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片的期待完全出于对达诺的偏爱爱放屁、当武器、可供水、能伐木、还有小弟弟指南针,被“伏地魔干掉的哈利波特”摇身一变成了一具酷似瑞士军刀般的多功能尸体(对,你没有看错,就是一个逐渐活泛的死咖),一个没法在现实里找到满足和幸福的潦倒男孩沉溺进自己的臆想世界,一起开启了一段异想天开的消解孤独、直面自我和寻求安慰的精神之旅,这可能是近年来看过最吊诡和离奇的电影,实话说下辈子我都未必能想出这么个怪咖故事来。
不得不佩服在影坛初出茅庐但在MV界已混得风生水起的丹尼尔·施纳特和丹·关的神构思,这部两人联手自编自导的处女作挺吸睛,但显现在看似有料主题下的瑕疵也不少,明智的选角占了最大优势,身为保罗·达诺粉,圣丹斯就开始翘首以盼,不过实话说看完后的整体感受与一开始的期许还是有些落差,总觉得有些荒唐得太过刻意和空泛,包括占有不少篇幅的恶趣味成分,可能是年纪大了,已经吃不消这种治愈系文艺腔调浓厚为了荒诞而荒诞的独立电影。
一部神作《血色将至》足以让人对保罗·达诺刮目相看,在早已登峰造极的刘易斯面前毫不逊色,两人火花四溅,从此记住了这个看似羸弱神经质的实力派演员,并对其前途一万个看好,到了这片,多亏了他和“哈利波特” 的卖力演绎,填充了整部电影的质量,为薄弱的剧情加油充电,一个继续在挑战另类怪异角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个努力卸下观众多年以来的固定印象,重塑形象,可以说通过这片都做到了。
达诺和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配乐挺赞,有股子原生态的纯净和真挚感,时而空灵、时而诡异、时而悲怆、时而怪奇,营造出了一种脱离现实的鬼魅情境和独特氛围,听着原声,闭上眼,很放松,有遐想的空间,加分不少。
可能大部分人在长年累月中被千篇一律的烂片狂轰滥炸下,突然看到这样一部有着新颖特别故事内容的电影感到很惊奇,加上从中还能收获到一些有营养的生活共鸣,颇有好感。
不过这片还是没能突破我的预期值,汉克和尸体自娱自乐互生好感的片段,看似梦幻美好的镜头感就像是“关爱精神病患者”的优质宣传片,透过一个有些深度的主题和出奇制胜的想法来掩盖住故事的无聊+无语的空洞编排,除了两人鲜明的内在个性和外在特征外,看完对故事情节的印象基本为零,从头到尾没有特别触动我的地方,即便是最后打动了不少人的“放屁离去”和获得认可→汉克的重拾信心,只能说对这类换水不换鸡的暖汤已经产生抗体,无力吸收了。
尸体是达诺扮演的汉克捏造或想象出来的另一个“我”,是看完后脑袋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外表看似一个一无是处就像一滩毫无价值的恶臭烂泥(别人对其的印象),实际也有着自身的价值,从前半段的荒野求生的帮助中即可看出,你瞧(刷三观)…放屁、呕吐…看似令人嫌恶的反应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在被汉克灌输的个人经历、自我理念和内心需求中,尸体无需顾及他人的看法和眼光,犹如一张白纸般大胆的表达想法、行为和爱意,就像怯弱痛苦的汉克不断压抑和奢求的另一面,只能透过尸体以具象化的形式找到自我慰藉和拯救的途径,延续活下去的动力。
逐渐摆脱“哈利波特”光环和噩梦的丹尼尔人活着总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怀,会本能的对陪伴和爱有所需求,说白了就是怕孤独,片中汉克和尸体结伴同行,汉克男扮女装伪装成喜欢的女孩,将自己的经历和意识植入尸体脑海中,其实转换一下,对号入座,也就是汉克成了尸体,而汉克成了喜欢女孩,以一种巧妙的角色切换来收获现实不可得的恋爱的感觉,因此汉克对尸体也产生了“真正的情感”,实际他是在一种虚构美好的过程中来满足自我的需求,然而另一方面汉克远离现实却又渴望回归生活,最后当所有人都对他报以永远难以理解的异样眼光和偏见态度时,有些悲凉,但最终汉克敢于表达和做自己,结尾的“证明”,扭转了众人的主观想法,却又夹杂着一丝欣慰。
