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二刷了招魂2,简单自己记录一下,非专业点评。
作为一个恐怖片爱好者,招魂2是近两年我看过的最喜欢的一部。
如果还没看的,打算看的,强烈建议不要看预告,不要看截图,关灯开大音量一个人享用,这么美好的一份大餐千万不要开着灯关了音响糟蹋掉。
日韩系恐怖片我早就看吐了,经常全片看完找不到一个吓点,套路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招魂2最精彩的几个点:1,氛围的营造非常好。
靠视觉吓人的场景有,但不是主要。
通篇都在营造一种孤独无力,面对极其强大的未知邪恶,想逃却逃不掉的绝望恐惧感,非常真实。
开大音量关灯看有助于感受这种氛围。
2,导演非常的“贱”,这部片子的套路真的和以往看的不太一样,在你以为马上要出现点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卵东西都没有出现,然后当你松了口气后,又会发现居然有什么东西跳了进来。
3,人物和剧情塑造得非常真实,并没有出现为了带剧情而特别突兀的转折点,或者是智障主角,一切的发展都合情合理。
让人设身处地的能感受到那种真实的恐惧。
如果以日韩片来评价这部,其实招魂2不太恐怖。
这部片的G点有点类似当初看星际穿越的感觉,剧情非常有深度,看完以后越是思考越觉得恐怖,这是一部需要带点脑子才能感受到完全魅力的恐怖片。
剧透一点,valak其实要的就是女主,不是小女孩,这个没啥好争辩的,如果要的是小女孩,他早就得逞了,以他的能力,也没必要反复折磨男主以达到间接折磨女主的目的。
而valak早在若干年前,第一部结束时就在女主梦中出现,也就是说,他很多年前就盯上了女主。
其实我觉得女主小时候看见的天使就是valak,再回味bill说的话,从一出生就已经知道,说明女主从降生就被盯上了,好几十年,这一步步,这么多年,都是处心积虑的把女主往坑里带,折磨她的精神,想要摧毁她的精神,这种套路毅力放在把妹上估计林志玲也会被他拿下。
我还超级喜欢valak的造型,修女服非常的酷,有一种亵渎上帝的既视感,骨子里的邪,对得起大恶魔的身份,只可惜事先有看过截图,不然直接看应该会觉得很惊喜,真的很惊悚这造型。
这部片真的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在剧情和氛围上真的超级棒。
另外小女孩演技逆天,简直屌!
期待招魂3。
抢先看完了招魂2,速度来写一发!
和1一样精彩,镜头,悬念设置,特效都没得说,但是在剧情上还是有比较漏洞的地方,例如恶魔的名字咋就给女主悟出来了…然后还有很多很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小孩儿本来就害怕了,咋还可能一直推开门去看…但是!
这并不妨碍它吓人的程度,特别是整个片子的节奏拿捏的非常好,一段惊悚后就有一段温情让你放松,不会一直让你绷紧神经而进入恐怖疲劳的审美阶段。
让我记忆深刻的几个温情段子之后都有大恐怖,詹妮特帮弟弟练习治疗口吃,妈妈为了奖励弟弟用了不多的钱买了小饼干,还嘱咐弟弟慢点吃,之后就是一顿恐怖;然后是狗狗Baron的出门铃铛,莫名戳中萌点有木有,但是也是一顿恐怖;再来就是男主发现留声机坏了弹吉他的大温情桥段让我觉得这可能是片子结尾了,可谁知道真正的高潮也在大温情之后~几个演员都是恐怖片老手了,导演也是,温子仁不愧是华人之光。
最后!
还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Baron,就是那只狗狗,到底有木有死,真的非常困扰我,希望后面看的朋友能给我个答案…
那时候朋友一直推荐我看招魂,他说很吓人。
看了下预告。
感觉还不错。
结果看了正片。。
我就觉得呵呵了!
我是个胆小的人,那天一个人看这部电影。
看到后面的时候就笑了,特别是除妖那个场景,让我想到西游记的场景,就是我叫你名字,你敢答应么?
剧情也拍的乱七八糟了!
好多地方都有矛盾。
完全进不了心去看。。
也许是我较真了!
哈哈哈!
所以我说这片只能将就着看!
别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哦!
