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和朋友去看了这部期待许久的电影。
终究还是感性的,在看到预告片的时候,明明没有带任何感情色彩,却不自觉湿了自己的眼眶。
于是便有了期待,也就有了我要坚持去影院看它的决心。
也许是到了某个年纪,也许是想被疼的心开始骚动了,也许是另外一种也许。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不是就是针对我们这种渴望爱的受众所定制的,只是如果你的心里还是愿意相信爱,只有有一瞬间,那还是值得你选择去看,无论你以什么样的方式。
从头哭到尾,就是我给这部电影最好的评价。
开篇就是凌霄和顾小蕾的爱情,预告片我也是被这对打动。
在一起久了想结婚,可是对象始终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女生就开始想各种办法,甚至上演“刑讯”,终其背后也只是没安全感。
形式的确是没安全感的人所需要的,为什么需要恰恰就是在某段关系中找不到想要的。
三天的期限,我想有试过的人都知道,那才是最难熬的。
希望得到答案,可是也害怕失望,所以顾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舍弃一切重新开始。
如果不是飞机碰到气流,我不知道凌霄是否能够下定决心?
说到飞机,因为工作也是需要出差的缘故,所以每次碰到气流我也总是很害怕,害怕就这么完蛋了,更害怕我是一个人面对,身边没有他。
所以片中,凌霄问机长你刚才在想什么,一句“我想老婆的炸酱面。
”很朴实,确是最真实的情感。
还有那个减法法则,见一面少一面,吃一顿少一顿,别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所以回去了,凌霄开始找寻顾,最后在飞机上的求婚,好吧,求婚的画面总是感人,无论形式是否老套或者其他,它总能轻易触动心里的某个点,这个点并不会随着年纪增长而减少,相反越来越强烈,让我想起以前写过一句话:“眼眶会红的人,永远不会老。
”文艺和卢卡的相遇,包括后来的心动,我也曾想如果云飞陪着去罗马,是不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会这么想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女人想要的莫过于是和最爱的人见证自己的梦想,哪怕这个梦想有时也微不足道,卢卡是什么时候走进文艺的心里呢?
我想,一定是在那个迷失的城市里,她第一个想到的人关机,第二个她只能想到卢卡。
我不知道看这篇的你是否体验过一个人在陌生地方孤苦无依的时候,那时及时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对他的情感肯定是重要的。
7年的恋爱难道抵不过短暂的相遇吗?
有朋友和我说过,爱情不是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如同最近我听到的一个故事,女孩和男孩相恋4年,已经拍了婚纱照,婚也定了,可是男朋友爱上了别人,结局无非就是分手的局面。
身边的朋友对这个女孩很惋惜,可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爱情的才是第三者。
”这大概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是只要有一丝犹豫,那就不要结婚,这一刻犹豫了,以后还有漫长的时间要面对。
所以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
最好的爱情,大概就是你只是因为爱我,而不是将就,这将就的内容包括很多,当然包括不爱还在一起。
高圆圆和大叔的这段相对来说没让我印象深刻,大叔的爱是深爱,也更说明一点,男人无论在什么年纪,对待自己喜欢的女人总是如同初恋。
如果不是高圆圆看到那本手稿,也许大叔就一直把这段感情放在心里。
“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没有遇到极品前任,如果没有在彼此纠结中看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太多的如果,最后还是会因为一个人,微笑着说“YES”,这大概就是终于等到你后的释然。
曾经也看到一句形容爱情的。
我做好了和你走完一辈子的准备,也做好了你随时离去的准备,这大概是爱情最好的境界吧。
我不知道对不对,所以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给他发了一个信息,也许我在心里失望了吧,也许我曾经想他陪着我疯狂。
可是我这即兴的爱好,他不理解吧。
所以就这样吧。
此刻,最美的情话大概就是一句:咱们结婚吧。
我不懂谈电影,我只懂谈感想。
我并不是第一次写观影感想。
在许多许多年前,我还给另一部电影写过观影感想。
那篇观影感想被我删除了,原因是里头提到的那个女孩子离开了我、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
也许与所有沉浸于失恋痛苦中的人一样,当时我以为自己不会在爱了。
听说那个女孩子在与我分手之后半年便结婚了。
我不敢去求证分手后的那半年里,不,应该说是在我们那段感情的尾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宁可去相信她的离开,是因为我当时渴求的爱对她过于沉重,同时我没有能力给予她所需要的爱。
那一年,我还在读大三,才失母爱。
回想起那段故事,又沉淀了一下与孙老师相知相爱的近五年,我觉着就与那位女孩的分开并不遗憾。
且不论因为与她分开才有了与孙老师的邂逅,就分开这件事情而言,那位女孩与我的分开算是最美的。
因爱意情感的纠葛而分开固然让人慨叹,但那些因柴米油盐而割裂的感情,更让人感到不忿与无力罢。
与孙老师相识于研究生的时候,那着实是段几乎无忧无虑的日子,然后经历了毕业、就业、无业、自由职业。
以前的同事听见我在写故事,都说拿孙老师与我的故事照搬上来就够了。
当然,我不会这么做,至少目前不会。
但孙老师与我着实一同经历了许多不多人会经历的事情。
迫使我们几乎分开的并不是情感纠葛,即使那段日子我们一直在为情感纠葛而争吵,但真正的矛盾却是诸如柴米油盐的生活牵绊。
面对那些生活牵绊,我的乏力让我一度借着出差回不来的名义躲在外地的酒店里,哪怕经常要与孙老师在电话里争执到深夜、工作效率及精神状况极差,我都不敢去直面她的悲伤。
我们熬过来了。
付出了代价。
而今时不时还会因那时产生的后遗症而神伤。
但我觉得我们不再仅仅是爱人,同时还是生活里的战友。
我们已经不可能也不会分开了。
帮助我们熬过来的,是初心。
初心并不是没有动摇过。
在我困惑的时候,我会央她给我唱《两只小毛驴》。
