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影院看十万个冷笑话时,看到过我叫MT的贴片广告,那时候片名还叫《我叫MT之勇者战恶龙》。
玩过魔兽世界,我叫MT的动画片确实在当时看起来还不错,再加上十万个冷笑话质量尚可。
当时还觉得等我叫MT上映了一定支持一下。
中间经历了定档逃档定档逃档,终于这部片定到6月17上映了。
在13号当天看到附件影院有点映场,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了票。
其实看之前是没有一点期待的,觉得质量能赶得上《十万个冷笑话》就行,能让人看得开心点,结果剧情烂的稀碎,10分钟讲完的事情硬凑了86分钟。
而且作为当年的老粉,完全感觉不到一点熟悉感。
最讨人喜欢的神棍德就这么草率的死了?
结尾大战20分钟是什么玩意儿?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这片,完!
全!
不!
好!
笑!
全场大家只笑过一次,还是用的程序员的梗。
我还以为最后游戏疮屎者会出来呢,像《乐高大电影》一样,但是对不起,在你一脸懵逼的时候,影片已经结束。
片尾字幕起,片尾曲响起。
工作人员高呼“请大家在座位上耐心等待,有彩蛋”。
艹,别说有彩蛋了,你给我退票我也不看了好伐。
后来仔细想想,本片也不是一无是处。
至少它的时长就86分钟,不至于让人煎熬太久,对吧。
关于弹幕场:本次点映是片方做的七城点映场,影厅多加了一个放映机。
本来的放映机用来投射点映,新加的放映机用来在银幕上投射弹幕。
其实我本身在b站看视频就不太喜欢看弹幕,这里主要讲一下弹幕场致命的问题。
因为本片是3D放映,所以眼睛在弹幕和画面之间切换,3D和2D转换期间眼睛会重新聚焦,看半小时基本就要吐了。
还好还好,影片只有86分钟,所以,熬一熬也就过了票根镇楼<图片1>
我刚看到这部电影就被他吸引了,毕竟老玩家,动画《我叫MT》也一直在追。
这部电影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当初那个25人或者10人团队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角色,我们相互磨合,相互帮助,一起在一个Boss面前团灭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最多可以用三个礼拜左右的时间down掉boss的那种战友情,在史诗级小说背景世界里产生的那种代入感让人久久难忘。
正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多一个世界,所以才会爱屋及乌的关注那个世界的一切。
你可以不喜欢魔兽世界及其周边的一切,但你不能嘲笑为他疯狂过的人。
当初和他一起「为了部落」,现在护佑我的却只剩下大地母亲。
多年后与他在6.0重逢,我在战网上让他报上坐标等我,之后换了个一身装等715的联盟AM前去见他那个A了一整个版本的水战。
在德拉诺的野外我与他四目相对,我说,至少我觉得红着名来见你,要比红着眼来见你,来得更合适一点。
他终究也只是说了句对不起,当年辜负你了。
过去了才敢说「无妨」,毕竟青春嘛,不错过点什么哪里会认得「后悔」两个字。
不过幸好,魔兽一直还在。
点映场看的《我叫MT》,周围全是笑声,我也在笑。
大家在笑这么多年了MT还是熟悉的MT傻馒还是熟悉的傻馒,我在笑雷霆崖还是雷霆崖,听到盗贼姑娘说的那句“以前我们都是小白,现在我们逐渐迷失”那句话的时候眼角划过一滴眼泪,赶紧伸手擦掉。
好在身边的人都在看大荧幕,没说话。
我多希望我们当时不是红名见面。
我多希望我们从未迷失还能如今日般相见。
电影看到一半3D眼镜没电了,索性就逛电商,从mt和她在山洞里斗蓝色的怪物到最后大决斗,终于把优惠劵用完了。
虽然知道这片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高发挥,但是看在电影出品方app九块九特价还是值得呆在里面与世隔绝。
那3D效果有些时候没有把握好,感觉像没戴眼镜的重叠影像感觉。
真的觉得这作品拍2D多好,何必费力去弄3D。
结尾的确为下一部做准备,但是不知道下一部是什么时候了,剧情感觉弱弱的,而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哪怕配个恢弘大气的奏乐也好,(听声音)感觉大家打了小怪物就大怪物,除了“命只有一次”的设定比较紧张,感觉就那样。
九块九买个消磨时间还行,要是正常价格那还是算了。
电影叙述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1级的哀木涕练级偷懒,整天搞笑、卖萌、耍智障。
因为他的单纯最符合创世者创造游戏世界的初衷,所以被创世者选中作为“灭世任务”(任务开启后,除了哀木涕,其他人死了不能再复活,直到杀死恶龙完成任务)的救世主。
最后,1级的哀木涕依靠“单纯”的力量,消灭了100级的恶龙,拯救了整个游戏世界。
剧情虽然相对老套,但中间有一段对话却十分有亮点,可谓是全片的精华所在。
这段对话发生在众人前往征战恶龙的路上,一行人围坐在营地的篝火旁,展开了关于人生意义、世界意义的讨论,比较具有思辩性。
————对话摘录如下————傻馒:“会长,为什么联盟部落要打来打去呢?
