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图版原文地址“小仙女”事件又出后续了。
这个一夜爆红的主播从猛涨几十万粉后取关同公司的所有人员,然后又被公司勒令关停微博跟金主闹翻,坐实炒作嫌疑。
然而大众们已经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一场以diss极品前任为名的大狂欢。
前有小G娜,后有李雨桐,再来一个欧拉,手撕前任似乎成了网民们一个屡试不爽的G点。
但是这厢撕归撕,那厢又跑到微博上隔空喊话要参加前任婚礼了。
Exo?新娘本人知道吗?
新郎同意了吗?
……还是来聊电影吧。
这是一部非常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基本在一个酒店两个房间里就拍完了,除了男女主角外基本都是面目模糊的背景,还有一个来打酱油的奥利维亚·王尔德。
女主角海伦娜·伯翰·卡特大家都很熟了,蒂姆·波顿御用女主。
男主艾伦·艾克哈特最脍炙人口的角色是《蝙蝠侠2:黑暗骑士》里的双面人哈维·丹特,然后也经常给一串大牌影后当绿叶,包括朱莉娅·罗伯茨、格妮温斯·帕特洛、芮妮·齐薇格、凯瑟琳·泽塔-琼斯、希拉里·斯旺克、詹妮弗·安妮斯顿……就像《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婚礼傲客》、《单身19桌》、《我爱上的人是奇葩》……一样,婚礼永远是遭遇真爱/错爱的高发时段。
电影的开头,男人就一直在探头探脑地张望。
而女人专心致志地盯着桌上被人遗漏的烟,趁人不注意悄悄踮脚溜过去,顺了就跑。
男人追了上去。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关于这部电影,有几个很好玩的点:1)这是一部“对话电影”,类似《爱在》三部曲、《午夜邂逅》,《足迹》,人物和场景都极其有限,全程就是靠说说说个不停。
就好像它的片名:Conversations with Other Women——与女人“们”的对话。
但其实只有“一个”女人,即女主。
而且从电影内容看,她也不是“Other”women,而是“The”one。
2)我们知道男主的新欢叫莎拉,女主的新欢叫杰弗里。
但男女主的名字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
换言之,他们可以是任何一对普通男女。
前十几分钟的对话写得蛮好玩,很有机锋,真心话都藏在冰山下。
男:你既然都抽烟怎么会不喝酒。
(后面我们知道,这是男主年轻时的搭讪词之一)女: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抽都抽了。
(女主明知道会在婚礼撞到男主,但还是来了)女:我是第七个伴娘的备选,所以我打算给新娘一个机会弥补她的过失。
(也是给你一个机会)女:我不是个好伴娘,看,找替补就会是这样的下场。
(虽然你女友没来,但我已经结婚了,跟我一夜情什么下场你自己看着办)在前15、16分钟,两人一直在模模糊糊的试探,同时插入了许多似乎是回忆的碎镜头,让人对这两人的关系不断推测又推翻,他们认识?
不认识?
一切都似曾相识,似是而非。
直到一个婚礼摄像师的出现,才冒冒失失地揭露出两人的过去:这是男主妹妹的婚礼,女主是以“前嫂子”的身份尴尬地来当伴娘。
这时女主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了。
男主也一针见血地揭穿她:你现在要是不答应我,十年之后你都会想着这件事,你丈夫会问你怎么了,而你无法回答,婚姻就是这样慢慢破裂的。
然后?
然后的事一句话就能说完:他们跳舞,上床,离开,结束。
What?
那为什么还要花一个多小时看完这部碎碎念碎碎念的电影呢?