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她每次唱着“我有两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的时候,我对她的爱意会汹涌而出,就会极想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去抱紧她。
这份初心经过生活的磨砺和发酵,升华成了面对困难与波折时的勇气,以及面对柴米油盐时的一份坚定。
至少在我看过的爱情电影里,角色们都是幸运的,他们不需要面对柴米油盐。
正如这部电影里,叶雯雯是店长、陈震轩不是顶级也是高级设计师,文艺与李想都是显而易见的家境显赫,顾小蕾与凌霄的工作都很体面且工作中的竞争不算残酷,田海心对她的工作游刃有余而曹大鹏哪怕对鸭子极度痴迷却也体现着他一门专精的巨大价值。
他们只需要面对爱与不爱、想与不想,要不是“以为不是你结果还是你”,便是“以为不是你怎么会是你”,又或是“我认定是你果然就是你”,兜兜转转总能圆满。
但生活不是这样的。
至少我对生活的理解,完全不是这样的。
很多年来,我都是不看爱情电影的。
似乎大部分的这类电影都只谈爱与不爱、不谈柴米油盐。
爱与不爱、想与不想,只是一种分歧,但柴米油盐是爱情的终身死敌。
就像我自己脑补的,叶雯雯迟早要面对陈震轩亡妻在他及孩子心中留下的痕迹,她会困惑自己接受陈震轩到底是不是因为一时的感动以及一时的母爱泛滥。
是的,陈震轩爱她,很厚重的爱,但他也不敢承认,因为一旦承认便似乎是对亡妻的否认。
那句“遇见你是最美的事情”(非原句),只是一时冲动写下的话语。
陈震轩是挣扎的,爱得是偷偷摸摸的。
冲动过后,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叶雯雯会发现的。
文艺因李想而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快乐,但快乐并不如苦闷那么显眼那么恒久。
李想在校园里或是成就斐然,但且不说国外和国内的氛围,单说社会与校园对一个人价值的认可根本不是一回事。
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他们迟早还要面对对自我价值的困惑。
挣扎、否定,将任性和他人的包容当做发扬个人风格、不谈责任的借口,是文艺青年的通病。
这种病的结果,往往是经过系列合理化之后看似洒脱的离开。
顾小蕾终于收获了她一直期盼的婚姻,可她并不见得了解感情的本质。
凌霄最终向她求婚,并不是因为在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忽然的想通了,而是因为爱她、害怕失去她而满足她。
许多女人向男人索求安全感,她们往往以为男人怎么做了便能获得,但这种获得只是假象。
安全感源自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与自信,这种肯定与自信,顾小蕾没有。
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起来,因为爱她,凌霄还要付出更多、更多,哪怕觉得到了自己的极限,也仍要付出更多、更多。
相比之下,田海心与曹大鹏踏实多了,他们遇见的正是柴米油盐的日子过起来后出现的问题。
曹大鹏与田海心离婚来源于他对她的爱、对她一时嘴硬的深信不疑,以为那就是她想要的,但他反应过来了。
田海心放弃了事业投奔于家庭是因为她终于找到了在生活中某个时期自己所需要担任的某个角色,这种角色的变化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要经历数次。
他们沉淀下来的,是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而需要的智慧。
收获的,是守护他们初心的壁垒。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只谈爱与不爱、不谈柴米油盐,很浅。
那不是我们生活的模样,更不是生活的升华。
从看电影的角度来说,不谈柴米油盐、只谈爱与不爱,很美。
或者生活已经多多少少让人不堪了,又何必在电影中继续提醒着大家生活的瞬息万变、举步维艰呢?
最后,冲着孙老师一句“这是近年来看过BUG最少的爱情电影”——是啊,在飞机上顾小蕾身边的座位神奇的空置着是因为她同时买了凌霄的飞机票,四星吧。
何况,这部电影再怎么浅,或浓或淡的,是想给人一份暖意。
2015-4-3 1:10 初稿睡觉了,想得起来又有空的话再修改吧。
我很喜欢这样的电影,喜欢这样的一个个小故事所述说出的不一样的大故事。
身边的好多人其实都是有所联系的,互相有联系的这些人们在联系中不断的认识。
就像凌霄是田海心的表弟,叶雯雯为顾小蕾准备婚纱,文艺在顾小蕾的婚礼上演奏,这就是这四对人之前的联系啊。
一、婚纱店的店长与婚纱设计师。
叶雯雯是一个在爱情当中受过伤的并且有自己原则和傲气的女人,她不愿意将就自己的爱情。
这是一个即使渴望婚姻也不会在爱情当中委曲求全的女人,如果她不能确定接下来的那份爱情可以让她活的更好的话,那么她宁可不要爱情。
前男友对她的伤害实在太深,她不能确定自己已经从那份感情中走了出来,她也不能确定自己已经准备好去接受下一段感情。
可是她偏偏遇到了老陈,这个时候她的高傲却显得那么的矫情,她不是一个会主动的说出爱的人,她能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等待。
我忘不了她在对老陈说完给他把关女朋友然后回过身去时脸上的落寞。
她宁肯冒着失去老陈的风险。
可是巧就巧在,她遇见的那个人是老陈啊,也是一个冒着失去叶雯雯的风险选择了沉默的男人。
这样两个别扭又矫情的人啊,为什么对自己要那么的没有自信呢。
他愿意为他设计上百件的婚纱,她的梦想不过是可以穿着一件独一无二的婚纱出席自己的婚礼。
直到他单膝跪地:咱们结婚吧。
二、沉迷鸭子的大厨与酒店经理。
田海心和曹大鹏,代表了婚姻中的大多数,没有了那么多的浪漫,也没有了那么多的错过与矫情。
不过,他们两个开始了一个家庭,还有双方父母对于彼此的期待。
他们16岁认识,他们知道彼此是什么样的人,好像在大多数时候的潜意识当中,强势的女人,最后总是会被一个看起来有些窝囊无能的男人征服,因为那样的女人什么也不缺,唯独缺少理解和呵护。
那个女人总是需要那个男人让着,那个男人也心甘情愿的让着。
他们的离婚,只是因为他没有让着她。
所有的选择不过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所能够得到的宽容和理解,可是这一回,终究是他不懂她。
田海心这种女人啊,即使自己每天晚上都会忍不住的哭湿了被子,也不会主动的和曹大鹏说一句,我们可不可以不要离婚。
又一句忘记不了的话是田海心的妈妈在车站的时候说,如果当年海心她爸,能再忍我一次,那我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直到他在众人面前紧紧的握住了她的手:咱们结婚吧。
