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非典型的超能力电影,超人被打败了,而坏蛋却赢了。
当我看到超人之死不禁调动起好奇的神经,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大坏蛋感到寂寞了,感到无聊了,于是他做了两个事情,一个是他做了一个玩具和他一起玩摔跤;另一个是他谈恋爱了!
确实,没有什么比打架和谈恋爱更让人解闷了。
可是这两个事情都没有朝他想要的地方发展,那个玩具,也就是被他培养成超人的猥琐男,根本没有和他对打的愿望。
当大坏蛋再次在市中心为非作歹时,猥琐男居然在家打电动!
大坏蛋操纵着巨型机器玩弄汽车时着实好笑。
而他的恋爱也终因身份暴露而黄掉了。
于是他刺激猥琐男,想要和猥琐男痛痛快快的打一架。
悲哀的是,他居然打不过猥琐男。
铜球对对方没作用!!
你知道,大坏蛋是从不认输的,于是他像孙猴子一样去搬救兵了,尽管救兵曾经也是敌人(和孙悟空一样)。
不过救兵并不想帮忙,超人其实不是肌肉男,他是文艺青年!!
不过还好啦,仆人怪鱼来帮忙了,隐形车也找到了,关键是早有铺垫的消除特异功能针剂找到了(记得吗,怪鱼仆人曾经说猥琐男并不是合适的人选,而大坏蛋阻止了怪鱼消除猥琐男的能力,看来怪鱼看的更透彻,猥琐男根本成不了英雄)于是猥琐男终于被干掉了。
其实整个影片并没有我说的这么肤浅(相信上面,你就错过了一部好电影)他让人学到了很多,比如责任,比如爱情,比如世界的平衡,比如友情,可是他偏偏没有让人没有学到的是偶像崇拜的恶劣后果!!!
看到结尾,我心中不断祈祷,千万不要再造一个大坏蛋的巨型雕像,千万不要!!
可是当幕布扯下来的一刻,我崩溃了。
好吧,这真是一部悬疑片,而且是五颗星的!!
真正的剧情是大坏蛋在干掉超人后,感觉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应该不止要抢别人的钱,还要抢了别人的钱还让别人感恩戴德替他数钱。
于是精心策划的一幕开始了,他首先选了一个根本不适合做他对手的萎缩男做超人二号,其实怪鱼曾经劝过他的,猥琐男根本做不了英雄。
不过大坏蛋不愧是大坏蛋,他阻止了怪鱼。
因为这是他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饿哈哈哈他不禁要疯狂的笑了)于是最终他打败了自己做出来的坏蛋二号猥琐男,成功洗白白。
当他抱得美人归,而众人为他而歇斯底里的呼喊时,大坏蛋心底在暗笑着“饿哈哈哈你们终于要给我数钱了”
影片虽尽,意犹未止。
这部影片虽然情节简单,场面刺激,但是却让人回味悠长。
我不知道编剧的初衷是怎么样的,也不晓得导演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影片。
但是无论其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其中却分明暗含着一层清幽的深意。
两个外星球来的婴儿,都赋有出众的天赋与善良的秉性。
这正像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一样。
但是由于环境与遭遇的不同,秉性会朝着不同的方面发展。
诸如,超人落在了富有而文雅的家庭,受宠爱于一身,因此从小便依仗自己的天赋,而努力做一个在老师与学生眼里优秀的学生。
长大后亦是将这种心态扩及到做一个得到整个社会认可的“公众英雄”。
而对于大坏蛋而言,因为他的认识在幼年的监狱生活中发生偏差,心灵在学校生活被扭曲,因而其秉性也被逐渐深深的蒙蔽。
再加之他原本的天赋,从而造就了一个人人憎恶的大坏蛋形象。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重点。
因为这种“性善论”有一个看似致命的缺陷,即为何当有些人即使没有经历向大坏蛋那样特殊的早年经历,却依然会做出恶的行为?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本片用一个戏剧性的安排来做出来诠释与解答,这就是第二个超人,哈尔。
关于哈尔的人生,我们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即:得到能力前是个平凡的好人,得到能力后是个邪恶的坏蛋。
这又是为什么?