因为里面细细道出了关于前任的千回百转绕愁肠——你走之后,全世界都是你的影子。
后来你身上的累累伤痕,比你直接从我身边走开更让人难过。
恋爱就像让对方剥下你的皮,并且知道他随时可能拿着你的皮离开。
——苏珊·桑塔格不是所有久别重逢都是旧情难了,有时候你只是别人幸福生活的一味调剂。
光芒万丈,怕你被衬得黯淡;平凡之福,怕你不甘于此。
离开之后,担忧不曾停止。
年轻,愚蠢,粗心,是葬送感情的万能模板。
可是再来一次,我们都知道是一样的结果。
你习惯性地贬低过去让自己好受,但我还是忍不住为你留一点好。
时间并没有改变一切,而有的人,一生都像在时间的夹缝中酣睡。
——所以,遇见你真好啊。
不过我觉得比以前更孤独了。
在男女的对话中,他们追忆起从十几岁相遇到快四十岁的中间这许多年,很多闪回段落像彩蛋一样遍布在各个角落,有时让你恍然生出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有时候又用左右画幅隔开现实与回忆,营造出一种怪异的气氛,好像男人在隔空与少女时代的她做爱。
但是这并不是一部出轨大戏,更像是一场短短几小时的午夜梦回,女人从始至终处在理智、冷静、成竹在胸的状态,男人像个小男孩一样试探、猜测、因为对方说他胖了就能不开心很久——哪怕没有明说他们分开的原因,但观众内心都能猜到。
在童话中过了午夜十二点,仙度瑞拉就要回到现实世界。
而在电影里,在凌晨四点前,女人就要打点好所有行李赶往机场,回到自己父慈子孝的美满混音里。
别离前,两人穿着单薄的衣裳在冷清清的天台上,念念叨叨着一些傻话。
那个时候,他们俩真像一对结婚四十年的老夫妻。
但是这些,都只是“如果”了。
顺便一提,男主给自己设计了很多有意思的动作戏,比如在女人说话,他会趁她不注意去闻她的头发。
然后帮女人收行李时捡到她随手放的耳环,放到自己兜里。
最后女人上了去机场的出租车,让男人帮她扔掉那包烟,因为丈夫并不知道她抽烟。
男人还是很自然而然地就揣进了兜里。
两人上了两辆出租车。
一个回到伦敦,去见比她大7岁的心脏科医生和3个可爱的孩子。
一个回家,去见比他小16岁的舞蹈家女朋友。
两人跟各自的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对话也还像电影前15分钟一样充满机锋,看似在讲交通,其实是讲感情,以及其他那些牵牵绕绕的情绪。
脸上还带着惋惜、不舍、怅然的表情。
(仔细看左右画幅是分开的)说着说着,画幅慢慢就融合在了一起。
感觉两人坐上了同一辆车,要去往同一个地方。
好像他们是对结婚多年的夫妻,正在从一个无聊的婚礼回来,将要一起回他们共同的家。
而脸上那种厌倦、沉重、百无聊赖的神情,正是他们当年如果没有分开,现在的日常状态。
所以,全片最后一句台词,说得真好。
幸福真是好他妈难啊。
我想电影名称似乎有些问题吧… 同样是二人对话贯穿整部影片的故事让我想起了《爱在》系列,同时最近看过仅有二人的影片还有《火口的两人》。
这类影片全程仅有二人却也不觉枯燥,足够把一段爱情故事的始末呈现。
再次相见时二人已与过往不同,聊着现在聊着离开彼此后的日子,他记得那年初见时她穿的裙子,二人都还记得彼此初次相遇的对话。
也许再次相见的这一晚不是正确的,但似乎也是可预见的。
就像女人所说的那样,在今晚看到他的那一刻,就知道了今晚必然会发生些什么。
在离开对方的时间里,他们过着没什么特别的日子,而相见也不能改变什么。
对于男人来讲或许时间使他懂了很多但并没有多么成熟,对于重逢之后的彼此仍带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女人远道而来做这因候补才有空缺的伴娘,我想也并不是仅想来旅行一趟而已。
曾经爱过,双方并不予否认,但过去式已成事实。
但当我看到在露台外二人的对话时,对未来的深情调侃竟让我有了期待这对久别重逢的曾经的爱人能破镜重圆的想法…虽然我明白,这时的女人,定不会如此不理智。
不如所料,她匆匆回房收拾行李,一切幻想瞬间为空,男人一定是失落的,他认真了,在失去后才觉,她是真的那么与众不同啊。
至少,在他的心里。
年少有对爱的渴望,对爱的勇气,有对彼此的激情与渴望,却同时也有着稚嫩与不羁,有不理智与不懂收场的任性与脾气。
而当一切过去也就过去了,如若试图重新拼凑起因轻狂而不慎打碎的过往,这一举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只能带着遗憾,带着心中的碎片继续前进。
她吹头发时,男人说:我爱你,无论好与坏请带着它上路吧。
此时的他心中或许充满着遗憾与悔恨,但又是无奈的。
他已经失去了她,打碎的茶杯试图复原,是没大有可能的。
女人应该也同样爱着他吧,只不过相较于男人的冲动,她更为理性一些。
片尾二人坐上了不同的出租车,这段偶然又刻意的重逢结束了…当镜头将二人合并,让我想起女人对他说的那句: 这次相遇后,我更孤独了。
