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男性朋友都曾和我说过,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好几年以后,见惯了各种中分小烟熏微卷小豹纹高跟鞋,晚上梦到的却总是在前排摇晃的马尾辫。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摇晃的一个马尾辫、笑起来牙齿很漂亮的隔壁班男生、总是害羞的599吧。
阿信每次耍帅的翻完后空翻之后总要双手交叉,一脸坏笑的耍帅,那个笑容,总觉得就是楼上大我一届爱好街舞的学长,要不然就是班里最后一排的留级生,再不就是隔壁班的体育委员吗?
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也曾经坐在机车男后面,头发在空中飘舞,在舞池里放肆接吻,在人群中黯然落泪。
沉寂很久的大学群,今天忽然有人说要聚会,结果我和平常班里最不屑于参加各种班级活动的男孩子最积极,大家都说,时光改变的太多了。
上学的时候只顾各自,在外面混了几年后才知道同学情谊有多珍贵。
主题不够真挚不要紧,我们都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2011已经快到末端,最后这句话送给自己。
人生,本来应该就是一个人走,能找到的那个人,也是相互扶持走彼此的路,而不是两个人走同一条路。
http://sports.cntv.cn/20110817/116266.shtml中央台有专访,大家可以看下故事背景真实的林育信1台湾的黑社会真的不一样呀,跟香港大陆的都不是一个风格的。
连黑帮老大都充满了人文情怀。
2当那个女孩559说她以前游泳现在不游的时候,我就猜到她可能是坐轮椅。
果然,一点不出乎所料。
3真实的林育信也很帅。
真实故事总能感动人。
感觉台湾的教练,现在的林育信满随和的。
4看见陈汉典就忍不住要笑。。
还演黑帮,绷着脸吓唬谁呢。
5彭于晏真的演的很不错,身材更是一级棒。
男的羡慕,女的忍不住。
林育贤先生无疑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八个大字,在影片一开始,就打入了一针强心剂。
以看影片的角度来说,更该从一种纪录片来看。
当然,这么说是会让林导演难过的吧。
想起17岁的时候,看着郑伊健在《九龙冰室》里低调地做一个服务生,莫文蔚说等她东山再起时,三队人马赶来时,那种骨子里聚集起来的热血沸腾。
那时候,我以为那就是热血。
我不能理解在那样的情况下,郑伊健没有起身摇旗呐喊的原因。
而这些原因,等我30岁,我终于明白。
郑伊健身为人父,他退出那样的打打杀杀的人生,想为自己的孩子,留一份安稳,用了多少容忍。
再后来,我看到台湾的《艋舺》,凶狠好斗的阮经天,最后也只是把生命留在了人们的茶余饭后了。
也终于明白了那句话:“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边倒。
年轻的时候我也以为我是风,直到最后我遍体鳞伤,老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我们都只是草。
”彭于晏就是年轻时的这阵风,在体操毫无进展的情况下,被母亲勒令回家卖水果。
壮志未酬的他,把一股怒气发泄在这个社会里。
他和柯宇纶一起喝酒,打架,成了母亲心头难以愈合的一道伤口。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直到柯宇纶以为误杀了黑帮之子陈汉典,他们开始逃命,从宜兰到台北。
他们的生活渐渐改变,彭于晏离自己的梦想也越来越远。