一个老实本分的电视台摄影师,虽然不是高大英俊家财万贯,但至少有份体面的工作,有自己正常的生活,会在自己心爱的女孩面前冒冒失失,也会因为紧张而骂自己傻。
这样一个胖乎乎有点书呆子气的宅男,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有着攻击性的恶人。
但是,在他得到能力,即使是得到“太空爸爸”给他的正义训练之后,却依然练眼都没眨一下就选择做的坏蛋,甚至越发邪恶。
这怎么能符合人性本善的论调呢?
然而,他前后的重大变化,却也恰恰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
我们在情节中看到他如何脱变成一个坏人的脉络。
首先,变成超人后他迫不及待地去追求他心中爱慕的姑娘,但是由于手段不当以及当事人的心当时另有所属,直接拒绝了他。
然后他就开始变得消沉,去利用能力偷盗财物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机。
直到大坏蛋出现,并用女孩跟“太空爸爸”的事激怒了他,他变仿佛变了一个人。
而当他打败大坏蛋时,却没有想把他送进监狱,而是动了杀机,进而是疯狂的暴虐行径。
一个拥有超级英雄能力的人,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恶魔。
在这整个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不一个人去慢慢变坏,而分明是看到一个积累了无数怨恨的人在发泄他的怒火与仇恨。
先是对女孩的仇恨,再是大坏蛋的仇恨,进而是对他所居住的城市的仇恨。
很难相信,这样一个原本平易近人,甚至有些脆弱,敏感的胖男人,怎么能有这么多的积怨。
然而,答案却恰恰在脆弱跟敏感这两个词上,因为脆弱与敏感,而招致怨气,也就是佛家所讲的嗔怒。
像他这样的人,因为自己的性格,往往不能左右太多事情,于是就渐渐成为了社会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没有大家的关注,也没有豪华的跑车,就连他最爱慕的女孩子也仅仅给她送好人卡。
但是这一切都因为他软弱的性格而得不到发泄,于是乎,在他的潜意识中,这些都渐渐积累成了对他人甚至对整个社会的仇恨。
而这一切,都随着他超能力的获得而凶猛地发泄出来。
故而,一个原本不应该有仇恨的男人,却因为自己性格的缺陷而陷入了一个迷失自我的泥潭,变成了一个嗔恨的猛兽,故而心生恶念,万恶丛生。
所以可知,人的恶念,往往是因嗔怒而产生的。
而这些嗔怒,有时大的可以察觉,有时却小的不易注意。
但这部电影却用一种科幻的方式把他给扩大了,就是给了这种平时不易察觉的嗔怒一个可以绝对发泄的机会;给了这个深层病态的心灵一个放大十万倍的机会。
正是这个情节,应该让我们在为最后好人胜利的背后惊出一身冷汗,哈尔的嗔怒不正是我们并日心灵的淤积吗?
诚然,这个社会并是不绝对美好的,里面有不公,也有黑暗,如果生活遭遇一些遗憾的事实,愤怒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对于某些愤怒,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例如哈尔的这种愤怒:因性格的缺点而产生的积怨。
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又有多少这种事情?
我们会因为看到别人比我们努力而产生钦佩,但这种钦佩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变成愤恨。
我们会因为他人的优越境遇而感到羡慕,但这种羡慕却一不小心就变成嫉妒。
我们会因为别人的冷漠而感到失落,但这种失落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偏见。
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气馁,但这种气馁却一不小心便会变成对其他人的报复。
如果我们蒙受不公的待遇遭受到精神或物质的苦难,我们当然会愤怒,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原谅因为我们性格不够高尚而产生的不合理的愤怒与怨念。
就像哈尔一样,他所在的那个城市并没有歧视他什么,当他获得能力后本应该成为一个大英雄,但是他却躲在卧室里打游戏,这说明他的抱怨是毫无道理的,相信任何一个女孩跟雇主也不会喜欢他的这种作风。
那么,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又是如何呢?
难道我们没有因为一些小事琐事而心生积怨吗?
如果我们客观的看自己,真的能够保证我们的每个忿恨都因高尚的缘由吗?
