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出名的电影啊。
不过由此也证明欧容的影片对我而言没太大吸引力,如此出名,看着依然没感觉。
颇有点《名侦探柯南》的感觉,开篇一个人死去,电话线切断、大门紧锁,剩下一屋子人讨论分析谁是凶手。
片至中段已然猜到,在小女儿滔滔不绝宣布答案时又猜到进一步发展。
我并非那种推理很厉害的人,拿《名侦探柯南》讲就从无猜中经历。
《八美图》纯粹是因为觉得如果那样的结局会比较有意思,结果,没想到,就。。。。。。。。
颇无趣。
当然了,可以说八位名伶表演出色,丑闻揭开,故事张力什么的。
坏就坏在完全把它当悬疑片在看,乐趣少很多。
啊哈哈哈哈😄 这一段堪称经典 腾讯没删很nice自古红蓝出cp每一个人都好美奶奶是优雅的老去妈妈是风韵犹存小姨是端庄大方女仆是风骚大气黑人女仆是珠圆玉润妹妹是邪媚狐媚大女儿是娉婷淑女小女儿是精灵可爱妹妹跳舞那块太迷人了,一边跳一边脱掉外套手套,最后仰着头露出完美的弧线意外的是虽然女仆勾引男主爱的却是夫人,夫人和小姨子接吻那块两个大妹子真的是基情满满,从头到尾一张脸没露的父亲禽兽本兽没错了,不是自己亲女儿居然搞怀孕了,娶了妈妈上了女儿???
人渣 最后自杀了 那你女儿怀的孩子咋办啊?
满分的歌舞剧
欧容是最善于讲故事的人。
《登堂入室》已是至高点。
但《八美图》却不逊于此。
早在《夏日吊带裙》欧容已经用短片的力量彰显了讲故事的功力。
十几分钟的短片里闪亮的有闷骚的情欲还有那懵懂的情爱以及超越自我的快感。
我无法忘记那个起初羞涩的男孩穿着一席吊带长裙踩着单车,轻盈的飞舞。
那自信满满的笑容里,男孩找到了片头那无所适从的青春,那迷失的自我,还有那躁动不安的情欲。
他主动的听着男友起初放给他听的音乐,从被动、反感到接纳,并主动挑逗男友的一幕。
是欧容刻意展示的,也是他讲述故事的精髓所在。
不拖拉,一击即中。
欧容的故事架构貌似简单,待回头便是华丽的转身。
平淡的故事开头会让你误认为是一个普通无奇的故事,待到看完又会给你一拍脑袋的恍然大悟。
看欧容的电影如坐过山车,起起落落,不到最后永远无法知道真正的高潮在哪。
张弛有度、层层铺垫的故事编排,让我们醉心于故事本身最精湛的部分。
对于欧容来说,任何形式都是虚幻,只有内容才是真实。
正如莎士比亚说的“充实的思想不在于言语的富丽,它引以自傲的是内容,不是虚饰。
”这与当今愈演愈烈的华丽影像却败絮其中的电影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无比敬佩的同时,我不知是否会让那些所谓的“名导”以及为之津津乐道的票房汗颜。
我无意去点名某些星光闪耀的名导们,我真正想说的是,电影在关乎眩目的特技、宏大的场面、华丽的特效外,它更在意的是故事本身。
如何说故事对于一个导演来说,体现的不仅仅是技能与学识,还关乎作为导演基本的素质。
即他究竟关心的是观众的心还是观众的钱袋子。
欧容对于故事的解读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一个成语“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语出《庄子》,说的是文惠王时期的一个厨师宰牛的故事。
他以娴熟的手法征服了惠王。
这个成语说的是掌握了事情的精要以及规律,以至于做事可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我常以为,一个好的剧本就如全牛,只有下错了刀的厨师,没有解不好的牛。
导演亦如是。
给不同导演相同的故事势必会有无数版本的电影作品,但佳作者必定凤毛麟角。
而欧容便是凤毛麟角者,亦是“庖丁”。
整部电影是以典型的段落式结构开展。
每一次重要的转折都会有一个醒目的事件或者人来开头。
好比一个段落的起始承接。
八美图按我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重要的四个部分。
也好比欧容在重要部位准确的下了“疱厨师”的四刀。
《八美图》中,欧容下刀之处必是要害。
电影开头部分,大女儿的归来把故事的七美交代给观众。
对每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描绘欧容用了一段精准的歌舞,法国中产阶级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歌舞的编排既有可观赏性,又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正在我们努力熟悉人物并梳理这些人物关系时。
欧容下了他寒气逼人的第一刀。
第一刀一出,老爷死了。
直挺挺的躺床上,背后插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
这一刀来的干脆利落。
直接把电影带入了悬疑片的气场。
电话线被剪短、车子无法发动,这点睛之笔活脱脱把一个柯南般的密室杀人事件推给观众,把观众的心给揪紧起来。
我相信当时所有人的脑子第一个念头必定是“谁是凶手?