Well, I'm glad I ran into you...glad that we saw each other after all this time.have imagined it so often, you know?Tomorrow I'll wonder if it even happened at all.I'm glad I ran into you!Somehow I feel so much lonelier than before.Yeah...God, I used to think I could call you......go out to lunch, get married.How simple is that.The promise of all those......high school physics film strips fulfilled.Your spilled milk leaps back in the pitchers.Broken teacups miraculously reassemble.time really can... you know... time...time really can move in two directions.time really can move in two directions.It doen't matter universe anyway.Which is to say...Which is to say...Which is...I don't know. Which is to say that I......I think everything could still turn out.Now everything seems much more definitive.Seems so much more real.It seems much more final.Now milk once spilled cannot unspill?And a broken cup is always be a broken teacup.You know it's funny 'cause...everyone thinks they shouldn't mention you to me.No, but the omission...The omission only makes it worse.Well I like to hear about you sometimes.I love you.For better or worse......you can take that with you on your travels.Shit.Were you saying something?'cause I couldn't hear with the shower on.No, nothing important.Read more: https://www.springfieldspringfield.co.uk/movie_script.php?movie=conversations-with-other-women
男人女人的交锋相当精彩。
男人看似很真切的想挽留女人:偷听她的电话留言;询问她现在丈夫的情况;翻她钱包里孩子的照片,把她的耳环塞进口袋里;在天台上向她告白,说些想做备胎,无论如何都会等她,和她相守终老这样的话;哪怕在最后送她出去的电梯里都要缠绵一下,送她上车还要问下“你为什么来参加婚礼”。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都是套路啦!
女人很精明,不如说她太了解这个男人。
她一直表现得随意,不上心。
其实内心早就兵荒马,天翻地覆了。
她深知已经回不去了。
很多细节都是展现给观众的,并没有表现在两人之间。
所以我们能更客观的来看待这次艳遇:男人现任女友一来电,他就把耳环掏出来放桌上,以示撇清关系。
(有句话咋说的,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女人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抽烟,透过出租车窗那忧郁的眼神,还有在出租车上和司机的闲聊里,女人说“曾经结过婚”,原来她并没有和医生结婚。
“I love you, to better or worse, you take that on your travel”女人在洗手间吹头发时,男人在门口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这句话算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我也一直吹头发,吹风机一响,什么也听不见的,所以男人是在自言自语吧。
成年人的爱情就像棋逢对手,每一步都充满了盘算。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不知那本书里看到一句话:男人是多情而深情的,女人是长情而绝情的。
这大概就是这次艳遇要表现的主题吧。
男主女主都是我最爱的演员,不过这部片子一直放在“想看”里,借着豆瓣的“春日影展”看完了。
我一直以为,这也就是近几年的片子,但那个摩托罗拉手机提醒了我,都是屯了好多年的片子啦!