”大大姐:“这种问题你问他干嘛?
应该问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啊。
”傻馒:“制定者?
”神棍德:“制定者就是创世者。
创世者做的这个世界,因此也就有很多规则。
比如说每个人的任务书都不一样,牛头人最适合炖土豆,联盟和部落见面就要打架等等。
”大大姐:“然而灭世任务会把这些规则全部破坏掉。
”傻馒:“但是,创世者为什么要毁灭自己创造的一切呢?
”会长:“或许是违背了创始者的初衷。
”大大姐:“你认识哀木涕多久了?
”傻馒:“认识好多年了。
”会长:“认识好多年了还是1级,你真当自己是动物啊!
”傻馒:“可我觉得伙伴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也想升级,但如果没有伙伴一起,又有什么意义?
也许,创世者就是希望一切变回从前:一群小伙伴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一点小惊喜而感动。
这才是创世者的初衷吧。
”会长:“嗯!
只要我们重新团结起来,一定可以证明:我们从未改变。
”神棍德:“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证明这些呢?
”大大姐:“我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大家团结起来击败恶龙。
”————摘录完毕————以上,大家通过集思广益一起解答出了创世者的意图,也就是本片想表达的价值观,但主角此时不在这一行人之中。
在另外一路,主角哀木涕用实际行动也在表达着同样的理念,并由同行的盗贼姑娘顿悟总结出来,可以作为本片观点的补充说明。
————顿悟摘录如下————盗贼姑娘:“真不知道你(哀木涕)是缺心眼还是单纯。
单纯?
我似乎知道为什么是你(触发灭世任务)了。
曾几何时,我们也是小白,怀着一颗单纯的心,走向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慢慢的,我们开始变了,变得急功近利,变得高傲自大,变得不再是真正的自己。
我想,创世者的初衷并不是这样吧。
”————摘录完毕————从上面摘录的两段话,可以提炼出本片创世者对于游戏世界的期望:赞美的是爱与探索的喜悦,反对的是高傲冷漠与急功近利。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依靠爱的凝聚,为人类群体协作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从而逐渐战胜一切荒蛮,走上食物链顶端。
从神经化学的角度来看,爱的力量主要来自一种叫做苯基乙胺的化学物质,这种神奇的神经化学物质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生存利器,比虎豹的爪牙更加令万物生畏。
所以,从古至今,爱的种种表现,被人们做出各式各样的道德意义和美学意义上的解读,并记录在各式各样的载体中传颂着,如诗歌、小说、电影、游戏等等。
但是,在拥有爱的力量的同时,人类爬向食物链更高处的欲望永无停止。
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化,人类总算成为地球的霸主,但还有浩瀚的宇宙等待我们探索与征服。
并且在同个物种的内部,也存在着无数条食物链,以外貌、地位、财富、名誉、智慧等各种维度区分。
而对应到游戏世界中,就是皮肤、等级、装备、排名、操作,其中每一项都能引起无数玩家的不懈追求。
比如打开各个游戏的排行榜会发现,不管多拙劣多乏味的游戏,排行榜上的竞争永远是激烈而残酷的,玩家对此嘴上骂骂咧咧,身体却很诚实地投入着大把时间与金钱。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呢?
是像哀木涕与傻馒那样单纯地追寻爱与团结?
还是如盗贼姑娘所描述的急功近利与高傲自大?