当我们遭遇挫折或陷入自卑和孤寂,难以融入被郁闷和绝望包裹的社会时,总喜欢利用自由自在飞速运转的大脑,不受局限的以绝对主观的意识天马行空的想象,来产生一丝快感和幸福,或是自我暗示般的心理安慰,寻获一个渠道孕育出生机和希望(信仰、想象或癫狂),这也是让不少人产生共鸣的核心,这片其实就是将脱离正轨渐渐封闭、悲观和意乱的精神世界,以一种具体有趣的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痛并快乐着,前半段经过一番贝尔式的生存考验,到了最后让人明白汉克依旧需要直面现实,他并非是跑到孤岛因为生存问题而想要自我了结,而是在并未远离人烟的偏僻树林里寻找遗失的自我和被现实剥削的满足感。
人生不过一个循环,由此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
首发 | 微信公众号:yuchishangjiu,欢迎订阅。
我知道这是关于一个男人和一具万能尸体的故事,我知道这是独立电影,我觉得这是脑洞喜剧,然后我抱着零食点开看。
没想到边笑边哭,连小包辣条都没吃完。
Hank流落荒岛,一看就是纯纯的屌丝。
如此孤独,如此想自杀。
然后他面前出现了一具不断放屁的尸体,便决定不死了。
Hank骑上他的尸体喷气式快艇,在海面驰骋。
他要回到文明世界,回到有人的地方去。
“你想回去是因为你想有人爱你?
”“对。
”“所以你逃离世界是因为没人爱你?
”“……”蛋妮演的尸体叫Manny,他善于问一些直白(尴尬)的问题。
他复活,像个婴儿,一无所知但又无所不知。
什么是爱?
什么是性?
为什么我看到姑娘想和她嘴贴嘴?
Manny在交谈中让Hank梳理了人生,重新认识自己。
他的屁好比推进器,他的响指可以点火,他的勃起是指南针,他的呕吐能当枪使。
他还能和Hank过家家,还原恋爱故事。
在Manny这里,屎尿屁是优点,不用遮拦。
他帮助Hank最终回到了人类社会。
ET对手指,这里对,咳。
但这都是假的。
Manny是Hank分裂的人格,他们根本不在荒岛上,Hank暗恋的女人连孩子都有了。
Hank依旧是人们眼中的废物、怪人、精神病患者,还更疯了。
是的,没人爱他,只有尸体爱他。
人们还要把尸体运走。
“我很抱歉,我只是想给你其他人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以及那些在遇见你之前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的东西,他们可能会笑话我们,可能会用奇怪的绰号称呼我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很奇怪,但是他们想什么都不重要了。
我只请求……你不要死。
”Hank也爱他的尸体。
这他妈的根本不是一个温情励志故事。
Hank的手工真厉害。
一个人为自己造出一个部落。
要假发有假发,要房子有房子,要公交有公交,要电影院有电影院,自给自足。
他和Manny在这里狂欢,日日都有新游戏。
点起火,唱一首轻快的小调,笑啊。
多令人心酸而骄傲的快乐:我一个人,挺好的。
Hank从小性格忧郁,母亲去世后,他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不再自慰。
父亲视他为弱智。
Hank暗恋每天坐同一班车的Sarah,却从没和她说过一句话。
Sarah结婚了,Hank感到绝望,就隐居在莎拉家背后的“荒岛”上。
他从没离开过文明世界,但他也从没进入过。
他和Manny的小天地看起来比外面更温暖。
幸好他造出了Manny。
他让他想活下来,他和他交谈,他帮他渡过难关,他尊敬他。
他们的吻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自慰。
不爱自己,怎么活。
“你不能随便和人搭话,不能随便在别人面前唱歌,不能在别人面前直接表达性欲,不能在别人面前放屁,人们不喜欢那样。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回到现实世界呢,听起来在那里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你甚至不能在我面前放屁,这太糟糕了。
”你可能胆小猥琐愚蠢肤浅丑陋无能一无是处,但那也是你啊。
你总能创造些微美好的,哪怕是只有自己认可的美好也行。
不接受真正的自己,活着的这个就不是“你”了。
有时候我们无力改变,无法让自己变好,无法让世界变好。
躲起来不行吗?
我们真的有资格评判别人的生活状态吗?
有些人只能在虚构臆想中获得快乐,连那快乐你都要剥夺吗?