当代恐怖电影,我只服温大师。
我绝对是一个恐怖片爱好者,但我是比正常人多长了一百多个胆子那种,任何恐怖片都不足以给我造成生活阴影,甚至任何心理波动。。。
我当然认为“吓人”是恐怖片的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恐怖片首先是一部片子,所以与其他电影无异,还是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有跌宕的情节,然而,绝大部分,甚至部分评分不错的恐怖片,都做不到这一点,温大神却永远是信手拈来。
死寂、潜伏、招魂。。。
温子仁的恐怖片有一个特点是“集大成”,几乎所有的经典美式恐怖元素都会淋漓尽致地出现在他的片子里。
“haunted house”更是一个万年梗,然而同样是起伏的音效,破旧潮湿的环境,突然出现的脸,被攻击的主角。。。
温子仁却总能把这些你看过千遍万遍的配料以一种让恰到好处的方式杂糅,效果经典却不落窠臼。
这其实很难,你要懂得如何去吊观众的胃口,又如何出其不意。
单纯的“一惊一乍”是最低级的,正确示范是当主角小心翼翼,极其谨慎地环顾四周,往往一无所获,而上帝视角的你看到鬼就在他身后,着急个半死,而当终于要发现时,却又突然没了,然后在你放松时,他又一个回马枪,配以毫无防备的音效,吓得你虎躯一震,这绝对需要高超技巧,玩弄观影者心理。
但以上仍然是“必要条件”(虽然我天朝恐怖片还是做不到),更多恐怖片做不到的“充分条件”是讲一个有说服力的故事,他们大多纯粹为吓人而吓人,最后载配以一个“这一切都没完”的结尾,试图让你回家路上后怕,然而当你回味起来,除了被音效炸了几次,很多地方不”make sense“。
招魂二的故事却非常完整,起承转合看得见,该温馨温馨,该感动感动,铺垫,叙事,高潮,结局,每一部分都很精准,不会让你觉得哪里是不“make sense”,男女主的高甜很自然流露,众人对小女孩的怀疑引人入胜,单亲妈妈与孩子家里闹鬼和女主看到vision老公被陈年老鬼杀死这两条线并行,却在高潮交汇,最终解释清楚,让你恍然大悟,最终即使是“爱与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这样的煽情时刻也丝毫不腻味,这就是教科书式的恐怖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片尾的真实记录与电影场景对比,一方面是让你感觉到制作的用心,高度还原(例如小女孩从床上被抛起、演员们的造型姿势),另一方面是让你感觉到开启尘封历史的厚重感,这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真实的影像资料的改编。
跪舔温大神,感谢他在玩转大片之后还愿意回来给我们这些不看恐怖片会死星人福利,没有他的潜伏三就是一坨稀烂稀烂的翔。
最后表白Vera Farmiga,美得好女性化,眼波流转,万种风情啊。
她的妹妹Taissa Farmiga也好喜欢(演美恐的),姐妹都是恐怖片女神
从来没想到鬼片也可以拍得这么主旋律、这么英雄主义。
当Ed举着十字架不顾双目近盲一步一步向楼梯上走,去救小女孩Janet时,我脑海中出现的就是王成的“向我开炮!