”并开始不由自主的飞动转动,猜想凶手是谁。
我们很自然的进入欧容设下的陷阱之中。
七美之间开始了第一场的辩论和指责,互相的勾心斗角与指责扣人心悬,但更是把矛头指向了那个未出场的“第八美”身上。
迟迟不出的“八美”就是欧容下一次准确要下刀的要害,也是那枚吊足人胃口的棋子。
第一刀寒意尚存,说时迟那时快,欧容的第二刀在你百思不得其解中来了。
男主人的妹妹出现了。
这个女人的出现让《八美图》中所有人物登场完毕。
这个被怀疑为凶手的女人,带给我们的是新疑惑和悬念。
正如所有推理电影一般,未到结局,凶手肯定不是她。
悬念不过才拉开帷幕。
一番辩论之后,之前的辩词开始变得模棱两可,那些看似真实无比的证词开始难以自圆其说。
于是,我们乐于推翻之前种种真相,继续快速转动大脑,重新进行新一轮的推理竞赛。
新辩词和隐藏其后的支线剧情渐渐浮出水面。
这一段的表演与其说是电影,倒不如说是舞台剧更贴近。
因为接下来的整个剧情的推进更多依赖的是人物的表演以及对白,导演在此处对于镜头语言的表达也更加中立,没有过多的景深的切换,电影蒙太奇的各类手法也再次被忽略。
随着八美的再次内斗,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越发明朗。
这是整部影片戏份最多的部分,也是导演用足了心的部分。
通过八美之间的相互攻击和指责,让一个原本隐于冰山之下的中产阶级大家庭里,复杂的情感故事悄然浮出水面。
各种复杂的感情纠纷连带人物关系清晰的展现,成为这是电影的重头戏部分,从侧面讽刺了所谓中产阶级的生活本质以及这背后隐藏的恶,当然也为接下来的华丽转身打实了基础。
人物背景的交代看似是围绕找出真凶,实则却是导演为逆转的情节下了无形的套。
在我们还在细细推敲谁是凶手的时候,最华丽的一刀悄然而至。
成为死人的老爷活了过来。
这荒诞的悲剧不过是老爷和小女儿自编自导的一出闹剧,悲剧突然成了喜剧。
闹剧终结了,凶杀案破了,凶手不用找了。
可这起凶案背后浮出水面的丑恶却再也无法遮掩。
难怪基督教中说人性有七恶:“骄傲,妒嫉,贪婪,吝啬,懒惰,暴戾,性欲。
”当然在你窃喜八美图该圆满落幕的时候,欧容在一旁冷笑的看着我们。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欧容,那你错了,如此的结局最多是一个希区柯克般的悬疑故事,而不是直指人心的欧容。
最后一刀才是致命一刀。
看完这一出出闹剧的老爷“活”过来了,却义无反顾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结局甩给你一记重重的耳光,我们不得不对重新定义电影的类型。
案件的终结不是最后结局,而人性的审判才刚刚开始。
貌似悬疑类型片的外皮下原来包裹的是关乎人性的审判。
欧容式的高潮完美落幕。
欧容电影中的情欲永远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片中的爱常常只关乎爱本身以及情欲。
逾越在任何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之外,没有明显的道德标准和文化价值标签是欧容情欲式的自白。
他电影中的爱除了缺乏似是而非的价值观,甚至不存在特定的性别界限。
可以是男女之爱,也可以是男男之爱,女女之爱。
他讲述每段爱情的时候总是可以让你动容。
哪怕是同性之爱,也可以表演到唯美乃至动情。