的确,当我们的内心一旦燃起那么一点忿恨的火花,我们的思想便会向不端正的方向偏执。
而我们内心最自然本质的那一抹善的秉性,也将会随着这些偏执而慢慢被覆盖起来。
一旦到达某个临界点,不管是因为思想的变化还是外界条件的刺激,总之一旦具备某种条件,这种积怨就会如洪水猛兽般的宣泄出来,此时,这个人的恶念便活生生的从心中发了芽。
因此,心,可以说是最敏感而又最最至关重要的东西。
他可以决定我们的言行,决定我们的善恶。
外界可以轻而易举的改变它,而它,反过来也能影响外界。
所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时刻明了心的重要性,注重个人对心及高尚人格的修炼。
明了心稍有不端,便会产生恶念的种子。
而一旦失去这种警惕,而任由这些忿恨的想法发生,则久而久之,便会发觉自己的秉性早已尽失,所留下的仅仅是天赋与本身性格的扭曲体,一个慢慢丧失良知的人。
当然,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比较不像影片中这么戏剧性,因此我们的恶念不会像哈尔那样因获得超能力而被放大到夸张,但是,我们的恶念却在我们的言行及思考中不自觉的体现出来,也许小到背后中伤新来的同事,大到压榨一个国家的人民,而最具讽刺性的却是,当我们去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完全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
In fact,我们从未有像哈尔那样的自知之明。
在西方电影史上,戈达尔以“米歇尔”这个著名的银幕形象在《精疲力尽》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反英雄”。
可能就是在这以后,积压在现代文明中神经脆弱的观众就开始在银幕上期待“反英雄”的降临。
而这部梦工厂出品的《超级大坏蛋》就是这样一部“反英雄”类型的动画。
据说这部动画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反派人物作为电影的主人公,但是对于那些观看过脱胎于“黑色电影”、“B级片”的边缘化电影,这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的噱头了。
“反英雄”电影的结局几乎都被滥觞于古希腊悲剧的那种宿命论笼罩着,但他们的不幸却是各不相同的。
而这部描绘“反英雄”的《超级大坏蛋》最终没有逃离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尾,这在影片开拍前就由他们的传统决定了。
用托尔斯泰的话来说就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都是一个样子的。
回顾一下美国的那些大制作电影,《蜘蛛侠》、《蝙蝠侠》、《超人》、《阿凡达》等等。
和这些电影一样,《超级大坏蛋》几乎就是以电影中的主角作为影片的名字,这绝非偶然。
这些电影的叙事结构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在灾难性的场景中塑造一个强大的个人形象,因为美国太需要这样的神了。
如果你愿意的话,那完全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宗教崇拜,就像是崇拜耶稣一样崇拜这些诞生于后现代熔炉中的现代英雄。
美国梦的实现完全需要这些英雄。
这就是为何二战结束后的德国,苏联人忙着去拉大炮钱财,而美国人却去一心去拉大学教授。
爱因斯坦就是这样被美国拉走的。
美国的这种“灾难性”电影从来都不是在强调灾难,而永远都在强调“英雄”。
其实这和我们国家定期选几个劳动模范是一个道理的。
美国的观众从来就不需要用“灾难片”式的场面激发那种所谓的危机意识,因为他们知道在故事的结尾,总会有一个英雄来“救”他们。
讽刺的是,当有一天你发现拯救你的正是曾经被你鄙夷的“反派角色”,你将会是怎样的心情?
题外话:这篇文字事实上是课外作业,营销心理学老师让写篇观后感。
上大学后,我都不怎么写作业了。
但由于心理学老师长得还算漂亮,我就在“潜意识”的支配下写了作业!
写下这篇也不算影评的扯淡杂感。
哈哈!