我认为是兼而有之。
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
往往在探索的路上,更能激发我们爱的力量,不计个人得失,团结互助,分享着发现的惊喜,抵御着未知的外敌。
这个时候,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对抗的是外部其他千千万万个“整体”。
但是,当外部的威胁消除,或者探索的脚步停下,我们就会把多余的精力转向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上,开始关注起内部争斗与个人利益。
这个时候,我们是千千万万个“个体”,我们要对抗的是内部其他千千万万个“个体”。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玩家都会怀念以前的纯真年代,怀念以前的60级版本。
但是,创世者(游戏开发商)可不愿意来响应这种怀念,毕竟前期的探索阶段只是为了把大家代入到游戏世界中,玩家间的竞争才能激发起大家对创世者最“钱”诚的供奉。
当然,创世者也会创造出更多更美好的游戏世界作为回报,这其实构成了一个互利的良性循环。
至于游戏世界被创造成什么样子,恐怕开发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随心所欲,他们不是耶稣,也不是乔布斯,其实答案早已经刻在了我们内心的深处。
P.s.“魔兽世界”是最伟大的一个游戏世界,是创世者赐给每一个玩家的礼物。
而“我叫MT”系列是对魔兽世界很好的周边补充,包括2009年开始连载的动画片、2013年红极一时的卡牌游戏、2016年的大电影、2017年的TCG“我叫MT英雄杀”。
感谢创世者们辛勤的付出!
本来也没什么期望,也并没收获什么失望,制作人员辛苦了。
片中有太多毫无意义的元素,逻辑是硬伤,不过我也不太明白大多数电影为什么没什么逻辑。
或许,只是过了时代?
在当年,这样装傻卖萌,我们会被逗得哈哈大乐。
而如今,这甚至已成主流文化。
没有进步的《我叫MT》必然会被看低..
感谢你陪伴 - 李雪妍(《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主题曲)作曲 : 何佳乐作词 : 李进你低语在我的耳旁告诉我要学会坚强如果我在沿路迷失了方向你在夜空洒满星光感谢你陪伴度过那些 美好的时光我不会绝望 拥抱这力量忘记感伤肆掠的狂风 吹不散倔强那最初的模样这故事多么的漫长一路上伴随我成长如果我在未来 陷入了迷茫你在回忆轻声歌唱感谢你陪伴度过那些 美好的时光我不会绝望 拥抱这力量忘记感伤 肆掠的狂风吹不散倔强 那最初的模样我追寻着遥不可及的梦想时常听到你的祝福在空气中回荡
文/梦里诗书 相较于真正将游戏情怀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魔兽》,《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则犹如一场劣质的仿效,将魔兽游戏内容与低幼动画的拼凑,即难博人欢颜,更谈不上何般创新,或许只是魔兽骨灰级的玩家,才能享受这样一场所谓的游戏情怀。
MT对于不熟悉游戏的观众来说是陌生的,他的全称是Main-Tank主坦克,也是游戏中吸引怪物仇恨主要承受者,而电影的主要内容则正如这一属性角色,典型的英雄成长路线,小牛哀木涕的屠龙之路是电影的脉络,在此中如主城,新手村,复活点等等的魔兽游戏内容仿制,是寄望玩家能从中找寻到情怀的所在,但这一切即无法为普通观众所感怀,以此填充的诸多套路化的笑料更使亦如隔鞋挠痒般,生硬老套的内容,使电影实质并非是一部能全年龄段的合家欢电影,而依旧只是局限于低龄儿童的国产动画桎梏中。
同为热门游戏的电影改编,看《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不经令我想到了迪士尼的《无敌破坏王》,抛开不可同日而语的视觉特效不谈,前者令人真正进入到了一个游戏的世界,不论你是否玩过那些昔日老旧的游戏,都会被极具趣味性,天马行空的电影内容所吸引,对于《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而言,电影在伊始便匮乏一个能引人入胜的世界观塑造,只是不断的填充乏善可陈的笑料来寄望博取昔日游戏玩家的情怀,这种生硬直白的做法,使电影不仅舍弃了广大的电影受众,甚至将孩子拒之门外,因为对于不熟悉游戏的人而言,这些游戏元素的填充并无法引发何般共鸣。
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内容,这部假以游戏情怀外衣的电影,比之《龙之谷》都更为逊色,又何以借的上魔兽的东风?!
