只要别说,这代言女权主义。
2015.7.29【转载请联络作者】
为了换换心情,刷了这部喜剧。
以下是不太正式的影评。
如果觉得太长不想看,直接看这个简单的总结:裘德洛负责耍帅和骚,杰森斯坦森负责话痨和蠢,仅这两点就值回票价!
难得的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间谍片,but,是喜剧的形式,不过这个也很难得了。
反套路,有种星爷的国产零零七的感觉。
一开始,裘德洛出场,一副正统间谍片的感觉,帅!
犀利!
然后就印证了帅不过三秒这个真理。
因为花粉过敏,一个喷嚏下去,整个形象开始崩坏了……体型庞大、其貌不扬的女主出场,给人以老妈子的感觉,不仅全程调度裘德洛的行动,还帮裘德洛打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当时我还想,这部片子莫不是颂扬幕后人员的?
要知道真实的间谍可没那么帅,越其貌不扬越好;真实的间谍也不会参加那么多酒会,有那么多上流社会的衣香鬓影,还有艳遇,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化在了写报告上……嗯,一点也不帅!
甚至外勤都很少,大部分时间宅在办公室,甚至地下室分析各种情报。
所以,这部片子终于要歌颂默默无闻的幕后人员了吗?
然而被我默认为男主的裘德洛很快扑街,后来被证明是失踪了,假装变节进行渗透。
女主多年深爱男主,为了给男主报仇,主动请缨出外勤。
然而,说好的高大上的各种武器呢?
怎么女主的各种道具都那么挫?
痔疮膏、痔疮药、痔疮湿巾?
以致于女主都开始吐槽后勤是不是曾经得罪过他。
郭达,不,杰森斯坦森出场,开始话痨,吹嘘,智商下限……有个弹幕说这是郭达,不,杰森斯坦森台词最多的一部片了,哈哈!
然后女主开了主角光环,外勤样样拿手,反派集体智商下线,然后女主搞定了一切!
裘德洛和杰森斯坦森在快结束的时候接连上线,然而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这片子的前半部分,是这个世界对体态丰满女性的深深恶意,还有特工世界对女性的歧视。
女主原本有志外勤,训练时受到一点挫折,加上裘德洛忽悠,她就放弃了,在地下室充当后援,一待就是十年,不仅负责在裘德洛出外勤时的后援,还负责他生活上的琐事,干洗衣服、准备抗过敏药剂、修床……甚至解雇园丁。
副局长(女)说的好:“我任职之前,这鬼地方(兰利)的男人都一样!
”即便如此,副局长给女主安排的各种身份依然带有显而易见的性别偏见。
而杰森斯坦森,卖蠢之余,只会唠叨女主肯定会搞砸任务。
最后,实际上是他搞砸的任务。
特工的世界也接纳女性,特指那种身材苗条、容貌靓丽的女性,女主和她的同事兼闺蜜艳羡的一个女特工,在兰利特别吃得开,与另外四个男特工并列为顶级特工,然而,她是个double spy。
够讽刺的。
而女主能够搞定一切,是反派智商集体下线的结果,这似乎在反映……等会儿,一部喜剧片,我居然认真思考它的内涵?
打住,喜剧片能让人笑就好。
就不要去想“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么高深的哲学问题了。
如果你想换心情,推荐这部电影!
当几百年前柯南道尔借着歇洛克·福尔摩斯之口称呼艾琳·艾德勒为“the woman”时,就意味着也许从那时起,一个优秀的女人会奇突当成为“凌驾于男女之外,一个第三性别的人”。
就像现在的女博士。
当我们说起一个女外科医生,女体育评论员,女间谍时,我们的重点不是她们的职位工作,而是那个女字。
带着一丝惊讶,一丝钦佩,或者一丝嘲弄,总之我们不会这样称呼对应的男性角色。
在看《SPY》之前,曾经在一条海报的评论下看到:这个电影的主角,一定是琼花或者郭达·斯坦森,再不济,也是那个秀发如云的风情女神。
然而开场十分钟后就狠狠打了ta的脸。
主角是个又肥又邋遢工作在一个充满老鼠和蝙蝠环境中的典型女屌丝,并且很不幸的暗恋男主琼花,于是又有人跳出说,最后她一定会减肥成功变身女神成功逆袭了。
但最后,也再次狠狠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打脸。
她的确成功逆袭惊艳全场,但并不是以减肥成功改头换面以讨好她人这种肤浅的方式,她仍然肥的自带安全气囊,毫不淑女一张嘴就能把人从嗓子眼噎到胃底。
但是她帅爆了!
