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德
Moolaadé,拒绝割礼,穆拉戴,避难权,割礼龙凤斗(台),Moolaade
导演:乌斯曼·塞姆班
主演:Aminata Dao,Fatoumata Coulibaly,Maimouna Hélène Diarra,Dominique Zeïda,Mah Compaoré
类型:电影地区:塞内加尔,法国,布基纳法索,喀麦隆,摩洛哥,突尼斯语言:班巴拉语,法语年份:2004
简介:古老广袤的非洲大陆,千百年流传着一个极其残酷的习俗,这里的女孩长到一定年龄时就要接受割礼。所谓割礼,即割除女性部分或者全部的阴核以及小阴唇,再用一般针线或者荆棘缝合。全程没有任何麻醉和消毒措施,受礼者痛苦至极,且要承受着破伤风感染、艾滋病传染甚至丧命的危险。 克里(Fatoumata Coulibaly 饰)是一..详细 >
晚期的几部都很关注女性 这部除此之外还吸收了90年代以来西非的本土复兴潮流 引回了魔法的元素。女主角和家人通过给自己家院子拉上moolaade彩绳以其魔法对抗村子里割礼迷信的魔法,那些支持割礼的男乡绅和女行礼队员并不能被这条毫无物理阻挡力的绳子拦住 但他们不得不驻足其外 因为其权力的源泉与彩绳都来自对原始魔法的崇拜 一环破裂全盘皆崩[不信邪的男人、小孩、狗、山羊都轻松跨越;而行礼队的魔鬼装束蒙太奇也有点意思]但遗憾的是片子后半部分重新暴露了塞姆班一贯的问题:借助收音机电影讨论了现代技术的接受问题 被简单归为传统保守与先进现代之间的二元对立 而全然不去讨论大众影音传媒本身更加复杂的话语与政治权力问题 这同导演自己将此片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用于教育大众本身是完全冲突 甚至有虚伪的嫌疑。二者根本是不同问题
太沉重了 远古传统的可笑至极
老师又带领我们看了一部神作。。。。抛开performativity和didactic的东西不谈,故事讲的算完整,镜头语言很美,声音很有意思,色彩要绚烂到天上了。不过我好怀疑真的可以抛开performativity和didiactic不谈吗?!
纯粹是对主题感兴趣
女主固然勇敢坚定,但我觉得雇佣兵这个角色塑造的更鲜明且成功,虽然油腔滑调的,但是三观很正同时也敢作敢为。
1.2/5.0 讲福柯的power relations,然后clip是这个电影,到底是有多敷衍……
虽然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反应的问题却很现实~原先我一直以为割礼是针对男性儿童的,没想到却是针对女性儿童~当最后村里的女人们从割礼执行者手中夺回刀片时,看着一个个刀片,不由得一颤~反抗原先的秩序与制度必须要经过一番流血与牺牲,但只要是正义的,最终就会取得胜利!
性别
万恶的父权社会,全世界都是一样。与万里之外的非洲还有一点相似,就是对鬼魂的想象
为勇气点赞。
拍法陈旧到一点都不像是2004年的片,但依然是一部可看性极强的作品。“祖宗之法”的女性割礼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但同样是来自传统的moolaadé用一条矮绳为这些女孩提供了庇护,像这种真正出身非洲的导演才能拍出这样细致而真实关于非洲女性的作品,而非好莱坞式黑女赋权的投机片《达荷美女战士》
扣掉的一星是为了它最大的硬伤——站在西方基督教价值观上评价非洲穆斯林信仰
令人发指
信息闭塞是愚昧的开始
割礼
非洲版的从来如此,便对吗?!男人们和卫道士们打着传统的名义,对女孩实施惨无人道的割礼,哪怕是导致女孩感染病毒或当场死亡,亦在所不惜。但面对愚昧的传统,只能以另一种“传统”—莫拉度来对抗,简直就是以魔法打败魔法。文明的使者,来自外界的流动摊贩“雇佣兵”最终被愚昧的村民残忍杀害,像极了鲁迅药里的人血馒头情节。一个妈妈诱骗女儿去做割礼,亲手把女儿送上断头台。被保护的女儿却因为没有做过割礼嫁不出去反过来怪女主妈妈。从巴黎回来的未婚夫,却抵挡不了愚昧的父权,竟然差点和才11岁的表妹成亲,只因为对方受过割礼,是“干净”的女人。没收女人们的收音机,就能禁锢女人的思想吗?
7.5/可以烧毁收音机,但却夺去不了她们脑子里的东西。
小贩设计得好
由最近ISIS强迫女性割礼的那则假新闻又想起来。其实可怕的场面都没有演,结局还挺皆大欢喜的。看了一章Shirley Fedorak的书,女性割礼其实是争议相当大的主题。
字幕好糟糕,看得云里雾里,非洲的风光习俗倒是全都接收到了。导演这种不知是否刻意为之的拍摄手法居然稀释掉了大半的煽情感,连力度最猛的“举着孩子反抗男人”段落都不觉得有过火感。但也就这样为止了,整体的粗糙是没法子忽略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