2016年,动画喜剧冒险电影《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其实吧,我个人看起来还是挺带劲的,对于《魔兽》玩家,《我叫MT》玩家,很多东西更有感觉吧,不过更多的也是情怀问题。
比较尴尬的就是虽然是《魔兽》衍生的作品,又有版权问题,MT的经历也是很波折的,能出电影也是不易,但是这个尴尬的位置,又不能还原魔兽场景,圈不到魔兽玩家的情怀又反招黑。。
也是情理之中。。
特效我真的不想说了。。
做动画短片的时候我感觉特效都没有这么这么的惨。
唯一我比较喜欢的就是这个电影的主题。。
还不是故事本身。。
故事本身BUG也是不少,就是这个不忘初心的主题。。
让我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
起码这个电影对我来说看的值了。
--我是原来的分界线---推荐指数:★★(4/10分),自己看着还可以,但是我真的不好意思推荐给别人。。
真的是上不了台面。。
<图片1>放在此时上映,想必具有深意,毕竟比起半月前的《魔兽》,本片所包含的国内wow玩家情怀更深。
魔兽无论是其英文片名或者中文名还是电影剧情都指出了一个事实:魔兽争霸的骨灰级老玩家应该才是对这部电影感情最深的人而非单纯的魔兽世界玩家。
而对于国内的wower们来说,本片或者说是原网剧才真真是他们的情怀与青春写照。
严格来说,本片的片名——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其实涵盖了两部剧:我叫MT与山口山战记,但二者本质上又都从属于MT系列。
只不过出于我叫MT在第六季做出了一个阶段性完结,而时隔三年之后才换个马甲重开系列,何况两部剧在制作上又存在区别简单来说就是画风差异,故我们姑且将其区分开来。
而本片就可以看做是利用使在山口山战记上的制作技术讲了个我叫MT的原初故事。
笔者恍然大悟,电影这么起名是多么的讨巧,令我叫MT的老剧迷们能够知道本片是系列大电影的同时又帮忙宣传了系列最新剧集。
相比来说,本片最初的定名我叫MT之勇士战恶龙虽然叫观众对剧情一目了然却无法达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不过想来在大电影之初,制作团队可能还没仔细考虑过要继续弄MT系列剧集吧。
这部影片放在本月上映虽然占了魔兽情怀的东风,但笔者却隐隐觉得背后有着说不出的苦衷。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那是由于笔者在2014年上映的同为光线发行的秦时明月大电影的片头看到了本片的贴片预告,而在那个预告中笔者最大的一个发现就是,电影和网剧的配音是一毛一样的,这基本可以确定是由原班人马原汁原味演出。
另外那个预告无论是画面质量还是3d效果都是非常优秀的。
可惜的是当年没有公映。
2015年笔者又在光线的另外一部电影片头看到了和之前看过的相同的MT电影贴片预告,然而遗憾再次发生。
是什么原因竟让本片推迟两年才得以公映,是为了回炉重做吗?