”一幕,加上之前的父亲恩爱,琴瑟和谐,隔着门与妻子诀别,一边哭一边说“我答应过你,可是我必须得去救她”,加上再之前父亲形象的高高竖立,弹吉他、唱情歌、修水管、修洗衣机,温导太熟悉美国人这一套标准的好男人、好父亲形象,加上套在恶魔战斗上的个人英雄主义,让Ed成为了鬼片中不可多得的智商情商双商爆表的英雄。
影片一共两个多小时,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我是把外套蒙在脸上度过的。
看的时候恨不得有四只手,两只捂耳朵,两只捂眼睛。
没有任何花招,一开始就用招魂术给观众现场演戏死一户口本的杀人案,与《招魂1》承上启下,然后大概两分钟的英伦风情片之后就是一场接一场的用音乐、音响、影像对观众进行折磨的恐怖戏码,绝不扭扭捏捏,简单直接高效。
我欣赏这部片子里温导的东方式含蓄,即不用血浆啊人头啊之类对你进行感官刺激,让影片变成《惊声尖叫》之流,而是用更形而上的方式让你欲罢不能。
影片过半,驱魔人夫妇出场,影片逐渐从恐怖片变成了悬疑片,把观众引到了“到底是谁”的问题上,并在最后结合真实事件来了个反转,完美衬托出影片的高潮。
最高潮的部分就是第一段里提到的个人英雄主义表演,到此时我已经完全用外套蒙头,在既恐怖又激动的心理中看完了全片,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王成打的不是美国鬼子,而是僵尸一样。
影片中维拉·法米加和Patrick Wilson无疑都很出彩,演出了驱魔人工作沉重的一面。
我非常喜欢Ed拷问Janet的那段戏,驱魔人在前景中面向镜头,背景是虚化的小女孩/鬼魂,驱魔人看不见背后,而观众却能看到驱魔人细致的表情变化,从构图和表演角度来说均可圈可点。
个人观点,温子仁还没有到电影大师的地步,因为我心目中100分的恐怖片是人心的剖析,而不是宗教中的魔鬼或者魂灵。
但他无疑是恐怖片的大师,不以血浆和死人取胜,这点已完胜北美大部分的恐怖片了。
重看《招魂2》,相比浓墨重彩的恶魔 Valak(a.k.a 修女 or 玛丽莲·曼森)以及装神弄鬼的鬼屋老头,从小儿子万花筒中实体化的 The Crooked Man 着实给我带来崭新的惊艳,之前 TS 版乌漆麻黑的真是错过了不少细节。
电影里首次亮相的 The Crooked Man我们注意到:在电影结尾,男主Patrick Wilson回到小屋放置驱魔「战利品」,他带回的正是宿有 The Crooked Man 的万花筒。
同样放置在架子上的还有第一集的八音盒以及 Wilson 身后「招魂」系列的招牌——女娃娃安娜贝尔。
由于这一部的大爆死 Valak 本身没有被封印,而鬼屋老头也已经魂归天堂(or 地狱),反倒是这个出场最少的 The Crooked Man 被最后「储存」起来,尽管在整部电影中,它和老头一样只是 Valak 用于混淆驱魔夫妇的诱饵。
然而,同样作为故事支线的女娃娃安娜贝尔已经拍有一部外传,所以很有可能这个在《招魂2》里惊鸿一瞥的 The Crooked Man 会搞个番外篇也未可知呢,如果它人气够高的话。
硕果累累的「战利品」(封印恶灵物品)收藏室The Crooked Man 源于英国的一首童谣《There Was a Crooked Man》,片中小儿子通过练习这段有点绕口令似的童谣来克服口吃。
There Was a Crooked Man 的歌词所以理论上,在万花筒里应该并没有什么恶灵寄住,只是大爆死 valak 通过法力将这个印在万花筒上的形象实体化了。
而最后当它被Vera Farmiga打回地狱后,这个被它实体化的怪物却并没有消失,所以主角一众只能将它封印在道具里带回美国。
The Crooked Man 在电影中有两次出场:第一次是小儿子半夜被铃声吵醒,来到门边查看,结果身旁的那条狗突然变成人形,场面相当「怪形」,也让我忆起2014年另一部和儿童有关的恐怖片《鬼书》。
(顺便推荐一下)
图片经调亮处理第二次是结局高潮时男主营救小女孩,当时他被热蒸汽喷到脸部,视线模糊不清,The Crooked Man 就一路跟随在他身后,形象隐隐约约,令人看时提心吊胆,直到最后震惊亮相(吓尿了)。
隐隐约约地跟踪 Wilson
The Crooked Man 正面惊艳亮相根据温 sir 自己在 twitter 上的答影迷问,这个相当 CGI 的人物——高高瘦瘦、身披破烂燕尾服、头戴礼帽、佝偻身躯,拿着一柄伞——实际是由真人扮演的。
另外,我们在网上还能查到The Crooked Man的其他一些造型设计图,艺术家原本给它设计了一张更加喜感的圆月脸(Moon Face),不过我觉得现在的造型更能达到恐怖的效果。
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到恐怖的不是片子本身,而是我一看豆瓣已经刷到了8.0的评分!
几乎所有人都在惊呼赞叹这部片子多么惊吓,温子仁大师的恐怖多么娴熟,可为什么看得我如坐针毡?