感觉自己是借着码字耍流氓。
《超级大坏蛋》,光是看这个标题,就已经足以让我期待它会是颠覆传统美式英雄动画的逆流之作。
聚精会神、充满期待地看了一会儿后,觉得它真的在向我所希望的那个方向努力。
可惜到了最后,故事最终还是落入了让人惋惜的俗套里面。
这只不过是又一部披着颠覆外衣的老式美国英雄动画罢了,它虽然很好看,也有一些惊喜,但它骨子里依旧一股难闻的陈旧味儿。
突破当然是艰难和痛苦的,梦工厂这次依然没有达到它名称里造梦工场的最大效用,除了些许的失望外,这部动画还是有一定的素质的——但千万不要在基本素质外抱更大、更多的希望。
2011年2月13日
2010美国动画片《超级大坏蛋》,全球累计票房3.21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7.8,时光网评分7.7,IMDb评分7.3。
2010年美国有2部动画片题材撞车——《神偷奶爸》和《超级大坏蛋》,都是改邪归正、反话正说。
两部动画片都很优秀。
后续,《神偷奶爸》持续发力,到2024年已经发展到了第4部,成了大IP。
《超级大坏蛋》的续集《超级大坏蛋大战末日集团》也在2024年推出,但品质极差,剧集水准。
两部2010同年同题材的动画片的命运如此大相径庭,令人唏嘘。
值得一提的是,《神偷奶爸》《超级大坏蛋》启发出了2022年的《坏蛋联盟》,《坏蛋联盟》无非是将《神偷奶爸》《超级大坏蛋》的单人坏蛋模式改为坏蛋团队罢了,改邪归正、反话正说的模式是一样的。
言归正传,说说本片。
2010年时我曾一刷,非常喜欢,如今二刷,观感仍然很棒,戏剧冲突设计得非常精彩,全片节奏在线,引人入胜,一波三折,不断反转。
《超级大坏蛋》不仅剧情好,而且动作戏更好,堪称动作大片,由于是超级英雄题材,所以上天入地、打斗激烈,毁天灭地的大场面动作戏层出不穷,是动作型动画片观众的必看佳作。
影片男主是典型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男主既在后天环境中变坏,也在后天环境变好。
影片的主题是非常深刻的哲学思维。
片尾曲太绝了,迈克尔·杰克逊的《BAD》,这首歌中文译名为《真棒》,其实BAD这个单词的原意是“坏”,给本片做片尾曲,导演脑洞真大。
男主搞没城市英雄后无所事事、寂寞难耐、失去斗志、再造英雄的桥段,非常搞笑,堪称“孤独求败”的电影版释义。
很小很小的时候,每次放假,我都要去奶奶家住一段时间。
奶奶家没有电脑,爸爸怕我无聊,就会让我带着下满电影的MP5过去。
其中有一次,我在MP5上看到了一部电影,电影封面上画着一个长着怪怪蓝色脑袋的人,看起来像一个邪恶的坏蛋,而电影的名字叫《超级大坏蛋》。
我不记得自己把这部电影看了多少遍,只记得自己一直看一直看,以至于到后来,当Megamind要介绍他自己的时,我总能提前一步大叫“麦克迈”!
我会在吃饭时突然叫嚷“I‘m Megamind!”,在爷爷奶奶疑惑的目光里喊着“Megamind”,那时候的我,不懂“Megamind”的意思,纯粹在滑稽的模仿里觉得有趣。
小时候的我,并没有对电影的故事产生过深的思考,只是模糊地记得Megamind杀死了Metroman,但其实后者是假死,而Megamind为了保护爱的人,从一个坏人变成了好人,最终拯救了城市,也从恶棍成为了英雄。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有反转,它有超级英雄打架,它有爱情,它有一个故事该有的一切。
直到我最近重温这部电影,我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低估了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核。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核是:人性的善与恶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后天环境的结果。
Megamind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恶人,他之所以成为城市人人厌烦的恶棍,同他的经历密不可分。
上帝视角告诉我们,小时候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但总是因为粗心而把事情搞砸,于是被同学排挤。
当被孤立的人一直被孤立,他要么生成一种讨好型的人格,要么生成一种反抗型的恶意,而Megamind是后者。
他以为自己的Destine是为恶,但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是那个调皮捣蛋的顽童。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别人,只是简单觉得和Metroman为敌像是在玩游戏一样有趣,所以当他看到Metroman假死,他没有丝毫准备,他觉得他们的游戏能够一直玩下去,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真正战胜Metroman。
Megamind像一个内心单纯的孩子,他的表演型人格在Metroman离开后被深深压抑。
所以他会觉得无聊,所以他会被女记者吸引,所以他会想要重新制造一个正义英雄。
只是他的想法太过简单,一个人,当被赋予超越常人的力量时,那么人性的幽暗便有了生长的空间。
当超级英雄的道德水平无法得到保障时,《黑袍纠察队》里探讨的英雄虚伪、能力滥用、满足私欲、圣人反差便成了现实。
这么看来,这部电影好像对超级英雄有一种预见性的思考。
当然,我觉得电影里想要传达的信息不止如此。
我们是否能用外表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
爱一个人究竟需不需要善意的欺骗?