有许多这样的“想看”,就这样一直屯着。
忽然想要感谢这个漫长的疫情,给了我自省的时间,扫了下心灵的角落。
我非常喜欢这个影片。
首先是拍摄的手法。
非常大胆地将整个画面切成了两个对等的部分。
这种手法是很常见的,通常用于表现同时进行的事件。
但是这个影片居然从始至终地用两个摄像机在两个画框中同时运动。
开始让人感觉很不适应,但是一旦适应了以后就很喜欢。
因为这个影片完全是围绕着两个昔日的情人之间的对话、相互的试探。
各自的感情脉络分别在一个独立的框架中发展,这样非常有利于表现人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个性的细节。
而且,两个画框也不是永远地一人一个,而是不断的变换,有时是不同的角度拍摄一个人物,有时是同一个角度非别拍摄两个人的表情细节,有时是一边是现实一边是回忆,有时是一边是现实一边是幻想。
简直是太神奇了。
我喜欢这个影片的另一个原因是演员的精彩表演。
影片的场景很简单,主要的内容就是两个人的对话。
因此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台词和演员的表演。
我看过Helena Bonham Carter不少片子,都是配角,但是印象还是挺深的。
这次看她当主角还是挺痛快的。
她本人的相貌和扮相都不是那种美女路线,但是很适合这个角色---年近40的中年妇女,有点姿色但是不出众。
Araon Echhart的表演也不错。
两个人的配合完美极了,有点庖丁解牛的感觉。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剧情和台词。
其实剧情的主线是很俗的,旧情人偶然或者故意的相遇。
相互试探、勾起的回忆、复合的想法、各自的生活和家庭压力,说到底是现代城市人对于感情的反思,对于真挚感情的渴望,对于失败的感情的挫折感,对于新的感情的不安全感。
对于现状的厌倦和对于过去的回忆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但是不安和犹豫一直如鬼魅一般推开他们。
这种矛盾不是那么剧烈却挥之不去。
剧中的几个小高潮也非常出彩,在电梯里的故事简直要把人笑死,而天台上的相互谅解让人动情,被扔出窗外的礼服让人沮丧,而最终出租车的镜头让人彻底无奈。
虽然画面终于合并成了一个完整的镜头,但是两个之间的距离却变成了无法跨域的鸿沟。
另外请注意,很罕见,本片中两个主角都没有名字。
他们各自的家人都有名字,但是两个人始终没有喊对方的名字,而是以平和的对话开始,以平和的对话结束。
绝对值的一看的影片。
"My heart was broken." "So you married a cardiologist."
我居然是喜欢女主的伴娘礼服才进来看的。
正常情况下,我不喜欢这种磨磨叽叽的美国电影,但这部是另外。
看完电影后看影评,有几点不同意的:1. 女主开始没认出男主。
---我觉得一开始就有当年回忆什么的,没认出来不太可能。
2. 有个地方没看懂,女主真的结婚了么?
我怎么感觉女主是在医生那里帮忙或者什么别的原因,未必是夫妻的爱?
有个镜头,医生和女主通电话的时候,孩子在周围,好像还有个大妈,那个大妈和医生更像夫妻。。。
在影片结尾的地方,司机问女主结婚了么,女主说没有,很久以前结过婚但离婚了。
没必要骗司机,反正陌生人。
其他想法:1. 这男的接到23岁女朋友电话的时候,骗人家说没什么,就是个普通朋友。
虽然很难解释出轨偷情这个事,但这个说法还是很恶心。
我想女主其实很犹豫的,男主的职业,律师,就一直在劝女主,也是个职业病吧。
女主越来越动摇,这一个电话打断了一切。
男的是个混蛋啊。
女主当年离开很正常。
2. 这男的明显是当年年轻的时候拼事业,根本不管老婆,现在事业有成了泡小妞。
3. 男的sis结婚,邀请女主做伴娘是有原因的吧?