这问题我每天都在心中重复几十遍。
我希望人和人之间能有沟通和理解,但毕竟理解是件困难的事。
至少保持尊重不可以吗?
如果全世界都讨厌你,也请你不要讨厌自己。
如果世界只让你绝望,那么孤独就孤独吧。
蛋妮在片子里特别美,特别可爱。
然而我无法分辨什么时候是真人什么时候是假人,所以……(笑)原声里有好多是蛋妮自己唱的,非常好听。
男主保罗·达诺是个不太出名的好演员,其实他演的戏我们都看过:《战争与和平》、《年轻气盛》、《囚徒》、《为奴十二载》、《环形使者》、《血色将至》、《阳光小美女》、《黑道家族》。
他的演技真的非常非常赞,只举一个例子:Hank扮成Sarah和Manny坐在一起,牵他的手,明明是凌乱搞笑、东拼西凑的女装,大家却都觉得那一刻他特别美丽温柔。
18年他会导演一部叫《狂野生活》的电影,主演是杰克吉伦哈尔和凯瑞穆里根,可以期待一下。
瑞士军刀男在《瑞士军刀男》里面,大概没有任何的东西是可以肯定的。
我甚至不能肯定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
当电影以屁开场逗乐观众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会是一部喜剧。
但当观众们最终了解到事情让人痛心的真相的时候,认为这是一部悲剧的人大概也不在少数。
而当主角们伴随剧情发展清唱起让人激动的歌曲的时候,会有那么一刹那觉得这是一部音乐剧的人,也应该不止我一个吧。
又或者,这是一部惊悚剧?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里多多少少有点寓言性质呢,而这个寓言的根本,难道就不是我们人类每天的生活吗?
喜剧?
悲剧?
音乐剧?
惊悚剧?
我不能用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类型来定义《瑞士军刀男》。
因为就像历史上众多伟大电影一样,试图把它硬塞到某一类里,只会侮辱了这部让人细思极恐的作品罢了。
不同观众注定会对这部作品有不同的解读和看法,但这却也正正是一部好的电影作品所具有的标志。
独特,独立电影的魔术。
大概只有这两个描述是不同的观众在观影之后所能达成的共识。
主角曼尼(雷德克里夫饰)及汉克(达诺饰)《瑞士军刀男》讲述的是被困荒岛的汉克(保罗•达诺饰)在绝望自杀前发现一具不断放屁的尸体曼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对的,就是你的哈利波特…),从而两人踏上了从荒岛回归社会文明的冒险故事。
为什么叫《瑞士军刀男》?
因为曼尼除了会不断放屁之外还有太多太多的其他功能了,例如能生火,例如能砍树,例如能用作摩托艇,还例如能当饮水机,等等等等。
这具苍白的尸体,就像瑞士军刀一样可以满足汉克的各种需求。
对的,电影从一开始就把观众们带入了一个不现实的世界里面,但观众们却会因为两位演员精彩至极的表演而接受这些荒谬。
达诺对汉克的表演再次让我确认了这位瘦弱的男人绝对是当今好莱坞最被低估的演员之一。
从10年前《阳光小美女》里面的自闭哥哥开始,我从来都不会怀疑他将成为一个实力派。
《血色将至》里虽然大家都觉得他完全不能跟同台演出的丹尼尔•戴•刘易斯相提并论,但在我看来23岁的他已经是可圈可点了。
而他在《爱与慈悲》中令人怜悯的诠释,说是上一年最被低估的表演也不为过。
纸片一般身材的达诺总是被选去演绎各种奇怪而精神有问题的角色,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这次被选角相中演出汉克这个角色的原因吧?