我们是否应该要求有能力的人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剥夺他们的自由?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是不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
一个为恶多端的坏人是否能够被真挚的情感感化?
善与恶一定是矛盾对立吗?
正义与邪恶到底有没有个人选择的权利?
我很喜欢吴镇宇在《无限超越班》里的一段点评,他说作为一个演员,不能事先在心里预设好黑白之分,正派和反派不是两个面孔,没有坏人觉得自己是反派。
我虽然是黑帮,但我曾经也是本分的生意人,别人收了钱杀我爸爸,这是我的错还是他们的错?
我逼不得已为了报仇才加入黑社会,究竟谁才是反派?
人生就是这样,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心理只是偏执,分不出善恶,移形往往只在一瞬。
电影里有两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heros are not born ,they are made;think about bad guys ,they always lose.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都不是 都是后天造成的 。
megamind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坏蛋,只是一个社交能力比谢耳朵还弱,且做出努力后仍然遭到排斥的geek。
metroman也不是一个英雄 ,只是一个渴望普通生活的超能者。
同学的排斥产生了坏蛋 ,人们的依赖催生了metroman.没有天生的善恶只有后天的影响。
照megamind所说 坏蛋到最后确实输了 ,他作为坏蛋其实也输了,但是却赢回了一个真正的自己。
电影名字叫“超级大坏蛋”,但并没像“蝙蝠侠”样谈论好坏的根源,这更多是一个代名词,指的是压迫在主人公上的标签。
本质上和“歌舞青春”并没有不同:所有人不能因为他人的标签束缚,但编剧巧妙把一个烂俗的故事挖掘出新意。
①为什么大家喜欢主人公,甚至愿意跟随主人公看他的成功?
抛开所有外表,主人公故事可以说是“饱受歧视,用实力战胜阶级地位,最终获得爱情,找到真正的自己”励志片段。
②女主人公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主人公的?
其实在绑架那里编剧就刻意把他们塑造成一对,不光是两人过肩拍摄距离变近,还是电梯里两人特写表情变换,更不用提逃出来后背后的彩色云彩。
凡是两人共同相处片段主色调都是粉色,光线柔和。
而女主并不在意男主外表,她更多是愤怒男主“杀死”超人。
发现是误会后,她很快接纳了男主并一起想方法。
③女主什么时候发现男主外表不是真实身份的?
其实在女主按手表前她都有所察觉,前一幕女主看着满屋子纸片,这场景和男主实验室纸片一模一样。
那时女主就察觉到男主可能是“大坏蛋”,而她爱上了他。
④编剧是怎样减弱“恐怖”效果的?
节奏感捏的很好。
俯角吓唬女主武器, 塑造恐怖感,女主平静节奏变慢。
准备发射武器节奏越来越快,然后发射不了节奏暂停,造成喜剧感。
主角胜利节奏越来越快,音乐却放错了节奏变缓。
主人公的动作和标签不符,围观的肃穆和主人公的调皮欢乐对比造成喜剧感。
哪怕主人公炸大楼开始紧张也因为后来女主人公吐露心声节奏变缓,转换到激励片段。
新超人出生时主人公模仿的教父口音和俯角营造洗礼神圣感,却因为主人公的口音打破有了喜剧感。
所有貌似恐怖的场景都因为打破氛围和激励场景快速衔接,丧失了威力,反而增加喜剧感。
⑤为什么感觉新超人却像是反派?
开始时其实就埋了伏笔,新超人是反派。
女主人公和新超人相遇时场景,背后突然出现影子经常塑造在恐怖电影中。
仰角新超人更是要塑造他能力的巨大,背景的黑色和坠落寓意女主心理上的“死亡”。
同样女主被绑架,一个是演唱会般绚烂色彩,一个是黑色调,更是显著。
⑥为什么超人不愿当超人?