他电影中的爱会激发起人性中最原始的情欲本色以及灵魂深处的黑暗。
《八美图》中大染缸式的爱情观不会让你觉得丑陋,哪怕它一开始就是以凶杀案的方式和我们见面的,尽管它有欺骗有背叛,但依旧会让你深情向往。
第一次我会迷失在这样的情爱故事中,甚至对自身充满了迷茫。
我开始理解同性之爱乃至那滚烫的情欲,这在之前是我如何都无法理解的。
《八美图》中德纳芙和小姑子亲吻的那段,甚至一度让我有了情欲的冲动。
欧容就是有这样的本领,让女人可以为另一个女人而动容,甚至动了情欲。
《八美图》中黑人女仆因为爱慕男主人的妹妹而撒谎,男主人的妹妹又被女主人所吸引,而男主人新请的女佣看似和老爷每晚激情,实则是爱慕着美艳的女主人。
大女儿私下里爱慕着养父并怀上了他的孩子,而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妹妹却又同时爱慕着男主人的合伙人。
如此混乱不堪的情爱关系已不再是三角恋的关系,用伦理道德的眼光看,这里面有偷情、有乱伦、有背叛、有同性之爱……等等都是主流社会的伦理道德所不能容的。
但欧容就是个特例,他从不按章法出牌,也似乎无所顾忌的谈论任何兴致的情爱。
只要他乐意,情欲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看似丑陋的人性与各种疯狂的举止无疑都是围绕着爱而展开。
而这爱里浓缩着欧容对各种类型爱的道白。
新女佣是因为对爱上了女主人而和老爷苟且在一块,这种跨越上下层社会的爱超越了阶级层面,黑人女佣包庇男主人妹妹也是因为爱,这种爱不计较肤色和种族,男主人妹妹为了得到哥哥合伙人的爱,这种爱不在乎肤色和种族,男主人妹妹为了得到哥哥合伙人的爱,不惜骗取哥哥的钱财又回到物质与爱的主题,男主人与其养女的爱再度挑战了我们的伦理底线,女主人与其小姑子间看似厮打实则充满情欲色彩的一幕,更是让爱超越了性别界限。
而那个最纯洁无暇的小女儿,正是因为对父亲的爱,设计了如此疯狂的谋杀案,又吸引我们把人性推到关乎信任的家庭命题。
在这个封闭的屋里,并存着如此多种的丑陋与疯狂,有如此多的爱和恨,那是一副多活灵活现的情爱浮世绘啊。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八美的凶杀故事披着悬念和情欲的外衣,包裹的却是一个无比现实而又荒诞黑色幽默,人性的质问与拷打并存其间。
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欧容是天使和魔鬼的化身。
他一方面慷概的打开情爱的潘多拉魔盒,让我们尽享其中至美的性,以致我们在情欲中发酵、滚烫、耳鬓厮磨,感叹“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而另一方面又决绝的把我们送上人性的审判台,让我们洞悉其中的恶,玩味人性之丑,让我们再度叹息“比起人心的险恶来,魔鬼也要望风却步。
”“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野兽。
不幸的是,人希望表现得像天使,而实际却像野兽。
”人性,因爱之名,沦陷于情欲的地狱中。
这便是《八美图》,亦是欧容。
一水相隔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性格上却有诸多不尽相同之处。