臃肿的身材丝毫没有减弱她的灵活性反而好像增强了她的攻击力,穿着一身黑色长礼服更是气场全开,头脑灵活舌灿炮弹更是虐的人死死的,哦哭戏当然有怎么能少了哭戏但在这里是她把一位保镖小哥活生生的一边说着“我才没哭”一边流眼泪,然后又被强行扒下衣服。
她足够强悍,足够聪明智慧,但也足够女人。
当我们提起“女权”时想到的那些极端的“比男人更男人的女人”在这里完全不存在,她会仍然为了一件华贵的长礼服甘愿掏空整个家底,也会为了组织对她设定糟糕的假身份而提出抗议,而最后琼花对她的邀约更是忍不住让人欣然一笑:谁说胖女孩没人爱?
谁说胖女孩一定要邋里邋遢?
谁说胖女孩一定要减肥成功才能获得众人瞩目?
而最后的最后,逆袭成功获得男神邀约的女主,却微笑拒绝而是选择和自己的好闺蜜一起聚一聚休息一会儿的举动真心让人暖哭了。
在男神的附属品之外,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并且活的很自在。
在看过那么多小妞儿电影女性电影之后,我想我终于遇到了这么一部“真正的女权电影”:你不需要再改变自己不需要再感到自卑不需要再讨好他人,因为你已经足够好了。
让你改变他人而不是让他人改变你。
The women The men.
哈哈哈,来笑一下呗。
这10部喜剧片,可以拍胸脯的告诉你,不管你的笑点再高,总有一款会让你哈哈哈笑得合不拢腿!
01《葬礼上的死亡》 2007
导演: 弗兰克·奥兹主演: 马修·麦克费登 / 凯莉·霍威 / 安迪·尼曼你知道英式的黑色与荒诞、美式的无厘头的夸张碰撞会产生什么效果吗?
因为一颗药丸,庄重的葬礼变得混乱不堪,一群衣冠楚楚的高智商中产变成了一群“傻蛋”,荒唐又夸张,让你永远也摸不清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如果你热衷英伦黑色幽默,看这部准没错。
02《修女也疯狂》 1992
导演: 埃米利·阿朵里诺主演: 乌比·戈德堡 / 玛吉·史密斯 / 凯茜·纳基麦你也许听过著名的电影《上帝也疯狂》,那你也不能错过这部同为“疯狂”系的《修女也疯狂》,秉承了无厘头的搞笑作风,影片中,月光夜总会出名的黑人女歌手迪劳丽丝,为了逃避黑社会追杀,于是躲进修道院中。
这个活泼粗俗,心地善良的女歌手马上把死气沉沉的修道院搅得“鸡飞狗跳”。
另外,电影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修女们的大合唱,让人忍不住和他们一起释放心中的欢乐与热情。
03《独裁者》 2012
导演: 拉里·查尔斯主演: 萨莎·拜伦·科恩 / 本·金斯利 / 杰森·曼兹沃克斯某国残暴的独裁者来到美国纽约参加一个联合国会议,随后遭遇了一系列离奇的经历……电影大张旗鼓地对名人和政治进行讽刺调侃,让梅根·福克斯陪意大利总理睡觉,讨论克鲁尼是不是同性恋,讽刺美国是艾滋病的故乡等等,重口味的无厘头闹剧,让你从头笑到尾。
04《岳父岳母真难当》 2014
导演: 菲利普∙德∙肖伏隆主演: 克里斯汀·克拉维尔 / 尚塔尔·罗比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法国传统家庭,三个女儿分别和阿拉伯裔、犹太裔和华裔移民的后代结了婚,家中凭空多出无数“禁区”——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玩笑,却可能引起宗教或种族的冲突。
该片获得了2014年法国票房冠军,掺杂了宗教,种族,肤色,饮食习惯,文化传统的笑料,让人从头到尾都捧腹大笑。
法国人的幽默,也绝不会让你失望。
05《僵尸肖恩》 2004
导演: 埃德加·赖特主演: 西蒙·佩吉 / 尼克·弗罗斯特 / 比尔·奈伊僵尸大举进攻城市,恐怖暴力事件接连发生,整日无所事事,过得和僵尸差不多的肖恩和他的朋友,为了生存,奋起反抗!