直到柯宇纶的死去,他再重新回到宜兰,重新走上体操的道路。
最后一举夺金,成就梦想。
我相信很多人并不喜欢这部艋舺版的体育励志片,尽管彭于晏182的身高,连男人看了都要羞愧的腹肌,为广大宅女带来了的福音。
单就语言来说,台语对白几乎占据80%,这让我们这群福建影迷欢喜雀跃的同时,也会直接秒杀了其他听不懂台语的影迷。
果不其然,评分6.9应该有部分原因证实了这一点。
影片里的男主角从因天赋被挖掘开始,然后失足,再回头,夺得人生荣耀。
多少有了《海角七号》里范逸臣、《灌篮高手》里三井寿的影子,让人不禁觉得这是一部炒冷饭的青春偶像剧。
加上《36个故事》里饰演文艺女青年蔷儿的林辰唏,穿插了一段无疾而终的小爱情,在最后比赛时的那个加油,听来有了几许唏嘘。
应该说这是一部小众的电影,林育贤导演在把这部电影搬上荧幕的同时,更多是以传纪的形式去叙述了体操对于哥哥的意义。
以至于我们在区分这到底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教育影片,还是体操健儿受挫精进的体育励志片时,实在难以下手。
无论如何,每一部电影拍出来,都代表了一些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有人说好,自然也有人说不好。
你认同,因为你经历过的人生,有部分与影片里的主人翁有了重叠,有了让你回忆过去的冲动,那便是好的。
你不认同,因为主人翁的一切,在你眼里得不到任何的感触的欲望,你便会开始心疼票价,心想那些钱如果不花的话,估计还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人本身就是矛盾的产物,而这些东西,才是让我们开清这个世界的条件。
对于运动励志题材的电影我还是很有兴趣的,不过看了这部片,混杂了童年立志青春期叛逆懵懂爱情和江湖义气的故事却并不给人太深刻的印象——哪个段落都不深刻——更别说震撼了。
剧情类片子,有剧,就老老实实完整地讲一个故事;有情,爱情友情亲情,可以全有最好着意刻画其中一项;这两件事做明白了,片子基本不会太脱轨。
阿信的故事里,小时候喜欢练体操但被母亲阻止,因为先天小儿麻痹造成长短腿是一个原因,家庭状况欠佳父亲早逝母亲独立抚养两个儿子的生活压力也是一个原因。
阿信有个乖巧可爱且对他崇拜的弟弟,弟兄俩和母亲一同依赖一爿水果店过活。
亲情这边已经足够纵深展开着力刻画了,无论是父亲早逝的遗憾,母亲隐忍坚强的个性,懂事的弟弟,还是表面大喇喇其实对他们无比深爱的母亲,都能创作几个温馨感人的故事成就一个小男孩先苦后甜的体操梦想。
但是,导演没有这样做。
友情呢?
有从小一起玩儿大的兄弟,有待他又严格又宽爱的教练,街头打架的小混混虽然手毒但并不心狠,更何况小混混的父亲年轻时也是个体操运动员,天啊,这条线根本就可以上演一出黑白共荣惺惺相惜的戏码啊。
跟童年好兄弟死撑到底,跟街头混混先打后好,让凶狠的黑帮老大也露出温柔励志的情绪,多好的梗啊。
但是,导演没有这样做。
那就说爱情吧。
人生低潮期偶然结识了传呼台的妹妹,几轮电话过后二人互生情愫。
妹妹曾经是游泳健将,但却意外失去双腿再也不能游泳了。
他们对梦想的坚持对胜利的渴望,于是妹妹鼓励他,让他摆脱阴影再次走上运动场。
爱情也是不错的线索呀。
但是,导演也没有这样做。
导演把每种感情都扯了个头,露了下脸,之后就半生不熟地一锅烩了。
于是我们看到,前段童年故事里,两个萌萌的少年和能干的母亲只是吃了个晚饭。
到了中断——耗时最长的一段,兄弟情谊变成一次次街头打架斗殴,以为自己错手杀人然后集体逃亡,结果还偏偏弄错了。
没杀人,倒送了自己的命。
可是,励志了吗?
我没太看出来。
对小混混及其黑帮头目的父亲的刻画也很敷衍,他们化敌为友,操场跑两圈就实现了?
黑帮老大自己年轻时也练体操,然后就突然出现在比赛现场为他加油了?