英国人的缜密严谨使他们创作出福尔摩斯和波洛这样冷静睿智的神探,而同样的推理故事被浪漫随意的法国人演绎出来,却变的飞扬跳脱妙趣横生。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八个女人困在家里,而在同一座屋子里,一个男人背后中刀死在了床上。
围绕男人的死因,几个各怀目的的女人开始相互猜疑,而在猜想和推理的过程中,这些看似冰清玉洁高贵典雅的女人们逐渐露出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导演在影片开头安排的大雪,除了将故事的全部场景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应该另有他的用意。
在白雪的掩盖下,肮脏的世界变的美丽,暗昧的关系变的纯洁,所有的一切都笼罩着一层虚幻的美。
可雪化之后的地面,又注定是污水横流的狼藉,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这大约也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潜台词。
《八美千娇》整部电影全是女性唱主角,唯一的男性角色自始至终都只是背影而已。
可在这个没有男人的江湖,女人们的冷酷与阴郁一样让我们感到雪天般的森冷。
《八美图》,法国电影,我看的却是德语配音,倒也是蛮奇怪的。
歌舞形式的悬疑片,还是比较少见的。
电影发生在圣诞节前的一个富人家庭,暴风雪山庄式的杀人案件。
男主人被一刀插背死在床上,家里只剩下八个女人,分别是男主人的岳母、妻子、小姨子、妹妹、一大一小两个女儿,还有一白一黑两个女仆。
影片精心为八位女性都设计了一段歌舞,分别在故事展开后一个个表演过来。
故事在相互猜忌问询中,分别问出了各自那不堪的秘密,导致最后谁是凶手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结尾还是蛮黑色幽默的。
电影开展于一个小小的房子,男人的死亡做开端,披着悬疑外衣的故事拉开帷幕。
八个人八段人生。
浓缩在不到两小时的电影里。
在寻找凶手的争论中高潮迭起。
马瑟尔有什么好可怜的?出轨,侵犯继女,耐不住诱惑,懦弱无能。
自杀不过是吃自己种下的苦果。
尽管电影没摆脱男权叙事,仍有争夺男人,母亲骂女儿是荡妇等等令人不适的情节,但好歹他是个工具人角色,只作为线索,为八名女主角的故事做铺垫,服务于女性角色,现在想来他一个露脸的镜头都没有。
最后的反转着实精彩,前期平平无奇的凯瑟琳一下子丰满起来,填补起前面的疑点。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亲人的背叛,而是女人的崛起,每个女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她们做错了什么呢?
只不过是没委屈自己罢了。
豆瓣简介不过是男权叙事下对男人的偏袒,许多影评解说也是从男性视角出发。
男人出轨在先,盖碧另寻情夫离开男人有什么错呢?
难不成守活寡一辈子?
马瑟尔自甘懦弱,对走投无路的亲妹妹不管不顾,她来拿钱不就是男人欠她的吗。
苏珊被男人侵害致使她怀孕,他还敢因此备受打击?
无耻至极着实荒谬!
外婆不愿拿出股份谎称股份被偷,凭什么要求外婆为了男人的事业牺牲自己的财富?
这叫贪婪?
路易斯被刻画成勾引男人的欲女,男的是什么清纯人物吗?
不会拒绝?
男的不是力大无比吗?