三、帅气的飞行员和安检小女生。
凌霄对于爱情的所有拒绝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害怕,他害怕自己没有那个给顾小蕾幸福的能力,当那一纸婚书和两张结婚证拿在手里的时候,那份责任是那么的沉重,是自己的肩膀可能无法承受住的重量。
结婚所代表的,往往并不只是爱情那么简单,他只是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有那样的一个能力。
可是女人和男人总是不一样的,顾小蕾只是一个小女生,可能她今生的最大梦想就是结婚有一个家庭,然后生健康的宝宝,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不要笑,这是好多女生的一个梦想,那种家庭之中的温情是对自己最大的一种慰藉。
一个想嫁,一个却不敢娶;一个想有一个家庭,一个却怕自己将要有的那一个家庭。
可这样的两个人,却偏偏的相爱了。
改变凌霄的是在意大利偶然碰到的那一场婚礼,他们之间错过了五十年,可是五十年前,他让她等他,而她,真的等了他50年。
一个女人用自己强大的信念,相信了爱情一辈子,所以,凌霄为什么不能给顾小蕾一个家呢。
直到他在飞机上为她套上了戒指:咱们结婚吧。
四、阳光的研究生与文艺的小提琴手。
这样的搭配看上去,就好像是理所应当的要在一起一样。
异国他乡总是可以盛产出一些浪漫与童话,文艺和卢卡,导游和游客。
明明是有一个谈了七年恋爱的男朋友,可为什么还是抵不过在异国的短短几天的相处呢,为什么要在彼此的婚礼上说出那一句残忍的对不起呢。
就像电影当中我最喜欢的那句话说的一样:“爱情就是这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总是觉得他们两个之间不够现实,这种悸动的爱情往往是每一个人在最开始的梦想,只不过是在慢慢的生活和现实当中慢慢的磨灭了当初的简单和悸动。
可是当文艺为了卢卡放弃了婚礼的时候,当卢卡在交响乐团中错认了文艺之后,却又会觉得上天一定会给他们两个人的爱情一个好的交代的吧。
直到他和她在湖边的相遇,我想面对面的那一刻,他们心中对彼此说出的话是:咱们结婚吧。
五、咱们结婚吧如果有爱情这个前提的话,婚姻是一件太过于美好的事情。
咱们结婚吧,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承诺,是彼此对于关系的最大的认同和契合,当两个人可以为了共同的家打拼,一起大扫除,一起做饭,一起洗衣服,一起晒被子,抱在一起睡觉,醒来的时候恰好看见彼此的侧脸。
那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还记得当初并不是多么懂事的自己对多少人许下过关于永远,关于一辈子的誓言吗,那个时候总以为彼此之间会长长久久,那个时候总觉得一辈子就是眨眼间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才那么轻易的许下一些誓言,毕竟誓言,有口无心。
于这世间之中彼此遇见,他们生命中因为熟悉的人而有了交集,他们都在努力的经营着自己的爱情。
每一个人都会在爱情之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每一个爱自己的人都会站在为自己好的角度上来劝自己不要这样做。
可是怎么办,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是那样的去做了,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哪里来的一腔孤勇。
爱到浓烈的时间太短,可是那却是好多的人不遗余力的想要去抓住的那一些时光,在最依恋对方的那一刻,总是会留下想要一生的时间去珍藏的记忆。
有这样一种电影,你不指望它有什么艺术价值,也不指望它能打动到你,但是有时候打扫卫生呀,切菜啊,洗碗的时候劳动的重复性让你希望有种背景音乐开在电视上,偶尔瞄一眼,电影过程中还可以用耳朵听。
这电影就是这一种,跟综艺节目差不多。
可是我都抱着这么低的期望了它还是突破我期待的下限!
1. 先说郭碧婷李晨这一对。
虽然黑郭敬明的人多,但郭敬明才是能把郭碧婷拍成绝世美女的唯一一人!
其它无论是此片还是综艺女神新衣,都让郭歪嘴歪脸的,演技更是负分。
而且麻烦你有一点dress sense好么?
这么一百个人里才有一个的这么窄的肩,不要穿无袖好吗,每次看到郭碧婷穿无袖我都特难受,身材缺点并不多,为何一定要暴露最明显的那一个呢?
说回剧情,郭的角色是个典型的脑残,没有自己照顾自己,独立旅行的经验,就以为自己可以独闯意大利?!
火车坐错城市那段真是槽点太多,no zuo no die就是形容这种人。
一个女生一点自己保护自己的意识都没有,剧情还围绕这样的女生展开,后面也就没什么指望了。
同理,郭脑残婚前就知道自己不想结婚,还答应人家要结婚,害人家伤了人力物力给你办婚礼,你才说对不起我不结了。
脑子拎不清。
不过所有大烂片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导演的脑子也是挺拎不清的,所以拍的角色脑子也不太好用,这样他们就可以前一半的电影时间追逐一个东西A,再用后半段的电影时间放弃A,对之前没有做选择的东西B疯狂反扑,然后这些用力过猛的反扑动作包括跑步去追汽车,去飞机上找人当众求婚,诸如此类种种,还以为观众喜欢这一套呢,烦的一笔。
正常人大概只需要在脑海中理性思考一下,到底我要的是A还是B,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没有电影这2小时剧情了。
作为有学音乐背景的楼主,我真的是很难忍住不吐槽,李晨指挥那一段,郭碧婷拉小提琴那一段,你剪接的时候把演员的假动作和背景音乐节拍合上,很难吗?
太粗制滥造了,现在中学生导的东西都知道后期剪片节拍要和画面配合好呢。
2. 好,说第二对,郑恺和陈意涵。
这对还真是养眼呢!
可是剧情设置特别cliche,中外电视剧都要有这种恋爱长跑后男人还是不想结婚的设置。
其实如果我是郑恺,我就不结了,在中国结个婚还真是麻烦的一笔,结了婚就要考虑在哪儿买房,什么时候生小孩,过年去你家还是去我家,小孩出生了谁父母来带,夫妻教育模式冲突了谁做主?
其实这个纠结本质在于,将来这个女人以及她的家人带给我的压力和麻烦,对比失去这个女人我所承受的孤独和痛苦,哪一个更大。
如果前者更大,那就不要结。
但是现实是很多人都低估了失去这个女人后这个过渡期的不适应的痛苦,所以最后又去结婚了。
还是那句话,脑子拎不清。
陈意涵的角色相对其它奇葩女来说,还是挺正常的。
但是导演又踩了一个其它烂片导演也必须踩的大bug,就是所有的辞职都是一走就走,完全不用考虑通知期,结束手上工作,公司期权兑现这一类现实问题。
连租的房子搬家也不需要给房东通知期。
导演,您是没有生活经验呢,还是您当观众都是未成年人啊?