让人狂笑不止的非主流“丧尸片”,恶搞又有点小重口,会让你实实在在体验一把什么叫:“心脏在颤抖,嘴却在大笑。
”06《洋葱电影》 2008
导演: Tom Kuntz / Mike Maguire主演: Daniel Chacón / Ken Takemoto / 史蒂文·席格这是一部有“洋葱”味道的电影,根据全世界最没有事实依据的传媒——洋葱新闻杜撰的虚假新闻而来。
一部恶搞杰作,用美国式的幽默影射和调侃现实,刺激又辛辣,就像洋葱一样!
在这里影单君也向诸位提个醒,此片不适宜全家观看。
07《七个神经病》 2012
导演: 马丁·麦克唐纳主演: 科林·法瑞尔 / 山姆·洛克威尔 / 伍迪·哈里森当脑洞大开的编剧笔下的故事都在现实生活中上演,是什么感受?
一个爱喝酒的编剧,正在集中精力完成一个名叫《七个变态》的剧本,结果因为一个好友偷走了黑帮老大心爱的狮子犬,而牵扯出七个神经杀人狂。
几个不靠谱的主角,被一只狮子犬串联着,让观众在紧张的气氛中,被一波一波的笑点戳爆。
08《女间谍》 2015
导演: 保罗·费格主演: 梅丽莎·麦卡西 / 杰森·斯坦森 / 裘德·洛这是一部不一样的间谍片——打喷嚏而误杀重要嫌疑人的型男特工,“阿黛尔版”的“重量级”女特工。
本片不仅有又帅回来的裘德·洛,还有声音一听就“怀孕”的美国郭达杰森·斯坦森,而从脱口秀节目走出来的女主演梅丽莎·麦卡西,她以乍看其貌不扬的大妈形象,也成为了该作爆笑不断的核心。
09《国产凌凌漆》 1994
导演: 李力持 / 周星驰主演: 周星驰 / 袁咏仪 / 罗家英“星爷”超超经典作品,国内恶搞007的鼻祖!
周星驰在这部电影制作中同时担任着导演和编剧,使“星爷”无厘头的荒诞风格发挥得淋漓精致,“你以为你躲起来我就找不到你了吗?
没有用的,你是那样拉风的男人。
”10.《疯狂的石头》 2006
导演: 宁浩主演: 郭涛 / 刘桦 / 连晋 / 黄渤 / 徐峥一块神秘且价值连城的翡翠,引起了“国际大盗”与“本地小偷“”两拨人的注意……中国式的滑稽,各种巧合意外,最后巧妙地碰撞在一起,夸张的笑料,混合充满幽默感的方言,以及那句流传甚广的“我顶你个肺”。
黄渤在电影里初次彰显了其搞笑的功力,一部不可多得的内地搞笑片典范!