从时间分布来看,导演在这个段落耗费的镜头最多,但不得不说,对江湖帮派气的驾驭,对《艋舺》式兄弟情意的驾驭,导演并不如钮承泽来得自然到位。
片子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说兄弟情谊,但说得并不精彩。
至于蜻蜓点水的爱情部分,哎,基本就是个虚幻的加油声而已,甚至最后阿信落寞地放下电话女孩在比赛现场感动到泪流满面,导演也没有给两人安排一点温情戏码。
所以,我真想问问,导演你究竟要干什么嘛。
电影说,阿信去练体操的原因是一只脚长一只脚短,也就是俗称的长短脚。
在我看来,《翻滚吧!
阿信》的问题不在于哪只脚长、哪只脚短,影片的症状也不是什么剧本好导演烂,更不是演员好技术烂。
综合看来,它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有短脚问题。
比短脚还严重的是,它没有去做自己,而是去学别人。
东西是别人的,看在眼里,学着很容易。
说来也是,林育贤导演啊,这世上,做自己最难。
这部影片有如发霉过期的劣质三明治,那励志、帮派再到励志的故事解构,就好似三明治的粗糙做法。
只是它用料低次,手艺糟糕,产品还过了保质期,怎能入口?
无论励志还是黑道,林育贤都拍得新意寥寥,细节处理不着轻重。
面对老掉牙的桥段,莫名其妙的行为逻辑,导演偏偏还沉浸在那种自嗨的情绪当中,无法自拔。
“想哭的时候就倒立,那样眼泪就不会流出来”,十年前《流星花园》的狗血台词都被拿了出来,真当观众全是花痴女生了。
无怪乎很多人觉得,当阿信在黑白两道的支持下,重练体操,那就推翻了之前表述,柯宇纶的惨死也变得极为可笑。
而从彭于晏到陈汉典,剧中人物好像不小心走错了片场,又胡乱做戏,演将了下去。
《翻滚吧!
阿信》会让人想到很多部电影,《艋舺》到《马拉松》等等,结果横竖来看,它惟独没有老老实实去做好自己,我们也无法理解阿信这个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动机。
就这点说来,导演不仅判断失误,更有点太贪心了。
如果把矫情等同于真诚,把烂俗看做热血,那么,《翻滚吧!
阿信》好像会投一部分人所好,就像女生看到彭于晏狂露胸口肌肉,两眼猛发光。
有人说,再怎么样,《翻滚吧!
阿信》都是无毒无害的绿色产品。
浪子回头的故事,积极向上的主题,刻意营造的怀旧感,一如既往的台湾风土人情,它应该被原谅。
更何况,林育贤还贡献了哥哥的真人真事,诉说那永不消失的成长伤痛。
就连主创阵容上,他和其他新导演用的都是同一拨人,其心可鉴。
但是眼下电影有这么多,观众不应该连好坏都分不清了。
如果导演愿意接受为什么的问题吐槽,随便想想,整上一百个都不算难。
为什么落跑到原谅处理得像儿戏,为什么人在楼下了还不去见CALL机少女一面,为什么别的模仿对象不选偏偏选了去年票房大热的《艋舺》……剧作上,《翻滚吧!
阿信》完全断裂,前面和中间不搭,中间和后面不搭。
即便前后相搭,那也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励志故事。
同是跟体育运动的题材挂钩,片子全然没有《听说》那样好玩,更没有《练习曲》的清新范。
演员上,彭于晏除了肌肉身板,一无是处,他延续了台湾年轻男星一贯的哭鼻子演技,可惜还哭得特难看。
柯宇纶自甘沉沦,林辰唏莫名其妙,陈汉典白赚了个有势力的老爸,从《艋舺》穿越而至,徒劳一场。
我对台片一向包容偏爱,评论时会尽量扬其长、避其短。
倘若林育贤是九把刀一样的长片首作,《翻滚吧!