还有,当众求婚这种事情真的很烦。
如果有个大范围的女性投票,看大家更喜欢被当众求婚,还是不愿意被当众求婚。
我不太认为前者会有那么多。
不过这种求婚情节也基本是商业片必备了,除了杜琪峰能把它拍得稍微让人憧憬一点,其它导演都拍得让我起一身鸡皮疙瘩。
3. 说说刘涛和烤鸭男这一对,其实这种女强人和小男人的配置我真真只在电影里见过。
看到有其他人影评说,他们俩这才是婚后柴米油盐的矛盾。
我呸!
柴米油盐这个词是这么滥用的么?
要事业还是要孩子,什么时候生,接不接受打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需要双方达成一致的人生观问题,重要到婚前发现不一致可以立马拜拜的程度。
什么叫柴米油盐,人妻告诉你,柴米油盐的矛盾就是今天我痛经,麻烦你去买菜,哎呀给了你一个shopping list,结果回来发现料酒没有买,却买了好几瓶你喝的啤酒,还有万恶的巧克力,然后经期女人和啤酒肚男人吵起来,这才叫柴米油盐的矛盾!
4. 圆圆挺美的,身材也没有明显缺陷(除了小腿有点U型)。
但我觉得和郭碧婷有点撞型,都是大眼+深度近视,眼球凸得不得了还要戴美瞳的大眼妹。
也许她俩才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吧,我还是比较待见刘涛的长相,虽然脸颊瘦到有点凹陷了,还是标致的五官配置啊!
高圆圆近年演的所有电影角色,其实都是一个人,无论是杜琪峰还是刘江拍她,都是一个样。
但是,姜武还没和她谈恋爱呢,就求婚了,我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高圆圆还答应了,我哈哈哈哈哈,花了n年和明道谈恋爱,都没有认识到他会为了一个对自己事业有帮助的女人而抛弃真爱这么本质的性格特征,现在又立即答应嫁给一个没有一起生活过自己都不知道他有没有脚臭上完厕所马桶盖会不会帮你放下去的男人。
哈哈哈哈哈哈。
总结一句,原先我以为金依萌是我国现代都市男女爱情电影的最佳烂片导演,所塑人物全部脑残,现在我觉得刘江的低智商也有望赶上她了。
由于临时被叫去看的电影,看之前我连这片子讲什么的都不知道,木木夕邀请我去看的时候描述剧情为:逼婚片……手动再见,听到这样的关键词根!
本!
不!
想!
看!
好吗。
但是我还是去看了,对,我就是这么没有原则……坦白讲,因为没报什么期望,甚至在看到海报上的陈意涵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完了大概又是部烂片(我,其,实,还,挺,喜,欢,陈,的,颜,真,的,看,我,真,诚,的,大,眼,睛⊙ o ⊙),所以最终看完我反而觉得还行,不至于让人中途离场。
不过我们这个厅有个妹子真的中途踩着高跟走了,优雅地穿过了半个大银幕……还行……是还行,片子色彩和演员颜值都可以,但阻碍不了我边看边吐槽的心。
我看的时候自动开启了口述弹幕模式:高圆圆作为女神在电影里颜值还是保持的蛮好的,我的确沉浸在女神一帧一定格的完美笑容里,但是我。
完。
全。
感。
受。
不。
到。
演。
技。
拆穿暗恋的环节老套但符合电影套路,虽然女神说哭就哭说走就走完全不知道表现的是被感动还是被惊吓。
之后电话打不通的时候我就在想,看看你当时说走就走人家以为不行打退堂鼓了吧。
结果峰回路转硬是来了个表白,但是女神穿婚纱很美,所以无所谓啦!
姜武演的挺好的,但是大概我之前看过他演一个娘娘腔的电视剧演的太好印象太深,我一直都在脑补他所表演的纠结都是他在努力抑制内心想翘兰花指的冲动。
明道演的渣ex反正戏份也不多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追了3年刚娶了金饭碗就退了太可惜了,而且转眼就从西装革履变成落魄开衫的样子要不要这么明显啊喂!
郭碧婷演的文艺女青年(以下简称文表)去了趟罗马就强行出轨,谈了7年的男盆友说不要就不要,看上黑不拉几的穷导游,and为了让这个爱情故事看起来美好?
又强行将穷小子身份升级成含着金汤匙出生偏要体验打工人生的音乐高材生。
一样选个演员演伪装成穷导游的音乐才子,找个像才子的人不比像导游的李晨好吗?
我不讨厌李晨,演导游的时候演技气质都挺好的,但!
是!
穿上燕尾服指挥的那场戏我都不忍心看……更别提两人拉小提琴手腕都耷拉着这么惨不忍睹的事实了。
说回感情戏,哦,有感情戏吗?
文表自己作死坐错了车然后被一只走。
过。
来。
的狗吓得摔倒在地,必须得一整个小臂擦伤流血哭的梨花带雨,然后对看起来穷兮兮但是来接她的导游改观然后被她指点了一番音乐不是用来考试的鸡汤理论就爱上了……WTF,你不要这样被洗脑,你就是为了考试去博一个首席的呀妹子!
而且导游你也很奇怪啊,你假装牧师听人告解已经很hentai了而且人家妹子后面“……”根本没说出来好吗你为什么这么自信爱上了,是男主光环还是音乐才子的自信啊!
我对文表谈了7年的男友更不理解,你一个为了升职放弃陪女友去罗马的主播,很明显就是表现型人格嘛,为什么谈了7年的女盆友结婚当天给你带顶绿帽你还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你要幸福,你明显应该强行让女友至少演完这场婚礼再私下偷偷离婚啊!