还能被强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把路易斯的引诱当做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
未免太看得起女人,男的脑子的女人里也就这两种:娼妇与圣女。
男人的终极幻想:被娼妇勾引,强暴圣女。
听奥古斯汀抱怨家庭,苦恼于被奥“勾引”,同路易斯,对男人自封单纯无辜我无话可说,男人的心思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香奈儿为自己所爱之人考虑,提出洗劫客厅这一主意,男人心里被一个说法吓死了。
他甚至有一个站在自己这边的小女儿,凯瑟琳聪颖无比,设下周密的布局引导众人说出自己的故事。
我只能说因此自杀,实在脆弱,软弱无比。
现在是女性意识普遍萌发的时代了,女性视角该被纳入评价电影价值的体系中,该被重视起来,男性视角霸占社会意识太长时间,男人制定游戏规则的时代该落下帷幕了。
时代在进步。
看好吧,女人要上台了。
封闭时空内的谋杀案,凶手就隐藏在这几人之中。
这种阿加莎‧克里斯蒂般剧情的电影看过的不在少数,如著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英国拍摄的《无人生还》,还有老奥尔特曼的《高斯福特庄园》,甚至国产片《风声》。
与以上几部的严肃不同,《8美图》色泽艳丽明亮,在抽丝剥茧,逐步逼近真相的剧情中穿插着足够多的笑料,用歌舞片的形式呈现出一部另类的法式悬疑片。
《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是两部典型的刑事侦破片,剧情专注于案件分析的层层递进,鲜少人性上的冲突。
而《高斯福特庄园》则在杀人案中融入了主仆间等级森严的阶级性以及贵族阶层的性丑闻等,凶手谁属则相对弱势。
在《8美图》中,对阶级性与性丑闻也有所阐述,只是没有《高斯福特庄园》的凝重,多了些法国人的散漫,随意挥洒,举重若轻。
“自由、平等、博爱”在阶级观念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仆人可以是传统的黑人,也可以是金发碧眼的美女;两个女仆分别和两个女主人有着同性性关系;女仆可以穿着女主人的豹纹大衣登堂入室。
至于家庭丑闻方面本片则更为复杂:乱伦、同性恋、三角关系的同性恋、未婚先孕等。
可不论阶级观还是丑闻观,都是仅用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带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贾探春在大观园被抄时如是说。
片中的男主人,便是起到了防止族人自杀自灭的连结纽带作用。
在他死(假死)前,家庭表面上也其乐融融,这从小女儿唱《Papa T'es Plus Dans L'Coup》时欢快的语调和全家载歌载舞便有所体现。
随后,主人惨死(假死)。
对于被谋杀致死的人,活着的人的本能反应应该是首先惊呼着扑到尸前,确认此人是否断气并查看伤口。
而片中的家人们只是在楼下做惊慌状,于佩尔扮演的姑妈甚至还不停地往口中送着点心,没有显出丝毫的关心与悲哀。
在谋杀成为既成事实后,大家的表现也是出人意料,没有立刻地追查凶手,而是对财产继承权你争我夺,恶语中伤。
出于对对方的厌恶,互相栽赃,把自己择出来,把对手推入嫌疑犯阵营。
由此,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封闭时空内的凶手侦破案就此拉开。
但侦察经过也与众不同,没有侦探的介入,只是8个女人唇枪舌剑,各执一词,把人性的丑恶表陋无疑。
影片最后谜底揭开,假死的主人在房中听着每个人的表演,在对人性彻底失望后举枪自尽。
8个女人清白无辜,无一凶手。
但从另一面说,不论是前夜让他困扰不断加深的夜访7人组还是助他看清家人丑恶面的小女儿,个个难逃其纠,均是逼迫主人自尽的凶手。
影片最后,8个女人手牵着手一字排开,彼此似乎达到了暂时的理解包容。
那么,其后呢?
八个形形色色的女人,年龄跨度从老年到中年再到青年。
迥异的性格,把她们所有人关联在一起,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是没漏过正脸只在台词多次出现的男主人马赛尔。
虽然剧情核心剧情是调查男主人之死,找出凶手。
但我们看到的剧情有关男主人的并不多,大部分剧情都在慢慢揭露这几个女人的过往人生和秘密。
八个女人之间有利益争端,有仇恨讨厌,但更多的是埋在矛盾之下不可分割的亲情和张力十足的爱情。
来重点说一下百合元素。
要我说,还是看美女搞姬比较舒服,也太有性张力了吧。
第一对 嫂子×小姑子德纳芙的角色是高贵中产阶级夫人,芬妮的角色是妓女。
她俩在社会地位上千差万别,社会圈子和风评也完全不一样。
又因为要争夺财产,一直是死对头,还互相揭对方老底。
结果搞着搞着,因为男的死了。
又突然发现对面这个女人也和自己一样,有深深爱过的人。
就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也都不怀疑对方是凶手了。
芬妮饰演的角色甚至开始引诱德纳芙了。
结果两个人刚有点暧昧,突然发现,诶,情夫撞了,还是我千方百计要钱给情夫跑路,结果情夫是和你跑路啊。
又开始扯头发干仗了。
打着打着,芬妮占了上风就亲上去了。
然后两个人亲得干柴烈火的时候,被一堆人撞见了。。。。
太刺激了。
第二对 高贵夫人×腹黑女仆放浪爱怼人不好好干活,还经常偷女主人东西模仿女主人的女仆仅仅只是男主人养的情妇,想要代替女主人位置吗?
