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杆老烟枪认识盖瑞奇 一直到偷拐抢骗、左轮手枪。
虽然风格在变,但是依然不影响我对这位鬼才导演的喜爱,我们本土的《疯狂的石头》着实火了一把,但是看过盖瑞奇的这两部电影,你又会觉得《疯狂的石头》确实向他借鉴了不少,没有贬低国产的意思,这样的幽默确实让人惊喜
因为看了两杆大烟枪,才寻来看这个,然而, 略有些失望,可能心中对多条线的交错早有预备,因此,随着剧情的走向,并没有显出多少惊诧,唯一最后,皮特兄弟猛的跳起干死了对手,然后出门轰掉了黑老大那段让我惊艳了。
同样的幽默、语音、编剧结构,和特色人物,比起里奇的第一部显得更加精巧和纯熟,也可能少了些一气呵成的楞气。
纵观整个片子,笑点很多,相当地多,堪称目不暇接,我觉得在喜剧的成分上胜过两杆老烟枪。
不过仍然保持了盖里奇的风格——巧妙的结构故事,华丽而精准的叙事线条,精彩的蒙太奇,“伦敦牌”黑色幽默。
在剧中他们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多么具有喜感,仍在严肃认真的忙活。
于是虽然每个人都会犯极其低级的错误,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漫画感十足的夸张表情,但因为忙活的那些事都是关乎金钱关乎小命的,剧中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有啥可笑之处。
就是这种反差,不同于无厘头喜剧里没心没肺的癫狂表演,带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在观影的时候亲自体会。
比如皮特领着一帮吉普赛兄弟来和杰森·斯坦森谈判,后者提出一个条件之后,皮特身子往后一缩,和兄弟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商量一番,然后再往前一挪,一本正经的回复,那情形像极了漫画中人物讨论的场景;再比如,黑人混混们去打劫,结果前台小姐面无表情的告诉他们不可能拿到钱了,当他们气急败坏要发狂的时候前台小姐突然按下按钮,于是其中一人被上升的窗户隔离板给夹带着缓缓上升无法动弹。
等到他们发现大门的质地是防弹玻璃无法打破,觉得走投无路只能束手就擒的时候,外面放风的同伙突然推门进来,看着哇哇大叫的他们问了一句:你们他妈的在干什么呢?
类似的细节举不胜举。
The director is smart enough to capture the audience. Money, violence, chance, crime, and most importantly, laughs, are well mingled in the fast-pace plots. A great adult movie (non-erotic adult). Unlike recent HK films/dramas that treat audience as retards, it is sharp, witty, and quick. It just feels good watching it.
全片剧情紧凑幽默、摄影风格别树一帜。
这张电影原声带融合了流行、电子、摇滚、民谣、放克、雷鬼、探戈等多重音乐元素,配合着出现在电影里来自各个国家的人物,展露出多元化的影音结合。
并邀集到当今乐坛著名音乐人跨刀献声,最受瞩目的应当算是百变天后麦当娜特地为导演老公献上她早期的Top 4单曲《Lucky Star》,另外还有法国电音奇才情色Mirwais(麦当娜《Music》专辑制作人)的劲爆舞曲Disco Science、Trip-pop龙头Massive Attack的飘渺之作Angel、10CC充满牙买加阳光的'78年英国冠军曲《Dreadlock Holiday》等,而Brit-Pop代表团之一Oasis在《F**in' in the bushes》中的狂噪吉他更是为片中激烈的拳击赛增添火爆临场感。
除此之外,电影里的爆笑台词更不时穿插于专辑里,为这张电影原声带增添更多的黑色幽默感。
本片是盖伊.里奇继“两杆大烟枪”之后导演的第二部影片。
“偷抢拐骗”和他的上一部影片的内容风格都差不多,只是添加了一些喜剧风格。
演员们操着浓重的伦敦口音,听起来就像在摇滚乐里歌手的歌词那样含混不清。
不过,拍摄商业录像起家的里奇有着自己的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能让观众感到冷场。
于是,庞杂的演员阵容和极其复杂的剧情构成了“偷抢拐骗”的主干。
这也就注定了观众们难免被眼花缭乱的场景搞得摸不清头脑。
在没有仔细看这个电影之前,我好像感觉盖里奇和昆汀有点像,然后看完之后发现两者差别还挺大的。
这他和昆汀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一种气质。
不能只是比较剧情。
1,昆汀可能听多了一层浪漫和诗意。
就是人物通过那种憨憨的对话。