外插花,郭碧婷黑长直的时候真仙真美,头发撩起来就不行了,我一直在分辨左右不对称的脸哪边比较大……太出戏了。
唉,陈意涵,有颜值有演技就是经常撞烂片,虽然烂片也能突显演技但是片子质量不会突飞猛进啊。
小清新的时候没有好好把握,现在演30岁的恨嫁女,不尴不尬不上不下啊。
然后,那封应该很悲伤很感人的信,我第一次觉得港台腔其实不太适合抒情,听的我一直在回忆小灵仙儿,如果这封信是小灵仙儿在念应该我接受度会高很多。
可惜电影不能快进。
然后是郑恺,由于导演给安排的戏码都是老三路,以至于我觉得郑恺的存在感是最低的,还不如被翻出来的蓝色杜蕾斯。
这段才是唯一符合木木夕给我总结的逼婚的情节,但是除了祭出家长和分手也没有什么新意的手段,反而我很想吐槽那一段不明所以的航班戏。
飞机颠簸的这么厉害为!
什!
么!
氧气罩没有掉下来?
我坐飞机的时候宣传视频不是这样说的,而且这些乘客是什么反应为什么要鼓掌啊那是啊美利坚套路啊,像李晨那样才是正常的反应吧!
王自健演的妻管严挺像的,跟他在80后说相声里表演的一样。
而且难得的是他跟刘涛看起来挺有夫妻相的,像结婚10年的老夫妻(并没有,才半年)。
我觉得这一对拆出来也是可以拼拼凑凑出一部电视剧的,我妈爱看的元素基本都有了。
这么接地气的大饭店设定,这么狗血的生不生孩子戏码,这么合理的亲家出场……我总觉得我好像看过类似设定……最后的最后,这部片子不是叫《咱们结婚吧》吗?
为什么结局定格在跟恋爱了7年的男友分手婚礼当天出轨悔婚的这一对上!
太深奥了,完全不懂……
2010年,随着《媳妇的美好时代》与《黎明之前》等电视剧的大热,导演刘江逐渐走向公众视野;去年,其凭借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一举获得上海电视节及金鹰奖双料最佳导演;今年4月2日,由他执导的电影版《咱们结婚吧》也将登陆院线。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他首次执导电影,感觉他是影视圈难得的顺风顺水的型导演。
其实早在2008年刘江就推出了自己第一部电影《即日启程》,却因行业中诸多缘由让其铩羽而归。
在更早之前,其第一部电视剧作品《铁血青春》,因赶上政策问题,无法在黄金档播出,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讲,这不但使作品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力,并且连投资成本都难以收回。
之后刘江的命运依旧没见好转,第二部作品《岁月》,又诡异地遭到雪藏,直到五年后才得以播出。
当再次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刘江导演却说,“眼前的一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安排”。
电影版《咱们结婚吧》中剩女、恐婚、恨嫁等主题线索,大多是对剧版《咱们结婚吧》的一个加强升级。
在之前的剧中,这些话题都是分布在主线之下的几条辅线里,到了做电影的时候,刘江导演就想着整部电影要由四个故事来组成,于是之前剧中的那些线索就被集中起来,进行了新的改变与细化,便诞生了这样一部与之前电视剧故事完全不同的电影版《咱们结婚吧》。
姜武在最初看到剧本时,曾有些遗憾地表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长剧本,最终都变成了四分之一多少有些可惜”。
但在刘江导演看来,拍电影与拍电视,就如同一级方程式与野外拉力赛,一个需要赛车拥有“高精尖”的核心,一个则需要“皮实耐用”。
现在这样的呈现,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选择,既能将之前恨嫁,恐婚的主题延续,另外还可以去探讨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如果没有爱要不要迈进婚姻,到底是要嫁给习惯还是要嫁给自己的婚姻”。
也因此剧版的《咱们结婚吧》像是完满的一个感叹号,而电影版的《咱们结婚吧》却是一则问号。
事业与婚姻选择哪一个?
是否该踏入婚姻的殿堂?
爱你和你爱的到底怎么选择?
多重的问号不仅展现在银幕之中,同样也是观众再所难逃的问题。
在刘江导演看来,现如今的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剩女”“恨嫁”等诸多现象一样,是社会的进步一种表现,因为想要通过嫁人而改变命运的女人早就嫁过去了,只有那些对爱情对婚姻有执着追求的人才会剩下!
表面上看着冲突,实际却还是情感问题。
女人生气永远是情感没有得到满足,在现有的条件之下没有得到应有的安全感,而解决的办法,最后归结到一个字,就是“爱”。
在刘江看来,电影想要传达的主题就是爱在当下、爱在身边,要珍惜眼前人。
让“爱”将最本能的自己所唤醒,而不被其他的一切事物,蒙蔽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来讲就是,“眼前的一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实则为一句佛语,给予你一种面对任何困难、灾难的淡定,也让你可以更好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抉择。
说起剧版《咱们结婚吧》,首先逃不过的肯定是桃子的扮演者高圆圆,电影版也是如此。
高圆圆就《咱们结婚吧》的一个“标签”哪里都不能缺少她的存在,“电影版没有她就不合适了,第一个锁定的人就是她,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但她的存在能让电影和电视剧产生一点互文的联系。
”之前的桃子在电影版里则变形升级为叶子,性格更加任性与骄傲,比起之前的“国民女神”,已看过戏的观众则大呼其为“爱情女王”。
回忆整个的拍摄过程,对于高圆圆来讲,最为打动她的一句台词是戏中男友将她从前任婚礼带来之后说的“你饿了吧,我帮你下一碗面”。
生活中那些朴实的默契全融化到了这句台词之中,“昨天的事不用再提了,我只关心你当下好不好”。
“女王”被润物细无声的感情所俘获,不再纠结与往日情感地得失之中,下定了自己一生最幸福的选择。
姜武与刘江作为朋友,早就具有了那种同风雨共患难的默契,二人因《铁血青春》第一次合作而相识,在那之后“虽然戏被政策性裁掉,但交了很多朋友,他们从来没有对我的能力有质疑,并且还给我今后提供了很多机会”。
而姜武就是这众多朋友之中的一个,刘江在彼时与姜武建立了信任与了解,在之后便有了更多的合作,有人打趣的说,只有在刘江手中姜武才会被挖掘出不同的可能。
从硬朗阳刚的军官,到这次魅力温暖的大叔。