阿信》拍成这样,情有可原。
只是,导演五六年前早已成名,现在还混迹个这般模样,拿“翻滚吧”做旗号,底气实在不足。
想到林育贤前两部剧情长片的失败状况,看来也绝非意外偶然。
或许,对林育贤来说,意识到自己没才华,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东方早报】
很多人在看过《翻滚吧,男孩》之后对《翻滚吧,阿信》这部影片的腹诽很多。
豆瓣上不乏给差评说话很难听的喷子。
可能是应为我看励志片不多所以连带着泪点比较低,所以在看片的时候有点控制不住。
影片或许是需要代入感的,所以感触比较深。
一般来说你与影片的契合度越高,那么你就越容易震撼。
看《翻滚吧,阿信》是很有感触的,嗯。
有人说影片的讲述的东西太杂,讲爱情恋人未满,讲亲情笔墨不多,讲兄弟情全是打架场面。
我觉得导演在兄弟情方面处理得确实不到位,和菜脯的兄弟感情已开始就是没头没脑的。
中途去台北逃命用的笔墨太多,不过柯宇纶演的菜脯实在很到位。
突出了那种兄弟情。
到最后菜脯为了阿信能回到宜兰一个人去杀黑帮大佬,最后身亡的时候回头大声的喊阿信让人感动不已。
或许导演是想阿信低到尘埃里,再让他开出花朵。
这是有关于梦想的故事,所以我看了很感动。
记得那个接线员599说:“阿信,你在帮很多人完成梦想。
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一开始是以一种轻蔑的态度看待这句话的。
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自己去努力啊。
但是当我看到了那双腿的时候,我也看到了梦想被掐多时候的疼痛。
所以回头想下自己,我的梦想在哪里?
看着别人实现梦想感动着却无动于衷的人就是我吧。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阿信,他的梦很明确,就算是曾迷茫过也不曾失去勇气。
而我 记得自己有过很多梦想,有些都想不起来了。
现在的我真的没什么追求呢,是为求人生的翻身么?
人生就像炒蛋,所有人都想翻身。
不翻身梦想会变得焦糊,人生会变得灰暗。
这样讲不知道形不形象,但是我确定自己在做着翻身的行动然而属于我的梦想属于我的炒蛋却不在了。
这样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
林辰唏饰演了599的角色。
电话恋情处理的很好,每当阿信的电话来了每个小表情,每个羞涩的小动作都会让人着迷。
到最后说起自己梦想时仿佛闪耀出光芒的她。
她和阿信是什么多一些呢。
我想是友情吧,连恋人未满都不到,只是两个有梦想的人相互取暖吧。
阿信想约她打不饭也是好奇吧?
话说有梦想的男人最可爱,所以我一点不可爱,所以看到阿信会羡慕会嫉妒。
想要堕落有菜脯陪着,想要倾诉有599,有很爱他的妈,有把他的金牌重视到死的弟弟。
每到阿信遇到困难总会有很帮助,他的梦想就这样在支撑中坚持,没有被现实击退。
有时候会想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才可以坚持一个梦想那么多,看看到医院的阿信哭得很心碎。
所以有时候内心越强大,碎的时候就越痛苦。
不是每个人坚持的梦想都有价值,但是所有的梦想不是你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觉得没意思就是没有价值。
所以最后不是阿信拿不到金牌那一年就没价值,或者他的一生就没价值。
所以为了什么而努力,周星驰的经典台词:“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吗?
”“需要吗?
”完全可以解释。
所以梦想的价值在于有时候他明明是个坑但是你却心甘情愿往下跳。
这部电影可以让我温带梦想的味道,我也希望,尽管你的梦想低到尘埃里去,你也可以开出花来。
这样
电影《翻滚吧,阿信》今天偶尔看了一部电影,关于青春,关于梦想,不知道还能关于什么?