看起来傻傻的,很可爱。
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坚持和正义感。
为了自己的一些信仰,可以放弃大家不愿意放弃的事情。
就会显得很浪漫和诗意。
好像盖里奇就不会有这一点。
他就是剧情很好看,很流畅,但是少了一层这样的气质。
2,开头各种画面。
剪辑非常的速度和眼花缭乱很炫酷,昆汀不会有这种昆汀可能上来就直接对话。
懵里懵逼的。
3,剧情上。
昆汀会把剧情猜得更散。
而盖里奇的剧情会更紧凑和紧张。
昆汀的是紧张里面带着一种松弛。
然后还有各种爆头画面。
说来就来,糊你一脸。
里面也有搞笑的剧情,但盖里奇剧情发生在剧情设定上以及人物名字上。
而昆汀的搞笑是在对话里。
是通过人物的性格,心理,人物存在本身就很搞笑,而不是他做了什么。
4,盖里奇特有的那种阴差阳错。
本来设计好的一环接一环,结果某一环掉了链子。
重新组成了另外一个非常诡异搞笑的故事链条。
而当你觉得掉链子了,环节连接不上了。
他又绕了一个小圈子,重新连上了。
让你觉得哭笑不得。
故事核心就是各种阴差阳错的。
丢了什么,然后再阴差阳错的又自动送上门来。
绕了一圈,死了一大圈人,故事又回到原点。
谁也没得到钻石,又开始了一圈围绕着钻石偷抢拐骗。
开始---2男人卖钻石销赃,解说钻石来历 ////电影第1段情节86钻石原本属于麦克公司。
【飞机男】安排4人抢劫,抢劫完成后交给【爱赌博】去交差销赃/86+私人小钻石-可惜不靠谱去赌博了/////电影第2段情节插【拳击线】/////电影第3段情节【爱赌博】接打电话【飞机男】让他找堂哥钻石店老板【双胞胎爸爸】销赃,并且让他不要去赌博坏事,闪现片段--【爱赌博】已经赌过了,并且暴露86钻石消息*所以有了第三段/////电影第4段情节【飞机男】打完电话后给伦敦堂哥【双胞胎爸爸】打电话,告知销赃86钻石/////电影第5段情节【爱赌博】在鲍里斯【卖枪老头】那里买枪*****这个时候连接第三段***主角打电话***【打不死老头】已经知道86钻石,并且想要占为己有***所以老头给【爱赌博】设下拳击赌博圈套-6连8--让【黑人兄弟】抢劫86钻石/////电影第6段情节然后情节跳到了【拳击线】买车被坑,赌博打架死人/////电影第7段情节【卖枪老头】找【黑人兄弟】抢劫【爱赌博】/////电影第8段情节【爱赌博】去找【双胞胎爸爸】销赃小钻石说了要赌博---双胞胎爸爸在后来通知【飞机男】所以他成了【飞机男】嘿嘿嘿666,他来找【爱赌博】取钻石没找到人之后就是【黑人兄弟】抢劫【爱赌博】过程出了很多错,招惹了【拳击BOOS】结局误打误撞抓走了【爱赌博】知道了86钻石消息,涨价过程暴露了【卖枪老头】,【卖枪老头】发火杀死了【爱赌博】,并且拿走了钻石前面清楚了,后面就明白了【卖枪老头】则是在拿到86以后去销赃,【拳击BOOS】报复【黑人兄弟】他们抗不住说了86钻石,【拳击BOOS】让他们48小时里弄到86给他,【黑人兄弟】就要去找【卖枪老头】抢钻石【飞机男】通过堂哥找了【打不死】找消息找钻石,过程中知道了钻石在【卖枪老头】手上,正好老头来堂哥那里销赃,直接开抢,到手后把【卖枪老头】扔后坐......【黑人兄弟】抢【飞机男】抢【卖枪老头】抢,后面不用说了吧,就是前后间隔插了【拳击线】跟单人几线合一结局【飞机男】又来了,自己的钻石卖给自己嘿嘿嘿,不知道【拳击先生+哭小弟】活不活的下去嘿嘿嘿拳击线不用说吧......很清楚的啊,如果演员都是中国的,那么会好认很多,估计弹屏也不会一堆看不懂了,当然看个10分钟就闹腾的666们除外
老早听说过Snatch的鼎鼎大名,但心里一直有点抗拒,觉得那不会是我爱看的电影。
一部没有女性角色的电影,一部黑帮片,一些烧杀抢掠的内容,虽然我很爱Fight Club,也对Pulp Fiction表示首肯,但我想那是特例,毕竟这不是我喜欢的题材。
当然也不排除我对《看电影》这杂志有些抗拒的可能,毕竟它是这类影片的鼓手。
但当我昨天在IMDB上看到Snatch的评价是八颗星时,连忙冲下楼去买了。
对我来说,IMDB代表的是大众的口味。
换句话说,是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个别影评人的好恶。
而我在电影方面的品味,一向是非小众的。
这部电影还真不错。
导演用了一些漫画的手法来交待一些过场,比如那个美国来的珠宝商Cousin Avi往返英国过海关,处理得颇有喜剧效果。
这里面最酷的角色有两个备选:Turkish和Bullet Tooth Tony。
Tony这演员我不熟。
不过他肯定很感谢导演吧,给他安排了这么酷的一个角色:他在酒吧里遭遇三个黑人流氓,镇定自若地说“Fuck Off”时,他隔着一堵墙把老板从枪子下救出来时,尤其是不愿意把那条狗开肠破肚时,他已经不动声色成了观众心中的英雄。
而扮演Turkish的Jason Statham,我知道他是Italian Job里的那个什么heartbreaker,还有Transporter的主角。
我喜欢他的沙哑嗓音。
我只是不知道他还具有表演才能--他在剧中的英国口音很自然。
他的酷在于他时时刻刻都那么酷(cool)!