在刘江导演的作品里面姜武好似无所不能,“因为他做任何事情都十分的上心,用心去揣摩每一个角色,这次其扮演一个拥有一双巧手的‘暖叔’,不但要拥有温柔的眼神和缜密的心思,还要会缝制婚纱,带蕾丝的那种,原本以为拍的时候会很别扭,但实拍的时候却有模有样的,后来才知道,他专门为此还学习了一段时间。
这其实是他一贯的做事风格,不论是姜武还是他这次饰演的角色,都是带有很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这才是生活中幸福感的真实来源”。
除此之外,阳光大男孩李晨,文艺女神郭碧婷,以及郑恺与陈意涵,刘涛与王自健的加入,在增加电影星光度的同时,也会比剧版更加时尚新颖,抛弃婆婆妈妈的“家长里短”,纯粹地谈个恋爱。
在刘江之前的家庭剧中,并不会出现太过激烈的情节逆转,更多是体现一种生活细节的流动。
从电影版《咱们结婚吧》中我们可以看到,片子的节奏更为明快,冲突更加激烈,当然导演对于生活细节把控依然存在,再加上刘江导演在电影处女作《即日启程》中,就以显现出通过剪辑与冲突对于小人物心里的刻画展示得技能,使得电影中那些细微的生活记录,总在不经意中拨动人们的心弦,电影的四条主线有对于电视剧的继承,也有刘江自我的探索,他并没有自以为事地沉浸在电视版的成功之中,而是主动在电影中挖掘更多让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生活感受,讨论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生活热点,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当下人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人对于婚姻的期许与恐惧,然而这些东西并非来自自己的内心,反倒是受很多外在的因素影响,比如盲目的攀比心理,或者童年家庭生活不幸所带来的阴影,在无形之中都在影响着人们对于婚姻的抉择。
而这些其实是非理性的东西,也并非是自己对于爱最为单纯的理解,面对恐惧,恨嫁等诸多问题,“也只有爱才能战胜一切,并迫使自己勇敢的去做出抉择,面对自己内心最为真切的感受,活在当下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也正是因此,电影到最后讲述的是三段求婚一段毁婚的故事,“幸福并没有标准答案,电影只是生活片段”。
刘江导演希望“这部电影会像一面镜子,关照到每个人的生活,能让你看到你自己,开心也罢,流泪也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当下的那个幸福答案”。
nothing&Liu jiang n:在你看来电影与电视剧最大差别在哪里?
L:有两句话可以来描述这个问题,第一句是“隔行如隔山”,第二句话叫“隔行不隔里”。
电影和电视剧是看上去相近,实则相差很远的两门手艺。
相近是指都是讲故事,而电影是“在一个黑屋子里一次性的集体收费观赏”,电视剧则是“在明亮的家居环境下分段的(可以有一搭无一搭的)孤独地免费观赏”。
这种观赏形式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故事的讲述上有很多本质上的不同。
n:为什么会选在这样一个档期,对票房会有怎样的预期?
L:是电影的制作流程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在春节后的这个档期上映,因为电影在春节前才能完成全部的后期制作,这样就势必赶不上春节档了。
我们要给作曲充分的创作时间,我们要给调光调色充分的时间以获得最优质的画面。
想要获得完美的效果,就需要充分的时间。
说这些,只为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绝对不会为了抢进度而牺牲质量。
我们坚信,好饭不怕晚;我们更坚信,不是档期成就电影,而是好电影带热档期。
n:《即日启程》之后,为何不再进行电影创作,现在又为什么而回来?
L:2008年拍摄的《即日启程》是我的电影处女作,当时的电影市场没有现在这么规范,《即日启程》尽管在业内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但由于操作不当,最后的票房成绩没有达到预期。
我当年可以说是负气离开电影圈的,之后就全情投入电视剧市场,陆续拍了一些电视剧也得到了些成绩。
一转眼5年过去了,现在的电影市场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红火,我本人又是学电影出身,自然想再次投身进来。
n:看之前的片花,有很多斗嘴欢乐的画面,有没有哪些个场景是你比较难忘的?
L:每一次拍片的经历,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成为了我事后难忘的回忆。
这次唯一的不同,是我们剧组经历了四次“杀青”,因为我们有四对男女主角,每一对都是相对集中拍摄的,所以每一对男女主角的杀青,都像是一部戏的杀青。
一部戏四次杀青,成为了影版结婚最让我难忘的记忆。
n:您最注重演员身上哪些方面的东西,又是如何挖掘演员身上的潜质的?
L:我一直认为导演塑造人物,是从挑选演员开始的。
演员选对了,角色塑造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做的工作,不是让演员去靠近角色,而是帮助演员从自身去寻找角色。
不是向外找,而是往内求。
这种方法,往往能激发出演员很多不被自身察觉的潜能。
对于演员来说,我认为最后拼的还是文化修养。
n:剧版《咱们结婚吧》之后,关于恨嫁、逼婚话题的戏也越来越多,为何还有信心做一个重复的题目?
L:电影大师雷诺阿说,“怎么讲”往往比“讲什么”更重要。
所以题目不怕重复,关键是你怎么讲得精彩。
电影版结婚相比剧版,结构与形式上更时尚新颖,更易于年轻人接受。
内容上跟剧版完全不同,更强调“爱情“的元素,更浪漫、更感人。
在机房看过粗剪的男男女女,没有一个不是红着眼睛离开的,这种效应在影院一定会被放大很多倍。
n:怎么看待现在社会恐婚、逼婚的这种现象?
L:恐婚实际上往往是有两大类,一类是永远想保持着谈恋爱的状态,不想负责任,或者他认为负不了责任,老是想把持着恋爱的状态;另外一种是他想负责,但是他怕负不了责,恰恰他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所以他不敢迈进这个婚姻。
现在是因为社会进步,人性的独立,就是女的不一定要靠嫁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好比恐高,你明明知道你掉不下去,你就是害怕。
就比如说有10厘米厚的玻璃,你看着下面,走过去,你就不敢走。
所以最后我们给出的答案就是,比如你恐高,后面有一只老虎追你,你跑不跑?