从这次点映来看,正片效果和当年预告所展现内容差异不大,不大可能是画面上的推翻重做导致推延上映。
那么只可能是电影内容出了问题从而未能获准公映。
其实从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来看,问题一个是出在版权上,大家都知道魔兽电影片头出现了腾讯的企鹅logo,所以你懂的。
另一个则是角色配音。
这次点映放的公映版,和笔者两年前看过的预告中的声音截然不同,虽然启用了原版人马,但可以认定并不是原汁原味出演,整体角色声音都没有原网剧中的低沉、沙哑、疲累、颓废之感,反倒显得字正腔圆、高亢响亮、生涩僵硬、一本正经。
特别是劣人缺少剧中蠢笨迟钝的口气,方砖听不出城府老辣,安妮声音中没有了高冷与淡漠,大小姐不够娇嗔,傻馒语速太慢,神棍德缺少奸诈,哀木涕则完全感觉不到贱与猥琐,音调也偏高。
这个系列剧最引以为傲的声音特色在电影中基本上失去了,笑果大减。
在众多角色配音中,大概还就只有傻馒和神棍德的声音相对更接近原网剧。
好在影片中有足够的魔兽世界梗、wower玩家梗以及原剧梗。
细节太多笔者也数不大清,简单提些反复出现的。
影片中出现了牛头、兽人、巨魔的新手村,人类主城,复活点与复活天使,地下城副本等经典游戏元素,傻馒的闪电箭、劣人的奥术射击、会长的旋风斩、安妮的暗影步、罗德的开锁以及大小姐的圣光等技能也有所表现。
当然玩家们最爱彼此称呼的部落猪与联盟狗的称号也在游戏中提及。
影片中还有坑爹的会长,傻馒的傲娇暴脾气,劣人的口头禅“哎呀哎呀”,神棍德的经典动作与台词“我打打打打,快说,哀木涕在哪”,以及最经典的哀木涕对金币和宝箱的迷恋。
最好玩的一点是,影片中的终极大反派竟然是策划者、设计师和程序员,只是影片用了惯例的谐音著名,却十足的吐槽了魔兽世界游戏的开发者们,笑意大增。
哀木涕竟然还拿起了传说中的GM武器,一边打怪还一边翻攻略书,非常搞。
另外本片还有诸多低俗且有些过时的套路和笑料,毕竟是14年就打算上映的电影,但只要不是一个笑点高或者高冷的人,应该还是会时不时的笑出声来。
主要原因在于影片继承了原网剧中搞笑的不可预料特性,即虽然看穿了某段情节的套路,但是你不能每次都猜得出他接下来会怎么玩,结果他就这么玩给你看了。
影片的对白也保留了网络化玩家化游戏化的风格。
电影最大的一段笑点当属一百种死法了,分分钟令笔者联想到古墓丽影9的恶搞视频,不过这里却是利用影片基础剧情设定制造出来,再辅以复活天使的神补刀台词,想不笑都难。
其实这种设定很容易让人猜到会来这么一出,影片中也有所暗示,只是你不一定想到会以这种时机和方式出现。
严格来说,本片仍旧该算是一部14年的作品。
和同年及后面两年的一些作品相比,MT的画面也可以算是其中较好水平。
特别是电影3D效果颇为出色,画面景深感特别强,就差一点出屏来增强体验。
本片是用3D卡通风格渲染人物,场景则部分采用原网剧方式用魔兽世界游戏真实场景做背景贴图配合动画渲染的景物,音效细节做的非常棒,金属声脚步声武器声都能清晰分辨出来。
然而本片就同龙之谷、秦时明月、大圣归来等优秀国产动画一样,在人物与近景方面做的越来越好,而远景与背景贴图却始终差些火候。
MT的角色动作已经相当流畅,能够在一个长镜头展现一整套完整动作或者利用剪辑来表现动作的激烈程度,但运动镜头还是出现了帧数不稳定甚至跳帧的现象,这也算是国产动画的通病吧。
整体而言,这些越来越良心的动画团队正带着中国动画朝着良好目标发展,也算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最后再说点题外话,本次点映是七城联动弹幕场,七个城市影迷的弹幕都会出现在银幕上方。
只是因为成都没有在七点准时开始,就造成了弹幕上的剧透文字变成了剧情预告,瞬间让观感再打个折扣。
还好这次弹幕区域有所限制,只在银幕上方占据了五分之二的区域,不然真不知道这电影该咋看。
同时手机发弹幕也让看电影玩手机的观影恶习被包庇纵容,所以这种弹幕观影以后还是消失为好。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史歌2016年6月13日亥时<图片2>
炖土豆吧,加一把宽粉……
总是有令人尴尬的搞笑桥段,LG看的很起劲,总的来说还算OK吧,国漫有进步。。。
主要是情怀,剧情就算了
情怀需要用实力落地,加一分以示鼓励,但作品质量确实不行。
妈的智障
孙贼,我复活了!
还行~
比想象中好。
画面也许还行吧,但剧情太单薄了。
电影和剧偏离了好多,不是我熟悉的那一群人
画面不错,但是剧情实在是
不忘初心吧
一级小号拿橙装打败死亡之翼,这是金团都不会有的待遇啊!
真的好看
没有tv好看。
魔兽。。再见了
没说的那么烂
还行吧,就是无节操搞笑的,达到笑一笑的目的就好。
五六年前玩过我叫mt的手游,满满的回忆,傻馒好可爱
小孩子看海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