他对Tommy分析他们面临的下场,不论选择A还是选择B,都难逃一死,如果那样,会这样死,如果这样,会被red喂猪。
Tommy问他那你为什么还这么冷静(还是cool),他说,反正也没区别。
Guy Ritchie这家伙,怪不得被人推崇备至。
Benicio Del Toro为什么总是演一个很快挂掉的小角色?
是不是语言的问题?
这里面是这样,Sin City里也是这样。
这里面,不意外的,就属Brad Pitt没劲。
不知道为什么,海报上把他放在最显眼位置。
这个人,基本上没什么演技,不过尔尔是我能给他最好的评价了:((
这部电影是盖·里奇的本色执导。
电影中的四指接货人和布拉德·皮特是如此的相像,差点我就以为皮特是一人饰演两角。
电影中的故事依然环环相扣,而且笑料百出。
黑人清洁工三人组真是活宝,尤其是那个幸运之星大胖子黑人。
他做出无辜的表情时,实在是可爱。
杀手平头仔出场时,竟然是《两杆大烟枪》的镜头,杀手依然用招牌式的卡车门在惩治对手。
他的酷劲儿在本片中减少了很多。
刀疤脸倒是复制了杀手不容易死掉的本性。
在盖·里奇的电影世界里,必然最无辜的人最后反而获得胜利。
皮特扮演的吉普赛人狡猾而贪婪。
他一拳制敌的绝招真是帅,最起码他那身匀称的肌肉没有白长。
呃… 我个人觉得一般… 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 感觉情节太乱了一些…
绝妙 还想看杰森·斯坦森演的同类题材电影啊~一点不比大烟枪差啊
上集是四个大傻缺的故事,这集是一群大傻缺的故事!
如果认真地看,应该会是四星。。。
我喜欢那个美国人坐飞机到英国的镜头,盖章,喝咖啡,再盖章。简洁明了
又是老套的多线叙事结构,已经被科恩兄弟,昆丁,和里奇自己用烂掉的结构,但是这部片子的结尾很有力度,使其摆脱了小结构电影的束缚。
浓重的英音硬是把我看睡过去了2次。。布拉德皮特帅气依旧但是剧情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
无聊至极,无聊透顶,比《两杆大烟枪》还无聊。最搞笑的是可能就是那两个黑人和那一只狗,我觉得唯一的笑点就是那个胖黑人下车的时候想站站不起来的时候。
这部片子无法取悦于我!
。。。这是大烟枪同人作吧喂!又是小人物轰了大佬的黑色幽默 既视感强烈又牛逼闪闪 那时候GAY导的才气现在已经看不见了呢..sigh PITT的吉普赛扮相太man...倒地鼻血...
一片混乱,但却尽在掌握,当然是在导演的掌握之中。。。本片不差于 老烟枪,岂能错过。。。
我懂22条军规,但是不懂这种黑色幽默
瓶子还是那个瓶子,酒还是那个酒,两杆大烟枪之后的偷拐抢骗显然并没能超越。这一部的多条线路稍显混乱,不过盖里奇的节奏、编排、巧合、幽默依然值得称道。
我很羞涩的说……我没怎么仔细看,更没看懂。
布拉德·皮特表现不错!
人物剧情复杂,看得云里雾里,笑点没get到,中间几度看困了,还是没有两杆大烟枪好。
合口味的菜。如果双两杆大烟枪如一马平川的冷色调幽默结尾中头彩版的欢乐。看《偷》就如同是跑马场里下了重注的赌徒,情节上处处看似轻描淡却又匠心独运的布局,魔方一般让人着迷。感叹是怎样的编剧写出这样精彩的故事又被这导演布置的如此精致,杰森皱起的眉头,皮特攥起的拳头,都会惹我发笑。
各种极品像贺岁片一样热闹,比大烟枪有趣,本尼西奥最sexy~
总之没怎么被逗笑 仅仅是在看明星
可能是语言关系,有些幽默我们确实听不懂,不过只说黑色幽默这一点,盖里奇真不是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