你必须跑,最后的答案就是只有爱才能战胜恐惧,当你意识到要失去这个人了,你要错失的时候,就不会恐惧了。
原文刊登于《时装男士》2015年03月刊 部分内容有所改动转载请署名
一看这四男四女的配置就知道肯定又是国产爱情片每年必有的这种老中少拼接片,把今年红得男男女女凑一块,拉了广告,定了主题,随便写个各种似曾相识桥段和对白的剧本。
反正就冲着这么多得明星,这么高的颜值,观众也会买单啦。
况且植入广告妥妥的已经把钱赚了。
所以这剧情就呵呵不多说了。
————————————————————————————————想聊聊的是这里面其中的一对。
文艺和卢卡异国艳遇的故事。
简直一秒钟不能忍。
【drama直男癌一号李晨戏里戏外相辅相成的一生】聊聊卢卡扮演者李晨,呵呵哒。
本色出演了一个充满文艺气息、肌肉发达、充满正义感的drama男,遇到这种看上去长发披肩,白肤胜雪,大眼迷离,裙摆飘飘,孑然一身,故作坚强的女文青就欲罢不能,好像人家前面三十年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非要自己爱意浓浓的抓马解救,自己的一生好像就是为了这一次梦幻的邂逅,用力的抓马解救而活的,那些music、power、亚撒西的技能都是为了这解救瞬间,从此长发文艺女青年就有了drama男守护的美丽人生。
————————————————————————————————【傻B编剧】就不说其他三段故事有多少看上去那么眼熟的桥段了。
就说这所谓的异国遇真爱吧。
一个文艺女青年,有一个谈了七年的男朋友,因为男朋友要工作不愿意陪她去参加一个外国比赛,一个人气嘟嘟的穿着白衣白裙到了国外。
出国比赛也不提前做做准备,看好地点,做好功课。
背着导游随便就上了辆车坐错了地方,下来摔了个跟头,就难过的要死了,立马打电话给男朋友求安慰,没打通就绝望的要死了。
然后卢卡来接就开心的要死了。
一共就玩了几天,就听导游拉了一段小提琴,说自己不是导游,是研究生,暑期赚钱的,就心动的快要把持不住了。
俩人就真爱了。
真爱你就真爱了,还回国一张死鱼脸对着谈了七年跟你什么仇什么怨的男朋友,一直到结婚就这么死鱼脸不说,非要亲朋好友都请了,马上酒席就开了,发个神经,说不结了。
呵呵。
在文艺女青年的视角中,艾玛,自己多么的赞👍一把年纪摆脱世俗束缚哟,去国外参加一个小比赛可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噢,结婚当天说不结就不结了可是为了真爱唷。
去尼玛的真爱。
你和你男朋友谈了七年是鬼啊,外面跟文艺男青年玩了几天就找到真爱啦?
这种人就是浑身上下都是kitsch的细胞。
觉得自己是学艺术的,觉得自己哪里都那么特别,看自己男朋友那么成功自己在乐团被冷落了,非要去国外说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命运是这么容易改变的吗?
是抛下七年的未婚夫找个新鲜的就能改变的吗?
永远自带背景音乐,满脸愁容,kitsch地对待自己的生活。
国外的每一缕阳光每一丝空气好像都能改变你三十年的命运一样,好像到了国外旅游两天人生就大彻大悟了一样。
————————————————————————————————【0演技】看郭碧婷的颜虽然还坚挺,没有陈意涵垮的快。
但是怎么着也不如以前鲜嫩了,这两年电影业演了不少。
依然0演技。
只要是文艺出现的地方,必定百分百的【侧脸】、【柔光】、【慢镜头】、【大特写】;重点是【背景音乐】。
基本上她一个人在屏幕上的时候,完全脱离不了背景音乐。
总之,她的设定永远像是一个MV的女主角,长发飘飘,文艺兮兮,拿着小提琴,白衣白裙坐上异乡的客车,倚着窗边,默默沉思状,脸上的表情永远都是没有变化的。
只要音乐一停止,一说台词,怎么着怎么别扭。
————————————————————————————————【文艺女青年kitsch毁一生】这种设定是文艺女青年最热爱的,前段时间徐静蕾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也是。
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三十岁的失意或者失恋的大龄女青年,只要去国外风景区待上几天,所有想不开的都能想明白了,人生焕然一新了,艾玛,还能碰到帅气有才多金的新男友。
我只想说,呵呵。
这种事情只会存在脑残编剧的剧本里,剧本估计都是几天赶出来的。
如果真有个这么作这么kitsch的文艺女青年,性格决定命运,她的命运多半不会多美满的。
短暂的出国游没有改变文艺的性格。
这种一时kitsch的真爱也只会定格在两人重逢的刹那,相对无言,【大柔光】【微风】【背景音乐】【慢镜头】,那也是文艺女青年最爱的瞬间,不是生活。
和闺蜜去看的。
说真的,很一般。
电影院里面我一路发表高见,鄙视溢于言表,倒是一贯比我严酷的闺蜜来了句,你好挑剔,看个电影至于么。
是啊,不至于。
但是,至少不要侮辱我的智商,好吗,导演编剧答应我。。。
全剧就是导演的个人意淫,对婚姻这件事情高度认真却又高度敷衍,该结不结,不该离却离。
醉了
高圆圆和姜武。
姜武那段,我爱她,不求任何回报,只求能够在她身边看她幸福的独白,真真的道出了多少女神备胎的心声。
可惜,现实中,大部分的备胎永远只是备胎,有些还得陪着女神去打胎。
郭碧婷和李晨。
我们在一起七年比不上他陪你七天。
如果说这是真爱挡不住,我也接受了。
但是能解释一下,女神从一开始对“导游”的蛮横,到发现导游会拉小提琴,再到听到“导游”是意大利出生,音乐学院在读,学习指挥以后一系列的态度变化嘛。
装神父那段,我觉得一起呆了那么久,声音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虽然知道只是电影的桥段,但现实中铁定就是女生在勾引了。
陈意涵和郑恺。
这个故事有点俗,死亡边缘发现真爱所在。
我恶意揣测一下,房间的装饰非常小女生,很甜美,说明女方很喜欢浪漫,非常黏人。
陈意涵会让所有机组人员都等着查郑恺行李,当众甩脸质问郑恺,会找朋友爸妈来演戏逼婚,说明女方有心机有手段。
郑恺,从被查出的套套看,是个花心的人。
放荡不羁的性格表明不喜欢被人黏。
目测两人即使结婚,很难长久。
王自健和刘涛。
这对看完就呵呵了。
逻辑就是女方再怎么蛮横,你不就忍一忍就过去了嘛。
爱可以包容一切啊。
他丈母娘说的那些话,我听了也是醉了,任何一个有性格的人都听不下去了。
活该人好就应该由着别人被欺负。
王自健的爸妈也居然啥都没有说,这儿子真是亲生的。
只能说一个萝卜一个坑。
也许是我变了,不愿意再去相信一些简单美好的事情。
现在的社会给我的感觉是礼崩乐坏。
悲哀的是道德体系的建立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它的崩塌似乎就是这十几年。
所谓道德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乍看挺像那么回事,一旦捅破了,就没有人稀罕了。
而这一切带来的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婚恋观中一种信任的缺失以及我上述那些黑暗的视角。
总之,在一大波烂片的衬托下,这部电影算是诚意之作。
主演们都不错,我以为王自健是来打酱油的,居然演得还挺好。
1中午刚学完英语,突然想放松一下,看一部电影。
下拉了几行,看到《咱们结婚吧》,想到有陈意涵,便点了确认键。
2越来越不喜欢电影和电视剧。
与其在编剧设想的情节里意淫生活,不如实实在在的过自己的生活。
因此,大半年,常常只看了几部刚好遇上的电影或电视剧。
爱情是什么?