哪里他转变?
在他的开幕仪式上,巨星般超人站在水上,谈到“好人守护”时特写他的皱眉,这时水里正是他的正义图案。
这时他就对自己有了疑问。
⑦为什么对超人没死会有惊讶效果?
不管是演唱会还是俯角雕像,给超人造成了庄严勇敢的效果。
而后面他穿着金色衣服,收藏着自己的成就寓意他真实的爱慕虚荣。
通过摄像,让人意外。
⑧什么让俗套故事有新意主人公的标签和行为不符的喜剧感。
节奏拿捏,悬疑感被喜剧取代。
主线的励志。
前面铺垫和后面的揭露精彩。
青春期的叛逆和爱情共同经验让观众对主人公产生认同心。
“城市超人”是“超级大坏蛋”里面的大正派;他拥有非常之了不起的超级能力,拥有一副伟岸的身躯,拥有一张完美而英俊的脸庞;是正义的化身,城市的守护者,所有人都仰慕的“超级大英雄”,万众瞩目的耀眼明星。
虽然他那么优秀,那么完美但却是片中的一个小小配角,而且还不怎么的“光彩”:故事一开始他就被迈克麦干掉了,就这样以一个“失败者”形象出现。
又在故事的最后“复活”,而且对待泰特破坏城市的行径退缩不前,以一个“懦夫”的形象出现,可见他的戏份真是少之又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超人的胸怀实在太宽广了!
正如故事开始时,美女记者罗珊的报导:“他的心胸如大海般宽阔”。
他的心胸之广阔我们要从故事的细节里慢慢谈起。
超人的能力之大无人能比,迈克麦的“死亡光束”是他最厉害的一招,却也没把超人奈何得了。
泰特见到超人吓得落荒而逃;尽管那是迈克麦所变化的假超人。
以超人的能力什么的金钱、美女、荣誉,还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吗?
但是超人对那写东西——就普通人看来所艳羡的一切毫无兴趣;你看他何时“挥金如土”了?
何时泡妞了?
何时“称霸一方”了?
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将迈克麦一网打尽;迈克麦的最厉害的“死亡光束”也没把他怎么了,可见他的能力比“超级大坏蛋”不知要强多少倍。
就从迈克麦用“死亡光束”灭他来说,他完全有理由将迈克麦斩草除根!
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假死。
可见他并非把自己看的多么的重,而是真真正正的追求理想。
罗珊罗绮,美女主播,这个超级城市最优秀的女人,那么的爱他、仰慕他,但他并非以“超人”的身份自居而显示出丝毫的傲慢之气,而是小心翼翼的选择了退出,从而让她找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人往往有一种非常坏的习气:得到了什么都不是,得不到永远都是好的!
哈尔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而罗珊对他一网情深而他却永远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对这份情感以漠然的态度来表示拒绝。
城市超人对待仰慕自己的人毫无轻慢之意,而把他们看作朋友,他的博物馆落成之时,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你看他轻慢过哪个人?
超人虽与迈克麦较量着,但他非常之了解迈克麦的心理,无非就是想成为万众仰慕的对象吗!
他俩之间这斗来斗去还不是为了一个“荣誉”!
于是超人便主动做出了让步,把这一切统统的让给了“大坏蛋”迈克麦。
这么大的荣誉跟地位人家超人都能够舍掉,能不说他“虚怀若谷”吗?
他与迈克麦尽管是对头,但他非常之了解他们的处境;从天而降,拥有超能力的人除了他俩绝无仅有,说丑一点:他们俩都是“异类”,只是称谓有些不同而已。
尽管迈克麦曾用“死亡光束”将他“杀死”。
但是他不但没对迈克麦进行丝毫的报复而且还非常之照顾他;间接地将罗珊与他促成了一对。
谁还看不出来(何况是那睿智的超人):迈克麦将罗珊多次绑架,这不明摆着对人家有意思。
超人深知“坏蛋”爱的是美女,而美女爱的却是英雄。
所以最后泰特破坏城市,超人选择撒手不管:一来为了把这个除暴安良的机会让给迈克麦(毕竟这是他自己造成的),二来让美女罗珊真正的爱上他。
可见超人真的非常之有风度。
其实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就是超人的谦让精神。
它同时上演了三个男人的戏,以对比的手法衬托了超人的高大。
“城市超人”,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不计前嫌、尊重女性,是当之无愧的超级英雄!