汉克是个奇怪的人,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这部电影的视角和切入点却又恰恰是汉克。
所以当他遇到这具让人忍俊不禁的万能尸体时,相信不少观众跟我一样第一反应都是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他这个视角一点都不可靠。
我们甚至能在电影中不断穿插的闪回中猜想到他甚至很可能是一个有精神问题的人。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被汉克的真挚和贴心而打动。
他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会想办法让别人开心,他会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电影里让汉克这个角色值得在最后得到救赎的品质。
而达诺对汉克自然传神的演出,则让观众们对这个角色有更多的情感寄托,希望他最后能走出困境。
而电影的另一位主角,这具干瘪却又功能众多的尸体曼尼,先不论到底是真是假,跟汉克恰恰是截然不同的。
汉克在电影中不断地被自己的存在而困扰,但曼尼则像一张白纸一样,才刚刚开始自己的存在而已,对这个世界充满感了好奇。
他想知道身边的这些都是什么,他想知道此刻心里的到底是什么感觉,他想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一开始看到的曼尼就像一个初生婴儿一样什么都不懂,但却迅速了解到这个世界的规律,从而变得像我们一样腐败而肮脏,像我们一样会被羞辱和自我怀疑而侵蚀。
曼尼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中感到喜悦,但也恰恰因为这样,当他最后慢慢了解这个世界而终于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惹人讨厌的时候,观众们才会更加感到心灵上的冲击吧。
而雷德克里夫对曼尼的演绎,难度是那么的高却又是那么的传神。
他不能有任何的动作,他的所有感情都只能从对白中表达而出,但他却还是可以一瞬间把曼尼的欢心喜悦转换到灰暗阴沉。
从毫无意义中发现美好但如果没有了导演兼编剧的两个丹尼尔(好像想不到更好的说法了,毕竟他们不是兄弟,只是名字都是丹尼尔而已),曼尼和汉克都将不复存在。
能够写出这么新颖而冒险的剧本当然值得赞颂,但拍摄音乐短片出身的他们,在这部电影中留下的最大烙印还是能够捕捉不寻常美好的镜头,以及让人沉醉的类似和声演唱的配乐。
虽然《瑞士军刀男》所涉及到的主题包括了友情,孤独,存在的意义等等,但最让我感到意外和感动的,却是电影对于这个世界丑和美的定义和讨论。
而这其中最出彩的,当属汉克和曼尼在丛林中用一堆毫无意义,在社会中被看作丑陋的废弃品,重现生活中美好的画面。
电影中多次使用废弃物品作为道具重现生活中的场景,把生活中大家随手丢弃的东西构建成让人意想不到的画面。
尤其是公交车场景的重现,把生活中平凡而乏味的画面变得那么的绚丽而动人。
当曼尼看着“车窗”外简单却美好的景色画面不断流逝时,相信大家都会为这道被忽略的风景而感叹吧?
当然,这部电影清新的画面都要归功于摄影师,毕竟他把一部预算300万的电影拍成了3000万一样无与伦比。
但最先找到这些让人深思的漂亮画面的,大概还是两个丹尼尔吧。
至于配乐,我总是说一部好电影的必要条件是出彩的配乐或者音效,而《瑞士军刀男》看似欢快的配乐不仅让观众充满能量,更是让电影最后略显忧伤的结局显得更加让人神伤。
丹尼尔们在采访时透露,热爱音乐的他们走的并不是普通先拍摄再配乐的路线,而是倒过来先配乐再根据歌曲创作剧本。
这多少能解释为什么细心听配乐的歌词的话,能听出不少电影想表达的一众主题呢。
疯狂荒谬却引人入胜说起电影的主题,除了之前提到的友情,孤独,存在的意义之外,还有更多更多对不同人来说也不尽相同的解读。
比如曼尼并非真实的存在而仅仅是汉克思想上的延伸这一点,相信大部分观众都不会有太多的反对意见。
但这也仅仅是电影众多有趣和深刻的隐喻之中的其中一个罢了。
你可以把《瑞士军刀男》看作是心灵破碎的朋友之间的互相关怀,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关于孤独和希望的蒙太奇。
但你也可以仅仅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流浪者和不断放屁的尸体之间的一趟旅程而已。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人类和社会对于某些行为觉得羞辱这个看法的讨论,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猥亵跟踪者最终面对现实的残酷映画,更可以是一部关于人性本身的咏叹调。
它可以是所有的东西,它也可以不是任何的东西。
毕竟如果没有多样性的题材,这部电影又怎么能对得起《瑞士军刀男》这个名字呢。
这就好像我一开始说的一样,《瑞士军刀男》的好正正在于没有人能肯定说出它到底是什么。
但如果你能接受它稀奇古怪的设定以及能为之一笑,大概你也能好好享受这趟独特的旅程了。
当然,应该有不少人跟我一样会认为结局让人感到扑朔迷离而又不尽合理吧?