不是,她是喜欢当女仆然后爱上她的夫人。。。。。
前期女仆明显对夫人忠心耿耿。
别人让她做事她不做,夫人命令就有用了。
里面有一句台词绝了。
女仆对夫人说,其实马赛尔死了改变不了什么。
我依旧是你的女仆。
omg,真的太刺激了,太带劲了。
感觉这样的女性群像剧才有意思。
看着这个故事和男主人息息相关,但其实他始终都没有露脸。
都是女人们的爱恨情仇,他只是一个背景板。
所以他后来发现自己掌控不了身边任何一个女人的时候,他痛哭失眠。
当一切的罪恶都挑开到明面时,所有人都知道时,这个男的直接崩溃自杀了。
啧啧啧,摇头
蛮特别的一部电影,悬疑片加歌舞很少见。
像是舞台剧,服化道和演员都很好,就是歌舞衔接略生硬,剧情也理解,但左思右想不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终于有所感悟,所以多加一星。
与其说在演绎同性、出轨、偷情、乱伦等,联系影片名,更像借着人物关系在表述人心。
大女儿:外表甜美烂漫,实际已背负着被父亲侵害怀孕的伤害和心理负担小女儿:活泼莽撞的外表包裹着敏感的心,默默观察着一切,渴望被关注关爱夫人:优渥的生活无法填补她的内心,她知晓母亲毒害父亲的秘密,爱人死去带着肚子嫁给富人,又难忍空虚另找情人姨母:自卑又负罪的心理,嫉羡姐姐拥有的,渴望爱情却不得要领外婆:看似垂垂老矣,实际年轻时大胆到杀夫,年老懂得示弱寄生在女儿家,但对财产是不放手的。
唯一没有被感情牵绊的人姑母:放浪形骸最终仍是难逃为男人付出金发女仆:倾慕又嫉妒女主人,为自己在家中与男主人偷情而得意黑发女仆:默默无闻的人也有自己的爱好和感情男主人:以为自己强大掌控一切,却发现围绕着的女人们都清醒,各取所需
喜欢《八美图》原因如下:1.真的一点都不恐怖2.演员很养眼,服装很养眼,房子也很养眼。
3.剧本不错,演技不错,还很歌舞很文艺。
但是有几个疑问:1.为什么听倒马素死了,除了小女儿冲上去,其他人没有任何动静,姑妈还在吃东西-她不是爱马素吗?
那第2次马素开枪的时候她怎么还是没有反应?
2.苏瑞的孩子真的是他爹的吗?
3.既然大门被锁上了,琵瑞特怎么进来的。
就算是小女儿锁上的,期间也没有看到她出去过啊?
4.那个马素要崩溃早崩溃了,崩溃一晚上还不够还要等他女儿导演个戏再崩溃一回?
为何等到进门时才开枪?