根据林育信真人真事改编。
电影开头感觉很好,小时候的阿信陪爷爷看戏,爷爷看的兴高采烈,小孙子阿信却好奇地看着爷爷,最后小阿信爬上了戏台,跟戏子打斗翻滚,此时电影名出现:翻滚吧,阿信。
电影开始是小时候阿信练体操的美好童年时光,那时阿信的妈妈很支持阿信去练体操,得奖时,还买了猪头肉说是给他补脑。
很快到了青年,由于阿信的长短脚,他的体操水平很难提高,妈妈不想让阿信练体操了,就迫使他回家帮忙照看家里的水果生意。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男主的好基友,作为影片的陪衬,结果他们到处打架,并且每次打架总是用传呼机留言告知对方,这时女主出现,就是传呼台的599(林辰唏饰演), 599对阿信每次打架都做了详细记录,打赢了几次,输了几次,慢慢地就有了感情。
在一次打架中打伤了黑老大的儿子,阿信和基友开始逃亡,途中基友被打死,阿信又重新回到故乡,继续练体操。
此时全片最感人场景出现阿信鼓励599,有梦想就要去追求,“你要坚持下去,也是替那些曾经有梦想的人奋斗”!
其实599的梦想是游泳运动员,曾经也获得金牌,只因身体残疾,才放弃了梦想。
最后599辞职,并坐着轮椅去看了阿信的比赛,阿信最终也获得了金牌。
几点想法,1.阿信和好基友打了黑老大的儿子,以为打死了,害怕地逃亡,最后又回到家乡的时候,黑老大怎么就轻易的放过了他?
2.黑老大是搞体育的出身,这个结果很无厘头吧?
3.打传呼机,为什么总是同一个接线员?
4.全片打打杀杀地场景过多,与主题无关,或者太拖拉,导致结尾的欢快太突然5.黑老大的儿子与阿信开始势不两立,怎么突然就变成朋友了,甚至是两肋插刀的好朋友?
6.女主的戏份太少了7.一句话剧情很烂!
所以我一定要写一个更好的故事!
我承认是为了看彭于晏的八块腹肌去的,真心好身材,就爱他的帅!
我认为这是半部好电影,后面从菜脯死了以后就流于主旋律和狗血了,特别是黑道老大也曾经练体操,就够侮辱观众智商了,让菜脯的死变得特别可笑。
包括一些逻辑上的硬伤:1、菜脯就这么被一枪嘣了?
台北没有警察叔叔吗?
枪支不管制吗?
2、接线员竟然从游泳健将变成了残疾妹妹?
我去,太逆转。
虽然我看镜头一直只拍她的脸,我就猜到她身残志坚了。
(话说,不喜欢这个妹子的脸)3、就因为黑道老大也练过体操,就这么高风亮节的原谅了曾经想砍死他亲儿子的臭小子?
还默默支持他?
我靠,这是当代雷锋啊,不是老大啊。。。
4、阿信最后夺冠的那套动作,如果放到国际比赛,得分能超过8.0?
别欺负观众智商了。。。
吐槽那么多,只是因为还是挺喜欢这种台湾味道的电影,宜兰的一幕一景很有80年代的感觉,很台湾风情,虽然导演想说的东西多了点杂了点。
最佳男配确实出彩。
查了一下百度,发觉这个演员77年的,看上去倒不显年纪,而且出道很早,和杨德昌啥的大导演都合作过,就是一直好像也没啥名气,倒是凭这部戏拿了最佳男配,我真是觉得这部戏里面的表现让他的得奖实至名归,演的真好。
小彭,相比之下,还稍欠火候,不过也不失水准。
不过看在他那么帅的份上,谁会计较他的演的好不好?!
光看着那个倒三角的身材,就流口水了。。。
你可曾轰轰烈烈的爱过谁吗?
可曾为了谁,撕心裂肺的哭过吗?
又可曾有过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件事十几年的热情如一过吗?
你会说,情话谁都说过。
活在这世上,谁没爱过,谁没被伤过。
我不懂你的泪,就像你不懂我的复杂和事故。
我不懂你的绝情,就像你不懂我的痴迷和偏执。
活着,很多时候,我们谁都不能打动,打动的都只是自己。
有时候觉得,这样也足够了。
我们浮于世,就像永不能重合的平行线一般走着,你有你的故事,我有我的自尊,我伤了你的面子,你负了我的情义。
谁在乎谁的冰冷,谁又看透谁的火热。
冰与火之间,看似那么近,却往往又隔着几世纪的尘土,海水和眼泪。
阿信,只是很多活过的样子,那样简单又深刻的爱一件事,对一个人好,有过黑暗的日子,走过来了,不虚此行。
阿信爱体操,为什么?