但至少我们能从编导的镜头里看到他们尝试从独特的视角去探讨人性最本质问题的努力。
而从不能完美收尾这个角度上来看,《瑞士军刀男》也是特别具有独立电影色彩的。
它就像很多其他仅仅会在圣丹斯电影节中播放而后无法上映的电影一般,有着让人好奇的开篇构设,到最后却无法以同样让人震惊的精彩情节来收尾。
不过这也只是吹毛求疵罢了,毕竟能比得上《爆裂鼓手》这个级别完成度的独立影片大概是十年一见的吧。
在我看来,《瑞士军刀男》仅仅是带我走进这个独特的世界里其实已经让我觉得值回票价了。
这也正是独立电影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了:不用像充斥着今年电影市场的科幻大片和超级英雄片一样用最为平常的角度去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走着不寻常的路,用让人着迷的方式使不同的观众感受到共鸣。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缺乏原创电影的2016上半年我觉得这是目前为止最佳作的原因。
假期自己在家躺了五天的情况下看的这部电影,看完后几乎崩溃,情绪不知道该往哪里发泄,之后几天几乎在泪水里度过。
那时候我真的深深感受到自己是怎样孤独与无助,我像汉克一样,只在回忆与幻想交织的梦里挣扎着逃不出来,筋疲力尽。
幸好我及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打给妈妈疏导,一个月后才恢复正常。
总之这不是一部孤独患者能安然消受的片子。
大一入学的第一个月看的这部电影,来自一个作家普二丁的微博推荐。
当时的B站还可以看这种大尺度的片子,看完之后好久才听说这具尸体是丹尼尔演的,没有一点哈利波特的影子。
不过还是蛮帅的🤭,让电影的浪漫氛围有了颜值基础hihi荒诞却又充满了浪漫。
那时我的心理状态还很糟糕,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觉得被深深地治愈了。
找到了当时的说说,记录一下:great&crazy绝境之处新生的感觉,治愈灵魂的神启。
从黑暗的深渊中走出,一个梦幻的世界。
“因为总有一天,你变的屎,会和我变的屎相遇。
”多么恶心、怪异,却又该死的浪漫啊。
预告片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是非常新颖的题材。
正片延续了这种新颖感,但是炫酷的脑洞之下,这又是一个关于自我,关于孤独,关于爱的故事...男主角还是《阳光小美女》里面的样子,似乎文艺片都偏爱这样阴郁的少年,所以这当然也是一个少年(青年)的故事咯。
故事的设定依然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普通男子,漂到孤岛,然后与求生中寻找自我。
像不像《鲁宾逊漂流记》?
只是一具尸体代替了一个球。
我是不相信尸体是会复活和开口说话的,我猜导演也不是想拍一部鬼片。
那说话的到底是谁?
这个像瑞士军刀一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尸体”到底代表着什么?
之前看见过一种说法是男主角上吊的时候其实已经死了,后面都是他濒死的幻觉。
港片《僵尸》就用了这样的方式。
但是这部电影给我们的结局却是煞有其事的,以至于跟我一起观影的朋友一直想不通这部电影到底在说什么。
然而我觉得,尸体是否复活并不是重点啊,美国又没有广电总局,为什么非要给你一个结果?
所以过程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以及一切。
电影的女主角暂且确定为手机里的那一位,然而她却只是一个符号。
一个梦中情人,一个陌生人,一个可触不可及的象征。
尽管男主角和“尸体”上演了一幕幕初恋偶遇般的情节,这个女人早就升华到了一个垫脚石的作用。
是否有勇气跟她说话,是否放下对她的执念,或者是否确定真的爱她?
到了最后,男主角似乎都放下了。
但是他却放不下那具“尸体”啊。
为什么?
因为“尸体”就是他的自我投射,换言之,是他创造的“新的自我”。
这个和他品味一样,同甘共苦,解救他于危难之中的好朋友。
拜托,他真的只是一具尸体而已,又不是超人。
所以,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部电影,更像是男主角把信心和希望寄托在某一个物体——尸体上,然后他爆发了自己的能量带着他跋山涉水把家还。
孤独是会产生幻觉的,人类求生的欲望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似乎我又想到《少年派》,但是这个故事温柔可爱的多。
结尾“尸体”发动了他“放气”的技能又把自己投进了大海,朝着男主角开心笑着。
我觉得还是算很完整的交代,毕竟不能让男主角上升到恋尸癖的程度。
因为这终究是说少年成长的故事,又不是恐怖片。
P.S. 这部电影显然是属于小众的,但是也不乏让大众插科打诨的笑料。
与我同场的观众,既有胡子拉碴的胖大叔,也有组队来看的纹身青年,还有优雅得体的中年夫妇。
但是就是没有穿格子衬衫瘦弱斯文的男生啊!