虽然没怎么提男主sis,但貌似是男主姐姐知道男主心里一直念念不忘,才在最后一刻请她来。
再缺人,会找bro的ex么?
这得多铁的闺蜜才会做这样的事?
可是女主和男主sis根本不熟。
而女主,接到邀请,第2天还是第3天就来了,这难道不是想见男主么?
可是女的就不承认。
40岁那段告白很感动,女的听了确实很惊讶很感动。
浴室那个,我觉得女的也听到了。
但这男的有点怂,说不出口。
男主就是个怂货,所以女的才会那么选择。
还好犹豫了一下,没被律师骗。
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每个人的个体经验,对于相遇的巧合于心的会然,对于生活还是无可奈何。
就像十年前你不知天高地厚的留着长发,然后以为丢失的一切都不重要,你看着你发肥的肚子,拍一拍还有寂寞的回响,这就是改变,不过肚子的肉还是可以轻易收回,但是每次送别的妞都是有去无回。
女人天生比好男人务实,你会在激情的时候任人上下,但是身体无法给大脑回补,他在抱着你受伤的大腿不断亲吻,而是只是觉得有点痒,而且疼痛的岁月无足挂齿,不可能为您亲吻停留。
而你,生活里的你,依然会在某一个时刻遇到某一个人,当然前提不是那么讨厌,然后你们坐着十年前相遇的城市,你看着她的脸完全不知道曾经她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喝着当年的啤酒,有朋友打趣的调侃着你们,问啤酒的味道是否依然,你小心翼翼的喝口酒,不记得当年的味道,不知道是因为太久远了,还是因为我要说的这句话,这些年喝过许多次这样的啤酒了,每一杯啤酒都一样。
影片的名字是《与女人们的谈话》,讲的却是一对旧偶重逢的故事。
偶然或者故意相遇,彼此试探、互为进退,追忆情感而反思过往。
有趣的是,本片中两个主角都没有名字,这当然是刻意的安排:这对爱侣可以指代任何人。
故事很简单:曾经的挚爱离开,又带着伤痕回来了。
她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独自面对一切,现在她的丈夫是一个心脏科医生。
你们回床,却被现任女友(这个年轻的、美丽的、身份正确而身材正点的、爱你却无法触碰你灵魂内核的女人,你知道过个一年半载她就会对你完全失望)电话查岗,看着她对自己的小女友解释:“I’m just nobody”,一个somebody对nobody自称是nobody,这是不对的,你却无能为力。
就像一把伞,你把它丢失在风雨中,丢失太久了,以至于终有一天你在别人的手里发现它时,已经失去了追讨的资格。
你无法反驳,你必须承认,在你们分开的时光里,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皮肤变薄、长出皱纹,身体变得肥胖,连呼吸也沉重,一切都将归于衰老与平庸。
谁能说我们失败了?
男人是一个成功的律师,依然不乏性魅力,有一个美艳的女友Sara the Dancer在夜晚为他的不忠落泪;女人嫁了一个温柔的心脏科医生,会在深夜打电话告诉远方的妻子“我和孩子都很想你”,至少,她的心脏安全了。
但是谁又能否认我们的不幸呢?
这世上是否存在这么一个人,是仅仅为你而设的?