算了,我还是先说说我看到的这部片子的亮点吧。
场景年代的还原做得很用心,没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恐怖片死忠,整个大学时代主攻了无数恐怖片,这源于我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我们家的地方台每天晚上都会放鬼片,那时候天真无邪,从不敢一个人看,这个邪恶的地方台基本把香港鬼片放完了,我也都只有在家人都在的时候才敢拿出来看。
然而人就是贱,明明害怕还是会故意找刺激,既然邪恶的地方台晚上放,那我白天看光碟总行了吧。
我们小伙伴自己买了著名国产鬼片《山村老尸》的光碟,阳光明媚的早上十点,窗门大开,终于鼓起勇气放进VCD,本以为找到了阳光的靠山,可是当电梯那人头从顶上掉下来的时候,三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还是惊叫仓皇地抱在了一起,手里的布娃娃都掉了。
这部片子的确给我童年造成了莫大的阴影。
幸运的是,人是会成长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十分神奇的应对恐惧的方法,后来对所有怕看恐怖片的同学我都会教给他们,无论你刚看多惊悚骇人的场面,只要打开新闻,听主持人叨两句什么国家主席xxx近日访问尼日利亚,双方就经济贸易达成双边共识等等等,整个人就彻底解脱了,脑中会盘旋我特么刚才看的什么片,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咦?
还有我为什么尿裤子了?
如果你非说没用,你看的新闻联播都闪屏出现恐怖的人影,那我就真没办法了,因为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这成为了我后来从专看鬼片转向了血腥惊悚。
当然,对于一部电影,我其实完全不会纠结这点,不相信有鬼的存在不会让我觉得鬼片都是瞎扯淡,我还不相信有魔兽呢。
绝大部分人看鬼片寻求的是影片氛围带来的刺激,如果看完你都不敢上厕所,那就说明这个鬼片很成功了。
但其实这部片子过程中我至少去黑漆漆的厕所撒了四泡尿,夏天到了,要多喝水。
作为电锯惊魂的忠实粉丝,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温子仁,再到后来反复学习的经典之作《死寂》,都表现出了这个导演的恐怖片功力。
我觉得他的最大优点除了恐怖气氛的营造,在于片子中能有一些令人惊喜的结构设计,电锯惊魂系列中的诸多细节我就不赘述了,死寂的经典的结尾,让这个片子瞬间升华了几个段位。
这部招魂也有类似的设计,鬼老头两句断断续续的话组成了一句这种,这一类的巧妙设计会让观众有个视野的刷新,会产生‘卧槽这么吊’这种赞叹,虽然这部招魂里这个设计很扯淡且鸡肋,但不妨碍本来就很欣赏温子仁的观众跪倒膜拜。
前年看的《招魂》第一部,我就是冲着‘恐怖大师温子仁最新力作’去的,可是万万没想到那是一部很让我失望的片子,作为一部讲招恶灵的片子,剧情和创意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比起《灵异第六感》和之前的《死寂》,简直是小孩和大人的区别。
不过毕竟是大神温的作品,制作和气氛还是达到了一定水准,不然温吹也不会那么捧第一部。
可是几天前当我知道又拍了部《招魂2》,我当时就一脸竖线。
这还没完,当我知道北美周票房这片还高过了魔兽成了第一,我就真的不能忍了。
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美国人玩情怀一点不虚中国人啊,只是中国人只会在《百鸟朝凤》这种片上玩,没有内涵的鬼片可入不了法眼,美国人可不管这套,导演牛逼是大师,周围朋友都在看我能不跟上步伐?
不过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说实话我还是有点小期待的,北美那么高的票房肯定是有原因的吧,这片一定有不可名状的亮点!
但两个小时候后还是证明我错了。
说说片子本身吧,影片前整整一百分钟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全称尿点,无聊透顶。
那些说超级恐怖吓死宝宝的我就纳闷了,你们这辈子是真没看过别的鬼片吗?