这部电影明明就是属于他们的!
朋友(男)看完直说:“这说的是什么?!
一点都不好看,神经病才觉得好看!
” 嗯, 他一个普通青年,从来没有关于自我的困境,还能指望他看出个什么花来(翻白眼)。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曼尼,丑陋,不堪,邋遢,不容世人所理解,做着本体不敢做的事情的一个家伙!
当他们在完全自闭得情况下,可以肆无忌惮的活下去,但是一旦暴露在公众视角下,曼尼就死了!
电影最后曼尼逃离,我是理解为男主不在惧怕心里那个曼尼会让其他人觉得多么慌诞,所以现实中的这个曼尼就选择了离开!
因为你已经在心里有了我!
【这电影看的似懂非懂,感觉想说的很多,很乱,有一肚子的话,但是却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五。
电影《瑞士军刀男》的两位导演原本是业内知名的MV导演,因为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才萌发了拍摄一部长片的想法,最终得到这部奇怪的电影。
所以,无论是从剧情还是对白,以及笑点来说,《瑞士军刀男》都是一部足够奇怪的电影。
首先,最奇怪的当然是这个让人一头雾水的名字。
根据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大概会把片名断句为“瑞士,军刀男”,意指一个来自瑞士带着军刀的男人。
但看了电影,才真正明白片名的含义——一个像瑞士军刀一般有着无数功能的男人,准确来说是一具尸体。
这具尸体除了无法自行移动之外,简直无所不能。
说话、思考都是雕虫小技,牙齿作夹子,头作锤子也是不在话下,更厉害的是身体当作移动饮水机,放屁当作喷射器,口腔当作机关枪,甚至连勃起的丁丁都可以作为回家的指南针。
这具尸体可谓是居家旅行、闯荡江湖之必备神器,抢购千万认准“哈利·波特”品牌。
因为在电影中出演这具尸体的演员正是以哈利·波特这一角色火遍全球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所以观影过程中一直在想,如果真的流落孤岛,到底是这具瑞士军刀般的尸体好用还是带上一个会魔法的小哈利好用。
当然,从这部电影最后的结果看来,大概是这具尸体更管用吧。
因为尸体不仅仅有着瑞士军刀般各种各样实用的功能,还在开导人心、鼓励精神方面有着非凡的功能电影从孤身一人流落孤岛的汉克准备上吊自杀开始,却在临死之前遇到了这具尸体,并给他取名为曼尼。
最终汉克依靠着曼尼各种神奇功能的帮助,成功地逃离孤岛,穿越丛林,回到了人类的世界。
可事实的真相也就此被真正揭露。
原来,根本没有什么叫作曼尼像瑞士军刀一般的尸体,而汉克也从来没有流落孤岛。
汉克也不是真正的汉克,他的原名其实是曼尼。
电影中的所有故事都只是生活失败的他的幻想而已。
他本身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一事无成,连自己的父亲都觉得他是一个智障。
每天坐公交车的他暗恋着同一班车上的一个女孩,却只敢偷偷拍照作为手机桌面,始终没有勇气前去搭讪。
所以他躲到了暗恋女孩房子后面的山林中,当起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野人。
在这里,他用垃圾构筑了一个新的家园,甚至搭建出那辆经常偶遇女孩的公交车。
在这个过程中,这具尸体便是他幻想出来帮助自己的人。
可以说,这正是同一个他的两面性。
一面是无能怯懦的他本身,另一面却是无所不能又无知无畏的“瑞士军刀尸体”。
所以他们两个人一直在聊天,聊天的话题从生活本身到爱情与性,无所不含,但其对话的目的终究还是让失败的曼尼找回继续生活的自信,可以再次回到社会。
当然,这一目的在电影的最后也算达成了。
至少他的父亲微笑着看着他,似乎理解了他的世界。
但是那个被暗恋的女孩以及世界的其他人似乎依旧是一脸“What the fuck”的表情。
不过这一切对于主角曼尼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完成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世界的和解。
这是一部非常有新意,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的电影。
电影最有趣的设定当属这具像瑞士军刀般无所不能的尸体,尤其是各种功能的实现真的是脑洞大开,让人眼前一亮。