她穿着小小的无袖上衣躺在你青春的艳阳下,虚张声势地冲你挥挥手,想把你赶跑,你却迎上去了。
无论是做爱或掐架,都是perfect match,所以男人不忿,女人失望,他们本可以得到更好的。
曾经的人与事,激烈的情感如俎如刀,缓慢宰割着其治下的情人,然而这些都过去了。
痛苦没有敌过时间日复一日的温柔舔舐,缴械投降。
那些深深刺进胸口本可致命的创伤,经过理性的涤洗和遗忘的麻醉,竟然慢慢痊愈,结出坚硬的疤痕,像一个小小的句号,又像一个仓促的休止符。
无论如何,他们都在伤痛中幸存,不算相安无事,总算有惊无险。
他们依然相爱,并将永远铭记,随着影片终了,镜头画面合二为一,男女主人公却分道扬镳,这次重逢好似从未出现。
这就是现实。
现实就是你们只做有限的努力,你们终于知道并且接纳这一点——你们不是电影的男女主角。
而非主角的爱情与人生都不过如此:“It's good to be happy. But it's so fucking hard, you know.”是的,我当然知道幸福很好。
但这一切,真他妈的……太难了。
在所有乐器中的独奏中,我偏爱两个,吉他与钢琴,他们大俗亦大雅。
吉他独奏总有清雅的味道,自成一派,或柔和或暴虐,但却都有种细腻的性感;而钢琴动人的声音,绝世而独立,能和心灵一起振颤,自有一股洗尽铅华的味道。
因为这个偏爱,我不得不说,本片初始,我就被音乐所吸引。
慵懒的嗓音不经意的流过,便让我感受到一种踏破铁鞋的妙处。
仿佛,我等这样一首歌已经好久好久了。
正如本片的男女主人公,其实他们都已经等待对方太久了吧!
最开始,本以为这是一个通俗的搭讪爱情电影,男女在婚礼上邂逅,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最后或是成就了一段天赐良缘,或是被现实所苦最后天各一方,遗恨半生。
可随着两人交谈的进行,太多的巧合出现,女人的前夫是律师,而男人正是律师,他们比普通的搭讪者更为熟悉,却比熟人多了份奇异的陌生。
而且他们对彼此的飞醋吃的实在莫名其妙,他们调侃彼此,试探彼此,但又似乎对某些东西都望而却步。
也许,事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当男人脱衣服时,女人忽然尖叫着说,你比以前胖了。
果然,他们是相识的,而且还不是简单的相识,他就是她的律师前夫,而她则是他口中的混蛋前妻。
影片进行到这里,已经渐入佳境,老套的故事变成了新颖的情节。
两个人都在心里回忆着过去,和现在偷偷比较,他们沉浸在现实和回忆偶然相遇的一点上,似乎时间和空间骤然重合。
然而,时光又怎么可能不留下痕迹呢!
日升月落,逝去的已然逝去,恐怕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女人真的是为了见男人而来么?
或许是,或许不是。
现实生活平凡而缺乏激情,他们把关于彼此的记忆无限的美化,她寻找的只是自己曾经的年少如花。
而同样的之于他,只怕也是这样的感觉吧!
8月12号23岁可能不是他皈依的藤蔓,可假使远去的真的回来,也决不会是他心中向往的圣洁了。
当现实袭来,他们遵循规则,踏上了归去的出租车。
第一次,两个人的画面重合了,只是,拔除了心头那根刺,生活是否会更加索然无味?!
本片的画面无疑是非常有特点的,让我想起了四格照片和画中画。
两个画面,有时是彼此对往事的回想,有时是不同角度两个人的特写,有时是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
刚开始看时,这种画面状态很为我所诟病,要是稍微没有跟上情节,一定会被画面搞得头昏脑胀。
不过,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个奇特的画面也慢慢显现出好处,两个画面的对比,尤其是两个人各自心理活动时,现代社会对人心理的影响恰到好处的被表现了出来。
他们耍着各自的小聪明,却又小心翼翼的回避着现实的影响。
既逃不开现实,又不甘平淡的与之对抗。
他们是矛盾的,同时又异常精准的把握着生活。
也许,我们可以说,擦枪走火也是在他们设置的防火墙范围之内。
究竟是生活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打着生活的幌子给“出格”立了一块牌坊!