在这样一个枯燥的事里找到自我,和自己对话吧,在一件事里最纯粹的精彩,闪光,燃烧自己。
看开头,我一直在翻滚吧,阿信这里面找另外一个片子,舞出我人生的影子。
只是开头一样,后面就偏离了。
舞出我人生是一个少年爱舞蹈的故事,多一半的舞蹈,再一半的父爱。
阿信是关于阿信的故事,阿信的青春,阿信的沉浮。
下面本人开始精分。
彭于晏,是怎么样啊?
这样的爷们儿。
片子可以改个名字其实,不叫翻滚吧,阿信。
叫燃烧吧,阿晏。
PS: 彭于晏这个角色很合适哎,因为他整个感觉上是那种有力度的纤细。
力道上又极为克制,真真就像个体操选手。
我揣测一下导演的意图,是想说,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热爱的东西干到底,那他做任何事都没问题,就算是去当混混,也是混混的一把手,是这个意思吗?
这片子前三分之一其实拍的很好,再加上我觉得彭于晏演的非常之好,所以我觉得四分是有的,个人看法。。
从现在我不会再逃避 重新地唤起 埋葬在我心底的血液沉住气 我的心不再移 屏息不放弃 慢慢地朝着我的梦前进忘了吧,混乱的事不再提放了吧,把心思变唯一我会用尽所有力 奋力地跃起在天际 迎着光明我会更用力呼吸 飞到另一个灿烂天空 完美 落地我相信有努力会开启 久违的光明 老天爷总是会看得清 重新又回到最初自己 每一次练习 我只想朝着我的梦前进忘了吧,混乱的事不再提放了吧,把心思变唯一我会用尽所有力 奋力地跃起在天际 迎着光明我会更用力呼吸 飞到另一个灿烂天空 完美 落地阿信,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从只是喜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局限,然后努力做到最好;然后成功;然后到挫折;然后放弃;然后放弃之后的挫折,放弃之后才发现曾今的那个自己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再然后再次努力,这次的努力不仅是依靠喜欢支撑着而已,更承载的是对梦想的渴望与珍惜,其中更有的是心智的成长,经历挫折后心灵的沉淀,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还有最后的成功。
不敢说最后是否能够成功,但是一般的我们才走到第一个挫折就真的放弃了,然后再第二个挫折中反复,不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只一味地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埋没了你当初的才华。
阿信想要回来,去找黑帮老大说:“我是来解决问题的。
”看到梦想中最大的拦路虎,他选择的是正视它,不躲避。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到为了梦想与命相赌的地步,但是我们仍然懒惰。
或者就是再次努力的时候发现自己真的不行了,然后再次放弃。
在剧中,当阿信再次回到体操队,他的体力与速度也大不如从前了,来回跑落单,灵活性也被小树称为“阿伯”。
但是他真的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自己一个人跑步,训练。
只要有了坚定的梦想,那就会有满满的力量充满胸膛!
可能,这又要联系到现在这个时世界通货膨胀,人心膨胀,急功近利的人越来越多,从小就被比来比去,成为了一个个的模仿者,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梦想是什么。
所以,面对梦想的时候,我们踌躇、迷惘,我们不确定我们的梦想未来能不能够当饭吃,我们不敢太卖力做,我们得时刻准备更换没有“前途”的行业。
所以,我们看不到未来的摸样,哪怕是未来失败的摸样。
一切尽在歌词中!