老套的小朋友受迫害、椅子飞、电视闪,鬼时隐时现、演员表演基本靠吼等等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这一点在我前十分钟确定了故事发生在这家人房子里后我就已经拍脑门叹气预见到了,本以为温大师能弄出点新花样的,但终究还是难逃窠臼,因为这种小朋友和房子搞事的片子简直太多了。
影片在一百分钟时的转折后,开始能看,这取决于一些前面所说一些小设计产生的惊喜,不过显然并没有持续很久。
因为影片让人懊恼和没逻辑的地方实在太多,这个恶灵什么来头?
为什么知道名字骂他两句就纸一样地挂了?
这恶灵最开始不是在女主家里搞事的么?
怎么后来又来小朋友家来搞事了?
男女主和恶灵什么过节了就要杀人老公?
这恶灵搞鬼老头也就算了为啥又要搞小朋友一家?
虽然通过女主的一些台词,看得出来这个恶灵是貌似在西方鬼界还是个有头有脸的存在,不过就算知道这个,依旧很扯。
鬼片的氛围都是很严肃的,对逻辑的要求完全不虚于悬疑推理片,这恶灵莫名的存在实在是如鲠在喉,不是什么恐怖的气氛、画面和音乐能弥补的。
说到恐怖气氛,有一点我实在不能理解,片中有两处文艺风格的配乐让我出戏十万八千里,实在怀疑温神这逼装的必要性。
剧情方面没什么说的,因为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说点题外话吧,关于为什么知道恶灵的名字臭骂两句他就挂了?
我相信这是国外驱魔文化的一个设定。
我要说的重点不是这点很扯,而是,既然大家相信有鬼,那世界各种文化都有鬼,为什么对付鬼的方法不一样?
西方的鬼要用十字架,圣经,为什么亚洲的鬼用照妖镜,木剑呢?
周星驰的鬼还能用保鲜膜?
我曾试过自圆其说,鬼怕什么,取决于你相信什么,你相信圣经,相信照妖镜,那这些道具就会给你力量。
可是那我为什么不干脆不相信有鬼的存在呢?
那我不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所以说人有时候真的很莫名其妙。
最后总结下,摆在温子仁面前有速度与激情和招魂,温子仁选择了后者,证明他的确热爱恐怖片,以往的作品也证明了他的恐怖片实力。
可是招魂系列的确是让我十分失望,我想对大多数看多了鬼片的观众无疑就是块鸡肋,没什么亮点可寻。
看得出来今后还会有第三部或者更多,我认为这部片子在恐怖片历史上一定会留下名字,但仅限于名字,和闪灵、灵异第六感、小岛惊魂、死寂这些更不在一个档次,注定遗憾之作。
送上一副对联,上下联:电锯死寂扬名立万,招魂一二食之无味,横批:换个片看。
<图片1>有些人拍电影是为了赚钞票,有些人拍电影是为了玩心跳,还有人拍电影那赢的可都是尖叫。
“恐怖大师”温子仁再现宗师风范,由他执导的《招魂2》一上映就吓尿了整个北美。
《招魂2 》因为有2013年上映的前作《招魂1》的惊爆口碑和强大的号召力,使它在北美上映的首周票房就轻轻松松破了4000万美元,不仅大比分无悬念地碾压了和它同天上映的《魔兽》和《惊天魔盗团2》,甚至达到了两部热门大片的票房总和,你说厉害不厉害。
《招魂2》不但票房逆天,就连口碑也是好到炸裂,烂番茄新鲜度73%,虽然不及前作86%,但仍是今年最吓人的恐怖片,IMDB上8.2、豆瓣评分8.2都全方位多角度地证明了它的高能和恐怖。
就连久经日韩泰和英美德法日意奥恐怖片锤炼的同学,也在观影后表示出了对电影院座椅和金嗓子喉宝的亲切慰问,以及对导演温子仁家族的热情问候。
毕竟影片音效太给力,渲染太诡异,还有真是事件来保底,以至于观众全程尖叫吓尿声嘶力竭,看完两天都不敢关灯睡觉。
要不说,最怕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的恐怖片,故事取材于英国40多年前发生的超自然恐怖事件,一个名叫佩吉的女人声称她女儿的玩具娃娃会自己移动,女儿被恶魔附身。
影片中不光是原版录音,原版照片吓一脸,外加导演编剧跑没边的脑洞,这虚虚实实一结合,不吓尿才怪。
在恐怖片界,有这么一句名言广为流传,“温哥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和一般恐怖片总是血浆不要钱,断手烂脸还没眼不同,导演温子仁的电影里从不用死人和鲜血来撑场,就拿获得美国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恐怖电影《招魂1》来说,总共也就死了一只鸟和一只狗,就这杀伤力也能让你玩命地嗷嗷叫,你说虐不虐。
在如今的恐怖圈乃至整个影视界,温子仁的大名无人不晓。
2004年到2010年的7部《电锯惊魂》将他送上一线惊悚片导演、制作人的位置。
而随后的两部《潜伏》和《招魂》则直接封神,进入大师的行列。
并在去年成功执导《速度与激情7》,转型一线商业片。
温式恐怖片的高级之处就在于“你知道有危险,但绝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以及,会对你做出什么”“永远不要害怕藏在身后的东西。
”就问你怕不怕!