另:哥特女王的气质是骨子里的,实在是很难掩藏啊。
《与女人们的对话》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它深入探讨了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角色和地位。
这部作品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家庭与梦想时的挣扎与成长。
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梦想追求。
她们在家庭中承担着多重角色,既是妻子、母亲,也是女儿、姐妹。
她们在家庭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为家庭成员提供温暖和关爱。
同时,她们也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在家庭中,女性面临着诸多挑战。
她们需要在照顾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也需要在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影片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情节,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与牺牲,以及她们在追求梦想时的决心与勇气。
影片还探讨了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相互影响。
家庭是女性成长的摇篮,也是她们追求梦想的起点。
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为女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同时,梦想也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它让女性更加独立、自信和勇敢。
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们,通过对话和交流,彼此启发、支持和鼓励。
她们共同探讨着家庭与梦想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种对话和交流,不仅让女性们更加了解彼此,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思考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角色和地位。
《与女人们的对话》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影片。
它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挣扎与成长。
这部作品不仅让观众更加了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女性在家庭与梦想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机会。
片子很闷,而且是不怎么好看的那种闷。剪辑很乱,而且是没什么意义的那种乱。整个故事我毫无触动甚至有些讨厌。而男女主在第一场戏中佯作不相识的戏码,与后面的情节结合来看,不少细节也显得相当不真实不自然。 评分:D-
其实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这部电影,我只看过一遍,从海报到剧情到台词似乎都像是中年人的烦恼什么的,可是就是从海报到剧情到台词都喜欢
追忆往事是好 大家都能坦诚交流了 但是出轨又撒谎是不可忽视的
被忽略的好片 叙述节奏以及方式太出色了 只属于两个人的不停对话 分割画面用的很合适 个人感觉比爱在日落黄昏时要好尽管没那么重的文艺清新调调 但中年人的爱情照样很有看头 海伦娜眨巴眨巴的大眼睛太有戏了 阳台那场的音乐很衬台词 是个可以改成舞台剧的本子 只是这片名译的有些不对劲。。
谁都想吃的药——后悔药。
难看,闪回不知所云
看到十几分钟才明白过来是个怎样的故事,赶紧又从头开始看一遍,一些不理解的细节和对话突然又明白了。失去又重逢,然而生活无法破头重来,当下是最好的选择。
banal...
话痨片之一,不过对话没那么精彩。
除了爱在XXXXXXX三部曲,又一部好喜欢的话痨片啊啊啊
又是一话唠片。男女主完全不来电啊!
不过觉得不可能……
因为短暂,所以浪漫。
无聊,不好看,都没看完。点掐得不狠
没劲
最后的分画面,很有意思。
青春疼痛文学。年龄放宽一点,不建议25岁以上的人士观看。矫情、虚浮、无病呻吟。40岁的人用20岁的口吻讲青春期的故事,然后竟然还是没有反思只有疼痛?整个也太错位了,不是傻就是假。这个一分为二的镜头我也不喜欢,为秀而秀(秀得还不好
看过的片里分屏用的最妙的,每一个分屏都是有意义的情绪表达或视角对比,最后在乘车分开的一刻又神奇地合到一起。小小地用了一点《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回忆错位之壳,像爱在系列一样用小说式的对白脚本探讨了男欢女爱。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嘛。海姨真美啊,啊,啊,啊【
讲述旧爱重逢的作品数不胜数,但在听完《与女人们的对话》后,我们却得不到任何新鲜有趣的观点。爱情若不是《蓝色杰伊》里失之交臂的错过,便是真索然无味走到了尽头。尽管有时候是命运的戏谑与造弄,但更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负气和愚蠢。影片干巴巴的进行到最后,只能用电影的魔法让两人暂时拼在一起。
阔别多年的离异情侣在一场婚礼上相遇,在talking..ing中昔日生活情节不断闪现。中西文化不同,不会人云亦云给本片打高分,电影是第七艺术,电影来源于生活应该高于生活,我需要的是精彩曲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