之前是在没有看别人的影评写的,觉得不受别人打扰的才是自己真是看到的,看完之后写的是别人教会和自己思考的。
在看完部分影评之后,才发现影评强人很多,我只看到了其中一个面,很多人都从多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影片,从制作到演员到剧本到实时背景再到思想。
但我也觉得我之前写的很好,符合我的想法。
但看了影评之后,我又有了新的觉得更好的想法,之前想到没有说,现在说下,是写在一片影评的回应里面的:“没看影评之前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看完影评之后,我仍然喜欢这部电影。
不同的电影给不同的人不同感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觉得那些所谓的不合理,都可以认为作艺术的加工,比如说黑帮老大的化敌为友,这本身就是电影,当然可以一点戏剧的加工,何况它本来就真实到真人真事改变的,到底这部分有多真我不知道,但是我很能理解它的这点不合理(如果说它不合理的话),更者,生活有时本身就很戏剧化啊。
电影真正打动人的是阿信为了自己的梦想迷途重返,付出的种种辛苦,最后得到的回报。
这真心是很励志的,也给我们看者对自己梦想至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
可能本身也处于失败之中,所以看到这里真的给我了很大的推动力。
电影本身呈现的就是它想表达的思想。
我们在看书读文章时,结合作者的背景才能更真正地了解作者想表达的。
但是也不能只看背景,而脱离了电影本身,只为以为挖苦作者不良意图,忽略电影呈现给我们的内容。
再者,宝岛文化在这方面确实比大陆文化发展地更好,可贵!
”
想看體操的,請看《翻滾吧!男孩》。
男神嫁窝 = =
这部电影讲的是:小帅哥小帅哥小帅哥!!!!!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大帅哥!!!!!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露肌肉!!!!!
一场澡堂戏,陈汉典立即变为好盆友,地下有知柯宇纶情何以堪?
就算光看彭于晏, 也值回票价了
原来导演是阿信的弟弟啊,鼓励给个三星吧。喜欢那段,阿信骑着摩托去约女孩,在楼下放着王杰的歌吧?“跟我约会吧!”像个小孩一样翻滚跟头,真可爱啊
以为是体育励志片,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黑帮跑酷片啊。
1.还是觉得台湾电影太着重于他们自己的小情怀。真正的好电影是可以超越文化,超越语言,达到共鸣和感动的。2.关于梦想,全片竟比不上片名热血。3.女性同胞看此片的留下最深的感想肯定是:彭于晏真帅肌肉真好看!!!哈哈
真人题材改篇和演员封闭式训练这两个宣传点就已经在上映前吊足了我的胃口。实际观影中我却仿佛有种在看《艋舺》的错觉,不是梦想、成长、励志的调调吗?怎么会有浓重的江湖风,也许导演想通过阿信混乱、迷芒的成长背景映衬出他日后成功的来之不易吧。
彭于晏这肌肉秀的
转换的 角度很独特.. 中间 插曲 很好听的说....
从头到尾就只有彭于晏的肉能看啊
就像三井寿误入黑道然后改邪归正哭着回教练身边说:“教练,我要练篮球”的体操版吧。电影虽然由真实事件改编,但是几个段落落差太大,中间又没有很好过渡。故事整体性和统一性弱了点。顺便一提,彭于晏是三井的话,陈汉典就是崛田德男,正好绝配。
累死人啊,无聊死了。。。还有啊,做那双鞋的意义何在,比赛时又没穿。。。
推薦給和我一樣:有夢想、愛腹肌的人看~~對於林仔仔,我只能說那角色很不適合她,可能是她LES味太重太重了,他們兩人我怎麼都覺得是兄弟。
不良少年成长励志电影,一句话可以说完的事要用三句话,磨磨唧唧
想哭的時候就倒立 這樣眼淚就不會留下來了
日,本以为是个励志片,谁知道竟然是江湖片!!导演,有点体育精神好不好!
彭于晏!!!啊~~~~~~~爱你~~~
恐惧除了源于未知,还源于不相信,不相信导致不信任,不信任造成误解和猜疑,然后就造成了一种急躁,一种犬儒——你做坏事,我也做呗,你做的什么我都相信,我也都不相信,这样也就有了“认真你就输了“的说法,但是片子就是告诉我们,要相信,既然目标已经定下,就要去相信他,相信了你们就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