由於截圖片源畫質較差 不是很清楚如果沒有留意的話 幫你回憶一下亮點在窗台的擺著你有看到嗎??
^_^第一處<图片2><图片3>第二處<图片4>
第一部时隔太久,已经有点忘记了剧情,但这丝毫不影响欣赏这一部续集。
感觉比第一部拍得更好看,剧情基本无尿点,很紧凑,拍出了恐怖感之余,对于温情的设计也很足够,很自然,所有演员都挺适合角色,看片尾的历史和今天照片对比,好多演员从外形设计都非常的相似。
很多人最喜欢这一部影片的地方可能在于片尾情节的设计吧,但我更喜欢影片整体浓浓的怀旧感,插曲非常好听,画面,服装,街道背景,房屋,都很有感觉。。。
7,不及第一部。
鬼像 曼森。。。。。。后期有个转折,但重要的剧情还是不明。。。
虽然遮遮掩掩地看完了,比起前作真心觉得soso。后半部分还没有前半截可有可无的营造来的让人胆怯。demon装扮成修女模样不知道有什么寓意。结尾又是熟悉的陈列架,看见招魂1和安娜贝尔我就笑了。请捉鬼夫妇继续晒甜蜜哈。 7.0不及格
一如既往的牛逼,唯一的遗憾是上集的驱魔助手没了....坐等温大师继续拍下去,千万别给其它人拍啊!
驱魔片看多了,完全不吓人啊,简直失望透了
已经对温子仁的凶宅审美疲劳。
可能人到中年了。觉得不怕了。还有什么,比生活本身更恐怖和残忍的呢。
看完也是开心,想去曼森的演唱会
蜜汁迅速解决了大boss,原来这竟是一出爱情戏???★★★
沃伦夫妇就是灵异界的超级英雄,一出场就很给力,药到病除棒棒哒
很普通嘛,美國淫民太不經吓了。小溫,這是拍SAW 1同一個小溫嗎?太令我失望鸟。
算是面面俱到的恐怖片,从怀旧的美术设计到惊悚的氛围布置都要强于现如今同类型的作品,由此也巩固了温子仁的恐怖片霸主地位,缺点还是故事讲得太长,可能是哪段儿小高潮都舍不得剪,所以有些灵异段子大拼贴的感觉,后面驱魔的部分还是中规中矩了,值得赞许的是片子的摄影,流转得很顺。
温大师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温子仁最新恐怖力作,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较之第一部,水准还上升几分。画像吓人那段太惊悚了。
真的是看累这种套路了。。。
不理解这个系列是如何有票房的。
《招魂2》在恐怖片这个平均水准很比较低的类型片中,温子仁一直都高出及格线的优才生,留白的“静音”时间和逐步积累的镜头情绪恐惧时间非常吻合,而且他很会从画面视觉舒适区突然闪出恐怖点,本片唯一的缺点就是鬼被知道名字就很容易被打发了,后面结束的很快,而且女鬼很像曼森也是很值得吐槽的点。
当代恐怖电影大师,无人能出其右。
这个结尾虽然同样简陋到令人发指,但要比1有说服力一点,在剧作结构全面复制前作的事实下,只能通过增加惊吓点来做感官上的升级,而忽略了房子这个大主角。还要吐槽一下,这个鬼,不知道要干嘛,好像就生怕别人弄不死它。
头尾两次强调“真人真事”用以渲染气氛 来掩盖剧本的单薄
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