5.那个男的那么色,还好意思说“一个好男人和八个折腾她的女人”何况我私以为,真正要崩溃的不该是马素啊,要崩溃也是小女儿崩溃啊,发现自己爹地跟n个人有染,妈咪有了情人要抛弃这个家,外婆见死不救,姐姐怀上父亲的骨肉,保姆是同性恋,女佣和爸爸的丑闻,姑妈的淫荡极其勾引了她保姆还勾引她妈,姨妈还勾引她爸。
而且最后还说她看不得她爸爸这么痛苦,要超度她,我看这小妞难免心理不会没问题呢。
法国人真法国,推理片也能拍成歌舞片,尺度不大画面比鄙国广电总局还纯洁--最大限度只是激情女女之吻,整部片衣服穿的多而且还没脱。
可是内容就是容易浮想联翩,跳着穿着衣服的艳舞,大搞同性乱伦通奸。
我将上述想法分享给室友后,莹:诶,怎么这样啊。
菲:法国人本来就色。
我:对啊,法国人就是色,看咱们因为词汇凡French形容的都是淫荡的东西。
莹:原来法国人这么色啊,我还只是觉得日本人色呢。
我:法国人色到一定境界了,不露肉都能很色。
默许。
这个剧本,法国人拍是温情的文艺片,美国人拍是情节严密紧凑画面和音乐一直惊悚你的悬疑片,英国人拍则会黑色幽默一把,小众电影则激进的把人性撕碎给你看,韩国电影则清新或搞笑得不知所云或大讲家庭琐事能拍出部长篇连续剧来,日本拍的话估计不是AV就是变态恐怖片我是绝不会去看了。
舞台剧一样,特别没劲,我看了好几个月终于看完了。。。而且里面的女同情节很莫名其妙。。。要不是为了那个粉衣服美女和它是法国片,我是不会看的。。。。
歌舞和荒诞,各自本身就是一场冒险,结合起来生出什么妖怪都有可能。还好荒诞是欧容的风格,自然也就有了出口。片子内涵是很吸引人的,每个人背后如黑洞般吞噬生活的秘密和谎言;具体到故事展开也有无处不在的悬念、不断抛出的线索等。但中间过于磨叽的女人私事一度让人疲劳,好在结尾够好有所挽回。
这样的电影和把舞台剧录下来有什么区别呢
看完的时候发觉貌似原来很久以前就看过,经典罪案,这算法国宫廷戏吗?确切说是庄园戏!
很讽刺的电影。。悬疑片与歌舞片结合是一大亮点。剧情发展让人始料未及。各种蕾丝边。各种乱伦。各种人性的阴暗。。不过电影本身已超越悬疑片的范畴。
No.125 老婆和自己的合伙人有染;亲妹妹同样如此;大女儿不是自己的,怀了自己的骨肉;岳母藏起了自己的股票;小姨子和自己有染;女佣和自己有染;另一女佣和自己的妹妹有染。这电影男主角只出现了一个背影,一句台词没有,但实在是够牛啊。
Virginie Ledoyen的双眸啊
希区柯克式狗血闹剧。哪来的8美?在哪?哪8个?
Ozen这样赤裸裸的把国宝级的美人甩到银幕上简直是作弊!还让人怎么冷静地分析逻辑呢?拜托,谁还会管那个男人死了没有啊!看美人们唱歌跳舞相亲相爱才最重要的啊!还好希胖没拍这部片。另,Danielle Darrieux奶奶真是美了一辈子。
这部电影不是我的那杯茶,感觉更适合排演成舞台剧。
八个女人一台戏… 很乱乎啊…
i'm totally lost... emmanuelle beart和isabelle huppert抢光了deneuve的戏倒是真的
时不时一段歌舞还是挺抽象的,密闭空间的舞台表演,完成度不错,好多熟悉的面孔
有點狗血 不過女人們很正 and女僕怎麼可以那麼騷!
法国版高斯福庄园吗?欧容前边都还好,有点布努埃尔附体的赶脚,只是后边有点太程式化太说教了。
3.5。舞台效果+歌舞形式,封闭空间内的谋杀推理,传统复古的侦探文本重构,深感形式的趣味支撑不起观影的愉悦。
话说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四千只神经质的鸭子一起是什么样的场景啊。风情万种的法国女人.
男人压力大,女的全是吸血鬼,而且不懂感恩的意思?所以跟继女而且还是在自己手上出生的乱伦怀上了算什么?而且真看不了插播歌舞的,特别是家里顶梁柱莫名其妙没了的情况下
Agatha Christie式偵探故事。父親。娃娃屋,歌舞的疏離化,過火表演,過火情節劇。二女(Truffaut女伶)之吻?!Sirk(Imitation of Life的開場,可能還有一點顏色的「外觀」)。Cukor(開場跟《女人們》一樣,只是換成花園),Fassbinder。女性主義 or 反女性主義?始終不愛歌舞…
编排痕迹有点重,基本是舞台剧的做法,就差最后那么一鞠躬。因此演员也演得过瘾吧。中心思想是,男人可以去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