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国王
4 Könige,4 Kings,四大癫王(港)
导演:特丽萨·冯·埃尔兹
主演:葆拉·贝尔,耶拉·哈泽,扬尼斯·尼韦纳,莫里兹·列伊,克雷蒙斯·施伊克,安妮克·金·萨尔诺,Christoph Bantzer,塞巴斯蒂安·鲁道夫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5
简介:十六岁的少年亚里克斯(宝拉·比尔 Paula Beer 饰)一直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家庭之中,父母整日争吵不休,终于有一天,亚里克斯忍无可忍爆发了,而爆发的结果就是,他被送入了青少年精神治疗应急中心。 在精神病院里,亚里克斯邂逅了另外三个小伙伴——拥有着非常悲惨的过去的17岁女孩劳拉(婕拉·海斯 Jella H..详细 >
四个少年也代表青少年问题中最常见的四种类型,尽管导演说并不是要讲心理疾病(确实也不是)。受当代社会影响而趋于疏离的青少年可贵地互助并很有特点地改善了彼此,看得很感动。也许不光是青少年问题,所有人的问题都应当这样解决,人际关系应该是健康和温暖的。演员们表演非常自然。
留白很多,留给人很多延伸的空间。其实还是挺伤感的
德国出品的问题青少年电影,同样带有一种孤独清冷之感。情感的疏离感,四个少年的冲突和相互依赖。满片的白雪和冰河,在北京突然下雨降温的下午,看得我更冷了⋯⋯这种题材的电影我看了很多,相互对比很有感触,有机会放出长评。
结局抑郁。一切被改变了,好像又什么都没变。孤独、压抑,无法释放的灰暗。结尾的留白多,情感的张力延续到画面之外,思考监护人与医护人员的责任与面对青春的自我。三星半。(第四届德国电影节)
人物关系的刻画太深刻了
很难讲,它有很多问题诸如,两种管理模式的戏剧性冲突太刻意,镜中镜的人设补充交代方式太老套,以及怎么看都过于脸谱化的四个年轻人。诚然如果认为这些全都不是导演的着力点它们似乎可以被放轻,可我又不知道那到底意欲诉说的是什么。细腻的镜头语言,对一个不新鲜的题材仅仅做拨弄式触碰反而成立了出色的留白。一层雾蒙蒙的怜悯和伤感,感观确实不错,可是是不是有些取巧了?圣诞这个突然变奏很不错,更让我坚信「雪是救赎」。
比较写实的冷片,冷中带着一点点温情。演的很自然,北极熊和Jannis Niewöhner还挺配的哈哈,小哥蛮帅(狗头)片头插曲: Kids(2 Finger An Den Kopf) - Materia 片尾曲:Welt der Wunder - Materia 看得出导演很喜欢这个rap歌手,这两首我也超喜欢哈哈。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哭惹 jannis太帅了QAQ
焦虑、暴躁、懦弱、恐慌一一贴上标签。
好多精神病啊德国,看之前只想看jannis和paula,解锁jannis新奇葩发型,没想到是精神病版holdovers,更青春更冷峻但比留校联盟拍得浅。Life goes on 但也有所成长和收获,跟美国人比不够温情但留白仍有希望。医生形象过于伟光正了,有点太医生。(jannis92年的看起来比95的paula还嫩。
电影节的片子还是很小众的,四个少年有着自己独特的灵敏感触与心理创伤,其实说“问题少年”是不公平的,什么是“正常”的呢?细细看来,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四个国王】,只是谁多谁少,谁控制谁强烈的问题。
直到现在,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治疗,也是见仁见智的。
3.5
*孤岛少年*这个译名很难让我傻傻还盲目地以为“少年”就是在指代两个女孩和同伴。(真的是这样吗?)雷点:有刻意的身体凝视情节感想:拍一部全女片就像要了人的命一样
以圣诞为背景,讲述性格与背景迥异的四名年轻人在精神病院与不寻常的医生度过的年尾难忘时光,影片在音乐和视觉上作减法处理,以较强的戏剧冲突摆脱情节在时空上的双重限制,角色的相互问答在耐心捕捉其个人融合过程带来的持续变化的同时也为全片建立叙述结构,戏中戏的传说故事则反衬失控的家庭环境。
导演在映后交流时说,本片不单是拍给青少年的;让青少年安静观影。所言不虚。平稳、克制的表现,包括摄影、配乐、表演,都有很多可圈点之处。四个年轻人的家庭故事,主要以间接的行动性台词清晰交代;副线治疗中心内医护成人的冲突;这些都发人深思。张力和情感空间很多,好在适当留白,并不一味用力。
没有happy ending,医生给4个孩子建立了短暂的信任和安全感,在结尾又回到了开头
一个特别的圣诞节
中规中矩
总有不理解和不被理解的隔膜来阻碍破碎的心灵重新补缝完整,因缘际会哪怕只有一天也是上帝从乌云缝隙里透出的一缕光,也是假惺惺的日子里温暖的互相慰藉。// 一个已然碎成渣的我对每一种离经叛道都感同身受。// PS. 葆拉·贝尔是珍宝,是那种一眼看去天生的演员。