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与远雷
蜜蜂と遠雷,Listen to the Universe
导演:石川庆
主演:松冈茉优,松坂桃李,森崎温,铃鹿央士,臼田麻美,千惠巳知惠美,福岛莉拉,真岛秀和,片桐入,光石研,平田满,齐藤由贵,鹿贺丈史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简介:三年一度的芳江钢琴比赛开幕,具备不同身份和天赋的参赛者们在此邂逅: 跟着养蜂人父亲辗转各地,喜欢音乐却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的天然少年; 曾被捧为神童,但在母亲去世后突然逃离舞台的少女; 出身钢琴世家,从外貌到琴艺无不令人痴迷的混血王子; 一度放弃音乐家梦想,直到孩子出生,才再次挑战比赛的平凡上班族。 所谓天才,..详细 >
凡人意淫天才,整体制作优良。Mayu演的亚夜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反而是一厢情愿异类化所有天才,强迫天才热爱自己的天赋这种猎奇设定。天赋是天生的,但人是平凡的,每个天才对自己天赋的关注和运用都是截然不同的,不是所有天才都热爱自己的天赋并追求高尚纯粹的。Masaru就不提了,简直是“天才”的通用角色模板。天才少年风间:“想要一台钢琴”的参赛理由是正常的,“想替自然发声”就很奇怪,更像是凡人强加给天才的使命。村长看似是“凡人”,但能辨别天才和意识到差距,以及他野心勃勃的追求,证明村长其实并不平凡。反而亚夜就只是想借由钢琴回忆和祭奠母亲,撇开天赋她才是全剧唯一的“凡人”。
这电影也能进旬报十佳???完全是为了mayu看的,她不适合这个角色。而且感觉颜值都下降了。
石川庆的摄影与构图,仿佛一串世界级的数学算式,没有一个数字、一枚符号是无序的、不精致的,其瘆出来的压迫感,瑰丽到令人发寒。观影的过程中不下10次在心里感叹,这部文字里充满神谕感的原作,几近要被如此恢宏的影视技巧所吞没了。叙事像河流,人物像雨点,每一秒都在流动着,最后河流与雨点在音乐声里戛然而止,留白里洒满了一地「月光」。最后,松冈茉优太强了,真的,真的太强了……
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很久没看跟钢琴主题的电影了,但可惜这部没有给我任何触动(可能是因为选曲都太难太专业了没办法产生共鸣)。主角们都似乎对钢琴很热爱,设定上比钢琴之森的完美学究、我行我素有点疯、过气大神(老师)再多了一个普通人情怀硬上。讲道理我是没想到最后第一名给了突破自我的学究。。。明明过气大神找回神力的刻画更多来着。
日本现在大概很缺电影吧,这么小众,并且没有特别用功去接近大众。
用日本独特的人情和影响风格,讲爆裂鼓手式的关于“痴”的故事。热血高降低,但情感更绵延,更容易让人接受。整体更突出美,人的美声音的美,会平淡些但更高级。
toho@tokyo,看这部电影,虽然自己的日语水平还很一般,有一些对白细节没有很明白(比如到现在还是不明白title里面为什么会有“蜜蜂”)。但是在电影院看,对于音乐来讲真的是一种享受。而且,竟然碰巧遇见来隔壁的《恶之华》见面会。
古典音乐视听,节奏平缓,故事较碎,高潮于结尾戛然而止。平心而论mayu早就不复当年《问题餐厅》里灵气逼人,面容和眼里的疲态尽显无遗,对这部戏而言表演只能算勉强及格。桃李和新人鈴鹿央士的表现倒是令人惊喜,努力的普通人和打破传统的天才少年。即便普通人的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但请不要忘记当初醉心于古典乐的那份热忱与美好。
适合睡前放松治愈的电影,听着钢琴声梦也变得更香了。
不知道原著怎样特别是长度如何,电影这样紧凑的时间内,感觉导演想表现钢琴演奏者的群像,这种有一定鉴赏门槛的内容本就难拍,内容还让人感到如此杂并不精//mayu还是要留卷发更好看啊,这部里长时间眼袋➕皱纹,我....喜欢的是谐星mayu啊
不好看,海报上的四个人根本没有激起火花,更别说远雷了,听不到。
艺术是晦暗人间里的高光,即便只是想要沐浴其中已属幸福。风间尘的演奏更能共鸣。
失望 茉优和好几位演得不令人信服 故事很散
……
我就是觉得蛮好看的,虽然角色表现得可能没那么到位,但是电影有着很明显的日本风格。以音乐为主题,逃离的主角都让我想到了四谎。里面的演奏太动人了,我可能要因为这部影片而爱上古典音乐了。画面和音乐结合得很到位,非常有表现力。
除了发现有皱纹的mayu超有魅力以外,平平无奇,更想去看一场真正的音乐会。
电影前半段还能觉得四个主角选人都算贴合人物的,拍得也中规中矩,后半段随着一些插叙的加入虽然是打破了前半段电影的沉闷,但也显得太莫名其妙了些,我觉得应该能拍得更好的,而且暴露出了mayu其实还是hold不住这里的天才设定,最后那一段演奏实在是太平淡了。唯一收获就是风间尘的演员,原来就是丝丝发掘的那位新人,值得关注。
茉优前期的人物性格写得没弧线,有点平,导致后期想到母亲四手联弹接受心灵洗礼的变化成长有些突兀。整部戏还是非常流畅,松坂桃李的明石给人印象很深,他才是现实中的大部分人。
表现无力,音乐渲染稀松,几个人物没有塑造出应有的厚重感,说教的东西很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