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斋
HOKUSAI,葛饰北斋,北斋:浮世绘传奇(台)
导演:桥本一
主演:柳乐优弥,田中泯,阿部宽,永山瑛太,玉木宏,泷本美织,青木崇高,津田宽治,辻本佑树,浦上晟周,芋生悠,城桧吏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0
简介:震撼了法国印象派的浮世绘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令世界叹为观止的《富岳三十六景》是如何诞生的? 由《相棒》《泡吧侦探》导演桥本一执导,戛纳影帝柳乐优弥和前卫舞蹈艺术家田中泯主演,枝裕和导演御用演员阿部宽,日本影坛实力演员永山瑛太、玉木宏助阵参演,揭秘日本江户时代的天才画师–-葛饰北斋波澜壮阔的一生。 本片聚焦江户时代..详细 >
浪费演员,我想知道为什么原本的庶民艺术现在变得门槛嘎高,北斋如果活到现在岂不是爽死了。
有点看不下去,虽然很喜欢浮世绘
极具表现力、感染力,艺术性强、傲骨铮铮的电影,并非线性常规理解上的传记片,而是片段式地呈现北斋人生及对其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节点,部分段落风格化、舞台化;是以北斋为重点的江户时期画卷,也是超越时代的艺术家们创作宣言,“总有一天能不用听他们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要活着看到这一天”,第三第四章看得泪眼汤汤,伯乐的心愿,一生的报答和践行,风餐露宿,绘就眼中的大自然与底层人的世界,艺术的翅膀永远在路上飞翔;更可贵的是个中禁锢压抑情绪的表现不是宣泄式的而是用比如特别的北斋蓝的滂沱大雨等方式决绝又强烈地表现出来;摄影布光考究,明暗光影迷人,荡漾开的波纹光影配合海浪创作,结尾震撼有力,潮来潮往,有些东西一个大浪就能抹去,而真正的艺术什么都不能阻隔,滚动演职员表重回主题音乐时又忍不住抹泪 | 日影新片展
有驚喜,有遺憾,勝在精神常在。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畫」——不喪。20201218 嘉里 百美匯 第四屆日本新片展。
简直豪华版卡司,剧情一般。
日本的时代电影,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连主角的性格,也多数疯魔。这样的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真实,也许曾经他是这样的,但观众可能相信不了这些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传记电影就显得非常“空",就像导演和编剧的自我意淫,揣度他们需要的,而不是曾经出现的。柳乐优弥的演技也是,似乎就是柳乐优弥,而不是年轻的北斋。田中泯就太棒了,那种状态居然还能让人有点相信。
后期的北斋的表现力以及整体故事叙事才更为饱满,只是可惜了我是因为柳乐优弥才看的这部电影,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影帝应有的表现,留给他发挥的空间属实不多。电影最后一幕两者并存的那一刻,是对北斋形象刻画的意描,整体节奏还是过于散乱了,江户的故事还有更多可待挖掘
6.5/10.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传记片,主要描写了其青年和老年时的执着人生。我觉得老年北斋那部分拍得好,主要是田中泯演得好,感悟自然,画出了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面对幕府的压迫,化悲愤于画笔,蕴力量于突破。
片段与片段之间几乎完全断裂,但每一片段都考究且动人,如珠如玉,用北斋的画串联,此一幕和彼一幕之间除了北斋这个人,别无更多纠葛和黏连,欲将艺术扩张至世界的出版商茑屋重三郎、放浪形骸的浮世绘画家喜多川歌麿、宁死也要写作的武士柳亭种彦,走马灯似登场又消失,散漫布局如风情长卷,唯有北斋永恒,唯有创作永恒,“这种时候还要画画?”“这种时候才要画画”,年轻北斋和年老北斋重合的最后一幕太动人了
什么都不在状态
前兩章節奏緊湊,有傳記敘事,有內心寫照;後兩章節奏明顯放緩(有點太慢了!但又不拖遝),更多內心刻畫與靈魂索求,直至片尾兩代北齋共同繪浪,於浪聲中尋得內心安寧。
日本新片展@大光明 北斋主题MV。既不北斋也不浮世绘。完全没展现北斋壮阔的人生。人物来往只靠“这样如何获得幸福?”这种脱离生活的糟烂台词,多次看不下去到翻白眼的地步。要是北斋知道后世把自己弄成了这么一个叨逼叨叨的深井冰,可能会先用画笔戳死他。
就知道会很糟糕,田中老爷子算是救了不少场真不容易。说两句戏外:编剧是制作公司老板娘,还自己上场演了北斋女儿阿荣。城桧吏弟弟特别演出了把北斋幼年,即是幼年柳乐。【东京电影节闭幕,一不小心买了观众第一排,近距离看到了影帝,大写的可爱,主持人突然举例提什么鬼灭受北斋影响,我白眼都要翻上天了……
好看程度的排序是:画作>影帝>摄影和布景(>玉木宏和瑛太)>电影本身
//。。。
浪费卡司系列。
剪预告的那个家伙给我出来!去剪正片!
买过一本《日本短歌400》,读过后才明白为什么日本子那么崇拜大唐,和歌跟唐诗比起来就像是三岁小孩一样简陋,这么幼稚的诗歌一帮成年人还正襟端坐开个大会朗读欣赏,足见那个时候古代日本文化多么贫瘠低级。另外一个例证,说是日本的寺庙建筑反而比较好的保存了唐朝的风格传统,但是什么都要照搬照套,却在大门上见不到一副对联,其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学,是对联太复杂,讲究押韵对仗平仄工整,他们根本不灵。无论是在拉面馆还是咖啡店,你头一次看见那幅浪花或是别的浮世绘装饰画,好像是挺好看的,但是你的第一感受是不是这东西好简单?浮世绘说到底还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艺术。
几乎避开了浮世绘艳丽明快的一面 从第三章开始才跟上了导演的节奏 大段的室内人物镜头舍弃了配乐的运用 由若隐若现的环境音营造出别致的逼仄感 眼神和作画的特写毫无疑问地迷人 海浪的意向尤为突出;成片的体验和预告片的气氛差异也太大了 依旧没等到《章鱼与海女》 倒是被生首の図给震住了
叙事太不连贯了观感有点诡异,目标是拍成文艺片而不是爽片这点可以理解。种彦的故事讲得太多了有点喧宾夺主,最重要的第一次帮他画插图的故事却一个字不提。优点也有很多,镜头都非常讲究,绘画和制版的过程拍得非常迷人,有更多就好了…(以后教课可以用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