除此之外对话中的屁屎尿以及各种各样的荤段子也算笑点之一。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电影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但最终被硬生生地拍成一部时长一个半小时地电影。
所以在很多地方显得有些拖沓冗长,部分情节也有些强行说教人生道理而显得无聊。
而这些所谓的人生道理无非是生活颓废、一事无成之时,自己改如何接受自己,别人又该如何不歧视自己,社会又该如何接纳自己。
电影试图在哲学范畴上更好地表达这些内容,但终究还是因为糟糕的剧本和叙事能力变得像老太婆的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
总体而言,生活艰难,有这么一部充满屁屎尿、能够让人笑到前仰后翻的电影倒也不错。
不用深究电影究竟讲了什么,或者有没有成功表达什么,只要让人发笑了,那就不枉这看电影的一个半小时。
虽然男主真的蛮惨的,不过用屁做动力开船,还有尸体爆米花和尸体喷箭打猎笑喷我了,编剧脑洞大过天。
最后男主抢了尸体,警察跟着男主到了山上,才发现所有那些男主和曼尼的故事其实就在女主家后院旁边的山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海岛什么无人区什么熊,只是太孤独太无聊的男主对着一具尸体想象出来的。
最后曼尼在警察和女主眼前开走也是想象,只有被大家怀疑是抢尸体的变态的时候是现实世界。
太惨了这个男主。
其实站在女主的角度上想想看,还挺吓人的,一个疯子一直在自家后院山上,还在手机里保存了自己的各种照片,这不就是一个变态跟踪狂吗?!
幸好这个男主比较怂,不然影片类型就改犯罪片了。
哈利波特这次突破自我了,那个尸体演的特别好。
为什么会有这么NB的尸体?
因为他死之前是哈利波特啊。
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生与死的互动,也并不是什么人尸之间的基情,这是一个屌丝在末路中选择自绝,但仍然被对人与人之间爱的渴望唤醒内心的自我,试图拯救自己以及接纳自己的故事。
故事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
结局描绘了两个场景:既有可能主角疯了,也有可能是确实存在神奇的manny并且hank得到了众人的相信。
而实际究竟是什么?
或许并不是主角真的疯了,也不是存在manny这个神奇的尸体。
而是没人爱的hank,选择了拯救自己,接纳自己,自己爱自己,却只能看着那个自我远,留下外在的已经癫狂的自己面对众人厌恶的目光。
能够得到安慰的或许是,那个自我再次回到了海上,自由地飘荡与飞翔。
似乎只要见到了那个具有能量的自己,其他人便能投来肯定的目光。
算不算开辟了个新类型?美式屎尿屁小清新
导演用魔幻现实主义讲述了男主流落荒岛将要自杀之时邂逅一具尸体并逃出生天的荒诞故事,然后结尾给出这所谓的孤岛其实是男主女神的后院,这座孤岛正是男主孤独的内心和“失败”的人生。而那具像瑞士军刀一样万能的尸体仿佛带着男主走出了樊篱。
脏的不适,一点点浪漫。故事其实挺俗的,但也可以缩短点完成的再好一点。导演在这儿跟《瞬息全宇宙》里表现出来的想象力,看着天花乱坠,其实俗不可耐。
黑人问号脸
感觉这片就跟嗑药了一样,完全不能体会是要讲些什么鬼……
以逝去之人救赎未死之人,这电影的人文关怀层次会很高,我觉得这电影会火!
丹尼尔演个死尸居然演技也这么好?很有意思的片子,bgm也都好好听。。
当喜剧片看,看到最后却很想哭
NO,观影不适。
看不来,不喜欢这样的片子了。以前也许觉得好奇葩装个逼打个5星。现在觉得还是老实说不喜欢的好
所有这种心理精神片都一个逼样,真是受够了。
作为短片会更好
怎么会有点被这个会说话会放屁会喷水会勃起的奇葩死尸治愈……荒诞到底的片子,隐去由来,规避结束,留下目瞪口呆的观众。把诉求归结到了边缘人被忽略或者不被认同上来,使得它的荒诞透着些伤感。音乐太棒!音乐太棒!音乐太棒!
一串臭屁
欣赏不来这种喜剧,什么象征什么精分,真是装的一手好逼
我們所需要的 只是一點蒙太奇
其实是手机广告,超长待机,系统流畅,耐摔网络快
要不是因为有配乐在,我觉得我两百年之内看不懂这个片子
WTF,屁电影被吹成神了!
一部借尸体来表现自我演绎自我的孤独自闭男,在极其荒诞的屎尿屁等“上不了台面”的行为下,演绎着自我救赎的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