英文标题是spy,泛指所有间谍,而中文翻译成了《女间谍》,呵呵。
这次梅丽莎抓来《伴娘》里的美女,来了一次和反派女性做闺蜜的剧情,这点儿确实大胆而且有趣。
开头那段裘德洛完全jerk的表现实在太讽刺哈哈哈。
这次斯坦森居然演了个牛皮大王,全程段子手,到底是从盖里奇出来的英国人,喜剧表演信手拈来,而且他全片基本没有动作戏,也没有露肌肉,这么轻松的戏他算是松了口气。
有趣的是,本片尽管描写的是美国CIA,但是除了女主角,大部分人都是英国口音,这算是顺便隐喻了一下大量英国演员在美国发展么。
女主角在《伴娘》里出彩之后,混的快赶上snl的wiig了,新的《捉鬼队》她也在,很期待。
看到好久未见的《萤火虫》美女好惊讶,反派女蠢萌的一塌糊涂太可爱。
全片很多地方都揭示了社会普遍对特殊女性的偏见,当然这种偏见其实对各个非帅哥美女有钱人的群体都存在,比如擅长软件使用的宅男。
50美分居然出来露了个脸,有日子没见到他了,最近听说他居然因为泄露艳照破产了,想到了这阵子的国内试衣间事件和以前的冠西,男主角都没破产,50美分还是来中国做五毛比较好。
片子把欧洲转了个半圈,剧情旅游间谍片算是好莱坞的常用套路。
对了,那首乌克兰洗脑神曲信息是:VERKA SERDUCHKA - DANCING LASHA TUMBAI 。
我觉得蛮好看的呀女一的性格挺好的呀,知道自己胖但也没过分苦恼,条件不好却仍然靠努力品学兼优,因为暗恋同事而只做地下工作有些太可惜了。
女二的抬头纹让人出戏,但也还是蛮漂亮的,要是能再有点肌肉就更美啦。
剧情故意让她的角色慢慢洗白,然而细想也只是蒙混过去,她还是要卖武器啊…只是比较惨不停被手下、间谍和买家坑最后没卖成啊…怎么就洗白得了呢!
裘德洛的发际线得到了拯救,看来是植发成功了。
同样强行洗白,感觉一路黑会更好啊而且同意某影评的观点,他恐怕不是不知道女一喜欢他,而是怕被抢了饭碗而装作不知道,好让女一一直做地下室工作吧😂男二郭坦森真的就是来搞笑的,每句台词都…还配合着他一本正经讲他的事迹…简直把坏事儿耍帅又能吹牛的男特工们黑得体无完肤…顺便黑了一把无数的男性视角间谍片。
至于女权什么的还是算了吧…虽然我知道在这里面对男特工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但是女胖胖成功了就是女权了么…这不就是喜剧剧情正常走向嘛难道要说她不成功或功亏一篑?
女领导已经那么成功却仍是强硬没有幽默感的形象,女同事有点像见到女神就不能自已的技术宅男的女性版…只能安慰自己说当喜剧片看就好想那么多就自找无趣了…
对于大部分刻意卖蠢的部分并不觉得好笑……算是英式喜剧里比较无趣的那类了。动作部分感觉借鉴了一些香港喜剧式武打,尤其厨房里那段,就是演员不是武行出身加之用上了慢镜效果打了点折扣。
不是闲的蛋疼就不要看了
美国人笑点这么低啊
英国郭达的声音听得我都快湿了....
前半段好无聊,后半段好无语。
笑点虽足,实在拖沓,难道还有续集?
=___________________,= boobs
基本上看完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不怎么好笑
米兰达!
非典型间谍片,里面的男性一团糟,杰森斯坦森变成了逗逼。
大大小小笑点太多总结不过来,两位秃子早就该演喜剧啦,Rose Byrne的角色也是妙不可言。
蠢萌的Statham,公主病的Byrne,毒舌的Melissa,逗比的Miranda...全片都是笑点啊!
出乎意料的特工片,耳目一新!女胖子的设定太好笑了哈哈哈哈,一个胖子都这么厉害你们不羞愧吗!!!!看完太喜欢女主了!!! 但是嘴炮和冷笑话有点过了…稍微精简一下会更好的,还有那么多高清露鸟照是怎么回事啊= =
屎尿屁。为长达十秒的无码露屌镜头加一星。
我只是受不了这种蠢逼逼又话痨的所谓喜剧电影。
soooooo fucking amusing! I knew you like me🌞
一切都像是鬼打墙
为了Miranda Hart去电影院支持了票房。和小伙伴全程笑翻,亮点太多简直闪瞎眼。Jason Statham蠢萌正中我心,主角配角都是亮点多多。笑点很新颖这点非常难得。期待第二部
特工间谍电影看多了,导致剧情安排基本在意料之中,但是:1.裘德·洛和《王牌特工》里的科林叔一样卖“帅”,转黑时和科林被枪杀一样让我不喜,好在后面如我所料地……;2.目前对梅丽莎·麦卡西最有好感的影片诞生,比上部《辣手警花》好看太多;3.杰森·斯坦森逗比到极点……最喜欢“厨房大战”段落…
一个胖纸的自我修养(飞机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