婚姻又是什么?
这是一部试图通过四段感情线来告知观众,导演的或者编剧的、或者制片方的想法的作品。
3高圆圆为什么就那么确定了姜武呢?
因为那一本隐藏多时的手稿吗?
被姜武的这份不点明却坚持的执着和暗恋打动了吗?
不是的。
我以为,答案也许是在明道的身上。
因为姜武付出的方式与明道有别。
还因为这些年见过这么多对新人之后,所意识到的所谓对的人,应该是的样子。
有共同的话题。
能舒服的彼此交心聊天。
这两点的重要性,体现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是那一个人。
如同,爱情或婚姻里的另一方,一样不可多得。
4为了高职位放弃家庭或者孩子?
刘涛与王自健的这一段,更多是在于他们岗位的不同和产生的些许对抉择的不理解。
是最为贴近生活的一段故事。
也是最喜欢的一段故事。
却似乎,少了一点、故事呈现在大荧幕里该有的火花。
我想,也许是火候还不够。
5李晨和郭碧婷的故事,却发生得顺其自然。
旅途是很容易遇到朋友,也很容易错过朋友,更容易发生各种故事的。
尤其,长途旅行。
豁然开朗了。
问题有答案了。
心情的落差解除了。
音乐会散场了。
教堂的祷告结束了。
借着月色表白了。
忠诚于原则地拒绝了。
一段似乎是,曾在旅途中有过完暧昧情愫的人都会感同身受的,故事。
只是。
郭碧婷仍然有一点点的不入戏。
6因为陈意涵而看的这一部作品,原本以为会和《听说》一样会让人过目不忘。
答案却不是。
想明白之后,便知道,原因,也许不在陈意涵的演绎里,而是在角色的设定里,在不出彩的情节里,在导演的剪辑手法里。
逼婚?
不是的。
对于女生而言,婚姻不是一张纸。
可是,那张纸,却能带来对对方的认可和在婚姻中的安全感。
既然对方的确不可或缺,那就不要省略或忽视这个国家所赋予给那张纸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吧。
7我想到我身边的这一位。
坚持要摆酒和结婚,却至今也没提何时扯证的这一位。
而我,却恰恰是不太愿意这么快走入婚姻的那一个人。
不是不在乎什么处子之身。
也不是不在乎对方。
而是,似乎在相处的这大半年里,更多的认识了这个之前以为已经足够认识的人。
也更清晰地意识到,也许对方,和与对方以后可能有的生活,都有那么一点点抗拒,一点点不想去靠近,一点点可不可以再等等的情绪在漫延。
于是在努力。
试图通过别的什么,来改变一些可能。
而这部电影之后,我想再好好想想。
晚安。
几个故事拼得有些刻意,煽情部分煽得还挺到位。。
不看演技和其他。。。其实就剧情安排和细节处理已经蛮不错了
比起电视剧版还是欠了点 可能是时间限制死了 两个小时想说明白4个故事不是件易事 节奏略赶 演员表可以用华丽来形容 有笑点有泪点 瑕不掩瑜
拼盘式的爱情喜剧片实在是考验对手演员的默契度和CP感,高下立马就能分辨出来
冲着陈意涵郑恺看的……
比预想的好
郭碧婷是真的美啊!也是真的演技差啊!剧情真烂
电视剧和电影真的不是一回事儿,你看,电视剧导演来拍电影,可不就砸了吗。电视剧的镜头语言白,节奏相对于电影偏慢,因为它有大量的篇幅。电视剧导演倒在电影上的太多了,这么看刘江算一个。
不好不坏,三星, 多给一颗星给王自健和刘涛的故事。
五分好评!就是影片前半场出现了快20个广告!王自健真特么搞笑天才…演技也超赞的!还有我见过两次的郑恺,见过两次的陈意涵,你们也超赞~有进步!高圆圆和郭碧婷以前完美错过…
多年过去,明道的台词功底依旧浓浓的总裁味儿~ 圆圆很美,姜武的胡子,郭碧婷的长发。陈意涵的眼睛。
远远没有电视剧好看
好久没有看国产的这类片子了 算是不错的吧~!
+电影很大程度上被不自然的演员毁了(姜武除外),其中以李晨和郭碧婷支线性质最为恶劣,前者画风严重不符,后者则远一幅快来凌辱我吧。三个求婚场景是泪点不马虎;四个女主颜值都算高;看完我决定也开始给暗恋的女孩写日记。【经开万达】
音乐真的是太好听了!!!!!剧情一般般。完全是音乐烘托了
就从电影角度看,剪得还合格啊,符合大众媒体标准,剧情什么的,虽然我从头就忽略,但后半段还是没法看了。。
看预告片我竟然莫名奇妙湿了眼眶,看来我也是到了想嫁人的年纪了
差倒不差,主线还是放在高圆圆和刘涛这边,偶尔有些情绪和细节尚可。其它两对基本就是在瞎写。越来越多的这种拼盘式爱情片出现,因为它最好写。因为大部分的国内编剧都没能力本本分分完完整整的讲一个好看的爱情故事。
在这样的电影中,人很难像人,不是像木偶,就是像僵尸。
今天微博上有人贴了王自健的图,才想起来看这个电影。戏假了点儿,不过还能看。婚纱大叔和烤鸭小哥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