哈尔只是一个普通人,一次意外,超级坏蛋麦克迈为了制造一个死敌让自己的生活不无聊,将哈尔变成了超人泰坦,还让他失忆,编造了一个身世,对麦克迈来说,哈尔就是一个陪他过家家的工具人。
现在看这部电影,我害怕从哈尔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爱情不顺,事业平平,普通人的故事充满烦心事,当我们真的被赋予超能力时,首先要做的肯定也是满足自己的私欲,并且贪欲无限,当人的能力无限大时,心中的道德天平很可能就会失衡,成为世俗的坏蛋。
超人的能力真羡慕啊,尤其是超光速,相当于让时间停止了。
超人为大众奉献,打坏蛋,维护城市和平,直到有一天,他开始对这份工作感到疲惫,人们的赞美和崇拜不能满足他了,他开始渴望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他的私欲没有违背世俗准则,只是做自己的音乐,这难道就是后天获得和天生拥有的区别?
超人从小到大啥也不缺,所以他后面除了自己的爱好,也没什么邪恶的想法。
麦克迈其实挺幼稚,经典的坏蛋都有一个被排挤的、不幸的童年,但他做的事情我觉得依然无法原谅,给城市带来混乱,制造出一个“超人”,只是将整个城市当成他的玩具罢了。
我们不应该被所谓天生的能力和使命束缚,天赋能力有高低差异,但是如何过自己的人生,做什么样的事情,由我们自己决定。
同时,也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从麦克迈的角度,他最初是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失败后走向黑化之路,后来又把和超人对抗当做自己坏蛋的使命和价值所在,像一个被设定的程序,破坏城市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后来超人假死,他的价值寄托也没了,开始失去生活的动力。
超人这样强大的超能力者,从小也是被大众的赞美和评价绑架着,超能力者天生就应该成为英雄,被这种想法驱使,只能在和麦克迈的斗争中消耗光阴,但是放弃做保护城市的英雄,他还有很多选择,这就是作为超能力者的优势吧,后来他觉醒了自己内心的需要,以一个合理体面的方式放弃所谓的责任,在普遍的评价中,他的音乐做得失败,可是他沉浸其中很快乐,这时别人的评价对他来说也没那么重要了,他的生活也过得很好。
坏人变成英雄 也是英雄那一套
又是一出反英雄主义的动画喜剧,和《卑鄙的我》一样值得一看。PS:难得在欧美电影中听到引用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哟,一般都是猫王和披头士的居多。
code:HAHA
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反英雄动画败军中又一名烈士,只有开头与末尾大坏蛋与城市超人间的对峙令人感到一丝新意外,本片也就在大坏蛋百无聊赖的日子中渡过了,连结局都那么没有新意,这类噱头化的动画还是死了罢。
3+
外星蓝人坏蛋的善恶转变
故事非常有新意
“坏人”难做啊。。。
环境决定命运,塑造性格。但有的时候上帝也会打个盹儿,出现一个特例。你如果拥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内心,或者一切还不太糟!
情节纠结,不流畅。没法和 despicable me 并论
我很喜欢!超人留胡须才帅嘛。虽然那个好人坏人的说教味有点过了~这样的打斗搭配真是可爱
正义大脑袋外星人大战反派不正常人类
挺无趣的
就这种主题设定的动画片来说,对正面英雄基于疲劳的翻转,已经是少有的亮点了~满脸胡子去看下一代的传说,很不HX地想起了ZRJ呢……对马龙.白兰度的吐槽太不厚道了……
到底MEGAMIND的爸爸妈妈跟他说的是什么啊……
美式动画片快灭绝吧!
实在看不下去了~~
相比起来,《卑鄙的我》从表演、效果、音乐配音各方面都略胜一筹
好幼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